八年级生物上册5.1.6《鸟》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鸟》教学设计和反思

学生探究
3.生理活动
阅读资料总结:⑴有关鸟类消化特点的资料: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残渣,1.5小时后就随粪便排出。
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能在一昼夜吃掉800——1000克肉。⑵双重呼吸视频⑶鸟与人的心脏大小及心搏次数的比较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认为课堂上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去想象、思考,大胆质疑,不要害怕控制不了局面,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必须适时地启发引导,让整个课堂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A四肢B胸骨C胸肌D羽毛
2.布置作业:谈谈你对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设计的这句话的理解。
3.总结学பைடு நூலகம்本节课后你的收获?
总结归纳
板书设计
第六节《鸟》
一.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点
二.鸟的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同学的探究活动总结出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我首先让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课前预习环节,并分组讨论制定相关的观察计划,然后通过展示出不同鸟类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鸟类的体形、翼、肌肉、骨骼特点等方面,是如何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培养了学生探究合作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树立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
难点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 鸟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
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3.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能力
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关注鸟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鸟的主要特征。
2.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1.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认同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视频、PPT。
六、板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6《鸟》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1.6《鸟》教案一、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鸟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建议:收集当地一种鸟的相关资料。
核心素养:科学思维——观察与分析科学思维——比较与归纳社会责任——保护鸟类、热爱大自然二、教学目标1.阐述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三、评价任务1.任务一: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任务二:通过对鸟类的学习及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任务三:通过对鸟的相关资料阅读和学习,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关注鸟类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增强爱护动物的情感。
四、课堂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情感教育,提升认识播放电影“里约大冒险”主题曲片段(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请看过的同学简单描述故事情节,说说你对鸟和人类关系的看法。
四、结束课题探究完应该怎么处理这只鸽子?自然界中,除了鸟类适于飞行外,还有没有脊椎动物能在空中飞行?(承上启下,体现知识的严密性。
)放生家鸽板书设计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三、制定并实施计划观察法资料分析四、得出结论1.体形 5.消化2.翅膀 6.循环3.胸肌 7.呼吸4.胸骨 8.体温五、目标达成检测一、选择题1.(2019•广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下列关于鸟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表被覆羽毛B.体温恒定C.胸肌发达,前肢变成翼D.胎生哺乳2.(2019•武汉)鸟类区别于其他各种动物的最显著特征是()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为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3.(2019•安徽)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分析,错误的是()A.胸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身体呈流线型,能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C.体温高而恒定,能保证飞行时所需能量的供应D.消化能力强且粪便排出及时,能减轻体重利于飞行4.军舰鸟善于飞行,有“飞行冠军“之称,白腹军舰鸟可以在狂风中旋转而下,安然降落,不受任何伤害,由此推测其身体最发达的肌肉应该是()A.翼和腿上的肌肉B.胸肌C.后肢肌肉D.两翼肌肉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①前肢变为翼②体温恒定③体内有气囊④胎生哺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6.(2019•连云港)下列生物特征中,可作为区分鸟类、哺乳类的分类特征的是()A.身体是否被鳞片B.是否用肺呼吸C.是否胎生哺乳D.是否生活在水中二、解答题6.观察鸟的体型回答下列问题:(1)鸟的身体呈,可减少空气的阻力.体表,前肢变成.(2)骨骼.(3)有些长骨,可减轻体重.(4)有独特的骨骼是,其上有发达的.可牵动两翼飞翔.(5)鸟的呼吸叫,有辅助呼吸,体温.7.观察鸟的体形,总结鸟适合飞行的特点:(1)观察图中①所示,鸟的身体呈型,可减少空气的阻力.(2)观察图中②所示,鸟的前肢变成,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可搏击空气.(3)鸟的骨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④,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③,产生飞行的动力.(4)鸟飞行时,有辅助呼吸,与肺一起完成呼吸,可以为飞行时提供更多的氧气.8.根据家鸽体内气囊的分布分析回答:(1)家鸽飞行时呼吸一次进行了次气体交换,称之为:呼吸.(2)鸟的呼吸器官是,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可以辅助呼吸.(3)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有:前肢特化成;(填肌肉名称)最为发达;体温高而恒定,属于动物(填“恒温”或“变温”).六、教学评价与反思亮点:1.通过组织学生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也培养了协作探究的能力。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章 第六节 鸟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C.产生热量 D.减轻身体比重
鸟
课题
第六节、鸟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图片和观看视频,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几种鸟形态结构上的区别;通过探究,总结出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归纳出鸟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了解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团结协作能力。
重点 难点
1.重点: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难点:在探究鸟类的基础上总结鸟类的特征。
学法 指导
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讨论法
学案
自主学习
1.除______、______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以外,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身体呈______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______。体表覆______,前肢变成_____,其上生有几排大型的______。骨髓____、_____、______,有些骨内部_____,可_______体重。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_________;_______发达,附着在______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②鸟的______发达。用坚硬的角持_____来啄取食物,没有______。食量____,_______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_____随粪便排出。③鸟的呼吸作用________,具有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可辅助呼吸。心跳频率_____,体温_____而______。
⑵这五种鸟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
合作探究
2.如果你注意观察家鸽或麻雀,会发现它们总在不停地找食吃。它们吃进去这么多东西,难道不会增加体重、影响飞行吗?
达标检测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 鸟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六节鸟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六节鸟学习目标: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3.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4.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5.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重点:鸟的主要特征;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自主学习対学群学展示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并结合生活常识,课前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巡堂,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知识点一:鸟的主要特征【活动一】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1)外形:体形呈型,体表,前肢。
(2)运动系统:翼是鸟类的器官,羽毛在排列上是的,生有大型正羽,展开时呈型;骨骼,中空,有;肌特别发达。
(3)消化系统:食量,消化能力,直肠,体内不贮存粪便。
(4)循环系统:发达,的能力强。
体温。
(5)呼吸系统:有和,进行双重呼吸。
鸟类的身体里有多对发达的,它的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其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帮助呼吸。
鸟类每呼吸一次,进行2人一组相互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一】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不懂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解决气体交换,这两次气体交换的场所均为。
又被称为。
鸟的特征在飞行中的作用体呈流线型全身覆盖羽毛,两翼上着生有正羽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薄且愈合(形成龙骨突),长骨中空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食物残渣随时排出体外心率比人快,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双重呼吸知识点二:鸟与人类【活动二】举例说说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人一组相互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二】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不懂的问随堂练习1.大多数鸟类体内具有气囊,气囊在鸟飞行时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B.减轻体重,增加浮力C.散失热量,降低体温D.保温保暖,使体温恒定2.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6《鸟》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六节鸟【教材分析】“鸟的主要特征”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第三册第一章第六节“鸟”的内容。
教材以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在探究活动之后,介绍了鸟适于飞行的其他特征,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方面的特征,使学生能够对鸟善于飞行的深层次的原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归纳鸟的主要特征。
在学习了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基础上,对“鸟”进行学习,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同时为哺乳动物的学习打下基础。
鸟是比较高等的脊椎动物类群,通过与前面学习过的动物类群相比较,引导学生发现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功能越来越复杂和精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从而认同并初步形成动物是逐渐进化的,为以后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知识方面,鸟是常见的动物,学生比较熟悉,知道鸟“有羽毛和翅膀”,但对鸟“有哪些特征适于飞行”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探究学习。
教师可利用鸟的标本、相关的视频、图片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能力方面,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鸟的标本观察、图片观察、资料分析等多种素材的探究活动,可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鸟的主要特征的重要概念。
学习态度方面,初中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策略】以学案为工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先进行自主学习。
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对所学内容的初步探究和整体感知。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对“鸟的主要特征”的探究活动。
学生先归纳出基础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表达能力,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再通过精讲释疑,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如对“气囊辅助肺呼吸”的讲解,和“鸟的主要特征”的概念形成。
学生通过“基础达标”练习,巩固提升,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高目标达成度。
5.1.6鸟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二)讲授新知
1.鸟类的主要特征: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鸟类的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心脏四腔等特征。
教学语言:“鸟类有很多独特的特征,如体表被羽毛,这有助于保持体温;前肢变成翼,使它们能够飞行;心脏四腔,有利于氧气供应。下面我们来一一学习这些特征。”
b.根据课堂所学,绘制鸟类分类树状图,标明各类鸟的特点。
教学语言:“请绘制一个鸟类分类树状图,将我们课堂上所学的鸟类分类方法运用其中,并注明各类鸟的特点。”
3.实践作业:
a.观察并记录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习性,并尝试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教学语言:“利用周末时间,观察身边的鸟类,记录它们的习性,并尝试用我们学过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鸟类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生物学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鸟类生存现状,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通过学习鸟类的生活智慧,如迁徙、繁殖等,培养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此外,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物展示、视频播放、小组讨论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关爱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但可能缺乏具体的实践行动。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鸟类的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关注鸟类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5.1.6鸟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人教版初中生物鸟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鸟教案1. 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鸟类的分类特征、生活习性以及种类;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了解鸟类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 掌握鸟类的分类特征;2. 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3. 了解鸟类的种类和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1. 掌握鸟类的分类特征;2. 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直观感知(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种类的鸟类,并用图片或模型展示;2. 学生展示和分享所查找到的资料,了解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系统学习(20分钟)1. 讲解鸟类的分类特征,例如鸟类的羽毛、骨骼、卵和化石等;2. 分类和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如麻雀、乌鸦、喜鹊等;3. 讲解不同种类鸟类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四、实验探究(15分钟)在校园或周边环境中进行观察鸟类的活动,记录所见到的鸟类种类和特点,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享实验探究的观察结果,对各种鸟类的认识进行交流和讨论;2. 讨论并总结鸟类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课堂作业】撰写一份关于鸟类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小型报告。
【板书设计】鸟类的分类特征- 羽毛- 骨骼- 卵- 化石【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鸟类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培养了他们对自然界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进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6《鸟》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及生理特征。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尝试独立完成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探究活动。
2.能自行构建概念图说明鸟类的形态、结构、生理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关注我国鸟类资源的现状及其保护。
2.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教材首先用5幅优美的鸟类图片,将学生带进鸟的王国,展示了一个千姿百态的鸟类世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接着以家鸽为例,探索了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观察并分析了家鸽的外形、羽毛、肌肉、骨骼、呼吸器官等方面,对于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最后介绍了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保护鸟类的多样性,让学生保护鸟类与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自我做起。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章学习的是各种环境中的动物,通过了上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进行探究和观察。
并知道了鱼类的主要特征。
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知道了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空中飞行的动物》,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安排,符合学
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掌握了本节的知识和技能,就能为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认识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凭借学生对已有的对鸟类知识的了解,为本节课的探究性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和观察实验法。
四重点和难点: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五教学策略
通过观察,感知鸟类的形态、结构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再根据飞行耗能大的事实结合呼吸作用进行分析了解鸟类在生理上是怎样适应飞行生活的,逐步帮助学生构建核心概念“鸟类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六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和观察实验法
七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
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
八课时分配:一课时
十、板书设计
第六节鸟一鸟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流线型
2、前肢变成翼和羽毛
3、发达的胸肌
4、特殊的骨骼
二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1、没有牙齿,用坚硬的喙取食
2、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吸收快,不储存粪便
3、呼吸旺盛,有气囊,飞行时使用双重呼吸
三鸟的主要特征: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