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彭晗 2003442044交通调查是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关现象的数据,并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通流的规律。
它主要包括交通流三参数(交通量、车速、交通密度)调查及OD调查。
我在这里主要介绍交通量调查。
在选定的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的交通体(双向)的数量,称为交通量,其中时间段等于或大于一小时。
交通体指机动车、非机动车和人。
车流加人流等于交通量。
交通量不是固定值,与观测的那段时间和地点有关系,并且依赖土地使用的性质、人口数、职工数、经济指标、服务水平和气候条件。
一调查目的及分类交通调查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⑴了解和分析交通的现状;(2)预测未来交通量;(3)便于交通管理和控制。
而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是获得交通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以便进行道路规划、交叉口设计、评价道路安全程度和道路网的合理性、以及制定道路相交叉口管理和控制措施。
交通量数据用一定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表示,时间单位的长度根据调查目的和用途而定。
1.年交通量(辆/a)的用途(1)确定某一地区的年出行量。
(2)预伯从道路使用者处获得的年收益。
(3)计算事故率。
(4)指出交通量的趋势,尤其是对于收费道路设施。
2.日平均交通量(ADT)或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辆/d)的用途(1)衡量当前对道路设施的需求。
(2)评价现况交通流量与道路系统是否适应。
(3)开发主要道路或城市干道系统。
(4)确定需要增加新设施或改善现有设施的地方。
(5)拟定主要的道路改造计划。
3.小时交通量(辆/h)的用途(1)确定高峰的持续时间和高峰交通量的大小。
(2)估算通行能力尚缺多少。
(3)为制定以下交通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4)对道路和交叉口进行几何设计或重新设计。
(5)由小时交通量可以得到交通密度(辆/km)。
4.短时流量的主要用途短时流量(有5min,6min,l0min或15min的短时流量),通常扩展为小时交通量。
主要用于分析:(1)最大流率。
交通量调查的方法

交通量调查的方法交通量调查是指通过收集和记录道路或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量信息,以便分析和评估交通状况、交通需求和交通规划中的问题。
它对于交通规划和设计、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交通量调查方法:1. 交通观察法:交通观察法是最常见和直接的交通量调查方法,通过人工观察和记录来收集交通流量信息。
观察员可以选择在需要观察的路段上设置观察点,记录经过该点的车辆数量、车型和行驶方向等信息。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但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并且受到观察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2. 车辆探测器法:车辆探测器是一种安装在道路上的设备,用于自动检测和记录经过的车辆。
常见的车辆探测器包括地感线圈、红外线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等。
车辆探测器可以连续监测交通流量和速度等信息,采集的数据能够自动化处理和分析,并且不受观察员主观因素的影响。
然而,车辆探测器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3. GPS移动车辆调查法: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通过在车辆上安装GPS设备,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和速度等信息。
这种方法能够实时获取大量车辆的行驶轨迹和路径选择等信息,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交通流量和行驶特征。
然而,GPS设备的成本较高,并且需要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4. 过程模拟法:过程模拟法是使用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和预测交通流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现有的交通需求和道路网络等数据,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和推演。
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预测交通流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并为交通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但是,过程模拟法需要准确的输入数据和复杂的计算模型。
综上所述,交通量调查是通过收集和记录交通流量信息来分析和评估交通状况和交通需求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交通观察法、车辆探测器法、GPS 移动车辆调查法和过程模拟法等。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劣,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取决于实际研究目的、数据需求和可行性等因素。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量调查方法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更精确和高效的数据支持。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调查与分析
一、交通流特性
2、三个交通流参数
交通量Q:某一特定时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 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体的数量。 交通流速度V(车速) 交通密度K:某一瞬间,单位长度内某一车道、 某一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
一、交通流特性
2、三个交通流参数
(1)交通量Q:某一特定时段内,通过道路某一 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体的数量。
二、交通流统计分布 2、连续型分布——负指数分布
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的 车流特性见图,曲线是单调下降 的,说明车头时距愈短,出现的 概率愈大。
二、交通流统计分布 2、连续型分布
当负指数分布用于单车道交通流的车头时距分布时,理 论上会得出大量的0-1s的车头时距,但在实际中这种情 况不可能出现。因为车辆的车头至车头的间距至少为一 个车长加上前车尾部至后车头部的一定间隔。
二、交通流统计分布
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性是交通流特性预报的有效手段, 可使交通技术人员用少量的资料得出确切的预测结果。
交通的到达具有随机性,描述这种随机性的统计规律有 两种方法,即概率论中的离散型分布和连续性分布。
离散型分布又称计数分布,考查在一段固定长度的时间 内到达某场所的交通数量的波动性;连续型分布研究上述 事件发生的间隔时间的统计特性,如车头时距、车速和可 穿越空挡等的概率分布。
根据交通类型,可分为机动车交通量和非机动车交通量。
交通量调查报告_(2)

信息采集与分析
一、实验意义
交通量是指在指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段或某一车道交通体的数量。
交通量是交通工程学中最基本的资料,收集交通量数据,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
二、实验目的:
通过观测,搜集交通量资料,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与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等提供必要的数据。
三、实验内容
公路高峰小时交通量调查交叉口的流量流向调查,采用人工计数法实地调查记录十字型交叉口环形交叉口某一时段各进口道各流向的流量数据。
方法:人工观测
地点:邯郸市河北工程大学学院北路与滏西大街交叉路口
调查周期: 5分钟
调查工具:工具:表格、铅笔、秒表、手表、记录板、表格。
基本要求:连续记录在单位时间内(15分钟)道路某一截面的车流量,并按车辆分类记录,填入统一设计的调查记录表中。
调查记录表内容要实事求是一一的填写,不能主观臆断造数据,并保证数据连续性。
四、实验数据
交叉口名称:光明大街和农林路交叉口时间:8:20-10:00 天气:晴好观测日期:2013年05月11号星期:六方向:自南向北
五、小结
1.从交通工具来看,以小汽车为主,小汽车占据十分重要的角色,公交车和货车及其他的车辆相对来说要少很多。
2.从时间上来看,公交车和货车及其他的车辆增减变化不明显,而小汽车则一高峰点为中心呈现变化趋势。
8:20——10:00为高峰小时阶段,正逢上班高峰期,所以出现高峰点。
交通调查与分析试题集

院重点课程项目《交通调查与分析》课程(交通工程专业适用)习题集交通工程教研室卢兰萍编写2004年2月第一章绪论1.交通调查的含义、研究对象各是什么?2.交通调查的目的、内容各是什么?3.交通调查分哪些种类?各自的调查内容是什么?4.简述交通调查与其它各学科的关系。
5.简述交通调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交通量调查1.交通量的定义和分类。
2.交通量调查的目的、意义是什么?3.交通量调查的种类和各类调查的内容是什么?4.解释以下概念:①年平均日交通量、②高峰小时系数、③高峰小时流量比、④第30位交通量系数、⑤方向分布系数。
5.交通量调查中数据采集的方法和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别适用于哪些情况?6.交通量调查时地点和时间的选择应注意哪些情况?7.交通量调查资料的表示方法有哪些?画图表示。
8.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9.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意义及如何选取?10.简述交通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11.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建设。
经调查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日。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5。
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
试问该公路该修几车道?12.测试车在一条东西长2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得出平均数据如表2-1,试分别计算向东行和向西行驶的交通量、行程时间和车速。
表2-1 试验车测试数据13.表2-2为某观测站交通量调查结果,已知高峰小时在8:30~9:30,填写完表格并分别求出高峰小时交通量、5min及15min的PHF(5)和PHF的数值。
(15)表2-2 分时段高峰小时交通量数值表14.请分析比较城市中心道路和城郊道路的高峰小时系数的大小?第三章车速调查1.地点车速调查时,作为代表性的样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调查时产生的误差按成因分为哪几类?如何提高精度减少误差?3.如何确定地点车速和区间车速的最小样本容量?4.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调查的方法各有哪些?分别介绍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第二章 交通量调查

从最大值算起的第n位小时交通量
第30位年最高小时交通量
一般简称为第30h交通量。
4、有关名词术语
道路方向分布系数(kd) 用百分数表示的主要行车方向交通量占 双向行车总交通量的比值。
第30位交通量系数(k30)
第30位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之比, 简称第30h系数。
月交通量变化系数
2、人工计数法的优缺点及范围
优点
缺点
二、浮动车法
英国道路试验研究所 华德鲁勃 查尔斯沃斯
三、机械计数法
由车辆检测器(传感器)和计数器两部分组 成
1.使携式机械计数装置
初级计数器、专门型初级计数器、高级 计数器
常用的累计记录器:圆型记录卡式记录 器、穿孔纸带记录器
2.永久性机械计数装置
把高峰区间的累计交通量扩大推算为1h 时间内的交通量即为扩大高峰小时交通 量。
高峰小时系数
高峰小时实测交通量与由5min或15min 高峰区间推算所得的扩大高峰小时交通 量之比,即为高峰小时系数。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1、调查地点的选择 交叉口间平直路段 交叉口 交通设施、枢纽的出入口
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某月的平均日交通量 之比。又称月不均匀系数、月换算系数、 季节不均匀系数等。
周日交通量变化系数
年平均日交通量与全年中某周日的平均 日交通量之比。又称为日不均匀系数, 日换算系数等。
白天16h交通量系数
白天16h交通量与全天24h交通量的比 值。
白天16h:上午6点到晚22点。
平均交通量
平均日交通量(ADT)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周平均日交通量(WADT) 月平均日交通量(MADT) 年平均月交通量(AMT)
第二章-交通量调查

一般最适于作短期的交通量调查。
二、浮动车法
1.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除开车的驾驶员以外)需要一人记 录与测试车对向开来的车辆数;一人记录与测 试车同向行驶的车辆数,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 数和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另一人报告和记录 时间及停驶时间。
二、浮动车法
2.调查数据计算
(1)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 qc
一、人工计数法
1 方法:有一个或几个调查人员,即能在指定 的路段或交叉口引道一侧进行调查。 2 工具:计时器(手表或秒表) ,手动(机械或 电子)计数器和其他记录用的记录板(夹)、纸 和笔。
3 .观测内容
分类车辆交通量。 车辆在某一行驶方向、某一车道(内侧或外侧,快车 道或慢车道)上的交通量,以及双向总交通量。 交叉口各人口引道上的交通量及每一入口引道各流 向(左转、直行和右转)交通量,各出口引道交通量 和交叉口总交通量。 非机动车(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畜力车、架子车等) 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 车辆排队长度及车辆的时间和空间占有率等。 车辆所属车主、部门或系统。 司机和骑车人对交通管理和控制的遵守情况。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3.调查时间
调查日期、时间、范围应随目的不同而异。 调查时间区间 常采用: 24h观测 用于了解一天中交通量的变化; 16h观测 用于了解包括早、晚高峰小时在内的一天大部分时间的交通量
变化情况,一股在上午6点到晚上22点这一区间内进行
日间12h观测
用于了解白天大部分时间的交通量变化状况,一 般从上午7点到傍晚19点区间进行 用于了解早晚高峰小时交通量变化状况。一般在 上下午高峰时间范围内作1—3h的连续观测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5.测定方法
人工观测法(计数)、 机械观测法、 摄影(象)法、 试验车法等
交通量调查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实习报告一、交通量调查的意义交通量是三大基本交通参数之一,是描述交通流特性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由于交通量既重要而调查方法又比较简单,因此交通量及其调查就成为交通工程学中的重要内容,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已初步掌握了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交通量的各种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公而为道路网规划,道路设计和建设,交通管理和控制,工程的经济分析和效果对比,交通安全和道路环境等各个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交通量调查的具体说明(1) 目的:掌握交通量调查的基本方法,掌握某断面的交通量分布规律,车型分布规律,方向分布 (2) 调查地点:(3) 调查方法:人工观测法,在某一断面上,记录在规定时间内的交通量情况(4) 调查时间:(5) 调查对象范围:小客车,中客车,大客车,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拖挂车,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
(6) 调查用具:纸,笔,手表三、交通量调查的要求调查的具体方法是,每个车道有固定的人负责记录相应的交通量数据。
在开始记录之前,统一时间,保证断面上的数据是在同一时间段内测得。
每五分钟,小组长提醒组员换到记录表格的下一个数据记录行。
记录时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记录,分车型记录。
四、数据处理及分析 1. 原始数据分时段各车型交通量记录(表一)时间/车型小客车中客车大客车小货车中货车 3:21-3:25 210 25 6 18 103:26-3:30 175 28 12 34 8 3:31-3:30 189 18 5 16 18 3:36-3:40 186 16 6 35 13 3:41-3:45 190 22 9 23 7 3:46-3:50 181 18 12 23 10 3:51-3:55 211 24 7 27 23:56-4:00 184 26 8 23 7 4:01-4:05 185 26 5 30 6 4:06-4:10 205 19 7 27 4 4:11-4:15 193 14 6 31 10 4:16-4:20 204 20 9 22 12 总计 2313 256 92 309 107 百分比65.17 7.21 2.59 8.71 3.01 时间/车型大货车拖挂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 3:21-3:25 8 1 8 19 6 3:26-3:30 11 4 8 12 1 3:31-3:30 6 1 11 18 93:36-3:40 6 0 2 14 6 3:41-3:45 2 3 9 27 2 3:46-3:50 2 0 2 36 3 3:51-3:55 10 1 5 26 3 3:56-4:00 6 2 4 28 2 4:01-4:05 6 2 7 17 6 4:06-4:10 5 2 11 25 24:11-4:15 3 1 8 24 4 4:16-4:20 2 2 2 16 3 总计 67 19 77 262 47 百分比 1.890.54 2.17 7.38 1.32分析:可以从表中数据看出,在每个时段,小客车的数量都是最多的,其次是小客车,中客车和电动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按交通日交通量(ADT) 平均日交通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 (AADT) 周平均日交通量 (WADT): : 月平均日交通量 (MADT): : 年平均月交通量 (AAMT): : 2.最高小时交通量 . 高峰小时交通量 (PHT或VPH): 或 : 年最高小时交通量 (MAHV): : 第30位年最大小时交通 位年最大小时交通 量(30HV): :
l 西= t 西 -
0 . 33 = 2 . 55 − = 2 . 52 (min) 9 . 56
v西 =
l t西
1 .8 × 60 = × 60 = 42 . 9 ( km / h ) 2 . 52
二、浮动车法
二、浮动车法
4.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行程时间,在记录时以分、秒计,但在公式计算中, 秒应以分的百分数计,以便于直接计算。 浮动车法调查延续的时间校长,为了真实反映交通情 况,应注意路段和行程时间不要太长,尽可能分段以 较短时间完成调查。 浮动车法观测到(经过计算获得)的交通量是一个平均 值(当以平均值计算时),是表明在整个观测时段内的 平均值;而由每一次观测所得数据计算的交通量才是 该时段的交通量。
二、交通量的定义和分类以及相关术语 因为交通工程学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 (因为交通工程学已经学习过相关内容,在本课学习中仅作为复习)
(一)按交通性质分 一 按交通性质分
机动车交通量 非机动车交通量 混合交通量 行人交通量
(二)按计时单位分 二 按计时单位分
秒交通量(又称秒率)(辆/S); 1min、5min、15min交通量(辆/ min,辆/5min,辆/15min); 信号周期交通量(辆/周期); 白天12h交通量(7点至19点)(辆/ 白天12h); 白天16h交通量(6点至22点)(辆/ 白天16h); 周、月、年交通量(辆/周,辆/ 月,辆/年)等。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5.测定方法 . 人工观测法(计数)、 机械观测法、 摄影(象)法、 试验车法等
四、交通量资料整理
(1)交通流量图 交通流带图 。 交通流量图(交通流带图 交通流量图 交通流带图)。 (2)交通量的年变化图及变动图。 交通量的年变化图及变动图。 交通量的年变化图及变动图 (3)24h特定时间范围内的交通量以及 特定时间范围内的交通量以及 交通组成的表示。 交通组成的表示。
日间12h观测 观测 日间
用于了解白天大部分时间的交通量变化状况,一 用于了解白天大部分时间的交通量变化状况, 般从上午7点到傍晚 点区间进行 般从上午 点到傍晚19点区间进行 点到傍晚
高峰小时观测
用于了解早晚高峰小时交通量变化状况。一般在 用于了解早晚高峰小时交通量变化状况。 的连续观测 上下午高峰时间范围内作1—3h的连续观测 上下午高峰时间范围内作
第三节 交通量调查方法
交通量调查实施的程序,一般包括: 交通量调查实施的程序,一般包括: 接受交通量调查任务,明确调查目的, 接受交通量调查任务,明确调查目的,确定应 提交的成果内容; 提交的成果内容; 拟定交通量调查方案设计; 拟定交通量调查方案设计; 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日期、时间、 确定具体的调查内容、日期、时间、方法及所 需仪具等与实施交通量调查有关的细节; 需仪具等与实施交通量调查有关的细节; 组织人力,开展交通量调查; 组织人力,开展交通量调查; 汇总、整理资料; 汇总、整理资料; 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归纳、分析。
三、机械计数法
电磁感应线圈检测器主要有通过型和存在型两大类, 都是由环型线圈和检测器两部分组成。 基本原理就是由具有一定电感的环型线圈及电容器组成谐 振电路,当有车辆通过/驻留环型线圈电磁场范围时,环型 线圈磁通量发生变化,进而产生振荡电压频移,通过对振 荡电压信号频移量的分析,确定车辆通过/存在状态 。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1.调查地点的选择 .
交叉口之间的平直路段上; 交叉口(交叉口各入口引道的停车线); 交通设施、枢纽的小入门(流通中心,大型停车 场等)。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2.确定调查的种类 .
特定地点的交通量调查,以研究交通管理、信号控制 为主要目的,调查特定地点(交叉口、路段或出入口) 的交通量。 区域交通量调查。 是在某特定区域内同时在许多交叉 口和路段设置交通量调查点,以掌握该区域交通流量 的分布变化特点为目的的交通量调查。 小区出入交通量调查。是为校核商业中心区等特定地 区、城市或城市郊区等区域的出入交通量,以及起迄 点调查数据中的内外出行距离而获取所需的数据。 分隔查接线交通量调查。主要是为了校核起迄点调查 的数据而进行的调查。
分类车辆交通量。 车辆在某一行驶方向、某一车道(内侧或外侧,快车 道或慢车道)上的交通量,以及双向总交通量。 交叉口各人口引道上的交通量及每一入口引道各流 向(左转、直行和右转)交通量,各出口引逆交通量和 交叉口总交通量 非机动车(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畜力车、架子车等) 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 车辆排队长度及车辆的时间和空间占有率等。 车辆所属车主、部门或系统。 司机和骑车人对交通管理和控制的遵守情况。
计算:
根据路段的区间平均车速来反推路段交 通流量
Q = vsk
vs
Q ---交通流量
---区间平均速度 ---车流密度
k
六、交通量调查的实施
调查的时间取决于调查目的 调查时段的划分,可每隔15min计数一次,但 如用于确定通行能力的调查,则以用5mln的间 隔为好 高峰小时系数是高峰交通特征的量度。 荷载系数是高峰小时期间被车辆充分利用的绿 灯信号间隔的总数与同一期间内可以被利用的 绿灯信号间隔的总数之比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将上述时间范围内的调查结果,换算为 每小时的交通量。记录时至少每隔 15min做一次记录,最好每5min记录一 15min 5min 次。
三、交通量调查实施
4.观测用记录表格的设计 .
在作交通量调查规划时,必须一起考虑的事项有: 在作交通量调查规划时,必须一起考虑的事项有:
调查场所的选择和配置 调查日期、范围与测定时间的划分; 交通量测定的分项内容(车种、流向、转弯、车道等); 调查测定方法、人员、设备选用等
处理模型
TTL电平
环形线圈
检 测 器
DSP ASIC 芯片
RS232 RS485
数 据 输 出 接 口
抓拍系统
前端管理系统
流程控制
三、机械计数法
电磁感应线圈可检 测数据类型:流量、 测数据类型:流量、 流速、排队长度、 流速、排队长度、 道路占有率、 道路占有率、饱和 度、车型等。 车型等。
三、机械计数法
道路方向分布系数(Kd): : 道路方向分布系数 位交通量系数(K30): 第30位交通量系数 位交通量系数 : 月交通量变化系数(M或 月交通量变化系数 或KM): : 周日交通量变化系数(D或 周日交通量变化系数 或Kw): : 白天16小时交通量系数 小时交通量系数(K : 白天 小时交通量系数 16): 白天12小时交通量系数 小时交通量系数(K : 白天 小时交通量系数 12): 高峰小时流量比: 高峰小时流量比: 高峰区间: 高峰区间: 扩大高降小时交通量: 扩大高降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系数(PHF): 高峰小时系数 :
二、浮动车法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 先计算向东行情况: 先计算向东行情况
q东 = X 东 + Y东 l 西 + l东 = 36.2 + 0,67 = 7.22(辆/ min) = 433(辆 / h) 2.55 + 2.56
0.67 = 2.47(min) l 东=t东- =2.56 − 7.22 q东
第二章 交通量调查
第一节 概
一、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述
1.掌握交通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探求各种与交通量有关的 系数 2.了解交通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3.为制订交通规划掌握必要的交通量数据。 4.为交通设施的修建和收建提供数据资料 5.交通控制的实施 6.交通管理工作 7.为设置行人交通设施提供参考数据。 8.进行工程的后评估,判断其交通措施的实施效果 9.研究交通流理论 10.用于推算通行能力,预估交通事故率
Y东
v东
1 .8 = × 60= × 60 = 43.7(km / h) 2.47 t东
l
二、浮动车法
(2)计算向西行情况 计算向西行情况
q西 = X 西 + Y西 l东 + l西
Y西 q西
=
48 . 5 + 0 . 33 = 9 . 56 ( 辆 / min) = 573 ( 辆 / h ) 2 . 56 + 2 . 55
四、录像法
方法: 方法:
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连续图象给出定时间间隔 的或实际上连续的交通流详细资料。在工作时 要求专门设备,并升高到工作位置(或合适的建 筑物),以便能观测到所需的范围。 将摄制到 的录象(影片或相片),重新放映成显示出来, 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人工来统计交通量。
四、录像法
优缺点:
q c:路段待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 Xa :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肘,朝测试车对向行驶(顺测定
方向)的来车数,辆; Y c :测试车在待测定方向上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 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即相对测试车顺测定方向 上的交通量),辆; t a :测试车与待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 t c :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
三、机械计数法
由车辆检测器(传感器 和计数器两部分组成 由车辆检测器 传感器)和计数器两部分组成 传感器 1.使携式机械计数装置 .
初级计数器 专门型初级计数器 局级计数器
常用的累计记录器
圆型记录卡式记录器 穿孔纸带记录器
三、机械计数法
2.永久性机械计数装置 .
感应线圈检测器 超声波检测器 红外线检测器 电容式检测器 其它类型检测器。 其它类型检测器 道路管检测器 电接触检测器 光电检测器 雷达检测器 磁性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