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2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下思品第八课第二节《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2)

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2、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2)学会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3)提高利用包括互联网等搜集材料、归纳整理材料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
(1)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知道非诉讼手段及它是维权的常用有效手段。
(3) 知道诉讼手段的含义、类型以及它是维权的最权威、最正规、最有效的方式。
(4)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有效的方法和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青少年敢于并善于斗争难点: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三、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情境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罗彩霞的故事》(1)(附件一)师:最近一段时间,互联网上有一个女孩的名字备受关注,她的博客的点击率超过26万人次,而这个女孩其实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生:想知道!(预计)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视频,在看的过程中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视频中讲了一件什么事?(2)这个女孩应该怎样解决她遇到的问题?师:播放视频案例:《罗彩霞的故事》(央视《今日观察》节选)生:观看视频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一下罗彩霞的故事?生:回答师:请你为罗彩霞出主意,帮助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生:回答师:小结:法律是我们维权的有力武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法律保护自己。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同时引出课题。
2、环节二《罗彩霞的故事》(2)师:罗彩霞选择了依法维权,下面我们看看她是怎么做?在看的过程中大家思考两个问题:(1)罗彩霞是不是一开始就很清楚应该怎样维权?(2)罗彩霞向谁求助或咨询?播放视频案例:《罗彩霞的故事》(央视《新闻会客厅》节选)生:观看视频师:罗彩霞是不是一开始就很清楚应该怎样维权?罗彩霞向谁进行了求助或咨询?生:回答师:你还知道哪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生:展示搜集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的图片和资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第二框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保护自己的几种方法。
2、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2)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探究式学习。
其中,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各组交流集体归纳教师指导整理归纳巩固反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学校、家庭、社会对我们未成年人给予了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但是这些都是外界对我们的保护,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自我保护。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讲授新课一、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同学们通过预习提出来不少问题,课前也收集了不少案例,我将同学们的案例和问题进行如下归类。
(一)出示案例问题1:一名学生发现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摆着自己的照片,她很吃惊,因为照像馆从来没有与她谈过这件事,她问我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肖像权?问题2:一名学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
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交了两角钱的存车费。
看完电影去取车,发现车没有了。
他不知如何是好。
问题3: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生田某完成学业,后被告知学校没有他的学籍,因此不能为其发毕业证书。
这下他可慌了神儿。
问题4:一名初三学生放学后,骑车回家,因天黑没有路灯,一不留神摔倒在正在施工的沟里,造成左手臂骨折。
他想去找施工单位理论,妈妈说:“是你不小心,怪谁?”问题5:酷爱运动的陶陶自己到超市买了双运动鞋,谁料刚穿两天,鞋就开裂了。
陶陶拿着超市的小票,要求退换。
超市负责人以鞋已穿脏为由,不能换。
陶陶失望极了。
问题6:学生林林的父母离婚后,她与母亲一起生活。
但是妈妈由于工厂效益不好下岗了,生活很困难,爸爸从来不给林林生活费。
眼看着林林不能继续上学,同学们真想帮助她,可是能怎么办呢?(二)小组讨论面对同学们提出的这么多案例,我们今天集中讨论第5、6两个案例。
思想品德:8.2《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doc

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教材分析: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由“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三目组成,分别介绍非诉讼手段、诉讼手段等维护权益途径以及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的方法等内容。
第一目:“求助有路”。
主要介绍运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通过13岁女孩小芳要求上学遭到继父拒绝的案例,指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请求相关的机构给予帮助,从而引出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非诉讼手段。
课文还列出了一些能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列出了一些可以反映情况、寻求帮助、解决争议、处理问题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
第二目:“敢打官司”。
主要介绍运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首先,通过小苗在学校擦日光灯时不小心摔伤并致残以诉讼的途径较好地解决了问题,引出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手段,并介绍了诉讼的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通过相关链接栏目,学生可以大致了解三种诉讼适用的范围。
最后,设计了一个辩论活动,以消除学生中的一些错误观念(如以为打官司是丢脸的事),鼓励他们勇敢地状告侵权者,因为这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第三目:“善于斗争”。
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样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等内容。
本目首先告诉学生应当自觉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这样既能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又能维护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
然后,通过中学生小平遇上小痞子的案例,告诉学生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权,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接着,以女学生小娅智斗小流氓的事例告诉学生,对违法犯罪做斗争时,要既勇敢又机智。
最后,设计了一个活动来考察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用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七年级下册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案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广西梧州市苍梧实验中学林捷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能力目标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1.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2.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读案例,出主意1.读一读:小红是七年级的学生,妈妈去世后,爸爸娶了个后妈。
爸爸好赌。
一天,赌输一大笔钱后,爸爸对小红说:“家里没钱,你别读书了,到城里的饭馆做服务员挣钱吧。
”第二天,小红被送进城里。
小红好想读书啊!过了两天,小红偷偷跑回了学校。
爸爸知道后,把她从学校叫回家,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邻居们来到小红家,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小红,找村委会的李主任来劝劝你爸吧;有的说:法律最有用,到法院告你爸,你爸一定会让你读书的......2.想一想:为什么说法律最有用?3.我的感悟:因为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
4.知识之树:1.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5.出主意:爸爸养育了她,怎么能告爸爸呢!但小红真的好想读书,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请你帮帮出主意,让小红能重新回到教室里。
6.我们的主意:向学校、老师求助;向居委会(村委会)反映情况;向当地妇联反映情况;请法律服务所的同志做爸爸的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向法院起诉爸爸......7.求助有路:1)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是法律服务,如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等。
2)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能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
他们还能受人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
3)公证处:公证员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合法性4)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八课 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学案 新人教版

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八课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学案新人教版上课时间:班级:姓名:[学习重点]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斗争。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108-114的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1、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就是。
由于我们对法律知道得并不多,常需要帮助。
因此,要了解一些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等。
2、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通过向、、,等各个方面问题,帮助,以问题;或者通过、等方式,解决、,保障公民权益。
3、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手段。
诉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它是主持有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的程序。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在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的活动。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和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的活动。
行政诉讼,俗称,是指人民法院在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案件的活动。
4、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违法犯罪行为都是的侵权行为。
所以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善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当的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也要加以维护。
5、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又要。
特别是在双方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尽量减少的伤亡,力求在自己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6、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好方法。
设法歹徒,记住歹徒的,了解歹徒的,及时拔打报警电话。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108小芳的故事,回答问题。
答:阅读教材P110小苗的材料,回答材料中的问题?答:阅读教材P112的图片材料,分析这两种现象对吗?说明理由。
答:阅读教材P112小平的材料,回答材料中的问题。
答:阅读教材P114小芳的材料,回答材料中的问题。
答:[单项选择题]1、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侵害是()①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③不务正业、惹是生非的表现④公民忠于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和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
七年级下册第八课 第二框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案

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第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广西梧州市苍梧实验中学林捷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能力目标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1.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2.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读案例,出主意1.读一读:小红是七年级的学生,妈妈去世后,爸爸娶了个后妈。
爸爸好赌。
一天,赌输一大笔钱后,爸爸对小红说:“家里没钱,你别读书了,到城里的饭馆做服务员挣钱吧。
”第二天,小红被送进城里。
小红好想读书啊!过了两天,小红偷偷跑回了学校。
爸爸知道后,把她从学校叫回家,狠狠地打了她一顿。
邻居们来到小红家,大家七嘴八舌,有的说:小红,找村委会的李主任来劝劝你爸吧;有的说:法律最有用,到法院告你爸,你爸一定会让你读书的......2.想一想:为什么说法律最有用?3.我的感悟:因为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强制性。
4.知识之树:1.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5.出主意:爸爸养育了她,怎么能告爸爸呢!但小红真的好想读书,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请你帮帮出主意,让小红能重新回到教室里。
6.我们的主意:向学校、老师求助;向居委会(村委会)反映情况;向当地妇联反映情况;请法律服务所的同志做爸爸的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门反映情况;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向法院起诉爸爸......7.求助有路:1)法律服务所:法律服务所的工作人员,提供的是法律服务,如解释法律问题,代写法律文书等。
2)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能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
他们还能受人委托帮人打官司,当辩护人。
3)公证处:公证员能够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合法性4)法律援助中心:如果有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又需要打官司,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援助。
七年级政治下册 8.2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导学案 新人教版

8.2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习目标】1、增强法律意识。
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2、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3、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未成年人获得法律保护的方式和途径。
【重点难点】1、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
【学习过程】+【学法指导】一、自学教材P105-109,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它包括:⑴向、、、有关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等方式,解决、,保障公民权益。
2、打官司指的是。
它是指主持参与的处理的程序。
3、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诉讼、诉讼、诉讼。
二、合作探究1、生活中可以有哪些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我们怎样运用这些非诉讼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什么是诉讼?诉讼通常有那几种类型?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4、作为青少年,应该怎样同穷凶极恶的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斗争三、【整理学案】1、诉讼手段及非诉讼手段;2、诉讼的三总类型;3、我们应对违法犯罪行为采取的态度。
四、【达标测评】(一)、最佳选择(把你认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找出来,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是()A.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 B.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C.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 D.通过民间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2、诉讼通常分为三种,下列不属于诉讼的是()A.刑事诉讼 B.、民事诉讼 C.行政诉讼 D.民事调解3、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可以向___________等各方面反映问题,以寻求帮助、解决问题()①政府有关部门②司法机关③人民团体④有关社会团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少年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讲究智斗。
七年级政治下册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设计设计思路:初一学生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较少,社会经验不足。
导入新课:我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侵权事件,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符合思想品德课关注社会,关注时政的理念。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由flash动画《民工也懂法》中民工运用某某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例入手,和学生一起经历了“民工学法”、“民工用法”、“民工说法”、“民工普法”四个逐步深化的阶段,让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轻松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然后又通过情景表演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善于同某某犯罪做斗争的勇气、信心和能力,掀起课堂的学习高潮。
最后通过收获园、温馨提示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整体把握,融会贯通。
通过教师寄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未成年人既要敢于又要善于与某某犯罪做斗争。
[教学难点]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教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
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保罗国际欺诈消费者、价值139万宝马车路边自燃、农民工讨薪。
教师提问:他们应该如何维权?社会是复杂的,我们难免受到伤害。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我们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应该怎样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八课《法律护我成长》的第二框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二、新课讲授记得俄国伟大的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没有目标,哪来的劲头?”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2.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3.树立法律保护意识,增强敢于和善于同侵权行为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护我成长《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
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2)树立法律保护意识,逐步形成善于斗争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学会善于斗争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授课时间】一课时【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动画片《我要上学》讲述小芳和妈妈的遭遇,引出课题《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一)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维权的途径和方法。
2.知道诉讼的三种方式。
3.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学会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二)自学、合作探究“求助有路”: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对第一部分进行自学,之后小组之间交流、解疑,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归纳。
1.请认真阅读教材P108—110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自学3分钟后,小组内交流2分钟)(1)小芳父亲不给抚养费,她首先可以怎么办?如果不行,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2)工厂任意开除小芳母亲的做法对吗?如果不对,小芳妈妈可以向哪些部门求助?(3)以上这些求助方式属于哪种维权手段?有什么优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精讲归纳:权利被侵害,我们可以首先跟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不成,可以向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等多个部门进行求助,通过投诉、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纠纷,这些都属于非诉讼方式。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这样的方式省时、省力,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和经济的浪费。
2.故事发展:小芳虽然找了很多部门,但爸爸始终不肯付给小芳抚养费。
而妈妈的事情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终于获得了赔偿,并回到工厂继续上班,小芳不用去卖花了,那她的抚养费还要不要?(要)怎么要?(打官司)可是小芳根本不知道怎么打官司,她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可以找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但是小芳家条件不好,请不起律师怎么办?(弱者的保护神——法律援助中心)3.教师用大屏幕对第一部分“求助有路”进行归纳。
并向学生介绍介绍本市的一些求助电话:秦皇岛市妇联: 3220091 秦皇岛市青少年维权热线: 12355消费者投诉热线: 12315 海港区法律援助中心: 12348秦皇岛市仲裁委员会: 3262686(三)自学“敢打官司”:学生自学教材110页最后一段至112页“相关链接”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的问题,时间为3分钟:1. 正当小芳为打官司做准备时,同村的一些人却说起了闲话:“没听过有孩子告爸爸的,这多丢人啊。
“小芳听后很是为难,打官司告父亲难道真的是一件丢人的事吗?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如果通过非诉讼方式没有解决问题,我们就要采取最后一个手段,也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也就是常说的“打官司”,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敢打官司”。
2.诉讼分哪几种?解释涵义?(2) 每种诉讼能简要举例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精讲点拨和补充。
之后,出示三个案例让学生判断。
(四)合作探究“善于斗争”:案例再现,小组讨论,归纳要点。
看录像《路遇抢劫》,讨论:1.面对不法分子的侵害,小强当时应该怎样做?要特别注意什么?2.面对不法分子要求他第二天带钱的要求,小强可能怎么做?每种做法可能有什么后果?3. 面对不法分子要求他第二天带钱的要求,小强可能怎么做?哪种做法是对的?为什么?第一个问题要点:1.不要哭 2.不要激怒对方3.不要妥协4.善于周旋5.记住相貌特征6.告诉老师或家长、报警第二个问题:小强可能有三种做法:一是忍气吞声,妥协退让,结果是助纣为虐,自己的权益还会屡受侵害;二是打击报复,以暴制暴,结果可能是自己和朋友滑入违法的深渊;三是依法自护,这才是正确的选择,保护了自己健康、平安成长。
4.录像《特别提醒》,归纳在遇到类似事件时学生应该怎样做,强化依法维权、依法自护意识。
自我保护八要领1)记住可依赖的成年人的名单、电话,这样在遇到侵害时,可以及时寻求他们帮助。
2)学会拒绝不正当要求,坚决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比如让我们去打群架、赌博、看黄色录像等等,我们坚决不要去,并劝说朋友也不要去。
3)独自在家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如有人撬门趴窗,应立即大声呼救或电话报警。
必要时可拿起家里的菜刀、锤子作为武器,来震慑歹徒。
4)如在路上遇到陌生人尾随,应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或者躲避到单位、居民家。
5)迷路走失后,应及时告诉警察,或者打电话给自己最信赖的人来迎接,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
6)上学、放学时,应与同学结伴而行,身上不要带过多的钱,不要携带珍贵物品,即使携带了,也不要随意显露。
7)遭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暴力侵害时,要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反击。
如果坏人过于凶狠,一般不要与其硬拼,这时要镇静、机智地与之周旋,以寻找机会脱身并报警。
8)遭遇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及时报警,并记住坏人的身份特征和其他一些突出的特征,以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三、知识小结:1.我们维护权益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3.、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一)、非诉讼手段: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二)、诉讼手段:诉讼也就是打官司。
它是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4、诉讼的种类:(1)、刑事诉讼(2)、民事诉讼(3)行政诉讼,5、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我们在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特别时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3)、面对歹徒行凶,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1.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
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A.法律B.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C.诉讼D.到律师事务所投诉2.张某6年前借王某8000元钱,可到现在迟迟不还,还想“赖账”。
王某迫于无耐将张某告上法庭,。
这属于___案件()①公诉②自诉③民事诉讼④行政诉讼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中学生刘洋在放学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见两个扒手在偷乘客的钱包。
刘洋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装作肚子疼请求司机将她送往就近医院(附近有派出所),然后悄悄告诉司机实际情况。
司机以送刘洋去医院为由,直接将车开到了派出所。
这表明刘洋①胆小怕事,不敢见义勇为②机智勇敢,善于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③缺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④法律意识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④4.2002年3月24日,到西安打工的四川人彭文军,因为夜里到几个浙江人的香菇棚偷香菇,被发现后遭到这几个浙江人的殴打。
后来,彭文军接连被这几个浙江人敲诈。
无奈,彭文军到派出所报案,最终这几个原来是受害者的浙江人被逮捕。
这告诉我们()①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要勇敢地报案②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③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应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可以用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简要回答5.因为一句玩笑,七年级学生刘某将赵某的眼睛打伤,并花掉医药费等1358元。
赵某的父母打算通过法律手段为孩子讨回公道。
他们可以怎样做呢?6.社会青年张某在学校附近拦住一位同学,强行向该同学索要50元“保护费”。
正巧你在此路过遇见此事,你会怎么做呢?阅读理解三、材料分析7.中学生魏某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车被撞烂。
魏某父母闻讯后赶到现场,将儿子送往医院。
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
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
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
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
结果,双方争执不休。
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2)贾某状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诉讼类型是哪一种?(3)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一、1.C 2.C 3.B 4.B二、5.可以到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获得法律服务和帮助;还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还可以通过诉讼(民事诉讼)手段来讨回公道。
6.略(从敢于且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角度来回答)三、7.(1)法律。
(2)民事诉讼。
(3)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