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完整版

合集下载

体格检查完整版

体格检查完整版

体格检查30分一份不丢不看后悔死一、体格检查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体格检查完整版教学内容

体格检查完整版教学内容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 分);
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 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 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 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 分)。
精品资料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 分) 1)颈部淋巴结检查(2 分) 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 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 分) 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 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 分) 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1 分) 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 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1 分)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体格检查 30 分一份不丢 不看后悔死
分享
一、体格检查 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 21 项: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汇报版)正确。

5)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汇报:体温为xx℃,脉搏为xx次/分,呼吸为xx次/分,血压为xx/xxmmHg。

2、头面颈部检查1)外观检查:头颅大小、形态、头发、颜色、分布等。

2)颈部检查:颈部活动度、甲状腺大小、质地、结节等。

3)口腔检查:口腔黏膜、齿列、牙龈、舌、咽部等。

4)眼科检查: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眼球运动、视力等。

5)听力检查:听力、耳廓、外耳道等。

6)鼻腔检查:鼻腔粘膜、鼻中隔、鼻窦等。

汇报:头颅无畸形,颈部活动度正常,甲状腺未触及异常,口腔、眼、耳、鼻检查无明显异常。

3、胸部检查1)外观检查:胸廓形态、呼吸运动、皮肤、等。

2)触诊:乳房、胸壁、肋间隙等。

3)叩诊:肺界、胸膜腔、心浊音界等。

4)听诊:心脏、肺部、气管等。

汇报:胸廓对称,呼吸运动正常,乳房、胸壁、肋间隙触诊无异常,肺部叩诊、听诊无明显异常。

4、腹部检查1)外观检查:腹部形态、皮肤、脐部、肠道蠕动等。

2)触诊:腹部肌肉张力、压痛、包块、脾、肝、肾等器官。

3)叩诊:肝浊音界、脾浊音界、肠鸣音等。

4)听诊:肠鸣音、血管杂音等。

汇报:腹部平坦,无压痛、包块、脾、肝、肾未触及异常,肠鸣音正常,无血管杂音。

5、四肢检查1)上肢:手指、手掌、腕关节、肘关节等。

2)下肢:足趾、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

汇报:四肢活动自如,无畸形、肿胀、压痛等异常。

6、神经系统检查1)粗略神经系统检查:意识、语言、视力、听力、运动、感觉等。

2)深度神经系统检查:腱反射、病理征、锥体束征等。

汇报: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

7、肛门直肠检查1)外观检查:肛门周围皮肤、肛门括约肌等。

2)指检:肛管、直肠、前列腺等。

汇报:肛门周围皮肤无异常,肛管、直肠、前列腺指检无明显异常。

8、外生殖器检查1)男性:、阴囊、附睾、精索等。

2)女性:外阴、、宫颈、附件等。

汇报:男性外生殖器无明显异常,女性外阴、、宫颈、附件检查无明显异常。

体格检查内容

体格检查内容

全身体格检查1.基本项目(1)自我介绍(说明职务、姓名,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2)准备和清点器械(体温表、血压计、视力表、电筒、压舌板、棉签、牙签、叩诊锤、软尺、直尺、标志笔等)(3)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4)当受检者在场时洗手(以示关切)(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36—37℃)(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以一手示、中、环指并拢,指腹平放于桡动脉近手腕处;注意节律、强弱、波形)(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通过观察受检者胸廓起伏变化计数,注意戒律与深度)(9)测右上肢血压二次(打开血压计与汞柱开关,调节汞柱凸面平于0位。

受检者右上臂裸露,与右心房同高,并外展45°,将血压计袖带展平,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使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3cm,气袖之中央位于肱动脉表面。

检查者扪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胸件置于搏动上(不能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

然后,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再升高20~30mmHg 后,缓慢放气,双眼视线随汞柱下降,平视汞柱表面根据听诊结果读出血压值,当听到动脉搏动第一响为收缩压;当声音消失时的血压值即舒张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值为脉压,舒张压加1.3脉压为平均动脉压)此时取出体温表记录读数2.头颈部(10)观察头部大小、外形、异常运动、毛发分布等(11)触诊头颅(双手分开头发,触诊有无压痛、包块等)(12)视诊双眼及眉毛(观察颜面、眉毛的分布有无脱落。

双眼眼球外形、上睑有无下垂、眼睑有无水肿、倒睫、闭合障碍)(13)分别检查左右眼的近视力(用近视力表,置于受检者眼前33cm处)(14)检查下眼睑结膜、球结膜和巩膜(用双手拇指置于下睑中分,请受检者向上看,同时掰开下睑边缘观察结膜、巩膜)(15)检查泪囊(双手拇指轻压双下睑内眦处)(16)翻转上睑,检查上睑、球结膜和巩膜(然后示指和拇指捏住上睑中外1/3交界处的边缘,嘱受检者向下看)(1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眉、闭目)(置手指于上下睑中分,瞩受检者紧闭双眼,用力分开眼睑,判断面神经运动功能)(18)检查眼球运动(置右示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六个方向,观察双眼球平行运动的情况)(19)检查瞳孔直接对光反射(请受检者双眼平视前方,用手电筒由眼外侧迅速将光线移至一侧瞳孔部位,可见该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迅速扩大,此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20)检查瞳孔间接对光反射(用一手挡住光线,将光线照射一眼,对侧的瞳孔缩小,移开光线,瞳孔迅速复原,称为瞳孔的间接对光反射)(21)检查聚合反射(用示指置于受检者眼前一米外,请受检者注视指尖,然后示指逐渐移至近点,可见双眼内聚瞳孔缩小变化)(22)观察双侧外耳及耳后区(注意有无皮损、结节、畸形和疼痛,用手将耳廓向后、向上牵拉,观察外耳道皮肤是否正常,有无分泌物)(23)触诊双侧外耳及耳后区(触摸乳突有无压痛)(24)触诊颞颌关节及其运动(请受检者张口及闭口)(25)分别检查双耳听力(摩擦手指,或用手表音)(请受检者一手掩耳、闭目,用两手指摩擦,从耳外一米处逐渐移近,比较两耳听力有无听力障碍)(26)观察外鼻(从鼻根部逐渐下移到鼻尖、鼻翼,检查有无压痛、畸形,用拇指将鼻尖轻轻上推)(27)触诊外鼻(28)观察鼻前庭、鼻中隔(用电筒照射观察鼻前庭)(29)分别检查左右鼻道通气状态(扶住受检者头部,用一手指轻压一侧鼻翼,请受检者吸气,以判断通气状态)(30)检查上颌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双手固定受检者头部,用拇指在左右颧骨部向后按压,检查上颌窦有无压痛,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31)检查额窦,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在眼眶上沿内侧向上向后按压,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32)检查筛窦,注意压痛(在鼻根部向后方按压,用中指叩击检查有无叩痛)(33)检查口唇、牙齿、上腭、舌质和舌苔(34)借助压舌板检查颊粘膜、牙齿、牙龈、口底(检查颊粘膜有无溃疡、龋齿、残根、缺齿和异齿,舌质和舌苔,然后请受检者舌尖上翘,触及硬腭观察口底)(35)借助压舌板检查口咽部及扁桃体(检查者右手持压舌板,迅速下压,请受检者口长大并发a音,在照明的配合下即可见软腭、悬壅垂、扁桃体及咽喉壁)(36)检查舌下神经(请受检者张口伸舌,观察有无偏斜,舌肌畏缩及肌束颤动)(37)检查面神经运动功能(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吹口哨动作,观察两侧是否对称)(38)检查三叉神经运动支(双手分别置于受检者左右下颌角咀嚼肌隆起处,请受检者咬紧牙齿,判断其肌力)(39)检查三叉神经感觉支(请受检者闭目,对称的用牙签轻刺前额、面颊、下颌检查痛觉,观察其反应)(40)暴露颈部至颈根(41)检查颈部外形和皮肤颈静脉充盈和颈动脉搏动情况(注意其对称性,有无异常肿块)(42)检查颈椎屈曲及左右活动情况(拿开枕头,一手按受检者胸部,一手托扶住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测试其抵抗力,然后左右转动头部,检查颈椎活动情况,将枕头放回)(43)检查副神经(双手置于受检者双肩,并向下用力,瞩受检者向上耸肩;也可一手置于面颊部,瞩其转头,检查副神经的运动功能)(44)触诊耳前淋巴结(45)触诊耳后淋巴结(46)触诊枕后淋巴结(47)触诊颌下淋巴结(48)触诊颏下淋巴结(于颏下三角内中线处触诊颏下淋巴结)(49)触诊颈前淋巴结浅组(在乳突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表面,触诊颈前淋巴结)(50)触诊颈后淋巴结(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后淋巴结)(51)触诊锁骨上淋巴结(请受检者稍耸肩,再放松,触诊锁骨上淋巴结)(左右同法)(52)触诊甲状软骨(用拇指和示指触诊甲状软骨有无触痛及移动度)(53)触诊甲状腺峡部(用拇指从胸骨上切际向上触摸甲状腺峡部)(54)触诊甲状腺侧叶(先检查甲状腺左叶,触诊甲状腺右叶时,用右手拇指从甲状软骨左侧向对侧轻推,其余四指置于颈后,左手拇指在右胸锁乳突肌前缘触摸,配合吞咽检查有无胀大结节等)(55)分别触诊左右颈总动脉(用指腹在受检者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不可两侧同时触摸)(56)触诊气管位置(请受检者头部摆正,用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左右胸锁关节上,中指触摸气管,观察其是否在中间,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57)听诊颈部(甲状腺、血管)杂音(听诊颈部血管杂音时,可用中型体镜放在大血管区、锁骨上窝及肿大甲状腺上听诊)3.前侧胸部(58)请受检者充分暴露胸部(59)观察胸部外形、对称性、皮肤、呼吸运动及乳房等(60)触诊左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触诊乳房时,手指平置,用指腹适当用力,以同心圆方式触摸,由外上象限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旋转或来回滑动触诊,从乳头开始,直至整个乳房,用双手手指放在乳头两侧对应部位轻轻下压,触诊乳晕和乳头)(61)触诊右侧乳房(四个象限及乳头)(以同样方式逆时针方向触诊右侧乳房)(62)用右手触诊左侧腋窝淋巴结(抬高上肢,检查者用手置于受检者腋窝顶部,触诊腋间群、前群、内侧群、后群,最后转向肱骨,沿肱骨内侧面向下滑动,触诊外侧群)(63)用左手触诊右侧腋窝淋巴结(方法同上)(64)触诊胸壁弹性、有无压痛(双手分别对称置于胸壁两侧,至上而下触诊)(65)检查双侧呼吸扩张度(上、中、下,双侧对比)(双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其余手指对称的置于胸廓两侧,瞩受检者深呼吸,比较两拇指间的离合和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66)检查双侧触觉语颤(上、中、下,双侧对比)(将两手掌轻轻的平放在前胸两侧的对称部位,请受检者重复的发长音i,再双手交叉重复一次,比较两侧手掌的震动感有无差异)(67)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将两手掌平放在呼吸动作幅度最大的前侧胸下部,瞩受检者深吸气,注意有无胸膜摩擦感)(68)叩诊双侧肺尖(叩诊双侧肺尖的宽度至斜方肌前缘中央开始,先向内侧叩,转向外侧叩,在清音变为浊音处画一记号,用直尺测量两点间的宽度,左右都需做)(69)叩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叩诊前胸应先左后右,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进行;检查侧胸时,从腋窝开始,由上而下,沿每一肋间隙按对称部位进行双侧对比叩诊,注意叩诊音及扳指震动感的改变)(70)听诊双侧肺尖(最好用中性体镜置于锁骨上窝,适当加压贴紧皮肤,听一至两个呼吸周期)(71)听诊双侧前胸和侧胸(可用模式体件,顺序同叩诊,注意每一点至少听诊一至两个呼吸周期,左右对比,有无呼吸音的改变及附加音,如啰音、胸膜摩擦音等)(72)检查双侧语音共振(请受检者用耳语的声调重复发123音,检查者用听诊器体件放在胸壁上,正常人只能听到微弱而含糊的字音,比较两侧对称部位及强度、性质有无改变)(73)取切线方向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异常波动(74)触诊心尖搏动(两步法)(先用手掌,再用指腹触诊以便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范围和强度)(75)触诊心前区(用手掌触诊心前区胸骨左缘3、4、5肋间隙,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注意有无异常波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76)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界(至下而上,从心尖搏动外2-3cm处由外向内轻叩,当清音变为相对浊音时,翻转扳指,用笔做一标记,再叩上一肋间,直至第2肋间,分别标记)(77)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界(先叩出肝上界,在其上一肋间,通常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翻转扳指,用笔做一标记,再依次上移至第2肋间为止,分别作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的垂直距离,即为心脏相对浊音界)听诊心脏时各瓣膜区约听诊15s到1min(78)听诊二尖瓣区心率(频率)、心律(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79)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肺动脉瓣区听诊心音、杂音(80)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区听诊心音、杂音(81)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听诊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82)沿胸骨体下端左缘三尖瓣区听诊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为核实和辨认心音和杂音的性质和强度,用中性体件依次听诊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必要时取左侧卧位或坐位听诊。

体格检查规范(新)

体格检查规范(新)

体格检查规范一、生命体征的测定1、体温2、脉搏3、呼吸●检查脉搏时右手指并拢,以示指、中指和环指指腹平放在病人右手桡动脉近手腕处,至少计数30秒脉搏搏动次数。

同时观察病人呼吸,计算胸廓起伏频率,计数30秒。

4、血压●病人应保持安静、测量前应休息五分钟以上,测量前30分钟禁止吸烟饮咖啡等,排空膀胱。

●打开血压计开关,检查水银柱是否与0点平齐。

●肘部与心脏右心房放在同一水平(坐位时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平腋中线)。

●患者裸露右上臂并外展45°,束带褶理平顺整齐,下缘应距肘 2 —3cm ,应松紧适宜,一般以伸进一指为宜。

橡皮带不应褶叠。

●检查者先于肘窝处触知肱动脉搏动,再将听诊器体件臵于肱动脉上,不宜将体件塞在袖带下,轻压听诊器体件。

用橡皮球将空气打入袖带,待动脉音消失再继续注气使水银柱再升高 20—30 毫米汞柱左右,开始缓慢(2—6mmHg/s)放气,听到第一个声音时水银柱所表示之刻度即为收缩压,继续放气使水银柱继续下降,待音调突然明显消失时即是舒张压(个别声音不消失者,可采用变音值作为舒张压并加以注明)。

●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重复测量时应使水银柱下降到“0”后再向袖带内打气。

取两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果两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取三次读数的平均值。

●解下袖带,整理好后放入血压计内。

向右侧倾斜血压计约45°,使水银柱内水银进入水银槽内后关闭开关。

二、一般检查1、发育、营养、体型2、神志3、面容、表情4、体位、步态三、皮肤毛发淋巴结1、皮肤1)颜色2)皮疹3)皮下出血4)肝掌蜘蛛痣5)皮下结节(大小、硬度、部位、活动度、压痛)6)水肿7)皮下气肿8)温度湿度9)弹性检查者以左手握住病人右腕,将其上臂轻度外展,右手拇指与食指捏起病人手背/前臂内侧处皮肤,片刻后松手,观察皮肤皱折平复的情况。

2、毛发3、淋巴结按顺序检查耳前、耳后、乳突、枕后、颌下、颏下、颈后、颈前、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处的淋巴结是否可以扪得,注意其部位、数目、大小、质地、压痛、移动度、有无粘连、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红肿波动疤痕溃疡瘘管。

七版诊断“体格检查”部分完整版

七版诊断“体格检查”部分完整版

第二篇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指医师运用自己的感官和借助于传统或简便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叩诊锤、听诊器、检眼镜等(表2-0-1,图2-0-1),客观地了解和评估病人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许多疾病通过体格检查再结合病史就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医师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疾病状态提出的临床判断称为检体诊断(physical diagnosis)。

表2-0-1 体格检查常用的器具和物品必要的 选择性的 必要的 选择性的体温计 检耳镜 听诊器 检鼻镜 血压计 鹅颈灯 压舌板 音叉128Hz ,512Hz 电筒 近视力表叩诊锤 胶布 检眼镜 纱布垫 大头针或别针 手套 卷尺、直尺 润滑油 棉签体格检查的方法有五种: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要想熟练地进行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的体格检查,既需要扎实的医学知识,更需要反复的临床实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体格检查的过程既是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也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过程,它也是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过程。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1.应以病人为中心,要关心、体贴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

2.检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感染。

3.医师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诚恳和蔼。

4.医师应站在病人右侧。

检查病人前,应有礼貌地对病人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

检查结束应对病人的配合与协作表示感谢。

5.检查病人时光线应适当,室内应温暖,环境应安静;检查手法应规范轻柔;被检查部位暴露应充分。

6.全身体格检查时应全面、有序、重点、规范和正确。

7.体格检查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避免重复和遗漏,避免反复翻动病人,力求建立规范的检查顺序。

通常首先进行生命征和一般检查,然后按头、颈、胸、腹、脊柱、四肢和神经系统的顺序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生殖器、肛门和直肠检查。

根据病情轻重、避免影响检查结果等因素,可调整检查顺序,利于及时抢救和处理病人。

体格检查完整版本.docx

体格检查完整版本.docx

体格检查 30 分一份不丢不看后悔死分享一、体格检查 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 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1、血压(间接测量法)( 6 分)(1)检查血压计( 1 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 1 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 1 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 1 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 2 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 20~30mmHg 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 6 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 2 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 6 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 2 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 1 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 1 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 2 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 6 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 2 分)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完整版)全身体格检查的步骤及答案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

我姓张。

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

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格检查30分一份不丢不看后悔死一、体格检查1(两位考生互相检查不同项目,例:甲给乙检查血压,乙给甲检查眼,依次类推)测试项目21项:(一)一般检查(小项目)1、血压(间接测量法)(6分)(1)检查血压计(1分);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

(2)肘部置位正确(1分);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1分);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

(4)听诊器胸件放置部位正确(1分);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

(5) 测量过程流畅,读数正确(2分);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

考官可复测一次,了解考生测定血压读数是否正确。

2、眼(眼球运动、对光反射)(6分)(1)眼球运动检查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置目标物,如棉签或手指尖,于受检查者眼前30~40cm,嘱病人头部不动,眼球随目标物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2)对光反射(间接、直接)检查方法正确(2分);①直接对光反射是将光源直接照射被检查者瞳孔,观察瞳孔变化(1分)。

②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间接对光反射检查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防光线照射到要检查之眼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1分)。

(3)眼球震颤检查方法正确(2分)。

嘱被检查者头部不动,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垂直、水平运动数次,观察眼球是否出现一系列有规律的快速往返运动。

3、浅表淋巴结(6分)1)颈部淋巴结检查(2分)检查时,嘱被检查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放松肌肉,有利触诊。

医师手指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及深进行滑动触诊,一般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

(2)腋窝淋巴结检查(1分)检查腋窝时面对被检查者,检查者应一手将被检查者前臂稍外展,以右手触诊被检查者左侧腋窝,左手检查右侧腋窝,检查腋窝两侧由浅及深至腋窝顶部。

(3)锁骨上淋巴结检查(1分)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检查者用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病人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4)腹股沟淋巴结检查(1分)被检者平卧,检查者站在被检者右侧,右手四指并拢,以指腹触及腹股沟,由浅及深滑动触诊,先触摸腹股沟韧带下方水平组淋巴结,再触摸腹股沟大隐静脉处的垂直组淋巴结。

左右腹股沟对比检查。

(5)触及淋巴结时能表述部位、大小、质地、数量、活动度、有无粘连、压痛、局部皮肤变化等八项)(1分)能讲出四项的,可得1分;仅讲出2项者,得0.5分。

4、颈部(甲状腺触诊、气管触诊)(6分)(1) 甲状腺触诊手法正确(3分);①甲状腺峡部触诊:检查者站于受检查者前面,用拇指(或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触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此时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增大和肿块(1分)。

②甲状腺侧叶触诊:一手拇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示、中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侧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受检者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叶甲状腺。

注意在前位检查时,检查者拇指应交叉检查对侧,即右拇指查左侧,左拇指检查右侧。

③后面触诊: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

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

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在②③检查方法中可以任选一种,*作正确者得2分,如: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没有令被检查作吞咽动作的,应扣1分。

(2)能表述甲状腺肿大程度、对称性、硬度、表面光滑或有无结节、压痛感等(1分)(3)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2分)。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

5、外周血管检查(6分)(1)脉搏:测试脉率、脉律方法正确(2分);检查者以示指、中指,环指指腹平放于被检查者手腕桡动脉处,数其每分钟搏动次数和感知其律。

(2)测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水冲脉方法正确(2分);①毛细血管搏动征:用手指轻压被检查者指甲末端或以玻片轻压被检查者口唇粘膜,可使局部发白,发生有规律的红、白交替改变即为毛细血管搏动征(1分)。

②水冲脉:检查方法是握紧被检查者手腕掌面,示指、中指、环指指腹触于桡动脉上,遂将其前臂高举超过头部,有水冲脉者可使检查者明显感知犹如水冲的脉搏(1分)。

(3)射枪音检查,*作正确(2分)。

枪击音:在外周较大动脉表面(常选择股动脉),轻放听诊器胸件可闻及与心跳一致短促如射抢的声音。

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机能亢进。

(二)胸(肺)、心、腹、神经(大项目)(任选二题共14分)胸部6、胸部视诊(7分)(1)能指出胸部体表主要骨骼标志(肋脊角、剑突、胸骨角、肋间隙)、主要垂直标志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肩胛线)及主要自然陷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胸骨上窝、腋窝)(3分);能指出上述全部内容的得3分,指出8项者得2分,少于4项者得0.5分。

(2)在视诊胸廓形状等内容方面,能提到桶状胸、扁平胸、肋间隙是否饱满、乳房是否对称、脊柱形态等(2分);能提到4~5项者满分。

2项者得1分,少于于3~4项者1分。

(3)视诊呼吸运动的主要内容时,能提到呼吸频率、呼吸节律者(2分)。

能讲出呼吸频率1分,讲出呼吸节律1分。

7、胸(肺)部触诊(7分)(1)胸部(廓)扩张度双手触诊方法,姿势正确(3分);①前胸廓扩张度的测定,检查者两手置于被检查者胸廓下面的前侧部,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两手掌和伸展的手指置于前侧胸壁(2分)。

(或也可取后胸廓扩张度的测定,则将两手平置于被检查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

)③嘱被检查者作深呼吸,观察比较两手感触到胸廓的活动度情况。

(2)语音震颤触诊方法正确(2分);①检查者将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被检查者两侧胸壁的对称部位,然后嘱被检查者用同等强度重复轻发“yi”长音(1分)。

②自上至下,从内到外比较两侧相应部位两手感触到语音震颤的异同、增强或减弱(1分)。

(3)能正确演示胸膜摩擦感*作方法(2分)。

*作手法同胸廓触诊,部位常于胸廓的下前侧部,当被检查者吸气和呼气时均可触及(2分)。

8、胸(肺)部叩诊(7分)(1)间接叩诊: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3分)①以左中指的第一、二节作为叩诊板指,平紧贴于叩击部位表面,右手中指以右腕关节和指掌关节活动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或第一、第二之间的指关节(1分)。

②顺序正确:首先检查前胸,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一肋间隙从上至下逐一肋间隙进行叩诊,其次检查侧胸壁,嘱被检查者举起上臂置于头部,自腋窝开始向下叩诊至肋缘。

最后叩诊背部,嘱被检查者向前稍低头,双手交叉抱肘,自上至下进行叩诊,叩诊时应左右、上下、内外对比叩音的变化(1分)。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检查者用中指掌侧或将手指并拢以其指尖对被检查者胸壁进行叩击。

(3)叩肺下界移动度(3分)。

①患者在平静呼吸时,检查者先于被检查者肩胛线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然后嘱被检查者作深吸气后并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1分)。

②当患者恢复平静呼吸时,再嘱作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上向下叩诊,直至清音变为浊音,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高点(1分)。

③能讲述最高至最低点之间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的(1分)。

9.胸部(肺)听诊(7分)(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听诊的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而且要在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

(2)能表述肺部听诊四种主要音的名称(4分)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摩擦音。

心脏10、心脏视诊(7分)(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①被检查者仰卧位,暴露胸,检查者在其右侧(1分)。

②开始时检查者视线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观察心前区有无隆起及异常搏动(1分)。

③然后,视线逐步高于胸廓,全面观察心前区(1分)。

(2)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三个主要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4分);①能指出心尖搏动并能描述其部位正确(2分)。

②能提到还可观察心前区隆起与凹陷(1分)。

③能提到可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1分)。

11、心脏触诊(7分)(1)触诊手法正确(3分);①检查者右手掌置于被检查者心前区开始触诊(1分)。

②然后逐渐以手掌尺侧小鱼际或示指、中指、环指并拢,以其指腹进行触诊(1分)。

③触诊时手掌按压力度适当(1分)。

(2)在心尖搏动区(可用单一示指指腹)确认心尖搏动,并能表达搏动所在体表位置(2分);(3)触诊震颤、心包摩擦感(2分);①震颤:用手掌或手掌尺侧小鱼际肌平贴于心前区各个部位,以触知有无微细的震动感(1分)。

②心包摩擦感:用上述触诊手法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4肋间触诊。

或说出如何能使触诊满意的条件(前倾位、收缩期、呼吸末、摒住呼吸(1分)。

)12、心脏间接叩诊(7分)(1)叩诊手法、姿势正确(2分);以左手中指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拟叩诊的部位。

或被检查者取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当被检查者平卧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2)心脏叩诊顺序正确(2分);①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内。

左侧在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逐个肋间向上,直至第2肋间(1分)。

②右界叩诊,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2肋间(1分)。

(3)叩出正常心浊音界,并能在胸廓体表量出心浊音界(3分)。

叩诊手法同前,自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叩诊,由外向内闻及由清变浊时作出标记,并测量其与胸骨中线垂直距离,再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至第二肋间,将其标记点画成连线。

右侧方法同上,将心浊音界标记点画成连线。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右界(cm)肋间左界(cm)2-3Ⅱ2-32-3Ⅲ 3.5-4.53-4Ⅳ5-6Ⅴ7-9 (左锁骨中线距胸骨中线为8-10cm)评分办法:①方法和结果正确正确(3分)。

②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2分)。

③方法和结果基本正确,画出心浊音界不正确(1分)。

13、心脏听诊(7分)(1)能正确指出心脏瓣膜各听诊区(3分);(2)听诊顺序正确(2分);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区主动脉区主动脉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逆时针方向或称倒8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