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尔维尔的反超验主义看《白鲸》的主题思想
《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

《白鲸》的黑色浪漫主义白延平摘要:黑色浪漫主义特性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麦尔维尔所创作的《白鲸》的重要特征。
文章从亚哈的个人悲剧、死亡情节以及主题上的善恶冲突等分析了黑色浪漫主义的独特特性是如何在《白鲸》中体现的,表现了生与死,罪恶与黑暗等关于人性、命运、道德的重大主题。
关键词:黑色浪漫主义;悲剧;死亡;邪恶《白鲸》无疑是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而同时不能忽视的是,该书包含了很多黑色浪漫主义特征,具有“歌特式”作品独特的艺术震撼力。
小说中,作者把人物放到一个特殊的环境——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利用恐惧的特殊力量,揭示人隐秘的内心世界。
评论家查尔斯·瓦而卡特认为,《白鲸》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的作品.他认为大海象征着人本身的邪恶,现实中的邪恶又通过人的邪恶反映出来。
1j5 小说渲染阴森、神秘气氛,悲剧色彩浓重,表现了善与恶、生与死、罪恶与黑暗等关于人性、命运、道德的重大主题。
一、“黑色浪漫主义”小说特征歌特小说产生于18世纪,具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它属于浪漫主义文学,其表现手法被称为“黑色浪漫主义”。
所谓的“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情节上,它渲染悲剧与恐怖氛围;主题上通过揭露社会、政治、宗教和道德上的邪恶.揭示人性中的阴暗面来进行道德探索。
歇特小说的发展与圣经、古希腊悲剧以及英美的清教文化等都有密切关系。
哥特小说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古希腊悲剧以及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戏剧,英国第一批有影响的世俗剧作家创作的很多“复仇剧”充斥着死亡、暴力等,这一特点在莎士比亚等人的悲剧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麦尔维尔深受这些悲剧思想的影响,叹服那种“黑暗”和激情的结合,他甚至暗示说悲剧家本人即是个悲剧式的英雄。
最典型的哥特人物是“恶棍英雄”。
集善恶于一身,具有超强意志和力量。
同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社会体制势不两立,是悲剧性的。
19世纪3O年代以后.歌特小说在美国日趋心理化、内在化。
据此,弗瑞特曾说道:“善良与罪恶.黑暗与光明,理性与迷信.高尚与堕落,真实与荒谬,文明与野蛮.超自然与自然等之间的区别再也不那么明确⋯⋯”L3]死亡和悲剧性是黑色浪漫主义小说的重要特征。
《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

《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白鲸》的宗教意义透视孙筱珍。
工]?zAJ内窖提要:麦尔维尔的巨著《白鲸》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对它的宗教意义的研究还比较少。
《自鲸》表现了麦尔维尔复杂的、难以确定的宗教观念。
首先他心目中的神是《圣经·旧约》中的上帝,人们必须违反自己去遵从他的意愿。
他的神又是指宇宙问的神性,即硕大无比的白鲸所代表的大自然所具有的神性。
他怀疑《圣经》中上帝的仁慈,然而也不愿抛弃《圣经》教义的约束、像当时的超验主义者那样将人提高到神的地位。
关键词:麦尔维尔《自鲸》宗教意义超验主义麦尔维尔虽然生前命运坎坷,去世时几乎被人遗忘,然而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美国文坛上取得了他应有的地位,成为公认的美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
他付诸一生心血的巨著《白鲸》不仅是19世纪美国小说的顶峰,也是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他相信个人信仰,他将神在宇宙间的无穷力量像急流般地倾注入他的《白鲸》中。
麦尔维尔成长于纽约荷兰移民区基督教新教的影响与氛围之中。
他在《白鲸》中给予书中人物《旧约》的名字和属性,和《圣经》有关系的地方达上千处。
他对基督教的态度、对神的 观念在一生中也没有动摇。
然而他对宗教的沉思冥想却是永无休止的、复杂的和充满疑虑的。
对于他霍桑曾经写道:“他既不能相信,又不能不相信;他太诚实和有勇气,使得他不能不尝试这个或那个”(Steward432)。
他与信仰的斗争和他对神的态度主要由于他对置身于其中的文化所进行的选择,即关于神的本质的特殊定义的选择。
麦尔维尔的神的最令人感兴趣的地方就是他的难以确定的属性。
这一点甚至多于他的令人恐怖的权力。
因此当麦尔维尔的神在《白鲸》中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时候,我们得以进行审视。
比如说在“讲遭”这一章中梅普尔神甫所援引的《旧约》中的神;在“武士和随从”这一章中所援引的“伟大的民主之神”(162);在“猴索”这一章所提到的异教的“约约”,魁魁格通过它,“把他的生命交给他的天神了”(450);在“太平洋”这一章里的“那个具有吸引力的神[……]牧羊神”(676),或者是那个无处不在的奠比一迪克也即白鲸它自己。
《白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白鲸》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白鲸》是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深刻的哲理深受读者喜爱。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受震撼,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了人性、命运和道德的问题。
以下是我个人对《白鲸》的读书心得体会。
首先,《白鲸》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船长阿哈伊(Ahab)与白鲸莫比·迪克的故事,探讨了人性中的邪恶、贪念和复仇的力量。
阿哈伊出于对莫比·迪克的仇恨,不惜一切代价追捕白鲸,不惜舍弃自己的船员和自己的性命。
他沉迷于复仇的欲望中,成为了一个疯狂的狂人。
这让我深思人性中的黑暗面和对复仇的渴望。
阿哈伊是一个个体化的男人,他追逐莫比·迪克的行为突显了复仇的力量对一个人的影响。
他渴望复仇的心理渐渐变得疯狂,不再关心其他的美好事物,只有复仇的欲望在他心中徘徊。
他甚至把自己的船员当做替死鬼,完全忽视了他们的生命和利益。
这使我反思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以及复仇的力量对我们的毁灭性影响。
此外,《白鲸》还通过莫比·迪克这个象征着命运力量的白鲸,探讨了人对命运的无力和抗争的问题。
莫比·迪克不仅代表着阿哈伊复仇的对象,更象征着一个无法逃脱的命运。
无论阿哈伊如何努力追捕白鲸,他始终无法战胜命运。
莫比·迪克以其巨大的力量和执着的生命力,让人们深感人类的渺小和无力。
这使我思考人类与命运的对抗,以及我们对命运力量的认识和接受。
另外,小说中还探讨了道德的问题。
阿哈伊的复仇行为违背了一切正义和伦理,他不惜杀戮无辜,只为了满足自己对莫比·迪克的欲望。
这引发了我对道德和正义的思考。
人类是否有权决定别人的生死?复仇是否正当化了杀人的行为?这些问题让我重新审视了道德和正义的定义。
最后,《白鲸》的写作风格独特而丰富。
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的船上生活细节、科学知识和文学引用,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梅尔维尔的描写手法丰富多样,使读者更容易进入故事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读完《白鲸》让我对人性、命运和道德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024年《白鲸》读书心得个人书评

2024年《白鲸》读书心得个人书评《白鲸》是美国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经典之作,它以捕鲸船长艾哈布与一只巨型白鲸的对抗为故事主线,隐喻了人与自然、理性与野性的斗争。
这是一本充满哲思和象征意义的小说,不仅层次丰富,也引人深思。
我在2024年读完这本书后,深受触动,以下是我的个人书评。
首先,我要说《白鲸》是一部极具艺术性的作品。
梅尔维尔以极为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岛的壮丽景色以及捕鲸船队的生活。
他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船上,感受到了大海的浩渺和船员们的艰辛。
另外,梅尔维尔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手法,使小说具有深远的哲学意义。
例如,白鲸莫比·迪克象征着无可抵挡的力量与不可预测的命运,艾哈布则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
这样的写作手法使小说 transcendent,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让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白鲸》还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形态各异,每个人物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
船长艾哈布是一个充满疯狂和狂热的角色,他对白鲸的迷恋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他不但视白鲸为敌人,还视其为对抗上帝的象征,要彻底打败它。
艾哈布的疯狂引起了其他船员们的担忧,最终导致了整个船队的灭亡。
与艾哈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船员斯塔布克,他代表着冷静、理性和谨慎。
斯塔布克与艾哈布存在着对立,也象征着人性的分裂。
这些复杂的角色塑造使小说充满张力,也让读者对人性的多面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白鲸》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说中的捕鲸活动是人类与自然的对抗,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欲望,以及无可避免的冲突。
艾哈布追杀白鲸,也可以理解为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休止追求。
然而,白鲸的力量超乎人类的想象,最终击败了艾哈布,也向人们传递了一个深刻的信息:人类永远无法完全控制自然,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说中的船员们也无一幸免,他们的灭亡表明了人类对自然的过度追求所带来的后果。
这种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让我不禁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小说《白鲸》-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小说《白鲸》-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美国着名小说家,散文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很多作品都与海洋有关,因而也被人们称为海洋文学家。
《白鲸》是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宏伟的海洋史诗。
随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小说的层次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本文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解读。
生态批评的主要理念是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面对当今全球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现状,就需要人类深入思考。
一、由《白鲸》着作解读当今环境自然观(一)海洋环境在着作中的自然观体现《白鲸》这本着作所描绘的就是以海洋为背景而创作的。
小说的作者之所以以海洋为背景主要是因为其对于自然的热爱。
因此才会将海洋描绘得既纯净又富有生命力,为了那种他认为有意的操劳和船上的纯净空气以实玛利来到心缘已久的海上体验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认为,海洋具有大自然独特的魅力和神奇的治愈功能。
在甲板上他享受船头的健康运动和洁净空气;在桅杆上了望,他又无时无刻不在观察自然和白鲸的美。
同时,麦尔维尔也描述了海洋的凶险。
它那些令人类最害怕的生物多数是在人眼看不见水底游来滑去,狡猾的躲在平静的海面之下。
种种描述都反映了作者那种对于自然的喜爱敬畏之情。
( 二) 海洋生物白鲸所体现的麦尔维尔的自然观白鲸作为海洋中独特的生物,它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在该部小说中,作者描写的白鲸是一种善良的代表,是自然之美的体现。
例如在小说的第87 章,以实玛利把白鲸人性化了,在以实玛利眼中他们是夫妻母子,而不是简单的动物,麦尔维尔给予他们人的美德。
通过对白鲸种种的描述,让主人公意识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在以实玛利心目中,人与白鲸应该平等和谐相处,但这种平静与和谐却被人类毁坏了。
二、从人与自然关系解读小说自然观(一)《白鲸》中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同时自信心膨胀过头,人类相信自己可以征服自然并付诸行动---到深海猎杀。
《白鲸》主题意蕴与象征主义写作手法浅析

《白鲸》主题意蕴与象征主义写作手法浅析摘要:《白鲸》是19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代表作。
作品记叙了“裴廓德号”捕鲸船船长亚哈在同一条巨大凶猛的白鲸莫比·迪克搏斗中船破身亡的经历。
本文将对小说中的主题和象征主义写作手法进行探索性的分析。
关键词:《白鲸》;麦尔维尔;主题分析;象征主义一、引言1851 年完成的《白鲸》(Moby- Dick)是19 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赫尔曼·麦尔维尔(Herman Melville,1819- 1891)的代表作。
这是一部寓意丰富、深刻、笔触雄浑的长篇小说。
它记述了在19 世纪上半叶美国捕鲸业蓬勃发展的年代,从事捕鲸业40 年的“裴廓德号”捕鲸船船长亚哈在同一条巨大凶猛的白鲸莫比·迪克搏斗中船破身亡的经历。
作者通过描写离奇曲折充满异国风光与浪漫情调的历险故事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同时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开掘。
《白鲸》的思想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了人的自我发现与认识、人与自然界、人与上帝、人类对最高真理的认识与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观臆想与客观现实的冲突。
麦尔维尔通过提出这些问题来反映处于变革时代的人们头脑中变化的思想。
他以艺术家的良知和崭新的创作方法描述了海洋世界中的生活,以及过了大半辈子孤独生活的纯朴的人们的内心世界,探索了人生道德的哲理,进行了探索自我的尝试,探寻了潜藏在一切表面现象之下的内在真实,进而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忧患与对弱者的深刻同情。
在《白鲸》中,始终贯穿着人道主义思想,善与恶、生与死、爱与恨、文明与原始、相信与怀疑等人类生活中的永恒问题。
评论家理查德·蔡斯认为麦尔维尔的《白鲸》是“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1919 年以后,《白鲸》不但成为公认的杰作还被誉为是时代的镜子,“变动的时代的一切变动的思想和感情在这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
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昂利·霍德华说:“有多少深深卷入人生矛盾,并且敏感的足以卷入一件艺术作品所表现的精神矛盾中的读者,这部书就有多少种含义。
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对超验个人主义的反思

2013.02学教育32麦尔维尔在《白鲸》中对超验个人主义的反思赵攀(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新乡453007)[摘要]对超验主义哲学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个人主义,我们通常把加上超验主义色彩的个人主义叫做超验个人主义。
超验个人主义的倡导者爱默生,他充分强调了个体的重要性,主张人们自食其力,超验个人主义曾在一段时间内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超验个人主义的弊端开始不断显露,本文将以麦尔维尔的小说《白鲸》为例,通过其小说剧情与内涵,对超验个人主义做一次深层次的反思。
[关键词]超验个人主义;白鲸;麦尔维尔超验个人主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将个人的权利至于万物之首,主张个人的独立性,曾经在一段时间内充分强调了人的重要性,给人们一定的尊严,在人类与恶劣自然环境作斗争的时候,给人们带来了信心,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其起到一定的促进性作用。
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大力推崇超验主义,超验主义运动在美国处于鼎盛时期之时,麦尔维尔却开始对其提出质疑,对现实生活中的超验主义理念进行反复的推敲。
小说《白鲸》对超验主义进行了另一种解释,将美国的超验主义中消极的层面揭示出来。
人类知识匮乏,能力有限,无法触及世间最基本的真理,却妄图运用自己有限的认知与能力来改变世界驾驭自然,而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会受到自然力量的反抗和惩处。
小说《白鲸》代表的是麦尔维尔的思想,他想用这部作品来证明博爱的重要性,想通过这种方式唤醒麻木无知的人们。
一、世间万物都具有邪恶的本质麦尔维尔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存在邪恶的本质。
超验主义者认为人类有能力扬善惩恶,也认为若上帝善良公平,那么人类也应天生如此,因而人的品质就能完美。
但是麦尔维尔却认为超验主义者过于乐观,没有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界中存在的邪恶。
《白鲸》充分阐释了这一点,所以人类应该抛弃个人主义,积极面对现实。
这部小说中邪恶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亚哈布船长。
亚哈布船长被刻画成超验现实主义的人,他具有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这就昭示着他会给船上所有人带来灾难,威胁到船上所有人的生命,在这部小说中,麦尔维尔选择他这样悲剧人物,着重反映极端个人主义的危害,对超验个人主义进行批判。
《白鲸》的生态主义反思与解读

《白鲸》的生态主义反思与解读作者:祁双为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5期摘要: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其中的永恒主题。
人类在同自然的不断斗争中获取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对自然的利用与认识过程。
而在不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人类取得了强烈的自我满足感,从而对自身产生崇拜,自封为万物之灵长,建立了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
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不断加大开发自然的力度,将曾经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到了二元对立面。
在麦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中,主人公亚哈船长为捕杀巨鲸莫比迪克而最终与其同归于尽,而与其态度相反的伊斯梅尔却最终幸存,似乎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本文试图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根源进行探究,然后结合小说中两位主人公对自然不同的态度及其结局来做出反思,并探究如何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白鲸》;生态主义;反思与解读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5-0204-0219世纪的美国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物质财富得以极大丰富,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速,加上美国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初见雏形。
人们在不断索取资源的活动中尝到了甜头,而且获得了极大的心理成就感。
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加变本加厉地开发和掠夺,同时心理上也开始从初始的对大自然的敬畏转变成了对自我的盲目崇拜,人类中心主义开始取代了人们曾经对自然的敬畏。
而如此行为也进一步加深了环境危机。
当人类面临生存危机时,也开始对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深刻探究和反思。
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就在其著名的小说《白鲸》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刻画。
疯狂的船长、令人敬畏的白鲸、神秘的大海,恢宏的故事情节使得它成为了一部关于生态主义的经典之作,需要去深入探究和分析。
一、占有与掠夺——人类对自然的侵略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人类通过在自然界中获取资源,与自然灾难抗争的过程中逐渐摆脱蛮荒,萌发文明之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张立玉($%&$),女,$%’!年大学毕业,硕士,副教授,现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从麦尔维尔的反超验主义看!白鲸"的主题思想!!张立玉!(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摘要$介绍了麦尔维尔反超验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反超验主义文学的社会基础!讨论了麦尔维尔作品"白鲸#的主要思想和从中受到的启迪$认为浪漫主义文学是不成熟的现实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它所包括的现实主义的成份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发展%逐步过渡到现实主义文学阶段$#关键词$美国文学!浪漫主义!超验派!反超验派!"白鲸##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赫尔曼!麦尔维尔是$%世纪美国的小说家"他以自己独立的思想观察社会#理解人生$参与独立的美国文学的创建"然而他的文学见解$他的创作思想和他的作品所反映的主题都不能为当时的文坛所接受"他的文学巨著%白鲸&被$%世纪美国文学的大潮所淹没"!"世纪$文学评论家在他那里得到了许多论题$得到了许多创作的灵感"麦尔维尔重新受到!"世纪美国文坛的关注"一、麦尔维尔反超验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世纪的美国人有理由乐观向上"他们看到$没有费特别大的力气$便摧毁了英国人在北美的统治’不过几十年的功夫$他们就将自己的领土从!""多万平方公里扩展到%""多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国土为他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大西洋的阻隔使他们远离欧洲各国的纷争$顺利地实施(门罗主义)$保护既得利益$推行区域霸权主义$发展经济$增加财富**"他们相信$上帝特别恩惠美国人$上帝是仁慈的$大自然是美好的"这便是$%世纪美国文学创建之初的浪漫主义和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基础的超验主义产生的背景"超验派浪漫主义文学思想所反映的是$%世纪美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人性善良的一面$大自然美好的一面"而麦尔维尔让读者看到的是它的残缺#险恶和阴暗的一面$自然不被当时(蒸蒸日上)的潮流所重视"麦尔维尔正视人生与社会的创作思想实际上推动着浪漫主义文学向现实主义文学的转化’他的作品中的人物怀着坚定的信念#勇于冒险#执着奋进#敢于与大自然中的各种艰难险阻抗争到底的精神在!"世纪许多作家的作品中得到再现$并为全社会所接受$演化成为一种(美国精神)’麦尔维尔小说中的故事惊险曲折又不乏浪漫情调$这已成为当代许多畅销小说共同的写作特点’更重要的是$他在超验主义十分盛行的年代$高举反超验主义的旗帜$对社会#人生#自然等这些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面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残缺#险恶和阴暗仍然浪漫乐观$奋斗向上"在他的一些作品中这种反超验主义精神得到充分体现$这些都表明麦尔维尔具有!"世纪美国作家的许多气质"二、反超验主义文学的社会基础!!赫尔曼!麦尔维尔生于$’$%年$由于家庭经营的生意破产$青少年时期他不得不辍学"为养家$他曾做过海员#律师等$最后从事写作"丰富的生活经历$扩大了他的创作领域"他曾说海上生活的经历是他的(哈佛)和(牛津)"麦尔维尔从事创作之初$声誉很高"他擅长描写海上生活$尤以反映富于浪漫色彩的南方海域奇特的冒险生活著名"他的海上传奇小说虽然充满幻想$但却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因为他把故事背景置于他的生活时代之中"与同时代的心理小说分析家爱伦!坡相比$他的故事更加可信"麦尔维尔的作品在文学技巧方面虽然不如%红字&的作者内森尼尔!霍桑娴熟$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却比霍桑更加深刻"他的作品反映的反超验主义思想在当时受到了众多非难"特别是他的巨著%白鲸&$在当时倍受冷落$使他的文学地位每况愈下"$’%$年$他实际上是在贫困和被遗忘之中死去+$,"!+’!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年&月第-卷第!期!"#$%&’"(!)&%*+&%,-.$"’-#/0%1.).#.-(2"3)&’23)-%3-45*)./0*!""#!123*-!42*!!!麦尔维尔自身坎坷的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他看到的是生活残酷的一面"他认为!人们生活的社会并不是浪漫的田园美景"他看到人类文明的罪恶!相信清教思想中原罪和人性堕落之说"但是他拒绝接受清教思想!因为他反对把人看作万能的上帝的奴隶和羔羊"超验思想中的个人主义的自立和#自然赐福$的自然观也是他强烈反对的"在他看来!人要依靠自己去实现某一目标!必须会监用权力或争夺权力以控制别人!把个人意志强加于人!达到个人目的"而他眼中的自然!并不是完全美好的"因为大自然具有极大的摧毁力!而且人类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遭受的磨难远不是自然所能抚慰的"麦尔维尔在创作反映南部海岛上原始部落中的冒险生活的%太比&’$’+&(和%奥摩&’$’+)(成名之后!于$’+%年创作了另一部作品%马丁&"这部作品体现了他试图涉及严肃题材!做一个严肃作家的愿望"这可以说是作家写作生涯中的一个颇具意义的转折"三、《白鲸》主题思想的体现!!麦尔维尔%马丁&的创作虽然失败了!但不是徒劳的"它为麦尔维尔进行%白鲸&的创作打下了基础"麦尔维尔在进行%白鲸&的创作之前!对古希腊悲剧和莎翁剧作作了大量研究"他把莎士比亚比作#自由帝王$!并把他的%白鲸&’$’-$(奉献给内森尼尔)霍桑***麦尔维尔同时代的作家+邻居和知已"麦尔维尔对莎翁和霍桑的仰慕主要是因为他看到自己所关注的人的命运+社会邪恶和人性弱点等问题在莎翁和霍桑的作品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麦尔维尔创作%白鲸&就是为了表达他对超验派观点的否定"%白鲸&采取了叙述者叙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条捕鲸船上的故事"埃哈布船长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他在一次捕鲸作业中被一条名叫摩比)迪克的白鲸夺去了一条腿!对此他怀恨在心!决心不顾一切风险捕到这条白鲸"这是一个追逐与复仇的故事!是力量+意志和智力的较量"故事对捕鲸者的海上生活作了生动的描述!并有一个悲剧性的结局"这部小说反映了麦尔维尔的三个思想观点,反#自我独立$思想+反#自然赐福$思想+提出#权的性质$问题-!."67反!自我独立"思想在故事中!埃哈布船长是一个典型的#自我独立$的美国人"他意志坚强!并具有一定权力"但他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残疾人!因为他失去了一条腿"这无疑对他的#自我独立$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在日常生活中!他的行动不得不借助于一条由鲸骨制成的假腿"这条假腿总使他想起自己的残疾与无能!并因此感到耻辱"他滥用手中权力!不顾船员性命!走极端去实现个人目的!最后导致全体船员’除故事叙述者外(及其自身的毁灭"麦尔维尔用戏剧手法刻画了在#自我独立$上走极端的埃哈布船长!并向我们揭示了这种走极端带来的对他人强加意志+滥用权力的行为是与超验派的#自由$+#独立$的价值背道而驰的-#."87反!自然赐福"思想超验主义者认为大自然只给人类带来好处!不会伤害人类"但麦尔维尔认为大自然也会毁灭人的生命"大海虽然给人类提供包括鲸油+鲸骨在内的各种自然财富"在他看来!即使是象征自然财富本身的白鲸摩比)迪克!也绝不是任人宰割的对象!它倒像是海洋的统治者!第一次就将敢于挑战的船长废了一条腿!最后甚至把整条捕鲸船撕成碎片"这个悲剧的结局至少可以让美国人知道!他们在海洋面前还不能那么乐观!称霸海洋还只是个梦想而已"97对!权的性质"探讨麦尔维尔对白鲸摩比)迪克着意进行了描写"它全身洁白!体形巨大!力量无穷!象征着大自然的纯洁+美好和力量!并使人联想到上帝的美德和万能的力量"而白鲸最后把捕鲸船和全体船员毁掉!也意味着上帝毁灭了他们"麦尔维尔以此证实了#权的性质$,权利邪恶的一面"同时!他以埃哈布船长及全体船员的死!表达了人对上帝权威的抗争和对上帝控制的反叛-#."麦尔维尔对#权的性质$的探索和论证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他得出了与超验相悖的结论!还在于这种探索和论证本身"它表明作者对#上帝的权威不容置疑$这一奴隶主义信条的根本否认"他在$%世纪中期提出的这个#权的性质$的问题成为整个!"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一个突出的主题"埃哈布船长凭借自身的权力!不畏艰险!敢于向摩比)迪克这个上帝的化身作顽强的挑战!是新时代人的反叛精神的体现!是人性中伟大的一面"然而他滥用权力!不顾及他人的性命!一味地要实现个人目的!实现自我独立"也表现了人一旦掌握权力!有了权力所赋予的力量!他的人性中的邪恶的一面也就显现出来"四、《白鲸》给人们的启迪!!麦尔维尔不仅在%白鲸&的故事中利用象征手法表达了他的创作思路!而且向我们提示了人生的真谛"埃哈布船长的捕鲸船像是人类生活的世界舞台"它漂浮在危机四伏的汪洋大海上"浩瀚的大海既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磨难的源头"怀着不同的愿望!立下#生死契约$登上捕鲸船的人们是一群真正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海上捕鲸历程是对生)-’)第-卷第!期张立玉等:从麦尔维尔的反超验主义看《白鲸》的主题思想!活真谛的一次艰难探索!他们为真理而探求的历程表明了人生只有在不断地经历磨难之后才能显得伟大"人类在上帝面前才会不显得那么渺小#+$!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人可以自大!人是有弱点的!人的最大弱点之一就是常常看不到或者不去看自己的弱点"甚至用各种方法去掩盖自己的弱点"使自己的思维带上片面性"使自己的行为走上极端!有利的环境下人们常常是这样的!而在逆境之中"在艰难的社会生活中"在对人生真谛的探求中"人们也许会得到某种启迪"从而能够正视自己的弱点!捕鲸者们发现"白鲸在海洋中处处主动"人奈它不何的原因就在于它的眼睛生在头部的两侧!白鲸总能搜寻到两个目标%%%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而人的眼睛在看事物时"总集中在前方某个特定的目标上!这样"他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容易偏执一端#$$!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麦尔维尔的文学创作思想"以及他同超验主义的分歧!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分歧或矛盾是$%世纪美国文学的内部矛盾!这种矛盾使美国文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产生一种滚滚向前的漩流"但并不改变其发展的大方向!也就是说"麦尔维尔虽然是反超验主义者"他却仍然属于$%世纪的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反潮流"却仍在潮流之中!事实上"他同超验主义作家有着一个本质上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讨论着人和上帝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超验派认为这是一种十分和蔼的关系"而反超验派更多地在这种关系中看到对抗!当然"反超验主义的麦尔维尔还试图论证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毕竟是很肤浅的"甚至是不成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来是人类所面对的最现实的关系之一!以绝对的观念去理解大自然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便产生神话’将人类自身融入大自然"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认识到人格的存在"同时又赋予大自然以人格"便产生浪漫主义文学’既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又认识到人的社会存在"将人格摆在与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独立的位置上"来广泛地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文学成熟的标志"是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永久的主题!所以"浪漫主义文学是不成熟的现实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萌芽!它所包括的现实主义的成份必然会随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发展"逐步过渡到现实主义文学阶段!!参考文献"#$$吴伟仁*美国文学及选读($)#5$*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美国文学及选读(!)#5$*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5$*曹庸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刘荐波*英美文学选读#5$*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苏开科+&’+!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年&月从麦尔维尔的反超验主义看《白鲸》的主题思想作者:张立玉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名: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INSTITUTE(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3,5(2)被引用次数:2次1.吴伟仁美国文学及选读 19902.吴伟仁美国文学及选读 19903.赫尔曼·麦尔维尔.曹庸白鲸 19904.刘荐波英美文学选读 20001.学位论文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2007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西方文化由欧洲向美洲扩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