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称重机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皮带机速度计算公式

皮带机速度计算公式

皮带机速度计算公式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皮带机速度计算公式”的文章:咱先来说说这皮带机啊,它在好多工厂、矿山啥的地方那可都是“大功臣”,不停地运输着各种物料。

要说这皮带机速度的计算,其实也不难,但是要搞清楚这里面的门道,那还得仔细琢磨琢磨。

我还记得有一次去一家工厂参观,那满车间的皮带机呼呼地转着,特别壮观。

当时我就好奇,这速度到底是咋算出来的呢?后来经过一番研究,算是弄明白了些。

这皮带机的速度计算公式呢,主要就是速度(V)=输送带走过的长度(L)÷运行时间(T)。

比如说,咱知道输送带在一段时间 T 内走过了 50 米的长度,而这段时间是 10 秒,那速度 V 就等于 50÷10 = 5 米/秒。

这里面要注意的是,这个长度 L 得测量准确喽。

有时候,输送带可能不是直线运行的,那咱就得把它走过的实际路径都算进去。

还有啊,这运行时间 T 也得掐准,不能有太大的误差。

咱再举个例子,假设输送带转了一圈,经过的路径长度是 20 米,而转这一圈用了 5 秒钟,那速度就是 20÷5 = 4 米/秒。

在实际应用中,影响皮带机速度的因素还不少呢。

比如电机的转速、皮带的松紧程度、滚轮的直径大小等等。

就说那皮带的松紧吧,如果皮带太紧了,运行起来阻力就大,速度可能就达不到预期;要是太松了呢,又容易打滑,速度也不稳定。

还有电机的转速,要是电机转速不够,那皮带机速度肯定快不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跑步,腿迈得慢,速度自然就上不去。

滚轮的直径大小也有讲究。

直径大的滚轮,转一圈输送带走过的距离就长,速度相对就快;直径小的滚轮,转一圈输送带走的距离短,速度也就慢些。

总之啊,要想准确算出皮带机的速度,不仅要把公式用对,还得考虑到各种实际的影响因素。

回想那次工厂参观,看着那些忙碌的皮带机,我就在想,这看似简单的机器,背后藏着这么多的学问。

咱平时生活里用到的好多东西,不都是这样嘛,表面上看着普通,深挖下去都有不少的知识和技巧。

皮带输送机计算公式

皮带输送机计算公式

一条平皮带输送机,皮带两侧辊子,中间搭在托板上运行,输送工件4KG,满载20件,皮带宽0.7米,输送速度16m/min,请问电机功率如何计算得出呀?方法如下:1、先计算传动带的拉力=总载重量*滚动摩擦系数2、拉力*驱动轮的半径=驱动扭矩3、根据传送速度,计算驱动轮的转速=传送速度/驱动轮的周长4、电机的功率(千瓦)=扭矩(牛米)*驱动轮转速(转/分)/95505、计算结果*安全系数*减速机构的效率,选取相应的电动机。

追问【一】公式1. p=(kLv+kLQ+_0.00273QH)K KW其中第一个K为空载运行功率系数,第二个K为水平满载系数,第三个K为附加功率系数。

L为输送机的水平投影长度。

Q为输送能力T/H.向上输送取加号向下取负号。

2. P=[C*f*L*(3.6Gm*V+Qt)+Q t*H]/367公式中P-电动滚筒轴功率(KW)f-托辊的阻力系数,f=0.025-0.03C-输送带、轴承等处的阻力系数,数值可从表1中查到;L-电动滚筒与改向滚筒中心的水平投影(m)Gm-输送带、托辊、改向滚筒等旋转零件的重量,数值可从表2中查到;V-带速(m/s);Qt-输送量(t/h),Qt=IV*输送物料的密度,有关数值可从表3中查到;IV-输送能力,数值可从表4中查到;H-输送高度(m);B-带宽(mm)【二】皮带输送机如何选择适合的电机功率电机功率,应根据所需要的功率来选择,尽量使电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

1、如果皮带输送机电机功率选得过小,就会出现“小马拉大车”现象,造成电机长期过载。

2、如果皮带输送机电机功率选得过大。

就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现象,其输出机械功率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电能浪费。

3、一般情况下是根据皮带带宽、输送距离、倾斜角度、输送量、以及物料的特性、湿度来综合计算的。

如果不知道皮带输送机该如何选择电机功率,可拨打机械服务热线。

皮带称流量累计原理及计算公式

皮带称流量累计原理及计算公式

皮带称流量累计原理及计算公式
皮带称流量累计原理及计算公式
当输送机输送物料时,测量皮带称上每单位长度的载荷值q (Kg/M)与皮带在同一时刻的运行速度V(M/S)相乘,所得结果即物料的瞬时流量 : q*v( K g/S).
因物料输送的不均匀性和皮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所以在T时间间隔的累积流量可以用以下积分式表示:
W= q(t)V(t) dt
式中:W-T时间间隔内所输送物料的累计量(kg或T);
T一物料通过称的时间(S或h);
q(t)一皮带单位长度上的物料重量(kg/M 或 T/M );
V(t)一物料在皮带上的运行速度(M/S)。

从式中可以看出,只要保证q(t)*V(t)的乘积不变,就可以保证物料流量的恒定.即随皮带上物料重量的变化控制皮带运行速度做出相应的调整,就可以保证物料流量的恒定。

电子皮带秤计量原理

电子皮带秤计量原理

电子皮带秤计量原理
在皮带秤类动态计量过程中,最基本的原理是根据称重传感器的荷重值计算出“单位长度”上的物料平均重量,再测出“单位时间”皮带所经过的长度,这样既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物料重量,如果把“单位时间”细分到很短的时间段(我们选择100ms)那么各段的总累加值即可以近似于真实的累计值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作一个自己的定义:
1.砝码重量:Wm为了在长期试用过程中校验计量结果,在秤体的一侧所挂的重量不变的可以自动挂上和卸下的铁块,它的重量作为一个对比值修正称重传感器的时飘。

单位:克
2.速度系数:(脉冲数/毫米)用K1表示
K1=2500 /158(脉冲/毫米)旋转编码器的转盘的周长是158毫米,每周的脉冲数是2500个
3.整圈脉冲数:MCP皮带转过一圈所发出的脉冲数
4.当量重量:Kz=Wm/(N1-N0)
Wm为砝码的重量(克)
N1 为挂码后用校量的方法得到的码值(重量传感器的AD数)
N2 为皮重码值
5.称量系数:[(码值x脉冲数)/克] 用Kp表示
Kp=K1xL0/Kz
对于单辊皮带秤其中L0为称量段的皮带长度的一半(mm)
●为了减少每个周期的计算量,事先计算出Kp以供100ms中断程序使用
●这样每个周期的累计量=(100ms的脉冲数x 重量的AD码值)/Kp
●将每个100ms的量累加即得到总的累计量
●每一秒的累计量就是瞬时流量
●如果调整皮带的速度机可以控制流量
●如果定量发出信号机可以控制定量打包
●如果根据多台设备相互控制即可以实现配比。

电子皮带秤挂码计量简算

电子皮带秤挂码计量简算

挂码量的简易计算一、17A电子皮带秤1、挂码方法:一般挂二组,主副杠杆各一组,呈对称布置。

2、简易公式:挂码总量Q1×挂码点到耳轴之距离L1==计量段物料重量Q2×计量段长度L的1/4求挂码总量已知挂码总量Q1,求当量每米物重q3、举例:如果挂码安在秤上中间两组托辊上时:挂码总量Q1==2/3(计量段物料重量Q2),即Q1==2Q2/3==2qL/3当量每米物重q==3Q1/2L二、20A电子皮带秤1、挂码方法:可挂二组,主付杠杆各一组,呈对称布置。

也可只挂一组,靠近称重传感器处。

根据挂码轻重选用。

2、简易公式:挂码总量Q1×挂码点到耳轴之距离L1==计量段物料重量Q2×计量段长度L的1/4求挂码总量已知挂码总量Q1求当量每米物重q3、举例:如果挂码为一组,挂在接近中间位置时:挂码总量Q1≈1/2(计量段物料重量Q2),即Q1≈Q2/2≈Ql/2当量每米物重q≈2Q1/L三、17B电子皮带秤1、挂码方法:挂一组,一般在靠近称重传感器的托辊位置,由挂码量和具体情况决定。

2、简易公式:挂码总量Q1×挂码点到耳轴(或簧片)支点的距离L1==计量段物料重量Q2×计量段长度L的1/2求挂码总量已知挂码总量求当量每米物重q3、举例:如果挂码点在靠近称重传感器的托辊位置时:挂码总量Q1=2/3(计量段物料重量Q2),即Q1==2Q2/3==2qL/3当量每米物重q=3Q1/2L四、20B电子皮带秤1、挂码方法:挂一组托辊可在托辊位置,也可在托辊与称重传感器之间的位置。

2、简易公式:挂码总量Q1×挂码点到耳轴(或簧片)支点的距离L1==计量段物料重量Q2×计量段长度L的1/2求挂码总量已知挂码总量Q1求当量每米物重q3、举例:如果挂码在托辊与称重传感器的中点位置挂码总量Q1=2/3(计量段物料重量Q2),即Q1==2Q2/3==2qL/3当量每米物重q=3Q1/2L说明:1、为计算简单,略去皮带机倾角的影响,误差不大。

皮带机设计自动计算公式

皮带机设计自动计算公式

项目参数名称
参数值计算公式皮带机长度(m)18皮带宽度(mm)600皮带厚度(mm)
1.5皮带1%伸长承拉力(N/mm)10皮带抗拉强度(N/mm)300预紧力F 0(N)
6000最大有效圆周力(N)5270.397332皮带速度v(m/s)
0.5皮带单位长重量w(kg/m)3输送量Q(kg/h)25000输送高度H(m)
4托板与皮带摩擦系数u 0.3输送效率η
0.9162P 0=Fv=wlugv(无功功率)375P 1=uQgl/3600(水平功率)277.7777778P 2=QgH/3600(垂直功率)总功率P(KW)
0.905308642有效圆周力(N)3017.695473主轴扭矩(N.M)226.3271605使用系数
1.5电机转速(r/min)1440主动辊直径(mm)150主动辊转速(r/min)63.69426752减速比
22.608电机功率(KW)
1.357962963减速机传递效率0.6电机设计功率
2.263271605选用电机功率(KW) 2.2使用系数
2.1工况系数 1.5安全系数 1.4许用扭矩(N.M)692.6997实际扭矩(N.M)329.857减速机选用型号
皮带机传动设计
需传递功率P(W)电动机选择减速器选择
圆周
备注。

皮带计算标准公式

皮带计算标准公式

皮带计算标准公式一、 条件,皮带长度L ,巷道倾角β,运输能力(一般取350或400)A ,带速V (一般取1.6,2,2.5,3.15,常用2),松散度γ(一般取1),煤的堆积角度a ,倾角系数C ,最大块度Amax (一般为300-400之间),货断面系数K ,上托辊间距L ’(1-1.5m 一般取1.2m ),下托辊间距L ”(2-3,一般2.5或3),上托单位重量q G ’(一般取9.2kg/m ) ,下托单位重量q G “(2.5m 时4.4kg/m ;3m 时为3.7kg/m ),胶带每米重量q d ,(1000mm 取11.4kg ,800mm 取10.8),运行阻力系数ω′胶带抗拉强度BGX (一般1000mm 取14000N/cm ,10000 N/cm ),输送带安全系数M ′2、胶带宽度计算0.43)m ==(运输能力A=350-400 载货断面系数K=458 松散度γ=1 倾角系数C=0.9 带速V=23、对皮带进行块度效验 B ≥2Amax+2004、胶带运行阻力与胶带张力计算①运行阻力计算:取运行阻力系数ω′=0.05,ω″=0.025每米物料重量q=Q/(3.6×V)=Wzh=g(q+qd + qg′) Lω′cosβ+g(q+qd) L sinβ= (N)W K =g (qd+ qg″) Lω″cosβ± g qdL sinβ(上运为加,下运为减)= (N)②胶带张力计算ˋ1 1′用逐点计算法求胶带个点张力S 2≈S1S 3=1.04S2S 4=1.04S3=1.042S1=1.08 S1S 5=S4+Wk=1.042S1+WK=1.08 S1+WKS6=1.04S5=1.043S1+1.04Wk=1.12 S1+1.04WkS 7=S6+Wzh=1.043S1+1.04Wk+Wzh=1.12 S1+1.04Wk+WzhS8≈S9=1.04S7=1.044S1+1.042Wk+1.04Wzh=1.17S1+1.08Wk+1.04Wzh2′、按摩擦传动条件考虑摩擦力备用系数列方程,得:S 9=S1(1+((e uα-1)/m″))=S1(1+((e0.2×8.225-1)/1.15))=4.663 S1S9=1.17 S1+1.08WK+1.04WZH3′联立1′2′ S9=4.663S1解得:S1=(N) S5= (N)S2=(N) S6= (N)S 3=(N) S7= (N)S4=(N) S8≈S9= (N)4、胶带悬垂度与强度的验算(1)悬垂度验算:重段最小张力S6=N按悬垂度要求重段允许的最小张力为:Smin=5×(q+q d)Lg′×g×cosβ=NSmin<S6胶带悬垂度满足要求(2)胶带强度验算:胶带允许承受的最大张力为:Smax=BGX/M′=1000000/9=111111NSmax>S9 因此胶带强度满足要求5、牵引力与电机功率输送机主轴牵引力为:W0=S9-S1+0.04(S9+S1)=(N)电动机功率为:N=W0×V/1000η= KW。

电子皮带秤使用说明

电子皮带秤使用说明

电子皮带秤技术指标:1.系统动态误差:±0.25%,±0.5%,±1%2.称量范围:10t/h ~ 4000t/h3.皮带宽度:300mm ~ 2400mm4.皮带速度:0.2m/s ~ 5m/s5.皮带机倾角:0 o ~ 20oC-5型控制器使用说明测量状态控制器液晶屏幕上一行显示当前被测物料的瞬时流量,单位吨/小时,下一行显示已通过秤体的被测物料的总重量,即累计量,单位吨。

键盘功能说明1.“参数/选择”键:a.进入参数功能;b.翻页功能;c.移动光标功能。

2.“调试/数字”键:a.进入调试功能;b.返回上一级菜单;c.数字循环功能。

3.“功能/确认”键:a.进入功能项;b.确认功能。

参数项说明1.进入参数项方法a.在测量状态下,按“参数/选择”键,可进入参数项一级菜单。

参数项分为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

一级菜单显示如下:一.流量参数:二.端口参数:三.重量参数:四.速度参数:五.PID控制参数:六.时间参数:当仪表进入一级菜单后,按“参数/选择”键,可循环显示以上六项一级菜单;按“调试/数字”键,可返回测量状态;按“功能/确认”键,可进入二级菜单。

2.参数项二级菜单说明当屏幕显示一级菜单的状态下,按“功能/确认”键,可进入相应的二级菜单。

二级菜单将显示具体的参数项和参数值。

当需要修改参数时,可通过按“参数/选择”键将光标移到要修改的位置(连续按“参数/选择”键,光标将从左到右循环移动):按“调试/数字”键可修改光标位置的数值(连续按下“调试/数字”键,数值将从0-9循环显示);按“功能/确认”键将保存该参数并进入下一项二级菜单。

a.“一流量参数”。

包括“设定流量”、“流量系数”、“零点值”和“瞬时量切除” 4项二级参数。

1.“设定流量”:现场工艺要求所需的单位给料量。

参数范围:0-999.99吨/小时。

出厂默认值:100.00吨/小时。

2.“流量系数”:仪表测量值达到真实值须乘以的百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皮带称的称重累计原理及计算方法?
皮带输送机物料载荷信号与速度信号输入先进的称重控制控制器测量接口,计算出实际给料量。

控制系统将实际给料量与设定给料量进行比较,输出控制量调节输送皮带的运行速度使给料量保持在接近设定量的范围。

2.电子皮带称的称重传感器量程计算公式:
电子皮带称所用的称重传感器量程的选择可依据秤的最大称量值、选用称重传感器的个数、秤体的自重、可能产生的最大偏载及动载等因素综合评价来确定。

一般来说,称重传感器的量程越接近分配到每个称重传感器的载荷,其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加在称重传感器上的载荷除被称物体外,还存在秤体自重、皮重、偏载及振动冲击等载荷,因此选用称重传感器量程时,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保证称重传感器的安全和寿命。

称重传感器量程的计算公式是在充分考虑到影响秤体的各个因素后,经过大量的实验而确定的。

公式如下:
C=K-0K-1K-2K-3(Wmax+W)/N
C—单个称重传感器的额定量程;W—秤体自重;Wmax—被称物体净重的最大值;N—秤体所采用支撑点的数量;K-0—保险系数,一般取值在1.2~1.3之间人;K-1—冲击系数;K-2—秤体的重心偏移系数;K-3—风压系数。

3.谈谈如何选用称重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被喻为电子衡器的心脏,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衡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电子衡器时,经常要遇到如何选用传感器的问题。

如何选用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实际上是一种将质量信号转变为可测量的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用传感器茵先要考虑传感器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这点对正确选用传感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传感器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它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乃至整个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环境给传感器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温环境对传感器造成涂覆材料熔化、焊点开化、弹性体内应力发生结构变化等问题。

对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常采用耐高温传感器;另外,必须加有隔热、水冷或气冷等装置。

(2)粉尘、潮湿对传感器造成短路的影响。

在此环境条件下应选用密闭性很高的传感器。

不同的传感器其密封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密闭性存在着很大差异。

常见的密封有密封胶充填或涂覆;橡胶垫机械紧固密封;焊接(氩弧焊、等离子束焊)和抽真空充氮密封。

从密封效果来看,焊接密封为最佳,充填涂覆密封胶为量差。

对于室内干净、干燥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可选择涂胶密封的传感器,而对于一些在潮湿、粉尘性较高的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应选择膜片热套密封或膜片焊接密封、抽真空充氮的传感器。

(3)在腐蚀性较高的环境下,如潮湿、酸性对传感器造成弹性体受损或产生短路等影响,应选择外表面进行过喷塑或不锈钢外罩,抗腐蚀性能好且密闭性好的传感器。

(4)电磁场对传感器输出紊乱信号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应对传感器的屏蔽性进行严格检查,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抗电磁能力。

(5)易燃、易爆不仅对传感器造成彻底性的损害,而且还给其它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因此,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工作的传感器对防爆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易燃、易爆环境下必须选用防爆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密封外罩不仅要考虑其密闭性,还要考虑到防爆强度,以及电缆线引出头的防水、防潮、防爆性等。

其次对传感器数量和量程的选择。

传感器数量的选择是根据电子衡器的用途、秤体需要支撑的点数(支撑点数应根据使秤体几何重心和实际重心重合的原则而确定)而定。

一般来说,秤体有几个支撑点就选用几只传感器,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秤体如电子吊钩秤就只能采用一个传感器,一些机电结合秤就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选用传感器的个数。

传感器量程的选择可依据秤的最大称量值、选用传感器的个数、秤体的自重、可能产生的最大偏载及动载等因素综合评价来确定。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量程越接近分配到每个传感器的载荷,其称量的准确度就越高。

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加在传感器上的载荷除被称物体外,还存在秤体自重、皮重、偏载及振动冲击等载荷,因此选用传感器量程时,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保证传感器的安全和寿命。

传感器量程的计算公式是在充分考虑到影响秤体的各个因素后,经过大量的实验而确定的。

公式如下:C=K-0K-1K-2K-3(Wmax+W)/N
C—单个传感器的额定量程;W—秤体自重;Wmax—被称物体净重的最大值;N—秤体所采用支撑点的数量;K-0—保险系数,一般取值在1.2~1.3之间人;K-1—冲击系数;K-2—秤体的重心偏移系数;K-3—风压系数。

例如:一台30t电子汽车衡,最大称量是30t,秤体自重为1.9t,采用四只传感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取保险系数K-0=1.25,冲击系数K-1=1.18,重心偏移系数K-2—=1.03,风压系数K-3=1.02,试确定传感器的吨位。

解:根据传感器量程计算公式:C=K-0K-1K-2K-3(Wmax+W)/N
可知:C=1.25×1.18×1.03×1.02×(30+1.9)/4=12.36t
因此,可选用量程为15t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吨位一般只有10T、15T、20t、25t、30t、40t、50t等,除非特殊订做)。

根据经验,一般应使传感器工作在其30%~70%量程内,但对于一些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冲击力的衡器,如动态轨道衡、动态汽车衡、钢材秤等,在选用传感器时,一般要扩大其量程,使传感器工作在其量程的20%~30%之内,使传感器的称量储备量增大,以保证传感器的使用安全和寿命。

再次,要考虑各种类型传感器的适用范围。

传感器型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称量的类型和安装空间,保证安装合适,称量安全可靠;另一方面,要考虑厂家的建议。

厂家一般会根据传感器的受力情况、性能指标、安装形式、结构型式、弹性体的材质等特点规定传感器的适用范围,譬如铝式悬臂梁传感器适用于计价秤、平台秤、案秤等;钢式悬臂梁传感器适用于料斗秤、电子皮带秤、分选秤等;钢质桥式传感器适用于轨道衡、汽车衡、天车秤等;柱式传感器适用于汽车衡、动态轨道衡、大吨位料斗秤等。

最后,还要对传感器准确度等级进行选择。

传感器的准确度等级包括传感器的非线形、蠕变、蠕变恢复、滞后、重复性、灵敏度等技术指标。

在选用传感器的时候,不要单纯追求高等级的传感器,而既要考虑满足电子秤的准确度要求,又要考虑其成本。

对传感器等级的选择必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1.满足仪表输入的要求。

称重显示仪表是对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经过放大、A/D转换等处理之后显示称量结果的。

因此,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必须大于或等于仪表要求的输入信号大小,即将传感器的输出灵敏度代人传感器和仪表的匹配公式,计算结果必须大于或等于仪表要求的输入灵敏度。

传感器和仪表的匹配公式:
传感器输出灵敏度*激励电源电压*秤的最大称量
秤的分度数*传感器的个数*传感器量程
例如:一称量为25kg的定量包装秤,最大分度数为1000个分度;秤体采用3只L—BE—25型传感器,量程为25kg,灵敏度为2.0±0.008mV/V,拱桥电压力12V;秤采用AD4325仪表。

问采用的传感器能否与仪表匹配。

解:经查阅,AD4325仪表的输入灵敏度为0.6μV/d,因此根据传感器和仪表的匹配公式可得仪表的实际输入信号为:
2×12×25/1000×3×25=8μV/d>0.6μv/d
所以,采用的传感器满足仪表输入灵敏度的要求,能够与所选仪表匹配。

2.满足整台电子秤准确度的要求。

一台电子秤主要是由秤体、传感器、仪表三部分组成,在对传感器准确度选择的时候,应使传感器的准确度略高于理论计算值,因为理论往往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秤体的强度差一点,仪表的性能不是很好、秤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秤的准确度要求,因此要从各方面提高要求,又要考虑经济效益,确保达到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