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A.戎族 B.鲜卑族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4.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尧、舜、禹,他们是通过将部落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这种方式成为部落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方式称为:A.选举制 B.等级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5.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6.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7.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存最大的靑铜酒尊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A B C D8.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9.“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局面发生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10.《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是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于1959年合作研究塑造的。
他们研究塑造该复原像主要依据是()遗址中的打制石器遗址中的烧骨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D2.研究历史要以有价值的、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
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之前,我们了解历史的最重要依据是()A.神话传说B.文字史料C.回忆录D.考古发现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
此情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半坡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4.考古学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在半坡遗址发现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
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的居民们()A.过着定居生活B.使用磨制石器C.学会制作陶器D.饲养家禽家畜5.《礼记·礼运》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
”下列政治制度中,体现“天下为公”政治制度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6.我们华夏儿女有一个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那便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A.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B.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C.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D.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7.《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禹废除家天下政治制度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8.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从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精】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三单元分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我国已知的最早人类发现于今天的()A北京市 B云南省 C陕西省 D河南省2、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能使用工具劳动 B群居生活C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 D几十个人一起过着氏族生活3、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彩陶 B黑陶 C白陶 D黄陶4、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 B蓝田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5、在原始社会,由共同祖先繁衍下来,并带有血缘关系是生活集体是()A原始人群 B远古人类 C氏族聚落 D国家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相同点是()A体质特征 B取火方式 C社会组织 D居住地区7、下来不属于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的是()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8、宰杀自己饲养的家畜吃肉的原始居民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在下列氏族聚落遗址中,位于长江流域的是()A北京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文化10、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学会了建造房屋 B自然环境的改善C原始农业的发展 D人工取火的实现11、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使用粗糙石器②使用天然火③种植水稻④制作彩陶A ②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④③②①D ②④③①12、下列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之处描述正确的是()A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都能饲养家畜C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D种植粟和蔬菜13、下列属于皇帝发明的是()①人工取火②建造宫室③发明舟车④蒸米饭A ②③B ①②C ③④D ①④14、构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工具简陋 B 血缘关系松散C自然条件艰难 D体质发育不全15、关于原始社会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幸福社会B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时最长的社会阶段C原始人类过着氏族社会的生活D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类面对自然无能为力16、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 B埃及 C印度 D伊拉克17、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A直立行走 B语言的产生 C火的使用 D制造和使用工具18、下来叙述错误的是()A远古时代的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B远古时代的历史,主要是通过神话与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C神话与传说中不可能有真实的历史D神话与传说中可能有真实的历史1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B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C半坡原始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D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禅让二、辨析改错(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1、在风雨交加的一个夜晚,山顶洞人的火种不慎被雨水浇灭了,他们懊悔不已:以后他们又不得不生吃食物了。
中国历史七(上)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2.“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行的诗句,让我们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薄纱。
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下列有关“北京人”(右图)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A.开始使用天然火B.开始使用磨制石器C.开始烧制陶器D.开始培植农作物第3题图4.老师在介绍某处原始文化遗址时出示廉这几幅图片,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5.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
此外,根据河姆渡文明遗址的考古发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这些神话传说及历史史实都反映出古代中华文明的核心是()A.神话传说B.海洋文明C.农耕文明D.游牧文明6.2011年4月5日上午,万众瞩目的辛卯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新郑市隆重举行。
共同的血缘、相同的情怀使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子,这一盛事国典现已成为海外炎黄子孙寻根团聚的重大节日。
此举是因黄帝()A.曾经打败了炎帝 B.发明了文字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编制了乐谱7.关于史实和传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史实是历史的缩影,传说是历史的精华B.史实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写照,传说是历史的高度概括.1.C.传说不是历史,但包含有历史的影子D.传说就是史实,只不过升华了一些,更精彩一些8.“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是成龙和青年歌唱家刘媛媛演唱的新中国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的歌词,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9.学习历史,一定要注意时间概念的掌握,会计算时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歌曲《龙的传人》中有一句歌词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汉族的前身是( )A.戎族 B.鲜卑族 C.蚩尤部落 D.华夏族4.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尧、舜、禹,他们是通过将部落首领之位传给贤德之人这种方式成为部落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方式称为:A.选举制 B.等级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5.浙江绍兴建有一座著名的大禹陵,人们为大禹建陵主要是纪念他( )A.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B.品德高尚,让位给尧C.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D.发明耒耜,教民农耕6.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7.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存最大的靑铜酒尊是()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A B C D8.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9.“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局面发生在()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10.《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一、二单元 检测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1.台湾某考古团队来大陆考察距今约70万—20万年之间某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痕迹,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搜集可靠证据。
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是( )A.云南元谋B.北京周口店C.浙江河姆渡D.陕西半坡村2.他们活动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方,他们已会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他们是( )A.元谋人B.蓝田人C.丁村人D.山顶洞人3.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
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农业的起源B.手工业兴起C.商业的发展D.畜牧业繁荣4.要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下列古人类遗址中,可以去考察的是( )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5.2019年10月7日,己亥年重阳恭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人文初祖殿前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共计2000余人齐聚桥山,共同拜祭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在中国古老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另一位人文初祖是( )A.炎帝B.尧C.大禹D.商汤6.传说中最后一位通过禅让制产生的联盟首领是( )A.尧B.舜C.禹D.黄帝7.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他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
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B.舜C.禹D.启8.“(武王)封功臣谋士……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材料体现的是( ) A.周初分封 B.商鞅变法C.秦设郡县D.汉初分封9.下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
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 )A.陶器B.瓷器C.青铜器D.铁器10.“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
”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A.棉纺织品B.景德镇的瓷器C.刻有文字的甲骨D.圆形方孔半两钱11.周平王迁都洛邑之后,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这说明哪一制度开始走向衰落(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12.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B.春秋争霸战争的目的是维护周天子的威信C.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实力纷纷进行变法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D.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家统一13.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秦国B.晋国C.燕国D.楚国14.一位同学搜集了“春秋护头铜胄”“勾践剑与夫差矛”“围魏救赵示意图”等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家实现统一B.经济快速发展C.学术思想活跃D.军事战争不断15.下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
)1.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什么地址()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2.参考右图: 并根据材料“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请你判断他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3.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村遗址4.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北京人B.北京人山顶洞人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5.我国古代人类中,最早开始使用天然火的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6.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A直立行走 B语言的产生 C火的使用 D制造和使用工具7.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①血缘关系的结合②工具简陋粗糙③人们头脑简单④生活环境险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参考右图:假如你在影片中看见中国原始人类戴上石珠饰品,可以推测可能最早会使用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现代人类9.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大米饭是()A.北京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10.小明家住的地方以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而闻名。
五六千年前那里的居民以粟为主食,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小明家在()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余姚彩陶半地穴式的房子1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上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你推断这个遗址应该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12. 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的人类是()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原始人类④半坡原始人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习惯B.生产工具C.自然环境D.生产力水平14.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黄淮平原D.黄土高原15.国父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满分:50分)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0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在很久以前,过着群居生活的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3.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A.黄帝时期B.尧时期C.舜时期D.禹时期()4.西周众多诸侯,是通过_______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6.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A.西周时期B.黄帝时期C.战国时期D.春秋时期()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开始的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8.“端午节”是为了纪念______(时期)的屈原的A.春秋时期B.战国末期C.秦朝D.西周()9.“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说法是由________的庄子提出的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10.“望、闻、问、切”是_______总结出来的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屈原二、非选择题(40分)11.12.右图是西周等级示意图,请回答:(5分)(1)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个制度?(3分)(2)这个制度起了什么样的作用?(2分)13.(10分)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1)孙中山在赞扬谁?讲了他哪两件事?(3分)(2)他被后人称为什么?为什么?(4分)(3)继他之后,黄河流域还有哪些部落首领(至少三个)?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用三个四字词语或成语)?(3分)14.连线题(5分)临阵倒戈长平之战勾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周武王纸上谈兵吴越争霸孙膑城濮之战牧野大战赵括卧薪尝胆桂林之战晋文公15.(7分)右图是商鞅变法的典故,请回答以下问题:(1)商鞅变法的时间是?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2)商鞅变法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措施是?(2分)(3)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16.(3分)材料:《管子》一书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同学们,欢迎你们步入历史殿堂!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它能给你乐趣,也能使你聪慧,更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真谛,还能给你直抒胸怀的机会。
同学们,在两个月的学习中,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现各自的亮丽风采吧!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
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6 .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7、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逐鹿之战
B、夏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施
D、华夏族的形成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汤 B 、黄帝 C 、禹 D、舜
9、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xx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等级最高的是
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
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13、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14、《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5、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1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1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 B 、齐 C 、秦 D 、燕
19、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西周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2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5、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②位于岷江中游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
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
4、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
5、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
()
7、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
()
8、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
9、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
10、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本题共40分)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11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影响3分,其余每格1分)
图
图1耒耜图2铁农具
图3牛耕图
出现的历史时期推广的历史时期推广使用的影响农业生产工具或生
产方式
本格不必填写本格不必填写
3、(13分)学以致用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
作为一中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答题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本题共40分)
16、(1)
(2)
(3)
(4)
17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18、
(注意:别忘了写上你的名字哦!)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你能选出最有说服力的一项吗?(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
(本题共40分)
16、(1)在公元前356年,秦孝公2分
(2)法家2分
(3)承认土地私有(2分),准许自由买卖(2分);奖励耕战(2分);推行县制(2分)
(4)经济得到发展(1分);军队战斗力加强(1分);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分)
17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18、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
道家即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而治”。
(6分)
学生可建议分别用品德教育、纪律约束、自我觉悟等观点。
也可融合使用。
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