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物流中心的建设

合集下载

德国物流解决方案

德国物流解决方案

德国物流解决方案
《德国物流解决方案》
德国是世界上物流行业领先的国家之一,其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称赞。

德国的物流体系融合了先进技术、高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持。

德国的物流解决方案以高效运输和精细管理为特点。

其先进的物流设施和系统,包括先进的物流中心、自动化仓储设备和智能物流管理系统,使货物能够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从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

另外,德国的物流解决方案还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物流运输方面,德国积极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和绿色能源,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在物流管理方面,德国强调精细化管理和资源共享,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

德国的物流解决方案还积极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

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德国的物流系统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监控和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德国的物流解决方案凭借其先进的技术、高效的管理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全球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持,成为世界物流行业的典范。

国外先进国家物流园区发展分析

国外先进国家物流园区发展分析

国外先进国家物流园区发展分析作者:张芸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7年第09期由于物流园区的发展时间比物流发展历史短许多,而且在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中,物流园区在建设、规模和发展模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

了解这些差异、特点和发展经验,对于指导我国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物流园区的建设具有较为积极、实际的借鉴意义。

在物流园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中,以日本、德国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物流园区最具代表性。

一、日本在日本,物流园区被称为“物流团地”。

日本是最早提出和发展物流园区的国家,最初建设物流园区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1965年,在东京出现了第一个物流园区。

在物流园区发展上以“宏观统筹调控,微观自由放开”模式为主。

日本政府对物流园区建设有规模经营和总量的控制(涉及覆盖面和人口,且超过经济规模,效益反而下降),对建筑用地规模等作了相应的限制,规定一般物流团地的用地规模约为20万平方米,不超过35万平方米(约500亩),要求园区向高层空间进行开发利用。

日本政府重视物流园区的规划工作,在物流园区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本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通常是采用“官民协力”的方式:政府首先综合考虑城市土地、人口数量、经济总量、运输总量、环境、区域交通条件、城市与经济发展等因素,制定总体市政规划,优先选择位于城市边缘地带交通通达性较好,方便转运或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枢纽地区作为物流中心用地的地区作为物流园区发展用地,确定合理的物流园区选址,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如日本政府颁布《流通业务市街地整备法律》,规定了允许和禁止建设的物流空间设施,以及由于特殊需要经地方政府批准后允许建设的物流空间设施,以保证有效的发挥物流园区的功能,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

其次,政府出台一系列有关物流园区开发建设的土地政策和优惠政策,将物流园区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行业协会或物流开发商,由行业协会或物流园区开发商在其会员或客户中进行融资,获得物流园区建设资金。

结合国外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物流园区规划情况及改进措施

结合国外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物流园区规划情况及改进措施

结合国外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物流园区规划情况及改进措施标题:1.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现状和成就2.国外物流园区的案例分析及借鉴3.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问题和瓶颈4.改进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措施5.未来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展望现状和成就:我国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物流园区建设。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000多个物流园区,其中50%以上规模以上物流园区,物流总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物流园区所在城市的主要经济指标也增长了20%以上。

案例分析及借鉴:国外物流园区建设有诸如德国汉堡城市物流园、美国华盛顿物流市场、新加坡西部港口物流园等。

这些物流园区在建设规划上强调节约用地、内部交通流畅、采取多种物流业态的发展模式、加强与外部企业的合作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为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借鉴。

问题和瓶颈:目前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存在规划与实际不符、配套设施欠缺、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定位、空间布局等仍然需要优化。

数据和信息共享能力不足,物流系统运行缺乏统一规划及部署。

改进措施:建议加强对物流园区规划的指导、审批和监管力度。

在规划布局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和市场需求,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园区功能和布局。

奖励企业提供强有力配套及服务方案,优化园区内企业布局。

未来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将会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多样化、协同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建议多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推进物流园区智能化发展,提高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产业集群效应。

同时,在绿色发展方面,要推行绿色物流、环保物流模式,降低物流业对环境的影响。

关于物流园区的案例分析:1.德国汉堡城市物流园德国汉堡城市物流园座落在汉堡市区边缘。

园区以轻重物流的内陆港口为核心,集结了物流、制造、贸易、科研等产业内外众多优秀企业。

其成功之处在于加强了园区功能规划和内部交通流畅。

园区内所有园区公司都通过重新规划园区交通流向来降低物流出行效率损失。

51个现代物流案例分析

51个现代物流案例分析

51个现代物流案例分析<51个现代物流案例分析案例1 海尔市场链约束下的流程再造实践案例2 德国物流中心的建设案例3 上海宝钢的供应物流案例4 兖矿集团企业供应物流体系总体规划案例<5 世佳物流公司物流管理系统设计案例6 FedEx快递的成长之路案例7 美国TRU进军日本玩具零售业案例8 百胜物流降低连锁餐饮企业运输成本之道案例9 美军军用包装的发展与现状第一篇物流战略与规划第二篇采购与生产物流案例11 “零库存”管理的典型----丰田看板方式案例12 俄亥俄工具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案例10 一汽大众的“零库存”案例13 turbo CRM 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案例14 三种“采购现象”背后的观念对碰案例1<5 没有终点线的比赛案例16 对米其林的物流服务案例17 从朝日啤酒公司感受物流带来的效率案例18 Walls(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物流运作案例19 NIKE:物流缔造“运动商品王国”案例20 国美电器的物流体系第三篇销售物流案例21 零售连锁“7—11”的物流配送系统案例22 家乐福进行快速扩张与发展案例23 沃尔玛公司的物流配送业务运作案例24 华联超市配送系统案例2<5 台湾秋雨物流案例26 雀巢、家乐福在台湾的VMI运作模式案例27 物流包装管理创新案例28 伊藤洋华堂物流管理模式案例29 资生堂物流管理模式案例30 “宜家”的背后案例31 日本花王公司的物流保障体系案例32 雅芳集团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突破案例33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实践案例34 重构美国汽车工业的供应链案例3<5 日本安丽公司八王子物流中心案例36 中储物流运作模式案例37 天美百达的第三方物流案例38 组例:各具特色的配送中心案例39 连邦的两种“连锁”和物流配案例40 宝供的信息化之路案例4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长距离输油管道中的开发应用第四篇配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42 全国物流信息网案例43 物流与信息流的技术应用案例44 UPS的物流服务案例4<5沃格林的顾客服务案例46 中外运的物流服务案例47 爱默公司的质量跟踪与报告案例48 JC Penney公司的服务质量管理创新案例49 日本大和运输公司运输管理案例<50 康柏的物流外包运作案例<51 值得借鉴的《客户物流服务检核表》内容提要本书是为了适应案例教学发展的需要,从国内外经典物流案例中选编了<51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物流活动的典型案例,分编为6篇,内容包括:物流战略与规划,采购与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配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化,以及客户服务与服务质量,基本上反映了物流活动的全貌。

德国的物流组织管理及技术

德国的物流组织管理及技术

方 面物 流 行 业 协 会 还 要 为 政 府 服 务 ,协 助 政 府 德 国的物 流 中心 协 会成 立 于 19 9 3年 ,由不 莱
部 门做好 物流行 业 的管理服 务工作 。
在加 快物 流建 设 过程 中 , 国政府 负 责 基 础 建 德
设, 例如公 路、 铁路、 口的建设 , 港 所有 的基础运输 设施由政 府 出资。同时, 府监管 物流 中心 的建 政 设, 大力吸引著名企业和国际物流企业进驻物流 中 心 , 在招商方面, 国政府做了许多工作。 德
著名 的不 莱梅 物 流园 区 占地 面积 3 3 k 。 目 6 m。
前 入住 的企 业 有 14个 ;480名 员 工 ,10名 有 1 0 6
物流业务 ,创建了一个健康有序的业务环境。 ( ) 2 加快 了运 输 方 式 的发 展 ,形 成 运 输 网 。德 国运 输
车辆 多 ,道路有 限 ,运 输 和道 路 的矛 盾 日益 突 出 , 为 了扭转 这 种 局 面 ,德 国政 府 一 边 增 加 燃 油 税 的 征 收力 度 ,一 边 创 建 物 流 中 心 , 同时 还 积 极 地 把 货 源从公 路 运 输 调 整 到 铁 路 运 输 ,使 公 路 与铁 路
C ieec r n gsc cnl ysutn n o t ot hns g t st h o g eeom n i co s hns ur t o t s ehoo i a o ,adpi s u C i el ii cnly dvl et r tn . e l i t i g t i n e o sc e o p dei Kew r s o s c;G r n y od :l ts e ma ;m ngm n;t h o g i g i aae et e nl c o y

国外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

国外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
基础设施政策。日本有政府为园区提供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欧洲则对园区内部的公共设施、外部交通设施提供配套支持。
日本的经验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日本的物流园区建设历史稍长,在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基本做法是:
重视规划:物流园区的规模较大,影响的范围较广,政府重视通过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和配套的市政规划,在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具体配套设施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
国外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
来源:国际商报
物流园区在日本称为物流团地(Distribution Park),在德国被称为货运村(Freight Village),虽然名称不同,各国的定义表述也不完全一样,但是建设目的、服务功能是基本相同的,发展的出发点也类似。
区位选择和空间布局
物流园区的功能和服务特性决定了物流园区大都布局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较好、用地充足的地方。为吸引物流、配送转运中心等物流企业在园区集聚,物流园区在空间布局时还需考虑物流市场需求、土地价格、交通设施、劳动力成本、环境等经济、社会条件因素。 Leabharlann 国外物流园区政策投资政策。
日本要求银行以长期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支持物流园区的建设;欧洲由国家、地方、商会等对园区的建设提供投资自持。
税收政策。日本采取的是对土地提供者实施减税,而欧洲对经营者给予初期免税和雇员补贴,以及对投资者实施减免税。
土地政策。日本根据物流发展需要,专门规划物流园区用地,欧洲则在园区和配套的交通设施上提供用地支持。
企业化经营管理:德国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经历了由公益组织管理到企业管理两个阶段。负责管理物流园区的企业受投资人的共同委托,负责园区的生地购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园区建成后的地产出售、租赁、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等。

德国运输

德国运输

一、德国的交通运输(公路、水路)现状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号称欧洲的“心脏”,是全欧经济发展的龙头,拥有众多的蜚声中外的国际名牌企业和产品。

德国发达的经济是建构在完善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平台之上的,同时雄厚的工业基础也创造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使得德国在“二战”后迅速成为欧洲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1.公路运输体系现状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筑现代公路的国家之一,现已拥有发达的公路网运输系统。

全德公路网总里程约66 万公里,其中1.2 万多公里是高速公路,这是继美国、中国、加拿大之后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网。

而以路网密度指标衡量,德国公路网的覆盖程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内河航运现状德国内河航道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境内最大的河流——莱茵河与美因河、多瑙河、易北河以及人工运河等一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内河运输网络。

作为德国内河航运的主要干流,莱茵河对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穿行于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区的莱茵河,素有德国黄金水道之称。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统计,德国目前每年内河航运运输量达到630 亿吨公里,2003 年运输货物总重量达到2.07 亿吨,而莱茵河的年运量就占其中的三分之二左右。

2、港口现状及其管理模式汉堡为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欧洲最现代化的大港。

汉堡港作为与中国海运贸易数量最大港口的地位保持不变。

而一个新的发展事态是汉堡港现在成为所有远东航运界在北欧地区最重要的海港。

来自南亚和西南亚的货量分别增长5%和10%,特别是来自印度次大陆的集装箱货量增长近11%。

2003 年上半年汉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4.9%,为所有中北欧港口业绩最好的记录。

在港口管理上,汉堡港几近是一个独立的机构,政府的直接管辖能力相当有限。

港口泊位大部分都出租给了一些货运公司,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承租人(如中远和中海集团均在汉堡港租有码头),因而政府就只能起到中间人或桥梁的作用。

二、德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特点1、交通技术装备先进实用技术装备先进实用是德国工业的特点之一,这一点在交通领域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德国物流发展状况及启示

德国物流发展状况及启示

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型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德国概况和物流发展状况(一)德围概况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邻波兰、捷克,南毗奥地利、瑞士,西界荷兰、卢森堡、法国,北接丹麦,濒临北海和波罗的海。

其行政区划分为联邦、州、市镇三级,共有16 个州、13552个市镇。

全国面积为357021 平方公里,人口823l万,其中外籍人口占总人口的8.8%。

由于德国交通运输业十分发达,公路、水运、航空、铁路运输全面发展,特别是公路密度为世界之冠,其公路总长约为463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200公里,长度居世界第四位。

水运拥有远洋商船603艘,总吨位1150万吨,货运量2.68亿吨/年,港口吞吐量2.64亿吨1年。

航空运输业发达,其法兰克福机场是世界主要航空港之一。

另外还有总长度2370公里的输油管道。

(二)德国物流基本发展状况德国对物流下的定义是:传统的物流定义是公路运输、空运、海运和舍储等,这是早期的概念。

现在是“产品生产出来一直到用户手里”,这就是物流定义。

目前物流业分为一、二、三、四方物流,生产企业自己负责物流叫第一方物流,中国目前大部分企业是处于这种状况。

生产企业自己策划操作物流方案,具体物流工作委托专业物流企业来运行,叫第二方物流。

把物流的策划、操作、运行等全部委托第三方,叫第三方物流,现在德国物流大部分是这样。

物流企业只是负责物流方案运作,其余又全部交给有关公司叫第四方物流,而第四方物流目前在德国也只有少数企业做,我们在德国考察的“红线物流公司”就是第四方物流。

德国物流界认为:生产企业关注的只是自己的产品,即“一根面条“,而物流企业关注的是多项产品,即”一碗面条“,而且还要让”这碗面条不要都搅在~起“,并且怎样把它吃下去,这就是德国物流企业的业务宗旨。

1.德国交通十分发达,因此也促进了德国物流产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生存的基础; 3. 附近有从事运输、仓储的物流企业; 4. 有银行、保险等机构或企业; 5. 物流中心要远离闹区,面积至少在100公顷,周围
要有发展空间。
2.物流中心的布局
物流中心的功能主要为区域的工业、销售企业提供 物流服务,同时要成为当地的货物枢纽、集散地, 通过其良好的集散条件,积极吸引物资到该区域, 形成物资的交易中心,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不莱梅州政府通过直接投资和土地置换的方式对物流中心投 资。
物流中心的原址是一片盐硷地,州政府从当地农、牧民手中 以每平方米6—8马克的价格征用土地200公顷,由“经济促 进公司”负责物流中心的建设工作。
经济促进公司是由不莱梅州政府的相关部门组成,是私营的 事业单位。
经济促进公司主要负责物流中心
德国联邦政府交通部赋予物流中心协会负责 物流方面经验交流的任务。
物流中心协会成立后,担负起物流中心建设 的咨询服务,对外联络、对外宣传,民间与 官方的合作。
德国的物流中心由民间或私营企业负责建设, 物流中心协会向这些企业收取少量的会员费。
5.评述
在国家经济分析中,德国一直被认为是西方发达国 家中,属于“强政府经济”一类的国家,即较多的 国家干预与国家控制,德国的许多经济行为的确如 此。
德国物流中心的建设
德国物流中心的建设
案例分析:
基础设施建设 对外招商
监督股东大会 企业和政府
不莱梅州政府 经济促进公司
物流中心的 规划
建设咨询 对外联络、宣传 民间与官方合作
监事会
股东大会Βιβλιοθήκη 物流协会协调资源的共用
物流中心发展公司
对外联系、招商 后勤工作
物流企业1
…… 物流企业2
物流企业52
1.物流中心的规划
物流中心的选址非常重要,德国政府对物流中心的选址 和功能提出要求,堪称长短期利益有效结合的典范。
4. 高效的组织管理机构。 5. 不受干预的独立经营。 6. 行业协会的独特作用。
三通一平(水通、电通、路通和场地平整) 公路、铁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还代表州政府负责物流中心的招商工作。
1.物流中心的规划
经济促进公司通过招商让企业进入物流中心,进入物 流中心的企业承担地面以上的建筑、设施的建设。
经过三通一平的土地变卖或租用给进入物流中心的 企业。
巧妙的政府投资 第一阶段,每平方米土地卖30马克(租用30年后再签
协议); 第二阶段,只卖不租,每平方米土地卖50马克; 第三阶段,每平方米土地卖70马克。现有的200公顷
土地全部卖出或租用。
2.物流中心的布局
物流中心的选址非常重要,德国政府对物流中心的选 址和功能提出要求: 1. 物流中心紧临港口,靠近铁路编组站,周围有高速
公路网; 2. 该区域内有许多大型的工商企业,工商企业是物流
3.物流中心的组织结构
德国自定的物流企业的条件是: 1. 有一定的资本,其资本额要达到国家或银行
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 2. 具有经营物流业的能力,具备一定数量的物
流管理人员和物流管理技能。 3. 企业法人没有犯罪记录。
4.物流协会
德国的物流中心协会是1993年成立,由不莱 梅物流中心牵头组建,现有协会成员15个。
本案例中,德国物流业的发展思路和实践,为我们 展示了一个较为完美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有效 结合,这为正在快速发展,但尚未形成有效规制的 中国物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照物。
特点与启示 1. 巧妙的政府投资。
其实质是:政府并没有动用纳税人的一分钱,而是以差 价和滚动的方式进行投资。
2. 有效的人事制度。 3. 科学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