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正骨推拿治疗
颈椎病高发期中医5大穴位帮你缓解疼痛

颈椎病高发期中医5大穴位帮你缓解疼痛夏季吹着空调风那是多么地惬意,但你可知,当你在享受空调给你带来的凉爽时,是否想到风寒会侵袭身体,导致人体气血不通呢?当颈部血液不畅通时,颈椎就会产生僵硬感,伴随而来的就是长时间的疼痛、手发麻、走路步态异常等早期颈椎病变症状。
面对颈椎病给我们带来的困扰,我们该怎么办呢?如何养护颈椎?如何缓解颈椎病带来的不适?中医教你通过5个穴位按摩缓解颈椎疼痛1、拿捏颈肌做法: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
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2、按揉风池穴做法: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放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3、对按头部做法: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微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
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4、按摩百会穴做法:将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5、按揉缺盆穴做法:以左(右)手四指置于对侧耳下翳风穴(耳垂后方,耳后的凹陷处)处,沿胸锁乳突肌方向,按揉到缺盆穴(锁骨上缘中点凹陷处)10~20次,注意动作不宜太快和过重,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通经活络,解痉止痛。
虽然说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但是还要注意平时对颈椎的养护,只有这样颈椎病才不会复发。
因此,生活中,预防颈椎病一定要做到以下3点:一、天气越来越热,不要为了一时凉快而忽略了保暖工作。
更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直接吹,乘车或运动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急拐弯、急刹车或突然转颈。
二、我们知道,颈椎病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
其中,错误的姿势起着很大的作用。
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
正骨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观察

头 伏案 工 作人 员 的 职业 病 , 而神 经 根 型颈 椎 病 在 颈 椎 病 各 型 中发 病 率 最 头位 , 者一 手 拇指 按 于错 位 横 突 下 方 , 手 托 其 面颊 , 枕部 为 支 点 , 术 另 以
高 , 由于椎 间盘退 变 、 出 、 多 突 节段 性 不 稳 定 、 质 增 生 或 骨 赘 形 成 等 原 将 头 转 动 至最 大 角度 时 , 有 限 度 的闪 动力 , 错 位关 节 复位 。 骨 用 使 因在椎 管 内或 椎 间孔 处 刺 激 和 压 迫 颈 神 经 根 所 致 。多 为 单 侧 发 病 。好 2 32 侧头 摇 正法 : 于 C ~ 6勾 椎关 节 旋 转式 错 位 , 者 侧 卧 , 枕 , .. 用 2 患 低 发 于 3  ̄5 0 0岁 者 , 性 患者 多 于 女 性 , 般 起 病 缓 慢 , 男 一 但是 也 有 急 性 发 术者 一 手拇 指 按 于患 椎关 节下 方 , 手 托 其 头 部 , 头 抬 起 侧 屈 并 转 动 另 将
Ke wo d :Th e v c l e t b a g tsc y rs e c r ia r e r o ik v Ha l g ui n Bo e e tn s a e n s ti g ma s g
【 中图 分 类 号 1 2 4 1 R 4 .
【 献标识码】 文 B
按摩 与 康 复 医学
2 1. ( 0 0 8 中)
C ieeMa iuai & R h bl ai dc e 2 1 , o 2 hn s np l o tn e a itt nMe i n 0 0 N . 3 i o i
4 5
正骨 推拿 牵 疗神 经 根型 颈 椎病 4 引治 0例 观 察
颈椎病常用按摩治疗手法

颈椎病常⽤按摩治疗⼿法 颈椎病是现代都市⼈很常见的疾病之⼀,经常做⾃我按摩可以缓解颈椎疼痛等问题,那么颈椎病按摩治疗⼿法有哪些呢?跟着店铺⼀起来看看吧。
颈椎病常⽤按摩治疗⼿法 1、⽤中指或⾷指按于头顶最⾼处正中的百会⽳,⽤⼒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2、双⼿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太阳⽳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同时⽤⼒做对按揉动20-30次。
3、⽤两⼿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指附在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
4、将左(右)⼿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向下拿捏⾄⼤椎⽳20-30次。
5、以左(右)⼿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在⼤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
6、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得以放松。
再⽤法于颈肩部,以斜⽅肌为重点,施法3~5分钟后,医者⼀⼿扶头顶,⼀⼿施法于颈胸椎部,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托住健侧下颌,⼀⼿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7、坐位,医者⽴于患者后⽅,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步缓解痉挛的肌⾁,能经通络⽽⾏⽓⾎,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逐渐趋于柔软。
8、坐位,医者⽴于患者侧⽅,⼀⼿虎⼝托住患者枕部,⼀⼿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
9、坐位,医者⼀⼿扶住头顶,⼀⼿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
⽇常预防颈椎病秘诀 1、定时改变头颈部体位,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抬起头并向四周各⽅向适当地轻轻活动颈部,不要⽼是让颈椎处于弯曲状态。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

{怎样用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按摩治疗颈椎病属于患者可以接受,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整复错缝等作用,对神经根型的效果较为明显,对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也有一定的疗效。
对脊髓型颈椎病,按摩疗法应慎用。
(1)患者正坐,医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风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络,使颈肩部痉挛的肌肉得以放松。
再用法于颈肩部,以斜方肌为重点,施法3〜5分钟后,医者一手扶头顶,一手施法于颈胸椎部,在的同时,配合颈椎屈伸被动运动3〜5次。
接着颈及患侧肩部,配合颈椎侧屈被动运动3〜5次。
最后医者一手托住健侧下颌,一手颈肩部,配合颈椎旋转被动运动。
本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为舒筋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神经根炎症和水肿,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状态。
(2)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风池、风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络,进一步缓解痉挛的肌肉,能经通络而行气血,使颈肩部僵硬痉挛的肌肉逐渐趋于柔软。
(3)坐位,医者立于患者侧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颌,手掌环抱其头部向上牵引,利用患者的体重对抗,使椎间隙增宽,椎间孔扩大。
(4)坐位,医者一手扶住头顶,一手托住患者下颌作抱球势,徐徐摇动颈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颈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听到弹响声。
本法功能为滑利关节,整复错缝,扳法拉开椎间隙,突发性动作可纠正后关节错缝,增加颈椎的活动范围,同时能改变骨赘和神经根的相对位置,以减少刺激和压迫,从而缓解和消除临床症状。
{推拿对治疗颈椎病的利弊有哪些推拿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治疗时不用吃药和打针,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的目的。
由于推拿痛苦小,简便易行,疗效有时立竿见影,深受病人的欢迎。
推拿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有以下几方面:①疏筋通络,缓解疼痛和麻木。
牵引下正骨推拿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从 表中可 以看 出 , 治疗 组 的患 者 效率 为 i 0 0 %, 对 照组为 7 . %, 异 有 非 常显 著性 ( 93 差 P<0 O I , 0)
治疗组 的痊愈率 与 对 照组 比较 , 差异 亦 有 非 常显 著
性( P<0 0 1 。 . 0 )
4 讨论
1 0次 。然 后根 据 患者 病 椎 关 节错 位 类 型采 用 以 牵 引 下推 正法 : 用于 颈椎前 后滑脱 式错位 , 适 颈
牵 引下 很 向按 压 法 : 用 于 颈轴 侧 弯或颈 椎 侧 4 适 摆式错位 ( 钩椎 关节 很 移 位 ) 患 者双 手 下垂 , 者 4 。 术 立其后 , 手虎 口第二 掌 骨 按于 侧 弯 凸起 的一侧 病 椎 向对侧用 力 , 同时另 一 手握 患 者 对 侧 手腕 并 向下 拉 动 , 手需协调 用力 , 复 3 5次 , 双 重 - 幅度逐 渐加 大 。
孔变窄, 结果合 并椎关 节错位 或滑移 ,下 转 3 ( 7页)
3 。从 8 g开 始 , 天 增 量 , 性 患 者 可 增 至 1 ~ 0, k 逐 女 6
两组 患者 均治疗 1个 疗程 (5天 )停 止治 疗 2 1 ,
周后按 下标 准统计 疗效 ( 见表 1 。 ) 3 1 疗效标 准 痊 愈 为症 状 、 征完 全 消失 . 体 骨关 节复正 ; 效 为 症 状 、 征 基 本 消 失 或偶 有 轻 微 不 显 体 适, 骨关 节基本复 正 ; 有效 为症状 、 体征 均 有改善 , 骨 关节整 复不够 完 善 ; 无效 为症 状 有 暂 时 改善 但 不巩 固, 或完全 无改善 。
运动 中受轻 柔 的推 力而复 正 , 可重复 5 0次 。 ~1 牵 引下摇 正 法 : 适用 于颈 椎 左 右旋 转 式错 位 的 患者 。先根据 病椎 的 位 置选 用 不 同角度 , 中段 颈 椎
颈椎病推拿操作方法

颈椎病推拿操作方法
颈椎病推拿操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准备工作:清洁双手,并确保手指和指甲干净。
同时,确保被推拿者处于舒适的姿势,可以坐或躺下。
2. 热敷:使用热敷物或热水袋在患处进行热敷,有助于舒缓肌肉紧张和放松颈椎。
3. 按摩颈部:用手掌握住被推拿者的颈部,从上往下,以温和而均匀的力道进行沿颈部肌肉的按摩。
可使用手掌、手指或拇指进行按摩,应着重于肩颈交界处、颈椎两侧和颈椎间的肌肉。
4. 捏揉肩颈: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颈部肌肉,进行揉捏运动。
可采用轻揉、重揉、挤压等方式,缓解颈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5. 拉伸颈椎:在被推拿者端坐的情况下,轻轻把被推拿者的头向后仰,然后向左右旋转,进行颈椎的拉伸。
注意力度要适宜,避免过度拉伸造成不适。
6. 结束工作:按摩和拉伸完毕后,可以再次进行热敷,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推拿结束后,被推拿者应该休息片刻,避免剧烈活动,以保持身体放松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颈椎病推拿操作时,要尊重被推拿者的感受,避免用力过猛或施力不当导致不适和伤害。
如果被推拿者有明确的颈椎病或其他相关病症,应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推拿治疗。
中医推拿缓解肩颈疼痛的手法

中医推拿缓解肩颈疼痛的手法肩颈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很多人因为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或者工作压力过大而患上了这一病症。
而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在缓解肩颈疼痛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推拿缓解肩颈疼痛的手法和方法。
一、按摩舒筋活络法按摩舒筋活络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肩颈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 用手轻轻捏住肩颈部的肌肉,以双手的掌心和指腹沿着肩颈部肌肉纹理的方向进行推拉按摩,力度要适中。
2. 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肩颈部的肌肉疲劳和僵硬,舒缓疼痛。
二、拨筋疏络法拨筋疏络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可以通过拨动经络,疏通气血,缓解肩颈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 用手掌沿着肩颈部的经络轻轻拨动,从上至下,从内至外,以顺畅气血为目的。
2. 拨动经络的同时可以适当加大力度,但是要控制好力度,避免造成过度疼痛。
三、扳筋活络法扳筋活络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可以通过扳筋矫正肩颈部的不正常位置,缓解疼痛。
具体方法如下:1. 用手掌轻轻扳动肩颈部的关节,逐渐矫正肩颈部的位置,从而达到舒缓疼痛的目的。
2. 扳筋活络法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四、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推拿中有效缓解肩颈疼痛的方法之一。
具体方法如下:1. 通过在既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刺激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缓解肩颈部的不适。
2. 针灸疗法需要由专业针灸医师进行操作,借助中药及针具来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肩颈疼痛。
在接受推拿治疗时,我们需要选择专业的推拿师进行操作,避免出现不正确的方法。
此外,合理调节工作姿势、改善生活习惯等也是缓解肩颈疼痛的重要手段。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肩颈健康,并合理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来缓解肩颈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颈椎正骨十法心法

颈椎正骨十法心法1.仰头摇正法:适宜枕环、环枢关节错位。
手法要点:枕环关节错位时仰头≥30°,转头≤30°,闪动力向上,做屈伸动作2-3下;环枢关节错位时仰头≤20°,转头≥30°,闪动力是外上方,作转头动作2—3下。
2.低头摇正法:适宜C2-6颈椎后关节旋转式错位。
手法要点:侧卧,中段颈椎,前屈约20°,下段颈椎前屈约≥30°摇动2-3次。
3.侧头摇正法:适宜C2-6钩椎关节旋转式错位。
手法要点:同低头摇正法,将患者头抬起做侧屈法。
4.侧卧摇肩法:适宜C2-T2旋转式错位。
手法要点:患者侧卧,术者一手拇、食两指分别置于患椎横突前后作“定点”,另手扶患者肩部作向前推向后拉的摇动,定点的手给予阻力。
5.侧向搬按法:适宜C2-6颈椎侧弯侧摆式错位(钩椎关节错位)。
手法要点:术者一手“定点”患椎隆起之横突,另手托患者下颌,前臂贴患者面部做牵引,患者头先健侧后患侧后并做闪动力。
也可侧头作。
(类第3法)6.挎叫搬按法:适宜C2-4后关节混合式错位(交感型颈椎病,落枕导致滑膜嵌顿,偏头痛、脑震荡后遗症)。
手法要点:坐位用于轻症,术者一手拇指定点于患椎关节隆起部,另手抓其头顶或额部,将患者头拉向健侧前外45°方位,继拉向患侧后外45°方位,定点手同步加力按住15秒后,动点手作轻力摇动2-3下,手法完成。
健侧卧位治疗适合重症和不配合者:患者健侧卧位,C2/3关节滑膜嵌顿,患者头前屈30°,术者双拇指轻弹拨患者下颈部肩胛提肌、夹肌,继而拇指按于患椎关节隆起部,另手托扶耳至头顶部,移开枕头,将头顺床面方向搬至前外屈位45°,再将头搬向仰头位患者45°定点手加力按住15秒后,动点手摇动头2-3下,手法完成。
混合错位者加作侧卧推正法、仰卧水平牵引法、仰头摇正法。
7.俯卧冲压法:适用于颈胸交界处(C6-T3)各型椎关节错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向扳按法
精品课件
6跨角搬按法:
用于C2—4后关节滑膜嵌顿并错 位者。患者健侧卧位,低枕, 将其头偏向健侧前屈位,充分展 开患椎关节,术者双拇使嵌顿之 滑膜退出。揉捏颈肌放松后,术 者一手拇指“定点”于患椎关节隆 起之下方,另一手扶其头顶或额 部,先将头搬向健侧前外侧45° 方位,后斜向后外侧45°方位, 如此斜向搬动按压关节面,重复 2—3次即可复正。
精品课件
5侧向搬按法:
C2-6侧弯侧摆式错位(勾椎关节错位)。仰卧,术者立床 头,一手拿住后颈,拇指按住患椎横突侧向隆起处(侧摆 按一点,侧弯由下而上逐步按压),另手托其下颌并用前 臂贴面颊,合作将患者头先牵引并渐屈向健侧后屈向患侧, 当向患侧搬至最大角度时,拇指“定点”不放松,与“动 点”手同时作一搬、按、牵联合“闪动力”,有时,可有 关节弹响,拇指可触到关节复位的弹跳感,。亦可用侧卧 位,去枕,用抬头侧搬法,与侧头摇正法类同,只是不作 摇动,抬头角度加大;对C6至T2侧摆式错位可将“动点” 改为推肩拉肩法。此法要求侧摆度大些才易成功。
仰头摇正法
精品课件
2低头摇正法
用于C2-6旋转错位。侧卧平枕、低头位(中 颈椎前屈约25°,下颈椎约35°)一手轻拿后颈, 拇指按于错位横突隆起下方为“定点”,另手托 面颊为“动点”,枕部作支点,将头转动,转至 最大角度时,托面颊之手用有限度的“闪动力”, “定点”的拇指同时加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 “定点”压力而复位,可重复2-3次。
精品课件
用于各颈椎前后滑脱式错位, 对颈轴反张者更好,侧卧、低 头、平枕,术者拇食指夹持后 凸棘突两旁作“定点”,另手 托下颌,将头作前屈后仰运 动,仰头时,定点之手稍用 力前推,再运动中推正。有滑 脱错位者,推正中双手加牵引 力效更好。
精品课件
解除肌痉挛和肌牵涉性痛。如斜角肌痉挛多为勾椎关节错 位可在正骨后用此法而解除痉挛。手法:术者右手食、中 指按于右锁骨上窝的斜角肌紧张肌健处,让患者转头向右 ,术者加力按压时嘱患者用力将头转向左,重复2—3次即 可。又如正骨后仍有颈背牵拉痛者。患者坐橙上头略仰, 术者站其背后一手扶肩,另手拇指或屈肘按于背部痛点上 ,加力按压时嘱其用力屈颈低头,重复2—3次,解除肌痉 挛可即收效。亦用于复位手法。
颈椎病的正骨推拿治疗
精品课件
正骨推拿手法又称四步十法
四步手法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放松手法—揉法或按法使紧张的肌肉放松 第二步:正骨手法—十法中选用1—4种手法复位 第三步:强壮手法—弹拨有关的筋结、点穴调理气血 第四步:痛区手法—镇静或兴奋,滑利关节、舒筋活络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正骨手法改革原 理
精品课件
3侧头摇正法:
用于C2-6勾椎关节旋转式错位。患者侧卧,低枕, 颈前屈度如上述,术者一手托其头部,另手拇指 “定点”于患椎关节下方,将头抬起作侧屈并转动 摇正(动作如 低头摇正法)。
精品课件
4侧卧摇肩法
适用于C5至T2旋转错位。侧卧,平枕,术者拇、食指夹于 其横突隆起的前、后方作“定点”,另一手扶肩部作前推 后拉的摇动,“定点”配合阻力,使关节在摇动中复正。 此法与低头摇正法原理及适应症相同,只是“动点”在下 改为摇肩,使力易达颈胸交界处,避免上颈椎受损伤。
精品课件
正骨推拿口诀:关节错位需正骨,动中求正是
要诀,肌肉放松不对抗,切勿粗暴伤病人。“定 点”“动点”应选准,椎间狭窄加牵引,关节开合 要充分,轻巧“闪动”定成功。
按错位部位、类型、方向,手法选一种或多种。一
次能完全复正,以后可不再正骨。如复位不全,或 脊椎失稳,复正后再错位,可每日或隔日一次, 10-20次为一个疗程。急性期,卧位进行较易成功。 颈椎正骨法有十法,结合操作程序四步,故称“四 步十法” ,手法要领是生理运动复位法。
精品课件
颈 椎 轴 线 的 的 变 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双边、摆式错位
精品课件
寰椎
精品课件
枢椎
精品课件
一般頸椎(3-6)
精品课件
基础病因:
椎间盘退变与失稳 软组织劳损与失稳 椎间盘突出 骨质增生 韧带肥厚、锐化 先天性畸形 其它
精品课件
诱因:
轻微扭挫伤 过度疲劳 睡眠姿势不对 工作及生活不良姿势 感受寒冷 其它疾病 内分泌失调
精品课件
第一步放松手法
以掌揉法、拇指揉法交替进行。一般范 围以患椎为中心,包括其上、下六个椎 间以内的软组织,沿椎旁以线或片进行 揉捏法,对棘突、横突附着的肌腱疼痛 敏感区用按法或震法,重点处亦可用掌 根、掌缘或前臂揉或滚法,手法要柔和、 轻松。
精品课件
1仰头摇正法
用于枕环、环枢关节错位。 患者仰卧,低枕,术者一
手托下颌,一手托枕部, 将头作上仰,(可使2-7 后关节紧闭成“定点”)侧 转(枕环关节20-30°,环
枢关节按需选定),缓慢摇 动2-3下,嘱其放松颈部后, 将头转至较大幅度时稍加有 限度的“闪动力”多可听到关 节复位时弹响“咯得”声。 此法亦可在坐位下进行。 精品课件
脊椎生理功能 椎关节错位形式 推拿主要手法 伸屈运动 → 前后滑脱式错位 ← 推正法(2) 转体运动 → 左右旋转式错位 ← 摇正法(4) 侧屈运动 → 侧弯、侧摆式错位←搬正法(2)
精品课件
(伸屈运动)+暴力→倾仰位位式错位 ←牵引下正骨法(1) →+退变→混合式错位
软组织劳损:挛缩、痉挛、退变→松解、 反向运动法(1)
精品课件
用于颈胸交界处前后滑脱式或合并左右旋转式错位及胸 椎错位,注意冲压力点准确。以7左1右为例,俯卧枕上 ,头转左(7棘突旋右)双手落于床侧,术者立于床头右 掌根按于7棘突左,左掌根按于1-3右,令其深呼吸, 呼气时,双手交叉下按冲压,由于交叉力方向不同,对旋 转棘突有旋推作用,能使旋转错位纠正。
精品课件
第二步正骨手法
正骨手法分为快速复位法和缓慢复位法。 快速复位法用于青壮年和健壮的老年患者。 缓慢复位法用于儿童及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
者,体质十分虚弱或急性期疼痛剧烈不能接 受快速复位手法者。缓慢复位法是用正骨手 法的动作,只是不应用“闪动力”,使“定 点”与“动点”之间的椎间关 节以多次生理性运动形 式在“动中求正” ,达 到正骨复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