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六切换背景下汽车终端价格分析:国内主要品牌分车系折扣率变化
2019年专用车整体市场分析和2020年预测

2019年专用车整体市场分析和2020年预测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6.5%的预期目标。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三季度增长6.0%,四季度增长6.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386165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534233亿元,增长6.9%。
投资方面,2019年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478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1115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2633亿元,比上年增长0.6%;第二产业投资163070亿元,增长3.2%,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75775亿元,增长6.5%,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房地产方面,2019年1~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194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住宅投资97071亿元,增长13.9%,此外,201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7155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0.1%。
消费方面,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预期8.1%,2018年增速为9%。
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72260亿元,增长9.0%。
外贸方面,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1.54万亿元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3.4%。
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贸易顺差2.92万亿元,扩大25.4%。
专用车市场概述2019年1~12月,我国专用车市场销量132.1万辆,同比提升1.6%(见图1)。
其中物流类专用车销量93.8万辆,同比下滑0.3%,市场份额为71.0%,较2018年同期下滑了1.3个百分点;工程类专用车销量13.2万辆,同比提升11.1%,市场份额为10.0%,较2018年同期提升了0.9个百分点;作业类专用车销量25.1万辆,同比提升4.2%,市场份额为19.0%,较2018年同期提升0.5个百分点。
汽车厂商的降价促销定价策略案例分析

汽车厂商的降价促销定价策略案例分析随着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汽车厂商们纷纷采取降价促销定价策略,以吸引消费者、提高销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汽车厂商的降价促销案例,探讨他们采取这样的定价策略的原因,以及策略对企业的影响。
一、汽车厂商A的降价促销定价策略案例分析汽车厂商A在2019年春节期间举办了一次降价促销活动,将很多热门车型的售价降低了10%。
此举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车,销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该汽车厂商采取这一定价策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春节期间是汽车销售的传统销售旺季,通过降价促销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销售机会,提高销量。
其次,该汽车厂商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通过降价可以增强品牌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其产品。
最后,降价促销也可以帮助A厂商清理库存,减少资金压力。
这一定价策略对汽车厂商A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销量的增加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利润,并且增加了市场份额。
其次,通过降价促销活动,汽车厂商A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未来的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通过清理库存,A厂商也减少了存货积压和资金压力,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经营。
二、汽车厂商B的降价促销定价策略案例分析汽车厂商B在去年年底推出了一项降价促销活动,在特定车型上降价幅度高达20%。
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大量购车需求,成功提高了销量。
B厂商采取这一定价策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当时汽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通过降价促销可以有效吸引消费者,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该车型的生产成本下降,通过降价可以减少库存压力,提高资金回笼速度。
与A厂商相似,这一降价促销定价策略对B厂商也带来了较多的好处。
首先,销量的大幅增加为汽车厂商B带来了很好的业绩表现,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平。
其次,通过降价促销活动,B厂商增强了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为未来的销售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汽车厂商C的降价促销定价策略案例分析汽车厂商C在去年推出了一项降价促销活动,该活动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别的车型,通过降价幅度不同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基于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B级车竞争战略分析——以一汽大众迈腾为例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1B 级车市场竞争状况分析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发布汽车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下降幅度大于行业整体情况。
B 级车作为轿车市场的细分车型之一,定位公商务用车和家庭用车两大消费群体。
B 级车是轿车细分领域里唯一还在增长的市场区间,2019年同比增长3.0%。
对汽车企业和购车消费者而言,B 级车都被赋予很重大的意义。
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出发,B 级车是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集中体现,体现着车企在品牌、技术、口碑等多方面的综合硬实力;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在中国消费者的刻板印象中,B级车代表着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地位及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B 级车这一细分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挑战。
据乘联会发布的销售数据统计,2019年B 级车销量冠军是本田雅阁,全年总销量223706辆,与2018年相比销量增长了27%。
在销量排名前五的车型中,除大众迈腾以外的其他四款车型都实现了销量增长或持平。
一汽大众迈腾2019年的销量仅为169242辆,相比于2018年的228990辆同比下降了26%,下降幅度较大。
其中,重要的原因不难看出是竞争对手产品更新、优惠力度大、定位年轻化等营销策略的影响。
2020年1-3月,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汽车产销量降幅继续扩大,B 级车市场竞争激烈、呈现销量和价格进一步下降趋势。
据乘联会发布的2020年3月数据显示,整体轿车市同比跌幅达42%,B 级车市场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相对稳定,但是大众旗下的品牌帕萨特、奥迪A4L 、迈腾等销量下滑严重。
2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一汽大众迈腾竞争分析通过乘联会2015年到2019年迈腾的销量数据可以得出,2016年迈腾销量增加15776辆,同比增长10.1%,是当年B 级车市场增速最快的车型。
体验营销之瑞沃卡车55页PPT

互联网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口碑传播习惯,更注重分享
基于新时代下汽车消费者已经由原来的AIDMA模式变革为AISAS,由传统模式的“漏斗型”演变成线上体 验营销模式的“哑铃型” 。
传统营销模式
体验营销模式
•基于新的消费模式,企业传统的“自我表达式”推广已经很难在“自媒体时代”形成效果; •企业需要通过线上渠道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全信息需求
市场营销升级 创新体验是关键
福田瑞沃 2019年10月
Contents
一
体验营销必要性
二
体验营销介绍
三
工程车体验营销开展及后续策划
2
第一部分:体验营销必要性
一、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变化 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2019-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万辆)
2019-2019年中国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数量(个)
2019年
全民
民生季:
网购
全名网购时代,牙 时代
膏/卫生纸/药品/部
分食物等民生用品
开始兴起
寡头为王
格局已定,行业巨头蚕食中小 B2C; 大量整合并购发生,每年都有 大量的中小B2C消亡; TOP3位置长期稳定,后面几 名轮流坐庄,市场竞争激烈。
2019年
2019年,我国网购用户人均年网购消费金额达 到5203元,与2019年相比增加1302元,增长25%。 同时用户网购频次有了显著的提升,用户半年平均网 购次数达到18次,较2019年增加3.5次。其中半年网 购10次以上的用户比例增加了23.8个百分点,达到 54.5%。整体来看用户消费金额和频率都显著增长, 进入一个网购频繁消费的阶段。
2008
2009
2010
2011
% 一定会
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车联网应用,解决方案篇一:浅谈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浅谈车联网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自20XX年国际电信联盟发表了《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年度报告,向世界宣告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另一个新型概念——车联网应运而生。
在上海世博会通用汽车的“车联网——网联城市智能交通”专题论坛上,各界专家深入分析并论证了车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未来城市交通模式的全新改变,广泛看好车联网的发展前景,认为车联网是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
1 车联网概述车联网的概念车联网是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动、静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车联网将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成为未来智能城市的另一个标志。
车联网的特点“车联网”时代的智能汽车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车与车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距离,可以实现零碰撞;第二,车与车之间的组队是随机进行的,根据车主的目的地,通过GPS 定位和车辆之间的自动沟通,车与车之间可以临时组队或离队,提高交通效率。
2 车联网实现的条件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车联网是基于汽车标准信息源技术,而此项技术又是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开发的涉车信息资源的应用技术。
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就是通过车辆收集处理,并共享大量信息,让车与车、车与道路的行人和自行车,以及车与城市网络互相联结,从而实现更智能更安全的驾驶。
目前,我国已经实施了车辆射频电子标签自动识别系统。
上海世博会上汽集团——通用汽车馆展示了城市概念车EN-V车型,这款车的自动驾驶电气化,车联网概念将把人类带入零排放、零交通事故的未来汽车时代。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半年发展分析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半年度运行情况截至2019年6月份,中国汽车市场已连续12个月下滑,虽然行业整体降幅有所收窄,但是全年销售依然面临较大压力。
在经济环境、政策影响、消费能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预计2019年全年汽车销量将再次出现同比负增长,且下滑幅度高于2018年。
一、2019年上半年汽车行业运行特点(一)中国汽车市场新车销售全面下滑,形势严峻2019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较大的压力,共计销售1232.3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2.4%。
其中乘用车销售1012.7万辆,同比下滑14%,商用车销售219.6万辆,同比下滑4.1%。
市场份额方面,2019年上半年乘用车销售占整体市场销售的82%,较去年同期下滑2个百分点。
(二)乘用车销售月度均同比下降,下滑幅度高于整体市场2019年上半年,乘用车销售1012.7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14%,远低于同期4.6%的同比增速。
乘用车四类车型销售情况看,轿车销售比上年同期下降12.9%;SUV比上年同期下降13.4%;MPV比上年同期下降24%;交叉型乘用车比上年同期下降17.5%。
从各种类占整体市场份额来看,2019年上半年轿车、SUV份额均出现微增,而MPV、交叉型份额出现了损失。
(见图表4)(三)商用车新车销售同比下滑,月度呈下滑走势2019年上半年,商用车销售受5月份“大吨小标”事件影响,5-6月份均出现双位数同比下滑,从而拉低了上半年整体商用车的增长。
商用车销售219.6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4.1%,远低于同期10.6%的正增长。
其中,货车销售198.5万辆,同比下降3.8%,客车销售21. 1万辆,同比下降6.9%。
从各种类占整体市场份额来看,2019年上半年货车份额较去年同期出现微增,如未出现“大吨小标”的影响,货车市场份额或将有大幅提升。
(四)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低于同期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61.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9.6%,远低于去年同期111.6%的增长。
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

序言1893年,捷克音乐家安东·科奥伯德·德沃夏克深受美国印象感染,在纽约写出了其最著名的作品: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120年后,在太平洋西岸,一个价值近万亿人民币的新兴市场正在成为一块新的大陆,被愈来愈多的从业者、投资者关切介入。
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销量迈过千万辆大关,并创造了连续三年整车销量全球第一的佳绩,私家车保有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公安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机动车总量已达2.4亿辆,年均增长1510万辆。
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1.2亿辆。
中国机动车驾驶人数已达到2.6亿人,年均增长2647万人,这个数值甚至超过1997年末中国驾驶总人数。
同时,随着首批家庭自购车辆相继脱离4S店的保养期,汽车维系、更换零配件乃至翻新美容、二手车交易、废旧车拆解等产业将迎来巨大市场空间。
特别是去年,仅北京地区二手车销量就已经超过新车。
2013年被称为汽车后市场“元年”。
有了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支撑,中国汽车后市场在未来十至十五年时间中,每年将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并由此构成全球最快成长的单一市场。
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
也就是说,它是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汽车后市场庞大而复杂,从最早的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发展至今,汽车后市场已经包含汽车养护、汽车保险、汽车维修及配件、汽车金融、汽车改装、二手车及汽车租赁、汽车电商等七大类。
无论是产业前景、市场规模,还是产业利润,都展示出中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无限空间。
中国消费网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增至近50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26.9%,超过了中国汽车销量25%的年均增速。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未来十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位增长。
市场容量的大小,决定行业发展的快慢;利润的高低,则代表行业发展的质量。
南北大众

南北大众专题南北大众是汽车界对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两家合资企业——南方的上海大众和北方的一汽大众的简称,他们两家汽车销售额加起来占据了中国车市的三成,虽然这个简称让两家大众显得格外“亲密”,但两家企业成立二十年来很少有过合作,你卖你的普桑我销我的捷达,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意。
2004年6月16日下午6点,南北大众同时发布消息,宣布联手降价,这是南北大众的首次联合。
降价涉及9个品牌44款车型,最高降幅1.2万元,其涉及之广,降价程度之大,创下两家的记录。
这桩在中国极力撮合下促成的联合降价事件,也就此成为引爆2004车市降价潮的一颗惊雷。
但其后,南北大众基本上又恢复了之前各为其职的状态。
南北大众主力品牌车型上海大众的主导产品桑塔纳、桑塔纳志俊、PASSAT领驭、POLO劲情、POLO劲取、CROSS POLO、途安和LA VIDA朗逸桑塔纳桑塔纳志俊PASSAT领驭POLO劲情POLO劲取08款CROSS POLO途安LA VIDA朗逸·一汽大众公司的主导产品是捷达系列轿车、奥迪系列、宝来系列及高尔夫系列轿车。
捷达奥迪100奥迪R8全新奥迪A4新宝来高尔夫自从奥运之后,南北大众联手成为奥运会合作伙伴时难得的和谐共生局面就被打破——作为大众汽车在华的两大合资伙伴,无论从产品线分布还是定位营销上看,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之间的博弈角力就一直没有风平浪静过,虽然在大众中国这个“大家长”牵头成为奥运会独家汽车合作伙伴后,南北两众上演了一出罕见的“一家亲”,但当一汽大众借奥运东风高调推出“新宝来接受预订”之后,上海大众以及那款早在08年6月就草草上市的朗逸新车,就开始如坐针毡。
这两款同为大众PQ34平台的A级车型如此针锋相对,使得南北大众在后奥运的激烈搏杀进入白热化。
上海大众朗逸和一汽大众新宝来之争众所周知,曾在2008年北京国际车展上被冠名为MODELX和MODEL Y的上海大众朗逸和一汽大众新宝来,被誉为是当年A级车市场最值得期待的两款产品,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业内人士,都对朗逸和新宝来的差异性产生过迷惑,不只一位希望购车的消费者在朗逸上市之后向记者询问过这两款车的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国六切换背景下汽车终端价格分析:国内主要
品牌分车系折扣率变化
内容目录
一、车企加快上马国六车型 (4)
1.1 行业国六车型数量整体渗透率30% (4)
1.2 行业国六车型数量整体渗透率为30% (6)
二、政策扰动消除,终端价格逐步企稳 (7)
2.1终端整体折扣率自6月以来企稳回落 (7)
2.2 分区域统计各车型折扣率走势 (9)
2.2.1国六地区折扣率走势-营销重点转向国六车型 (10)
2.2.1 国五地区折扣率走势-国五车型未受到价格冲击 (12)
2.3 国六车型零售价格较高,有望带动行业价格回暖 (14)
三、国内主要品牌分车系折扣率变化 (15)
3.1 自主品牌-吉利汽车 (15)
3.2 自主品牌-长城汽车 (16)
3.3 自主品牌-上汽乘用车 (17)
3.4 自主品牌-广汽传祺 (18)
3.5 德系品牌-上汽大众&一汽大众 (19)
3.6 日系品牌-广汽丰田&一汽丰田 (20)
3.7 美系品牌-长安福特&江铃福特 (21)
3.8 韩系品牌-北京现代 (22)
投资建议 (23)
风险提示 (23)
图表目录
图表1:截至20190721车型数量按排放分布占比 (4)
图表2:截至20190721国六车型数量按国别分布占比 (4)
图表3:自主品牌国六车型数量渗透率7月后快速提升 (4)
图表4:推出国六车型的车企截至7月21日车型数量渗透率排名及国六车型数量(款) (5)
图表5:截至7月21日仍有44家车企未上市国六车型 (5)
图表6:7月1日后新上市750余款国六车型按国别分布 (6)
图表7:7月1日后新上市750余款国六车型数量(款)按品牌分布 (6)
图表8:7月1日后新上市国六车型的车企及车型数量渗透率 (6)
图表9:7月后新上市的国六车系(款) (7)
图表10:自2019年1月以来行业整体折扣率走势 (7)
图表11:自2019年1月以来轿车平均折扣率走势图 (8)
图表12:自2019年1月以来SUV平均折扣率走势图 (8)
图表13:自2019年1月以来自主品牌平均折扣率走势图 (8)
图表14:自2019年1月以来合资品牌平均折扣率走势图 (8)
图表15:自2018年8月以来国六(左轴)和国五(右)价格(万元)走势图 (8)
图表16:今年以来轿车国六(左)和国五(右)价格(万元)走势 (9)
图表17:今年以来SUV国六(左)和国五(右)价格(万元)走势 (9)
图表18:今年以来自主国六(左)和国五(右)价格(万元)走势 (9)
图表19:今年以来合资国六(左)和国五(右)价格(万元)走势 (9)
图表20:国六地区国六车型终端折扣率 (10)
图表21:国六地区国五车型终端折扣率 (10)
图表22:国六地区国六车型终端价格(万元) (10)
图表23:国六地区国五车型终端价格(万元) (10)
图表24:国六地区国六车型折扣率分品牌 (11)
图表25:国六地区国五车型折扣率分品牌 (11)
图表26:国五地区国六车型终端折扣率 (12)
图表27:国五地区国五车型终端折扣率 (12)
图表28:国五地区国六车型终端价格(万元) (12)
图表29:国五地区国五车型终端价格(万元) (12)
图表30:国五地区国六车型折扣率分品牌 (13)
图表31:国五地区国五车型折扣率分品牌 (13)
图表32:截至6月29日国六地区折扣率对比 (14)
图表33:截至6月29日国六地区价格(万元)对比 (14)
图表34:截至7月19日国五地区折扣率对比 (14)
图表35:截至7月19日提未前实施国六地区价格(万元)对比 (14)
图表36:吉利汽车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15)
图表37:吉利汽车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15)
图表38: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16)
图表39: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16)
图表40: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17)
图表41: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17)
图表42: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18)
图表43: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18)
图表44: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19)
图表45: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19)
图表46: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20)
图表47: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20)
图表48: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21)
图表49: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21)
图表50:截至7月21日在售车系尾气排放标准统计 (22)
图表51:截至7月19日分排放标准价格(万元)统计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