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前沿讲座

合集下载

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学术型

中国海洋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学术型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水利工程二级学科名称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二级学科代码081505培养方案负责人李华军联系电话66781550电子邮件huajun@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2年6月27日二级学科:_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___英文名称:Harbor, Coastal and Offshore Engineering代码:__081505_________________一、学科简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博士点1998年获批设立。

依托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拥有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

有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9人。

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人。

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海洋工程结构的动力分析、设计及防灾技术研究;港口、海岸工程及其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河口、海岸动力学理论及其工程应用;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主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973子课题1项、国家863计划重点课题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

近五年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与EI收录近100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申请发明专利11项。

作为第一获奖人与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以及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与国际知名院校合作密切,如美国罗德岛大学、美国特拉华大学、美国德克萨斯A&M 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开展教授之间的课题合作与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为国家的港口海岸与海洋工程的发展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本学科博士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以及交通部、水利部、海洋石油公司所属部门工作,从事海岸、港口、航道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营理和施工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2022形势与政策课堂授课专题

中国海洋大学2022形势与政策课堂授课专题

中国海洋大学2022形势与政策课堂授课专题
中国海洋大学2022年春季学期形势与政策课堂授课专题:
中国海洋大学结合面向学生开展“四史”教育,党委宣传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学部设计开发“形势与政策”专题课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程于清明节前开讲,将课堂教学与大学生“清明祭英烈”实践教育活动自然衔接,通过课堂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将“四史”学习与英雄故事相结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课程分“英雄与人民英雄”“英雄纪事”“英雄传承”三个部分,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同志带头走进课堂,为学生动情讲述英雄故事。

讲述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切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通过人民英雄的光辉事迹总结人民英雄的精神品格;通过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涌现的战斗英烈及当代白衣逆行者、消防战士、戍边英雄等的故事,传扬和平年代的英雄情怀,加强“四史”教育。

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清明节期间,组织学生广泛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线上线下联动,课堂实践结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传承英烈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先后开展“学烈士精神,传红色经典——致敬献身水产事业的王成海、叶立勋烈士”“缅怀英烈忆峥嵘,砥砺奋进铸辉煌”“赓续血脉守初心砥砺奋进新时代”等系列主题活动。

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赴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崂山区革命烈士陵园祭扫。

将专题课程与“形势与政策”教育相结合。

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专题课程纳入“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之一。

今年授课范围覆盖全体本科生,今后每年春季学期面向所有一年级本科生开课,通过持续讲述英雄故事,传承英雄精神,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王秀芹-中国海大-海洋学一流课程建设改革实践

王秀芹-中国海大-海洋学一流课程建设改革实践
➢ 全校通识限选:《认识海洋》,32学时。
b. 教学现状:
➢ 专业基础课:《海洋学I》:选课学生300人左右。分5个教学班,其中海
洋科学专业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30人左右。
➢ 公共平台课:《海洋学II》:6个教学班(每班人数120~150人);《海
洋学III》:3个教学班(每班人数100~150人)。每年选课学生近千人。
➢ 教学研讨:不定期不同规模的教学研讨会 ➢ 师资培训:示范教学、教学试讲并指导 ➢ 专家指导:指导教学和教学建设和改革
4.1一流师资教学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
• 编写“海洋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建设海洋学虚拟实验室
• 建立海洋学题库 • 国家级名牌课程建设 • 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 • 国家级资源共享课建设 • 国家视频公开课
4. 建设“海洋学”金课的核心任务
• 4.1 一流师资教学队伍建设
➢特色的教学团队建设 ➢一流师资队伍培养
• 4.2 落实“学生为本”践 “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班化教学探索
已有措施(已实施4年)
➢ 学生讲堂 ➢ 课堂讨论 ➢ 随堂考核 ➢ 增加实践教学
➢ 课上实践指导 ➢ 课后虚拟实验室实践
➢ “海洋学”MOOC课程——大学——海洋通识教育 ➢ 16章32讲,7位主讲教师
网络课程建设
➢ “海洋概览”特色课程——继续教育——海洋知识普及
全课34讲,总时长:523分钟,7位主讲教师
4.1一流师资教学队伍建设 教学研讨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2019年召开了第一届海洋学教学研讨会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山东海洋湖沼学会共同于2019 年7月13日-17日在山东省荣成市主办了第一届(2019)海洋学教 学研讨会。有来自国防科技大学(长沙、南京)、河海大学、 厦门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 洋研究所11家涉海高校院所共计34位教师参会。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 0707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2016级本科生开始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海洋科学(特别是物理海洋学)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丰富,能够从事海洋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2)具备海洋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掌握海洋科学领域专项技能,具备海洋科学综合分析能力;(4)具备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基本素养;(5)具有国际视野。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1.具有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海洋意识和人文科学素养;2.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3.系统而坚实地掌握海洋科学,特别是物理海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够清晰描述海洋动力过程,具备分析和理解海洋动力过程的能力,了解海洋科学及相关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4.具备海洋调查的能力、室内实验的能力、自主设计实验及综合实践能力;5.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据获取及分析处理能力;6.具备使用外语阅读文献和交流的能力;7.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支撑学科支撑本专业的一级学科:海洋科学、大气科学;二级学科:物理海洋学。

四、毕业学分要求课程体系学分要求必修选修合计公共基础层面思想政治类 1572.5 高等数学类 25大学外语类 10大学物理类 15.5军事、体育类 7通识教育层面通识教育课程8 8专业教育层面学科基础课程2370专业知识课程 1910工作技能课程16 2总计 130.520150.5五、专业核心课程1.海洋学I(64课时,4学分)2.近海区域海洋学(32课时,2学分)3.流体力学(64课时,4学分)4.海洋调查I(48课时,3学分)5.卫星海洋学(48课时,3学分)6.物理海洋学(64课时,4学分)7.海洋要素计算(48课时,3学分)8.流体力学实验(16+32课时,2学分)9.海洋调查实习II(2周,2学分)10.海洋环流(32课时,2学分)六、专业特色课程1.海浪(32课时,2学分)2.海洋内波(32课时,2学分)3.物理海洋实验(16+32课时,2学分)4.风暴潮(32课时,2学分)5.潮汐(32课时,2学分)6.极地海洋学(32课时,2学分)7.海洋-大气相互作用(32课时,2学分)8.海洋台站实习(3周,2学分)七、实践环节(一)必修实践环节(37.5学分)1.Fortran程序设计(64课时,4学分)2. 海洋-大气数据可视化(48课时,1.5学分)3.海洋科学类见习(48课时,1.5学分)4.计算方法(32课时,1学分)5.流体力学实验(48课时,2学分)6.创新创业教育(2学分)7.毕业论文(6周,6学分)8.海洋调查仪器操作(16课时,0.5学分)9.海洋调查实习I(2周,2学分)10.海洋调查实习II(2周,2学分)11.海洋要素计算上机实验(16课时,0.5学分)12.大学物理实验I(48课时,1.5学分)13.大学物理实验II(48课时,1.5学分)14.大学物理实验III(48课时,1.5学分)17. 军事训练(2周,1学分)18. 体育I-IV(128课时,4学分)1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4课时,2学分)(二)选修实践环节1.海洋台站实习(3周,2学分)2.物理海洋实验(48课时,2学分)八、课程设置及修读要求(一)公共基础与通识教育层面修课要求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先修课程必修思想政治理论008101101023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Mentality and Morality Improvement andBasics of Law 008101101025中国近现代史纲要General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00810110102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of Marxism 00810110101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ntroduction to Maoism and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ese Socialism 008101101013形势与政策Ⅰ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Ⅰ008101101015形势与政策ⅡCurr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Ⅱ高等数学008401101045高等数学Ⅰ1 AdvancedMathematicsⅠ1008401101047高等数学Ⅰ2 AdvancedMathematicsⅠ2 高等数学Ⅰ1 008401101059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高等数学Ⅰ1 008401101063概率统计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高等数学Ⅰ2 008401101061数学物理方法A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A 线性代数大学物理008601101093大学物理Ⅰ1 College Physics I1 高等数学Ⅰ1 008601101097大学物理Ⅰ2 College Physics I2 大学物理Ⅰ1 008601101101大学物理Ⅰ3 College Physics I3 大学物理Ⅰ2 008601102095大学物理实验1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1 高等数学Ⅰ1 008601102099大学物理实验2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2 大学物理实验1 008601102103大学物理实验3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3 大学物理实验2大学外语008301101033大学英语Ⅰ CollegeEnglishⅠ008301101035大学英语Ⅱ CollegeEnglishⅡ008301101037大学英语Ⅲ CollegeEnglishⅢ008301101039大学英语Ⅳ CollegeEnglishⅣ008301101135大学英语拓展类课程Extended College English Level A Series 大学英语Ⅲ或选修大学俄语、大学西班牙语等另外一种外语的四个等级课程,修满10学分。

前沿讲座报告

前沿讲座报告

研究生前沿讲座登记表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前沿讲座心得体会姓名:王环专业:金融学学号:21111311063一、领略世界级大师风采,体验国际性学术前沿讲座古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耳濡目染,自己也会向他们学习。

要想早点成功就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

众所周知,周围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巨大,在学术路上这种效应更大,多听世界级大师的讲座,了解他们关注的课题项目,自己也会学习到很多前沿知识,掌握本学科学术的国际动态,而不是闭门造车,完全从自己的爱好出发进行没有意义的研究。

研究生出了学习以外重要的任务是科研,科研必须要有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社会的认可度上,要想为大家接受就必须紧跟时代潮流。

这位身上有着学者的气质,让人肃然起敬。

这是看到台上萧政博士的第一感觉。

萧政教授(Dr. Prof. Cheng Hsiao), 早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先后获得统计学硕士(1970),经济学博士(1972),毕业后在加州柏克利大学任助理教授(1972-197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副教授(1977-1980)、教授(1980-1985)、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1985-至今)。

萧政教授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系教授,任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计量经济学》(Journal of Econometrics)主编工作,是世界经济计量学会院士(Fellow of Econometrics Society)。

长期从事计量经济学研究与教学,为世界面板数据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其《面板数据分析》一著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当看到屏幕上这一连串的介绍后,我意识到自己很荣幸今天能够一睹大师的风采。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新兴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字说话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为数据的客观性,少了很多主观的因素,加上模型的设计贴近现实,其结果可信程度高。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精选.pdf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精选.pdf

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代码1201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培养方案负责人王淼联系电话66781929电子邮件wangmiaoxx@分管院长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2013年5月20日一级学科:_管理科学与工程____ ______英文名称:Management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代码:_1201___________ _________一、学科简介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于2003年批准设立,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经济系统优化、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工业工程等。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的教学、研究和实验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其精良的设备,可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实验教学、科研支撑条件。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在海洋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其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培养目标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点旨在培养能够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经济、环境、资源、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三、学科研究方向及其导师序号研究方向名称主要研究内容导师研究方向负责人1海洋资源管理海洋经济系统优化海洋资源产权管理;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资源规划管理;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优化;海洋经济系统运行监测与评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王淼王淼2 管理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设计、运行维护和评价;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等。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代码050211适用年级2016级培养方案负责人杨连瑞联系电话66787011电子邮件lryang@培养方案负责人签字:分管院长签字:学位授权点负责人签字:院(系)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二级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文名称: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n Foreign Languages代 码:050211一、专业领域简介(中英文)英语专业始建于1983年,同年开始招收大专生。

198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始建于2003年,同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本专业现有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

目前,本硕士点共有5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有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5套,多媒体微机室2个以及其他教学设备。

本专业图书资料室拥有外文图书2万余册,中文图书1万余册,外文期刊30余种,中文期刊150余种。

外国语学院设有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功能语言学研究所、二语习得及教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非语言交际研究所、欧美文学研究所、东方文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

学院还有教育部下设的外语考试中心,开办各种国际和国内的考试项目(如托福、商务英语、雅思、WSK、BFT、日本语能力等考试),为学生研究语言文化和熟悉各类外语考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共分五个学科方向: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向、英语语言教学方向、英汉对比与翻译及口译方向、专门用途英语方向和英美文学方向。

各方向均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特别是在英语语言学、翻译等方向上,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学术地位。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科研单位的翻译工作以及党政部门及外贸、外事等部门的翻译与管理工作。

English Department was founded in 1983. The department offers one undergraduate program, one first-level MA program (including three second-level programs: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Foreign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MTI) and one second-level PhD program. Currently, the department has five research institutes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stitute of SLA and Teaching, Institute of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Institute of European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six English language test programs (GRE, TOEFL, IELTS, WSK, BEC and BFT).At present, the department has a teaching staff of 26, including one doctoral supervisor, 13 professors, seven associate professors and five lecturers. Every year the department admits approximately 9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120 MA and two or three PhD candidates.This program aims at fostering professionals with a wealth of knowledge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linguistics. Our graduates are eligible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institutions ofhigher education or schools, being translators in sectors such as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affairs, and for government managerial work, etc.二、培养目标培养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外语专业人才。

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级学科:教育经济与管理英文名称: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代码:120403一、专业领域简介(中英文)公共管理学是综合运用管理学、政治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目标是促使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五个二级学科,并设有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中国海洋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2011年)、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 ,2003年)授予权,目前有硕士生指导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设有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个公共管理硕士二级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硕士点教师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学报》、《山东社会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山东社会科学》、《环境保护》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国务院各部门和省政府重点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教育经济与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是以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注重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的交叉与融合,既研究教育领域的经济现象与规律、管理现象与规律,又研究社会运行与发展中教育的现象与规律的社会科学。

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用管理理论分析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探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揭示教育与经济、管理的运行规律,以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规律。

本学科点重点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中外高等教育比较和海洋教育改革与发展。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Education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t focus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t is a social science which studies not only the economic and managing phenomena and law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ut also the educational phenomena and law happened during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Its main task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analyz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education system using the management theory, an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reform, and to reveal the operating rules of educa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lso the development law of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Its key research orientation is th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comparing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ducation.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治学严谨,学风端正,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座心得:
通过此讲座我了解了水凝胶的概念,水凝胶的吸收性有很好的应用价值。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排放使大量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离子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如何有效的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回收已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传统的处理工业及生活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处理、超滤等,但是工艺复杂,效果不佳。唐老师所研究的水凝胶材料用于处理重金属离子的方法简单有效,这为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会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总之,我们做科研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用科研成果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总结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的、廉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它是基于由光敏电极和电解质构成的半导体,是一个电气化学系统。虽然它的能量转换效率比最好的薄膜电池低,但理论上它们的性能比已足够高,在完成市电平价的情况下可以与化石燃料相提并论。
讲座心得:
通过该讲座,我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它有很多优势,它的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工艺技术相对简单等,可以付诸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同时所有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都无毒、无污染,还有部分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回收,对保护人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其比硅电池有更广泛的用途,如可用塑料或金属薄板使之轻量化,薄膜化;可使用各种色彩鲜艳的染料使之多彩化;另外,还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的太阳能电池使之多样化。总之,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着十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是具有相当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太阳能电池。
然后,他主要讲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组成:光敏材料、光阳极、电解质、对电极,以及各部分的研究进展,重点讲解了光敏材料的分子特点及材料分子的设计。
最后,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讲座心得:
通过该讲座,我了解了染料敏华电池,对光敏材料、光阳极、电解质、对电极有了完整的了解。对光敏材料分子的设计,使我们既开阔了视野,也深刻感受到了来自学术前沿的新思想。此外,报告中所用到的各项数据、图表等都完美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所取得的各项研究成果也让我们肃然起敬,尤其是为取得更高效稳定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材料而进行的各种设计,其全面系统的思路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人羡慕,同时其对科研工作的细致认真的态度更是让人佩服,是材料院的所有师生的榜样,更能激励我们更加专注地做科研。
前沿讲座四
主讲人
唐群委
讲座时间
2012年11月15日
讲座题目
凝胶基中高温质子交换膜研究
讲座内容摘要:
主要讲述了水凝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凝胶。具有网状交联结构的水溶性高分子中引入一部分疏水基团和亲水残基,亲水残基与水分子结合,将水分子连接在网状内部,而疏水残基遇水膨胀的交联聚合物,是一种高分子网络体系,性质柔软,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能吸收大量的水。利用水凝胶的吸收性,解决了很多生物医学与技术应用的疑难问题,如人造器官、隐形眼镜、生物传感器、重金属离子回收甚至新型导电水凝胶的合成。互穿网络水凝胶由于优异的结构,更重要的是具有环境敏感性而备受关注,如pH敏感、温度敏感、离子强度敏感、电敏感、光敏感等。采用新型两步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正温度敏感性聚丙烯酸盐/聚乙二醇IPN水凝胶,第一步中,首先将丙烯酸单体及丙烯酸盐单体在交联剂及引发剂作用下预聚合;在第二步中引入聚乙二醇水溶液,并再次交联形成IPN水凝胶。溶胀性能研究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正温度敏感性且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25℃。
前沿讲座三
主讲人
王忠胜教授
讲座时间
2012年11月5日
讲座题目
高效稳定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设计
讲座内容摘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首先,王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主要研究领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讲述了维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能源和环境,由于传统能源不可再生,所以传统能源终将被新能源所替代,而太阳能又成为首选新能源之一。此外,我们了解到2001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效率到达12.3%,近年来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发展很快,目前研究的最高理论效率约为30%。
前沿讲座二
主讲人
吴季怀教授
讲座时间
2012年11月5日
讲座题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讲座内容摘要:
首先,吴教授讲述了自己从事新型材料和化学领域的研究,主要在新型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纳米插层材料、纳米功能材料、高分子基矿物复合材料等领域。
然后,这次讲座主要讲述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能源问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凝胶电解质、纳米光电极、对电极、揭示天然色素的提取等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部分的研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前沿讲座
姓名:高标
专业:材料学
学号:21121711025
2014年1月4日
前沿讲座一
主讲人
Jean-Marc Greneche
讲座时间
2012年10月26日
讲座题目
Magnetic Complex Nano-architectures
讲座内容摘要: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是有关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Jean-Marc Greneche博士首先介绍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是制备磁性纳米器件的基础,并对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评述,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制备技术(平板印刷术和自组装法,其中平板印刷术是制备有序磁性结构传统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问题;强调自组装是生命最本质的内容之一,如人体体内的蛋白质、核酸等复杂的超分子系统正是通过自组装而形成的。最后Jean-Marc Greneche博士对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讲座心得:
该讲座让我们了解了纳米技术的艺术科学,了解了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的神奇,让我们感受到纳米科学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感觉到自己对纳米材料知识的渴望。该讲座讨论了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该讲座使我们对有序磁性纳米结构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对对纳米材料有了进一步认识,对今后的科研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