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分析(概论与盆地类型)
盆地分析第一章绪论

盆地分析的主要方法
盆地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化学勘探和钻井资料分析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 点,需要结合使用才能更准确地揭示盆地的特征和演 化历史。
盆地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学过程,推动 地球科学的发展。
02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盆地的形成
01
盆地的形成是地球表面长期地质作用的结果, 包括构造运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等。
03
侵蚀作用也是盆地形成的重要因素,水流、冰川、 风等自然力量不断侵蚀地表,使地形变得更加凹凸
不平,形成各种Biblioteka 型的侵蚀盆地。介绍了盆地分析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 技术手段,如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 探、数值模拟等。
展望
技术发展
01
展望了盆地分析领域未来可能的技术发展和创 新方向,如大数据、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在
盆地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学科交叉融合
03
强调了盆地分析与其他学科如地质学、地球物 理学、环境科学等的交叉融合对于该领域发展
盆地分析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盆地分析在地质灾害防治中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盆地的地质结构、地表形态、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预测地质灾害 的发生和影响范围,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盆地分析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利用遥感技术和GIS技术,对盆地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利用地质勘查 和钻井技术,获取盆地的地下水资料,分析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规律,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利用工程地质勘查 和监测技术,对重要的工程设施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保障工程设施的安全运行。
盆地分析

一、整体分析
早在60年代早期,P.Potter和
F.J.Pettijohn首先提出了把盆地作为 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思路 (PotterandPettuohn,1963第一版; 1977第二版)。整体分析着眼于整个盆地, 就是把沉积盆地作为一个成因上统一的地 质体。
整体分析的涵义包括:(1)从整个沉积盆地范围着 眼进行分析:(2)对一个沉积盆地的整个充填序 列进行分析。事实上,如果不重建整个沉积盆地 的轮廓,确定原始沉积边界、弄清盆地的充填序 列和整体古地理环境,局部的环境研究有时会得 出片面的乃至错误的结论。整体分析则便于客观 地掌握盆地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系统的相互联系 和规律性,其实际的目的是更有效地确定沉积矿 产及能源资源在盆地中的分布规律。鉴于目前盆 地这一术语通常指目前保存下来的实体,即经过 后期形变与剥蚀保留下来的部分,与原来的沉积 范围相比较,有时二者相近,有时则相差甚远, 因此,整体分析应指整个同沉积盆地的重建 .
存的基本单位。
为了区分这几类盆地,Selley(1976)曾建
议使用同沉积盆地(syndepositional basin)和后沉积盆地(postdepositional basin).前者代表原始沉 积时的盆地,而后者则是由于后期构造运动 所形成的构造盆地。盆地内沉积物的搬运、 沉积相的分布与后期构造运动无关。区分这 两类盆地的另一有效标志是鉴别盆地边界类 型,是沉积边界还是侵蚀边界。同沉积盆地 的原始边界为沉积边界,这类盆地边界往往 有盆地边缘相,如冲积扇、辫状河沉积,剥 蚀边界则是经过后期改造剥蚀残留的边界。
第七章 盆地热历史分析
第一节
盆地热历史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地热场研究 第三节 古地温场研究
《盆地分析1概论》课件

盆地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水源地,为供水 规划和设计提供支持,保障居民用水安
全。
盆地分析还可以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 地下水污染治理等方面,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
盆地分析在土地资源评价与利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盆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土地资源的适宜性和潜力,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盆地分析与生态学的交叉融合
将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引入盆地分析中,研究盆地 的生态环境变化和生态修复问题,促进盆地的可 持续发展。
盆地分析与经济学的交叉融合
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引入盆地分析中,研究盆地 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 供科学依据。
盆地分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贡献
盆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盆地分析的基本原则
系统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盆地分析需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考虑盆地的 形成、演化和内部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注 重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 此盆地分析需要注重时间尺度的变化和研 究过程的动态特征。
多学科交叉原则
实践性原则
盆地分析涉及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需 要注重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以获得更 加全面和准确的认识。
《盆地分析1概论》ppt课件
• 盆地分析的概述 • 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 盆地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 盆地分析的应用领域 • 盆地分析的未来发展
01
盆地分析的概述
盆地分析的定义
盆地分析:指对盆地的形成、演化、内部结构及资源、环境等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 的综合性学科。
盆地分析是地球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 化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盆地分析

一.岩石圈
2.岩石圈的组成
②岩石圈的横向不均一性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板块边界类型
•离散边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或增生边界 (accreting plate boundary)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板块边界类型
•聚敛边界 (convergantplate boundary,包括俯冲 边界和碰撞边界)
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三.板块构造运动与盆地的沉降机制
第二章 板块构造与沉积盆地分类
第一节 岩石圈及其板块构造环境
一.岩石圈
•固体地球具有层圈结构,自地球向地球中心的一级层圈单 位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些一级层圈还包含次级的层 圈结构; •现代固体地球科学认为地球表壳的构造运动主要与地壳 和上地幔所构成的岩石圈的构造运动有关。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典型的 离散型 边界是 大洋盆 地扩张 中心的 洋中脊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大 洋 中 脊 的 地 形
二.全球板块构造系统
1.板块运动与板块边界
②汇聚运动与俯冲型边界
•大洋岩石圈板块相对于大陆岩石圈板块的汇聚运动; •密度较大的大洋板块俯冲于密度较小的大陆板块之下,使 大洋岩石圈在俯冲带不断消亡,这种俯冲作用称为B型俯冲; •相邻的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间的边界称为俯冲型边界 (subduction boundary)
补充-盆地分析4页

1、盆地形成演化的区域地质背景分析(1)盆地基底和岩石圈结构;(2)大地构造或板块背景;(3)构造-古地理背景;(4)气候背景这些背景或参数决定着盆地的基本性质和盆地的类型2、盆地沉积充填演化分析_盆地分析的基本内容沉积盆地充填分析包括下列三个层次:(1)从盆地规模建立盆地的地层格架和充填样式地层层序单元;盆地充填的物源体系;盆地充填模式;(2)等时地层格架中的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研究岩相单元;沉积相构成;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空间分布(3)沉积物或沉积岩组成和变化把盆地的充填过程与构造作用相结合-构造地层分析;沉积-剥蚀区,沉积基准面变化;沉积古地貌;同沉积构造作用从沉积基准面变化(湖平面、相对海平面等)研究沉积层序和沉积体系域的发育演化----层序地层分析结合构造沉降、海平面或沉积基准面变化、沉积物供给、气候变化等互相作用上分析盆地充填的动力学过程,成为当前广泛关注的课题。
3、沉积盆地的构造格架和形成的动力学研究从岩石圈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盆地的成因,近二十年取得了显著进展。
当前盆地动力学模式主要是从岩石圈机制上进行考虑的:岩石圈动力学机制:拉伸、离散、变薄;挤压、加厚;走滑;重力均衡;相转换;热幔柱上升基本的盆地类型盆地分类;拉伸盆地;挤压挠曲盆地;走滑盆地;克拉通盆地4、盆地过程的定量和动态分析定量盆地分析理论和技术发展迅速,这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盆地分析和资源预测勘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盆地构造-热演化模拟(2)盆地充填过程模拟(3)盆地成矿成藏动力学过程模拟(4)资源量评价和预测5、盆地规模的成矿成藏过程分析各种成矿作用都与盆地的各种过程和演化密切相关,必须从盆地规模上探讨成矿成藏规律。
大型的层控矿床的形成;煤的富集过程;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
(盆地沉积充填分析1.从沉积构造到沉积体系域2.构造活动盆地的层序地层学—构造地层学3. 层序地层模拟)1.盆地的地层格架沉积盆地是由一系列要素或参数组成的,包括构造、地层、热特征等,研究这些参数是沉积盆地分析的基本任务。
含油气盆地分析 01第1讲盆地分析概论

(据E.J. Tarbuck, 1987)
板块的边界是根据地震带的分布来划分的
4、板块边界及其类型
(据E.J. Tarbuck, 1987)
2、含油气盆地
•含有油气的盆地,指 具备成烃要素,有成 烃过程,并已发现有 商业价值的油气聚集 的沉积盆地
二、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探井
破坏
区
圈闭形成与演化
圈闭形成, 圈闭演化; 圈闭预测, 圈闭评价
油气运聚动力学
运移方向, 运移动力; 运移时间, 运移路线
域
油气藏
输
圈闭
导
盖
层
源岩
烃源岩与油藏地球化学
2、资料来源
• 遥感 • 地面露头地质调查 • 钻井:录井、测井、取心 • 地震 • 其它地球物理(重、磁、电)和地球化
学探测资料
3、 含 油 气 盆 地 分 析 的 程 序
内容提纲
• 一、有关基本概念 • 二、板块构造有关理论 • 三、含油气盆地分类方案及其特征
一、有关基本概念
1. 陆壳、洋壳和过渡壳 2. 岩石圈和软流圈 3. 岩石圈板块 4. 板块边界及其类型 5. 板缘和板内
1990
1995
2000
2010 年
我国年石油产量与需求量比较(据CNPC等资料)
累积探明储量(亿吨)
200
190 192.9 195.8 198.7
180
182.67 164.83169.88174.3
160
148.66154.09158.89
地形之盆地分析_

地形之盆地分析_人们把在地貌上四周高、中部低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
盆地四周一般为山地或高原,盆地内部有的有平原,有的为丘陵,还有的为沙漠、盐沼及湖泊所占据。
地球上最大的盆地在东非大陆中部,叫刚果盆地或扎伊尔盆地,面积约相当于加拿大的l/3。
它是非洲重要的农业区,盆地边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我国的四大盆地是指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
按形成原因,可把盆地分为构造盆地和侵蚀盆地。
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称为构造盆地。
多数的大型盆地为构造盆地,这类盆地的周边多为断层线,向盆地内部下降,外部抬升,也称为断陷盆地。
有些位于大陆内部的盆地,因四周山地阻挡,温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气候干燥,雨量稀少,多为内流水系,盆地内多为沙漠、咸水湖或盐湖占据。
如我国的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我国西南地区的多数构造盆地,属外流水系,最大的如四川盆地,盆地东部多为海拔500米左右的丘陵,西部为开阔的成都平原。
盆地内自然条件好,资源丰富,被称为天府之国。
上述盆地面积都在10万平方千米以上,属于大型盆地。
为数众多的是小型盆地,在山区、高原和丘陵地区经常可见到几百到几十平方千米的小盆地,甚至只有几平方千米的更小盆地。
这些盆地除了构造原因形成的断陷盆地外,还有其他成因,如冰川、流水、风等的侵蚀作用和岩溶地区的溶蚀作用等,都可形成规模不等的小盆地,这就是侵蚀盆地。
如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景洪盆地,主要是由澜沧江及其支流的侵蚀扩展而成的。
在青藏高原上有些山谷中的开阔盆地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经常可见风蚀洼地、风蚀湖盆等地貌形态。
在我国西南地区,如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等石灰岩地区,经常可见到与峰林地貌相对应的溶蚀洼地、溶蚀漏斗、溶蚀盆地等负向地形。
我国的盆地较多、类型复杂。
东南部的盆地多数自然条件较好,盆地内一般为平原或丘陵,降水丰富,温度较高,土壤肥沃,是发展农牧业和林业等多种经济的好地方。
第二章 盆地的分类和构造特征分析

41%
52%
油气的丰度与盆地的叠加作用 有密切的关系
地壳运动具有多旋回性,每一阶段在统一的 动力学机制下形成相应的沉积盆地,在以后 的演化历史中,不同时期的原型盆地不同程 度地有所继承或叠置,构成多旋回的叠合盆
地。
————具有多期生油和多种类型油气藏特 点
二、常见的盆地分类
按照沉积相分类:海相盆地、陆相盆地 按照盆地的形成方式:断陷盆地和拗陷盆地 按照盆地形成时的受力态:压性盆地和张性盆地、压扭性盆地 根据盆地内沉积作用与盆地沉降作用时间的匹配,分为同生沉积 盆地和构造盆地(沉积后盆地)
其他分类方案如盆地的深浅、形成时 代等
最流行的分类(按构造位置或构造背 景):
槽台说的分类 板块构造说的分类
三、槽台说的盆地分类
•地槽--地壳上的活动地带。
J.hall,1859研究北美阿帕拉契亚山脉古生代地层时发现 已经褶皱的古生代地层超过万米,而邻区密西西比平原几 乎未褶皱的厚度只有它的十几分之一。
•按照现代对地槽概念的理解,地槽的基本特点 就是它的强烈活动性,以及它在发展过程中由坳 陷向褶皱带的有规律地转变。
1. 沉积厚度巨大。 2. 外形为狭长条形 3. 空间分布位于大陆边缘、大洋边缘或大陆之间。 4. 地槽由坳陷转为褶皱带后,通常表现为巍峨耸立的山脉。 5. 地槽区岩浆活动广泛而强烈。 6. 地槽区构造变动强烈而复杂。 7. 变质作用强烈。
• 板块的相对水平运动包括3种端元方式
– ①离散运动 – ②汇聚运动 – ③走滑运动
• 板块的边界包括3类
– ①离散边界(divergent plate boundary) – ②聚敛边界(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③转换边界(transform plate boundary)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旷理雄
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
主 讲 人: 旷理雄
中南大学地学院地质所
2011年4月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91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与盆地分析有关的研究工作:
2011年 主持油田横向课题《靖安油田大路沟一区长 2油藏二次精细油藏描述》
2010年 主持油田横向课题《绥靖油田建产有利区目标研究》
M.W.Bally(1975):指出盆地的定义包含有超过1km厚沉积物 的沉降体制,它现今仍或多或少保存有原来的形状。
这个定义不包括有厚的和常有复杂变形的沉积物的褶皱带,虽
然它们有时也会产出一定数量的油气。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W.R.Dickinson(1974):提出了盆地的两重含义。一种含义是盆地 仅仅是一个等深的或地形上的洼陷;另一种更重要的含义在于盆 地是形成一厚层沉积层序的岩石棱柱体。
第五章 盆地石油地质学分析
盆地油气形成与富集的基本条件及其合理配置,包括油气源条件(烃源岩的类型与分布、 有机质丰度与类型及成熟度),储集条件(储集层类型、物性与非均质性),盖层条件 (盖层类型、封闭机理及评价方法),圈闭条件(圈闭类型及有效性),油气运移和聚集 过程分析,保存条件(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岩浆活动与油气保存),盆地模拟原 理、方法、主要参数和结果,油气系统,盆地的形成、演化、地质作用与成藏要素关系, 区带和圈闭评价及其资源量估算。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究思路,为以后从事矿藏的调查和勘 探的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是资源勘 查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石油地质专业和辅修专 业研究生的主要课程。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盆 地分析课程中的应用,要求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 网络技术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盆地分析理论性、操 作性和技术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 习,掌握盆地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及研究思 路。
第三章 盆地地层学和沉积学分析
盆地地层分析原理、盆地地层格架的分析方法、盆地不整合与沉积旋回分析、盆地沉积 体系研究方法、各类盆地构造岩相特征等。
第四章 盆地沉降史和热史分析
沉降史分析的原理、方法、资料准备和处置,伸展盆地和前陆盆地沉降史特征,裂陷盆地 和压陷盆地沉降的理论模拟。盆地热史分析中的镜质体反射率反演法(原理和流程、理论 模型、可靠性分析),裂变径迹分析法(概念、退火与应用),流体、包裹体测温,矿物 温度计方法等。
含油气盆地是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的基本单位。世界上99 %以上的油气资源是在沉积岩中,那些在非沉积岩中储存的油气也与附 近的沉积岩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评价、预测油气远景和寻找油气资源, 必须研究沉积盆地。
含油气盆地本身是一个整体或实体,有其内在的地质规律,包括地 层层序、沉积相和沉积系统、构造、石油地质等,只有对其作整体剖 析,才能查明油气在整个盆地中的分布规律,有效地选定最有利的勘探 区带和勘探目标。
部级课题《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靶区优选》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能源矿产与金属(非金属)矿产共生,为什么?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能源矿产与金属(非金属)矿产共生,为什么?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课程简介
《盆地分析原理和方法》是研究盆地的地 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盆地类型、盆 地演化史及盆地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成矿条 件综合研究,以揭示盆地的含矿性及矿产的形 成、演化、分布规律,为勘探资源提供可靠的 依据。
朱夏(1965):“地壳的一定地段在大地构造发展一定阶段的 一种洼陷构造”。或“在地质发展历史一定阶段的一定运动体制下形 成发展的统一的沉降大地构造单元”。
M.W.Bally(1975):指出盆地的定义包含有超过1km厚沉积物 的沉降体制,它现今仍或多或少保存有原来的形状。
这个定义不包括有厚的和常有复杂变形的沉积物的褶皱带,虽
P.A.Allen(1990)在《盆地分析-原理与应用》一书中指出, 盆地分析就是将沉积盆地作为实体进行地球动力学综合研究。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一、盆地分析的内涵
《盆地分析原理和方法》是研究盆地的地 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盆地类型、盆 地演化史及盆地成因,在此基础上结合成矿条 件综合研究,以揭示盆地的含矿性及矿产的形 成、演化、分布规律,为勘探资源提供可靠的 依据。
据1989年的统计,全球已发现大油田311个、大气田127个, 其总储量占世界已发现证实储量的80%以上。大油气田的形成 是由盆地各种地质条件所决定的,各种成烃、成藏要素必须具 备,缺一不可,这就使得在进行含油气盆地分析时,必须进行 全面系统和精细的研究。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第二节 含油气盆地分析的内容和程序
主持国家专项课题《江汉盆地油气资源评价》
1991年-1994年 主持:
厅级重点课题《江汉探区重点区带盆地模拟评价推广应用》
油田横向项目《铁岭盆地含油气远景早期评价与预测》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江汉探区油气资源评价》
厅级重点课题《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评价》
中石化西指课题《准噶尔盆地江汉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目标研究》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含油气盆地
并非所有的沉积盆地都是含油气盆地。按照含油气性可将
含油气盆地分为三级:即具大油气的盆地、只含中小油气田的 盆地和仅见油气流的盆地。
大油气田是指可采石油储量接近8000104吨(或5108桶)或 天然气850 108m3。在全球已划定的517个盆地中,具有大油气 田的盆地有73个,只有含中小油气田的盆地有137个,仅见油气 流的有47个,至今无重要油气发现的盆地有259个。
结语:就“盆地”而言,以R.C.Selley(1976-1985)的定义较全面。 “盆地”应具有三
重涵义,即地貌盆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而本文所说的“盆地分析”主要指的
是沉积盆地分析。关于“沉积盆地”概念的理解,至少应包含三个要素:第一是物
质,即沉积盆地是由沉积地层组成的;第二是地质时代,即沉积盆地发生在一定
一、盆地分析的内涵
20世纪40年代,Pettijohn从沉积学出发提出“沉积盆地分析” 的概念,将盆地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中充填的沉积物进行全面的 研究。
A.D.Miall(1984)在《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一书中认为以勘探 资源为目的的盆地分析是对盆地中的沉积岩层进行研究,涉及许 多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地层学、构造学和沉积学。
R.C.Selley(1976-1985):按三重概念将盆地分为三种,即地貌盆
地、沉积盆地和构造盆地。
所谓“地貌盆地”是指被天然高地围绕的一块低地大陆地貌盆地可
以是较小的山间平原或横贯大陆的河谷等;水下的地貌盆地可以
从小型的冰碛湖到大型的大洋盆地。
所谓“沉积盆地”是指一个平缓褶曲的沉积层、向中心倾斜的地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一、盆地分析的内涵
1、盆地的成因分析主要是从地球动力学角度研究各类盆地的形 成机理包括板块构造背景、动力来源、类型、方式,深部岩石圈 结构和深部构造作用过程,盆-山关系等,从而建立各类盆地的 成因模式及其相应的地层、沉积、构造模式。
2、盆地的演化史是盆地定量分析的重点和关键,包括多方面内 容,如沉降史分析(或称地史分析)、沉积充填史分析、热史分 析、埋藏史分析以及盆地演化与成烃史和成藏的关系研究等。最 近,在沉降史分析中,也加强了对剥蚀量和剥蚀史的研究。
保存(Maintenance),指盖层及后期改造的条件。
4个S:
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指沉积环境、组合和生储盖组合及分布;
沉降作用(Subsidence),指断陷和拗陷、沉降速率、沉降原因;
应力场和应力条件(Stress field and Stress condition)
构造样式(Structural style),指构造形态,张、压、走滑应力体制下的构造样
的地质时代;第三是空间,即沉积盆地是具有盆状形态的地壳构造单元。因此,
在一定的地质时期中,在盆状的空间中堆积的沉积物(一般认为厚度超过
1000m)即是沉积盆地。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二、含油气盆地(含矿盆地)
含油气盆地(含矿盆地)是具备成烃(成矿)要素、有过成烃(成 矿)过程并已发现有商业价值的油气聚集(矿聚集)的沉积盆地。
2009年 主持油田横向课题《绥靖地区油藏评价目标优选及井位部署》
2008年 主持油田横向课题《宁条梁—乔沟湾地区三叠系、侏罗系油藏有利区筛选》
2007年 参加中石化课题《塔里木盆地晚古生界沉积储层与聚集规律》
2005-2006年 主持油田横向课题《塔里木盆地于奇地区油气成藏特征及目标评价》
2004年
里 塔
山 金 尔
山
阿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山
天
旷理雄
地
木
盆
昆 仑
里 塔
山 金 尔
山
阿
2011年4月
中南大学地学院
旷理雄
叶连俊(1980):认为“持续地接受沉积的地区称为沉积盆地”。他根据盆地的沉积 作用与盆地形成作用的时间配合关系将盆地分为先成盆地、同生盆地和次生盆地 等三类,与赛利的概念相似,但使用的名词不同。 张文佑(1984):也强调区别前构造期盆地、同构造期盆地和后构造期盆地的意 义。并指出许多现存的含油气盆地都是被改造的后构造期盆地,要寻找最有利的 生油地区,必须打破后构造期残余盆地的界限,进行更大范围的构造岩相带划分 和对比,进行古气候、古生态和沉积环境等对比研究,恢复前构造期盆地的面 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