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二版)(于晓萍主编)配套材料 43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mini课件)

合集下载

食品仪器分析 试卷

食品仪器分析 试卷

《食品仪器分析》习题一、选择题(1.5分/题,共30分)1.电位分析法中的参比电极,其( )。

A.电极电位为零B.电极电位为一定值C.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变化而变化D.电位与温度无关2.关于离子选择电极,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不一定要有内参比电极和内参比溶液B.无电子交换C.不一定有晶体膜D.不一定有离子迁移3.测量溶液pH值通常所使用的两支电极为()。

A.玻璃电极和Ag-AgCl电极B.玻璃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C.玻璃电极和标准甘汞电极D.饱和甘汞电极和Ag-AgCl电极4.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 )。

A.频率 B.波长 C.传播速度 D.周期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A.原子核外层电子能级间的跃迁B.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C.分子的电子结构D.原子的电子结构6.下面四种气体中不吸收红外光谱的有()。

A.H2O B. CO2C.CH4D.N27.在红外光谱图上1500cm-1和1600 cm-1两个吸收峰是否存在是鉴别下列何种基团存在的主要依据( )。

A.CH3B.苯环 C.-OH D.C≡C8.在光学分析法中,采用空心阴极灯作光源的是 ( )。

A.原子吸收光谱 B.紫外光谱C.可见分子光谱D.红外光谱9.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可消除( )。

A.电离干扰 B.物理干扰 C.化学干扰 D.光谱干扰10.常用于评价色谱分离条件选择是否适宜的参数是( )。

A.理论塔板数 B.塔板高度C.分离度 D.死时间11.在色谱分析中,可用来定性的色谱参数是( )。

A.峰面积 B.保留值 C.峰高 D.半峰宽12.在色谱分析中,可用来定量的色谱参数是( )。

A.峰面积 B.保留值 C.保留指数 D.半峰宽13.下列参数中不属于色谱图参数的是( )。

A.tB.W C.A D.RR14.气相色谱法规定完全分离时分离度(R)的数值是( )。

A.R=1.0 B. R=1.5 C.R=2.0 D.R=2σ15.气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仪器分析试题库

仪器分析试题库

A 、 GCB 、 ISE6、直接测定鱼肝油中的维生素 仪器分析试题库第一部分 单一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谱仪用的换能器或检测器是( c )A 、热导检测器B 、电导仪C 、光电倍增管D 、热电偶 2、 气相色谱仪用的换能器或检测器是( a )A 、热导检测器B 、电导仪C 、光电倍增管D 、热电偶 3、 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氟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b )A 、 GCB 、 ISEC 、 AASD 、 UV4、 测定大气中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M 大于 400)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 a )A 、 GCB 、 ISEC 、 AASD 、 UV5、 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金属元素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C 、 AAS D 、 UVA 首选的仪器分析方法是( d )A 、 GCB 、 ISEC 、 AASD 、 UV7、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属于( a )电极。

A 、晶体膜B 、硬质C 、气敏D 、活动载体8、 近紫外区的波长是( b )。

A 、5〜140pmB 、200〜400nmC 、2.5〜50umD 、0.1 〜100mm9、荧光分析仪器中,两个单色器的夹角是( c )度。

A 、 30B 、 60C 、 90D 、 18010、( a )先生采用锐线光源测量谱线峰值吸收的办法,一举解决了原 子吸收光谱法测量中所产生的困难。

A 、 WalshB 、 DopplerC 、 LorentzD 、 Holtsmark11 、紫外光谱中,能量最小的跃迁是( d )。

* * * *A 、 c f cB n — (TC 、 n f nD n — n12、 在某色谱柱上,组分A 的峰宽为3 0秒,保留时间为 3.5分钟。

由其 计算所得的理论塔板数为( b )。

A 、 1176B 、 784C 、 407D 、 27113、 为了提高pH 玻璃电极对H +响应的灵敏性,pH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 在( c )浸泡 24 小时以上。

电子教案与课件:仪器分析(第二版)(于晓萍主编)配套材料 仪器分析作业本(第二学期)

电子教案与课件:仪器分析(第二版)(于晓萍主编)配套材料 仪器分析作业本(第二学期)

项目5 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物质的含量思考与练习 5.22、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活(浓)度的关系是:( )A.无关B.成正比C.与被测离子活(浓)度的对数成正比D.符合能斯特方程。

3、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A.玻璃电极 B.气敏电极 C.饱和甘汞电极 D.银-氯化银电极4、关于 pH 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原因,下列说法何种是正确的?( )A. 氢离子在玻璃表面还原而传递电子B. 钠离子在玻璃膜中移动C. 氢离子穿透玻璃膜而使膜内外氢离子产生浓度差D. 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的结果5、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可用于:( )A.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B.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校正方法误差D.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等级批阅时间6、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量时,需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这是为了:( ) A.减小浓差极化 B.加快响应速度 C.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 D.降低电极电阻7、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蒸馏水中浸泡 24h 以上,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和甘汞电极使用温度不得超过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温度较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斜率的理论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25℃时一价正离子的电极斜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价正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已知n i =n j ,K ij =0.001,这说明 j 离子活度为 i 离子活度_________倍时 j 离子所提供的电位才等于 i 离子所提供的电位。

10、对于钠离子选择性电极,已知3,10-=++K Na K ,这说明电极对 Na +的响应比对 K +的响应灵敏_________倍。

仪器分析教程(第二版)课后题部分答案

仪器分析教程(第二版)课后题部分答案

要以In-为主要存在形式, 所
以有:A=εl c 得 0.84=ε×1×10-3×1 ε=840L/mol/cm
由公式:
pka pH
lg
A (L ) A(HL) A
7.00
lg
0.588 0.840 0 0.588
6.63
3.24 计算下列化合物的λmax
CH3
(1)
参看39页表3.5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低熔点金属,合金的分析,高含量元素的 分析,难以激发元素的分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电子和离子被电场加速,同时和气体分子、 原子等碰撞,使更多的气体电离,电子和离子各在炬管内沿 闭合回路流动,形成涡流,在管口形成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 子焰炬。其特性:①由于等离子焰炬具有很高的温度,所以 具有很强的激发和电离能力,能激发很难激发的元素,有很 强的离子线②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很好的检测限,相对检出 限可低于ng级,适用于微量和痕量分析。适用范围宽,可测 元素达70多种③稳定性好,分析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都很 高④由于它不用电极,可避免由电极污染而带来的干扰⑤背 景发射和自吸效应很小,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进一一步 降低检出限和光谱背景。
解: (1() a)阳极:Cr2+ Cr3+ +e
=-0.41v (-)
阴极:Pb2+ +2e Pb
=-0.126v (+)
1106 1750
sin
48.2 sin 11.2
1
315.0(nm)
2.6 用dn/dλ=1.5×10-4 的60°熔融石英棱镜和刻有1200条·mm-1的光栅来色散Li的 460.20nm及460.30nm两条谱线,试计算:(1)分辨率 (2)棱镜和光栅的大小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1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1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1解:(1)cos ϕ = 1时,11385.0200065.0211--⋅=⨯⨯==mm nm mmm Kfb D (2)51102.12000302⨯=⨯⨯==-mm mm Klb R (3)51100.22000502⨯=⨯⨯==-mm mm Klb Rnm nmR35108.2100.2560-⨯=⨯==∆λλ。

15.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SiO 2中微量铁的质量分数时,以Fe 302.06 nm 为分析线,Si 302.00 nm 为内标线。

标准系列中Fe 加入量和分析线对测得值列于下表中,试绘制工作曲线,求试样中SiO 2中Fe 得质量分数。

解:标准加入法的定量关系式为)(s x c c A R +=,以R 对s c 作图如下0.200.250.300.350.400.450.500.55Rc s / %当工作曲线与横坐标相交时,0=R ,此时s xc c -=,从图上可得出 %0018.0=x c 。

第五章 原子吸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11. 计算火焰温度2000 K 时,Ba 553.56 nm 谱线的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

已知g i /g 0 = 3。

解:eVnms cm eV hcE i 24.256.553100.310136.411015=⋅⨯⨯⨯==--λ)200010618.824.2(exp 3)(exp 1500KK eV eVT Eg g N N i i i ⨯⋅⨯-=-=--κ61081.6-⨯=13.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的倒线色散率为2.0 nm ⋅mm -1,狭缝宽度分别为0.04 mm 、0.08 mm 、0.12 mm 、0.16 mm 和0.2 mm ,求相应的光谱通带宽度是多少? 解:已知S D W ⋅=,分别代入D 和S 值可求得光谱通带宽度W 分别为nm 08.0,nm 16.0,nm 24.0,nm 32.0,nm 40.0。

仪器分析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仪器分析第⼆版课后习题答案仪器分析第⼆版课后习题答案【篇⼀:仪器分析课后习题与思考题答案】3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i-visp503.1分⼦光谱如何产⽣?与原⼦光谱的主要区别它的产⽣可以看做是分⼦对紫外-可见光光⼦选择性俘获的过程,本质上是分⼦内电⼦跃迁的结果。

区别:分⼦光谱法是由分⼦中电⼦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原⼦光谱法是由原⼦外层或内层电⼦能级的变化产⽣的,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

3.2说明有机化合物紫外光谱产⽣的原因,其电⼦跃迁有那⼏种类型?吸收带有那⼏种类型?跃迁类型与吸收带3.3在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尽可能选择最⼤吸收波长为测量波长?因为在实际⽤于测量的是⼀⼩段波长范围的复合光,由于吸光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能⼒不同,就导致了对beer定律的负偏离。

吸光系数变化越⼤,偏离就越明显。

⽽最⼤吸收波长处较平稳,吸光系数变化不⼤,造成的偏离⽐较少,所以⼀般尽可能选择最⼤吸收波长为测量波长。

3.5分光光度法中,引起对lambert-beer定律偏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让克服这些因素的影响偏离lambert-beer law 的因素主要与样品和仪器有关。

样品:(1)浓度 (2)溶剂 (3)光散射的影响;克服:稀释溶液,当c 0.01mol/l时, lambert-beer定律才能成⽴仪器:(1)单⾊光(2)谱带宽度;克服:lambert-beer law只适⽤于单⾊光,尽可能选择最⼤吸收波长为测量波长3.9 按照公式a=-lgt计算第5章分⼦发光分析法p1085.3(b)的荧光量⼦率⾼,因为(b)的化合物是刚性平⾯结构,具有强烈的荧光,这种结构可以减少分⼦的振动,使分⼦与溶剂或其他溶质分⼦的相互作⽤减少,即减少了碰撞失活的可能性5.4苯胺的荧光在10时更强,苯胺在酸性溶液中易离⼦化,单苯环离⼦化后⽆荧光;⽽在碱性溶液中以分⼦形式存在,故显荧光。

⼀般ph在7~12发⽣蓝⾊荧光。

仪器分析技术W430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2

仪器分析技术W430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构造2

分开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
光信号 转换电信号—来自9—谢谢观看`
仪器分析技术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2
主讲教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孙明哲
二、部件作用
(2)、石墨炉原子化器 以石墨管作为电阻发热体,通电后迅速升温,使置于石墨管中被测 元素变为基态原子蒸气。 石墨管中的样品得以完全原子 化,并在光路中滞留较长时间 (相对火焰法而言)。因而 该 方法可是灵敏度大大提高,使 检出限降低到ppb级。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
— 3—
二、部件作用
(2)、石墨炉原子化器 石墨炉程序通常有下列步骤: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
干燥:蒸发溶剂 灰化:除基体物质 原子化:使原子化 净化:除试样残渣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
— 4—
二、部件作用
3、分光系统 将空心阴极灯发射的、未被待测元素吸收的特征谱线与邻近谱线分 开,只允许待测元素的共振线通过。 主要由入射狭缝、色散原件 (光栅)、反射镜和出射狭缝 组成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
— 5—
二、部件作用
4、检测系统 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主要包括检测器、放大器、对数转换器和显 示装置组成。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
— 6—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3
分析过程
— 7—
三、分析过程
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构造
— 8—
总结
发射特征 辐射
待测元素 原子化

电子教案与课件:仪器分析(第二版)(于晓萍主编)配套材料 仪器分析作业本(第一学期)

电子教案与课件:仪器分析(第二版)(于晓萍主编)配套材料 仪器分析作业本(第一学期)

项目1 有色、无色可显色物质的分析思考与练习1.11、何谓分光光度法?2、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什么特点?等级批阅时间思考与练习1.21、解释下列名词术语比色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目视比色法单色光复合光互补光吸收光谱曲线透射比吸光度摩尔吸光系数质量吸光系数光程长度等级批阅时间2、朗伯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成正比;比尔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成正比,二者合为一体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3、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液层厚度为时,在一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

常用符号表示。

因此光的吸收定律的表达式可写为。

4、吸光度和透射比的关系是:。

5、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

A.400~780nm B.200~400nm C.200~1000nm D.400~1000nm6、物质吸收光辐射后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这是由于( )。

A.分子的振动 B.分子的转动C.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D.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跃迁7、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

CuSO溶液呈现蓝色4是由于它吸收白光中的( )。

A.蓝色光波 B.绿色光波 C.黄色光波 D.青色光波8、吸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面因素中有关的是( )。

A.吸收池材料 B.吸收池厚度 C.吸光物质浓度 D.入射光波长9、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

A.向长波移动 B.向短波移动 C.不移动 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10、当吸光度A=O时,τ为( )。

A.0 B.10% C.100% D.∞等级批阅时间11、某试液显色后用2.0cm吸收池测量时,τ=50.O%。

若用l.0cm或5.0cm吸收池测量,τ及A各为多少?12、某一溶液,每升含47.0mg Fe。

吸取此溶液5.0mL于100mL容量瓶中,以邻二氮菲光度法测定铁,用1.0cm吸收池于508nm处测得吸光度0.46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单色器(分光系统)
情境四:原子吸收法对金属离子的测定 任务一:认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课程:仪器分析
单色器(分光系统)
主要由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及 凹面反射镜组成。
现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多用衍射光栅来作为免散元件, 它的分辨率高于棱镜,而且色散率不随波长而变。
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吸收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光谱通带=缝宽(mm)×线色散率倒数( nm • mm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色器(分光系统)
(红外与原子吸收的单色器都在样品后面,与紫外可见不同)
光源强度一定时,要选用适当色散率的光栅与狭缝宽 度配合,构成适合测定的光谱通带(单色器通带),来满足分 辨率、集光要求。
单色器(分光系统)
光谱通带是指单色器出射光谱所包含的波长范围,它由 光栅线色散率的倒数和出射狭缝宽度所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