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最新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1.1锐角三角函数一、选择题1.在△ABC中,∠C=90°,BC=2,AB=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A= B.cos A=C.sin A= D.tan A=2.如图l-2l所示的是一水库大坝横截面的一部分,坝高h=6 m,迎水坡AB=10 m,斜坡的坡角为a,则tan a的值为 ( )A. B. C. D.3.如图1-22所示,在矩形ABCD中,DE⊥AC于E,设∠ADE=a,且cos a=,AB=4,则AD的长为 ( )A.3 B.C. D.二、填空题4.如图1-23所示,一架梯子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AC=3米,cos∠BAC=,则梯子AB的长度为米.5.若a是锐角,且sin2 a+cos2 48°=1,则a= .6.如图l-24所示,在Rt△ACB中,∠C=90°,AB=3,BC=1,求∠A的三角函数值.三、计算与解答题7.如图1-25所示,在Rt△ACB中,∠ACB=90°,CD为AB边上的高,BD=3,AD =,求sin A,cos A,tan A的值.8.如图1-26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0),点B在第一象限内,BO=5,sin∠BOA=.(1)求点B的坐标;(2)求cos∠BAO的值.9.请你画出一个以BC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使底边上的高AD=BC(1)求tan∠ABC和sin∠ABC的值;(2)在你所画的等腰三角形ABC中,假设底边BC=5米,求腰上的高BE.参考答案1.C[提示:sinA=.]2.D[提示:过A点作垂线交底部于C点,则△ACB为直角三角形,∴BC==8(m),∴tan a==.故选D.]3.B[提示:∠ADE和∠EDC互余,∴cos a=sin∠EDC=,sin∠EDC=∴EC=.由勾股定理,得DE=.在Rt△AED中,cos a=,∴AD=.故选B.]4.4[提示:在Rt△BCA中,AC=3米,cos∠BAC=,所以AB=4米,即梯子的长度为4米.]5.48°[提示:∵sin2a+cos2 a=l,∴a=48°.]6.提示:sin A=,cos A=,tan A=.7.解:∵∠ACB=90°,CD⊥AB,∴△ACD∽△CBD,∴CD2=AD·DB=16,∴CD=4,∴AC=.∴sin A==,cos A=,tan A=. 8.解:(1)如图l-27所示,作BH⊥OA,垂足为H.在Rt△OHB中,∵BO=5,sin∠BOA=,∴BH=3,∴OH=4,∴点B的坐标为(4,3). (2)∵OA=10,OH=4,∴AH=6.在Rt△AHB中,∵BH=3,∴AB=,∴cos∠BAO== .9.解:(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1-28所示,∵AB=AC,AD⊥BC,AD=BC,∴BD=B C= AD,即AD=2BD,∴AB=BD,∴tan∠ABC==2,sin∠ABC== (2)作BE⊥AC于E,在Rt△BEC中,sinC=sin∠ABC=.又∵sin C=∴故BE=(米).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一.选择题:1.在△ABC中,∠A,∠B都是锐角,且 sin A=,cos B=,则△ABC三个角的大小关系是()A.∠C>∠A>∠B B.∠B>∠C>∠AC.∠A>∠B>∠C D.∠C>∠B>∠A2.若0°<<90°,且|sin-|+,则tan的值等于()A. B. C. D.3.如图1—37所示,在△ABC中,∠A=30°,tan B=,AC=,则AB的长是 ( ) A.3+ B.2+C. 5 D.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是( ) A.a B.a C.a D.a或a二、选择题5.在Rt△ACB中,∠C=90°,AC=,AB=2,则tan= .6.若a为锐角,且sin a=,则cos a= .7.在Rt△ACB中,若∠C=90°,sin A=,b+c=6,则b= .8.(1)在△ABC中,∠C=90°,sin A=,则 cos B=________;(2)已知为锐角,且cos(90°-)=,则=________;(3)若,则锐角=________.三、计算与解答9.计算(1)sin 60°·cos 30°-.(2) 2 cos230°-2 sin 60°·cos 45°;(3) 2 sin30°-3 tan 45°+4 cos 60°;10.如图1—38所示,在Rt△ACB中,∠BCA=90°,CD是斜边上的高,∠ACD=30°,AD =1,求AC,CD,BC,BD,AB的长.11.如图1—39所示,在相距100米的A,B两处观测工厂C,测得∠BAC=60°,∠ABC=45°,则A,B两处到工厂C的距离分别是多少?12.在△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且c=,若关于x的方程(+b)x2+2ax+(-b)=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方程2x2-(10sin A)x+5sin A=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为6,求△ABC的面积.参考答案1. D; 2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配套练习册配套参考答案(解析版)

数学课堂同步练习册(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参考答案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一)一、 D C C 二、 1. ≠0,=0,≠0,=0,≠0 =0, 2. x x y 62+=3. )10(x x y -= ,二三、1. 23x y = 2.(1)1,0,1 (2)3,7,-12 (3)-2,2,0 3. 2161x y =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二)一、 D B A 二、1. 下,(0,0),y 轴,高 2. 略 3. 答案不唯一,如22x y -= 三、1.a 的符号是正号,对称轴是y 轴,顶点为(0,0) 2. 略3. (1) 22x y -= (2) 否 (3)(),6-;(),6-§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三)一、 BDD 二、1.下, 3 2. 略 三、1. 共同点:都是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 轴.不同点:顶点分别为(0,0);(0,2);(0,-2) .2. 41=a 3. 532+-=x y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四)一、 DCB 二、1. 左,1, 2. 略 3. 向下,3-=x ,(-3,0) 三、1. 3,2a c ==- 2. 13a =3. ()2134y x =-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五)一、C D B 二、1. 1=x ,(1,1) 2. 左,1,下,2 3.略三、1.略2.(1)()212y x =+- (2)略 3. (1)3)2(63262--=-===x y k h a(2)直线2223x =>-小2.(1)()212y x =+- (2)略 §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象(六) 一、B B D D 二、1.23)27,23(=x 直线 2. 5;5;41<- 3. < 三、1. ab ac a b x a y x y x y 44)2(32)31(36)4(2222-++=---=--= 略2. 解:(1)设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y ax bx c =++.由已知,抛物线过(20)A -,,(10)B ,,(28)C ,三点,得4200428a b c a b c a b c -+=⎧⎪++=⎨⎪++=⎩,,.解这个方程组,得 224a b c =⎧⎪=⎨⎪=-⎩.∴所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224y x x =+-.(2)222192242(2)222y x x x x x ⎛⎫=+-=+-=+- ⎪⎝⎭.∴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922⎛⎫-- ⎪⎝⎭,.§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一、 C D D 二、1.(-1,0);(2,0) (0,-2) 2. 一 3. 312-或; 231<<-x ; 312x x <->或 三、1.(1)1x =-或3x = (2)x <-1或x >3(3)1-<x <3 2.(1)()21232y x =--+ (2)()20和()20 §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一)一、 A C D 二、1. 2- 大 18 2. 7 3. 400cm 2三、1.(1)当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40m 和10m 时,矩形场地的面积是400m 2(2)不能围成面积是800m 2的矩形场地.(3)当矩形的长为25m 、宽为25m 时,矩形场地的面积最大,是625m 22.x m ,矩形的一边长为2x m .其相邻边长为((2041022xx -+=-+∴该金属框围成的面积(121022S x x ⎡⎤=⋅-+⎣⎦(2320x x =-++ (0<x<10-当30x ==-.此时矩形的一边长为)260x m =-,相邻边长为((()10210310m -+⋅-=.(()21003300.S m =-=-最大26.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二)一、A B A 二、1. 2 2. 250(1)x + 3.252或12.5 三、1. 40元 当5.7=x 元时,625=最大W 元 2. 解:(1)降低x 元后,所销售的件数是(500+100x ),y=-100x 2+600x+5500 (0<x ≤11 )(2)y=-100x 2+600x+5500 (0<x ≤11 )配方得y=-100(x -3)2+6400 当x=3时,y 的最大值是6400元。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

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导读:本文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练习题答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想一想】十月革命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什么影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的胜利开辟了人类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代。
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而且鼓舞着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议一议】举出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例子。
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和专家建设社会主义,苏维埃国家要充分利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大生产管理经验等主张,以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等等。
【材料阅读】议一议,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什么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大为减少。
农民缴纳粮食税后,剩余的粮食等农产品可以到市场交换物品,明显改善了生活水平。
【自我测评】人们认为十月革命是“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请谈谈你的看法。
十月革命使俄国无产阶级战胜了资产阶级,建立了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府——人民委员会,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
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是俄国无产阶级的胜利,还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他们树立了榜样,比如说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半殖民地的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
总而言之,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苏联的崛起【议一议】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和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从长远看,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文字讲义含例题及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教材分析练习及答案一. 本章的地位和作用函数知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三种函数中的一种,是一类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函数,是后续学习的重要的基础。
现实世界中充满了反比例函数的例子,有着极广泛的应用。
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跨学科应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实际问题,这类题目日益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反比例函数的教学,是在学生对函数已经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学习认识的又一种函数,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函数概念,进一步对函数所蕴涵的“变化和对应”思想有了深层的理解。
在应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中,增强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本章知识结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函数图象反比例函数性质确定函数解析式实际应用三.课程教学目标:1.经历在具体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结合具体情境领会反比例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2.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辩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运动变化观点,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及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 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五. 课时安排:(总课时约 9 课时)17.1反比例函数约3课时;17.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约 4课时;数学活动 小结约2课时.六. 教学建议:本章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第二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 第三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根据这三部分教学内容,提以下几点教学建议:第一部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在引进反比例函数概念时,应先复习前面所学的函数概念,及相关的知识为基础,为反比例函数的学习作好铺垫。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册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册答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沪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册答案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是我们青少年共同的目标,就让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时常要记住这句话,共同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吧!下面就是本店铺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全一册 课时同步练习 习题合集(含答案解析)

2.1二次函数一、夯实基础1.下列函数中属于一次函数的是( ),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A.y=x(x+1) B.xy=1C.y=2x2-2(x+1)2D.132+=xy2.当路程S一定时,速度υ与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 )A.正比例函数 B.反比例函数 C.一次函数 D.二次函数3.图中的三角形是有规律地从里到外逐层排列的.设y为第n层(n为正整数)三角形的个数,则下列函数关系式正确的是 ( )A.y=4n-4 B.y=4nC.y=4n+4 D.y=n24.当m 时,函数y=(m-2)x2+4x-5(m是常数)是二次函数.5.若y=(m2-3m)x2m-2m-1是二次函数,则m=.6.某厂今年一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为a元,以后每月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与上月相比增长率都是x,则该厂今年三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y(元)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二、能力提升7.如果水流的速度为a m/min(定量),那么每分钟的进水量Q(m3)与所选择的水管直径D(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8.一台机器原价为60万元,如果每年的折旧率为x,两年后这台机器的价位为y万元,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9.已知函数y=(m2-4)x2+(m2-3m+2)x-m-1.(1)当m为何值时,y是x的二次函数?(2)当m为何值时,y是x的一次函数?三、课外拓展10.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的长为5 cm,宽为4 cm,如果将它的长和宽都减去x(cm),那么它剩下的小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y(cm2).(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2)上述函数是什么函数?(3)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四、中考链接1.(2015·兰州中考)下列函数解析式中,一定为二次函数的是( )A.y =3x -1B.y =a +bx +cC.s =2-2t +1D.y =2.(2014·江苏苏州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1(a ≠0)的图象经过点(1,1),则代数式1-a -b 的值为( A .-3 B .-1 C .2 D .5答案1. CBA2.B[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的概念.当S 一定时,S=υt ,υ与t 成反比例关系.故选B]3.B[提示:尝试利用代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本题分别将第1,2,3层的三角形的个数代入各函数关系式中,只有B 符合.故选B .]4.≠2[提示:当m -2≠0,即m ≠2时,函数y =(m -2)x 2+4x -5为二次函数.] 5.-1[提示:需m 2-3m ≠0,m 2-2m -l =2同时成立.] 6.a (1+x )27.解:函数关系式为Q =a ·π·(2D )2= 24aD .8.解:由题意,得y =60(1-x)(1-x)=60(1-x)2,x 的取值范围为0<x <1. 9.提示:(1)当二次项系数m 2-4≠0时,原函数是二次函数.(2)当二次项系数m 2-4=0且一次项系数m 2-3m +2≠0时,原函数是一次函数,由此确定m 的值.解:(1)由m 2-4≠0,解得m ≠±2.故当m ≠±2时,y 是x 的二次函数. (2)由m 2-4=0,解得m=±2.由m 2-3m +2≠0,解得m ≠1,m ≠2.所以m =-2.因此,当m =-2时,y 是x 的一次函数. 10.解:(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得y =(5-x )·(4-x)=x 2-9x +20,所以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x 2-9x +20. (2)上述函数是二次函数. (3)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4. 中考链接:1.解:选项A 是一次函数;选项B 当a =0,b ≠0时是一次函数,当a ≠0时是二次函数,所以选项B 不一定是二次函数;选项C 一定是二次函数;选项D 不是二次函数.故选C 2. 解:把点(1,1)的坐标代入,得2.2.1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夯实基础1.抛物线y =2x 2,y =-2x 2,y =2x 2+1共有的性质是( ).A .开口向上B .对称轴都是y 轴C .都有最高点D .顶点都是原点 6.任给一些不同的实数k ,得到不同的抛物线y =x 2+k ,当k 取0,±1时,关于这些抛物线有以下判断:(1)开口方向都相同;(2)对称轴都相同;(3)形状相同;(4)都有最低点.其中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2.抛物线y =ax 2+b 与x 轴有两个交点,且开口向上,则a 、b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0,b <0 B .a >0,b >0C .a <0,b >0D .a <0,b <03.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y =ax 2+b 与y =ax +b(a ,b 都不为0)的图象的大致位置是( ).4.若二次函数y =ax 2+c ,当x 取x 1、x 2(x 1≠x 2)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 取x 1+x 2时,函数值为( ).A .a +cB .a -cC .-cD .c7.已知点(-2,y 1)、(-1,y 2)、(3,y 3)在函数y =x 2+c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二、能力提升5.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图象不可能由函数y =2x 2+1的图象通过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函数是( ).A .y =2x 2-1 B .y =2x 2+3C .y =-2x 2-1 D .y =212x -1 8.当m =_______时,二次函数y =(1-m)x 22m 的图象开口向上.9.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y 轴,且经过点(-2,-8),则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10.说明y =213x +4是由y =213x 怎样平移得到的,并说明: (1)抛物线y =213x +4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及y 随x 的变化情况; (2)函数的最大(小)值.三、课外拓展11.设直线y 1=x +b 与抛物线y 2=x 2+c 的交点为A(3,5)和B . (1)求出b 、c 和点B 的坐标.(2)画出草图,根据图象回答:当x 在什么范围时y 1≤y 2?12.如图所示,小华在某次投篮中,球的运动路线是抛物线y =215x +3.5的一部分,若命中篮圈中心,求他与篮底的距离l.四、中考链接1.(2012广州市,2, 3分)将二次函数y=x 2的图像向下平移1个单位。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练习册答案

人教版初三数学下练习册答案人教版初三数学下册练习册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二次根式?A. \( \sqrt{4} \)B. \( \sqrt{-5} \)C. \( \sqrt{2} \)D. \( \sqrt{0} \)答案:C2. 若 \( a \) 和 \( b \) 是非零实数,下列哪个等式是正确的?A. \( a^2 = b^2 \) 则 \( a = b \)B. \( a^3 = b^3 \) 则 \( a = b \)C. \( a^2 = b^2 \) 则 \( a = -b \)D. \( a^3 = b^3 \) 则 \( a = -b \)答案:B3. 一个圆的半径是 \( r \),那么它的面积是:A. \( \pi r^2 \)B. \( 2\pi r \)C. \( \pi r \)D. \( \pi \)答案:A二、填空题4.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 a \)、\( b \) 和 \( c \),且\( a + b >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
答案:合法的5.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 \( \sqrt{16} \),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
答案:16 或 -16(注意:负数没有实数平方根)三、解答题6. 解方程 \( x^2 - 5x + 6 = 0 \)。
答案:首先将方程因式分解为 \( (x - 2)(x - 3) = 0 \),因此\( x = 2 \) 或 \( x = 3 \)。
7. 已知 \( \triangle ABC \) 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 \( AB \)和 \( AC \) 是直角边,\( BC \) 是斜边。
若 \( AB = 3 \) 且\( AC = 4 \),求斜边 \( BC \) 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 BC = \sqrt{AB^2 + AC^2} = \sqrt{3^2 + 4^2} = \sqrt{9 + 16} = \sqrt{25} = 5 \)。
北师大版2019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北师大版2019九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1.解:∵PA与PB分别切⊙O于A,B两点,DE切⊙O于点C,∴DA=DC,CE=EB.∵△PDE的周长=PD+DE+EP=PD+DC+CE+EP=PD+DA+EB+EP=PA+PB,又∵PA=PB=5cm,∴△PDE的周长=2×5=10(cm).2.解:由切线长定理知AE=AF,BF=BD,CE=CD.令AE=AF=xcm,BF =BD=ycm,CE=CD=z cm.∵AC=AE+CE=x+z=13,AB=AF+BF=x+ y=9,BC=BD+CD=y+z=14.∴AF=4cm,BD=5cm,CE=9cm.3.解:如图3-7-14所示,连接OA,OB.∵PA,PB切⊙O于点A,B∴OA⊥PA,OB⊥PB,∴∠OAP=∠ OBP=90°.在四边形OAPB中,∠AOB+∠P=180°,又∵∠P= 40°,∴∠AOB=140°.∵OA =OB,∴∠OAB=∠OBA=20°.又∵OA⊥PA,OB⊥PB,∴∠FAD=∠EBD=90°-20°=70°.又∵在△DBE和△FAD中,∴△DBE≌△FAD(SAS),∴∠ADF=∠BED,∠BDE=∠AFD.∴∠ADF+∠BDE=∠ADF+∠AFD=180°-∠FAD=180°- 70°=110°.又∵∠ADF+∠BDE+∠EDF=180°,∴∠EDF=180°一(∠ADF+∠BDE)=180°-110°=70°.4.解:(1)能,首先以B点为端点将BA与BC重合在一起折出∠ABC 的平分线所在的线段,其次将BC与DC重合折出∠BCD的平分线所在的线段,两条线段的交点即为圆心O,量出圆心到BC边的距离约为3.4 cm.(2)如图3-7-15所示,连接AC,根据折叠得到圆心O在线段AC上,设⊙O与四边形ABCD四边AB,BC,CD,DA均相切,且切点分别为M,N,P,Q.在△ABC和△ADC中,∴△ABC≌△ADC(SSS).∴∠D=∠B=90°.∴S△ABC=S△ADC连接OM,ON,OQ,OP,设⊙O的半径为r,连接OB,OD.∴S四边形ABCD=2△ABC =2×1/2 AB BC=AB .BC=6×8=48(cm²).又∵S四边形ABCD=1/2 AB.r+1/2 BC.R+1/2 AD r+1/2 CD. r=1/2×6×r+1/2×8×r+1/2×6×r +1/2×8×r =3r+4r+3r+4r=14r,∴14r=48,∴r=24/7(cm).∴圆形纸片的半径为24/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