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重选与切换策略
UMTS高速铁路专网移动性策略和参数配置方案

高铁专网移动性策略 和参数配置方案1. 专网移动性策略高铁覆盖采用专网覆盖,采用专用频点(也可以采用室内分布频点)进行覆盖。
图1 专网频点的组网策略图1图2 专网频点的组网策略图2专网与公网配合整体策略: 公网频点为f1,专网频点为f2。
在车站配置f1、f2两个,如图1所示,其中f2小区为车站的室内分布小区;或只配置f1一个频点,如图2所示。
如果配置两个频点(图1),则车站用户在公网和专网间随机驻留;同时两个频点相互配置邻区(图2),允许用户在两个频点之间的重选和切换。
在站台规划过渡区域。
在这些过渡区域内,控制公网f1的覆盖,并通过重选和切换参数设置引导f1和f2频点的上用户驻留或切换到f3频点上。
过渡区也可以规划在铁路站台或火车开出的一小段铁路上,但需要控制过渡区的范围,避免过渡区泄露到铁路站台过渡区铁路专网联通公网车站 铁路站台过渡区 铁路专网联通公网站外或铁路外的区域,防止非火车用户受到过渡区的影响。
铁路沿线的专网小区(f2频点)配置f1的单向邻区,允许专网用户向公网重选和异频硬切换,但不允许公网用户向专网重选和异频硬切换。
之所以这样配置,是为了避免公网用户误驻留在专网上无法重选或切换到公网而掉话。
但需要对专网小区配置较低的异频重选和切换门限,同时专网在火车上提供良好的覆盖,保证火车上的的用户不会重选或切换到公网。
将来当公网F1频点不能满足容量需求,需要采用第三个频点进行扩容时,目前建议采用的移动性策略还是适用的,这时需要合理的控制好专网、公网的覆盖,减少彼此间的干扰,满足用户服务质量的需求。
在话务密集的城镇区域,配置单向邻区;在话务稀少的农村区域,如果客户提出需要使用铁路专网兼顾覆盖铁路沿线区域,可以配置双向邻区,按照普通的参数配置。
专网到公网的异频切换、重选策略不变。
在一些覆盖较弱的区域,如果无法保证火车上的用户不切换或重选到公网,可以不配置邻区。
2.参数配置建议2.1. 高速模式在NodeB打开高速移动模型,并设置速度等级。
高铁网优:重视邻区优化与切换算法

( 信 世 界 周刊 : 营商对 于 ( 通 运
郭 宝 :高 速 列 车 由于 封 闭严 密, 穿透 损 耗 更 大 , 以要求 更 强 所
的覆盖 信号。
高铁 沿 线的 无 线网络 优 化 , 其应 该 尤
注意 哪 些 方 面的 问题 ?以 及 注重 哪 些 新 技 术 的应 用?
同 时 , 统 上 的 微 蜂 窝体 制 和 传 切 换 速 度 较 慢 的 系 统 不 再 适 合 高
速移动载体 的需求 。 而 且 , 杂 物 象 环 境 下 和 高 速 复 移动 条件下 铁路 通信 的安 全 性、 可
郭 宝 :目前 高铁 的专 网优化 思
路 , 换 算 法 与 普 通 优 化 思 路 有 较 切
的效 果 ) 。 目前 太 原 一 京 的 高 铁 线 路 主 北
问题 , 果 保 证 了供 电 , 么高 铁 专 如 那
网基 本 上 就 能用 了 。
一
目前 的 商 用 试 验 局 分 布 在 乌 拉 尔 地 区彼 尔姆 市 , 要 进 行 覆 盖 主 测试 、 路通 讯 功能 测试 、 S 铁 Qo 测 试 以 及 CS 业 务 测 试 ,目前 项 目整 D 体 验 收 工 作 进 入 尾 声 , 项 测 试 各
要 是 采 用 高 铁 专 网维 护 优 化 , 一 统 设 备, 一 位 置 区 ( A , 中优 统 L C) 集
化 , 第 三 方 每 星 期 测 试 一 趟 高 速 请 铁路 。
般用 户没 有太 高 的通 信 要 求 ,
有 时候 有 用户 投 诉 , 主要 是 长 时 间 不 能 打 电话 , 者 脱 网等 等 , 要 对 症 或 需 下 药。C w
无线 通信
铁路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方案

铁路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方案一、前言。
咱铁路就像一个超级大怪兽,而铁路设备呢,就是这个大怪兽的牙齿、爪子和肌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零件”也会老化、不给力,所以咱得给铁路来个大变身,让它更牛哄哄地奔跑在大地上。
二、现状分析。
1. 老设备的毛病。
咱现有的铁路设备啊,有些就像老爷爷的老花镜,模糊不清了。
比如说一些旧型号的铁轨,磨损得厉害,就像被老鼠啃过的奶酪,到处是坑坑洼洼的。
还有那些信号系统,时不时就耍小脾气,就像调皮的小孩子闹别扭,给列车运行带来不少麻烦。
2. 新技术的诱惑。
再看看外面那些新玩意儿,简直就像魔法一样。
新的铁轨材料又坚固又耐用,像钢铁侠的盔甲一样厉害。
新型的信号系统精确得很,能让列车像听话的小宠物一样,精准地停在每个站台。
三、更新换代目标。
1. 更安全。
咱们要让铁路安全得像躲在保险柜里一样。
更新设备后,减少故障的发生,就像把路上的小石子都捡干净,让列车稳稳当当的,乘客们坐在车上能安心地打瞌睡、看风景,不用担心突然来个“急刹车”把手里的奶茶洒一身。
2. 更高效。
让列车跑得像风一样快,而且还能像瑞士手表一样准时。
新设备能让调度更加智能,就像有个超级大脑在指挥,列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序地穿梭在铁路线上,大大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
四、具体更新计划。
1. 铁轨方面。
短期(1 2年)先把那些磨损最严重的路段的铁轨换掉,就像给铁路的“伤口”贴上创可贴。
重点关注客流量大、列车运行频繁的线路,比如说北京到上海的线路,这可是咱的“黄金通道”啊。
在换铁轨的时候,顺便把铁轨下面的道床也整理整理,让铁轨能舒舒服服地躺在上面,就像给它铺了一张柔软的床垫。
中期(3 5年)逐步推广新型的高强度、耐磨铁轨材料。
这种材料就像超人的力量一样强大,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开始在一些新建线路或者正在进行大规模改造的线路上使用。
建立铁轨健康监测系统,就像给铁轨请了个私人医生。
这个系统能随时检测铁轨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什么小毛病,马上就能发出警报,让维修人员及时来治疗。
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优化

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优化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扩张和高铁列车的日益普及,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优化成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
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的优化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列车的间隔调度、信号控制、车速控制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列车间隔调度是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合理的列车间隔调度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线路的运行能力和通过能力。
通过优化列车间隔,可以减少列车之间的冲突,避免交叉与相撞。
在列车间隔调度中,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通过对列车行驶速度与列车之间的最小安全间隔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列车间隙的最小化,提高线路的列车运行能力。
其次,信号控制是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优化信号控制策略,可以合理分配信号灯的间隔时间,根据实时交通流量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信号控制的优化可以减少列车的等待时间和行车时间,减少拥堵现象,提高线路的通行能力。
在信号控制中,可以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和信号优化算法,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信号配时的优化,提高线路的列车运行效率和流量吞吐能力。
此外,车速控制也是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优化的关键内容之一。
合理的车速控制可以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通过在高铁线路上设置不同的速度限制区段,可以避免列车之间的相撞和速度过快引发的问题。
在车速控制中,可以利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和列车通信系统,实现对列车速度的精确控制,并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通过合理的车速控制,可以提高列车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降低事故发生率。
最后,高铁线路的列车调度与控制策略优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线路的特点。
不同线路的特点包括线路的长度、线路的弯曲程度、线路的坡度等。
针对不同线路的特点,需要灵活调整列车的调度与控制策略,以实现最佳的运输效果。
例如,在弯曲程度较大的线路上,可以适当调整列车的速度限制,降低列车的运行风险;在坡度较大的区段,可以通过优化信号控制策略,实现列车的平稳运行。
高速铁路专网小区重选与切换策略优化探讨

高速铁路专网小区重选与切换策略优化探讨作者:李嵘峥于昕田晓培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速铁路专网小区重选与切换策略,同时针对高铁用户的脱网回切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单向中继调度策略。
该优化策略部署简单,可以显著提高高铁用户的专网在网率,降低掉话率,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速铁路重选切换掉话单向中继调度近年来,随着光纤拉远设备和分布式基站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铁路沿线链型覆盖成为可能,从而催生了高速铁路专网的概念,即通过拉远设备或分布式基站形成链型连续覆盖区对高铁用户提供专属服务。
专网与公网只在车站区域进行用户互切,而在高速铁路沿途则与公网保持相互独立。
独立的专网设置减少了高铁用户的切换次数,拉长的小区间重叠覆盖距离保证了切换成功率,比单纯利用原有站点覆盖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随着高铁专网的陆续建设和投入运营,一些问题也逐步浮现出来,由于快衰落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高铁用户会重选进入公网小区,受限于专网的高度独立性,这些用户将始终无法返回专网,除非进入公网盲区或再次驶入车站。
该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不断有新的设想提出。
本文也将对专网小区重选与切换策略优化方法进行一些探讨,并在第三部分提出一种“单向中继调度策略”,主要用以解决专网用户脱网回切的问题。
1高速铁路专网覆盖背景根据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至2012年年底,中国将建成4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基本建成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全国快速客运网,总里程1.3万公里。
高速铁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和均衡作用,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愈发显现,同时也给铁路的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提出了更高要求。
更高的车体损耗、更大的多普勒频移和更频繁的小区重选及切换请求等,都是进行铁路覆盖规划时必须面对的挑战,其中小区重选与切换策略始终是困扰网络规划者的首要难题。
2传统专网小区重选与切换策略目前较常见的专网小区重选与切换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高度独立的专网策略,另一种是带有保护层的专网策略,下边我们将依次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述。
4G优化案例:高铁速率提升优化案例

高铁速率提升优化案例XXXX 年XX 月目录高铁速率提升优化案例 (3)1、网络概况 (3)2、问题分析 (4)2.1、BBU及信道板卡配置 (4)2.2、扇区负荷评估 (5)2.3、频偏补偿参数 (7)2.4、高速优先调度参数 (8)2.5、切换参数 (9)2.6、重选参数 (10)2.7、同频周期测量参数 (11)3、效果验证 (11)4、经验总结 (12)高铁速率提升优化案例XX摘要:青盐高铁开通后,通过站点结构调整、超级小区、异频覆盖和RF优化等措施,里程覆盖率由89%提升到98%以上。
但在用户感知方面,下行速率大于12M的比例只有40%左右,大于4M的比例低于70%,远低于大网平均水平。
经过对网络现状的分析,发现部分硬件配置较低、重选和切换参数不合理、频偏和优先调度功能未打开等问题。
上述问题基本解决后,网络速率指标提升明显。
下行速率大于12M的比例提升到76%左右、大于4M的比例提升到89%以上。
关键字:信道板频偏优先调度重选切换1、网络概况青盐高铁时速为200KM,在XX境内约137KM。
由于沿线站点是在原有沿海高速站点的基础上增补部分站点改造形成,站点布局的局限性导致高铁覆盖率较低(低于95%的目标值)。
在频段策略选择上,采用800M全程覆盖并承载VOLTE业务,1.8&2.1分段覆盖承载数据业务并作为待机频段,城区段2.1异频覆盖。
L800M经过高铁站点BBU合并、4CP超级小区、站轨距过远站点搬迁、站间距过大区域增补滴灌站点等一系列措施,里程覆盖率提升到98%以上。
存在问题:在用户感知方面,下行速率大于12M的比例只有40%左右,大于4M的比例低于70%,远低于大网平均水平。
2、问题分析针对下行速率低的问题开展全程站点硬件配置、重选参数、调度参数等专项核查。
2.1、BBU及信道板卡配置●全程涉及到66台BBU设备,其中有16台BBU下联的RRU数量大于等于10。
下联RRU数量较多对主控单板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为了降低主控单板的处理负荷,需要将此部分BBU进行分裂处理。
高速铁路专网设计与优化_优质

高速铁路专网设计与优化XX公司20__年6月目录一、摘要 (4)关健字: (4)二、课题研究背景 (4)2.1 铁路提速 (4)2.2 CRH简介 (4)三、高铁专网设计方案 (5)3.1专网设计目标 (5)3.2列车穿透损耗测试 (5)3.2.1 T型列车测试 (5)3.2.2 K型列车测试 (6)3.2.3庞巴迪列车测试 (7)3.2.4 CRH2测试 (7)3.2.5测试小结 (8)3.3重叠覆盖距离估算 (8)3.3.1 手机重选与切换 (8)3.3.2列车时速与重叠覆盖距离 (9)3.4传播模型采用 (9)3.4.1传播模型简介 (10)3.4.2传播模型校正原理及方法 (10)3.4.2.1 SPM校正原则 (10)3.4.2.2 SPM校正流程 (11)3.4.3传播模型应用 (13)3.5话务模型分析 (17)3.5.1列车话音业务估算方法 (17)3.5.2列车数据业务估算方法 (19)3.6天线选择 (23)3.7站台与大网的衔接 (24)四、高铁专网组网方案 (24)4.1专网小区组成 (24)4.1.1已建宏站采用方案 (24)4.1.2 新增宏基站建设方案 (25)4.1.3直放站方案 (25)4.2专网吸收周围大网话务预估 (27)4.3各厂商BSC承载能力 (27)4.4 BSC归属和LAC设置原则 (28)4.5切换关系设置原则 (30)五、高铁专网优化方案 (31)5.1专网频率规划原则 (31)5.2专网信道配置原则 (31)5.3小区参数设置原则 (32)5.4切换参数设置原则 (33)六、技术方案总结 (33)一、一、摘要铁路大提速后,为保证乘客的通信畅通和通信质量,特制定高速铁路专网建设与优化技术方案。
本方案立足于铁路专网设计总体目标,重点解决铁路提速后手机用户通信时发生的切换混乱、接通率低和掉话等现象,为此提出了高速铁路组网方案,包括位置区划分、基站配置和BSC归属等,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方案,包括专网频率规划和专网小区无线参数设置原则等。
动车换乘流程

动车换乘流程动车换乘指的是旅客在火车站之间进行换乘的过程。
为了保证旅客能够顺利进行动车换乘,各个火车站都会制定一套规范的换乘流程。
下面是一般的动车换乘流程:一、购票在动车换乘前,旅客需要先购买前往目的地的动车票。
可以在火车站售票窗口、自动售票机或者网络平台进行购票。
购票时需要提供身份证明,例如身份证或护照。
二、进站检票准备好车票后,旅客需要按照车票上的车次号、座位号等信息,到达出发车站。
在出发车站,旅客需要按照指示找到相应的候车室,在候车室内等候列车。
三、上车乘车当列车到站时,旅客需要按照车厢号、座位号等信息,找到自己的座位。
在上车时,旅客需要出示车票、身份证明等进行检票,确保乘车信息无误。
然后,旅客可以将行李放置在指定的行李架或座位下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四、换乘提醒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员可能会通过车内广播或手持广播提醒旅客注意下一站换乘事宜。
旅客需要仔细听取广播,以便提前做好下车准备。
五、下车换车当列车到达中转站时,旅客需要提前准备行李,待列车停稳后下车。
旅客需要按照指示找到换乘的出口,进入中转站。
六、寻找换乘通道在中转站内,旅客需要根据列车站台的信息牌,找到下一班列车的出发站台。
根据中转站内的指示牌,找到相应的出站口和换乘通道。
同时,旅客可以咨询工作人员的帮助,以便更快地找到换乘通道。
七、进站检票找到换乘通道后,旅客需要进入出站口,进行换乘的检票手续。
在出站口,旅客需要出示动车票、身份证明等进行检票。
八、上车乘车检票完毕后,旅客需要按照车厢号、座位号等信息,找到下一班列车的座位。
上车时需要出示车票、身份证明等进行检票。
然后,旅客可以将行李放置在指定的行李架或座位下方,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总结起来,动车换乘的流程主要包括购票、进站检票、上车乘车、换乘提醒、下车换车、寻找换乘通道、进站检票以及上车乘车等步骤。
旅客可以根据以上流程,合理安排时间,并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换乘,以确保顺利到达目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小区重选与切换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目标
• 减少重选与切换关系,增加重选与切换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参数设置方法
• 仅保留高铁小区间前后2层的切换关系,此外可以考虑适当补充大网4-6个主要邻区切换关系, 一方面不与大网完全隔离,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补充,在异常情况时作为备用 高铁服务小区与第一层邻区间设置较小的切换门限,增加切换的及时性;高铁服务小区与第二 层邻区间的切换门限略大,以作备用;与大网的切换门限设置较大,使得高铁网络与大网间存 在切换,避免影响大网用户 第三邻区
Cell Reselection PS call PS call
2G
3G小区超过话务门限后,PS域 业务不建议切换到2G小区。 由 于HSDPA是共享信道,PS用户过 多会导致平均速率下降,但比切 换到2G还是要好。 当回到3G覆盖区域: PS呼叫自动返回3G
>
执行小区重选 • 升级 (如从320kbps到2048kbps)
高铁小区与外 围大网的邻区 关系尽量简化
车站内的 微小区与 外围大网 添加了邻 区关系
车站 Site A Site B
车站
高铁小区
6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高铁小区沿铁路线专项覆盖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
2G和3G间切换与重选原则
7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2GWCDMA网络初期方案(空闲模式)
空闲模式下,采用2G WCDMA之间的双向小区重选,优选3G
推荐策略: 3G附着优先(空闲模式)
当2G和3G采用相同的PLMN号,可以通过调整参数使得双模手机在 空闲模式下(包括开机)登上3G网络 当请求语音或CS/PS数据业务时 => 3G网络提供服务 当3G没有覆盖时 => 3G向2G小区重选/切换
2GWCDMA网络初期方案(连接模式PS)
连接模式下保证3G业务的连续性 PS域:采用3G2G双向重选,以保证用户能返回3G网络使用高速业务
双模手机处于3G PS业务连接状态
当进入3G盲区: PS呼叫被保持到2G网络
> 执行小区重选 • 降级(如从2048kbps到320kbps)
3G camping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
高铁邻区设置原则 铁路沿线
2G和3G只在高铁专网之间做邻区; 范围控制在第二层
铁路站台 3G2G
3G高铁专网只和2G高铁专网做邻区,范围控制在第二层 3G高铁专网和站台2G微蜂窝做邻区
3G切换与重选原则
4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高铁参数设置 专用邻区设置
在沿铁路线的狭长状覆盖中,激活小区集的邻区设置数量应简化 建议
– 经过无线优化得出2个激活小区(当前的和邻近的下一个) – 保持MaxActiveSetSize(最大激活小区数)参数设置不变
•
第二邻区
第一邻区
服务小区
第一邻区
第二邻区
高铁网络 大网
2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第三邻区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
火车站切换与重选设置
采用同一微蜂窝覆盖车站、站前广场区域,高铁小区覆盖铁路线及站台 微蜂窝与高铁小区和外围大网都设置双向邻区和重选关系 车站处高铁小区与外围大网互不设邻区和重选关系 将车站微蜂窝类型设置为Micro,高铁小区类型设置为Umbrella,使得快速移动的手机可切入到 Umbrella,而慢速移动的手机将切入Micro 高铁BSC/LAC交界区设置在车站外侧第一个高铁基站处,并开启双CCCH 高速公路出入口可参考此方法
双模手机在3G网络中处于业务连接状态(CS 语音)并正在离开3G 的覆盖区域或者3G小区话务量超过门限时...
CS 语音
Handover
呼叫被保持到2G网络
> 执行切换 > 呼叫在2G网络中正常结束 > 呼叫切换2G网络后不会再切换到3G网络
3G
camping
CS call
2G
CS call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
外围大网
站前广场 高铁BSC/LAC 交界区 车站候车区 BSC1/LAC1 BSC1/LAC1 站台
3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
BSC1/LAC1
高铁邻区设置原则 铁路沿线
高铁专网只和高铁专网做双向切换和重选关系。 范围控制在第二层
铁路站台
高铁专网和高铁专网做双向邻区和重选关系,范围控制在第二层 站台微蜂窝与高铁小区和外围大网都设置双向邻区和重选关系 车站处高铁小区与外围大网互不设邻区和重选关系 切换点尽量控制在人流量较少区域
外围WCDMA大网
正式商用后,全部3G手机都优选选择附着3G网络
3G
camping
2G
假设条件: > 3G有足够的连续覆盖比例 > 至少不要有太零碎的空洞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
2GWCDMA网络初期方案(连接模式CS)
连接模式下保证3G业务的连续性 电路域:采用3G2G单向语音切换,保证话音质量
为保护软切换过程
– 提早建立新的那条无线链路 – 将前项无线链路保留的时间长一些
网络移动性小区重选
UE应非常灵敏以避免小区重选时延
– 更短的重选计时器 – 更低的滞后现象 – 更早的重选测量触发
缩短测量周期
5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
2G3G 和3G高铁站点共站,或者正对3G高铁站点的第一圈2G小区需要打开2G到 3G的重选参数
11 ALU W-CDMA High Speed Solution 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