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奢侈品市场渠道建立决策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及对策建议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及对策建议1. 引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全球奢侈品品牌的重要市场之一。
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的中产阶级人口,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中国奢侈品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竞争,如消费升级趋势、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
本文将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 市场概况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庞大,市场增速快速。
根据业内数据,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千亿元,并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高端品牌靠拢。
同时,中国的旅游消费也为奢侈品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许多消费者出国旅游后带着奢侈品回国。
3. 市场竞争与品牌布局中国奢侈品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纷纷进驻。
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优势,如LV、Gucci、Chanel等。
同时,国内奢侈品品牌也逐渐崛起,如周生生、周大福等。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使得品牌布局成为关键。
不同的品牌要根据自身定位和消费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渠道和营销策略。
4. 消费升级趋势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对奢侈品的消费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逐渐提高,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具有独特设计和高品质的产品。
其次,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购买目的也发生了变化,不仅追求炫耀与地位象征,更强调个性化和生活体验。
最后,消费者购买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线上购物和代购渠道逐渐成为主流。
5. 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年轻人更注重时尚和个性化,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年轻品牌或设计师品牌;女性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的偏好也不同,北方市场更注重名牌,南方市场更注重奢侈品的性价比。
6. 对策建议针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特点和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6.1 品牌定位与差异化奢侈品品牌要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精准定位,树立明确的品牌形象和个性化特点。
奢侈品销售的市场策略如何找到最适合的目标客户

奢侈品销售的市场策略如何找到最适合的目标客户奢侈品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特殊需求和独特消费群体的领域。
无论是高端时尚品牌还是奢侈珠宝,如何找到最适合的目标客户并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成为品牌成功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奢侈品销售的市场策略,以寻找最适合的目标客户。
一、了解目标客户群体在制定市场策略之前,了解目标客户群体是至关重要的。
奢侈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其消费者通常具备一定的高收入、追求品质和独特性的特点。
因此,品牌需要明确目标客户群的年龄、性别、地域、职业、兴趣爱好以及消费习惯等方面的特征。
例如,如果品牌主要是以高端珠宝为主要销售产品,目标客户可能是收入较高、年龄在30岁以上、对时尚和珠宝有较高追求的女性。
通过详细了解目标客户群的特点,品牌能够更好地设计和推销产品。
二、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数据市场调研是找到最适合目标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研可以了解目标客户的消费习惯、购买决策过程、购物渠道选择等信息,进一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偏好,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市场调研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消费数据分析等。
通过这些渠道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目标客户群体,进而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
三、建立品牌形象与传播在奢侈品销售中,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目标客户通常会选择那些具有独特魅力、高质量和品牌认可度的产品。
因此,品牌必须建立起独特的形象,以吸引目标客户的关注并保持忠诚度。
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塑造,包括产品设计、品牌故事、广告宣传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存在等。
品牌需要有个性化的设计,使得消费者能够与品牌产生情感共鸣,并认同品牌所传达的价值观。
同时,品牌的传播也非常关键。
品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如电视广告、宣传活动、公关活动等。
此外,品牌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与目标客户进行互动,并传播品牌形象和故事。
四、与目标客户建立紧密关系与目标客户建立紧密的关系对奢侈品销售至关重要。
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

中国奢靡品市场分析奢靡品市场向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奢靡品市场之一,其发展情况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奢靡品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一、市场规模1.1 中国奢靡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需求持续增长。
1.2 中国奢靡品市场年销售额逐年增长,成为全球奢靡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1.3 中国消费者对奢靡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不仅限于传统奢靡品,还包括新兴奢靡品品牌。
二、消费趋势2.1 中国消费者对奢靡品的消费观念不断升级,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
2.2 中国消费者对奢靡品的购买力不断增强,中产阶级成为奢靡品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2.3 中国消费者对奢靡品的购买渠道多样化,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存。
三、品牌竞争3.1 国际奢靡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但本土奢靡品品牌逐渐崛起。
3.2 国际奢靡品品牌在中国市场推出独家定制款式,吸引消费者关注。
3.3 中国奢靡品市场品牌竞争激烈,品牌差异化和创新成为关键竞争因素。
四、政策环境4.1 中国政府对奢靡品市场进行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2 中国政府鼓励奢靡品品牌在中国市场设立生产基地,促进本土奢靡品品牌发展。
4.3 中国政府支持奢靡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鼓励奢靡品品牌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五、未来趋势5.1 中国奢靡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消费者需求将持续增长。
5.2 中国奢靡品市场将更加注重品牌文化和品牌体验,提升消费者购买体验。
5.3 中国奢靡品市场将进一步开辟二、三线城市市场,拓展消费群体,实现市场多元化发展。
总结:中国奢靡品市场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趋势向好,品牌竞争激烈,政策环境有利,未来趋势向上。
中国奢靡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成为全球奢靡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份。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

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分析及对策建议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奢侈品市场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反腐败政策的实施,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通过对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
一、市场现状分析1. 市场规模: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庞大,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2. 消费群体变化:年轻一代成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对奢侈品的认知和需求与传统消费者有所不同。
3. 渠道变革:电商渠道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中的增长迅速,传统线下实体店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二、市场挑战分析1. 反腐败政策: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反腐败力度,这对中国奢侈品市场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 经济疲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人们的消费能力受到一定的压缩,导致奢侈品消费受到一定的限制。
3. 品牌溢价问题:中国消费者逐渐开始对奢侈品的售价进行理性思考,对产品的价值和质量要求提高,这对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溢价构成了一定挑战。
三、对策建议1. 适应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需求:年轻一代对于奢侈品的需求更加注重时尚性、个性化和体验感,企业应该加强与年轻人的沟通,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 加大线上销售渠道的力度:电商渠道逐渐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渠道之一,企业应积极拓展线上市场,并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3. 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产品:随着消费者对奢侈品品牌溢价的关注度增加,企业应注重产品的价值和质量,提供更加具有性价比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强化品牌形象和文化: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离不开一定的品牌形象和文化积淀,企业应该加大对品牌形象和文化的建设力度,并通过营销手段将其传达给消费者。
5. 积极拓展二三线市场:中国二三线城市的消费潜力巨大,企业应积极拓展这些市场,以寻找新的增长点。
奢侈品的营销策略渠道

奢侈品的营销策略渠道奢侈品是那些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特别大的商品。
也就是说,功能以外符号要素的价值越高,这个商品就越奢侈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奢侈品的营销策略渠道,欢迎阅读!奢侈品的营销策略渠道(一)产品策略。
产品的使用价值是生命基础。
打造超一流的产品质量是维护奢侈品牌长期寿命的需要。
如果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奢侈品的价值,可以用“慢工出细活”来形容。
全球顶级运动型豪华车“宾利”(Bentley),其车身在生产线上每分钟才移动6 英寸。
诞生于1838年的“百达翡利” (Patek Philippe)手表,有“钟表之王”美誉,每款表从设计到制造出来至少需要5 年的时间。
时间是品质的保证,可见一斑。
为什么人们提到劳斯莱斯马上会想到尊贵;提到阿玛尼马上想到简洁;提到LV 马上想到经典;提到积家表马上想到精准这就是营销的结果。
这些品质不一定是绝对的,但一定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根深蒂固、不断强化的。
(二)价格策略。
奢侈品牌常常把价格定得很高,让大多数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因此,价格是奢侈品牌设置的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
比如一个比较好的正版的LV手提包的价格通常都在上万元。
对于奢侈品来说,让羡慕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与距离感,才能让奢侈品牌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奢侈常常与遥不可及、价格高昂相关,用消费者的话说,就是大多数人买不起,产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少数人能拥有的叫奢侈。
奢侈品以高价位彰显其高贵,(三)市场定位策略。
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常常在宣扬只有成功的有地位的人才可以享用,是面向高端人群的商品,区隔社会阶层,让消费者进行攀比,无形中在消费者中制造了一种阶层划分,这种潜在激发消费者攀比心理的营销让很多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消费来展现身份,于是,有条件一定要消费奢侈品牌,没条件制造条件也要消费让奢侈品牌备受追捧。
奢侈品牌地设置消费壁垒,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维护目标顾客的优越感,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
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

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奢侈品逐渐成为人们追求品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奢侈品市场逐渐走向火爆。
近年来,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下面将从消费市场、产品定位及流通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消费市场1. 年轻化趋势年轻一代成为奢侈品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注重时尚、品位和品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费大量资金购买奢侈品,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奢侈品品牌也在不断调整产品风格和宣传策略,适应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2. 男性消费逐渐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男性消费群体逐渐崛起。
众所周知,奢侈品市场一直以女性消费者居多,但现在男性消费在市场份额中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这意味着奢侈品市场的消费人群正在多元化。
3. 二三线城市逐渐崛起以前,奢侈品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但是随着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这些城市的奢侈品市场也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准备在这些城市开设专卖店,拓展市场份额。
二、产品定位1. 环保与可持续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奢侈品品牌开始打造环保绿色的产品,强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品牌的社会责任感。
2. 科技化与数字化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开始注重数字化和科技化的产品开发。
例如,奢侈品品牌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出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创新数字化的购物体验。
3. 定制与个性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个性化和定制化的产品定位。
奢侈品品牌注重打造出更加独特的产品,支持个性化需求和定制化的服务,提高品牌的声誉和竞争力。
三、流通渠道1. 线上渠道不断拓展在互联网时代,线上销售渠道正在成为奢侈品市场主要的销售途径之一。
越来越多的奢侈品品牌开始注重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造出更加专业化的线上销售平台。
2. 线下渠道趋于升级尽管线上销售途径成为奢侈品市场的一股新动力,但线下渠道仍然是奢侈品品牌的主要销售途径。
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

中国奢侈品市场分析引言概述:近年来,中国奢侈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追求奢侈品。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消费者特点、品牌竞争、渠道发展和未来趋势五个方面对中国奢侈品市场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1.1 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中国奢侈品市场在过去十年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从2009年的400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14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
1.2 奢侈品消费的地区分布: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这些城市的消费者收入水平较高,对奢侈品的需求也相对较大。
1.3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力: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力巨大。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消费者特点2.1 年轻化趋势明显: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年轻一代消费者对奢侈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更高,他们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
2.2 跨境消费的增加: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选择跨境购物。
他们通过海外代购、海外旅行购物等方式购买奢侈品,以获取更好的购物体验和更优惠的价格。
2.3 数字化消费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在线渠道购买奢侈品。
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成为他们获取产品信息和进行购物的主要渠道。
三、品牌竞争3.1 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垄断地位:目前,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
他们凭借着品牌的历史积淀、产品的高品质和独特的设计,吸引了大量的中国消费者。
3.2 本土奢侈品品牌的崛起:随着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土奢侈品品牌崭露头角。
他们通过本土化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设计,吸引了一部分追求个性和独特性的消费者。
3.3 品牌差异化的重要性: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奢侈品品牌需要通过差异化来脱颖而出。
奢侈品行业的渠道模式分析

奢侈品行业的渠道模式分析(一)奢侈品及奢侈品行业的界定1、奢侈品定义“奢侈品”其实是一个舶来概念,指的是英文中的luxury。
什么是Luxury?luxury的含义大致有三个重点:好的、贵的、非必需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奢侈品的特点,但是还是不能了解奢侈品的具体涵义。
而国外学者则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奢侈品一个定义。
例如维尔纳·桑巴特在《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他认为奢侈品包括贵重的衣服、精致的家具、珠宝等等,它们能够直接满足奢侈需求,是面向消费定制的一级商品[3]。
维尔纳·桑巴特研究的重点是奢侈生活方式及其产生的作用,因此对奢侈品的界定显得模糊而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奢侈品的内在实质。
而Nueno和Quelch则将奢侈品定位为“功能性价值”占“价格”比值低的产品,也是“有形价值”占“无形价值”比值低的产品。
此定义重点突出了奢侈品的无形价值特点。
本文则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奢侈品定义,国际上将奢侈品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不过,奢侈品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其内涵是变化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2、奢侈品行业界定关于奢侈品行业,麦肯锡公司则将奢侈品定义为定价高于一般大众消费品的商品。
认为奢侈品市场的分类包括香水、珠宝、钟表、服饰、红酒、礼物制品、汽车、高级餐具等八个产业[4]。
奢侈品行业,是指专营或兼奢侈品业务的公司的聚焦,包括奢侈品工业、分销业和服务业等。
奢侈品工业是指从事奢侈品设计和生产,以及销售的公司的聚集;分销业是指专营或兼营奢侈品批发和零售业务的公司的聚集;服务业是指从事奢侈品服务业的公司的聚集。
奢侈品行业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第一,销售规模和人员规模很小,但是利润率较高,2006年丰田三个汽车品牌年销售额可达2011亿美元,路威酩轩集团的50个品牌仅为187亿美元,前者纯利率为6.9%,后者为12%;第二,收支平衡点很高,高投入高产出;第三,推出新产品和改变原有风格需要更长的时间,公司可能需要等待3~4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赚到钱;第四,延续着一定的手工制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奢侈品市场渠道建立决策一、研究中国分销渠道的必要性近年来,奢侈品消费者在中国发展迅猛,消费者高涨的购物热情带动中国奢侈品市场迅速扩张。
中国已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随着欧美传统奢侈品市场的逐渐饱和,世界各大奢侈品品牌将目光聚集在中国这块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上,庞大的消费群体吸引了众多奢侈品企业入驻中国。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奢侈品品牌首先进入中国市场,价格不菲的奢侈品进入人们的视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消费者购买力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富裕的消费者更加青睐国外的品牌,国际性的连锁超市、商场以及零售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市场,这一切都为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
众多的奢侈品品牌,像路易·威登、古驰、佛莱格默在10年前就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的漫漫长路。
如今,世界将近90%的奢侈品已经入驻中国,各大城市的黄金地段都可以看见国际奢侈品品牌的身影。
进入2010年后,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开店的狂潮更是愈演愈烈。
2010年4月28日,在中国世博会开幕前夕,路易威登在上海同日开设了2家旗舰店,这种“同日同城双店齐开”的局面在路易威登的历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两家整体店面面积分别达1736平方米和1475平方米,全球范围的奢侈品行业中,这样的举动也仅此一次。
除了路易威登“双店齐开”的大手笔外,同月,卡地亚在上海香港广场、上海能爵商贸有限公司以及恒隆广场的3家店同时开业,这也是卡地亚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场面。
进入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高端商业气氛的扩展,奢侈品品牌在中国掀起了一浪高一浪的开店狂潮。
有人说这是经济危机以来奢侈品品牌进行市场转移的手段;也有人说,这是奢侈品品牌在世博会前抢占中国市场树立品牌形象;但更深层次的这是国际奢侈品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热爱,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国际奢侈品品牌的渴望以及中国奢侈品市场长期积聚消费潜力的爆发。
从地域扩张来看,奢侈品品牌从早期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扎堆开店”,到现在已然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一线城市开店已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从中国沿海城市向中西部小城市发展。
奢侈品门店的扩张步伐紧随其后,众多奢侈品品牌纷纷抢滩登陆中国二、三线城市,一场没有硝烟的“中国地域扩张战”正在打响。
虽然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扩张热情高涨,但是他们在中国的分销策略,对主要国际奢侈品企业的中国市场分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在理解其成功之道的基础上,为国内企业走向国际提供借鉴意义。
二、中国市场分销方式的选择对于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品牌,在进行市场渠道建立决策时,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有选择分销的方式、经销商的选择以及零售店铺的选择,包括在中国设立店铺的城市、店铺的数量以及店铺的选址等问题。
对于一个要进入中国市场的品牌而言,可以有直接分销和间接分销两种选择。
(一)直接分销直接分销是进入中国市场最直接的分销方式,奢侈品企业通过自己的直营店销售产品。
这种分销方式有着至少三个优势:通过直接分销,奢侈品企业能够保持自己对店铺以及货品完全的控制权,这种控制包括店铺的装修质量、货品的管理与得当的保存,而且还不需要让渡一部分利润给中间商。
另一方面,店铺的管理、销售人员都来自奢侈品企业,有利于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
奢侈品企业非常讲究一对一的营销,甚至一个业绩优秀的销售人员所拥有的给人的信赖感可以使其客户成为朋友,自有店铺可以降低销售人员的流动性。
最后,自有店铺对仿冒品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面更加有利,仿冒品的出现究其根本是由于销售渠道的控制不到位。
直接分销在中国市场同样也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分销方式,但是存在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是,由于这些外来品牌对中国市场不了解,经营管理店铺可能会存在一些障碍。
这种障碍可能是由于对中国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不了解、对中国消费者的不了解、对竞争对手的不了解等。
同时,直接分销需要企业自己承担所有的开店成本以及用人成本,这样就使得店铺有着较高的盈亏平衡点。
如果不是资金雄厚的品牌,很可能承担不了直接分销带来的投入以及潜在风险。
(二)间接分销由于直接分销的潜在风险,对于初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企业,间接分销也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当然这种间接分销应当是独家经销或者经销商数量较少的选择性分销。
独家经销是指在中国仅选择一家经销商来销售自己的产品,经营管理自己所有的店铺。
如果经销商的实力足够雄厚,经营管理能力较强,那么这是除了直接经销之外很好地选择。
这些经销商在中国开展业务已经多年,对中国市场非常了解,而且在中国已经有较好的销售网络与售后服务经验,因此奢侈品企业进入中国,如果能够有合适的合作伙伴。
独家经销是一种非常合适的分销方式,这种分销方式对于腕表和豪车品牌尤其适用,因为腕表和豪车对于售后服务的要求非常高。
选择性分销则是选择几家经销商来共同经营奢侈品企业在中国的店铺,这种分销方式的好处是能够短期内增加店铺的数量,扩大销售网络。
这样的分销方式适合一些入门级地奢侈品,例如香水、化妆品,而不适合于顶级奢侈品。
最后,奢侈品企业还是可以选择结合自有店铺和间接分销的方式,在中国重要的市场选择开设直营店铺,而同时在一些区域可以指定对当地市场较为了解的经销商以间接分销的方式来平衡直营店铺成本较高,对市场不了解等潜在的问题。
三、进入中国的起点(一)开设店铺一般而言,奢侈品企业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店铺应当选择在一线城市,并且组织盛大的开业典礼。
由于广州、深圳与香港距离太近,使得北京和上海成为了奢侈品企业登陆中国的首选。
综合而言,奢侈品的终端市场发展在经历了四个阶段,从针对性极强的五星级高档酒店,发展到入驻购物广场,再到城市奢侈品品牌聚集的名店街,最后也是最成熟的一种,就是在目前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城市,奢侈品品牌具有自身文化内涵和特色的独立门店,这些门店通过自身的建筑艺术特色,凸现品牌的历史和内涵。
而目前,在国内的奢侈品品牌,大多数还是通过自身的建筑艺术特色,凸现品牌的历史和内涵。
而目前,在国内的奢侈品品牌,大多数还是通过百货商店的门店去销售自己的产品。
再者,中国人传统的购物习惯仍然是去百货商场,这使得百货商场成为了最重要的零售终端,因此在商场的显要位置抢的开店机会是在中国市场成功树立奢侈品品牌形象和取得销售成功的关键。
下面简单地介绍几个重要城市的购物中心状况:1.北京(1)国贸商城国贸商城作为国贸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前身是开业于1990年8月的国贸商场,是北京首家引进品牌专卖店从事零售业务的综合购物中心,由此可见国贸商城在北京所有购物中心的地位。
国贸商城经过1997年地达规模扩建改造后,于2000年5月全新亮相,并正式更名为国贸商城。
国贸商城目前集结了包括爱马仕、LV、卡地亚、香奈儿、迪奥、普拉达、宝格利等众多一线品牌,主要集中在地下一层至地上二层。
国贸商城地处繁华的国贸商圈,交通便利且人流量大,可以认为北京开店选址,国贸商城是必须要考察的商城之一。
(2)新光天地新光天地由台湾光三越百货公司与北京华联集团合资建立,坐落在长安街东沿线大望桥东北角,交通便利,车流量大。
作为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百货公司,新光天地集结了包括爱马仕、香奈儿、尚美、杰尼亚、阿玛尼、芬迪、古驰等在内的一系列奢侈品品牌,可以说是奢侈品品牌的聚集地。
新光天地于2007年开业,相对于国贸商城开业较晚,但是由于集结了很多重要品牌,而且地理位置人流量大,已经成为了展示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
(3)金融街购物中心金融街购物中心作为金融街中心广场的地标性建筑,东望紫禁城,南靠长安街,西临二环路,位于北京金融街内,交通便利,周边写字楼都以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为主,是稿子长人群的聚集地,金融街购物中心定位的精准使之凸现了高端和奢华的客户群体目标。
金融街购物中心的主力店是香港著名高级品牌专门店连卡佛(Lane Crawford),集结了包括LV、Dior、积家、万国、Chloe等在内的众多一线品牌。
(4)东方新天地东方新天地坐落于目前亚洲最大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之一的东方广场内,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连接着金街——王府井商业街和银街——东单商业街,分为5个购物区,集结了包括Burberry、Dunhill、Ermenegildo Zegna、Givenchy 等在内的众多品牌,但是相对于国贸商城而言,东方新天地的奢侈品品牌显得不够集中,而且这些品牌在Interbrand的排名也相对不够靠前。
(5)百盛百盛于1994年进驻中国零售业市场,并在北京复兴门内大街开设首家百货店,定位于中高档消费群体。
百盛是最早在中国经营时尚百货的外资连锁企业之一,并且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时尚百货集团之一,拥有覆盖中国35个主要城市的最广泛的营销网络,起步较早。
目前,百盛在北京一共有包括复兴门百盛、太阳宫百盛、美罗城百盛在内的三家商场。
(6)赛特赛特购物中心位于长安街地东侧,地处北京著名的中央商务区,距天安门近十分钟的车程。
赛特周围外国领事馆、高档住宅区、高档饭店林立,具备得天独厚的商业环境。
赛特购物中心于1992年12月20日正式对外营业,在开放政策的允许下,成为第一个引进外国商号(日本八佰伴)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赛特目前引进了包括宝珀、宝玑、劳力士、浪琴、巴宝莉、登喜路、阿玛尼、范思哲等在内地的品牌。
北京这几处重要的高端购物中心,百盛与赛特起步较早,而新光天地这一后起之秀表现强劲。
2.上海(1)恒隆广场恒隆广场地处素有全国十大著名商业街之称的南京西路,恒隆广场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自2001年7月14日隆重开幕以来,恒隆广场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时尚高地,几乎囊括了那些影响的一线大牌,阵容强大,租户名录就是一张奢侈品品牌名录。
无论置身其中,还是匆匆路过,恒隆广场精致奢华的橱窗摆设和各大品牌的巨幅广告无一不让人屏息凝神、驻足观望。
恒隆广场购物中心在每一家店铺、每一个品牌、每一个细节上都征询了租户的需求,尽量做到完美。
可以认为,进入中国市场,上海的恒隆广场是必须考察的购物中心,而且也应当尽全力在恒隆广场争取到一个位置较佳的店铺。
(2)中信泰富广场中信泰富广场由中信泰富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于2000年9月投入运营,同样坐落于南京西路,四周有一批豪华的商厦与酒店,共同构成上海最现代化、最国际化的商业“金三角”。
主要有Givenchy、MontBlac、MaxMara、Loewe、Marc Jacobs、Chloe、上海滩等奢侈品品牌入驻,相对而言没有恒隆广场的品牌阵容,但也是奢侈品企业应当考察的地点之一。
3.广州(1)丽柏广场丽柏广场于2004年1月正式开业,坐落于广州环市东路黄金商圈。
全球顶级品牌Louis Vuittion、、Gucci、Dior、Fendi、Céline、Chloé、Ermenegildo、Zegna、Salvatore Ferragmo、Bvlgari、Vertu、Valentino、Versace、Dolce&Gabbana、YSL、Daks、Hugo Boss、Juicy Couture、Marc by Marc Jacobs、Tru Trussardi、Canali、Cerruti 1881、Agnès b.、Iceberg、Diesel、DKNY 等的汇聚,使其成为华南地区世界名牌最聚集中的高级购物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