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10分)

⒈根据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并联系教学实际填空(每空1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________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___________ __,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________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________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_______、思考、_______、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__________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________和实施的能力。

(6)语文课程评价应突出整体性与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___ __________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________。

二、基础知识与积累(22分)

⒉填空题(5分,每小题1分)

(1)“任”和“种”用于姓氏时,读音分别为________ 和________。

(2)“佞”字和“衙”字的意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谜语“无角牛登上没峰山(猜一字)”和“跳远评分(猜一成语)”最合适的谜底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

(4)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与________ 和________ 的合称。

(5)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分编为三大部分。其中,________这个部分是各个地域的乐曲,也是《诗经》的精华;________ 这个部分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神灵时的乐歌。

⒊辨析题(2分)

副词“还”作状语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面句中的“还”字,请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替换。(替换的词写在各句后的括号里)

①除了他们,还有谁支持你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这个人当个一般干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走路还走不稳呢,就想跑?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么棘手的问题,他还真解决好了。__________(_______)

⒋默写题(10分,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

(1)把成语补充完整

陈词________调_______以_______效尤_______虚无缥________再接再

按_____就班_______颠_______不破________床架屋_______枕_______待旦

(2)把名言名句补充完整

①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 (《论语》)

②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 ,威武不能屈。(《孟子》)

③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

④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

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⑥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 。(郑板桥)

⒌判断题(5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①叹号和问号都可以用于反问句的末尾。__________ ( )

②现代汉语词汇中,双音节词占优势。_______________( )

③“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这里主要运用了“排比”和“层递”这两种修辞方式。_______ _______( )

④“绝句”是近体格律诗的一种形式。五言一般为四句,七言一般为八句。 (

)

⑤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

(二)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⒓上文选自《陈涉世家》,作者是__________。该作者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_____体通史(2分)。

⒔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3分)

①_____通_____ ,含义是__________

②_____通_____ ,含义是__________

⒕下面句中加点的“以”与“扶苏以数谏故”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1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而吾以捕蛇独存

D.杀之以应陈涉

⒖下列对“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今天逃跑也是死,举起大旗造反也是死,等着死,死在国家里可以吗?

B.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C.现在死亡也是死,举旗起义也是死,与其等死,不如为国而死可以吗?

D.今天逃亡也是死,商量发动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在国内好吗?

参考答案

一、

1、(1)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学生、教师、文本;学生

(3)观察、表现

(4)交际情境

(5)协调

(6)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

二、

2、(1)Rén;Chóng

(2)女;行

(3)击;从长计议

(4)曹丕;;曹植

(5)风;颂

3、①另外;②勉强;③尚且;④居然/竟然

4、(1)滥;儆;缈;厉;部;扑;叠;戈

(2)①思而不学则殆;②贫贱不能移;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恨别鸟惊心;⑤赢得生前身后名;⑥任尔东西南北风

5、①√②√③×④×⑤√

三、

6、B

7、A、C

8、引证法、例证法

9、不能删;这样写可以使论证更全面

10、研究角度的不同,掌握材料的差异,以及认识方法的不同,会引起学术的争论

11、“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歌德也说……思想获得丰产”

12、司马迁;纪传体

13、①適通谪;含义是充军;②唱通倡;含义是倡导

14、C

15、B

16、一是“天下苦秦久矣”/天下的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二是以扶苏、项燕的名义倡导

小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共16页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一) 一、填空题。(6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 情感,养成语文学习 的(自信心)和(良 好习惯),掌握最基 本的( 语文学习方法)。 5、语文课程标 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 “以写记叙文为主” 改成了“能写(简单 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 文)”。 四、分析题 (50分) (一)课 标与大纲对比分析。 (10分) 答:首先,新 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 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 加,并将“会认”“会 写”分开要求,明确 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 学是多认少写,可以 避免字字要求“四 会”,造成学生的学习 负担过重。这为尽早 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 了一个基础。并且提 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 兴趣,这在“大纲” 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 方面,大纲中有掌握 “笔顺规则、间架结 构”,“能按汉字的基 本笔画、笔顺、偏旁 和结构分析、记忆字 形”的明确要求,在 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 作了具体的布置,而 “新课标”中作的要 求是总体性的,“掌握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 用的偏旁部首;能按 笔顺规则用硬笔写 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 美。养成正确的写字 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 惯,书写规范、端正、 整洁。” 再者,新课标 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 识字“能借助汉语拼 音认读汉字。能用音 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 典,学习独立识字。” 这在“大纲”中是没 有的。可以看出新课 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 能力有了明确的要 求,给学生打下了扎 实的,可持续发展的 识字基础。 (二)案例分 析(请围绕新课标精 神分析下面的案例) (20分) 1、一位教师执 教《太阳》时,当教 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小 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5年 教 师 招 聘 考 试 小 学 语 文 专 业 知 识 精 选 第一节中国古代文学 1、《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之一,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按用途和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和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左传》 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儒家“十三经”之一。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孔子《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论语》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有“尊圣”之称。 4、孟子《孟子》 孟子,名轲,子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由其及其弟子共同编写了《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辩、民本、格君心之扉、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一个高峰。 5、庄子《庄子》 庄子,姓庒,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老庄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亦称《南华经》,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和《周易》《老子》并成为“三玄”,文章体制以脱离语录体形式,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6、楚辞 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汉代时,刘向(编撰者)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中国汉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因代表作有《离骚》(《九歌》《天问》《招魂》)等,后人又称“楚辞”为“骚体”。以杂言为主,突破了传统的四言句式。 7、屈原《离骚》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着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共373句,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 8、司马迁《史记》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尊称“史圣”。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太史公书)。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成为“班马”。《史记》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公元前101年,共3000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史记》与《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帝王传)、三十世家(王侯传)、七十列传(名人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典章制度),共130篇。 9 、汉乐府 古代民歌又一次大汇集(诗经),与《诗经》不同,开创了诗歌现实主义的新风。最大、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女性题材占重要位置,由杂言趋向五言,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重要阶段。《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都是汉乐府民歌,后者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测试教学设计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8、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9、《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1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12、《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和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13、语文素养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主要分为六个层次:一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二是丰富的语言积累,三是熟练的言语技能,四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是深厚的文化素养,六是高雅的言谈举止。 14、课程资源从获取途径看,可以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P1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哪个国家?(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 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孔子很强调( )。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4.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原则 B.教育规律 C.教育任务 D.教育目的 5.个体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 )的反映。 A.不平衡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 6.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A.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 B.崇高的职业道德 C.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D.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7.“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9.“教书”与“育人”是( )的关系。 A.并列的 B.递进的 C.互补的 D.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10.有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问老师:“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你呀,经常在课堂上打岔,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里鼓着气坐下了。这位教师违背了( )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 B.系统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11.“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2.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职业的( )。 A.多样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14.小学阶段的教学应侧重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演法 B.探究的方法 C.直观的方法 D.实习的方法 15.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毕业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与原文全同,全同的打“√”,不全同的打“×”。(4分)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联蛙声一片。() (2)欲穷在地三千尺,须上高峰八百丈。() (3)弈秋者,通国之善弈者也。()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二.积累与运用。(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liáo liàng pá i huái zhōng míng d?ng shí ()()() 2.下列汉字中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膝盖xī gài B.纤维qiān wéi C.亲爱qīnài D.人名rén mín E.暖和nuǎn he F.勇敢 yónggǎn 3.在下列诗句、成语中,“日”字的意义相同的是()。(2分) 4.①锄禾日当午②日久见人心③千里江陵一日还④夜以继日⑤王师北定中原日 ⑥日出江花红胜火 A、①⑥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4.划掉每组词语中的一个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后。(3分) (1)恍然大悟百衣百顺玲珑剔透前赴后 继() (2)千里迢迢赞叹不已极尽权力绝口不 提() (3)雪中送炭流光益彩自作自受阡陌纵 横() 5.下面四个词语的排列顺序,唯一正确的是()组。(2分) A.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微波荡漾→水平如镜 B.水平如镜→微波荡漾→汹涌澎湃→波涛起伏 C.波涛起伏→汹涌澎湃→水平如镜→微波荡漾 D.汹涌澎湃→波涛起伏→微波荡漾→水平如镜 6.下列句子中,意思不同的一句是()。(2分) A.他今天一定不会来。 B.今天他一定不会来。 C.他一定今天不会来。 D.今天一定他不会来。 E.他今天不一定会来。 F.他今天一定会不来。 7.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是()。(2分)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①可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③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匕首bǐ卑鄙bǐ剥玉米bāo擦黑板cā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https://www.360docs.net/doc/2c18504350.html,转载请保留出处。 b.咱俩liǎ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 c.出殡bìn蓓蕾lěi杜甫fǔ车辆liàng d.泡沫pào陌生mò宁肯níng哺育bǔ 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 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 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 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7.名句填空(4分) ⑴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⑵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两岸猿声啼不住,。 8.普通话是以___________为标准音,以___________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共同语言。 9.语文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三.简答题(16分) 10下面两个句子各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这样修饰后各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 (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11.简要分析骆驼祥子的悲剧原因。 12.请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简单说说你对于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问题的认识。 四.鉴赏题(28分) 1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pīlì duān xiáng kuí wǔ zhāng guān lǐ dà()()()()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一个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峰峦难处喃喃阻拦波澜壮阔 B 大臣丞相继承路程墨守成规 C 嘹亮辽阔聊天疗养寥若星辰 2.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污辱清廉督都竣工菜羹迥然不同 B 慰籍筋脉慷慨磅礴妥贴自相矛盾 C 防御允诺咨询脾胃投掷迫不及待 3.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 一泓秋水一眼水井一盏明灯一记耳光一绺月光 B 窃窃私语婉婉动听咄咄逼人栩栩如声丝丝入扣 C 人生坎坷山道崎岖悬崖陡峭高山巍峨山脉蜿蜒 4.下列各词没按一定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省略号 B 冰冷水热水水蒸汽开水 C 寒冷凉爽温暖炎热酷热

三、按要求写词语(9分) 1.找规律写词: A.虚实、动静、、 B.千里迢迢、大名鼎鼎、 C.曲曲折折、支支吾吾、 2.在这六年中,同学们,。(写两个表示同学间情谊的成语) 3.写出三个含有动物的成语:、、 4.你对你的语文老师熟悉吗?请用两个成语说说他(她)给你的印象、。 四、根据要求写句子(4分) 1.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缩句)。 2.仿造句式,在横线上写上两句与前后意思连贯的句子。 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这个地方太小了。(改成夸张句) 4.我国古代有句名言,就是说坏事虽小,但不能去做,干多了就变成了大坏事;好事虽小,也不能因为它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0题,每题分,共8分。) 你认为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 教育的特殊矛盾表现为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矛盾。( ) 2.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策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班级平行管理。( ) 3. 人们在认知活动中,评价认识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道德感。( ) 4. 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叫做首因效应。( ) 5. 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这属于注意的维持功能。( ) 6. 要培养学习者观察的精准性,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要引导学习者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兴趣。( ) 7. 在新课程改革中,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 8. 在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过程中的各种价值冲突和矛盾的解决是在内化阶段完成的。( ) 9. 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初中开始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高中阶段形成抽象逻辑思维。( ) 10.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党组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 二、不定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且每选对一个正确答案得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1. 主张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知识和规范的是:( )。 A. 个人本位论 B. 社会本位论 C. 文化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12. 古代有个叫方仲永的,少年时聪明伶俐,5岁时就能作诗。他成名后,其父经常带他游

小学语文新课标试题及答案整理版.doc

25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F) 三、单选题。(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B)。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B)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专业基础知识必考(史上最全)

一、古诗名句积累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9、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9、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2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2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3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3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45、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6、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48、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51、姑苏尘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名言名句积累 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2、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3、与有胆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4、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文学名著积累 1、《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都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3/27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小学英语科目] (满分为100分) 第一部分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 Ⅰ.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 5% (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D . 1997年8月1日9C.1996年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 ) 2. 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D C.总理签署.地方政府 ( ) 3.“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 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D .《教师资格条例》C.《教育法》 ( ) 4.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D .自觉原则 C.民主原则 ( ) 5.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A.三年 B.三至五年 D .六年 C.两年 Ⅱ.认真读下面五个句子,正确的在括号内填“T”,错误的填“F”。5% ( ) 6.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不需要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 ) 7.在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 ) 8.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变化需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 ( ) 9.绝对评价是指按照正态分布率对学生进行人为的划等、分类和排队。 1 2020/3/27 ( ) 10.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包括知识目标、经验目标、情感目标。 第二部分英语专业基础知识 Ⅰ.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Directions: There are 15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e following.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小学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1、语文单独设科是在:__________ A 1916年 B 1912年 C 1949年 D 1902年 2、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是由谁确定的:__________ A 徐特立 B 张志公 C 叶圣陶 D 夏丏尊 3、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五个领域是:__________ A课外活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B 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C研究性学习、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D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4、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 B整体性、自主性、开放性 C整体性、随意性、开放性 D整体性、自主性、交互性 5、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有:__________ A规范口头语音、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B 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语义、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C规范口头语言、规范口语交际的行为、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D规范口头语音、规范口语交际的行为、规范口语交际的语法 6、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创造性、互动性、综合性 B情境性、单一性、综合性 C情景性、互动性、综合性 D情境性、互动性、复杂性 7、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 A对文章形式的理解 B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研读过程 C对文章思想的领悟 D对文章的语言和主题的研读过程 8、语文教学中培养和训练想象力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 A口语训练、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B语言描述、加强引导、设置悬念 C语言描述、设置场景、提高兴趣 D语言描述、设置场景、设置悬念 9、写好作文批语的要求是:__________ A运用夸张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B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含蓄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C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恰当的句式写评语 D运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表扬、运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批评、选择随意的句式写评语 10、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兴趣需注意以下几点:__________ A ①明确阅读的方法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B ①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②鼓励学生精读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C ①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审美境界 D ①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意义②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③追求阅读教学的美育境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把定为“世界阅读日”。 2、2001年语文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分别是、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小学语文基本功大赛复习考试试题卷 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5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 )形成与发展。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 )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和( )。 3.( )( )( )( )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4.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 )为主,教师的教学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工具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2.校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 ) 3.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 4.教育的多元化就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 5.教育必须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 ) 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一)填空题(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填充成语(4分) ①贪lán( )、②yùn( )酿、③mǐn( )灭、④chóu( )躇 ⑤含辛( )苦、⑥( )角分明、⑦笑容可( )、⑧名( )其实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三)默写题(11分) 1.前事不忘,__________。(1分) 2.根据举例,在每一个成语中填入一组意思相反的字。(4分)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项中拼音标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匕首bǐ 卑鄙bǐ 剥玉米bāo 擦黑板cā B.咱俩liǎ 成绩jì足迹jì当天dàng C.出殡bìn 蓓蕾lěi 杜甫fǔ 车辆liàng D.泡沫pào 陌生mò 宁肯níng 哺育bǔ 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红军的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沙。 3.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C)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 ) A.陈琳B.曹植C.曹丕D.王粲 6.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B A.拼音认读能力B.识字写字能力C.汉字认读能力D.汉字书写能力 答案:1.D(“宁肯”的“宁”应读nìng)2.C(另三项中分别有别字“度”“在”“拂”)3. 4.C(应是“高屋建瓴”)5.D 6.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标准答案分析

2010浙江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实验归纳法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的教育学进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的是( C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培根 D.梅伊曼和拉伊 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进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此外,1623年培根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 2.下列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 C )。 A.美德是否可 教 B.教学具有教

育性 C.人的和谐进展和年龄分期 D.教育即生活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以灵魂论为基础、以培养优良的公民为目标、以德智体和谐进展为内容、以音乐陶冶为途径。其最早依照儿童身心进展的特点提出按年龄划分教育时期的主张。 3.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C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D.《论科学的价值和进展》 解析:在教育学史上,一般把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此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究时期。 4.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A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 制 B.教育具有阶级性和宗教性C.以“四书五经”等经典为教育内 容 D.官学与私学、书院和社学并存

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C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进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进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6.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D )。 A.壬寅学制 B.壬戌学 制 C.甲午学制 D.癸卯学制 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但未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讲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小学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2、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是一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工具。 2、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所使用的识字读本是《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经》 3.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应该具有生活实践的观点、自觉能动性的观点和联系发展的观点。 4、现行教学大纲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定为2500字左右,掌握这些常用字能够满足小学生日常读写的需要。 5、识字能力由几个要素组成,它既包括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识字工具和识字方法,也包括一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6."听说读写宜并重",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是指教学中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不仅要抓读写训练,而且要抓听说训练。 7、小学语文评估具有鉴定、反馈、激励和调节的功能。 8、学习质量评估包括平时考察和考试两种方式。 9、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0.继续教育具有延续性、连续性、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和训用一致性的特点 二、单选题 1.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建设向着科学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的标志性教材是(B)

A.各地依据1978年教学大纲编写的实验教材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C.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 D.1963年《全日制十二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 2.在教学"燕"字时,要让学生注意到上面是"廿",而不是"艹",这是(A) A.针对学生知觉不精细的特点 B.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C.为防止熟字对生字的干扰 D.加强学生对同音字字义的理解 3.《义务教育大纲》指出: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是(D) A.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B.归纳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 C.理解课文 D.朗读和默读 4.教师教学工作评估的三个主要方面是(C) A.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效果 B.教学用时、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C.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 D.教学态度、学生学习质量、教学能力 5.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费时甚多,收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年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 10、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