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引经药

合集下载

中药引经药

中药引经药

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 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 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用于促进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含引经药牛膝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用于促进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含引经药牛膝的中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用于促进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含引经药牛膝的中药组合物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林娜,陈卫衡,孔祥英,王荣田,田能
申请号:CN201110154257.9
申请日:20110609
公开号:CN102423351A
公开日:
201204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促进骨髓干细胞归巢的含引经药牛膝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牛膝10~20、黄芪15~45、当归10~20、川芎10~20、赤芍6~18、桃仁10~20、红花10~20、地龙10~20、桂枝10~20、木瓜10~20、威灵仙10~20。

本发明提供的含引经药牛膝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促进自体骨髓干细胞归巢的作用,从而促进股骨头内骨修复与血管再生,对延缓股骨头坏死等骨关节疾病的病情发展具有显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

申请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地址:100700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药引经药

中药引经药

中药引经药引经药是指能导引诸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的药物,亦可理解为对机体某一部位有特殊作用的药物,是引经药的主要作用之一,这也是有别于西医用药的观点,中医治风湿病很重视引经药。

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药,其源远流长,起源于药物的归经理论,民间以形补形理论亦源于此。

清·尤在泾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病有病所,药有药位,辨证上加入引经药可以提高疗效。

1、按经脉选药:据历代医家经验,常用的引经药: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足少阴肾经:独活、肉桂(桂枝)、知母、细辛;足太阳膀胱经:羌活;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足太阴脾经:苍术、升麻、葛根、白芍;足阳明胃经:白芷、升麻、石膏、葛根;手厥阴心包经:柴胡、丹皮;手少阳三焦经:连翅、柴胡,上焦地骨皮,中焦青皮,下焦附子;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等。

可按风湿痹证所在经脉选用。

2、按病位选药:实为按经选药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头部风湿痹痛,虚证选川芎、白芷;实证选柴胡、勾藤、水牛角。

颈项痛,风重选羌活,热重选葛根,强硬选葛根、白芍、细辛。

肩背痛用羌活、黄岑、桂枝、葛根。

胸部挤压痛用香附、枳壳。

胁痛选柴胡、郁金。

肩臂痛有主张从痰湿治疗,选丹溪指迷茯苓丸加味,重用祛痰药。

上肢痹痛选羌活、防风、桂枝、桑枝、茯苓、陈皮、姜黄、白芍、鹿含草、银花藤、天仙藤。

背痛常加羌活、防风引经,肥人少佐附子,气滞血瘀加生姜黄,肾精亏虚,督脉失养须加狗脊;背部痹痛剧烈而他处不痛者,用九香虫温阳理气,并配以葛根、秦艽,病变在腰脊者合用蜂防、乌梢蛇、地鳖虫行瘀通督,并配以川断、狗脊。

背脊痛用石南藤、菖蒲。

腰痛通用补肾药可选杞子、巴戟、鹿角胶、狗脊、杜仲、川断;肾阴虚可选黄精、熟地、石斛;肾阳虚选巴戟、仙茅、仙灵脾、葫芦巴等;有些腰痛可用白术、食疗用栗子、猪腰。

腰骶部痛弯腰下蹲受限,加伸筋草、赤白芍等;剧痛加花椒、香附、玄胡。

引经药柴胡配伍大黄-丹参药对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引经药柴胡配伍大黄-丹参药对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引经药柴胡配伍大黄-丹参药对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葛文静;王慧森;刘明;魏征;梁瑞峰;李更生【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4)010【摘要】目的:研究柴胡作为引经药与大黄-丹参药对配伍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给予CC14复制SD大鼠肝纤维化的模型,实验设空白组、模型组、大黄-丹参药对组(5.0 g·kg-1)、药对+柴胡低、中、高剂量组(5.0g·kg-1 +0.75 g·kg-、5.0g·kg-1 +1.5 g·kg-1、5.0 g·kg-1 +3.0g·kg-1).从第3周开始,各组大鼠按相应剂量灌胃给药6周,观察大鼠肝组织形态的病理改变,检测血中ALP、ALT、AST的活性,ELISA法测定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和层黏连蛋白(LN)的含量,酸水解法分析肝中羟脯胺酸(HYP)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肝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明显改善,血清中ALP、ALT、AST活性和PCⅢ、HA、LN的含量及肝中TGF-β1的表达降低,药对+柴胡组降低更明显.结论:大黄-丹参药对能明显改善SD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柴胡作为引经药可增强其疗效.【总页数】4页(P1398-1401)【作者】葛文静;王慧森;刘明;魏征;梁瑞峰;李更生【作者单位】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4;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郑州 4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相关文献】1.柴胡配伍解毒化浊药对乳腺癌引经增效的实验研究 [J], 胡升芳;陈红风;谷焕鹏;屠珏;陆德铭2.柴胡与丹参配伍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王胜春;胡咏武;赵辉萍3.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柴胡-丹参”药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J], 任思思;范妤;郭东艳;李倩;陈阳;翟秉涛;史晓燕;段丽芳4.大黄黄芩药对配伍在内毒素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研究 [J], 张艳;李红;李帆帆;王平;孟宪丽5.柴胡、黄芩及其配伍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J], 李敏;王斌;侯建平;杨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三基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药三基试题及答案解析

中药三基试题及答案解析1. 中药学中“三基”指的是哪三个方面?答案:中药学中的“三基”指的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请列举三种常用的清热药。

答案:常用的清热药包括黄芩、黄连和金银花。

3. 何为“四气”?答案: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

4. 请简述中药的“五味”。

答案:中药的“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5. 何为“归经”?答案:归经是指中药作用于人体经络的归属关系。

6. 根据中药的性能,下列哪项不属于“五味”?A. 酸B. 苦C. 甘D. 涩答案:D。

涩不属于“五味”,而是药味的一种。

7. 中药的“四气”中,具有温里作用的是哪一种?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

温具有温里作用。

8. 请解释“升降浮沉”在中药学中的含义。

答案:升降浮沉是指中药在体内作用的趋势,升是指药性向上,降是指药性向下,浮是指药性向外,沉是指药性向内。

9. 何为“十八反”?答案:“十八反”是指中药配伍时的禁忌,即某些药物不宜同时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10. 请列举三种具有补气作用的中药。

答案:具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包括人参、黄芪和白术。

11. 何为“七情配伍”?答案:“七情配伍”是指中药配伍时的七种关系,包括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和单行。

12. 请解释“君臣佐使”在中药方剂中的含义。

答案:“君臣佐使”是指中药方剂中药物的配伍原则,其中君药是方剂中的主要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的药物,佐药是协助臣药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病所的药物。

13. 何为“引经药”?答案:“引经药”是指能够引导其他药物到达特定经络的药物。

14. 请列举三种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中药。

答案: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中药包括石膏、知母和黄柏。

15. 何为“药性”?答案:“药性”是指中药在治疗疾病时所表现出的效能和作用。

16. 请解释“药味”在中药学中的含义。

答案:“药味”是指中药的味道,包括酸、苦、甘、辛、咸等,每种味道都有其特定的治疗作用。

引经药和药引子

引经药和药引子

引经药和药引子一、引经药的功用引经药一般解释为“引诸药直达病所”,即将不归该经的药物接引到该经病所的药物。

根据其引使的范围和性质可分为五类:十二经引经药、六经引经药、病证引经药、局部和穴位引经药。

十二经引经药为临床所常用,多为治疗外感六经病症各方的主药,如桂枝、白芍、细辛、葛根、柴胡、附子、吴茱萸、黄连、黄柏、石膏、知母等,都是六经辨证中六经主方的主药。

其它如羌活、独活、白芷、藁本、葱白、升麻、苍术、川芎、青皮等,也是金、元以来医家治疗外感表证常用方剂中的主药。

这些引经药既有引药入经之效,又能在方中发挥其主要治疗作用。

但在内科杂病中应用这些药物时,多为引经报使之用。

在外科疮疡的治疗中,常根据发生部位及经络加用局部引经药,如额疽,属阳明胃积热,宜加升麻、桔梗、羌活;太阳疽,属阳明胃经,宜加升麻、桔梗;鼻疽属手太阴肺经风热及上焦郁火所致,宜加栀子、木通、薄荷、桔梗;发颐,属阳明风热所致,宜加玄参、黄芩、黄连等。

内科病证中的引经药,如桔梗为舟楫之剂,牛膝引药下行,桂枝横行肢臂之属,亦属此类。

具体来讲,引经药主要有以下功用:1、引药归经脉:指引经药在方剂中先驱先行,引药入经。

吴茱萸为肝经引药,石膏引诸药入阳明经,细辛可引导少阴经寒邪出于太阳之表。

2、引药至病所:升麻、柴胡引清气上升,升举下陷之脏器;柴胡还可开邪热内闭,使邪气从内达外。

川芎引药上行。

牛膝引诸药下行,引血下行,引邪热下行。

旋覆花是治疗呃逆上气的“引药下行”之品。

桔梗系开提肺气之品,可为诸药舟楫,载之上浮。

肉桂是引火归元之品,在虚阳上越的戴阳证、阴盛格阳的格阳证中常用之。

砂仁可引气归元。

上肢痛用桂枝、桑枝、羌活,下肢痛用牛膝、独活。

头痛因部位不同而涉经各异,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无论外感内伤,常佐用风药,如羌活、蔓荆子、防风等。

桑枝引诸药达臂与手指,羌活引诸药达上肢,独活引诸药达下肢,少阳头痛专柴胡,巅顶头痛用藁本,太阴头痛选苍术等。

十二经引经药改

十二经引经药改

十二经引经药心经:热证:黄连寒证:细辛小肠经:热证:黄柏寒证:藁本膀胱经:寒证:羌活肾经:热证:知母寒证:桂枝、肉桂、细辛偏寒证:独活肺经:寒证:葱白、白芷寒热证:升麻、桔梗大肠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寒热证:升麻脾经:偏热证:白芍寒证:苍术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胃经:热证:石膏寒证:白芷偏寒证:葛根;寒热证:升麻心包经:偏热证:柴胡、牡丹皮三焦经:热证:地骨皮偏热证:柴胡、连翘寒证:附子;偏寒证:青皮;肝经:寒证:吴萸、川芎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胆经:偏热证:柴胡偏寒证:青皮十二经引经药1、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2、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3、足少阴肾经:独活、桂枝、肉桂、细辛、知母。

4、足太阳膀肮经羌活。

5、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6、手阳明大肠经:白芷、升麻、石膏。

7、足太阴脾经升麻、苍术、葛根、白芍。

8、足阳明胃经:白芷、葛根、升麻、石膏。

9、手厥阴心包经:柴胡、牡丹皮。

10、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地骨皮(上焦)、青皮(中焦)、附子(下焦)。

11、足厥阴肝经:青皮、吴萸、川芎、柴胡。

12、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歌诀:十二引经心连辛,心包柴胡丹皮亲,肝经川芎青萸柴,脾经葛芍升苍荫,肺经升麻桔葱芷,肾经桂肉独知辛,胃经葛芷升麻膏,胆经柴胡青皮滨,大肠升膏与白芷,小肠藁本黄柏乒,三焦柴翘骨青附,太阳膀胱羌活津。

十二经泻火药1、手少阴心经:黄连。

2、手太阳小肠经:木通。

3、足少阴肾经:知母。

4、足太阳膀胱经:黄柏。

5、手太阴肺经:桅子、黄芩。

6、手阳明大肠经:黄芩。

歌诀:十二经药泻火煮,少阴心经黄连苦,肝胆连柴脾白芍,肺经桅芩肾知母,心包黄芩与黄连,胃经石膏膀柏补,小肠木通大肠芩,三焦柴芩病家舞。

(一)、手太阴肺经药歌诀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

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芪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

更有枳壳桑白皮,泻肺一般六味用。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蔻仁。

中药的君臣佐使及配伍原则

中药的君臣佐使及配伍原则

中药的君臣佐使及配伍原则
中药的君、臣、佐、使是中药处方的一种配伍原则,指不同的药物在处方中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不一样。

具体来说:君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通常君药在处方中只有一味,且用量相对最大。

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或者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或烈性;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有两种意义。

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灶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在中药配伍中,君臣佐使的原则是针对方剂配伍的指导原则,方剂是由多味药味组成的,如何进行药味的配伍,君臣佐使则是重要的指导原则。

通过君臣佐使的配伍,可以达到药效的协同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同时,配伍原则也适用于中药处方的制作,通过君臣佐使的搭配,可以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经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何来大有功。

玄参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肝经滋补肝经枣仁巧,薏苡木瓜与贡胶;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经补脾人参绵黄耆,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明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经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菀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棉州黄耆更凑灵。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乾姜白蔻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蒌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肾经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
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与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泻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沈香,亦温肾,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胃经补胃需用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耆,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泻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与大黄,多加石膏谢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与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药。

胆经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引用尽皆同肝经。

大肠经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乾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小肠经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知否。

小肠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高本。

膀胱经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苇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三焦经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耆;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心包经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