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配平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配平专题

高中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配平专题

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专题方程式配平时,其配平必须按以下四步顺序进行;第一步:依据电子得失守恒,配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第二步:依据电荷守恒,配定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第三步:依据质量守恒,配定其他分子的化学计量数;第四步:检查约简或化整化学计量数,将单线改等号,加上反应条件、沉淀或气体符号;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时,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常常只有主要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要在第二步之前添加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缺项;在添加缺项时应注意:1要判断添加的缺项一般是反应介质;如酸H+、碱OH-或水H2O等,需要根据反应的具体情况判断添加;2H+和OH-不可能添加在同一边,因H+和OH-不可能大量共存;3若反应物中添加H+或OH-离子,则生成物中往往需添加水;若反应物中添加水,则生成物中往往需添加H+或OH-离子;4添加H+或OH-离子时,不必考虑与反应物能否共存,但一定要考虑与生成物能否共存,不能共存,就不能添加;例题:例1配平离子方程式: Fe2++ ClO-+ —— Fe3++ FeOH3+ Cl-例2配平离子方程式: MnO4-+ Fe3O4+ —— Fe3++ Mn2++化学方程式:1.下列化学方程式配平正确的是A 2KMnO4+11H2S+5H2SO4=K2SO4+2MnSO4+13S↓+16H2OB 2KMnO4+8H2S+4H2SO4=K2SO4+2MnSO4+9S↓+12H2OC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S↓+4H2OD 2KMnO4+5H2S+3H2SO4=K2SO4+2MnSO4+5S↓+8H2O 2.配平下列以KMnO4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1 KMnO4+ SO2+ H2O- MnSO4+ K2SO4+ H2SO42 KMnO4+ K2SO3+ H2O- MnO2+ K2SO4+ KOH3 KMnO4+ KNO2+- MnSO4+ K2SO4+ KNO3+ H2O3.配平下列以CrⅥ为氧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1 K 2Cr 2O 7+ C + H 2SO 4- K 2SO 4+ Cr 2SO 43+ CO 2+ H 2O2 KI + K 2CrO 4+ HCl - CrCl 3+ KCl + I 2+ H 2O 4.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1 KNO 2- K 2O + NO + O 22 P + KOH + H 2O - PH 3+ KH 2PO 23 FeS 2+ CuSO 4+ H 2O - FeSO 4+ Cu 2S + H 2SO4 4 P + CuSO 4+ H 2O - Cu + H 3PO 4+ H 2SO 45 P + CuSO 4+ H 2O - Cu 3P + H 3PO 4+ H 2SO 46 HClO 3+ P 4+ H 2O - HCl + H 3PO 47 FeOH 3+ NaOH + Cl 2- Na 2FeO 4+ NaCl + H 2O 8 KI + H 2SO 4- I 2+ H 2S + KHSO 4+ H 2O 9 PbO 2+ H 2SO 4- PbSO 4+ O 2+ H 2O10 AsH 3+ AgNO 3+ H 2O - As 2O 3+ Ag + HNO 3 11 NH 4ClO 4- N 2↑+ HCl ↑+ O 2↑+ H 2O 12 NH 4NO 3- N 2+ NO 2+ H 2O 13 NH 4NO 3- N 2+ HNO 3+ H 2O 14 S + KOH - K 2S + K 2SO 3+ H 2O 15 NO 2+ NaOH - NaNO 2+ NaNO 3+ H 2O 16 F 2+ NH 3- NH 4F + N 2 17 FeS 2+ O 2- Fe 2O 3+ SO 218 CuIO 32+ KI + H 2SO 4- CuI ↓+ I 2+ K 2SO 4+ H 2O 离子方程式:1. MnO 4-+ H 2O 2+= Mn 2++ O 2+ H 2O2. PbO 2+ Mn 2++ H += Pb 2++ MnO 4-+3. MnO 4-+ H 2S+ = Mn 2++ S+ H 2O4. Cr 2O 72-+ I -+ = Cr 3++ I 2+ 6. Fe 3++ Mn 2++ H 2O= MnO 2+ Fe 2++ 7. CrO 42-+ S 2-+ = CrOH 3+ S 2O 32-+ 8. Cr 2O 72-+ H 2O 2+ = Cr 3++ O 2 + H 2O 9. BiO 3-+ Mn 2++ = MnO 4-+ Bi 3++答案:例16Fe2++3ClO-+3H2O==4Fe3++2FeOH3↓+3Cl-例2MnO4-+5Fe3O4+48 H+==15Fe3++Mn2++24H2O2.12 5 2 2 1 2 22 3 1 2 3 2 32 5 3H2SO4 2 1 5 33. 12 3 8 2 2 3 8 26 2 16 2 10 3 84.14 2 4 3 24 3 3 1 3 35 14 12 5 7 12 42 5 8 5 2 5511 15 24 5 6 15 610 3 18 10 12 72 10 3 2 6 8 88 9 4 1 8 4 92 2 2 1 2 102 12 3 1 12 12 114 2 4 5 6 124 3 2 8135 4 2 9143 6 2 1 3 152 2 1 1 1 163 8 6 1 174 11 2 8182 24 12 2 13 12 12-+ 5H2O2+6 H+=2Mn2++5 O2+ 8H2O+ 2Mn2++4H+=5Pb2++2MnO4-+ 2 H2O-+ 5H2S+6 H+ =2Mn2++ 5S+8H2O-+6I-+14H+ = 2Cr3++ 3 I2+7 H2O6.2Fe3++ Mn2++ 2H2O= MnO2+2Fe2++4 H+-+ 6S2-+23 H2O = 8CrOH3+ 3S2O32-+22 OH--+3H2O2+8 H+ =2Cr3++3O2 +7H2O-+2Mn2++14 H+ = 2MnO4-+5Bi3++7H2O。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与配平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化学式和符号来表达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然而,不同反应物的摩尔比例可能不同,导致方程式不平衡。

为了使方程式达到平衡,化学家们提出了配平方程式的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平衡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达到了最佳状态,不再发生净转化。

平衡态是动态平衡,即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速率相等,但并不意味着反应停止。

平衡态的描述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达。

例如,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蒸气的方程式为:2H₂(g) + O₂(g) → 2H₂O(g)在这个方程式中,左边的反应物氢气和氧气的摩尔比例为2:1,而右边的生成物水蒸气的摩尔比例也为2:1,因此该方程式是平衡的。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当化学方程式不平衡时,需要进行配平。

配平方程式的目的是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达到平衡。

配平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系数法和电荷平衡法。

1. 系数法系数法是最常用的配平方程式的方法。

通过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从而实现摩尔比例的平衡。

例如,考虑以下方程式:Fe(s) + HCl(aq) → FeCl₃(aq) + H₂(g)在这个方程式中,左边的反应物铁和盐酸的原子数目不平衡。

为了配平方程式,可以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面添加系数。

通过观察发现,铁的原子数目相等,而氯的原子数目不平衡。

因此,可以在盐酸前面添加系数2,使得氯的原子数目平衡:Fe(s) + 2HCl(aq) → FeCl₃(aq) + H₂(g)这样,通过添加系数,方程式就得到了平衡。

2. 电荷平衡法电荷平衡法是一种适用于配平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在离子方程式中,离子的电荷数目必须保持平衡。

例如,考虑以下方程式:Cr₂O₇²⁻(aq) + Fe²⁺(aq) → Cr³⁺(aq) + Fe³⁺(aq)在这个方程式中,左边的反应物铬酸根离子和铁离子的电荷数目不平衡。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严格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后,往往左右两边各原子数目不相等,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这就需要通过计算配平来解决,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1一、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

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三、观察法配平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四、唯一元素法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谓“唯一元素”是指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所谓“准唯一元素”是指对于那些除唯一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当其所在的物质中仅剩下一种物质的系数没确定时,这种元素就称之为“准唯一元素”。

例如KMnO4K2MnO4+MnO2+O2↑中,若只剩下MnO2,MnO2的系数没确定时,Mn元素是唯一元素,而当KMnO4、K2MnO4、MnO2三种物质的系数已确定时,O元素又成为“准唯一元素”。

1. 确定唯一元素初学阶段可要求学生对唯一元素做出标记以免学生搞错。

2. 假定系数任选一种唯一元素,假设其所在的物质中一种,系数为1,并据此推出其所在的另一种物质的系数。

说明:(1)为了使两边所选定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有可能出现分数系数,处理办法是等全部配平了,再把分数变为整数。

离子方程式的四步配平法

离子方程式的四步配平法

离子方程式的四步配平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离子方程式的四步配平法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与化学方程式式的配平不同,不仅遵循质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还要遵循电荷守恒。

有的还要添加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缺少的物质。

其配平必须按以下四步顺序进行。

第一步:依据电子得失守恒,配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第二步:依据电荷守恒,配定各离子的化学计量数;第三步:依据质量守恒,配定其他分子的化学计量数;第四步:检查约简或化整化学计量数,将单线改等号,加上反应条件、沉淀或气体符号。

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时,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常常只有主要反应物和生成物,即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配平时,还要在第二步之前添加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缺项。

在添加缺项时应注意:O)等,需要根据反1)要判断添加的缺项一般是反应介质。

如酸(H+)、碱(OH-)或水(H2应的具体情况判断添加。

2)H+和OH-不可能添加在同一边,因H+和OH-不可能大量共存。

3)若反应物中添加H+或OH-离子,则生成物中往往需添加水;若反应物中添加水,则生成物中往往需添加H+或OH-离子。

4)添加H+或OH-离子时,不必考虑与反应物能否共存,但一定要考虑与生成物能否共存,不能共存,就不能添加。

电荷平衡的配平方法是:若正、负电荷全部在方程式的同一边,则应使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为零;若正、负电荷分布在反应方程式的两边,则两边电荷的差为零(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守恒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1)?电荷守恒:即反应前后所带电荷数一定相同?(2)?质量守恒: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数目都保持不变?(3)?电子转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2、其次要知道哪些物质可拆,哪些物质不可拆。

?可拆的物质有: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

?不可拆的物质有:?A .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性物质,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b .微溶物作反应物澄清溶液时要拆,浊液时不能拆;微溶物作生成物时视为沉淀不能拆。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有的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存在着“猜测性”和“盲目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四种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例1.的配平(1)找出式子两边原子个数最多的氧原子(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10(3)10除以5等于2,2就是P2O5的系数,写在P2O5前面,同理可得O2的系数为5。

(4)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P的系数为4。

(5)配平后要注反应条件和划上等号(有时还要注“↑”和“↓”)。

即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

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练习:二、用奇数配偶数法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2.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

因为反应物里氧原子2个,是偶数个,生成物里氢原子3个,是奇数个,偶数个肯定不等于奇数个,所以我们可以先在化学式H2O前写一个最小的偶数2,再用最小公倍数进一步配平。

写上2后,左边只有2个H原子,右边有4个H原子,所以C2H2的系数应为2,要使两边碳原子总数相等,右边CO2的系数应为4,最后才确定O2的系数为5。

即:练习:C2H6+O2H2O+CO2C2H4+O2H2O+CO2三、观察法配平方法是:(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3. 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H2O+Fe Fe3O4+H2显然,Fe3O4里的3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而Fe3O4里的4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

化学方程式的离子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离子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离子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一种表示方法,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对质量和数量关系。

离子配平是指在化学方程式中对离子进行调整,以保持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平衡。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离子配平方法。

1. 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离子方程式配平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反应方程式分解成两个半反应式,分别表示氧化和还原的半反应。

然后,对每个半反应式进行离子配平。

在配平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总电荷平衡,通过添加电子和水分子来实现。

例如,考虑以下离子方程式:Fe2+(aq) + MnO4-(aq) → Fe3+(aq) + Mn2+(aq)首先,将方程式分解为半反应式:氧化半反应:Fe2+(aq) → Fe3+(aq)还原半反应:MnO4-(aq) → Mn2+(aq)然后,根据半反应式进行离子配平。

在氧化半反应式中,需要添加一个电子来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电荷差异。

在还原半反应式中,需要添加4个水分子和8个氢离子来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氧原子和电荷差异。

最后,将两个配平后的半反应式合并,得到最终的离子方程式:5Fe2+(aq) + MnO4-(aq) + 8H+(aq) → 5Fe3+(aq) + Mn2+(aq) + 4H2O(l)2. 氧化数法氧化数法是通过观察离子化合物中原子的氧化态变化来进行离子配平的方法。

在化学方程式中,每个原子的氧化态变化都导致电荷的变化。

通过调整原子的系数和电子的个数,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氧化态变化量相等,从而实现离子配平。

例如,考虑以下离子方程式:KMnO4(aq) + HCl(aq) → KCl(aq) + MnCl2(aq) + H2O(l) + Cl2(g)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锰(Mn)和氯(Cl)的氧化态变化,可以发现锰的氧化态从+7降至+2,氯的氧化态从-1增至0。

根据氧化数法,我们可以调整系数和电子的个数来平衡氧化态的变化。

铝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铝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铝及其化合物的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化学符号为Al。

它的化合物也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铝化合物的分子式、离子方程式和配平方程式。

1.氢氧化铝(铝烧碱/铝碱)-分子式:Al(OH)3Al(OH)3(s) → Al3+(aq) + 3OH-(aq)这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固体氢氧化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过程。

2.硫酸铝(明矾)-分子式:Al2(SO4)3硫酸铝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它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2(SO4)3(s) → 2Al3+(aq) + 3SO4^2-(aq)这个方程式表示了固体硫酸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过程。

3.三氯化铝-分子式:AlCl3三氯化铝是一种无色固体,易溶于水。

它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Cl3(s) → Al3+(aq) + 3Cl-(aq)这个方程式表示了固体三氯化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

4.氯化铝(六水合氯化铝)-分子式:AlCl3·6H2O氯化铝是一种白色、易吸湿的晶体,也是铝的常用化合物之一、它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AlCl3·6H2O(s) → Al3+(aq) + 3C l-(aq) + 6H2O(l)这个方程式表示了六水合氯化铝溶解在水中生成铝离子、氯离子和水分子的过程。

除了上述的铝化合物,铝还可以与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形成各种不同的化合物和离子方程式。

总结:1. 氢氧化铝:Al(OH)3(s) → Al3+(aq) + 3OH-(aq)2. 硫酸铝:Al2(SO4)3(s) → 2Al3+(aq) + 3SO4^2-(aq)3. 三氯化铝:AlCl3(s) → Al3+(aq) + 3Cl-(aq)4. 氯化铝:AlCl3·6H2O(s) → Al3+(aq) + 3Cl-(aq) + 6H2O(l)这些化合物及其方程式对于我们理解铝的化学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

关于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及方法(一)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2KClO3==2KCl+3O2↑(二)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三)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 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3Fe+4H2O==Fe3O4+4H2【注】.本实验中H2O必须是气态,所以H2不上标.(四)利用配平诗集配平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

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A歧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三种价态先标记,两者相减第三系。

若有约数需约简,悠然观察便配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前提,而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

初三学生初学化学方程式时,对即在根据化学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往往顾此失彼。

为了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现就初中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归纳如下:一、最小公倍数法具体步骤:(1)求出每一种原子在反应前后的最小公倍数;(2)使该原子在反应前后都为所求出的最小公倍数;(3)一般先从氧原子入手,再配平其他原子。

例:配平Al + Fe3O4→Fe + Al2O3第一步:配平氧原子Al + 3Fe3O4→Fe + 4Al2O3第二步:配平铁和铝原子8Al + 3Fe3O4→9Fe + 4Al2O3第三步:配平的化学方程式:8Al + 3Fe3O4高温9Fe + 4Al2O3二、观察法具体步骤:(1)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有关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倾泄计量数,这样即可配平。

例如:Fe2O3 + CO——Fe + CO2观察:所以,1个Fe2O3应将3个“O”分别给3个CO,使其转变为3个CO2。

即Fe2O3 + 3CO——Fe + 3CO2再观察上式:左边有2个Fe(Fe2O3),所以右边Fe的系数应为2。

即Fe2O3 + 3CO 高温2Fe + 3CO2这样就得到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了,注意将“——”线变成“==”号。

即Fe2O3 + 3CO == 2Fe + 3CO2例:配平H2O + Fe →Fe3O4 + H2第一步:配平氧原子4H2O + Fe →Fe3O4 + H2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4H2O + 3Fe →Fe3O4 + 4H2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4H2O + Fe 高温Fe3O4 + 4H2三、单数两倍法(奇数变偶法)具体步骤:(1)找出在化学反应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2)从原子数为单数的元素入手(一般为氧元素)。

即乘2;(3)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决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配平FeS2 + O2→Fe2O3 + SO2第一步:在Fe2O3前乘2 FeS2 + O2→2Fe2O3 + SO2第二步:配平铁原子4FeS2 + O2→2Fe2O3 + SO2第三步:配平硫原子4FeS2 + O2→2Fe2O3 + 8SO2第四步:配平氧原子。

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 2 + 11O 2 高温 2Fe 2O 3 + 8SO 2四、分数配平法此方法能配平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

具体步骤:(1)先配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2)用分数配平单质元素的原子;(3)去分母,使配平后的化学计量数为整数。

例:配平C 2H 2 + O 2 → CO 2 + H 2O第一步:配平化合物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 C 2H 2 + O 2 → 2CO 2 + H 2O第二:利用分数配平氧原子 C 2H 2 + 5/2O 2 → 2CO 2 + H 2O第三步:去分母,即全部乘2。

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2C 2H 2 + 5O 2 点燃4CO 2 + 2H 2O以上的各种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互相联系起来应用的。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配平,首先要观察其反应方程式的特点,然后再确定适当的配平方法加以配平。

一般来说,观察和配平的顺序为:有氢看氢,无氢看氧。

原子团优先配平,单质最后配平。

难点 较难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若不掌握,就会觉得很难;掌握了其配平技巧,就会觉得较易。

●难点磁场请试做下列题目,然后自我界定学习本篇是否需要。

将红磷放在稀硝酸中加热,发生如下反应,所列方程式中还缺少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只添其一),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P +______HNO 3+__ ______−→−______H 3PO 4+______NO ↑ ●案例探究[例题]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PbN 6+___Cr(MnO 4)2−→−___Cr 2O 3+___MnO 2+___Pb 3O 4+___NO ↑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能力。

属化学教学中要求掌握的内容。

知识依托: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错解分析:不能正确辨认PbN 6和Cr(MnO 4)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可造成本题错解、难解,甚至不会解。

解题思路:本题有以下两种解法:方法1(0价配平法):对分子中含有难以确定元素化合价的物质,可选其为配平标准,并设该分子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或在满足化合物内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前提下设为其他数值),对配平结果无影响:①题给反应中PbN 6和Cr(MnO 4)2中Pb 、N 、Cr 、Mn 四元素的化合价难以确定,可选PbN 6和Cr(MnO 4)2为配平标准:2228/343224322024000600NO __O Pb __O n M __O r C __)O n M r(C __N b P __-+-+-+-+++−→−+↑ ↑ ↓44/3 5−Cr2O3+MnO2+Pb3O4+NO↑②5PbN6+44/3Cr(MnO4)2−→↑↓44/3×5 5×44/3−____Cr2O3+____MnO2+____Pb3O4+____NO↑③15 PbN6+44 Cr(MnO4)2−→④15 PbN6+44 Cr(MnO4)2====22Cr2O3+88 MnO2+5 Pb3O4+90 NO↑方法2(万能配平法):先设出化学方程式中某些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一般是方程式一边的化学计量数,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通常用1,x,y,z等数字和字母表示,然后根据原子个数守恒可求出x,y,z等未知数,这种方法几乎对所有化学方程式都是适合的,所以叫做万能配平法。

−______Cr2O3+______MnO2+______Pb3O3+______NO①1 PbN6+x Cr(MnO4)2−→↑②先根据Cr、Mn、Pb、N原子个数守恒,得出生成物的暂定计量数:−x/2 Cr2O3+2x MnO2+1/3 Pb3O4+6 NO↑PbN6+x Cr(MnO4)2−→−3x Cr2O3+12x MnO2+2 Pb3O4+36 NO↑6 PbN6+6x Cr(MnO4)2−→再根据O原子守恒得到下列等式,并求出x:48x=9x+24x+8+36x=44/15③15 PbN6+44 Cr(MnO4)2====22 Cr2O3+88 MnO2+5 Pb3O4+90 NO↑答案:15 44 22 88 5 90●锦囊妙计较难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经常用到以下方法:1.0价配平法当化学方程式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较难确定时,通常采用0价配平法,所选配平标准可以是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

2.万能配平法万能配平法所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只是原子个数守恒,化合价的升降总值不一定相等,因而不一定正确,虽然中学阶段很少遇到这样的化学方程式,但在最后进行化合价升降总值是否相等的验证,还是必要的。

3.合并配平法关键是找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种物质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常用方法有:(1)通过某种物质的分子中原子间的数量关系,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2)通过电荷守恒等方法确定其他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数量关系。

4.拆分配平法适合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同一种物质,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也是同一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其配平技巧是将氧化还原剂(或氧化还原产物)根据需要进行合理拆分。

●歼灭难点训练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______CaCl2+______Cl2↑+______H2O(1)______Ca(ClO)2+______HCl−→(2)______H2S+______H2SO4−→−______S↓+______SO2↑+______H2O 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1)_____H2PO-2+_____Ag+_____H2O−→−H3PO4+______Ag↓+______H2↑(2)____P4+____CuSO4+_______−→−____Cu3P↓+_____H3PO4+_____H2SO4(3)____Na2S x+____NaClO+_____NaOH−→−_____Na2SO4+____NaCl+____H2O(4)____PH4ClO4−→−____PCl5+____P2O5+____H2O3.(★★★★)在热的稀硫酸中溶解了11.4 g硫酸铁,当加入50 mL 0.50 mol·L-1硝酸钾溶液时,其中的亚铁离子完全转化为铁离子,并有氮氧化物逸出:____FeSO4+___KNO3+_____−→−___K2SO4+___Fe2(SO4)3+___N x O y↑+___H2O(1)配平该化学方程式(将含x、y的计量数和所缺物质填在横线上)(2)反应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3)推算出x、y的数值:x=________,y=________。

4.(★★★★★)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如NO2)。

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它发生如下分解:C3N3(OH)3−→−3HNCO产物HNCO(异氰酸,其结构H—N==C==O)能与NO2反应生成N2、CO2和H2O。

(1)写出HNCO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写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________。

(3)要消除1.0 kg NO2需三聚氰酸[C3N3(OH)3]多少千克?附: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3 5 2 H2O 3 5歼灭难点训练1.(1)1 4 1 2 2 (2)1 1 1 1 22.(1)合并配平法:由于生成物中无离子,根据电荷守恒的原则可知,反应物H2PO-2和Ag+的化学计量数应相等,所以,可将H2PO-2和Ag+合并为一个整体“H2PO-2+Ag+”,再进行配平。

③11/4P4+15CuSO4+−→−5Cu3P↓+6H3PO4+15H2SO4④11P4+60CuSO4+−→−20Cu3P↓+24H3PO4+60H2SO4⑤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②Na2S x+(3x+1)NaClO+NaOH−→−Na2SO4+NaCl+H2O ↑↓(6x+2)×1 2×(3x+1)③Na2S x+(3x+1)NaClO+(2x-2)NaOH====x Na2SO4+(3x+1)NaCl+(x-1)H2O(4)将PH4ClO4拆分为PH+4和ClO-4,然后进行配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