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之父母呼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

《弟子规》校本课程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校本课程的第一章“入则孝”,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弟子规》中古文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敬父母、孝顺长辈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导入: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基本内容,分析每句话的含义,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古文句子,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句子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古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孝道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主要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并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践行孝道。
2. 答案示例:翻译:《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内容如下:父母呼唤,应及时回应,不可迟缓;父母的命令,要立刻行动,不可懒惰;父母的教诲,要恭敬聆听;父母的责备,要顺从接受。
举例:在生活中,我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尊敬他们的意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孝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深入了解孝道的内涵,将孝道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小组讨论的主题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对古文词汇的讲解要细致,可以通过词义解释、例句分析、同义词辨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弟子规父母呼教案

弟子规父母呼教案教案标题:弟子规父母呼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弟子规》中关于父母呼唤的教导内容。
2. 理解父母呼唤的重要性,并明白对应的回应方式。
3. 培养学生对于家庭责任的认识和尊重,并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教导。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亲子关系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家人是否正确,为什么?教学主体:2. 解释《弟子规》:讲解《弟子规》中关于父母呼教导内容,例如“父母呼,应立正、立静、顺言而行”,或者其他相关条目。
3. 讨论:以小组或全班形式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分享个人观点。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a) 你觉得为什么要顺从父母的召唤?b) 你是否遇到过不愿意回应父母召唤的情况?为什么?c) 在父母呼唤时,你觉得最重要的品德是什么?d) 你能举个例子,说明你是如何回应父母呼唤的吗?4.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分组,扮演父母和子女的角色,在不同情境下模拟父母呼唤,并演示正确的回应方式。
拓展活动:5.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并与父母讨论他们在学校学到的《弟子规》中关于父母呼教导的重要性,并记录下父母的观点。
评估方式:6. 问题回答:提出几个与《弟子规》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评价。
7. 角色扮演表现: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和模拟父母呼教导的情境。
教学资源:- 描述亲子关系的图片- 《弟子规》文本或相关资料- 小组和全班讨论的问题提纲注意事项:- 在引入活动中要确保学生对亲子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 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的亲子经历和观点,增加交流和互动。
- 激发学生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不要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和探索。
《弟子规》教案002教学内容简案(父母呼—须顺承)

(3)做完后再问一次:「请问还有事吗?」
4.请全体学生先ㄧ同练习,再请个别学生出来扮演父母亲和孩子,让学生练习为人子女应有的态度和对话。
(二)父母教需敬听,父母责需顺承
1.老师提问
「父母亲骂我们是为了什么?」
「有没有可能父母亲责备我们是为了好玩?」
教学时间: 40分钟。参考资料:自编教材。
附录一
你们的玩具每次都不收!
你们的计算机玩太久了!
你们的衣服都到处乱丢!
为什么每次都要跟弟弟抢玩具?
考试考这么差,ㄧ点都不用心。
连垃圾都不会帮忙倒ㄧ下。
电视看太久了,马上关掉!
不要每次都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吃饭前不要一直吃零食!
玩到这么晚才回来,下次不准出去玩了。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世的道理是为我们好,应恭敬的聆听。
(四)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做错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顺从接受,不可顶嘴强辩,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教学时间:20分钟。
参考资料:
弟子规三字经孝经易解。
二、故事时间
(一)免费的账单
有一天晚上妈妈在厨房张罗晚餐时,小男孩手拿一张清单给妈妈,妈妈放下手边的工作一看,清单上面写着:
教学时间: 20分钟。
三、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1.学生表演:
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回答「干嘛、做什么、很烦耶」这些字眼。
2.引导学生:
「这样有没有礼貌?」、「如果你是父母,你听了高不高兴?」
3.老师讲解:
(1)告诉学生当父母亲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向前说:「,请问您有什么事?」
4.请全体学生先ㄧ同练习,再请个别学生出来扮演父母亲和孩子,让学生练习为人子女应有的态度和对话(将父母亲可能会责备的话做成签,让出来扮演的父母的学生抽签)(附录一)。
大班幼儿园弟子规教案父母呼

大班幼儿园弟子规教案父母呼篇一:弟子规父母呼教案弟子规:各位小朋友,你们好。
我是你们的国学老师杨老师。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国学课堂。
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片,请大家认真看哦。
等一会老师有问题要问哦。
好,动画片看完了,现在问题来了,第一个问题: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举手回答(黄香)非常棒,那第二个问题是:这个动画片的主人公黄香为他的父亲做了什么事情呢?请举手回答。
(第一件事情:夏天为父亲扇凉席,第二个:冬天为父亲暖被窝)对,好,小朋友们都看的非常认真,那现在老师要问了,黄香为什么要为他的父亲做这些事呀?(因为他想做)因为黄香爱父亲,体贴父亲,所以会为父亲做一些事情,我们的小朋友是不是也爱爸爸妈妈呢?(是)也会像小黄香一样去为爸爸妈(来自: 书业网:大班幼儿园弟子规教案父母呼)妈做一些事情吗?(会)好了,这就是孝的体现。
大家看看我手上的这个字,你们都认识那些部分?(给大家展示“孝”)“孝”字的上半部分是一个老字去掉一个匕,大家看"匕"像不像一根拐杖呀?那如果一个老人把自己的拐杖扔了,而孩子能够马上过来搀扶老人,这就是孝的本义。
那小朋友们想想,这个孩子一定是这个老人的儿女吗?(是)(再想想,一定是吗,刚才老师讲的时候有提到这是老人的孩子吗?没有对不对,)其实呀,孝不一定是指孩子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对所有老年人的一种尊敬和爱护。
好,我们刚才学习了孝字,我相信大家都想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那怎么做才算是最乖的孩子呢,我们来看看弟子规里面是怎么做的吧。
1、《弟子规》是古代韵文,读文之美在于字正腔圆,大家先听听那些播音艺术家们的朗诵,请认真听。
在听的过程当中呢,请同学们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呢,是请大家注意个别字的读音。
边听变把不懂的字、音圈出来,加深印象。
第二呢,是要注意节奏和韵律。
(播放录音。
2、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读一下吧。
请注意你们刚才标出来的几个字的读音。
开始!3、老师来检查一下,请看这些多音字,在本课应该读那个音呢?。
弟子规 父母呼

《弟子规——入出孝,出则弟第二课父母呼》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熟读《弟子规——入出孝,出则弟第二课父母呼》,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这些经典话语的大意。
2、感受古人的孝敬,时刻以这些经典话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学会孝顺父母,试着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让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古典名著对于我们做人做事的指导意义很强。
2、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请大家看大屏幕,老师给你们带来“乌鸦反哺”的故事。
乌鸦反哺乌鸦不仅聪明,而且很孝顺父母。
乌鸦小时候,都是由爸爸妈妈飞出去找食,然后回来一口一口喂给它吃。
渐渐地,小乌鸦长大了,乌鸦的爸爸妈妈也老了,飞不动了,不能出去找食了。
这时,长大的乌鸦没有忘记爸爸妈妈的哺育之恩,学着它们的样儿,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
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也不怕。
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和妈妈。
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和妈妈啊!教师小结:是啊,乌鸦懂得反哺,作为高等动物的我们,更应该懂得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单元《入出孝,出则弟》第2课《父母呼》,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吧!(板书:第2课父母呼)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第2课父母呼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静静地听老师读,用心去感受。
(出示课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2、请你们跟着老师美美地读一读。
3、跟着老师读了,你们是不是也想读一读呢?(全班齐读)4、你们学过拍手歌吗?请你们跟着老师一边拍手一边读,好吗?5、古人说得好:“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

《弟子规》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弟子规》的第一章“入则孝”。
具体内容包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父母、孝顺父母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记住《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
难点:如何将孝敬父母的理论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弟子规》教材、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孝顺父母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孝道。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孝敬父母的事例,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第一章——入则孝2. 内容:(1)父母呼,应勿缓;(2)父母命,行勿懒;(3)父母教,须敬听;(4)父母责,须顺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弟子规》第一章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感悟。
2. 答案示例:通过学习《弟子规》第一章,我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牢记这四句话,尽量做到言行一致,让父母感到高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孝道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共同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践行孝道,将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付诸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孝道的经典故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呈现。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讲课讲稿

《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 命,行勿懒
《弟子规》评价
与《三字经》《百家姓》 《幼学琼林》等并列古代启蒙 教育最佳教材,被誉为“开蒙 养正最上乘”之作。
最有效的少儿道德修养手册 最适宜的少儿行为规范宝典
父母呼,应勿缓;
明日预告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谢谢!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诗经·小雅》
xī
jū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fǔ xù zhǎng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hào wǎng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赏析
我们常听到“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就像诗 中说的,父母爱子,无微不至。等 到子女想回报父母的恩情时,老天 却降下了难测的灾祸!是啊,与其 等到失去了方知可贵,何如拥有时 倍加珍惜?
父母命,行勿懒。
注释:
①呼:叫,唤。 ②应:回应。
③勿:不要。
④缓:慢,迟延。
⑤命:命令指示。 ⑥行:行动。
⑦懒:懒惰,不勤快。
父母呼唤你的时候, 回答不能迟缓。父母交代 的事情,应该马上去做, 不要偷懒。
有一次,年迈的母亲生了很重的病, 好几天都没有吃东西。孟宗非常着急, 日夜守候在母亲的病床前,照料母亲。 这一天,孟宗又问母亲想吃点什么,母亲 叹了口气说:“要是能喝上一碗用新鲜 的竹笋炖的汤,那该多好啊!”孟宗听 到母亲终于想吃东西了,便兴冲冲地跑 到了竹林里寻找竹笋。
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 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情感 要求。传统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可以称为“孝文化”。“孝”的 对象首先就是父母。也许你要问,孝 敬父母还用学习吗?其实很多人并不 知道怎样做才算是孝,《弟子规》就 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孝 敬父母。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幼儿园教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幼儿园教案活动目标:1、理解"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并能初步诵读。
2、能用"哎"及时回答他人的呼唤,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懒。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边的人。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1、提前请隔壁班级能力强的一位幼儿及家长拍摄相关录象。
两人的照片一张。
2、文字图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
3、每个幼儿的身上贴好名字。
(便于老师叫出小朋友的名字)活动过程:(一)谈话活动,引起兴趣。
孩子们今天薛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
听音乐进场。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叫想想。
她在干什么?搭积木玩得可开心啦。
这时候,谁在喊她?(二)出示视频1,理解语句"父母呼,应勿缓。
"的意思,并会用"哎"答应别人。
1、视频1。
2、师幼讨论。
教师:咦,想想答应妈妈了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妈妈喊你,你会怎么答应。
3、游戏:我喊你答。
教师:我现在做妈妈,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时候要赶快答应?教师小结:集体喊、过度到个别喊。
(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师:我们都知道爸爸妈妈喊我们名字的时候要赶快回答"哎",想想听到了吗?呀想想也答应得很快,我们一起表扬一下。
你们也很能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4、练习诵读"父母呼,应勿缓。
"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课件1,放慢速度)教师:你们听到了什么?请个别幼儿回答。
幼儿回答出一句,及时提炼句子,还有谁来会所说听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诵读"父母呼,应勿缓"。
男孩子们(唉)你来读一读。
女孩子们,你们也来读一读。
(三)播放视频2,理解语句"父母命,行勿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课题《弟子规》
教学
目标
1、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2、理解意思,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培养学生
的感恩之心。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弟子规
教学难点1、有感情诵读弟子规
2、理解句子意思
技术
准备
多媒体、ppt
教学
教程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
二、新授引导学生复习
上节课的知识
联系生活实
际,打开学生
思路
总体感受本节
课的知识,熟
悉新内容,解
决个别生字的
发音
让学生自己体
会
一、检查作业
1、齐声背诵。
2、是否为父母捶背。
二、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1、听泛读“入则孝”之“父母呼”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集体背诵弟子规总
序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听教师范读
在教师的带领下读
一读
学生自由读一读
利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播放动画片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放松,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意思
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习的弟子规,应用到生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4、指名读。
5、分行比赛读。
6、同桌练习背诵。
7、小组竞赛背诵。
8、了解意思。
(播放视频)
(1)、“父母呼”,“呼”就是叫
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
“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
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
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想一想,平时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
们是怎样做的?(指生答)怎样做才能更
体现“孝”呢?(生答)
延伸:
父母呼应勿缓;老师呼应勿缓;
长辈呼应勿缓;同学呼应勿缓。
(2)、“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
教我们的时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
“行勿懒”就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
拉拉的。
(3)、“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
教育你的时候,要恭恭敬敬地聆听。
教师点个别生读一
读
小组比赛读
背诵
观看动画,初步了解
句意
积极思考,并回答问
题
前后桌同学讨论,并
回答问题
听教师解释句意,学
生认真听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
三、巩
固练习
四、小结有感情诵读今
天学习的弟子
规,培养学生
的诵读能力
对学生句意理
解的考察
培养学生的诵
读能力
联系生活实
际,用书本知
识解决实际问
题
(4)、“父母责,须顺承”:如果你
做错了事情,父母责备你的时候,你应该
接受教训,真心悔改。
希望大家都能够成为孝敬父母、懂礼
貌的孩子。
三、大显身手
1、你能朗诵一下今天所学的弟子规
么?
2、请你说一说“父母教,须敬听”是
什么意思?
3、请你的组员和你一起诵读今天学习
的《弟子规》
4、“父母责”,我们应该怎么办?
5、你愿意给大家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弟
子规么?
四、
我们今天学习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部
解,理解句意
分小组,回答问题
小组讨论,并回答问
题
小组诵读弟子规
前后桌讨论,并回答
问题
自愿发言,背诵弟子
规
五、作业分,我相信同学们也明白了很多道理:
1、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问好。
2、父母、老师、长辈,要求做的事情,要尽量做好。
五、作业
1、背诵“父母呼”。
2解释句意给父母听
,
板书:弟子规之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