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男高音关闭技巧
男高音科学系统的训练及解决方法

男高音科学系统的训练及解决方法1 系统的中低声区训练音域不宽是男高音的生理特点,对于男性歌唱者而言,拓展高声并非易事。
声乐演唱者想要得到好的高音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的,只有在训练好中低声区的基础之上,才能很好的进入高声区。
然而,大多数男高音歌唱者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某些歌唱者偶尔发出的高音听似不错,倘若要求他们完成一首完整的曲目演唱时,就很难完成高音部分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由于歌唱者的训练方法不稳定造成的。
因此,在训练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在自然声区训练好的基础上,再试图往高声区部分发展。
如果不能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去扩展音域。
中、低声区在训练中的作用未引起足够重视,就很难训练出理想的高音。
男高音是比较难的,只有掌握了科学系统的方法才能解决好高音,一旦掌握了歌唱技巧的精髓,唱高音就会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
只有在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的前提下,不懈的学习和锲而不舍的追求,才会有收获与进步。
想要把男高音的高音区唱好,有一些原则我们需要遵循。
平时我们的发声练习一般从低唱到高,从简单的练声曲到有一定难度的练声曲。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从低声区唱到变声区再到高声区,这样渐进发展的原则。
唱歌是一门着急不来的事情,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
只有当中低声区很规范,才能进行到高声区的阶段。
对于歌唱训练中所使用的音阶练习,一般来说是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或者是相反的顺序。
即歌唱的声乐练习可以从上到下进行,也可以从下到上训练。
然而,要在中间部分建立一个标准稳定的发声状态并非易事。
想要得要一个漂亮的高音,正确的中低声区就显得特别重要。
如果在中低声区就出现了问题,高声区肯定也会受到影响与制约。
在打好中低声区的基础上,经过换声区,才能进入到高声区。
换声区是中低声区与高音区的连接部分。
如果换声区解决不好,也必定会影响到我们高音区的发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间的部分虽然相对来说容易唱,但也要以一个标准的方式去唱,为高的部分铺平道路。
简析男高音“关闭”唱法

简析男高音“关闭”唱法作者:刘乃枫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9期【摘要】众所周之,男高音的训练是所有声部中最难训练的声部,己的奋斗目标;也有很多教师说:“宁教十个女高音,不教一个男高音”首先要对好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关闭;气息;位置;发声;喉头男高音又称“难”高音。
那究竟难在何处呢?众所周之,男高音的训练是所有声部中最难训练的声部,那么一直以来有许多的声乐教师都把能教好一个男高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有很多教师说:“宁教十个女高音,不教一个男高音”;我们可想而知难的程度。
声乐教育的基础是声乐技巧的训练,那么要想解决好男高音的声音问题,首先要对好的声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男高音经常会因为唱不上去高音而懊恼,到了高音就喊,生拉硬扯等,到底有没有解决高音问题的方法呢,有一个重要的技巧——“关闭”。
一、什么是“关闭”?“关闭”,简单地说,就是歌者在唱到高音时,使声音得到丰富的高泛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头腔共鸣”。
所谓“头腔共鸣”从人的生理上来讲,高音是由头腔共鸣产生的,那么要想获得较好的头腔共鸣,必须要把从声带发出的基音用气息送入头腔,而声音进入头腔的通道是在后面的鼻咽腔(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感觉)。
当然头腔本身是不会共鸣的,是由头部里的许多小腔体(人体头部的额窦、鼻窦、蝶窦以及筛窦是形成的主要腔体)产生共鸣在唱高音时用一种微妙的调节方法让声音进入头腔而相对减少胸腔和口咽腔的共鸣。
有了这个共鸣腔体,可以使声音变圆变暗而产生一种具有金属感和穿透力的声音。
同时,也是一个男高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关闭”的位置如果找对了,再加上气息的支撑,发出的声音就会有一种极具穿透力的色彩。
这样的声音,不仅演唱者唱轻松自如,而且极具表现力。
更为重要是这种演唱的技巧极大地扩展了歌唱者的音域,突破了人类唱高音的生理极限,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技巧,可以说如果一首作品里没有高音,都觉得唱得不过瘾。
运用“关闭”技巧可以自然而不露痕迹地解决发音上真声与真假混声的过渡,能使高音变得稳定、扎实。
关闭唱法--男高音必备的“尖端技术”

关闭唱法--男高音必备的“尖端技术”
周新华
【期刊名称】《北方音乐》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男高音的关闭唱法是男高音声部获得高音或超高音的一个必需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是男高音必备的“尖端利器”。
正确的关闭唱法的训练、巩固与掌握,是男高音对唱高音不再胆怯、不再困难的不可回避的必要途径与过程。
以声乐的学习、演唱和对男高音的教学研究,来回答什么是关闭唱法,怎么来学习、训练、巩固,并用实验的方法借物说事地帮你,对关闭唱法的物理现象、理念等等抽象的感觉,加以演示与解释,定能使你获得一些解决高音的方法或启示。
【总页数】2页(P100-101)
【作者】周新华
【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学院音乐系,新疆昌吉8311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男高音关闭唱法 [J], 贠飞
2.简析男高音“关闭”唱法 [J], 刘乃枫
3.男高音民族唱法与豫剧生行唱腔唱法的继承与借鉴 [J], 和进旭
4.美声男高音唱法与京剧黑头唱法的同构异质关系 [J], 严峻
5.论“关闭唱法”在民族男高音演唱中的运用 [J], 胡雨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何发出“关闭唱法”技巧

如何发出“关闭唱法”技巧如何发出“关闭唱法”技巧关闭唱法最主要是针对男高音到了换声区F以后保证高音的高质量而用,对男高音来说非常重要,欢迎阅读下面的文章,希望能够为大家解答疑惑,本文仅供参考。
一、气息的问题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没有气息就谈不上歌唱,运用关闭唱法时的气息运用,和生活中正常呼吸发放是不同的,通常美声唱法中的“闻花式呼吸法”,“叹气式呼吸法”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谈谈我在歌唱中用到高音关闭时的一点体会:歌唱中的气息需要一个支点.气息的支点一定先建立在后腰部分.然后再找小腹的力量.因为腰部需要你主动去做扩张或向下拉动,才会产生一个力.然而小腹与横膈膜由于受到腰部支点向下拉的作用,自然会产生一种对抗我在歌唱中能很强烈的感觉到这种对抗,唱高音的瞬间,腰腹部有一个瞬间的扩张,因为高音关闭是需要一个力的支持的,运用关闭唱法时,是不能“偷懒的”的。
二、喉头的问题喉头问题也是男高音歌唱的重中之重,如果喉头上提,整个歌唱状态就会错误,最后导致高音唱不上去,容易走进死胡同。
有的初学者本来是男中音,他却挺喜欢唱男高音,把喉头位置移的稍高一点就获得了一些高音音色。
而自然说话时喉头稍低又恢复到了男中音音色、音高,而喉头过于下压,则会影响音色的质量,产生不了男高音所要求的高泛音。
现在,我来说名一下男高音在换声区时的喉头状态:喉头位置稍高一些,缩短共鸣管道长度,加之收缩喉头的直径,声音便以靠前明亮,轻松透亮,这对男高音演唱轻巧、欢快的歌曲很有益处。
由于共鸣的泛音决定音色,随着音区音质的变化,喉头内部的调整,喉头位置和形状这些机能状态也将会同时发生变化。
从解剖学角度看喉部肌肉便可知道:歌唱时升喉肌为了调整好男高音所需的音质,可使喉头上升得以获之。
所以“稳定喉头”的说法亦应是相对的和积极而自然的`才行,我们应该怎么训练喉头,使之稳定呢?练声曲可以用各个母音或混合母音或子母音混合音,也可以用音阶的音名1234567等等来练唱,也可以在练声曲上安排歌词来练习叫带词练习。
唱歌技巧用轻声训练法解决高音问题

唱歌技巧用轻声训练法解决高音问题
用轻声训练法解决高音问题
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朋友在唱歌时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而且更多的是用胸声、真声大声喊唱,这种喊唱声音位置低、喉音很重、声区不统一、声音缺乏美感,并且到了一定程度声音很难再唱上去,尤其是在高音区,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难听。
那么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这时,我们可以用“轻声”训练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捷径。
轻声训练可以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既能保持声带的健康,又能医治受伤的声带,让它恢复原有的能力。
著名的歌剧女高音金克·米兰诺在介绍她的声乐学习过程时说,她的老师从不允许她把声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练习都是用小声去唱,这种方法对她的演唱有显著效果。
轻声是测验和练习母音的一种技法,可以用来纠正各个发声不良的母音。
轻声可以改善读字不清。
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田玉斌讲道:“我经常小声为学生做示范,尤其是为高声部的学生做示范时,为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总是努力将喉咙打开唱轻声。
这样久而久之,我可以唱出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很高的声音。
”
实践证明:轻声唱法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在培养我们掌握良好的气息支持、稳定的喉头状态、有头腔共鸣的位置,用微
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
它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好的效果,使我们很快找到声音的位置。
它可以把难学的声乐技巧瞬间变容易很多,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训练方法。
如何用关闭唱法来唱高音,怎么唱高音

如何用关闭唱法来唱高音,怎么唱高音篇一:唱高音是怎样关闭唱高音是怎样关闭首先练习是必要的。
其次,就要靠技巧。
唱高音时要把嗓子压低,而并非普通人所做的努力“吊嗓子”(把嗓子拉高),想象自己唱的不是高音而是低音。
唱低音反之。
这个技巧很有效。
再次,就是整体的发声方式。
一般人发生的位置很靠前,就是“用嗓子唱”和所谓“扯着嗓子喊”。
发声的位置要靠后,可以刻意把脖子往后伸,试试看。
三、呼吸及姿势我们如果也有机会碰见一件十分令人吃惊的事而失声尖叫,我们一定要记住那个喊叫的姿势,再拿来唱高音,那就对了。
唱高音不同于唱低音,是将气压成一条细线,冲击声带。
当横膈膜的力量已经用到顶点,而无法加压时,就须用腰力。
前面讲过,肺叶比肺尖大,也即是下面比上面大,上面的肺尖被肋骨向外扩张。
用腰力,是先用手叉腰(这时不必注意腹肌,在吸气时它会自然地起作用的),把气吸到腰的四周,感觉到前后腰膨胀起来,然后把气闭进来(张大口,见图七),用力把腰及肋骨向里一收,胸部向上一挺,你会感觉到压力压住了上颚,这就是用腰力的方法。
前面讲过,f2--#g2我们用腹肌的收缩来增加压力,到了a2就用腰力,到降b2时,因为只需要少量的气(但是要用高压力的气),只要将上唇照打呵欠的样子张开就行了,要露出少许上面的牙齿,舌尖平放在下面的牙齿上,就能唱出降b2来了。
由降b2以上,到hi ghC以上的音,方法与降b2是一样的。
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用腰产的力唱高音。
用腰部的力来唱高音,等于将一个长形的气球充满气后,用手将下半部一捏,那上半训就胀满起来,这好比是横膈膜已上升到顶点,不能再上升。
我们将腰部吸满了气,然后整个腰部及下面张开的肋骨向内一收,胸部挺出,就好象用手捏气球的作用一样,产生了一股强烈、上升的气流,而这正是我们唱高音要用的。
四、Close及掩盖从前学唱歌的时候,当唱到高音,就要Close!当时真是“如入五里雾中”。
而这个字,中国至今也还有人在用。
民族男高音如何正确使用“半关闭”和“关闭”唱法

民族男高音如何正确使用“半关闭”和“关闭”唱法一、“关闭唱法”与民族男高音的紧密关系作为民族男高音这个特殊的声部,既要吸收西洋唱法的技术,又要有民族特色的演唱特点。
即使是有个别小号民族男高音,由于声带比较短小,声音音色比较高亢纤细,也有换声点不明显的现象存在,这种声音在中声区时像女声一样,已有一定成分的假声存在,所以没有“关闭”动作也能获得一定的头腔共鸣,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要想演唱更多风格作品,而且能够保持声音的持久性,“关闭唱法”的训练也必不可少。
民族男高音不像美声男高音必须要遵循相当规范的演唱状态,而是要在规范的演唱状态下,有自己的独特的个性,比如声音的个性、感情的个性、咬字的准确性等等。
就单从声音的角度来说,声带始终要有一个“劲”,这个“劲”就是声带闭合能力的度的把握,这个度不仅有美声唱法的状态,而且演唱民歌时声音的个性也能体现出来。
因为民族男高音毕竟真声的成分更多一些,风格更加多元化一些。
这个“劲”也是气息与头腔共鸣的一个支点。
在“关闭唱法”的训练中,这个“劲”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闭唱法”的提法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母音变圆”、“贴着咽壁吸着唱”。
民族男高音头腔共鸣很重要,在人体结构中,胸腔、咽腔、口腔、头腔是歌唱及声音的共鸣器官,我们声带发出的声音就是通过这些共鸣器官来放大增响的。
在各个共鸣腔体中,头腔共鸣由于其小腔体的空间结构从而会共振出高频率的、明亮而富有质感的声音,因此在民族男高音的歌唱训练中,头腔共鸣在整个歌唱发声过程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民族男高音训练“关闭唱法”的目的是为了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作为21 世纪的民族男高音,不仅要演唱传统民歌、艺术歌曲,甚至还要演唱创作歌曲以及外国的作品,在演唱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声音的运用和怎么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闭”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二、根据不同的演唱风格来分析“关闭唱法”怎么用“关闭唱法”的同时,将这种“关闭”的状态“开放”一些,形成“半关闭”状态。
突破男高音的技巧

突破男高音的技巧突破男高音的技巧男高音是世界上最叫掌的声部,它的魅力是其他声部不能比拟的,它具有宽大、洪亮、优美、抒情等特点。
这些是人们喜欢它的原因。
但是,非常全面、优秀的男高音,在全世界也是为数甚少的,为什么?这是因为唱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高音很难,犹如走钢丝,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所以,大家都在研究,试图找出一个解决高音的最好的唱法。
我们中国是出男高音的国度,具备好条件的男高音非常多,这令全世界羡慕。
可是我们的成才率却非常低,特别是达到世界顶尖级水平的演员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一批批非常有才华、有好嗓子条件的资源都浪费了,这令人惋惜,更是我们这些热爱歌唱的人非常痛心的。
现在,我就自己几十年教学和演唱的经验,对男高音在演唱中几种常见的毛病提出几点见解:1、音色暗淡,毫无光彩;声音沉重,高音困难:这主要是对声音的理解不对,过分追求大、宽、空而造成的。
2、过分挤压、喊叫,造成声音单薄,没有共鸣而使声音缺少磁性,同样造成上高音的困难。
3、喉头不稳定、摇摇晃晃,声音摇摆、抖动不均,出现严重的音准问题。
4、撒气、漏风,音色极不干净,久而久之造成声带病变。
5、单一追求声音靠前,声音走鼻,造成鼻音严重,使声音不通。
6、气息太浅、声音不扎实毫无穿透力和震撼力。
以上几点是学生们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需要急待解决的歌唱方法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声乐的发展和高音的解决。
所以,要尽快提高声乐水平和高音的通畅,一定要建立起科学的声乐学习和演唱理论观念,这样才能走上正确的歌唱之路。
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学习声乐最重要的是脑子要清楚,一定要清楚什么样的声音是最好的,是你所追求的。
第一部分下面就突破高音的技巧谈谈我的见解:一、建立一个自下而上的腔体通道,最主要的手段是用咽腔哼鸣,去找高点共鸣的感觉,?quot;冷笑'来体会:练声曲:5654543432321--二、建立良好的中低声区是成功通向高音的保障。
声音要松弛、自然、开放,一直唱到F能怎么开就怎么开,只要不是喊,保持一种微笑的歌唱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自己的关闭技巧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唱法,这句话有道理的,因为每个人的发声器官都不完全相同,如果把别人的方法拿来生搬硬套,势必会误入歧途。
因此,年轻的男高音学子们要善于思考,声乐教师也应当仔细地帮他们分辨,共同努力,使他们尽快获得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关闭技巧。
其实,关闭是否准确,是否适合于自己的条件,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分析和训练加以解决的。
这里,我结合自身的演唱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
1、从小声训练开始。
小声但不是虚声,演唱时每个音必须有气息的支持,小声找到正确感觉后,再进行声音放大,这样高音的“准确性”高,保险性强,既保护了自己的嗓音,又学会了渐强控制的声音技巧,这条规律适合任何类型的男高音。
2、靠前靠后问题。
声音靠前是一切声乐训练的目的,靠前那是一种共鸣现象,是鼻咽腔共鸣的结果,通常所说的靠后是为了更好的使声音反射向前,靠后是靠前的手段。
在训练高音时,随着逐步向上的高音,自己的内心听觉要有“向后”、“向下”的感觉,这样身体用力对立又统一、平衡舒展,感觉不费很大的力气。
切不可人为的将声音故意向前推进,这势必造成声音紧、弊、细、卡,真假声打架等不良后果。
另外,声音的集中靠前不是一个点在振动。
若是一味地去找“点”,那你的嗓音将会出现问题,甚至引起病变。
所以,演唱者除刻苦练习之外,要勤于思考,不要做“舍本求末”的傻事!再次说明“靠后”是由于声音“换声”后,共鸣中的一种合理的自然现象。
因为中声区音色自然明亮,它更接近日常语言共鸣,进入高音区之后,咽腔和鼻腔共鸣的加入,使原本靠前的声音逐步置后,声音性质也逐步由真声向混合声过渡,母音也随之逐渐“变形”,其过程是符合科学性的。
3、母音训练。
前面主要提到高音,主要是通过母音变形训练的方法来获得,否则形成不了特有的男高音辉煌、金属般穿透的高音。
那么,哪些母音最适合男高音的高音训练呢?通过实践表明,意大利五个元音中i和e母音最容易使男高音获得高泛音。
卡鲁索、帕瓦罗蒂、多明戈等歌唱经验的介绍中,也都一致的选用以上两个母音,进行练习。
有了i和e母音高音体会后,可选择中其中最好的一个元音,再进行“转换、连接”练习,如i—e、i—u、i—a、i—o 等。
4、坚持从高往低唱的原则。
这种唱法打破了传统训练模式和思维惯性,高低不仅指音的高低,而且更主要指声区的高低,过去大多数人认为,唱好了中声区就可以唱高音,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男高音声音的运行特点,一开始从高声区唱,可以较快获得混合声,高音进入干脆,声带挡气、闭合能力自然加强,高音命中率高,若从bb2切入,那么a2、ba2等以下高音也就能轻松获得;若从c3进入,那么c3以下高音就能自然获取。
此时,身体自然挺拔,声音贯通,以“点”(最高音塑入)带“线”(最高音后的其它下行音阶),流畅自如。
开始训练时,教师须激励和积极引导学生唱好第一个音,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了一半”。
若从低往上唱高音,那么,男高音的恐惧感越来越加剧,变成了一种习惯性的紧张,影响和挫伤男高音的歌唱心理,造成恶性循环。
大量实践证明,坚持从高往低唱,不仅能较快地获得高音的能力,同时更有效地锤炼和增强高音演唱自信心和心理。
5、男高音心理。
在训练男高音高音技巧的同时,更着重训练和培养男高音的心理。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
歌唱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不同的心理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实践能力和结果。
就人的气质类型分类而言,多血质与胆汁质个性的男高音,性格外向、活泼,性情开朗、爱交际,喜活动,能够主动地自发地去迎接挑战,成功的可能性大。
但在很多情况下,不少具备一流嗓音条件的男高音,经过数年的努力学习,却因自己过于内向的个性中,不时暴露出自卑、害羞、缺乏斗志厌学而放弃自己奋斗的目标。
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
因此在招生和选择男高音的同时,建议可增加“心理测试”这一环节。
即除了对其歌唱生理条件作认定外,更主要地对其心理及个性作一科学的检测,以更好地选出生
理和心理二方面条件俱佳的声乐苗子,共同攻克这个“世界性”的声乐教学难题。
6、整体协调、有机配合。
高音训练仅仅作为歌唱循环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故而在训练时,切不可顾此失彼。
因此,高音演唱时,仍要注意:喉咙状态如打哈欠,自然打开;气息的的流畅、下沉和相对保持;面部表情的自然、积极、兴奋;胸腹与腰部的自然扩张用力与放松;咬字、吐字的准确性与清晰;身体的自然放松与协调等因素,它们都是构建整体协调歌唱和高音训练不可忽缺的重要元素,除此之外,心理准备则是唱高音赖以成功的必要条件。
所以演唱者必须拥有健康向上的心理素养,它是任何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歌唱者的内在因素,是要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磨练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