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设备选型计算书

换热站设备选型计算书

本工程为陕西碧桂园嘉誉项目换热站设计,为住宅楼1#—8#楼冬季提供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热水,本换热站设于地下室设备用房内。

(1)热负荷统计表

注:(已考虑:外网热损失、室内采暖系统损失以及热力站系统热损失)本工程热源为市政热网热水,经水-水换热以后为小区提供采暖热水。市政热源参数为:总供热量4800.0kW,流量169.0m³/h,供回水温度:95/70℃,1.6MPa;二次侧采暖热水供回水温度:50/40℃。各热力系统分别选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单台承担总负荷的70%, 热水循环泵为一用一备,补水泵为一用一备,板式换热器和循环水泵,补水泵组合为一套换热机组。补水定压系统:采暖系统均选用定压罐定压,各系统均选用两台补水泵(一用一备)进行补水。

一.高区采暖换热机组选型计算

1、换热器选型计算

Q 住宅高区采暖总热负荷为1912.1kW,高区热力系统总计算热负荷

jz

=1912.1x1.1=2103.31kW。换热机组选用板式换热器两组,单台承担70%负荷,即Q1=2103.31x0.65=1367.15kW。

选用板式换热器BRO0.35-1.6-15-E-I,满足设计要求。

2、采暖采暖热水循环系统计算

m/h;

二次侧流量G=3.6x2103.31/(4.2x(50-40))=180.283

换热器内水流阻力约为50kPa;

机房内内管道系统及其他设备水压降约为100kPa;

室外管道水力损失为75.68kPa;

最不利室内环路阻力为35.0kPa,

系统总阻力为(50+100+75.68+35.0)x1.1=286.75kPa。

m/h,H=32.0m,热水循环水泵一用一备,选用KQL 150/315-30/4型,G=187.03

P=30.0kW。

热水循环水泵KQL 150/315-30/4型特性曲线图如下。

3、补水定压系统计算 (1)系统水容量

换热站及室内外管道系统的水容量c V =G=117.03m 。 (2)系统补水泵

系统定压点最低压力为:P 1=100+0.5+1=101.5(m)=1015(KPa )

补水泵扬程为(1P +2P )/2=(1015+1296)/2=1155.5(KPa),高于1P 压力140KPa>50 KPa ,

正常补给水量为117.0x1%=1.17m 3/h ,

补给水泵设计总流量应不小于117.0x5%=5.85m 3/h 。

选用补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型号为:KQDP50-16-11x9 G=10.0m 3/h H=117m N=11.0KW ,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2台水泵同时运行。

补水泵KQDP50-16-11x9型特性曲线图如下。

(3)气压罐

调节水量t V =10.0x3/ 60=0.503m ;

系统最大膨胀水量:V P =1.1x1000x c V x(ρ1-ρ2)/ ρ2 =1.1x1000x117.0x(992.2-988.1)/988.1=534.02L , (4)气压罐最低和最高压力确定

安全阀开启压力P 4=1600KPa ,

膨胀水量开始流回补水箱时电磁阀的开启压力P 3=0.9P 4=1441(KPa ) 补水泵的启动压力为P 1=1015KPa ;

补水泵停泵压力(电磁阀的关闭压力)P 2=0.9 P 3=1296KPa , 核算压力比αt=

100

100

21++P P =(1015+100)/(1296+100)=0.80满足设计要求。

气压罐容积V ≥Vmin =βt V /(1-αt )=1.05x0.50/(1-0.80)=2.633m ; 闭式隔膜膨胀水罐选用HWS1600-1.2-2型,其总容积为5.33m ,调节容积为

2.023m,设计压力为1.0MPa。

二.低区采暖换热机组选型计算

1、换热器选型计算

住宅低区采暖总热负荷为2667.3kW,低区热力系统总计算热负荷

Q

jz

=2667.3x1.1=2934.03kW。换热机组选用板式换热器两组,单台承担70%负荷,即Q1=2934.03x0.65=1907.12kW。

选用板式换热器BRO0.35-1.6-20-E-I,满足设计要求。

2、采暖采暖热水循环系统计算

m/h;

二次侧流量G=3.6x2934.03/(4.2x(50-40))=251.493

换热器内水流阻力约为50kPa;

机房内内管道系统及其他设备水压降约为100kPa;

室外管道水力损失为83.51kPa;

最不利室内环路阻力为35.0kPa,

系统总阻力为(50+100+83.51+35.0)x1.1=295.36kPa。

m/h,H=32.0m,热水循环泵一用一备,选用KQL 200/320-37/4(Z)型,G=245.03

P=37.0kW。

热水循环水泵KQL 200/320-37/4(Z)型特性曲线图如下。

3、补水定压系统计算 (1)系统水容量

换热站及室内外管道系统的水容量c V =G=162.03m 。 (2)系统补水泵

系统定压点最低压力为:P 1=50+0.5+1=51.5(m)=515(KPa )

补水泵扬程为(1P +2P )/2=(515+648)/2=581.5(KPa),高于1P 压力66.5KPa>50 KPa ,

正常补给水量为162.0x1%=1.62m 3/h ,

补给水泵设计总流量应不小于162.0x5%=8.10m 3/h 。

选用补水泵两台(一用一备),型号为:KQDP50-16-11x6 G=16.0m 3/h H=66.0m N=5.50KW ,平时使用一台,初期上水或事故补水时2台水泵同时运行。

补水泵KQDP50-16-11x6型特性曲线图如下。

(3)气压罐

调节水量t V =16.0x3/ 60=0.803m ;

系统最大膨胀水量:V P =1.1x1000x c V (ρ1-ρ2)/ ρ2 =1.1x1000x162.0x(992.2-988.1)/988.1=739.42L , (4)气压罐最低和最高压力确定

安全阀开启压力P 4=800KPa ,

膨胀水量开始流回补水箱时电磁阀的开启压力P 3=0.9P 4=720(KPa ) 补水泵的启动压力为P 1=515KPa ;

补水泵停泵压力(电磁阀的关闭压力)P 2=0.9 P 3=648KPa , 核算压力比αt=

100

100

21++P P =(515+100)/(648+100)=0.822满足设计要求。

气压罐容积V ≥Vmin =βt V /(1-αt )=1.05x0.80/(1-0.822)=4.723m ; 闭式隔膜膨胀水罐选用HWS1600-1.2-2型,其总容积为5.33m ,调节容积为

2.023m,设计压力为1.0MPa。

水处理设备选型

m,软水器选用全自动软水器整个动力中心的补水量为 1.17+1.62=2.793

m/h。软化水箱选择有效容积为103m的水箱,可WD-10B型,出水量为10~153

满足约1.0~1.33小时的补水需求。软化水箱尺寸3000x2000x2000 (h)。

节能-采暖循环水泵耗电输热比计算

1.地板辐射采暖高区系统热水循环泵EHR计算

N=ρGH/(102ηb)

EHR=(N/Qη)≤A(20.4+a∑L)/△t

L=296.1m< 400m

a=0.0115

EHR=N/Qη=(988.1x180.28x28.67/3600/(102x0.8))/( 2103.31x0.87)=0.0095 EHR=0.0054x(20.4+0.0115x296.1)/10=0.0128

故满足《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5.2.16条规范要求。

2.地板辐射采暖低区系统热水循环泵EHR计算

N=ρGH/(102ηb)

EHR=(N/Qη)≤A(20.4+a∑L)/△t

L=248.0m< 400m

a=0.0115

EHR=N/Qη=(988.1x251.49x29.54/3600/(102x0.8))/( 2934.03x0.87)=0.0098 EHR=0.0054x(20.4+0.0115x248.0)/10=0.0126

故满足《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5.2.16条规范要求。

节能-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

1.轴流排风机Ws计算

Ws=P/(3600xηCD xηF)

ηCD=0.855

均小于机械通风系统Ws限值,故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4.3.22条规范要求。

2.消防轴流补风机Ws计算

Ws=P/(3600xηCD xηF)

ηCD=0.855

均小于机械通风系统Ws限值,故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4.3.22条规范要求。

热源热网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说明 1.1 设计原始资料 (1) 1.2 图纸要求 (1) 1.3 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 (1) 第二章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2.1 热负荷计算 (2) 2.2 确定供热系统的供热原理 (3) 第三章方案的确定及布置管道 3.1 系统热源型式热媒的选择 (4) 3.2 热网系统型式 (4) 3.3 管网管道的布置 (5) 第四章水力计算及水压图绘制 4.1 水力计算 (6) 4.2 水压图绘制 (8) 第五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型与计算 5.1 主要设备的选择 (10) 5.2 其他设备的选择 (13) 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 6.1 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14) 6.2 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14) 6.3 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 一、工程概况 设计题目:赤峰市中海紫金苑小区热源热网设计 供热面积:54469.12m2 热负荷:2560048.64W 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30℃80℃ 二次网供回水温度:80℃60℃ 二、外网设计 本小区为枝状管网,管网的敷设方式为无补偿直埋。供热管网布置时要力求简短、顺直、节省材料、节省初投资。此外还要保证管道的埋深要求,检查井布置要合理,确保管网运行时经济、安全、可靠且便于调节和管理。 三、换热站 换热站采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当有一台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另一台板式换热器保证70%的换热量。在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回水处设旋流除污器。在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设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在水泵的吸入口接两台并联的补给水泵,再设一个保证3小时补给水泵的补给水箱,及在水箱前设钠离子交换器。 关键字:外网换热站设计

换热站设备选型计算书

换热站设备选型计算书 本工程为陕西碧桂园嘉誉项目换热站设计,为住宅楼1#—8#楼冬季提供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热水,本换热站设于地下室设备用房内。 (1)热负荷统计表 注:(已考虑:外网热损失、室内采暖系统损失以及热力站系统热损失)本工程热源为市政热网热水,经水-水换热以后为小区提供采暖热水。市政热源参数为:总供热量4800.0kW,流量169.0m³/h,供回水温度:95/70℃,1.6MPa;二次侧采暖热水供回水温度:50/40℃。各热力系统分别选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单台承担总负荷的70%, 热水循环泵为一用一备,补水泵为一用一备,板式换热器和循环水泵,补水泵组合为一套换热机组。补水定压系统:采暖系统均选用定压罐定压,各系统均选用两台补水泵(一用一备)进行补水。 一.高区采暖换热机组选型计算 1、换热器选型计算 Q 住宅高区采暖总热负荷为1912.1kW,高区热力系统总计算热负荷 jz =1912.1x1.1=2103.31kW。换热机组选用板式换热器两组,单台承担70%负荷,即Q1=2103.31x0.65=1367.15kW。 选用板式换热器BRO0.35-1.6-15-E-I,满足设计要求。 2、采暖采暖热水循环系统计算 m/h; 二次侧流量G=3.6x2103.31/(4.2x(50-40))=180.283 换热器内水流阻力约为50kPa; 机房内内管道系统及其他设备水压降约为100kPa; 室外管道水力损失为75.68kPa; 最不利室内环路阻力为35.0kPa, 系统总阻力为(50+100+75.68+35.0)x1.1=286.75kPa。 m/h,H=32.0m,热水循环水泵一用一备,选用KQL 150/315-30/4型,G=187.03 P=30.0kW。

XX公司换热站设计选型计算

XX公司换热站设计选型计算 1、项目概况:邯郸公司办公楼统计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为上下二层结构,一层高3.5米,二层高5米。以蒸汽表压0.1Mpa计算,一次热源温度120/85度,二次侧供回水温度85/60做计算。 2、总热负荷计算:本办公楼为新建项目,为节能型建筑,按国家采暖指标推荐值为50-70W/m2,本项目考虑设计裕量增加10%,采暖指标取80W/m2。 则办公楼热负荷为:1000*80/1000=80KW。(附国家采暖指标推荐表) 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2、热指标中已包括约5%管网热损失。 3、循环水量及循环泵选型: 3.1、循环水量:根据热力学平衡公式及计算习惯,将各个参数换算成常用单位后,整理出如下简易计算公式: Q=0.86*W/(T2-T1)其中Q代表流量,单位m3/h W 热负荷,单位KW T2、T1代表供回水温度,单位℃。 则办公楼循环流量Q=0.86*80/(85-60)=2.75m3/h 。 按热力标准:循环泵总流量为二次侧循环水量的105-110%,则循

环泵总流量为:1.1*2.75=3.025m3/h, 3.2、循环泵的扬程H: 热水循环系统由换热器、循环泵、暖气片和除污器等管道阀附件组成的闭式系统,水泵需克服设备、管件、阀件等的压头损失。故公式如下:Hp=hf+hd+hm 式中hf、hd——二次水系统总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Pa;hm——设备阻力损失,Pa。 注:hd/ hf值,这里取hd/ hf=1。 循环水泵所需的扬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其分别为 用户末端散热器阻力(暖气片)H1:这里取10kPa(即1m水柱); 管路阻力H2:供暖系统中的除污器、分水器及管路等的阻力为50kPa(即5m水柱);输配侧管路的长度L为200m,比摩阻R为200Pa/m,摩擦阻力为200*200Pa=40kPa(即4m水柱),考虑输配侧管的局部阻力占沿程阻力的比例为100%,则局部阻力也为4m水柱;所以,系统管路阻力为H2=5m+4m+4m水柱=13m水柱; 调节阀的阻力H3:因水系统设计时要求阀权度大于0.3,要求阀的压力降不小于40kPa。这里取40kPa(即4m水柱)。 根据以上结果,取10%的安全系数,则循环水泵的扬程为:Hp=1.1*(1+13+4)=19.8(m) 热水循环泵的流量为3.025m3/h,扬程为19.8m。 结合上述计算,选择50-40-125型号水泵,

(采暖、消防)毕业设计计算书

摘要 摘要 本设计为长春市铭宇大厦高层建筑采暖、消防设计。该建筑为办公楼,包括地下一层及地上十五层。建筑总高度66m,地下室层高6.3米,有仓库、换热站、配电所等,一层大堂,层高5.1米,是办公楼大堂以及消防控制室等。二层至十五层,层高3.9米,是办公区。该建筑总热负荷为405.81Kw,总建筑面积为1.5867万平方米,总的热指标为25.6W/㎡。 对该建筑物的采暖进行分区采暖,并且由建筑物内功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系统。该建筑采暖系统共分为三个区:地下室为一个区,采用散热器供暖,水平串联布置, 负荷为41.938Kw,热指标为43.1W/㎡;一层至六层为低区,采用下供下回式,负荷为155.782Kw,热指标为21.8W/㎡。七层至十五层为高区,亦采用下供下回式,负荷为208.09Kw,热指标为19.6W/㎡。地上各层均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需采暖的卫生间则单独采用散热器供暖。地暖管采用Φ20㎜的交联聚乙烯管(PEX),该管具有最好的长期耐高温、高压性能。 本办公楼采暖热源由换热站供给,该建筑换热站位于地下室,采暖热媒为水,地下室与低区共用一套换热设备,换热站的总流量为17004Kg/h;高区单独使用一套换热设备,换热站的总流量为17896Kg/h。每个区都用两台换热器,两台循环水泵和两台补给水泵,均为一用一备。一次网供回水温度为120℃/80℃,二次网供回水温度为55℃/45℃。换热站内均采用无缝钢管连接。 本工程消防设计包括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洒系统两部分的设计。消防水池、泵房、水泵接合器、湿式报警阀均设在地下一层,屋顶水箱间设置两个18m3水箱供消火栓和喷淋系统单独使用。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消火栓系统不用分区。建筑高度超过50m,自动喷洒系统需要分区,且超过800个喷头需设湿式报警阀。本设计设置3个湿式报警阀。 根据计算结果,对性能和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对设备的选择、材料的选用,确保了设备在容量、减震、消声等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并使系统达到了经济、节能的目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到了环境保护。 关键词办公楼;采暖;换热站;消防;喷淋。 I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 课程《供热工程》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1工程概况 (11) 1.1工程概况 (11) 1.2设计内容 (11) 2设计依据 (11) 2.1 设计依据 (11) 2.2 设计参数 (11) 3负荷概算 (11) 3.1 用户负荷 (11) 3.2 负荷汇总 (11) 4热交换站设计 (11) 4.1 热交换器 (11) 4.2 蒸汽系统 (11) 4.3 凝结水系统 (11) 4.4 热水供热系统 (11) 4.5补水定压系统 (11) 5室外管网设计 (11) 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 5.2 热补偿 (11) 5.3 管材与保温 (11) 5.4 热力入口 (11) 课程作业总结 (11) 参考资料

1 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为1-6#楼房采暖提供热源。 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 1.1.3 地理位置:城市道路以北 1.1.4 热用户:1#住宅、2#住宅、3#住宅、4#公寓、5#公寓、6#公寓 1.2 设计内容 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参见附带图纸) 2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 2.2 设计参数 冬季采暖设计均为水温:80/60ºC 3 热负荷概算 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 Qn=qf*F 1#、12100*45=545500(w) 2#、12100*45=544500(w) 3#、12100*45=544500(w) 4#、4000*50=200000(w) 5#、4800*50=240000(w) 6#、5000*55=275000(w)

换热站技术规范书

*** 换热站技术规范书1. 供货范围及招标要求 1.1 供货范围 供货范围包括现场保温工程,成套换热机组技术参数如下。 成套管壳式换热机组技术参数表

1.2 成套换热机组配置 投标方根据成套换热机组技术参数要求设计,每台换热机组基本配置如下: (1)管壳式换热器:换热器详见技术规范书。 (2)蒸汽侧:包括电动调节阀、关断阀门(球阀或蝶阀)、安全阀、疏水装置等。 阀门:选用伯特利阀门集团、上海阀门二厂有限公、中国良工阀门集团有限公、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 电动执行机构:选用西门子。 (3)水侧循环系统:包括循环水泵、除污器、止回阀、关断阀门(球阀或蝶阀)、安全阀等。 循环泵:选用南方泵业、上海熊猫、山东双轮。 阀门:选用伯特利阀门集团、上海阀门二厂有限公、中国良工阀门集团有限公、天津塘沽瓦特斯阀门有限公司。 电动执行机构:选用西门子。 (4)补水系统:包括补给水泵、过滤器、止回阀、球阀或蝶阀、泄压电磁阀组。 补水泵:选用南方泵业、上海熊猫、山东双轮。 (5)必备的就地显示仪表:包括温度表、压力表等。 (6)远传仪表:包括压力变送器、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等。 (7)机组控制系统:包括循环水泵变频器、补水泵变频器、和必要的电器元件等。 变频器:选用烟台欧瑞。变频器与电机均为一拖一配置。 (8)机组配电系统:机组配电柜 机组配电柜:符合《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4)相关规定,要求元件单侧布置。安装位置与换热机组底座分离,避免震动对电气元件的工作不稳定。机组配电柜与设备元件间连接线由生产厂家现场勘测,根据实际情况配线。 (8)必须的管道、电缆及附件。 (9)自动排气阀、排污球阀等。 (10)底座槽钢架及必要的支撑。 (11)其他配件投标方认为必须配备的。 (12)换热站的同一类型设备,均应采用同一厂家产品。 (13)供货范围还包括随机和两年运行所需的备件和易损件,其价格应包括在总投标标价中。(注明备件和易损件项目清单,单独列价)

毕业设计采暖计算书

目录 、八a 刖言 (2) 摘要 (3) 第〜章:工程概况 (4) 第二章:设计参数 (4) 第三章:供暖设计流程 (6) 第四章:负荷计算 (6) 第五章:采暖系统方案设计及说明 (10) 第六章:散热器选型 (11) 第七章:系统水力计算 (15) 第八章:设备选型 (27) 第九章:管道保温 (29) 第十章:英文翻译 (31) 第章:设计总结 (40) 第十二章:致谢 (40) 第十三章:主要参考文献 (41)

从环境保护、能源的有效利用看・人口密集的城市发展区域集中供热是方向。城市集中供热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一部分,又是城市公用事业的一项重要设施。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工程人员,应该在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热力学等等主要专业基础课上,在深入联系主体专业课的理论知识,系统的阐述采暖、通风与空调技术的应用过程。 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后,能具有一般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对建筑物热、湿环境进行调节与控制;对建筑物的污染物进行控制 本次商业大厅采暖设计的计算说明书,充分体现了把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设计中,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空气的热力温度的控制,使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生活。

中文摘要 摘要: 针对建筑能耗逐年增加、能源状况日益紧张的现状,就热水采暖系统方面的节能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在热水采暖方面节约能源尚有很大潜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一样,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谐发展的尖键因素。我国加入《京都议定书》条约,中央政府对于节能省地住宅的高度重视,以及中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的提前出台,等等信息表明我国建筑及其相尖的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全局问题。尖键词:采暖系统;节能;热网 Key words : heating system ; energy saving ; heating network Abstract : According to an in creased en ergy con sumpti on year by year and shirt supply situation in building industry 、 problems on energy saving in water heating system a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 It is believed there still exists a great potentiality in energy saving when water heating system is used ・ Continue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and the lives of the people level fast to develop, the energy ques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question are same, already becameaffects the China economic harmony development the key aspect. Our country joins ”the Kyoto Protocol" the treaty,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highly takes regard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provinee housing, as well as Chinese first "Renewable Energy Law" appears ahead of time, and so on the information in dicated our country residence con struct and its the correlati on en ergy questi on already became the overall situation question.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天津市的某商业建筑,共三层,主楼是东西走向,墙体为24砖墙,建筑面积约为8630平方米,层高3.3 M。设计内容包括商业区内一街面商业楼采暖设计和商业区内换热站工艺设计

换热站方案

换热站方案 换热站方案 1. 引言 换热站是在能源供热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重要设备,它通过热交换器的方式在不同系 统之间进行热能传递,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本文将介绍换热站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案。 2. 换热站的工作原理 换热站的主要工作原理是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量的传递。换热站一般包括热水循环泵、热交换器、控制系统等组成部分。其中,热水循环泵负责将冷水从用户端抽回到换热站,然后经过热交换器与热水进行热量交换,最后再将热水送到用户端。控制系统则 用于监测和调控换热站的工作状态。 3. 换热站的设计要点 3.1 热水循环泵的选型 热水循环泵是换热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其选型应考虑以下因素: - 流量需求:根据用户的热水需求确定换热站的设计流量。 - 扬程要求:根据换热站的高度、管道阻力以及热交换器的压降等因素确定热水循环泵的扬程要求。 - 效率和可靠性:选择高效可靠的热水循环泵,以提高换热站的性能和可靠性。 3.2 热交换器的选择 热交换器是换热站实现热能传递的关键组件,其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 材料选择:根据换热介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热交换器材料,如不锈钢、铜等。

- 热交换面积:根据换热站的热负荷确定热交换器的交换面积,以确保热量传递的效率。- 清洁和维护:选择易于清洁和维护的热交换器,以保证换热效果和系统的可靠性。 3.3 控制系统的设计 控制系统对于换热站的运行和调控起着关键作用,其设计要考虑以下因素: - 温度控制:确保热水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满足用户的热水需求。 - 压力控制:控制热水循环泵的出口压力,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 故障诊断:设计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换热站可能出现的故障。 4. 换热站的优势和应用领域 - 优势:换热站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节约能源资源;换热站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用于各种场所。 - 应用领域:换热站广泛应用于供热供暖系统、热水系统、工业用热系统等领域。 5. 总结 换热站作为能源供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通过热交换器的方式实现热量传递,能够高 效利用能源资源。换热站的设计应考虑热水循环泵的选型、热交换器的选择以及控制 系统的设计等因素。换热站具有紧凑的结构和高效的能源利用优势,在供热供暖系统、热水系统和工业用热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汽-水换热设备选型说明

汽-水换热设备选型说明 **华鑫电厂集中供热东区20万㎡首站工程设备选型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华鑫电厂集中供热东区首站工程,设计供热能力20万㎡,供热半径约1km,换热形式为汽-水换热。 二、设计参数1、蒸汽侧设计参数:介质为蒸汽,根据热力公司提供的参数,蒸汽压力0.5MPa,温度180℃。 2、水侧设计参数:介质为高温热水,温度为110/70℃。 三、工艺设备选型1、汽-水换热器〔70%负荷〕换热形式:汽-水换热设备形式:卧式管壳式汽-水换热器设备数量及运行方式:共设2台,并联运行订货参数:单台换热量9.0MW,承压能力1.6MPa 换热面积计算参数:蒸汽压力0.5MPa,温度180℃;水侧供回水温度110/70℃2、循环水泵〔DN350管〕设备形式:立式单级离心泵设备数量及运行方式:共设2台,一用一备,变频控制设备参数:流量360m3/h,扬程42m,功率75KW;3、补水泵补水泵配置两台,一台为正常补水泵,一台为事故补水泵,均采用变频控制,水泵参数如下:(1)正常补水泵设备形式:多级立式离心泵设备参数:流量7.5m3/h,扬程42m,功率3KW(2)事故补水泵设备形式:多级立式离心泵设备参数:流量15m3/h,扬程42m,功率 7.5KW4、除污器〔法兰式、泵前〕换热站内二次侧除污器采用立式扩容式除污器,处理后水质为:浊度(FTU)≤5.0。 设备参数:进出水口径DN300,压力等级1.6MPa,最大处理流量400t/h5、补水箱补水箱用于储存凝结水并用作系统补水箱,设置1台,外形尺寸为3000某2000某2000mm(h),有效容积10m3,补水箱制作参照

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

吉林化工学院信控学院专业综合设计说明书基于PLC的换热站控制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测控1301 指导教师: 职称:教授 起止日期:2016.8.29~2016.9.18 吉林化工学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专业综合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换热站控制系统设计 二、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三、设计目的 1. 了解换热机组工艺流程; 2. 了解温度、压力、液位及流量等工艺参数的信号测量及传输方法; 3. 掌握PLC各种典型信号(二线制、四线制变送器及热电阻、热电偶)接线方法; 4. 掌握PID控制算法及其在PLC中的编程和离线仿真及调试方法; 5. 熟悉自控工程实践设计及应用的一般步骤和实现方法。 四、设计任务及要求 某换热站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一次网进水由热水锅炉加热,经板式换热器与二次网进行换热后再返回锅炉。二次网循环水由循环泵P201加压后进行换热器,加热后进入管网对居民住户进行循环供热。 控制要求: 1.二次网供水温度PID控制:通过一次网调节阀V101进行供水温度定值控制; 2.二次网供水压力PID控制:通过循环泵调频进行供水压力定值控制; 3.补水箱水位限值控制:水箱水位小于低限时开补水阀,大于高限时关补水阀; 4.二次网回水压力限值控制:回水压力小于低限时启动补水泵,大于高限时停泵; 5.连锁控制(选做):水箱水位小于低低限时,补水泵禁止运行;二次网回水压力小于低低限时,循环泵禁止运行; 6.流量/热量累计(选做):增加一次网流量和回水温度仪表,实现流量和热量累计。 五、设计内容 1. 总结IO点表,并进行PLC系统选型; 2. 设计控制系统IO信号接线图纸;

热网换热站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热源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热源热网课程设计是《供热工程》、《燃料燃烧与设备》《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本设计,把握小区集中供热热水管网系统的设计程序、方式、步骤有关外网的大体知识,训练画图技术。做到能够分析和解决集中供热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二、设计条件 小区所在地域:北京 小区建筑散布情形: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基层公建上层住宅式建筑、地下车库; 供暖面积热指标:依照建筑功能、建筑物所在地域从相关手册当选择 最高建筑物高度:18m; 热媒及参数: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 85℃/65℃。 用户预留压力3mH2O。 三、设计步骤及内容 一、采暖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采纳指标法进行,关于普遍民用建筑采纳面积指标法,关于大空间建筑采纳体积指标法。热指标查《供热工程》附录,将各单体建筑的热负荷计算结果列表于计算书中。 2、确信热源(换热站)的位置需考虑的因素 (1)尽可能靠近要紧负荷及负荷密度较大处。 (2)应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稳性。 (3)热源假设为锅炉房,还应考虑小区内环境卫生及美观、交通运输、主导风向,且宜位于区域地形较低处。 3、管网的布置 (1)管道尽可能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 (2)尽可能将管道设在人行道及绿化地带下,且少穿道路。

(3)管网形式采纳直埋敷设或地沟敷设。 (4)管网敷设应力求线路短直。 (5)热力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标准的规定。 (6)将管线布置草图绘于计算书中。 4、确信定压方式 定压方式有: (1)膨胀水箱定压。 (2)补给水泵定压。 (3)气压罐定压。 (4)变频水泵补水定压。 尽可能选用先进的定压方式。 5、水力计算 依照热负荷,对各热网管路进行水力计算,比摩阻取40—80Pa/m,给水管网按经济流速计算管径,排水及雨水按重力流计算管径,计算结果别离列入相应水力计算表中,并附加局部阻力。 6、绘制水压图(草图) 依照热网水力计算结果在说明书中绘制热网水压图(草图) 7、循环水泵及定压系统计算 (1)循环水泵的选择 ①依照流量,阻力损失选择循环水泵。 ②应考虑水泵的台数及备用情形。 ③应考虑水泵联合运行的情形。 ④在水压图中表示出循环水泵的扬程。 (2)定压系统选择 九、换热站的设计计算 (1)选定换热器类型、规格、型号、数量。

换热站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 项目名称 计算条件 4 2 1、此站供热面积为 21×10 m ,采暖综合热指标按 60w/㎡计算。换热站为新建换热站,按有人值守站设计。小区供热负荷分高区、中区、低区两个部分,供热最高点位于一高层建筑,最高建筑层高30层,地下一层为汽车库,高区供热面积29000㎡,中区供热面积90500 ㎡,低区供热面积90500 ㎡;采暖形式为散热器采暖,室内设计参数为80/60℃,中区设计压力为 1.6MPa,商业设计压力为 1.0MPa,高区设计压力为 1.6MPa。低环高差41.2m,高环高差78.9m。由于换热站在地下室只供本栋楼,二次网阻力损失忽 略不计。 2、一次网系统设计参数为130/70℃,设计压力1.6MPa。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为补水泵变频定压。设计时,考虑运行温度,运行温度为110/70℃。

计算内容 水力计算 一、最不利环路阻力损失计算 (一)、外网总沿程阻力计算: 热力入口至换热站 350m ,取平均比摩阻 60Pa/m ,计算损失: △h =2×350×60=0.042MPa yc (二)、局部阻力计算: 局部阻力取沿程阻力的 30%,即 △h =0.042×30%=0.0126Mpa JB (三)、换热站内阻力损失:∑△h =0.10M Pa ZN (四)、用户压头损失:∑△h =0.05 M Pa YH (五)、总阻力计算: 总阻力损失为: △h =△h +△h +△h +△h YH YC JB ZN 低 =0.042+0.0126+0.10+0.05=0.2046 M Pa 二、管径选择 (一)一次网管径选择 低环一次网管径计算 供热一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 130℃/70℃, 热负荷:60×90500=5430kW 。 则一次网设计流量: G =3.6×5430/(4.2×60)=77.83t/h 运行温度为 110℃/60℃

换热站设备选型计算书

换热站设备选型计算书LT

C——热水的平均比热; t1、t2——供热循环水系统供、回水温度(℃) G=60×3.6×32/(4.18×10)=165.4m³/h 150/285-18.5/4 Q=165.4m³/h,H=24m,P=18.5KW 1台1)补水泵: 补水泵流量按循环水量的2%估算。 Q=0.02×165.4=3.3m³/h, p=H+ps+5 式中:p——定压点压力值,m H——最高用户充水高度,m ps——与热网供水温度对应的汽化压力,m,(95℃以下为0)5——安全余量,m h=5.8+106.2+5=117m 40-25×5 Q=3.3m³/h,H=125m,P=7.5KW 2台,一用一备1.2#机组: 1)板式换热器: 板换面积按每平方米供400平方米计算,得板式换热器面积150㎡2)循环水泵: 站内损失按8米考虑,用户端损失按5米考虑,最不利环路损失经计算为6米得循环水泵扬程为1.2×(8+5+6)=22.8m 循环水泵流量为60×3.6×32/(4.18×10)=165.4m³/h 150/285-18.5/4 Q=165.4m³/h,H=24m,P=18.5KW 1台

Q=0.02×165.4=3.3m³/h,h=5.8+106.2+5=117m 40-25×5 Q=3.3m³/h,H=125m,P=7.5KW 2台,一用一备2.3#机组: 1)板式换热器: 板换面积按每平方米供400平方米计算,得板式换热器面积150㎡2)循环水泵: 站内损失按8米考虑,用户端损失按5米考虑,最不利环路损失经计算为6米得循环水泵扬程为1.2×(8+5+6)=22.8m 循环水泵流量为60×3.6×32/(4.18×10)=165.4m³/h 150/285-18.5/4 Q=165.4m³/h,H=24m,P=18.5KW 1台3)补水泵: Q=0.02×165.4=3.3 m³/h,h=5.8+56.7+5=67.5m 40/235-5.5/2 Q=3.3m³/h,H=70m,P=5.5KW 2台,一用一备3.4#机组: 1)板式换热器: 板换面积按每平方米供400平方米计算,得板式换热器面积150㎡2)循环水泵: 站内损失按8米考虑,用户端损失按5米考虑,最不利环路损失经计算为6米得循环水泵扬程为1.2×(8+5+6)=22.8m 循环水泵流量为60×3.6×32/(4.18×10)=165.4m³/h 150/285-18.5/4 Q=165.4m³/h,H=24m,P=18.5KW 1台

热源热网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设计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热源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面积热指标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气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面积热指标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小区采暖热负荷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热水流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供热方案 (6) 3.1供热热源的选取 (6) 3.2供热系统的确定 (6) 3.3管材的选取 (6) 3.4供热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7) 第四章水力计算 (8) 4.1水力计算步骤 (8) 4.2水力计算过程 (8) 第五章热力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3) 5.1换热器的选取 (13) 5.2循环水泵的选取 (14) 5.3补给水泵的选取 (14) 5.4除污器的选取 (15) 第六章水压图的绘制 (16) 6.1水压图的意义 (16)

换热站计算说明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系别:能环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建环 121 姓名:任少朋 学号: 2012305127 起迄日期:16年02月21日~ 16年06月15日设计(论文)地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贾玉贵职称:副教授 2016 年 06 月 15 日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题目是以张家口市桥西区恒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系统M13号热力站供热区域的工程设计、改造为需用背景的实际工程。本工程为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张家口市检察院换热站,属于原有燃煤锅炉房改造工程。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2,总热负荷:约6400kw。 本次设计主要有工程概述、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管道水力计算、系统原理图和平面布置图绘制、设备及附件的选择计算的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在计算说明书中尚需包括如下一些曲线:供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调节曲线。 本次设计要求使用CAD绘出图纸,其中包括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设备附件材料表,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换热站管道平面布置图、换热站流程图及相关剖面

图等。 在换热站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修良好的条件下,换热站能够顺利地运行,对于采暖用户,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修并且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供热负荷设备选择计算及布置换热站系统运行板式换热器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设计概况 (4) 1.1设计题目 (4) 1.2设计原始资料 (4) 1.2.1 设计地区气象资料 (4)

换热站设备技术规范书

附件一 管壳式汽-水换热器 技术规范书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采暖并网工程管壳式汽-水换热器本体及其附件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最新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那么招标方可以认为投标方提出的产品应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1.4 从签订合同之后至投标方开始制造之日的这段时期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程、规范和标准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方应遵守这些要求,且不发生合同价的变更。 1.5 本规范书所引用的标准若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当有新颁现行标准时,应执行现行标准。 1.6 投标方对成套系统设备(含辅助系统与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招标方的认可。 1.7 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应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 1.8 本规范书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确定。 2. 工程概况 2.1换热器的技术规范 管壳换热器是为换热站提供的汽-水换热设备,用于首站内的汽—水换热。

2.2产品的类型 热网基本汽—水换热器为立式管壳表面式换热器。 2.3 热网换热器的制造、检验、验收必须符合下列规范、标准的要求: GB150----2011«压力容器» GB/T151---2014«管壳式换热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GB13296-2013«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3280-2007«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4237-2007«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12459-2005«钢制对焊无缝钢管» GB/T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 983-2012«不锈钢焊条» GB/T5117-2012«碳钢焊条» GB/T 5118-2012 «热强钢焊条» GB/T 229-2007 «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GB/T12242-2005«安全释放装置性能试验规范» GB/T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2650-2008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 2651-2008«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 2652-2008 «焊缝及熔敷金属拉伸试验方法» JB/T 4730-2005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JB/T4711-2003 «压力容器凃敷与运输包装» 1.2地震标准:《工业设备抗震鉴定标准》 说明:上述标准如果有最新的,执行最新标准。 2.4基本管壳式换热器的数量及运行条件 汽水管式换热器1台,用于吸收蒸汽的热量。 2.5 设计参数 2.5.1管壳式汽—水换热器: 汽侧:进汽压力<0.9MPa ; 进汽温度:180℃,变化范围:160--240℃; 单台进汽量3t/h ; 水侧:设计压力1.0MPa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