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热网设计说明书
采暖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题目 (5)二、原始资料 (5)三、热负荷计算 (5)1. 有关的气象资料 (5)2. 计算热负荷 (6)3. 建筑物供暖热指标计算 (12)四、系统布置及散热器选择 (12)五、水力计算 (14)六、选择系统的附属设备和器具 (15)八、参考书目及资料 (16)七、附表及附图 (17)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表...........................................................散热器计算表...........................................................................系统简图...................................................................................管段局部阻力系数表...............................................................水力计算表...............................................................................管路压力平衡分析图................................................................室内采暖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牡丹江某3层办公楼采暖课程设计二、原始资料1.建筑物修建地区:牡丹江2.公建资料:建筑物的平面图(见附图一);三、热负荷计算1. 有关的气象资料(1) 大气压力:100.46Kp(2)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4℃(3) 冬季主导风向及其频率:SW 13%; C 34%(4) 冬季主导风向的平均风速:2.5m/s(5)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2.4m/s(6) 最大冻土深度:189cm(7) 冬季日照率:66%其它资料热源:独立锅炉房;资用压头:1m;设计供回水温度:95/70℃;建筑周围环境:室内、无遮挡2. 热负荷计算(1)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计算房间编号说明:房间编号由三个数字与一个字母组成,例如房间A101,字母A表示该房间属于A单元,(此建筑总分为三层,一个单元)字母A后的数字1表示该房间所属楼层为一楼,01则是该房间的编号。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课程设计题目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1 冷负荷和热负荷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2动力与能源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3 水质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2。
4 气象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制冷工程设计说明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3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4方案选择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2。
5 冷却塔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6 水泵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6.1 冷冻水泵选型计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供热管网设计说明书

第1章绪论 (3)1.1 概述 (3)1.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现状 (3)1.1.2 工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5)1.1.3 设计指导思想 (5)1.2 设计题目 (5)1.3 设计原始资料 (5)第2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2.1 体积热指标法 (7)2.2 面积热指标 (7)2.3 城市规划指标法 (7)第3章供暖方案的确定 (9)3.1 热源形式的选择 (9)3.2 热媒种类的选择 (9)3.3 热媒参数的确定 (9)3.4 热网形式的选择 (10)3.4.1 枝状管网 (10)3.4.2 环状管网 (11)3.5 供热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11)3.6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2)3.6.1 热源位置 (12)3.6.2 管网的走向 (12)3.6.3 敷设方式 (13)3.7 直埋热水管道的防腐 (15)3.8 热水管网系统的定压方式 (18)第4章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20)4.1 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 (20)4.2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 (20)4.3 管网的水力计算过程 (23)第5章水压图的绘制 (36)5.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36)5.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36)5.2.1 原理 (36)5.2.2 作用 (36)5.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37)5.4 绘制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37)5.4.1 确定热水网路水压图的基准面及坐标轴 (37)5.4.2 确定静水压曲线位置 (38)5.4.3 确定回水管动水压曲线位置 (38)5.4.4 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位置 (39)第6章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及年耗热量 (41)6.1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意义 (41)6.2 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41)6.3 年耗热量 (42)第7章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44)7.1 热水供热系统的初调节 (44)7.1.1 概述 (44)7.1.2 热水供热系统初调节的方法 (45)7.1.3 初调节应注意的问题 (49)7.2 热水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50)7.2.1 热水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的背景 (50)7.2.2 气候补偿器的安装 (51)第8章管道的保温 (59)8.1 设置保温的基本原则 (59)8.2 保温层材料的选择 (60)8.3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60)8.4 热损失的计算 (61)第9章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64)9.1 概述 (64)9.2 管网布置的合理性分析 (64)9.3 管道水力计算的经济分析 (65)9.4 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经济分析 (65)第10章设计总结 (66)参考文献 (67)致谢 (68)附录 (69)附录A外文翻译 (69)对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 (74)第1章绪论1.1 概述1.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现状(1)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方法。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学号041412140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指导教师王靖李奉翠虞婷婷付浩卡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2015年5月目录第1 章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题目 (2)1.2 设计任务及要求 (2)1.3 设计原始材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采暖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 (4)2.3围护结构朝向修正耗热量的计算 (5)2.4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 (5)2.5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 (6)2.6 热负荷计算举例 (6)第3章采暖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7)3.1集中供热 (7)3.2采暖系统形式选择 (7)3.3 分户采暖 (8)3.4 采暖末端方式的选择与计算 (8)第4章机械循环单管跨越式分户采暖水力计算 (10)4.1 室内平面图及水力计算 (10)4.2 一单元一层用户水力计算 (10)4.3 三单元三层用户水力计算 (12)4.4 单元立管与水平干管水力计算 (14)4.5 不平衡率的计算 (15)第5章设计心得体会与经验总结 (9)第一章设计概况1.1设计题目北京市京郊大院采暖工程设计1.2设计任务及要求1.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包括一层到三层采暖计算1.22设计要求1、采暖设计计算内容(1)建筑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确定外墙、屋顶、门、窗、地面等的传热系数;列表计算各房间的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进而求出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该建筑物的热指标(2)采暖系统方案确定(3)采暖系统设备选择及计算(4)采暖系统进行水力计算2、散热器计算(1)散热器的选择及计算3、设计图纸绘制及基本要求(1)采暖平面图1:50或1:100(2)采暖系统图(按比例绘制,但出图时不需要比例也不标注比例)(3)散热器设备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4)采暖管路布置平面图1:50或1:100(5)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设备材料表等。
供热课程设计厂区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厂区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培养学生对供热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掌握供热系统的原理和运行方式;(3)熟悉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规划和布局;(4)了解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施工和运行管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供热系统中的实际问题;(2)具备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初步规划和设计能力;(3)能够进行供热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管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供热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原理、组成、规划和布局,以及施工和运行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1.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原理和组成:介绍供热系统的定义、作用和组成部件,理解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
2.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规划和布局:学习供热系统的规划方法,包括热负荷计算、管网布局和设备选型,掌握供热系统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3.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施工和运行管理:了解供热系统的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学习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供热系统的规划和布局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和施工方法。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供热课程设计厂区的相关教材,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复习。
2.参考书:供热系统的相关参考书籍,提供更深入的理论知识。
供暖设计指导书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熟悉和收集资料(1)建筑物修筑地址;(2)气象资料;(3)土建资料;(4)动力资料。
2.房间热负荷的计算(1)确定室内外计算温度;(2)计算外墙、天棚、地板等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并校核是否符合最小热阻的要求;(3)围护结构传热面积的丈量;(4)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5)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的计算;(6)户间传热负荷的计算。
3.选择供暖方式,热媒及参数(1)根据热源等条件,选择供暖用热媒及参数,并阐明理由;(2)选择供暖方式及散热设备。
4.确定供暖系统及附属设备(1)确定供暖系统图式;(2)布置管路及散热设备;(3)选择建筑物供暖引入口,户引入口的连接方式及设备;(4)连接附属设备,绘出系统草图。
5.散热器的计算(1)选择散热器的型式;(2)计算各房间散热器片数。
6.管路水力计算(1)选择最不利环路;(2)计算管路各管段的管径;(3)温控阀预设定阀位的计算。
7.选择和计算附属设备8.绘制供暖系统施工图(1)供暖系统施工图比例1∶100或1∶200(2)供暖系统斜视图比例1∶100或1∶200(3)详图,针对每个人的设计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定。
比例1∶10或1∶20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学期:6;学时:2周)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是继课程之后进行的。
它是深入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节,通过设计使学生初步掌握一般供暖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同时具有运用设计资料,进行方案分析比较,计算和选择设备,作施工图等能力。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设计。
为引导和帮助同学更深入而顺利地掌握设计程序,特编写此指导书。
由于工程实际的千差万别,指导内容不能包罗万向,学生设计中应密切结合自己的工程实际,独立思考,不可生搬硬套,提倡互相讨论,但要避免抄袭。
二、供暖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一)熟悉和收集资料设计的原始资料是考虑方案,选择设备,进行计算的根据,应准确无误。
实际工程中,不少资料是设计者通过调研和查阅资料得到。
RAUTHERM PLUGIN电地暖系统技术手册说明书

技术信息关于本技术手册的注意事项有效性本技术手册仅在中国地区有效。
自2017年11月起生效。
您可以从您的专业批发商处,或者您所在地区的瑞好分支机构处获得本技术信息,也可从互联网上下载:/TI本文件受版权保护。
保留翻译、复制、图纸绘制、公布和以照相制版方式或类似方法进行提供以及储存在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权利。
所有测量值和重量值均为近似数值。
错漏和变更除外。
最新技术信息为确保瑞好产品的安全使用,请经常查看是否可获得更新版本的技术信息。
收到的技术信息的发布日期可在封底右下角找到。
2目录1 概述 41.1 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 41.2 安装规范以及产品标准 52 系统概述 62.1 RAUTHERM plugin加热电缆 62.2 RAUTHERM plugin控制技术 72.3 典型加热系统 83 加热系统安装说明 93.1 使用范围 93.2 安全提示 103.3 线路连接以及电气安装 113.4 重要的常规提示 123.5 重要说明: 加热电缆 133.6 重要说明:热线与冷线的连接 133.7 重要说明:最大允许的地板厚度 143.8 重要说明: 施工前提 143.9 重要说明:填充层结构 153.10 重要说明:地板直接供暖系统 153.1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63.12 RAUTHERM plugin 加热电缆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63.13 RAUTHERM plugin加热电缆的铺装 173.14 正确放置温度传感器 193.15 隐蔽工程验收 203.16 后续施工 203.17 调试 223.18 地面结构和电路安装 2331 概述1.1 适用范围及工作原理作为一种电热地暖系统,RAUTHERM plugin 可将电能有效地转换成热能。
当热辐射通过地板表层均匀地散发出来时,脚下的温度会略高于头顶温度,这样就能为您营造一个舒适而又健康的室内环境。
RAUTHERM plugin 供暖系统无论在新房建造,还是旧房改造中,都是您的不二选择。
热源热网设计说明书

热源热网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1.1 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1.2 原始资料 (1)1.3 热源状况介绍 (1)第二章热负荷计算2.1 热指标的选择 (2)2.2 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3.1 热媒的选择 (4)3.2 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4)3.3 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5)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4.1 管道水力计算 (6)4.2 水压图绘制 (10)第五章换热站设计5.1 换热站设备及计算 (13)5.2 换热站内各部分的水力计算 (17) 5.3 水泵的选择 (21)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6.1 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22)6.2 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22)6.3 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22) 参考文献 (23)摘要一、工程概况设计题目:长春市瑞丰小区热源热网设计供热面积:76951m2热负荷:3465520W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20℃80℃二次网供回水温度:95℃70℃二、外网设计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管道尽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
本小区为枝状管网,管网的敷设方式为无补偿直埋。
供热管网布置时要力求简短、顺直、节省材料、节省初投资。
此外还要保证管道的埋深要求,检查井布置要合理,在布局点最高点设置排气阀放气。
局部最低点设置泄水阀,确保管网运行时经济、安全、可靠且便于调节和管理。
三、换热站换热站采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当有一台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另一台板式换热器保证70%的换热量。
在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回水处设旋流除污器。
在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设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
在水泵的吸入口接两台并联的补给水泵,再设一个保证1.5小时补给水泵的补给水箱,及在水箱前设钠离子交换器。
关键字:外网换热站设计第一章概述1.1 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小区所在地区:长春面积;规设计划建设面积76951平方米,最高建筑物高度:15m2 气候条件长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属于高寒地带;1.2 原始资料1. 气象资料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附录可得长春市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2. 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公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1.1 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 (1)1.2 原始资料 (1)1.3 热源状况介绍 (1)第二章热负荷计算2.1 热指标的选择 (2)2.2 热负荷的计算 (2)第三章供暖方案的确定3.1 热媒的选择 (4)3.2 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4)3.3 管网附件设计原则 (5)第四章管道水力计算4.1 管道水力计算 (6)4.2 水压图绘制 (10)第五章换热站设计5.1 换热站设备及计算 (13)5.2 换热站内各部分的水力计算 (17)5.3 水泵的选择 (21)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6.1 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22)6.2 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22)6.3 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22)参考文献 (23)摘要一、工程概况设计题目:长春市瑞丰小区热源热网设计供热面积:76951m2热负荷:3465520W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20℃80℃二次网供回水温度:95℃70℃二、外网设计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管道尽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
本小区为枝状管网,管网的敷设方式为无补偿直埋。
供热管网布置时要力求简短、顺直、节省材料、节省初投资。
此外还要保证管道的埋深要求,检查井布置要合理,在布局点最高点设置排气阀放气。
局部最低点设置泄水阀,确保管网运行时经济、安全、可靠且便于调节和管理。
三、换热站换热站采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当有一台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另一台板式换热器保证70%的换热量。
在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回水处设旋流除污器。
在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设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
在水泵的吸入口接两台并联的补给水泵,再设一个保证1.5小时补给水泵的补给水箱,及在水箱前设钠离子交换器。
关键字:外网换热站设计第一章概述1.1 供热系统的区域简介1 地理位置小区所在地区:长春面积;规设计划建设面积76951平方米,最高建筑物高度:15m2 气候条件长春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属于高寒地带;1.2 原始资料1. 气象资料查《供暖通风设计手册》附录可得长春市气象资料: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2. 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公建。
地下车库;3. 供暖面积热指标: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所在地区从相关手册中选择4. 热媒及参数:一次网热媒为高温水,供水温度为120℃,回水温度为80℃二次网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为70℃5.用户预留压力;50kpa1.3 热源状况的介绍本设计为长春市瑞丰小区热源热网设计,目前长春市为城市集中供热,市政供热外网高温水(120/80℃)进入小区换热站换热。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2.1 热指标的选择选择热指标的大小,主要与建筑物的结构外形以及层高有关,正确合理地计算热负荷是确定热源规模和供暖热网管径大小、锅炉运行方案是否合理、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中的热指标图表表2-1采暖热指标推荐值q h(W/ m2)建筑物类型住宅居住区综合学校办公医院托幼商店食堂餐厅大礼堂体育馆采取节能措施40~50 45~55 50~70 55~70 55~70 100~130 100~150 2.2 热负荷计算(一)供暖热负荷的计算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及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实际情况,其采暖供热热负荷采用采暖面积热指标法来确定。
具体的计算公式方法如下: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139页6-2公式。
Q'n = qf⨯F⨯103-KW(2.1-1)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2;表示1m2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见表2.1-1。
根据上表热指标的推荐值,选取住宅的热指标q=40w/㎡;公建q=60w/㎡;车库q=20w/㎡另外为了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供暖管网内的流量由公式2.1-2求得。
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89页4-25公式G=A∙Q/(t g-t h) kg/h (2.1-2) Q---供暖用户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W.A---采用不同计算单位的系数,本计算A取0.86.G---用户的计算流量,kg/h.t g、t h ---网路的设计供回水温度,℃ .本设计小区各栋楼的热负荷及其入户管的流量如下表:楼编号面积(㎡)热指标(W/㎡)数量热负荷(KW)总结流量Q(kg/h)1号楼住宅40 0353.4 12.16 车库20 0公建1178 60 5 353.42号楼住宅1215 40 5 243 243 8.36 3号楼住宅1198 40 5 239.6 239.6 8.244号楼住宅979 40 3 117.48215.88 7.43 车库1230 20 1 24.6公建1230 60 1 73.85号楼住宅1159 40 5 231.8 231.8 7.97 6号楼公建2259 60 1 135.54 135.54 4.66 7号楼公建1157 60 5 347.1 347.1 11.94 8号楼住宅775 40 4 124187 6.43 车库20 0公建1050 60 1 639号楼住宅1177 40 5 235.4 235.4 8.10 10号楼住宅987 40 5 197.4 197.4 6.79 11号楼住宅1170 40 5 234 234 8.05 12号楼住宅657 40 5 131.4 131.4 4.52 13号楼住宅777 40 5 155.4 155.4 5.35 14号楼公建878 60 5 263.4 263.4 9.06 15号楼住宅788 40 5 157.6 157.6 5.42 16号楼住宅688 40 5 137.6 137.6 4.73总负荷119.21总面积76951.00总流量2772326 由此表可知:采暖总的热负荷为2772326W、所需热媒的总流量为1192104kg/h第三章供热方案确定3.1 热媒的选择一.热媒分类供暖系统的常用热媒是水、蒸汽、空气。
供暖系统的热媒,应根据安全、卫生、经济、建筑性质和地区供热条件等因素考虑决定。
根据该小区有如下特点:(1) 该区域内建筑物以住宅为主,该区热负荷较集中。
(2)小区设计总热负荷为2772326W。
基于上述特点,本规划以水-水换热站作为供热热源,以热水作为小区供热管网的热媒,换热站设在小区的左中侧3.2 管网的平面布置1.管网的布置形式本次设计热源为一个区域换热站,所设计的小区面积不是太大,考虑到枝状管网应用较成熟,运行调节较简便,故本次设计热网布置宜采用枝状管网。
2.热水系统形式;本设计采用闭式管网。
3.平面布置原则1)经济上合理主干线力求短直,主干线尽量走热负荷集中区。
要注意管线上的阀门、补偿器和某些管道附件(如放气、放水、疏水等装置)的合理布置,因为这将涉及到检查室(或操作平台)的位置和数量,应尽量使其减少。
2)技术上可靠供热管线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滑坡危险地带以及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地段。
3)供热管线应少穿主要交通线。
一般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并应尽量敷设在车行道以外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管线应只沿街道的一侧敷设。
地上敷设的管道,不应影响城市环境美观,不妨碍交通。
供热管道与各种管道、构筑物应协调安排,相互之间的距离,应能保证运行安全、施工及检修方便。
4. 管网位置布置确定查《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城市热力网的布置应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考虑热负荷分布,热源位置,与各种地上、地下管道及构筑物、园林绿地的关系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3 管网附件设计原则1.管道系统阀门设定位置查《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根据不同用途、介质温度及工作压力等因素选择。
热水管道的高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高点)应安装放气装置,热水管道的低点(包括分段阀门划分的每个管段的低点)应安装放水装置。
地下敷设管道安装套管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阀门、放水和除污装置等设备附件时,应设检查室。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的热水热力网干管在低点,垂直升高管段前分段阀门前宜设阻力小的永久性的除污装置。
该小区综合考虑,布置的管道系统图如下图3-1图3-1第四章 管道的水力计算4.1 水力计算水力计算1.按已知的热媒流量和压力损失,确定管道的直径;2.按已知热媒流量和管道的直径,计算管道的损失;3.按已知管道直径和允许压力损失,计算或校核管道中的流量 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1.按已知的热媒流量和压力损失,确定管道的直径;2.按已知热媒流量和管道的直径,计算管道的损失;3.按已知管道直径和允许压力损失,计算或校核管道中的流量算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如下:(1)确定热水网路中各个管段的计算流量:管段的计算流量就是该管段所负担的各个用户的计算流量之和,以此计算流量确定管段的管径和压力损失。
(2)确定热水网路的主干线及其沿程比摩阻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是从主干线开始,网路中平均比摩阻最小的一条管线,称为主干线,一般是从热源到最远用户的管线是主管线。
主管线的平均比摩阻R 值,对确定整个管网的管径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取30~80pa/m 进行计算。
(3)根据网路主干线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和初步选用的 平均比摩阻R 值, 利用水力计算表,确定各管段的标准管径和相应的实际比摩阻。
(4):计算公式:j j y P RL P P P ∆+=∆+∆=∆ (5-1)Δp ——计算管段的阻力损失,PaΔPy ——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Pa ΔPj ——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Pa R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a /m L ——管道长度,m1、沿程阻力计算公式Py= RL L =2v d 2ρλΔPy ——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Pa λ——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量 d ——管道内径,m L ——管道长度,mv——热水在管道内流速,m/sρ——热水在管道内密度,kg/m ³R——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a/m2、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ΔPj=∑2v2ρξ (5-2)ΔPj——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Pav——热水在管道内流速,m/sρ——热水在管道内密度,kg/m ³∑ξ——计算管段中局部阻力系数之和(5)根据管段的沿程比摩阻和局部阻力损失,计算管段的总压降。
(6)主干线水力计算完成后,可进行支干线,支线等水力计算,应按支干线,支线的资用压力确定其管径。
但热水流速不应大于3.5m/s 比摩阻不大350pa/m (7)举例以管网的管段来说明管段的总体计算过程;①确定各用户的设计流量各用户的流量如表2-1所示②热水网路主干线计算因各用户内部的阻力损失相等,所以从热源到最远用户16的管线是主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