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热网计算书
供热计算书

供暖计算书
一、设计对象
天津诺德英蓝金融中心项目部办公区活动板房,供暖面积349.92平米。
二、原始资料
1、建筑物用途:活动板房办公建筑
2、气象资料: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tw=-9℃
室内计算温度:tn=18℃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w=3.1m/s;
风力附加系数: 0.00
热压系数: 0.25
风压系数: 0.70
4、热源情况:由锅炉房供热,供、回水温度90/70℃。
5、建筑物平面见附图。
6、详见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和门窗表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见节能表
7、本建筑不设膨胀水箱锅炉房内设置定压设备
三、热负荷基本计算公式
1.通过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
基本耗热量
—基本耗热量
F —传热面积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18℃
—室外供暖计算温度-9℃
2.外门开启的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公式
—通过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
—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外门开启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附加率
四、热负荷计算结果
五、散热器面积计算
321)
(βββn pj t t K Q F -=
㎡
式中 Q ——散热器的散热量,W ;
pj t ——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
n t ——供暖室内就算温度,℃;
K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 /㎡·℃ 1β——散热器组装片数修正系数;
(取1.0) 2β——散热器连接形式修正系数;
(取1.1)
3β——散热器安装形式修正系数。
(取1.1)。
热源热网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说明1.1 设计原始资料 (1)1.2 图纸要求 (1)1.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 (1)第二章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2.1热负荷计算 (2)2.2确定供热系统的供热原理 (3)第三章方案的确定及布置管道3.1系统热源型式热媒的选择 (4)3.2热网系统型式 (4)3.3管网管道的布置 (5)第四章水力计算及水压图绘制4.1 水力计算 (6)4.2水压图绘制 (8)第五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型与计算5.1主要设备的选择 (10)5.2其他设备的选择 (13)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6.1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14)6.2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14)6.3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14)参考文献 (15)摘要一、工程概况设计题目:赤峰市中海紫金苑小区热源热网设计供热面积:54469.12m2热负荷:2560048.64W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30C 80C二次网供回水温度:80r 60r二、外网设计本小区为枝状管网,管网的敷设方式为无补偿直埋。
供热管网布置时要力求简短、顺直、节省材料、节省初投资。
此外还要保证管道的埋深要求,检查井布置要合理,确保管网运行时经济、安全、可靠且便于调节和管理。
三、换热站换热站采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当有一台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另一台板式换热器保证70%的换热量。
在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回水处设旋流除污器。
在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设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
在水泵的吸入口接两台并联的补给水泵,再设一个保证3小时补给水泵的补给水箱,及在水箱前设钠离子交换器。
关键字:外网换热站设计第一章设计任务说明1.1设计原始资料小区所在地区:赤峰市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8C;最高建筑物高度:18m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供暖面积热指标: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所在地区从相关手册中选择热媒及参数:一次网热媒为高温水,供水温度为130C,回水温度为80C二次网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为 80E,回水温度为60C 用户预留压力3mH2O1.2图纸要求1、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图、设计总说明(比例1: 1000),一张2、供热管网主干线纵断图、水压图(比例自定),一张1.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原始条件,设计计算公式和有关数据,文字说明及附图应字迹工整,计算准确,简明扼要。
热水采暖(供热)热源、管道参数计算一例

热水采暖(供热)热源、管道参数计算一例在小型热水锅炉供热工程建设中,一般可能会没有正规的设计文件和图纸,常会遇到如何确定热源、热网的各参数的困难,即锅炉热功率,循环水泵流量、扬程,一、二级网管径,大小的确定,下面用一个热水锅炉供热的实例予以说明。
供所需者参考。
一、基础条件1、供热面积:400000 (m2 );2、室内采暖温度:18 ℃3、供水温度:一级网115 ℃,二级70 ℃;4、回水温度:一级网70 ℃,二级50 ℃;5、热源、一级网、换热站分布如图:二、热负荷计算正规的热负荷计算是,依据当地的气象资料、室内采暖温度、建筑物维护结构等条件,计算出建筑物的总耗热损失,确定出采暖总热负荷。
这样计算比较麻烦,比较简捷的是参考当地的经验数据和已经计算过的结构条件相同的建筑物的单位面积热负荷,如在黑龙江某城市,对于多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室内采暖温度18℃,可选择单位面积热负荷为65W/m2。
则总热负荷为:Q’= q ’● F/1000 (kw);式中:Q’——采暖总热负荷(kw);q ’——采暖面积热负荷(采暖热指标)(w/ m2);F ——采暖面积(建筑面积)(m2 );总热负荷:Q’总= 65X400000/1000 = 26000(kw);A、B、C区热负荷:Q’A = 65X120000/1000 = 7800(kw);Q’B = 65X180000/1000 = 11700(kw);Q’B = 65X100000/1000 = 6500(kw);三、确定热水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及台数26000/1000=26.0 (MW)26.0/0.7=37.14 (t/h)依据上述计算,选择两台额定热功率14MW(20t/h)的热水锅炉。
条件允许可增加一台14MW(20t/h)的备用锅炉。
四、一级网水力计算1、计算循环水量式中:GQ’——采暖总热负荷(kw);t h’——供水温度(℃ );t g’——供水温度(℃ );总循环水量:(以下是按各区的供热面积计算,如果考虑未来发展情况,也可已按三台锅炉计算,B区循环水量:2计算各管段管径(以1—2管段为例)计算原则:规范中规定,外网管道经济“比摩阻”(每米管道的沿程阻力)为40——80pa/m时,比较经济合理。
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2010年6月)

《热源与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热网部分《热源与热网》课程设计指导书-热网部分青岛理工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教研室周恩泽2009年6月《热源与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热网部分设计题目:某居住小区(某校区)室外供热管道工程设计设计目的:在《供热工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学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结合工程实际,参考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其它参考资料,独立地完成所要求的室外供热管道设计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系统地掌握设计计算步骤、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以及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主要原始资料:(1)设计地区及气象资料设计地区从下列城市中选取:北京、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济南、青岛、兰州、西宁设计地区气象资料查取相关设计手册(2)土建资料区域总平面图,包括道路走向,建筑物分布,建筑物高度及建筑面积,建筑物用途。
总平面图中应包括区域的地形标高和位置座标。
(3)热源及热媒参数:热源为换热站,将一级管网的高温水(120O C/70O C)转换为二级管网的低温水(85O C/60O C),向小区(校区)进行供热。
设计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设计计算与设计说明书的编制依据有关规范,考虑设计地区的实际,综合协调热源,管网和热用户三者间的关系,制定出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节约的供热管网和热源设计方案。
包括以下内容:一、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方法及计算结果二、供热管网的设计方案说明包括供热系统的热源形式,热媒形式及参数,热网的布置形式及敷设方式,热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阀门、固定支架、补偿器、排气泄水装置等管道附件设备以及检查室的设置,供热系统的调节方式以及供热调节曲线的绘制等各项内容论述和说明。
三、热网的水力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四、供热系统的定压方式,水压图的绘制。
第二部分:施工图纸绘制要求绘制出热网管道系统图,热网管线纵剖面图。
附表:水力计算表《热源与热网》课程设计指导书-热网部分本指导书根据设计任务书提出的设计内容和要求指出了设计中应考虑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对其中某些问题作了必要的说明。
4热源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

热源热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热源热网课程设计是《流体输配管网》、《供热工程》、《燃料与燃烧设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设计,掌握小区集中供热热水管网、换热站(锅炉房)的设计程序、方法、步骤及有关热源与外网的基本知识,训练绘图技能。
做到能够分析和解决集中供热中的一些工程技术问题。
二、设计条件小区所在地区:××××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等);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底商住宅、地下车库;供暖面积热指标: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所在地区从相关手册中选择最高建筑物高度:(18m、20m、22m);热媒及参数:热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85℃/65℃;60℃/50℃)。
用户预留资用压力3-5mH2O。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采暖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采用指标法进行,对于普遍民用建筑采用面积指标法,对于大空间建筑采用体积指标法。
热指标查相关规范或《供热工程》附录,并结合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将各单体建筑的热负荷计算结果列表于计算书中。
2、确定热源(换热站)的位置需考虑的因素(1)尽量靠近主要负荷及负荷密度较大处。
(2)应考虑整个管网的水力平衡性。
(3)热源若为锅炉房,还应考虑小区内环境卫生及美观、交通运输、主导风向,且宜位于区域地势较低处。
3、管网的布置(1)管道尽量平行于道路和建筑物。
(2)尽量将管道设在人行道及绿化地带下,且少穿道路。
(3)管网形式采用直埋敷设或地沟敷设。
(4)管网敷设应力求线路短直。
(5)热力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管线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6)将管线布置草图绘于计算书中。
4、水力计算根据热负荷,对各热网管路进行水力计算,并对主要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计算结果分别列入相应水力计算表中,并附加局部阻力。
5、绘制水压图(草图)根据热网水力计算结果在说明书中绘制热网水压图(草图)6、循环水泵及定压系统计算(1)循环水泵的选择①根据流量,阻力损失选择循环水泵。
热力站计算书

计算书工程名称:热力站子项名称:设计号:专业:热机计算人:校对人:审核人:审定人:年月日一、已知条件供热面积:S1= 39501m2采暖形式:气片热指标: q= 60 w/ m2热负荷:Q1=q*s*10-3=2370Kw运行参数:一次侧设计压力: 1.6MPa一次侧供/回水温度:95/70℃一次侧温差T1= 25℃二次侧设计压力: 1.0MPa二次侧供/回水温度:80/60℃二次侧温差T2= 20 ℃对数平均温差:Tn=12.33℃二、计算内容1)管径选择一次侧流量:G=0.86*(Q1)/T1= 81.5 t/h选择管径:DN200,比摩阻R=27Pa/m,按以上步骤,计算各分系统管径及流量2)循环水泵选择低区流量G2=1.15*0.86*(23781*60)/20= 70t/h扬程H=28mH2O水泵选择:型号:台数:2台,运行1台,备用1台流量:70m3/h, 扬程:28mH2O,功率:KW高区流量G2=1.15*0.86*(15720*60)/T2= 41t/h扬程H=28mH2O水泵选择:型号:台数:2台,运行1台,备用1台流量:41m3/h, 扬程:28mH2O,功率:KW3) 补水泵选择高区H1=地势高差 6 mH2OH2=循环水汽化压力70mH2O定压点压力:Hb=H1+H2+5= 81mH2O定压范围:低点:Hb,高点:Hb+5补水泵流量Gb=0.02*G2= 0.8 t/h补水泵扬程H=Hb+10=91mH2O补水泵选择:型号:台数:2台,运行1台,备用1台流量:0.8m3/h, 扬程:91mH2O,功率:KW低区H1=地势高差 6 mH2OH2=循环水汽化压力32mH2O定压点压力:Hb=H1+H2+5= 43mH2O定压范围:低点:Hb,高点:Hb+5补水泵流量Gb=0.02*G2= 1.4 t/h补水泵扬程H=Hb+10=53mH2O补水泵选择:型号:台数:2台,运行1台,备用1台流量:1.4m3/h, 扬程:53mH2O,功率:KW4) 水处理设备及水箱水处理设备出水量:G=Gb=1.4+0.8=2.2 m3型号:补水箱G=40*Gb/60= 1.5t/h水箱型号及尺寸:1000*1500*1500水箱有效容积:5)换热器选型(板式)普通采暖选等截面,空调及地板采暖等选不等截面,一般不小于两台。
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管壳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编写:张景富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三日一、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及工艺条件现在从一台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计算过程来体现工艺条件内容: 1.设计参数 壳程:工作介质:蒸汽、水 Ps=0.2Mpa 蒸汽流量135m 3/h 进口温度:135℃ 出口温度:90℃ 管程:工作介质:含碱水 Pt=0.3Mpa 水流量300m 3/h 进口温度:80℃ 出口温度:110℃ 液体比重:1.25 比热:0.85~0.86 2.工艺计算冷源:q=300m 3 比重:γ=1.25g/cm 3 比热c=0.86J/kg ·℃ T1=135℃ T2=135℃ t1=80℃ t2=110℃ 取a c =2000kcal/㎡·h ·℃ a h =10000kcal/㎡·h ·℃ 换热管规格:φ19×1 其内径d1=0.017m 外径d2=0.019m 中径dm=0.018m 壁厚δ=0.001m金属导热系数λ=17.0 w/m ·h ·℃=17.0/1.16222=14.6 kcal/㎡·h ·℃ (1)传热系数K取传热系数K=1400kcal/㎡·h ·℃ (2)平均温差Δt m (按逆流状态计算)(3)传热面积FC 4.1680-90110-135ln 80)-90(110)-135(1221ln )12()21(lnt 212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2m 42116.4140080)-(11086.01250300tm K t1)-(t2c q F =⨯⨯⨯⨯=∆⨯⨯⨯⨯=γC h m kcal d dm d dm K h c ︒=+⨯+⨯=++=2/7.14436.14001.010000019.0018.02000017.0018.012111λδαα(4)管子根数n (管长L=6m )(5)程数N 单程流速管壳换热器中换热管内水的流速为0.7~1.5m/s N=1.5/0.313=4.79,可以选择Ⅳ程标准DN1000 Ⅳ程换热器,φ19×1的管子,n=1186根,L=6000mm 传热面积F=425㎡推荐设备材质:管程316L 壳程16MnR (6)换热器壁温的计算a.壳程的壁温:由于有保温,可以取蒸汽的平均温度 Tm=1/2(135+90)=112.5℃b.换热管的壁温估算:热流侧Tm=112.5℃ 冷流侧tm=1/2(80+110)=95℃ 换热管的壁温:(7)换热器接管的计算 (a )壳程蒸汽进口 蒸汽流速一般取15~20m/s进蒸汽截面A=135/(15×3600)=2.5×10-3㎡ 接管内径进汽管取φ76×4(DN65) (b )管程进出管管程流动的是含微量碱的水溶液,当P ≤0.6Mpa 时,其流速为1.5~2.5m/s11736019.04212F n =⨯⨯=⨯⨯=ππL d sm nd /313.01173017.04300/36004q221=⨯⨯=⨯⨯=ππωCa a t t c c m t ︒=+⨯+⨯=++=6.10920001000020009510000112.5a a T n n m mAd 564.0105.2443=⨯⨯==-ππ进出管流通截面A=300/(2.5×3600)=0.0333㎡ 接管内径取φ219×6(DN200) 3.提条件设计参数表及管口表设计数据注:管程材质为不锈钢316L ,管板材质为16MnR/316L ,φ1130,b=52。
热源热网计算书

目录第一章设计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地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热源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面积热指标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气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面积热指标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小区采暖热负荷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热水流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供热方案 (6)3.1供热热源的选取 (6)3.2供热系统的确定 (6)3.3管材的选取 (6)3.4供热管网的布置与敷设 (7)第四章水力计算 (8)4.1水力计算步骤 (8)4.2水力计算过程 (8)第五章热力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3)5.1换热器的选取 (13)5.2循环水泵的选取 (14)5.3补给水泵的选取 (14)5.4除污器的选取 (15)第六章水压图的绘制 (16)6.1水压图的意义 (16)6.2水压图的绘制方法 (16)6.3水压图的绘制过程 (17)第七章其它附属设备的选取 (18)7.1保温材料 (18)7.2水箱的选取 (18)7.3阀门的选取 (18)参考文献 (19)供暖负荷计算表第三章供热方案3.1供热热源的选取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供热方式为集中供热,热源一般选取为区域锅炉房,其供应的水为一次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说明1.1 设计原始资料 (1)1.2 图纸要求 (1)1.3 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 (1)第二章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2.1 热负荷计算 (2)2.2 确定供热系统的供热原理 (3)第三章方案的确定及布置管道3.1 系统热源型式热媒的选择 (4)3.2 热网系统型式 (4)3.3 管网管道的布置 (5)第四章水力计算及水压图绘制4.1 水力计算 (6)4.2 水压图绘制 (8)第五章换热站设备的选型与计算5.1 主要设备的选择 (10)5.2 其他设备的选择 (13)第六章管道保温结构和管网土建措施6.1 管道的保温选择和计算 (14)6.2 管沟形式和检查井的确定 (14)6.3 固定蹲位置的确定及推力计算 (14)参考文献 (15)摘要一、工程概况设计题目:赤峰市中海紫金苑小区热源热网设计供热面积:54469.12m2热负荷:2560048.64W一次网供回水温度:130℃80℃二次网供回水温度:80℃60℃二、外网设计本小区为枝状管网,管网的敷设方式为无补偿直埋。
供热管网布置时要力求简短、顺直、节省材料、节省初投资。
此外还要保证管道的埋深要求,检查井布置要合理,确保管网运行时经济、安全、可靠且便于调节和管理。
三、换热站换热站采用两台板式换热器,当有一台换热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另一台板式换热器保证70%的换热量。
在一次网和二次网的回水处设旋流除污器。
在板式换热器的进出口设两台循环水泵,一备一用。
在水泵的吸入口接两台并联的补给水泵,再设一个保证3小时补给水泵的补给水箱,及在水箱前设钠离子交换器。
关键字:外网换热站设计第一章设计任务说明1.1设计原始资料小区所在地区:赤峰市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8℃;最高建筑物高度:18m小区建筑分布情况:如平面图所示,建筑功能包括:住宅供暖面积热指标: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所在地区从相关手册中选择热媒及参数:一次网热媒为高温水,供水温度为130℃,回水温度为80℃二次网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为80℃,回水温度为60℃用户预留压力3mH2O1.2图纸要求1、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图、设计总说明(比例1:1000),一张2、供热管网主干线纵断图、水压图(比例自定),一张1.3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原始条件,设计计算公式和有关数据,文字说明及附图。
应字迹工整,计算准确,简明扼要。
第二章采暖设计热负荷计算2.1 热负荷计算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及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实际情况,其采暖供热热负荷采用采暖面积热指标法来确定。
具体的计算公式方法如下: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139页6-2公式。
Q'n = qf⨯F⨯103-KW(2.1-1)式中 Q'n——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F——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2;它表示每1m2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见表2.1-1。
表2.1-1 采暖面积热指标推荐值qf( W/m2)建筑物类型住宅学校医院旅馆商店餐厅影剧院热指标40~45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根据上表热指标的推荐值,选取住宅的热指标q=47w/㎡,另外为了满足室内热负荷的要求,供暖管网内的流量由公式2.1-2求得。
以下公式取自《供热工程》P89页4-25公式G=A∙Q/(t g-t h) kg/h (2.1-2) Q---供暖用户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W.A---采用不同计算单位的系数,本计算A取0.86.G---用户的计算流量,kg/h.t g、t h ---网路的设计供回水温度(供水80度回水60度),℃ .设计小区各栋楼的热负荷及其入户管的流量如下表:热网负荷计算楼号面积采暖热指标总负荷D23 3720.56 47 174866.32D25 3440.93 47 161723.71D26 2778.87 47 130606.89G29 5878.65 47 276296.55G30 6555.84 47 308124.48G31 4934.11 47 231903.17G32 2961.89 47 139208.83G33 2837.49 47 133362.03G35 2637.18 47 123947.46G36 3896.12 47 183117.64G37 3734.79 47 175535.13G38 2269.99 47 106689.53G39 2781.43 47 130727.21G40 2766.33 47 130017.51G41 3274.94 47 153922.1854469.12 2560048.64由此表可知:采暖总的热负荷为2560048.64W.2.2 确定供热系统的供热原理本设计以城市一次热网热水130/80℃为热源,经过小区换热站换热后得到80/60℃的热水供小区采暖用。
管网采用枝状连接。
异程布置,热水沿主干线,经枝线分别送至各用户,又沿相同路线返回热源。
从换热站引出主干线,分别供给用户。
本次设计无高区热源部分,所以不考虑高区供热。
热源动力由两台台水泵并联运行,其中一台为备用泵;。
欲使热网按水压图给定的压力状况运行,采用补给水泵定压方式。
第三章方案确定及布置管道3.1 系统热源型式及热媒的选择根据对住宅小区的调查,该小区有如下特点:(1)该区域内建筑物都为住宅;大部分楼为六层,还有一栋为四层,一栋五层,且该区热负荷较集中。
(4)小区总供热面积为54469.12m2,设计总热负荷为2560048.64w。
基于上述特点,本规划以水-水换热站作为供热热源,以热水作为小区供热管网的热媒。
3.2 热网系统型式1、确定管网布置形式:基于前述小区特点,小区采暖对热网的后备储热能力要求不高,故采用闭式双管制枝状连接。
这主要是考虑到枝状管网布置型式简单,管径随距热源越远越小;减少基建投资,运行管理简便。
2、确定管网敷设方式:本小区面积较小、敷设管线较短,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方式,采用的无缝钢管型式是供热管道、保温层和保护外壳,三者紧密粘接在一起,形成整体式的预制保温管结构型式。
3、管道附件在与干管相连接的管路分支处与分支管路相连接的较长的用户支管处均应装设阀门;在系统最低点或局部最低点应设泄水阀,最高点或局部最高点设放空气阀。
考虑以后维修方便,在需要的位置设检查井。
4、管道的保温与防腐(1)直埋敷设管道保温采用预制保温首先在管道上涂耐热防锈漆两遍,外用玻璃棉毡捆扎再用镀锌铁丝缠绕,用密纹玻璃布包扎做为保护层,表面涂冷底子油2遍。
(2)保温地下直埋管道保温采用预制保温管。
保温层用聚氨脂硬脂泡沫塑料保温,为增加保温层的耐久性和分辨各种介质的管道在保护层外涂刷颜色漆。
另外管道的防腐涂料选用铁红防锈漆。
5、水压实验:实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管道系统安装后,进行实验,十分钟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 ,不漏为合格。
热力管道严密性实验合格后,须清除管内留下的污垢或杂物,热水及凝结水管道以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清水冲洗,直至排出口水洁净为合格。
3.3 热网管道的布置1、管网布置原则(1)热源的位置本设即热源为小区内的换热站(2)管网的走向实际定向时要掌握地质,水文资料,地上,地下构筑物情况,除了技术经济合理外还要考虑维修管理方便,布置时应注意:Ⅰ、管道应尽量穿越负荷区,走向宜平行于建筑物。
Ⅱ、尽量少穿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Ⅲ、为了施工及管理方便,管线应尽量走绿化地带。
Ⅳ、热力管沟外侧与其他建筑物,管线保持一定距离,与基础外边净距不小于1.5米。
Ⅴ、热网规划时应当适当考虑各小区连接方便及小区负荷对称。
(3)管道敷设本设计管线全部采用补偿直埋敷设,采暖管道宜埋于地下水位之上,本设计埋深为1.5米,管道坡度为0.003,管道最高处设放气阀,最底处设泄水阀。
(4)检查井的设置检查井数量要求少,不应设在交通要道和人行车流频繁处,在管道分支有阀门处及其他各种阀门处;需要经常维修的设备和部件处应设检查井。
第四章 水力计算及水压图绘制4.1 水力计算1.按已知的热媒流量和压力损失,确定管道的直径;2.按已知热媒流量和管道的直径,计算管道的损失;3.按已知管道直径和允许压力损失,计算或校核管道中的流量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主要任务是:1.按已知的热媒流量和压力损失,确定管道的直径;2.按已知热媒流量和管道的直径,计算管道的损失;3.按已知管道直径和允许压力损失,计算或校核管道中的流量算热水网路水力计算的方法及步骤如下:(1)确定热水网路中各个管段的计算流量:管段的计算流量就是该管段所负担的各个用户的计算流量之和,以此计算流量确定管段的管径和压力损失。
(2)确定热水网路的主干线及其沿程比摩阻热水网路水力计算是从主干线开始,网路中平均比摩阻最小的一条管线,称为主干线,一般是从热源到最远用户的管线是主管线。
主管线的平均比摩阻R 值,对确定整个管网的管径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取30~80pa/m 进行计算。
(3)根据网路主干线各管段的计算流量和初步选用的 平均比摩阻R 值, 利用水力计算表,确定各管段的标准管径和相应的实际比摩阻。
(4):计算公式:j j y P RL P P P ∆+=∆+∆=∆ (5-1)Δp ——计算管段的阻力损失,PaΔPy ——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PaΔPj ——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PaR ——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a /mL ——管道长度,m1、沿程阻力计算公式 Py= RL L =2v d 2ρλ ΔPy ——计算管段的沿程阻力损失,Paλ——摩擦阻力系数,无量纲量d——管道内径,mL——管道长度,mv——热水在管道内流速,m/sρ——热水在管道内密度,kg/m ³R——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损失,Pa/m2、局部阻力损失计算公式ΔPj=0.2 Py (5-2)ΔPj——计算管段的局部阻力损失,Pav——热水在管道内流速,m/sρ——热水在管道内密度,kg/m ³∑ξ——计算管段中局部阻力系数之和(5)根据管段的沿程比摩阻和局部阻力损失,计算管段的总压降。
(6)主干线水力计算完成后,可进行支干线,支线等水力计算,应按支干线,支线的资用压力确定其管径。
但热水流速不应大于3.5m/s 比摩阻不大350pa/m (7)举例以管网的管段来说明管段的总体计算过程;①确定各用户的设计流量各用户的流量如附表1表所示②热水网路主干线计算因各用户内部的阻力损失相等,所以从热源到最远用户5的管线是主干线。
首先先取主干线的平均比摩阻在R=30-80Pa/m范围之内,确定主干线各管道的管径。
计算流量为G和比摩阻可取R=80pa/m以下,查《供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