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管壳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编写:张景富

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三日

一、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及工艺条件

现在从一台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计算过程来体现工艺条件内容: 1.设计参数 壳程:

工作介质:蒸汽、水 Ps=0.2Mpa 蒸汽流量135m 3/h 进口温度:135℃ 出口温度:90℃ 管程:

工作介质:含碱水 Pt=0.3Mpa 水流量300m 3/h 进口温度:80℃ 出口温度:110℃ 液体比重:1.25 比热:0.85~0.86 2.工艺计算

冷源:q=300m 3 比重:γ=1.25g/cm 3 比热c=0.86J/kg ·℃ T1=135℃ T2=135℃ t1=80℃ t2=110℃ 取a c =2000kcal/㎡·h ·℃ a h =10000kcal/㎡·h ·℃ 换热管规格:φ19×1 其内径d1=0.017m 外径d2=0.019m 中径dm=0.018m 壁厚δ=0.001m

金属导热系数λ=17.0 w/m ·h ·℃=17.0/1.16222=14.6 kcal/㎡·h ·℃ (1)传热系数K

取传热系数K=1400kcal/㎡·h ·℃ (2)平均温差Δt m (按逆流状态计算)

(3)传热面积F

C 4.1680-90110-135ln 80)-90(110)-135(1221ln )12()21(ln

t 2

121︒=-=-----=∆∆∆-∆=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2

m 42116.4

140080)-(11086.01250300tm K t1)-(t2c q F =⨯⨯⨯⨯=∆⨯⨯⨯⨯=γC h m kcal d dm d dm K h c ︒=+

⨯+⨯=++=2/7.14436

.14001.010000019.0018.02000017.0018.01

2111λδαα

(4)管子根数n (管长L=6m )

(5)程数N 单程流速

管壳换热器中换热管内水的流速为0.7~1.5m/s N=1.5/0.313=4.79,可以选择Ⅳ程

标准DN1000 Ⅳ程换热器,φ19×1的管子,n=1186根,L=6000mm 传热面积F=425㎡

推荐设备材质:管程316L 壳程16MnR (6)换热器壁温的计算

a.壳程的壁温:由于有保温,可以取蒸汽的平均温度 Tm=1/2(135+90)=112.5℃

b.换热管的壁温估算:

热流侧Tm=112.5℃ 冷流侧tm=1/2(80+110)=95℃ 换热管的壁温:

(7)换热器接管的计算 (a )壳程蒸汽进口 蒸汽流速一般取15~20m/s

进蒸汽截面A=135/(15×3600)=2.5×10-3

㎡ 接管内径

进汽管取φ76×4(DN65) (b )管程进出管

管程流动的是含微量碱的水溶液,当P ≤0.6Mpa 时,其流速为1.5~2.5m/s

1173

6

019.0421

2F n =⨯⨯=⨯⨯=

ππL d s

m n

d /313.01173

017.04

300/3600

4

q

2

21

=⨯⨯=

⨯⨯=

π

π

ωC

a a t t c c m t ︒=+⨯+⨯=++=6.10920001000020009510000112.5a a T n n m m

A

d 564.0105.2443

=⨯⨯=

=

π

进出管流通截面A=300/(2.5×3600)=0.0333㎡ 接管内径

取φ219×6(DN200) 3.提条件设计参数表及管口表

设计数据

注:管程材质为不锈钢316L ,管板材质为16MnR/316L ,φ1130,b=52。

其中不锈钢管的重量为3287kg ,两块管板的总重量为

820kg 。 设备总重量为:6982kg 。

管 口 表

m

A

d 205.00333

.044=⨯=

=

π

π

4.设备简图及排管图

以直径1000mm的换热器为例:

二、热网加热器选型计算书

1.甲方提供的热网加热器参数:

(1)运行参数:

热网加热器入口蒸汽压力:0.39 MPa(a)

热网加热器入口蒸汽温度:227.03℃

加热蒸汽最大流量:300 t/h

加热蒸汽进口热焓:2928.2 kJ/kg

循环水进口压力: 1.7 MPa(a)

循环水进口温度:70℃

循环水出口温度:130℃

循环水流量:2500 t/h

疏水流量:300 t/h

疏水温度:143.6℃

疏水热焓:604.655 kJ/kg

(2)热网基本参数:

热网站耗气量:2×500 t/h(额定供热工况)

2×600 t/h(最大供热工况)

热网供回水温度:130/70℃

本期工程2台机组共4台热网加热器并联运行,每台热网加热器的循环水进口温度为70℃,循环水出口温度为130℃,4台热网加热器的加热面积应相同。

2.根据甲方提供的参数进行如下选型计算

(1)设计参数

热流体G

1=300t/h,冷流体 G

2

=2500t/h,

热流体温度T

1=227℃, T

2

=227℃, i1=2928.2 kJ/kg , i2=604.655 kJ/kg

冷流体温度t

1=70℃, t

2

=130℃,

a

i

=2000 kcal/㎡·h·℃=2324 W/㎡·℃(水沸腾),

a

o

=10000 kcal/㎡·h·℃=11622 W/㎡·h·℃(水蒸汽冷凝)

λ316L=17w/m·k;r do=8.8×10-5㎡·℃/w(查GB151-99附录F7.2中水蒸气)

r

di

=40×10-5㎡·℃/w =1(光管)d=0.019m,b=0.001m。

(2)工艺选型计算

① Q=G 1(i1-i2)=(2928.2-604.655)×1000×(300×1000/3600)=194×106W ②

R=0,P=0.61查得φ=1, 错流Δt m =φΔt m 逆=124.6℃

③ K 值计算(按照GB151-99附录F 计算)

④ Q=KA Δt m

A =Q/ K Δt m =194×106/(834×112)=2077㎡

⑤ 壁温计算 a.换热管壁温t t 计算

热流体侧的壁温按下式计算:

t th =T m -K(1/αh + r dh )Δt m =226.94-834(1/11622+0.88×10-5)×112=210.7℃ 冷流体侧的壁温按下式计算:

t m =0.4t 2+0.6t 1=0.4×130+0.6×70=94℃

t tc =t m +K(1/αc + r dc )Δt m =94+834(1/2324+4×10-4

)×112=171.6℃ 换热管壁温t t =1/2(t th + t tc )=1/2(210.7+171.6)=191℃ b.圆筒壁温

设备壳程有保温,取壳程流体的平均温度227℃ ⑥ 换热管根数(管长L=7.5m)

n=A /(0.0597×L )=2077/(0.0597×7.5)=4639根

C 6.124482.060

130-27270-227ln 130-27270-227ln t 2121︒≈=-=∆∆∆-∆=

∆)

()()()(逆t t t t m C)

h C(3003KJ/m W/m 834/10121)017.0019

.0(1040)017.0019.0(232411022.611)108.8116221(1)()(

1

1

)

1

(

12224555︒⋅⋅︒≈︒⨯≈⨯++⨯+⨯+=++

++=----K W

C m K K A A

r A A r r K i

o di i o i

w do o

αη

αC/w

m 1022.6)001

.02019.0019

.0ln(172019.0)2ln(

225304

︒⨯=⨯-⨯=-=-b d d d r w λ

取10%的堵管量:n=4639×1.1=5102 根据结构设计 取5112根,则 实际换热面积为2288 m 2,有效换热面积取值为2080m 2 ⑦ 程数N

94℃水的密度ρ=962kg/m 3 V=2500×1000/(3600×962)=0.722m 3/s 单程

因管壳式换热器管内流速保持在0.7~1.5m/s ,故这里管程的流速取1.3m/s 程数N=1.3/0.62=2.1程 即取双程 ⑧ 接管大小计算

a.蒸汽进口:流速:20m/s 密度:13kg/m 3 蒸汽流量:Q=(300×1000)÷13=23077 m 3/h A=23077/(20×3600)=0.321㎡

取d=0.7m 即蒸汽进口为700mm 。

b.循环水进口:流速:2m/s 密度:977.8kg/m 3 循环水流量:Q=(2500×1000)÷977.8=2557 m 3/h A=2557/(2×3600)=0.355㎡

取d=0.7m 即循环水进口为700mm 。 3.结论

经过以上计算,得出以下结论:

换热管有效数量为4639根,换热管实际数量为5112根(含10%的堵管量) 有效换热面积为2080㎡,实际换热面积为2200㎡(含10%裕量)。

Q=194×106W C)h C(3003KJ/m W/m 83422︒⋅⋅︒≈K ,

Δt m =φΔt m 逆=0.9×124.6=112℃, A=2200㎡

4.端差:

热网加热器的出口温度与被加热水出口温度之差(顺流时)。

热网加热器的进口温度与被加热水出口温度之差(逆流时)。

s

m n

d m

/62.05112

017.04

0.722

4

V

2

2=⨯⨯=

⨯⨯=π

π

ωm

A

d 639.0321

.044=⨯=

πm

A

d 672.0355

.044=⨯=

π

查表得到0.4Mpa的水的饱和蒸汽对应的温度为143.6℃所以此设备的端差为143.6-130=13.6℃。

目录

一、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及工艺条件

二、热网加热器选型计算书

三、附录

附录A:工业热交换器常用参数推荐值附录B:常用传热单位换算表

附录C:常用管径计算方法

附录A:工业热交换器常用参数推荐值

1—工业用换热器中传热系数k值的大致范围K=kcal/m2·h·℃

2—工业用换热器中给热系数α值的大致范围α= kcal/m2·h·℃

3—工业用换热器中金属导热系数λ值的大致范围λ= kcal/m·h·℃

4—工业用管壳式换热器内流体流速ω的大致范围ω=m/s

附录B:常用传热单位换算表

传热系数K及给热系数α单位换算表

导热系数λ单位换算表

比热容c的单位换算表

能、功、热量单位换算表

k= kcal/m2·h·℃α= kcal/m2·h·℃λ= kcal/m·h·℃ C= J/kg·℃

附录C :常用管径计算方法 C1加热蒸汽来汽管径选择

C1.1气耗量的计算(G )按公式C1计算 C1 式中:G :气耗量,kg/h ;

Q 3:维持循环液温需补充的加热量,J/h ; i 0:加热蒸汽初焓,J/kg ; i k :加热蒸汽终焓,J/kg ; C1.2来汽管径(d 1)按公式C2计算:

C2

式中:d 1:来汽管径,m ; G : 蒸汽量,kg/h ; V 0:加热蒸汽比容,m 3/kg ; v : 管内流速可选取20~30m/s 。 C2混合式加热器的选择

C2.1混合式加热器所需的蒸汽量(G )按公式C3计算:

C3

式中:G :混合式加热器所需的蒸汽量,kg/h ; Q 3:系统散热热量,J/h ; i 0:加热蒸汽初焓,J/kg ; i H :加热蒸汽终焓,J/kg ;

C2.2加热蒸汽管内径(d 2)按公式C4计算:

C4

式中:d 2: 加热蒸汽管内径,m ; G : 加热蒸汽蒸汽量,kg/h ;

k

i i Q G -=

03

3πν360040

1GV d ≥

H

i i Q G -=

03

πν360042GV

d ≥

V:加热蒸汽比容,m3/kg;

v:管内蒸汽流速可选取20~30m/s。

混合式加热器,一般的蒸汽直接从钢管上的孔眼喷出,并与清洗液混合,进行加热。其孔眼直径为φ5mm,小孔开孔数为100~120个,孔眼总截面积应为进汽管截面积的2~3倍。混合式加热器装在循环泵出口总管上,设计压力为1.57Mpa(16表大气压),设计温度为320℃

换热器计算

第九章 传热过程分析和换热器计算 在这一章里讨论几种典型的传热过程,如通过平壁、圆筒壁和肋壁的传热过程通过分析得出它们的计算公式。由于换热器是工程上常用的热交换设备,其中的热交换过程都是一些典型的传热过程。因此,在这里我们对一些简单的换热器进行热平衡分析,介绍它们的热计算方法,以此作为应用传热学知识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实例。 9-1传热过程分析 在实际的工业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的大量的热量传递过程常常不是以单一的热量传递方式出现,而多是以复合的或综合的方式出现。在这些同时存在多种热量传递方式的热传递过程中,我们常常把传热过程和复合换热过程作为研究和讨论的重点。 对于前者,传热过程是定义为热流体通过固体壁面把热量传给冷流体的综合热量传递过程,在第一章中我们对通过大平壁的传热过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给出了计算传热量的公式 t kF Q ?=, 9-1 式中,Q 为冷热流体之间的传热热流量,W ;F 为传热面积,m 2 ;t ?为热流体与冷流体间的某个平均温差, o C ;k 为传热系数,W/(?2m o C)。在数值上,传热系数等于冷、热流体间温差t ?=1 o C 、传热面积A =1 m 2 时的热流量值,是一个表征传热过程强烈程度的物理量。在这一章中我们除对通过平壁的传热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讨论之外,还要讨论通过圆筒壁的传热过程,通过肋壁的传热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包含传热过程的换热器进行相应的热分析和热计算。 对于后者,复合换热是定义为在同一个换热表面上同时存在着两种以上的热量传递方式,如气体和固体壁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就同时存在着固体壁面和气体之间的对流换热以及因气体为透明介质而发生的固体壁面和包围该固体壁面的物体之间的辐射换热,如果气体为有辐射性能的气体,那么还存在固体壁面和气体之间的辐射换热。这样,固体壁面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复合换热过程。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典型的复合换热过程,即一个热表面在环境中的冷却过程,如图9-1所示。由热表面的热平衡可知,表面的散热热流应等于其与环境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热流加上它与包围壁面之间的辐射换热热流,即r c Q Q Q +=,式中Q c 为对流换热热流;Q r 为辐射换热热流。它们分别为: )(f w c c T T A Q -=α和 ),()(44 0f w r s w r T T A T T A Q -=-=αεσ式中, f w s w r T T T T --= ) (440εσα 称为辐射换热系数。如果包围物体距离换热表面比较远,可以将其温度视为与 流体温度相同,于是有: 图9-1热表面冷却过程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2.4 列管换热器设计示例 某生产过程中,需将6000 kg/h的油从140℃冷却至40℃,压力为0.3MPa;冷却介质采用循环水,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4MPa,循环水入口温度30℃,出口温度为40℃。试设计一台列管式换热器,完成该生产任务。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40℃,出口温度40℃冷流体(循环水)进口温度30℃,出口温度40℃。该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冷却,冬季操作时进口温度会降低,考虑到这一因素,估计该换热器的管壁温和壳体壁温之差较大,因此初步确定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式换热器。 (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由于循环冷却水较易结垢,为便于水垢清洗,应使循环水走管程,油品走壳程。选用ф25×2.5的碳钢管,管内流速取u i=0.5m/s。 2.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油的定性温度为(℃)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为(℃)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油在9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ρo=825 kg/m3 定压比热容c po=2.22 kJ/(kg·℃) 导热系数λo=0.140 W/(m·℃) 粘度μo=0.000715 Pa·s 循环冷却水在35℃下的物性数据: 密度ρi=994 kg/m3 定压比热容c pi=4.08 kJ/(kg·℃) 导热系数λi=0.626 W/(m·℃) 粘度μi=0.000725 Pa·s 3.计算总传热系数 (1)热流量 Q o=W o c poΔt o=6000×2.22×(140-40)=1.32×106kJ/h=366.7(kW) (2)平均传热温差 (℃) (3)冷却水用量 (kg/h)

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管壳式换热器选型计算书 编写:张景富 西安协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九月十三日

一、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及工艺条件 现在从一台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计算过程来体现工艺条件内容: 1.设计参数 壳程: 工作介质:蒸汽、水 Ps=0.2Mpa 蒸汽流量135m 3/h 进口温度:135℃ 出口温度:90℃ 管程: 工作介质:含碱水 Pt=0.3Mpa 水流量300m 3/h 进口温度:80℃ 出口温度:110℃ 液体比重:1.25 比热:0.85~0.86 2.工艺计算 冷源:q=300m 3 比重:γ=1.25g/cm 3 比热c=0.86J/kg ·℃ T1=135℃ T2=135℃ t1=80℃ t2=110℃ 取a c =2000kcal/㎡·h ·℃ a h =10000kcal/㎡·h ·℃ 换热管规格:φ19×1 其内径d1=0.017m 外径d2=0.019m 中径dm=0.018m 壁厚δ=0.001m 金属导热系数λ=17.0 w/m ·h ·℃=17.0/1.16222=14.6 kcal/㎡·h ·℃ (1)传热系数K 取传热系数K=1400kcal/㎡·h ·℃ (2)平均温差Δt m (按逆流状态计算) (3)传热面积F C 4.1680-90110-135ln 80)-90(110)-135(1221ln )12()21(ln t 2 121?=-=-----=???-?= ?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m 2 m 42116.4 140080)-(11086.01250300tm K t1)-(t2c q F =????=?????=γC h m kcal d dm d dm K h c ?=+ ?+?=++=2/7.14436 .14001.010000019.0018.02000017.0018.01 2111λδαα

换热站计算说明书

换热站计算说明书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系别:能环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建环 121 姓名:任少朋 学号: 2012305127 起迄日期:16年02月21日 ~ 16年06月15日 设计(论文)地点: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贾玉贵职称:副教授 2016 年 06 月 15 日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题目是以张家口市桥西区恒峰热力有限公司集中供热系统M13号热力站供热区域的工程设计、改造为需用背景的实际工程。本工程为张家口市桥西区集中供热工程张家口市检察院换热站,属于原有燃煤锅炉房改造工程。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10000m2,总热负荷:约6400kw。 本次设计主要有工程概述、热负荷计算、供热方案确定、管道水力计算、系统原理图和平面布置图绘制、设备及附件的选择计算的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在计算说明书中尚需包括如下一些曲线:供回水温度随室外温度变化曲线,调节曲线。 本次设计要求使用CAD绘出图纸,其中包括设计施工说明、主要设备附件材料表,换热站设备平面布置图、换热站管道平面布置图、换热站流程图及相关剖面图等。 在换热站设计合理,安装质量符合标准和操作维修良好的条件下,换热站能够顺利地运行,对于采暖用户,在非采暖期停止运行期内,可以维修并且排除各种隐患,以满足在采暖期内正常运行的要求。 关键词:供热负荷设备选择计算及布置换热站系统运行板式换热器

热管换热器计算

热管换热器计算 热管换热器计算可用热平衡方程式进行计算,对于常温下使用的通风系统中的热管换热器的换热后温度,回收的冷热量也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由于公式采用的是显热计算,但实际热回收过程也发生潜热回收,因此计算值较实测值偏小,其发生的潜热回收可作为余量或保险系数考虑。热管换热器的计算: 1. 热管换热器的效率定义 t /t t (1-1) η=t1-21-3 式t、t——新风的进、出口温度(?) 12 t——排风的入口温度(?) 3 2.热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一般已知热管换热器的新风和排风的入口温度t和 t,取新风量L 与排风量13xL 相等。即 L = L ,新风和排风的出口温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PxP t=t,η(t,t) (1-2) 2113 t=t,η(t,t) (1-3) 4313 t——排风出口温度(?) 4 回收的热量Q (kW), 负值时为冷量: Q(kW)= LρC(t-t)/3600 (1-4) xXx21 3式中 L——新风量( m/h ) x 33ρ——新风的密度(kg/m)(一般取1.2 kg/m) x C——新风的比热容,一般可取1.01kJ/ (kg ?? )。 x 3.选用热管换热器时,应注意: 1)换热器既可以垂直也可以水平安装,可以几个并联,也可以几个串联;当水平安装时,低温侧上倾5?~7?。

2)表面风速宜采用1.5 m/s~3.5m/s。 3)当出风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或热气流的含湿量较大时,应设计冷凝水排除装置。 4)冷却端为湿工况时,加热端的效率η值应增加,即回收的热量增加。但仍可按上述公式计算(增加的热量作为安全因素)。需要确定冷却端(热气流)的终参数时,可按下式确定处理后的焓值,并按处理后的相对湿度为90%左右考虑。 h=h, 36Q/ L×ρ (1-5) 21 式中 h h ——热气流处理前、后的焓值(kJ/kg); 1,2 Q ——按冷气流计算出的回收热量(W); 3L ——热气流的风量 (m/h ); 3ρ——热气流的密度 (kg/m)。 3【例】已知当地大气压接近993hpa;新风与排风量相等,L=L=10000m/h;夏季xp 新风温度33.2?,h=92kJ/kg, 排风温度25?;冬季室外温度为-12? ,室内1 排风温度为20? ,焓值为40 kJ/kg,试选用热管换热器。 【解】 1) 按迎风面风速υ =3m/s求迎风面积F: xx 2Fx=Lx / 3600Vx=10000/3600×3=0.926m 2)查德天节能热管选型表,选用KLS15×1514型 2Fx=1.0 m Vx=Lx/3600×1.0=2.78m/s 3) 按υ=2.78m/s,查效率阻力表得: x 6排管时:η=61%,阻力,96Pa 8排管时:η=67%,阻力,128Pa;出于经济效率综合考虑,选用6排管,热回收效率61,;

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计算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与计算 马云霞 (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南郑州450053) 目前,粮食干燥作业中多用列管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检修方便。干燥行业中,换热器的热介质是烧烟煤与无烟煤混合燃料产生的高温烟道气。在管内流动,冷介质是空气,在管外横向冲刷管子流动。 1 换热器的设计步骤与计算 1 换热器的设计步骤与计算 1.1 给定的条件 (1)热流体的入口温度t1' 、出口温度t1"; (2)冷流体的入口温度t2' 、出口温度t2"; (3)需要换热器供给的热量Q。 1.2 计算步骤 热平衡方程式是反映换热器内冷流体的吸热量与热流体的放热量之间的关系式。由于换热器的热散失系数通常接近1,计算时不计算散热损失,则冷流体吸收热量与热流体放出热量相等,热平衡方程式中的热量Q是烘干机干燥粮食所需要的热量,换热器换出的热量必须等于该热量。 (2)计算平均温度差△tp 换热器进出口两处流体的温差分别为△t' 和△t"

定性温度为流体主体温度在进、出口的算术平均值;受热时b=0.4,冷却时b=0.3。 2 在粮食干燥行业中。换热器通常是分三组立式安装,下面举一个干燥行业中的具体示例分析2.1 已知条件及流程

换热器的管子是φ40x2的无缝管,烟气走管内,空气走管外;假定前面烘干塔热量衡算知道,需要热量296x10(4)kcal/h; 2.2 求热交换工艺参数

所需管子根数n3 调整后数据如表2所示。

3 小结 从以上计算可知,在粮食干燥行业中,通过烘干机的设计计算得出烘干粮食所需的热量之后,再通过一系列的热量衡算和一系列的参数选择,所需列管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及管长等其它尺寸是不难确定的。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计算结果,设计者作出恰当的选择才能得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设计,或者通过多方案计算,从中选出最优方案。近年来依靠计算机按规定的最优化程序进行自会寻优的方法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换热器和热网加热器是工业过程中常用的设备,用于加热介质和传递热量。下面是一个换热器和热网加热器的计算示例。 1.换热器计算示例: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换热器用于加热水。已知水的进口温度为20°C,出口温度为80°C。我们需要计算出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水的质量流率。假设水的流量为10 kg/s,则质量流率为10 kg/s。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能量平衡方程进行计算。能量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Q=m*Cp*ΔT 其中,Q是传递的热量,m是质量流率,Cp是水的比热容,ΔT是温度差。 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ΔT: ΔT=80°C-20°C=60°C 然后,我们需要查表或者使用水的物性参数来计算出水的比热容。假设水的比热容为4.18 kJ/(kg·°C)。 将已知值代入能量平衡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换热量Q: Q = 10 kg/s * 4.18 kJ/(kg·°C) * 60°C = 2508 kJ/s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出水的换热系数。换热系数是指换热器内外界面之间传热的效率。根据实际经验,我们可以假设换热系数为 5000W/(m^2·°C)。 最后,我们可以使用传热方程来计算出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Q=U*A*ΔT 其中,U是换热系数,A是换热面积,ΔT是温度差。 将已知值代入传热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换热面积A: 2508kJ/s=5000W/(m^2·°C)*A*60°C A=2508kJ/s/(5000W/(m^2·°C)*60°C)≈0.0836m^2 所以,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0.0836m^2 2.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热网加热器用于加热空气。已知空气的进口温度为25°C,出口温度为150°C。我们需要计算出加热器的热风量。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空气的质量流率。假设空气的流量为1000 kg/h,则质量流率为1000 kg/h = 1000/3600 kg/s ≈ 0.278 kg/s。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能量平衡方程进行计算。能量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Q=m*Cp*ΔT 其中,Q是传递的热量,m是质量流率,Cp是空气的比热容,ΔT是温度差。

换热器的计算举例

换热器的计算举例 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用于在流体之间传递热量。它在许 多工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化工、石油、食品加工、制药等。 以下是一个计算换热器的例子,以说明如何确定换热器的工作参数和尺寸。 假设我们需要设计一个换热器来将热水从80°C降低到60°C,并且 需要将冷水从20°C加热到40°C。我们已经知道热水的流量为1,000升 /小时,冷水流量为800升/小时。 步骤1:确定热水和冷水的进出口温度差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差。在本例中,热水的进口温 度为80°C,出口温度为60°C,所以温度差为20°C。同样,冷水的温 度差为20°C。 步骤2:计算热水和冷水的热量 热水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m×c×ΔT 其中,Q代表热量,m代表质量,c代表比热容,ΔT代表温度差。 在本例中,热水的质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m=流量×密度 已知热水的流量为1,000升/小时,那么质量可以通过将流量转换为 千克/小时来计算:m=1,000千克/立方米×1立方米/1,000升×1,000升/ 小时=1千克/小时 热水的密度可以通过查找热水的性质表来获取,假设为1千克/立方米。

热水的比热容可以通过查找热水的性质表或使用常见物质的比热容来 估计,假设为4.18千焦尔/千克•摄氏度。 因此,热水的热量可以计算为:Q热水=1千克/小时×4.18千焦尔/ 千克•摄氏度×20°C=83.6千焦尔/小时 同样地,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计算冷水的热量。冷水的流量为800升 /小时,质量为0.8千克/小时(假设冷水的密度为1千克/立方米),比 热容为4.18千焦尔/千克•摄氏度。因此,冷水的热量为:Q冷水=0.8千 克/小时×4.18千焦尔/千克•摄氏度×20°C=66.88千焦尔/小时步骤3:计算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传热面积是换热器设计中的关键参数,它决定了换热器的尺寸。常见 的换热器类型有壳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以下是计算传热面积的示例:对于壳管式换热器,传热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Q/(U×ΔTm)其中,A代表传热面积,Q代表热量,U代表总传热系数,ΔTm代表 均温差。 总传热系数U是根据换热器的设计参数和材料特性来估计的。假设为500瓦/平方米•摄氏度。 均温差ΔTm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Tm=(ΔT热水+ΔT冷 水)/2=(20°C+20°C)/2=20°C 因此,传热面积可以计算为:A壳管=83.6千焦尔/小时/(500瓦/平 方米•摄氏度×20°C)=0.209平方米 对于板式换热器,传热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A=Q/(U×ΔTm×N)

换热器设计示例范文

换热器设计示例范文 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用于传递热量或冷却流体。它广泛 应用于许多工业和商业领域,如发电厂、化工厂、空调系统等。本文将介 绍一个换热器的设计示例,包括换热器类型的选择、尺寸计算、传热面积 的确定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工作原理,换热器有很多类型可供选择,例如:管壳式热交换器、板式热交换器、螺旋板式热交换器等。在本示例中,我 们选择了管壳式热交换器作为设计对象。管壳式热交换器由一个管束和壳 体组成,热量通过管束通过壳体边界流体之间进行传递。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设计要求和工作条件。在本例中,我们需要设计 一个能够传热500kW的换热器,冷却液体为水,流动速度为1.5m/s。根 据这些要求,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设计计算。 第一步是确定热载流体的流量和入口/出口温度。根据传热功率和热 载流体的比热容,我们可以计算出热载流体的流量。在本例中,假设冷却 液体的入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60℃。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 算出流量。 第二步是计算热载流体的平均温度差(log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LMTD)。LMTD是换热器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计算 热量传递。根据换热器的类型和流动模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LMTD。在本例中,我们可以采用简化的LMTD计算公式来进行估算。 第三步是通过换热器壳体流体的流速和热载流体侧的流速来确定计算 的管壳侧传热系数。传热系数是换热器设计中另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

热量的传递速率。传热系数可以通过经验公式或计算程序进行估算。在本 例中,我们可以使用经验公式来估算管壳侧传热系数。 第四步是确定传热面积。通过热负荷和传热系数的计算,我们可以得 出需要的传热面积。根据实际的传热面积和换热器的结构要求,可以估算 出具体的换热器尺寸。 第五步是进行压降计算。压降是指在换热器内部流动的阻力损失。通 过流体流速、管壳侧传热系数和换热器结构参数,可以计算出压降的大小。根据实际的施工和使用要求,可以确定设计中的压降限制。 最后一步是进行换热器的选型和材料选择。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技 术规范,可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型号和材料。换热器的选型应考虑到传热 效率、材料成本、耐腐蚀性能等因素。 综上所述,一个换热器的设计示例包括确定热负荷和工作条件、计算 流量和温度差、估算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进行压降计算,并最终选择合 适的换热器型号和材料。换热器设计涉及多个参数和计算,需要进行仔细 的分析和评估。只有经过充分的设计和计算,才能得到一个满足要求的换 热器。

换热器的计算公式

qvi 17 3.6 换热器的计算公式 示例:L BROo 2—1。0-18-N —VII 表示板型为BRO 。2的板式换热器,设计压力为1。OMpa,换热面积为18 密封胶垫 的材质为丁膳橡胶,装配形式为不悬挂式的。 示例 2: BRBOo 8-1 . 0 -120—E-I 表示板型为BRB0.8的板式换热器,设计压力为1. 0M p a,换热面积为1 2 0 itf,密封胶 垫的材质为三元乙丙橡胶,装配形式为悬挂式的。 六、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 1 X 热负荷: 其中: 五.板式换热器型号的表示方法

Q —热 员荷 (换热 g—热介质的流歐单位m3/li (,1\ 2—冷介质的流此单位 Pi—热介质的密度,单位kg/m3 P上一冷介质的密度,单位心/11卩Cpi—热介质的比热容,单位KJ/Kg C C P〉—冷介质的比热容,单位KJ/KQC 「一

3.6 Q PI C FI(T I —Tz) 3.6 Q p2CP2(t2—tl) Atm= In 单位C △ bim _ (Ti+T 2)-(ti+ 换热器的计算公式 3、对数平均温差: 当热介质的逬出U温差与冷介质进出u温差相等时.采用算术平均温差; 4、换热面积: 其中:u —裕度系数或污垢系数,1.05-1.18 K-总传热系数,单位VV/mC,当板间流速亦0・3-O6m/s时,可按下面数值选取; 水■水、水■蒸汽:3000-5000 机油(液压油)-水:400-10()0 机油-机油: 200-500 5、换热器流道内介质流速:W= 3®「入卜】单位m/s 其中:qv—液体介质的流益,单位mVh A—一对板片之间所形成的换热流道的横截面积,单位打,见下表 N—每一流程内的流适数:N二特n为板片总数,M为流程数 2M 6、流程组合: 板式换热器多流程组装时,可用下式来表达其流程数和每一流程内的流道数; Ti-ti

换热器数据处理示例

换热器数据处理示例 2#换热器 1#换热器

计算公式: ()()W -T T C V o i h p h h h 7.3563600/5.431.591000174.498810 20 Q 3 ,=-⨯⨯⨯⨯⨯==-ρ ()()W t t C V Q i o c p c c c 6.2873600/1.155.271000183.499810 20 3 ,=-⨯⨯⨯⨯⨯=-=-ρ ()W 5.3222/=+=c h Q Q Q ()()C 30ln ︒=-----= ∆i o o i i o o i m t T t T t T t T t m t KA Q ∆= 实验总传热系数:K m W t A Q K m ∙=∆= 2 / 7.358

理论计算: 热水流速 s m d V u i h / 1966.0)3600000006 .014.3/(204/42 2 =⨯⨯⨯==π 雷诺数 1415 104.549988 1966.010 6Re 6 3 =⨯⨯⨯⨯= = --h h du μρ 对流传热系数:1203 54 .31415 006 .0648.0023.0Pr Re 023 .03 .08 .03 .08 .0=⨯⨯⨯ ==d h h λα 冷水对流传热系数(估计):K W/m 10002 ∙=c α 理论总传热系数: K m b K c b h ∙=+ ⨯+ = + + = -2 3 /W 87.3631000 109 .11011203 11 11 1αλα 偏差:% 43.1%10087 .3637 .35887.363=⨯-= -= ∆K K K K e

板式换热器的设计与计算

10.GB9787《角钢》

11.GB/T12236《通用阀门钢制旋启式止回阀》

3.1板式换热机组:Plate Heat Exchanger Unit 由板式换热器、水泵、变频器、过滤器、阀门、配电箱、仪表及控制 系统等组成的智能型换热设备。 3.2一次侧 Primary Circuit Side 指热量或冷量的提供侧。 3.3二次侧 Secondary Circuit Side 指热量或冷量的接收侧。 3.4汽一水换热机组 Steam-Water Heat Exchanger Unit 一次侧介质为蒸汽的板式换热机组。 3.5水一水换热机组 Water-Water Heat Exchanger Unit 一次侧介质为水的板式换热机组。 4型号编制 4.1型号组成及含义 4.1.1型号中第1、2位表示板式换热机组:用“板式换热器”和“机组”的头两个字“板机”的汉语拼音大写字头BJ表示。 4.1.2第3位表示二次侧使用范围:生活热水系统一一“ S ”:空调系统一一“ K ”;一般采暖系统一一“ C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4.1.3第4位表示热负荷; 4.1.4第5位表示一次热媒的介质:高温热水一一“ R ”;蒸汽 4.1.5第6位表示一、二次侧设计压力;

4.1.6第7位表示控制等级,按[表1]分为两级。 [表1]板式换热机组的控制等级 示例: 4.2型号编制示例: 热负荷4.0MW,用于热水采暖系统,一次侧设计压力1.6Mpa,二次 侧设计压力0.6Mpa,一次热媒的介质为高温热水,具有温度控制、 水泵变频、热量计量、通讯功能的板式换热机组表示为: BJC-4.0R1.6/0.6 II 5基本参数 5.1板式换热机组的额定热负荷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板式换热机组的额定热负荷 5.2板式换热机组的设计温度和压力应符合[表3 ]的规定

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换热器热网加热器计算示例 换热器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加热流体或提供供热服务。热网则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换热器所组成的网络。在工程实践中,对于热网加热器的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通过一个计算示例来介绍热网加热器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参数。在热网中,流体的传热可以通过换热器实现,换热器的热传导通过流体一侧的传热系数和温度差来描述。传热系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经验公式估算得到。温度差是输入流体的温度与输出流体的温度之差。 在进行热网加热器的计算时,我们通常需要知道以下几个参数: 1.流体的流量和温度。流量是单位时间内流过换热器的流体的体积或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得到。温度可以通过传感器进行测量。 2.最大允许的温度差。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决定了换热器的设计和工作条件。如果温度差过大,将会导致换热器的热负荷过大,甚至发生结垢或结霜,影响换热效果。 3.传热系数。这是换热器的重要参数之一,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估算得到。 4.换热器的尺寸和形状。换热器的设计和选择是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和设备布局来确定的。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计算示例来说明热网加热器的计算方法。

假设我们有一个热网系统,需要将输入流体的温度从20°C升至 80°C,并且要求输出流体的温度差不超过20°C。我们已经测量得到流 体的流量为1000 kg/h。现在我们需要计算出换热器的尺寸和传热系数。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流体的流量和温度差来计算出换热器的热负荷。 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Q=m*Cp*ΔT 其中,Q为热负荷,m为流体的质量,Cp为流体的比热容,ΔT为温 度差。 假设流体的比热容为4.18 kJ/(kg·°C),代入上述参数可得: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传热系数来计算出换热器的传热面积。传热面 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A=Q/(h*ΔTm) 其中,A为传热面积,h为传热系数,ΔTm为平均温度差。 假设传热系数为1000W/(m2·°C),平均温度差为 ΔTm=(80+20)/2=50°C,代入上述参数可得: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换热器的尺寸和传热面积来进一步设计和选择换 热器。根据实际的工艺要求和设备布局,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换热器类型 和规格,确保满足热网加热器的计算结果。 通过以上计算示例,我们可以看到热网加热器的计算方法是相对简单的。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可能还会涉及到更多的因素和参数,例如换热器 的材料选择、流体的物性参数等。因此,在进行热网加热器的计算时,需 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且可以借助专业的软件进行辅助计算和优化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计算示例(终 ) - 用于合并

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说明书 设计一列管试换热器,主要完成冷却水——过冷水的热量交换设计压力为管程1.5MPa(表压),壳程压力为 0.75MPa(表压),壳程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50℃,管程过冷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90℃和65℃ 管程冷水的流量为80t/h。 2、设计计算过程: (1)热力计算 1)原始数据: 过冷却水进口温度t1′=145℃; 过冷却水出口温度t1〞=45℃; 过冷却水工作压力P1=0.75Mp a(表压) 2) 过冷水的定性温度℃; 过冷水的密度查物性表得ρ=976kg/m3; 1=0.672w/m. r2; Pa·s。 3) 过冷却水流量: ; 4)有效平均温差 逆流平均温差: 根据式(3-20)计算参数p、R: 参数P:

参数R: 换热器按单壳程2管程设计,查图3—8得温差校正系数Ψ=0.83; 有效平均温差: 5)管程换热系数计算: 附录 选用 取 m m/s 6) 布管方式见图所示: 管间距s=0.032m(按GB151,取1.25d0); 管束中心排管的管数按所给的公式确定: 取20根; 壳体内径: m取Di=0.7m; 长径比: 布管示意图 l/D i=3/0.9=3.3,合理

选定弓形折流板 弓形折流板弓高: 折流板间距:m 折流板数量: 折流板上管孔直径由GB151-2014可确定为0.0254mm 折流板直径由GB151-2014可确定为0.6955m 7)壳程换热系数计算 壳程流通面积: A c1 壳程质量流速: kgm m ; 壁温过冷水粘度Pa.s 粘度修正系数: 根据式(3-62)计算壳程换热系数: 8)传热系数计算: 水侧污垢热阻:r2=0.000344m2.℃/w 管壁热阻r忽略 总传热系数: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选型与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T2 = 热侧出口温度 t1 = 冷侧进口温度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h,m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ph,C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一侧有相变化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r,r1,r2--------物流相变热,J/kg; 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对数平均温差(LMTD) 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 逆流时: 并流时:

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热交换器设计计算翅片管换热器

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热交换器设计计算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换热器:翅片管热交换器设计计 算翅片管换热器 话题:翅片管换热器计算方法热交换器 第四章翅片管热交换器设计计算第四章翅片管热交换器设计计算翅片管热交换器是一种带翅(亦称带肋)的管式热交换器,它可以有壳体也可以没有。翅片管热交换器在动力、化工、制冷等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缺水以及工业用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冷却器的应用更引起人们的重视,致使在许多化工厂中有!”#以上冷却负荷都由空冷器负担。与此同时,传热强化方面研究的进展,使得低肋螺纹管及微细肋管等在蒸发、冷凝方面的相变换热得到广泛应用。第一节构造和工作原理翅片管热交换器可以仅由一根或若干根翅片管组成,如室内取暖用翅片管散热器;也可再配以外壳、风机等组成空冷器型式的热交换器。翅片管是翅片管热交换器中主要换热元件,翅片管由基管和翅片组合而成,基管通常为圆管(图$%(),也有扁平管(图$%&(())和椭圆管。管内、外流体&’)通过管壁 及翅片进行热交换,由于翅片扩大了传热面积,使换热得以改善。翅片类型多种多样,翅片可以各自加在每根单管上(图$%(),也可以同时与数根管&’)子相连接(图$%(及()))。&()空冷器是一种常见的翅片管热交换器,它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其组成部分包括管束、风机和构架等(图$%*)。管束是空冷器中主要部分,它由翅片管、管箱和框架组成,是一个独立的结构—*,+—第三篇高效间壁式热交换器设计计算型式长度%宽度”管排数换热面积工作压力翅片管型式管程数法兰型式#&(#*+!,型管束即:——水平式管束,长、宽各名义尺寸分别为(-和$-,翅片表面积和光’—!管排,——绕片式翅片管,管表面分别为$)&)-&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方法及公式

板式换热器选型计算的方法及公式 (1)求热负荷Q Q=G.ρ.CP.Δt (2)求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度 t2=t1+ Q /G .ρ .CP (3)冷热流体流量 G= Q / ρ .CP .(t2-t1 (4)求平均温度差Δtm Δtm=(T1-t2)-(T2-t1)/In(T1-t2)/(T2-t1)或Δtm=(T1-t2)+(T2-t1)/2 (5)选择板型 若所有的板型选择完,则进行结果分析。 (6)由K值范围,计算板片数范围Nmin,Nmax Nmin = Q / Kmax .Δtm .F P .β Nmax = Q / Kmin .Δtm .F P .β (7)取板片数N(Nmin≤N≤Nmax ) 若N已达Nmax,做(5)。 (8)取N的流程组合形式,若组合形式取完则做(7)。 (9)求Re,Nu Re = W .de / ν Nu =a1.Re a2.Pr a3

(10)求a ,K 传热面积F a = Nu .λ / de K = 1 / 1/a h+1/a c+γc+ γc+δ/λ0 F = Q /K .Δtm .β (11)由传热面积F求所需板片数NN NN= F/ Fp + 2 (12)若N <NN ,做(8)。 (13)求压降Δp Eu = a 4.Re a 5 Δp = Eu .ρ.W 2 .ф (14) 若Δp >Δ允 ,做(8); 若Δp ≤Δ允 ,记录结果 ,做(8)。 注: 1.(1)、(2)、(3)根据已知条件的情况进行计算。 2.当 T 1-t 2=T 2-t 1时采用Δtm = (T 1-t2)+(T2-t1)/2 3.修正系数β一般0.7~0.9。

(整理)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1]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T2 = 热侧出口温度 t1 = 冷侧进口温度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 h,m 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 ph,C 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一侧有相变化 两侧物流均发生相变化,如一侧冷凝另一侧沸腾的传热过程 式中 r,r1,r2--------物流相变热,J/kg; D,D1,D2--------相变物流量,kg/s。 对于过冷或过热物流发生相变时的热流量衡算,则应按以上方法分段进行加和计算。 对数平均温差(LMTD) 对数平均温差是换热器传热的动力,对数平均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换热器传热难易程度.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法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此时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介质在逆流情况和在并流情况下的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方式是不同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用算术平均温差代替对数平均温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