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默写130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00题(含答案)

2021年高考语文名句默写100题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庄周在《逍遥游》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人就无所依凭了。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荀子在《劝学》的结尾处感叹道,蚯蚓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紧接着从反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结束演奏时收拨当心画发出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2)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3)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含新旧交替的哲理、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高考高中必背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2021年高考高中必背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高中必背篇目理解性默写第1篇《登高》杜甫1.杜甫《登高》中写道:“ ,。
”借风、猿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
2.杜甫《登高》中写秋天衰败景象的诗句是:,。
3.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 .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5.杜甫在《登高》中说自己多种复杂情感交织,不得不停止喝酒的诗句是:,。
第2篇《虞美人》李煜 1.李煜《虞美人》中表明词人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的句子是:,。
2.“明月”和“东风”两个意象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的两句是:,。
3.《虞美人》中词人李煜面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现实,勾起无穷幽怨之情的句子是:,。
4.李煜《虞美人》中“ ,。
”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愁绪之重,难以排遣。
第3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明了大浪淘沙,历史终将记住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
”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写出了大江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景象。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出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的句子是:“ ,,。
” 4、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 ,”来书写自己多愁善感而年华逝去感叹。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 ,。
” 6、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 第4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 ,。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寄奴驰骋战场,所向披靡的句子是“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 ,,”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2021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默写130题(含答案)

2021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默写130题(含答案)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
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均包含此哲理。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题完整版

2021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题完整版一、2021年北京市高考题名篇名句默写(1)古代贬谪之地往往环境艰苦,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这样描述谪居浔阳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古代诗人多有对“乐”的独到体会。
欧阳修贬滁州,于山林间感慨“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宋初道士陈抟,字图南,号扶摇子,其名、字、号都出自《庄子·逍遥游》。
其名与号出自“__________________”,其字出自“__________________”。
(4)骨气是人之脊梁,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答案:(1)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而后乃今将图南(然后图南)(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二、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题名篇名句默写(1)《左传·庄公十年》记载,长勺之战结束后,曹刿向鲁庄公解释说,确认齐军不是伪装败退进而决定追击,是因为“,”。
(2)《庄子·逍遥游》引用志怪书《齐谐》的内容称,当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
(3)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引用渔歌“,”来印证前文对哀猿长啸的描写。
答案:(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巴东三峡巫峽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题名篇名句默写(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甩。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
2021各地高三试题情境默写选编30题附答案

2021各地高三试题情境默写选编30题附答案⑵杜牧《阿房宫赋》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⑶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句子是:“,”。
3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021河北衡水)⑴屈原《离骚》中“,”借“草木”“美人”抒发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人生抱负难以实现的深沉感慨。
⑵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两句,形象写出了夫妻相见,不知从何说起,只有任凭泪水倾盈的梦境,让人感到无限凄凉。
⑶姚鼐《登泰山记>中“,”两句通过写初登山顶刹那间所见到的景色,赋予苍山以生命,形象地展现了山上积雪的光彩。
2021各地高三试题情境默写选编参考答案1.⑴登高而招顺风而呼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⑶转轴拨弦三两声轻拢慢捻抹复挑解析:第⑴题中,“见者远”和“登高”有关,“闻者彰”和“顺风”有关。
第⑵题中,要注意提示语“对权贵的蔑视”,书写时还要注意“事”。
第⑶题中,要注意“试弹校音”和“不同的动作”的提示。
2.⑴爱而不见搔首踟蹰⑵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⑶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解析:第⑴题注意准确书写易错字“踟”“蹰”,第⑵题注意准确书写易错字“似”,第⑶题注意准确书写易错字“侍”。
3.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⑵下而从六国灭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⑶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每空1分,错1字,该空不得分,共6分)4.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⑵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⑶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句1分)5.⑴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⑵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⑶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每空1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内容分别出自李白《蜀道难》、李商隐《锦瑟》、白居易《琵琶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名篇名句默写题

(2021全国新高考Ⅰ卷,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在《过秦论》中交代陈涉的身份,说他不过是个“________,________”,且是被迁戍边的兵卒。
(2)在《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陈述自己的感悟:力量足以达到目的却未达到,
“________,________”;而尽了自己的努力仍未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
(3)《楚辞·招隐士》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经典句子。
从此之后,将“王孙”与青草一起吟咏,成了古典诗词中表现隐逸、离别等情感的一个传统,如
“________,________”。
3.答案:(1)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
(2)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景默写》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1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景默写》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喻为蓬草与归雁,含蓄地表达了飘零之感。
(2)《荀子·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劣马只要坚持不懈也能到达目的地。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琵琶女月夜独守空船的寂寞。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自己因为深得读书之乐,而不考虑吃穿比不上别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烘托出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的状态,表现琵琶女弹奏动人的效果。
(3)不吸取前人教训会让后人倍感痛惜,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影响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写到,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一个人要懂得舍生取义。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天空颜色的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精练150题(附答案)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精练150题(附答案)00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00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
00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004.《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
00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006.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任答一类人即可):“”。
00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00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00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010.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
0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句子是:“”。
012.《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01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014.《诗经·氓》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01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016.白居易《琵琶行》“”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017.屈原《离骚》中“”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018.刘禹锡《陋室铭》中“”两句,写出了居室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考语文名句名篇情境默写默写130题(含答案)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
”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
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均包含此哲理。
10.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时间,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间,正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1.黄庭坚诗云:“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此与韩愈《马说》中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表达的意思相近。
12.大部分人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以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少部分人却能做到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两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相近的哲理。
14.苏轼《水调歌头》中“把酒问青天”一句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无论是句式结构上还是内容上均有异曲同工之处。
15.王国维《采桑子》写到:“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悲也零星。
都作连江点点萍。
”此与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身世浮沉雨打萍”一句在语义上有高度相似之处。
16.唐寅在《桃花庵歌》中写道:“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着同样的感慨:“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17.由琼瑶填词的歌曲《在水一方》中有句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其明显脱胎于《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8.秦观《江城子》写道:“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其与李煜《虞美人》一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为以水喻愁的千古名句。
19.《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陶渊明的《饮酒》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句与此表达意思极为相近。
20.古人常将自己的情愫寄托于自然之物传达给远方之人。
如南朝民歌《西洲曲》中的“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杜甫《春望》一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可以说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22.古诗中多有以浪漫主义手法写雪的名句,如李白的《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宋张元的《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23.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两句系从屈原《离骚》中的“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脱胎而来。
24.《吕氏春秋》有言:“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何出此言?对此,我们可以用韩愈《马说》中的话回答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5.古人对“反省”这一品质多有推崇,如《颜氏家训》中的“夜觉晓非,今悔昨失”,再如《论语》中曾子说过的“吾日三省吾身”。
26.西汉刘向说过:“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与之类似的一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27.对友谊这一问题,东晋葛洪认为“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此与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观点相近。
28.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与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可谓异曲同工。
29.面对别离,有人会以豁达的胸怀面对之,比如王昌龄写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0.屈原在《橘颂》中以“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表达了自己的节操,此语正如周敦颐《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
3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论语》中孔子两次说过类似的话,一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2.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过:“闻善而慕,知过而惧。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中与之表意类似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3.南宋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泊秦淮》中与之内蕴相近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4.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也必危。
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辛弃疾《永遇乐》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两句也有着类似的担忧。
35.人们常说“水至清则无鱼”,然而事实也非绝对如此,比如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就描写过百余条鱼儿在潭中“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情景。
36.陕西省武功县南的太白山险峻高耸,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李白在《蜀道难》中进一步夸张为“连峰去天不盈尺”。
37.旧社会多有不公之处,富贵者“十指不沾泥”,却可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而“遍身罗绮者”也“不是养蚕人”(张俞《蚕妇》),白居易在《观刈麦》也感慨“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38.王维《老将行》中写道:“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辛弃疾《永遇乐》中表达同样意思的句子是: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9.《琵琶行》中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句,其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门庭若市”一句呈现的境况恰恰相反。
40.毛泽东《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一句。
41.天寒更觉衣被薄,故而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布衾多年冷似铁”、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狐裘不暖锦衾薄”的相似体会。
42.《吕氏春秋》有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其赤。
”《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两句与其表意相近。
43.《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可见有些音乐的感染力之强,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是另一力证。
44.淝水之战,前秦苻坚率80万大军远征东晋,曾意气风发地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其实,赤壁之战前曹操大军之威势也不遑多让,从苏轼《赤壁赋》中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即可见一斑。
45.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从《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可看出杜牧的观点大异于孟子。
46.大唐盛世之时的长安,是“千门重万户”的繁华之所,是“水边多丽人”的温柔之乡,但经安史之乱,在杜甫《春望》中已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7.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与其另一名篇《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表意相近。
48.沈德潜《唐诗别裁》评云:“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寻常意,一经锤炼,便成奇绝。
与少陵‘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一种笔墨。
”沈德潜所点评的即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
49.宋太祖赵匡胤《咏初日》:“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写景炼意,与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相似,但不及王诗自然、优美。
50.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化出的名句。
51.辛弃疾《破阵子》一词中的“可怜白发生”与陆游《陇头水》中的“报国欲死无战场”可以说表达了相近的报国无门、英雄迟暮的悲慨。
5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与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采用了同样艺术手法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3.李白在《行路难(其二)》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在他的《行路难(其一)》中也有着类似的感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4.李白在《行路难(其三)》中写道:“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但他的《行路难(其一)》中的举止却似与此观点相左: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55.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写到:“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其《饮酒》中与之有相近意境的句子是: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6.杜牧笔下曾繁华无比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在辛弃疾《永遇乐》中一变而为“烽火扬州路”,可见战争之残酷。
57.辛弃疾对孙权极为推崇,其《南乡子》中曾引用曹操之语“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其《永遇乐》中也有提及: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58.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表现出的才华推崇备至,但杜牧在《赤壁》中却认为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从“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即可看出杜牧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