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量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

分娩失血量的计算法产科产妇出血量估算产用的方法: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羊水压积测定法。

1、称重法:带血的湿物品(分娩前后所用辅料、衣、裤、纸巾)减去原物品干重量为出血的重量,每105g=10ml 出血量。

2、容积法:利用专用产后接血容器(聚血盆等)测量。

3、面积法:血液浸湿面积按10×10cm 为10 ml 。

即1cm 2为1ml 出血量。

4、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5、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 估计失血量(ml )占血容量(%)0.6~0.9 < 500~750 <20 1.0~1.5 1000~1500 20~30 1.5~2.0 1500~2500 30~50 ≥2.02500~3500≥50~70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 ) (正常值0.54± 0.02)6、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 ,失血约400~500ml 。

但是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

占血容量 (%) 脉 搏 (次) 呼 吸 (次) 收缩压 mmHg 脉压差 毛细血管 再充盈 尿 量(ml/h ) 中枢神经系统<20 正常 14-20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30) 正常 20-30 >100 >20-30 稍下降 偏低 延迟 减少(20-30) 不安 30-40 >120 >30-40 下降 低 延迟 少尿 (<20) 烦躁 >40>140>40显著下降低缺少无尿嗜睡或昏迷注:妊娠末期血容量(L )= 孕期体重(kg )×7 % 或非孕期体重(kg )×10%7、羊水压积测定法:记录分娩过程中羊水和血的混合总量,测定血液与羊水混合液中红细胞压积值HCT,通过公式计算羊水中血量:羊水中血量=总羊水和血混合液量×羊水HCT/产前血HCT。

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结束后24小时内出现的血流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产后并发症。

产后出血是全球范围内主要危及孕产妇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准确地计算产后出血量对于及时发现和干预产后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1.目测法
目测法是根据出血血容量的表现来估算出血量。

血容量通常以血块的直径和高度估计,然后利用体积公式计算出血量。

血块直径与其积累之间是线性的,通常直径与积累的积累之间的比例为0.5、一般来说,出血的地方越大,血块的直径和高度就越大,从而估算出的出血量就越大。

2.称重法
称重法是将收集到的出血动态纸巾或收集袋,使用精密天平称重,然后减去袋子的重量得到纯净的出血重量。

这种方法相对较精确,但收集血液过程中需要卫生纸或袋子进行封闭,以防止血液外溢,同时所使用的称重设备也需要精确可靠。

尽管如此,它仍然是计算产后出血的靶方法。

3.估算法
估算法是根据产后出血的外观和触摸感来估计出血量。

主要有饱和爪戒指法、婴儿尿尿尿量法、坐垫法等。

其中,饱和爪戒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将产妇饱和的爪戒放入清洁容器中,然后加入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所需生理盐水的体积,即为出血量。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计算产后出血量,在进行计算之前都需要考虑妇女在分娩期间注射的液体量、胎盘和羊水的重量等因素,并且需要进行一定
的修正。

另外,仪器的校准以及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经验也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也有一些新的测量方法得到了应用,例如产后出血自动监测系统等,这些方法通过实时监测和计算出血量,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产后出血的情况。

产后出血称重法计算公式

产后出血称重法计算公式

产后出血称重法计算公式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阴道流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

准确计算产后出血量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存在的产后出血问题非常关键。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称重法来计算产后出血量。

称重法是一种简单而准确的方法,只需要一个精确的称重器具来称量收集的血液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称重法的计算公式和使用步骤。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称重法的计算公式:产后出血量(ml)=初始血迹重量(g)-收集血迹重量(g)以下是使用称重法计算产后出血量的具体步骤:1.准备工作:a.在分娩前准备一张明确测量单位的纸质或塑料垫子,如不透水材料的底片或称重垫。

b.使用一个准确的电子秤或重量仪器,并确保仪器的精确性。

c.测量纸质或塑料垫子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2.分娩过程:a.在分娩期间,将准备好的纸质或塑料垫子放在孕妇的床上。

b.当孕妇分娩结束后,将其排出的血液完全收集在纸质或塑料垫子上。

为了保证准确性,要确保垫子能够完全覆盖分娩区域。

c.一旦分娩结束,立即将收集到的血迹垫子放在称重器上,并记录下收集前和收集后纸质或塑料垫子的重量。

3.计算产后出血量:a.使用称重器记录下纸质或塑料垫子的初始重量(收集前的重量)。

b.在血迹收集完毕后,将纸质或塑料垫子放在称重器上,记录下血迹收集后的重量(收集后的重量)。

c.根据计算公式,产后出血量等于初始重量减去收集后的重量。

注意事项:1.在使用称重法计算产后出血量时,要确保收集到的血迹是全面、准确地收集的。

任何未收集的血迹都会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导致产后出血量估计不准确。

2.为了精确计算产后出血量,需要使用准确的称重器具,并在测量前确保它们的准确性。

3.可以重复使用的纸质或塑料垫子应该经过适当的消毒和清洗,以确保卫生和再次使用时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通过使用称重法计算产后出血量可以提供一个准确的结果,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治疗产后出血问题。

正确使用称重法,对于减少由产后出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再谈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计算

再谈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计算

再谈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的计算摘要: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是产科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准确地预估出血量,对临床上选择何种方法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 目测法、面积法、称重法、血红蛋白测定法以及休克指数等方法,近年又有学者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直观、较为精确的容量袋法。

产后出血( postpartum hemorrhage) 是产科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由产后出血所引起的孕妇死亡率达25%,产后出血是影响孕妇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准确地预估出血量,对临床上选择何种方法预防、治疗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表明,能否精确的估计产后出血量是影响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客观、真实的评价产后出血量,对指导临床处理病情、提高产后出血的抢救成功率意义重大。

因为产后出血量的计算方法本身对于测量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测量方法的不同可能影响我们对以往报道的产后出血发生率的理解和认知,也对分析预防和治疗措施,以及可避免的产后出血具有重要启示,故产科医生应对产后出血的计算方法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目测法、面积法、称重法、血红蛋白测定法以及休克指数等方法,近年又有学者研究发明了一种新型直观、较为精确的容量袋法。

一、临床常用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1.目测法:根据助产士的临床经验对产后出血量进行估算,此方法一直为临床广泛采用,主要原因是简单方便; 但此方法的准确性很低,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目测出血量无统一标准,往往是根据平均出血量给出结果,出血多时容易低估,出血低于平均值反而高估,易导致临床上的急性大出血被忽视。

研究发现,临床上单用目测法误差较大,实际出血量是目测法的2 倍,失血量越多目测法的准确性越低。

2.面积法: 以10 ml 血液所浸染敷料的面积作为标准,再根据产后清点敷料的数量与浸染血迹面积计算产后出血量,此方法临床操作较为简便,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

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

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
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称重法:失血量毫升数等于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克数减去接血前敷料干重的克数除以。

2. 容积法:用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后放入量杯测量失血量。

3. 面积法:可按照纱布血湿的面积,估计失血量。

4. 休克指数法:休克指数等于心率除以收缩压,如果休克指数≥,提示有产后出血的风险。

5. 血红蛋白水平测定:可以通过血红蛋白的测定来估计失血量。

请注意,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实际应用时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如果发现产后出血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产妇失血量计算公式

产妇失血量计算公式

产妇失血量计算公式
一、 Pritchard公式:
Pritchard公式是根据产妇分娩时输血量计算失血量的一种方法。

它根据以下三个变量计算失血量:孕前血红蛋白浓度(H0)、分娩后血红蛋白浓度(H1)和间唐尔指数(TI)。

失血量(mL)= 体重(kg)某 [H0 - H1] 某 (10 + TI)
其中,体重可以用于校正产妇的体积。

H0和H1分别是分娩前和分娩后的血红蛋白浓度,TI是一个校正因子,根据病人的年龄和分娩方式来选择。

二、Socratic公式:
Socratic公式是一种基于分娩过程中估算血量损失的简便方法,适用于常见的分娩方式。

根据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和胎儿大小,使用不同的常数来计算失血量。

1.阴道分娩:
失血量(mL)=等于胎儿体重(g)的10倍
2.剖宫产:
失血量(mL)=等于胎儿体重(g)的20倍
这个公式假定了大部分的分娩均为低风险分娩,适用于血肿和大出血等情况比较少见的情形。

需要明确的是,这些计算公式只是对产妇失血量的估计。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更多是通过观察、评估出血量和监测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
心率等来判断分娩是否有出血。

如果医生怀疑产妇存在大出血的风险,可能会采取其他更准确的测量方法来评估出血量,如称重给沾血物的差值、直接量血、使用专门的分娩产妇血量评估表等。

总结起来,产妇失血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一系列变量来估计的,如孕前和分娩后的血红蛋白浓度、体重、胎儿大小等。

这些公式提供了一种估算产妇失血量的方法,但仍需要医生结合客观症状、体征和血压等监测结果来综合评估和判断产妇是否出现大出血。

产 后 出 血 的 救 治

产 后 出 血 的 救 治

⏹产后出血的救治⏹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产科⏹张广意⏹提高能力—救治产后出血(以下四个方面)⏹出血量的估计⏹早期识别⏹有效的干预措施⏹人员培训和整体水平提高⏹产科医生牢记!!⏹预防为先、预测在前、注意个体化⏹失血量往往是低估的⏹出现低血压,已经是失血休克晚期表现⏹综合判断、随时评估⏹诊断要早,处理要提前一步⏹妊娠末期总血容量的估计妊娠末期总血容量(L)的简易计算方法为:⏹非孕期体重(kg)×7% ×(1+40%)⏹或非孕期体重(kg)×10%。

⏹测算出血量的方法⏹容积法⏹称重法(重量/1.05=1ml)⏹面积法⏹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测算出血量的方法⏹血色素下降1g:约失血500ml(在产后出血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值常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红细胞数下降100万:血色素下降约3g(失血约1500ml)⏹血球压积下降3:约失血500ml。

⏹根据休克指数测算出血量休克指数失血量(mL)⏹ 1.0 1000~1500⏹ 1.5 1500~2500⏹ 2.0 2500~3500注:休克指数等于脉率除以收缩压。

⏹依靠临床症状测算出血量⏹出血20%(1000ml):血压不降,心率加快。

⏹出血30%(1500ml):血压开始下降,出现休克症状。

⏹出血40%(2000ml):血压下降,出现重度休克症状。

⏹收缩压在原基础下降20%时,组织灌注下降进入休克。

⏹脉压差<20时,可出现微循环障碍。

⏹血压降低是判断休克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只看血压而忽视其他症状会酿成严重后果。

⏹30的界尺测算出血量⏹SBp↓30mmHg⏹HR↑30bpm⏹R→30次/分⏹Hct↓30%⏹尿量<30ml/h此时出血量约2000ml,已达到中-重度休克。

⏹正确估计出血量的重要性⏹正常足月孕妇的血容量约为5000ml,当失血量超过20%或快速失血超过500~800ml时,就可能引起休克。

⏹如果合并贫血或某些妊娠并发症,很少量的出血,就会引起严重后果。

产后出血的识别及处理

产后出血的识别及处理
保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
• 在产后出血患者注意补充凝血因子,
以防DIC的发生
26
补充血容量种类
• 晶体溶液
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 碳酸氢钠林格氏液、高张盐水
• 胶体溶液
低或中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 血浆、代血浆制品,贺斯等
• 血液
27
1000ml液体输入 在体内的分布情况ml
细胞内
• 5%葡萄糖 600
① 苍白(特别是内眼睑、手掌和口周); ② 皮肤湿冷; ③ 呼吸急促(≥30次/分); ④ 焦虑、意识模糊或昏迷; ⑤ 尿量少:<25ml/hs
出血>30%(1500ml)
17
产后出血致休克的程度
代偿
轻度
中度
重度
失血量 ml %
收缩压 变化
500- 1000
10-15% 无
1000-1500 1500-
产后 时间
15分
血压
脉搏
宫底
阴道 出血 量
排尿 情况
新生 儿情 况
签名
30分
1小时
2小时
15
休克的早期识别
1、 正常脉压差在 30-40mmHg 当出血量>800ml
脉压差 20mmHg 或收缩压 80mmHg 或既往血压高时,收缩压降低20-30mmHg
16
休克的早期识别
2 伴随的其它症状和体症:
9
产后出血量评估(五)
5、 羊水压积法:
羊水与血液瓶中 放入肝素12500u(1支)
测定羊水及血的HCT
公式换算: 羊水中血量=
总羊水和血混合量 x 羊水中HCT
产前血HCT
X 100%
10
产后出血量评估(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量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产后出血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1小时内的失血量+2小时内的失血量+3小时内的失血量+...
下面我们来具体解释一下这个公式的每个部分。

1. 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这是指在孕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包括阵痛期、开宫口期、胎儿娩出期等,产生的失血量,一般约为500ml左右。

2. 产后第一小时的失血量:这是指分娩结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的量。

产后第一小时的失血量一般为250ml左右。

3. 产后第二小时的失血量:这是指分娩结束后的第二个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的量。

产后第二小时的失血量一般为150ml左右。

4. 产后第三小时的失血量:这是指分娩结束后的第三个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的量。

产后第三小时的失血量一般为100ml左右。

产后出血量的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为每个产妇的情况是不同的。

如果产妇出血过多,超过了正常范围,可能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同时,产后出血量的计算也需要考虑到其他因素,如产妇有无缺血性贫血病史、血小板减少症或凝血功能障碍等。

此外,对于产妇的产后出血,还可以通过判断血块的大小来初步了解出血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产妇排出的血块小于鸡蛋大小,说明出血量较少;如果血块的大小达到拳头大小,说明出血量较多。

总结起来,产后出血量的计算公式是根据分娩过程中的失血量以及产后各个时间段的失血量进行累加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仅作为一
个估算工具,并不代表真实的出血量。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结合其他相关检查和判断,综合评估产妇的出血情况,以及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