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第10册第4单元15 金色的鱼钩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对应章节为《金色的鱼钩》。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以及课文背景的了解。

通过学习该文,学生将深入了解红军长征时期艰苦卓绝的生活,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培养他们珍惜美好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长句子以及句子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情感表达以及背景知识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红军长征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生词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词,教师讲解并示范书写。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句子关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色的鱼钩2. 生词: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等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4. 情感表达:珍惜、热爱、崇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词,并造句;(2)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红军长征时期的认识;(3)结合课文,写一篇读后感。

作业答案:(1)例:艰苦:红军在长征途中,面临着极其艰苦的环境。

(2)答案开放,要求表达对红军长征的认识,如: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壮举,体现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关于红军长征的资料,进行拓展延伸,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023年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

2023年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

2023年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打算、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精选5篇),希望大家喜爱。

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订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

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订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文中外貌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默读课文其次段。

思索探讨(1)指导员对老班长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

“上级”“保姆”“勤务员”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长一路上是怎样做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工作的。

(2)在其次段中有许多描写人物动作的、语言的语句,还有一些是对事情过程的交代。

这些内容都是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说说哪些内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导老班长和“我的对话的朗读”。

要通过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集体探讨,同学之间订正、补充,老师作必要的引导。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四、小结1、老班长为什么始终不愿吃鱼,仅仅是为了鱼太少了吗?2、通过老班长带领我们过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说说老班长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五、指名读第四段。

思索探讨在这长满红色的鱼钩上,闪耀着绚丽的金色的光线!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体会和感想写下来。

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2课题:《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课文说明: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为照看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事迹。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十册15课,时间1课时。

【学习目标】1、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能认识7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3、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使自己感动的部分。

4、能说出自己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地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一句话的理解。

5、能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6、能感受到革命前辈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产生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学习重点】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准备】1、预习: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搜集长征的有关资料,通过初步阅读了解资料的内容,进行剪辑整理,弄清与课文学习的联系。

【学习过程】一、交流搜集资料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长征的资料(包括长征的时间、路线、有关长征的诗词、歌曲、长征中的动人故事、英雄人物等各种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与同学进行交流。

二、研读阅读提示认真研读“阅读提示”,之后,说说阅读提示提了几方面的学习要求,弄清在阅读中要做什么,怎样做好。

三、自读理解内容1、回顾读书方法:如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画一画、标一标、注一注、议一议等。

2、学生按阅读提示,运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阅读课文。

3、教师有针对地进行学法指导。

四、交流读书收获1、在阅读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字、词、句、段、篇几个方面进行交流,教给学生积累语言文字的方法。

2、学生畅谈收获。

3、把对老班长说的话写在课文的插图旁边,进行交流。

五、总结布置作业把本课阅读学习中积累的好词佳句摘录到读书笔记上,把《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金色的鱼钩》教案(人教版)

《金色的鱼钩》教案(人教版)

《金色的鱼钩》教案(人教版)
《金色的鱼钩》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
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金色的鱼钩吗?它有什么作用?
(2)让我们一起走进《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了解它的由来和意义。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3.深入阅读,体会情感:
(1)阅读课文,用横线标出描写老班长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体会老班长的精神品质。

(2)阅读课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友爱、勇于献身的精神。

4.品读课文,交流感悟:
(1)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下来,把你的感受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2)全班交流: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5.积累语言,拓展阅读:
(1)抄写你感受最深的语句。

(2)推荐阅读:《丰碑》、《倔强的小红军》。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4.15金色的鱼钩》 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4.15金色的鱼钩》 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15、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学会“颧骨、两鬓、斑白、严厉、收敛、疙瘩、粗糙、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示人物内心的写作方法。

3.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

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1.背诵毛泽东的诗《长征》。

2.你们了解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你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钩)[通过了解长征,让学生初步对课文有大致的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激趣的目的。

]二、预习探究1.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2.找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

【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情,再让他们找出自己感动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兴趣会比较浓厚,感情也会比较深入。

】三、合作交流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让学生对课文初步了解对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根据自己理解,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交流,让感情得到初步的深化。

]四、品读体验(一)精读品析,体会情感过渡: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

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品读重点句:1.从外貌体会中心:⑴“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2023最新-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4篇】

2023最新-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4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优秀4篇】《金色的鱼钩》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下面是的为您带来的4篇《金色的鱼钩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的好友哦。

金色的鱼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学习提纲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2)近义词辨析: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格严密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

”这句话的含义是().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3.行文思路(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

1.吃草根、咽鱼骨头。

(语言、动作、神态)2.记住指导员的话。

(语言)3.分工。

(语言、神态)4.命令我喝鱼汤。

(语言、神态)5.临死前不忘把食物留给“我们”吃。

(语言)(忠于革命舍己为人)三、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深化中心。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 教学教案(多篇)

15* 金色的鱼钩【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长征故事,学习红军战士顾全大局、勇于奉献的品质。

语言运用:运用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品味老班长外貌、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感受老班长尽心尽职、舍己为人的形象特点。

思维能力:能在具体情节和典型环境中,关注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从中感受老班长的崇高。

审美创造:体会阅读小说的乐趣,感受读书的快乐。

【课前解析】关于课文:本文是一篇小说,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颂扬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关于草地环境:课文中的草地指的是松潘草地,它位于青藏高原同四川盆地的连接段。

面积约1.52万平方千米。

海拔在3500米以上。

由于排水不良,形成了大片的沼泽。

水草盘根错节,结成片片草甸,覆盖于沼泽之上。

草地气候极为恶劣,年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行军时,稍不小心,偏离道路,就会陷入泥潭,遭受灭顶之灾。

【教学目标】1.能结合小说的主要情节,体会老班长的人物形象。

2.能找到描写对话和心理的语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3.通过品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背景1.播放红军长征的图片(出示课件3),导入:你知道长征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的故事就发生在长征过草地的途中。

(板书:金色的鱼钩)2.了解长征和松潘草地。

(出示课件4、5)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6)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024年《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设计

2024年《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设计

《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课文。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2)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的主旨。

(2)如何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题目,理解“金色的鱼钩”的含义。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

(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如:老班长、小战士等。

4.课堂讨论(1)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如:老班长为何能够坚持到?(2)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学习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

5.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2)学生当堂完成写作,教师进行点评。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在合作探究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写作训练环节,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仍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能力强。

2.作业完成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写作质量较高。

3.课后反馈:学生表示本节课收获较大,对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语文第10册第4单元15 金色的鱼钩教案
本文是关于人教版语文第10册第4单元15 金色的鱼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

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设计理念
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阅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

2.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收集战争期间令人感动的人或事。

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题解,领略思想内容
1“金色”是什么意思?
2(轻声朗读)把和题目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3说说本文记叙一件什么事?
4(出示小黑板)“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二、绘形,激发思想感情
1、浏览课文,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老班长的内心世界的?
(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描写来揭示的。


2、从课文中画出老班长外表的句子,从老板长的外貌特征你明白什么?
3、老班长这种崇高的品质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出来?
(行动:他是“一棵一棵地摸着”;他挖草根,想尽办法做鱼钩钓鱼;他翻了很多草皮,才能找到鱼饵;他那么苍老,还为三位小战士洗衣裳。

)师:这一连串感人肺腑的行动,让我们体会到老班长那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对党的忠诚。

(出示小黑板)“合不拢眼、喜出望外、收敛笑容、露出笑意”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为什么这样描写?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老班长的神情的。

“合不拢眼”这个词可以看出老班长整夜睡不着;面对“饥饿威胁”,眼看三位伤员一天天瘦下去,老班长焦急不安;“喜出望外”是写一个偶然机会,老班长发现一条鱼跃出水面时的高兴劲儿;“收敛笑容”是当老班长不吃鱼汤的秘密被发现后,伤员端着鱼汤,怎么也“送不到嘴”,老班长见后的神情。

三、入境、掀起情感波澜
1、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

(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
2、:万根钢针扎着喉管是什么滋味?当你和小梁一样看到了老班长把鱼汤让给病员吃,自己却嚼草根和鱼骨,“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3、一个搪瓷碗有千斤重吗?为什么总送不嘴边?在这情景下,你将会怎么样?
四、剖析、接受品德熏陶
细读老班长牺牲这一重点段,并设身处地想象当时的情景
1、老班长昏迷不醒时,我们为什么着慌了?
2、快接近草地的边了,老班长终于精力耗尽,生命垂危,说明这段时间来,他是坚持着走过来的。

他为什么能这样坚持呢?
(他牢记党的委托,是党给他的力量。

他坚信一定能走出草地,有坚强的信念。

3、当老班长奄奄一息时,小梁把鱼汤送到他的嘴边。

可是老班长依然一滴
不沾,他说了什么?你对这一席话是怎样体会的?
(1)读老班长的话
〔老班长的话感人肺腑。

读之更为动情,再次体现老班长形象的伟大。

〕(2)引导学生谈体会:(这席话说明老班长在生命垂危关头,仍然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老班长把党的话永记心头;老班长把生的希望让给病员,把饿和死的痛苦留给自己;要学习老班长赤胆忠心为革命的品质!)
五、归纳,提高思想认识
1、作者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


2、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说明了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老班长的光辉形象。

略)
3、感情朗读,加深印象,倍受教育。


板书设计
老班长两“笑”
金色的鱼钩
“我”三哭
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推荐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5课。

这篇课文的作者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

《金色的鱼钩》的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完成《金色的鱼钩》的教学后,写了篇教学反思,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

因此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先交代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了解故事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并且提示学生联系毛泽东写的《长征》这首诗,根据自己的了解讲一讲长征的时间、经过的省份和一些重要的战斗等,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长征。

2、《金色的鱼钩》篇幅较长,故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训
练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大概理解了课文内容,我再要求学生把感受较深的部分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并把自己心中的感受写在旁边。

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受到感动。

4、《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在读写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从读学写。

如,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神态,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思考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不同,你能从中感悟到什么?从而使学生领会神态描写对反映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