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出货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

Ⅲ类灯具500V/0.5mA/60S
4.3.2接地测试:地线端与灯具外露金属间:电压不超过12V,至少为10A的电流1秒,测试出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0.5Ω;型式实试验时,电流通入时间不得少于1min
NA规格:地线端与灯具外露金属间:电压不超过12V,并可提供30A的电流不能少于1秒,两个测试点之间的阻抗不应超过0.1Ω.型式实试验时,电流通入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成品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审批: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次:D/1
页/次1 /3
一.目的
规范成品出货检验,防止不合格品被出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成品出货前的检验作业。
三.职责
1.仓库:成Βιβλιοθήκη 的入库、送检。2.品管部:成品出货前的检验。
3.车间:不合格品的返工、维修。
四.作业程序
1.QA人员在接到车间送检单后,到仓库成品待检区进行抽样,以两小时的产量为一个批次,如生产效率高的产
EMC测试:电子车间组装的电子镇流器、变压器、调光器每次测试8PCS,分上午、下午各1次。装配车间
的变压器每个批量测1次,每次2PCS。并将结果打印出来与成品检验单附在一起交给组长审核。
4.检验内容包括:
4.1外观检查:一般有目测,触觉,与样品对照验证。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刮花、伤痕、污渍(以30cm的距离
10.2开发部发给QA用的图纸文件必须是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而设计的,并且有负责人核准。
10.3 QA的样板必须有负责人签名,签发日期,以保证样板的有效性。
11.检验设施
11.1 QA检验场地、设施要保持干净,足够明亮,不能有影响QA的检验效果的不良环境。
OQC出货检验规范

OQC出货检验规范
作业流程如附件一所示,成品出货作业内容包括抽样、出货前品质部进行检查等项目。
具体来说,抽样时机为每次出货前,抽样频率为每一出货批,抽样量及允收标准依抽样计划作业规范。
出货前品质部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出货报告检查项目(客户名称、出货产品别、出货数量、核对厂内品名)、出货明细检查项目(出货产品与需出货品是否相符、出货产品与总数量是否相符)、外箱标签(制造日期与有效期限确认、确认MSDS及RoHs测试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RoHS标签确认、DQC OK章确认)和外箱包装是否完整无破损出货产品别。
___通告之出货要求,确认产品是否已做特性检测以及出货前
的检查项目,如没有需做特性检测依成品检测项目及取样量以及出货前的检查执行,如已OK则Key In出货报告,Key In
数据的来源为每一品名在相同生产条件下首次检验合格的数据,签核须由品质主管签章许可出货。
出货报告份数为每一品名在相同生产条件下为同份。
OQC查验产品已检测完毕符合要求
时,因客户紧急需求,但出货报告未制作完成时,有品质主管确认方可出货报告后补给营业,由营业自行传真给客户。
针对成品超过保存期限尚有出货需求者,需要进行成品过期再检出货。
出货检验规范

出货检验规范篇一:成品,出货检验规范1. 目的:明确订定产品出货检验规格,以确保产品之可信赖度并符合客户需求。
2. 范围:所有试产/量产阶段之产品均适用。
客户如有任何特殊指示,则本规范保留视同参考基准。
3. 缺点定义:主要缺点(Major Defect):缺点本身对产品特性影响程度较大者。
次要缺点(Minor Defect):缺点本身对产品特性影响程度较小者。
4. OQC Flow Chart:5. 产品本体检验:5.1 成品贴标.(适用于库存半年以上检验)5.2.1 出货需求时以总库存数依抽样计划抽验, 5.2.2 测试项目依各项目电性规格要求 5.3 成品配件检验规格.(适用于库存半年以上检验)5.4 成品包装.篇二:成品检验标准1、目的规范成品入库及出货检验流程,确保出货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不断的提升品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模拟客户对产品的验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LED 灯具产品入库及出货检验。
3、定义3.2 检验面的定义A 面:直接看到的区域如:玻璃面,铝基板,LED,透镜面。
B 面:不在直视范围,但暴露在外的面,如:灯具两侧面、散热片、铝型材、外壳,电源等。
C 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须拆卸的面。
3.3 缺陷代码定义4、检验条件4.1 检验光源:普通日光灯灯源500lux.4.2 检验角度:如图一所示,产品与水平视线成30°,并在检验时±15°旋转产品。
4.3 外观检验距离:未点亮距眼睛30cm±10cm,与眼睛成一条直线,点亮后距离100cm±10cm.4.4 外观检验时间:10s/每个面。
4.5 测试设备:见测试项目内仪器。
5、引用标准5.1 GB/T 2828.1-2003 Ⅱ级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5.2 AQL 允收质量水平:MIN=1.5 MAJ=0.65 CRI=0(抽样方案主要以0.65 抽取数量)。
成品出货检验标准

成品出货检验标准是用于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以及符合客户要求和规定的一组准则和程序。
这些标准通常根据产品的性质、行业要求和国际标准来制定。
以下是一般性的成品出货检验标准的一些常见元素:1. **外观检查**:产品的外观通常是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外观检查可能包括检查产品的颜色、形状、表面质量、标识、包装等方面的特征,以确保产品的外观符合要求。
2. **尺寸和尺寸稳定性**:针对某些产品,尺寸和尺寸稳定性可能是关键的。
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以及是否会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都需要进行检查。
3. **性能测试**:性能测试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而异。
例如,电子产品可能需要进行电气性能测试,机械产品可能需要进行强度测试,食品可能需要进行口味和安全性测试。
这些测试确保产品能够按照预期工作。
4. **材料和成分检查**:对产品的原材料和成分进行检查,以确保它们符合规定的标准。
这对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特别重要。
5. **包装和标签检查**: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整、正确,标签是否准确,包括产品名称、批次号、有效期、警告信息等。
6. **数量检查**:检查发货数量是否与订单数量相符,以确保没有缺货或多发的情况。
7. **抽样和统计方法**:为了检验大批量的产品,通常使用抽样方法。
标准通常规定了抽样计划和抽样方法,以确保结果具有统计意义。
8. **合规性和法规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特定的法规和合规性要求,如环保法规、安全标准等。
9. **记录和文件**:检验过程通常需要记录,包括检测结果、抽样计划、测试方法、报告等。
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将根据产品类型和行业的要求而变化。
每个行业和产品都可能有专门的标准和规定,以确保出货的产品质量和合规性。
出货前的检验对于维护客户满意度、减少退货和维护品牌声誉至关重要。
成品出货检验规范

成品出货检验规范
1.目的:
确保成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使顾客满意。
2.范围:
适用于本厂最终产品成品检验。
3.职责
3.1生技部编制、品保部执行本规范,做好检验工作;
3.2检验人员严格按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对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负责;
3.3操作人员做好自检和互检。
3.4客户参与成品检测,并提供相关检测设备,经顾客确认合格后方可放行交付。
4.程序
4.1成品出货检验:
4.1. 1检验依据:分别按表面检查、接收检查、样件检查执行
4.1. 2成品出厂检验时检验人员应先检查过程记录上的所有检测项目均已符合规定要求后才能进行成品最终出厂检验。
4.1. 3产成品在出厂时由检验人员进行成品最终出货检验,并做好记录。
4.1. 4成品最终出厂检验应按定要求逐项进行检测,记录检测数据,并核对所测数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方可签发合格证,办理交付手续。
4.1. 5经检验不和格的应及时通知车间或操作者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经返工的应再行检验,合格后可发给合格证。
4.4抽样数量:同规格产品每批100%进行检验。
不合格退回经返工再行检验。
4.5不合格品处置:检验员应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根据具体情况处置。
对批量不合格品,检验员应及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6记录
上述各项检验中,凡是能用数值描述的,应填写实测数据,但只要求记录其中的最大和最小值;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则用“√”或“×”填写。
4.7成品检验技术要求见顾客图样或样件、合同和相关标准。
成品交货出库检验规范

成品交货出库检验规范
1、目的
确保成品出库或交货前按相关规定检验。
并符合客户的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到客户处。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厂生产的所有产品的最终检验。
3、职责
A、品质部:负责编写出货检验指导书。
B、品质部:OQC负责出货检验。
C、生产部:负责成品的搬运和检验工作的配合,不良品返工等。
4、作业内容
A、生产部车间完成之包装成品,送往待检区及贴待检标识,并由生产部车
间填写(成品检验通知单)通知品质部OQC进行检验。
B、OQC检验员依照样品,工程规格书、客户需求、成品检验规格书、生产
单等进行抽样检验,将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报告)上,交品质部主管
审批。
如果经检验为合格,则在成品标识处盖上合格标识,并通知生产
车间,合格的成品应及时移到合格区,或挂上合格标牌。
C、若检验不合格,OQC需将其不合格样品和(不合格成品检验报告)一起
交品质部审核确认。
由品质部主管在(成品检验报告)上签署处理结果
并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然后通知生产部、营业部,将不合格成
品放入不合格成品区,或挂不合格标牌。
D、责任车间收到不合格成品检验报告后,要安排人员按(纠正及预防措施
报告)的改善方案进行返工,选出的不良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处
理。
E、返工后的成品需经OQC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入仓出货。
F、品质部文员应将每月成品合格率情况进行统计并做好相关报表,以作为
质量问题分析和改善的相关依据。
出货检验规范

精心整理
1、目的:规范出货成品检验,防止不合格产品被出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成品出货前的检验作业。
3、职责
3.1??生产部/市场部:成品出货前的检验通知。
3.2??品管部:成品出货前的检验执行。
5.4.1??检查产品的包装方式、包装数量、包装材料的使用、单箱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5.4.2??贴纸的粘贴位置、书写内容、外箱填写是否规范正确。
6、不合格的判定品管部QA根据“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判定抽检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数量,若QA 无法判定结果,可交品管部主管判定,提出不合格品的处理意见。
7、验货结果的判定与标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7.1??品管部QA根据不合格品的确认结果,判定该批产品是否允收。
7.2??对允收批产品,通知货仓部入库出货。
7.3??对拒收批产品,则挂“待处理”牌,物流部不得擅自移动该批产品。
8、产品的补数和返工、报废
8.1??QA根据检验结果,确定抽检批产品的允收情况,并书面通知生产部进行补数和返工。
8.2??
精心整理。
[成品出货检验流程]成品出货检验规范
![[成品出货检验流程]成品出货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adeeb23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6.png)
[成品出货检验流程]成品出货检验规范1、严把产品出厂质量关,对公司产品质量和客户投诉负责。
2、严格执行《成品检验标准》、《产品包装标准》按生产批次对成品检验和试验。
3、负责客户验货时的接待工作。
4、负责客户(验货员)产品满意度调查,做好品质历史档案。
5、负责对外协采购成品的检验和试验,对外购产品品质负责,做好供方品质档案。
6、负责按《产品包装标准》的单号对每批次出货的产品不重复留样(船样),并做好留样所属业务员及客户标示记录。
7、负责与销售部协调客户验货事宜。
1、高中以上学历,1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验。
2、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等能力,工作细心负责。
3、具备本车间在制品检验的各种技能,熟练运用检验测量器具。
出货检验员岗位描述:根据质量要求,控制出厂产品质量,保证出厂的产品质量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出货检验员工作权限:1、对本职工作有监督权,有对不合格产品禁止通过的权利。
2、对本部门工作有执行权和建议权。
3、对不合格产品(包括外协产品)提出返修权。
4、对不合格产品(包括外协产品)的叫停权。
出货检验员衡量标准:1、计量器具的准确性。
2、对不合格品处理的及时性。
3、客户反馈问题分析、处理的及时性。
4、成品检验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5、品质历史记录的健全性。
总则1.1制定目的为加强产品之品质管理,确保出货品质稳定,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凡本公司制造完成之产品,在出货前之品质管制,悉依本规定执行。
1.3权责单位(1)品管部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定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检验规定2.1成品入库检验成品入库前,依《最终检验规定》采取逐批检验入库之方式,每一订单之成品可以以一批或数批之方式交验入库。
2.2成品出货检验同一订单(制造命令)之成品入库完成后,在出货之前,应进行成品出货检验。
检验方式如下:(1)由客户派员或客户指定验货机构人员对产品进行出货检验。
(2)客户授权由本公司品管部派员作出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品出货检验规范
成品出货检验规范
一、目的
成品出货检验的目的是确保出厂产品的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和标准,保证产品达到一定的质量水平,并降低退货和索赔的风险。
二、检验范围
成品出货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
1.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的外观、标识、标牌等是否符合要求。
2. 尺寸检验:检查产品的尺寸、重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3. 功能性检验:检查产品的性能是否正常,功能是否完好。
4. 规格检验:检查产品的规格、材质等是否符合要求。
5.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6. 检验证书:检查产品是否附带检验证书,证书的内容是否齐全、准确。
三、检验标准
成品出货的检验标准应根据客户的要求和标准来制定,同时可以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
检验标准应明确产品的合格标准和不合格标准,并对不合格项目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类。
四、检验方法
成品出货的检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客户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目测检验:通过直接观察产品的外观和指标进行检验。
2. 量测检验:通过使用量具和仪器进行尺寸、重量等指标的测量和检验。
3. 功能性测试:通过使用产品进行实际操作,测试产品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正常。
4. 化验检验:通过取样并进行化学分析,检验产品的化学成分是否合格。
5. 抽样检验:通过从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从而推断整个批量产品的质量状况。
五、检验记录
成品出货检验应做好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检验日期、时间和地点。
2. 检验项目和要求。
3. 检验结果和判定。
4. 不合格项目的描述和分类。
5. 可能原因和改进措施的记录。
6. 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六、检验报告
成品出货检验应及时生成检验报告,并将报告发送给客户。
检验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检验日期、时间和地点。
2. 检验项目和要求。
3. 检验结果和判定。
4. 不合格项目的描述和分类。
5. 可能原因和改进措施的建议。
6. 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七、退货和索赔
如果产品在成品出货检验中被判定为不合格,应根据合同和协议的要求进行退货和索赔。
公司应及时处理退货和索赔事宜,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八、审查和改进
对成品出货检验规范的执行应定期进行审查和改进,确保检验规范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分析检验记录和报告,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成品出货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以上是成品出货检验规范的一些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和行业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细化。
最终的目标是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确保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