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吉象王宏建艺术学概论真题习题题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A卷及答案

北京新圆明职业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艺术学概论》期末试卷A卷考试时间_100_分钟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艺术教育是_______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_______________。
2、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3、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
4、中国园林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两大体系。
512345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有几种主要看法?2一、填空12345二、简答12345、1.反馈。
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论述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2、“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
第一,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第二,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主体性。
第一,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王宏建艺术概论习题集

王宏建艺术概论习题集!!!王宏建艺术概论的习题一、填空题1. 艺术起源说有2.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3. 马克思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论是指和。
4. 美术的主要特征是:、。
5. 艺术发生理论“游戏说”又称为理论。
6.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的继承性;二是艺术作品的继承;三是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7. 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8. 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9. 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二是作者的10. 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11. 工艺美术所追求的一般标准是与相统一。
12. 依据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艺术可分为艺术、艺术艺术和艺术四个类型。
13. 艺术的创作过程可大致分为、、和三个阶段。
14. 艺术作品的内容由和两种因素构成。
15. 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和。
16.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是艺术中的艺术。
17. 天鹅舞是艺术中的艺术。
18. 口技是艺术中的艺术。
19.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是艺术中的艺术。
20. 巴黎圣母院是艺术中的艺术。
21. 五针松是艺术中的艺术。
22. 龙灯是艺术中的艺术。
23. 金顼链是艺术中的艺术。
24. 鲁迅的《阿Q正传》艺术中的艺术。
25. 郭沫若的《屈原》是艺术中的艺术。
26. 相声《打电话》是艺术中的艺术。
27. 电视剧《公关小姐》艺术中的艺术。
28. 京剧《打渔杀家》是艺术中的艺术。
29. 《红高梁》影片艺术中的艺术。
30. 快板书《奇袭白虎团》艺术中的艺术。
31. 颐和园是艺术中的艺术。
32. 断臂维纳斯是艺术中的艺术。
33. 艺术的创作方法有。
34. 造型艺术可分。
35. 语言艺术可分。
36. 综合艺术可分。
37. “解衣般礴”是中国画的范畴与命题,其意思是。
38. 顾恺之的《洛神赋豳》采用画法;39.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采用画法;40.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采用画法。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简略试题(全12章)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
“道”不仅是文艺本质,而且是文艺内容,“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
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 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
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
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
艺术鉴赏是“消费阶段”.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第二节艺术特征3.艺术特征论述: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考研参考100题共114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考研参考100 题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5版)章节题库-艺术创作【圣才出品】

下编艺术系统第10章艺术创作一、填空题艺术创作过程分为生活体验、()、()三个基本阶段。
(湘潭大学2017年研)【答案】艺术构思;意向物化【解析】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逻辑上讲,这一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阶段。
生活体验是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与思考。
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或准备阶段。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
艺术构思过程实质上是一个高度理想化、典型化的创造艺术形象的过程。
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活动,是艺术创作最后一个重要环节。
二、选择题1.明代画家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其中“搜尽奇峰”属于艺术创作过程中的()。
(湘潭大学2016年研)A.艺术理解B.艺术体验C.艺术鉴赏D.艺术表现【答案】B【解析】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此,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历代艺术家们在这方面都有着许多深切的感受和体会。
如唐代画家张璪有一句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强调画家要向大自然学习,这也是对于绘画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一个精辟独到的概括。
清代绘画大师石涛也有一句名言,叫作“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本人正是数十年遍游祖国山山水水,把客观的山川景物通过主观的感受和理解熔铸为独具特色的山水画。
如果石涛不是一生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就不可能在自己的画中如此创造性地把握大自然的神韵和律动,他也不可能成为承先启后的一代绘画大师。
2.审美创作的心理活动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湘潭大学2016年研)A.审美愉悦B.审美期待C.审美趣味D.审美想象【答案】D【解析】审美创作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和审美想象。
审美感知是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
艺术概论测试题(彭吉象)PPT

12.北京的颐和园属于( ) A.私家园林 B.欧洲园林 C.岭南园林 D.皇家园林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北京颐和园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北京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坐落于北京西郊, 最初为清朝皇帝的行宫和花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 面积约290公顷。
13.影片《大独裁者》、《摩登年代》的作者是( ) A.爱森斯坦 B.让·加本 C.卓别林 D.嘉宝 【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电影艺术常识。 【应试指导】卓别林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喜剧演员,现代喜剧电影
3.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流派是( ) A.神学 B.儒学 C.实用主义 D.玄学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与哲学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玄学是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也是当时主要的哲学流
派,对当时的文化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诗歌、书法领域。
4.大众传播学者所说的“靶子”是指( ) A.传播主体 B.传播媒介 c.艺术信息 D.受传者 【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艺术传播。 【应试指导】大众传播学者把受传者称为“靶子”,因为受传者是 艺术传播活动中接收到艺术信息的受众,是艺术接受的主体,是艺术 作品的欣赏者和消费者。
(2)作品描绘了炎热的夏天,一群衣着破烂不堪的纤夫迈着沉重而 疲惫的步伐,拖着货船,在伏尔加河畔艰难前行的情景。画面中11个 男人,老弱病残,或低眉顺眼以示驯服,或无可奈何地哀叹,或流露 出反抗的愿望。这是被奴役者的群像,束缚在胸前与肩头的纤绳,是 难以挣脱的锁链。他们拼死挣扎,步履蹒珊地拉扯着逆流而上的帆船, 帆船的桅杆顶端有一个醒目的标志:俄罗斯的三色旗。正是这一群帝 国的奴隶,在牵引着苦难的俄罗斯缓慢地前行。纤夫们以后的历程, 将会是更为艰辛:纤夫们会跌倒,然后爬起;会昏迷,然后醒来;会绝 望,然后又重新燃起希望……在这幅画的色调里,充满了贫穷、饥饿 和辛酸的影子,这幅作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象征意蕴,展示了一个古 老民族挣扎、抗争的身影,直至今天,仍然富有教育意义。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各题型问题

一、名词解释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
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
而这个“美本身”拍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
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
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摹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
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
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
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
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
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
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
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
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5、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首先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名著——《美育书简》中提出。
在该书中,美育的概念已不局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特定方式之义。
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情与理性等基本人生哲学命题出发,从而成为人的重新认识自我并获得自由、和谐之发展。
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的更为寓义广阔的审美教育。
由此美育便被提升到了一个全面培养、发展人的即社会普遍教化的意义高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自隋志强的《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解析:艺术学概论》上编艺术总论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四、名词解释1.艺术四要素(2006年山东大学考题)2.不平衡关系(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艺术的形象性特征(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艺术真实(2007年山东大学考题、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审美关系(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艺术的民族性(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7.审美(2011年广州美术学院考题)8.艺术符号(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主观精神说(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10.文化工业(2013年清华美院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艺术的本质”。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3.试述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特征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4.艺术生产理论对艺术学研究的启示。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6.结合作品实际阐述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不平衡规律。
(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7.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
(2008年山东大学考题)8.为什么说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010年南师大考题)9.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0.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关系。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11.艺术形象的基本特征。
(2007年聊城大学考题)12.什么是艺术的主体性特征?(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3.艺术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意义。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14.试论述艺术中“再现”与“表现”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5.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是什么?(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六、论述题1.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举例说明。
(艺术门类不限)(2007年昆明理工大学)2.举例论述艺术的主体性特征。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010年聊城大学考题)3.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4.作为商品的艺术为什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第二章艺术的起源四、名词解释1.模仿论(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艺术起源的游戏说(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艺术起源的巫术说(2013年河南大学考题)4.表现说(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五、简答题1.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哪几种主要观点。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007年四川大学考题)(2006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2007年山东大学考题)(2007年昆明理工大学考题)(2007年武汉大学考题)(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评述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010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3.艺术起源的“摹仿说”。
(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黑格尔的理念说与柏拉图的理式说有什么分别?(2011年广州美院考题)5.简答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六、论述题1.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你认为如何?试作论述。
(2007年厦门大学考题)(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考题)(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四、名词解释1.艺术功能(2011年河北大学考题)2.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007年四川大学考题)3.艺术教育(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4.艺术的教育功能(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艺术具有的三种社会功能。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考题)(2007年昆明理工大学学考题)(2007、2008、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如何理解艺术的审美功能。
(2006年四川大学考题)3.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
(2013年辽宁大学考题)4.简论审美教育的目的性。
(2007年武汉大学考题)5.席勒《美育书简》的主要内容。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六、论述题l.论述艺术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
(2008年厦门大学考题)2.举例论述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010年聊城大学考题)3.从美育和艺术教育的关系上,分析艺术教育在高校美育中的作用。
(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4.为什么艺术必须寓教于乐。
(2011年广州美院考题)第四章文化系统中的艺术四、名词解释1.文化(2008年山东大学考题)2.《诗学》(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康德(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4.朱光潜(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艺术文化学(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6.“主旋律”(2013年上海戏剧学院考题)7.数字艺术(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五、简答题1.艺术学和美学的关系是什么?(2006年河北大学考题)2.浅谈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2007年厦门大学考题)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010年聊城大学考题)(2008年聊城大学考题)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011年青岛大学考题)(2011年河北大学考题)5.阐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6.艺术与科学具有什么样的相互关系?举例说明。
(2011年聊城大学考题)(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007年河北大学考题)7.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
(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8.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区分。
(2012年河北大学考题)9.简要阐述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0.从艺术与科学的区别来简要回答艺术品应具有的特征。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考题)六、论述题1.巴尔扎克说“艺术乃德行的宝库”请论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近年来《阿凡达》等3D立体电影受到观众们的热捧,试联系实际分析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试论政治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
(200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题)4.如何理解克莱夫·贝尔所说的“一切艺术家都属于宗教型”?(2007年武汉大学考题)5.我国历来有以人论艺、知人论艺的传统,请结合艺术史知识,论述艺术家的道德修养与其艺术成就的关系。
(2006年河北大学考题)中编艺术种类第五章实用艺术四、名词解释1.实用艺术(2013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013年辽宁大学考题)2.空间艺术(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园林(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4.工艺美术(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陈设工艺(2011年广州美院考题)6.公共艺术(2007年中山大学考题)7.饕餮纹(2013年河南大学考题)8.青花(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四、简答题1.黑格尔是如何划分艺术类型的?并作简要分析。
(2006年河北大学考题)2.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考题)3.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有哪些?(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4.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的联系与区别。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5.请简述工艺美术的分类。
(2013年辽宁大学考题)六、论述题1.论述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2009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2.简论“实用艺术”中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2011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论述包豪斯的设计风格、历史作用和影响及其历史局限性。
(2007年四川大学考题)4.《拉奥孔》中是怎样划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
(2010年北京大学考题)第六章造型艺术四、名词解释1.视觉艺术(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造型艺术(2010年聊城大学考题)3.直观性(2008年厦门大学考题)4.(造型艺术中的)瞬间性(2007年厦门大学考题)5.富春山居图(2011中国传媒大学考题)6.野兽派(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7.毕加索(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8.塞尚(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六法”(2010年中山大学考题)10.中国画(2013年深圳大学考题)11.雕塑艺术(2007年厦门大学考题)12.罗丹(2010年山东师范大学考题)13.纪实主义摄影(2011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14.吴家样(2013年广州美院考题)15.《艺舟双楫》(2013年广州美院考题)16.蛋胶画(2013年广州美院考题)17.书画同源(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8.工笔(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9.样式主义绘画(2013年河南大学考题)20.视觉设计(2013年深圳大学考题)五、简答题1.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00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2.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考题)3.请说明造型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的审美特征。
(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4.中国画有哪些特点?(2009年厦门大学考题)5.如何理解书法艺术的特点。
(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考题)6.简述书法艺术的语言。
(2007年四川大学考题)六、论述题关于书画同法之我见。
(2007年四川大学考题)第七章表情艺术四、名词解释1.表情艺术(200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考题)(2010年聊城大学考题)(2008年聊城大学考题)2.交响乐(2013年深圳大学考题)3.标志音乐(2010年南师大考题)4.协奏曲(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5.旋律(2011年广州美院考题)6.节奏(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7.以声表情(200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题)8.摇滚乐(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群舞(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0新秧歌运动(2013年上海戏剧学院考题)五、简答题l.简述音乐艺术的主要特征(2006年曲阜师范大学考题)(2007年河北大学考题)2.简述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
(2007年武汉大学考题)3.简述舞蹈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种类与特征有哪些?(2012年河北大学考题)4.请简述舞蹈形象的特点。
(2013年辽宁大学考题)5.简述音乐的种类(2013年广州美院考题)第八章综合艺术四、名词解释1.综合艺术(2006年四川大学考题)(2009年聊城大学考题)2.戏剧(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3.悲剧(2005年清华大学考题)(2011年广州美院考题)(2007年武汉大学考题)4.间离效果(2007年武汉大学考题)5.戏曲程式(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6.京剧四大名旦(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7.类型片(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8.电视电影(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9.蒙太奇(2013年华南理工大学考题)10.新现实主义电影:(2012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1.肥皂剧(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2.情景剧(2010年南师大考题)13.表演艺术(2013年辽宁大学考题)14.戏剧冲突(2012年山东大学考题)15.南戏(2012年武汉大学考题)16.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2012年武汉大学考题)17.南焦北黄(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18.《党同伐异》(2012年武汉大学考题)19.希区柯克(2012年武汉大学考题)20.“三一律”(2013年西北师范大学考题)21.现代西方演剧派(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2.古装新戏(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3.舞台气氛(2013年上海戏剧学院考题)24.30年代诗意现实主义电影(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5.电视时间(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6.固定镜头(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27.推拉镜头(2013年中国传媒大学考题)五、简答题1.简述你对悲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