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解析
2016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详解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B【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以教师、课堂与书本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强调教学要遵循儿童的需要与兴趣。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知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解析】德育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因素的教育,其中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材料中小林的行为属于“犯错不自觉”,明知道自己在犯错,却不能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缺乏克服错误的道德意志。
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
2016 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附答案解析

2016 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遗传B. 环境C. 个体差异D. 个人努力[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境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也忽视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属于“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 夸美纽斯和杜威C. 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 赫尔巴特和杜威[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最主要是由于两人的“传统教学三中心”和“新三中心”。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苹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最缺乏( )。
A. 道德认识教育B. 道德情感教育C. 道德意志教育D. 道德行为教育[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
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从层次上看,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学制,它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层次。
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A. 生活性B. 计划性C. 组织性D. 系统性[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B、C、D 项是学校教育的特点,而生活化针对的是家庭教育。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
A. 历史法B. 问卷法C. 观察法D. 文献法[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解析: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年上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小学)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2.请按照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月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 .②③④⑤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_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国考《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 环境C. 个性差异D. 个人努力【答案】B。
2. 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 夸美纽斯和杜威C. 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 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
3. 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中公教师网提供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
4. 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B。
5.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A。
6.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
7. 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 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中公教师网提供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答案】B。
9.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考生版)

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考生版)试卷题量:31题试卷总分:150分试卷限时:120分钟测评/引用码:8s094fm一、单项选择题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个体差异D、个人努力2、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最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1、幼儿教育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 4、成人教育5、高等教育A、1、2、3、4B、1、2、3、5C、1、2、4、5D、2、3、5、4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7、儿童发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
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重分数B、注重起伏C、注重分配D、注重转移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说明思维具有(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独立型B、依存性C、整体型D、系列型11、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斯纳金C、班杜拉D、桑代克12、小英到医院打完针后,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现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略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14、荀子在《劝学篇》中描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16年上半年《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的课程属于()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答案:D解析:美国学者古德莱德认为存在五种不同的课程:(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
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的课程是运作的课程。
2.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这说明思维具有()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所蕴含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A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学要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这属于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小林有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苹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常考)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表现为能够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道德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
5.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观察法的概念。
6.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解析:夜盲症是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的。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个体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B【名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决定作用,故选B2.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答案:D【名案】: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着头回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最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名案】:小林知道自己不应该拿别人的苹果,但忍不住去拿,说明他有基本的道德认知,但是意志品质比较薄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故选C。
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1、幼儿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4、成人教育5、高等教育A.1、2、3、4B.1、2、3、5C.1、2、4、5D.2、3、5、4答案:B【名案】: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
故选B。
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答案:A【名案】:BCD是学校教育的特点,而生活化针对的是家庭教育。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答案:C【名案】:题干中的对事物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说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进行的研究,说的是观察法。
7.儿童发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主要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A【名案】:夜盲症主要缺乏维生素A,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鱼类富有丰富的维生素A,最宜夜盲症患食用,可以预防干眼病、夜盲和各种角膜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
老师批评他: “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
”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
”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11.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斯金纳C.班杜拉D.桑代克12.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
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B.泛化C.焦虑D.移情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14.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直观性原则15.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将“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
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16.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容。
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A.横向组织B.水平组织C.纵向组织D.综合组织17.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的重要依据的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标18.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19.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过程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20.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既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又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
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A.综合性B.均衡性C.选择性D.时代性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学生为本”。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材料题一: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积累素材。
谁知不久,小强爸爸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对唐老师大吼:“老师,为啥娃儿回家作业不做,就玩泥巴?”唐老师没有生气,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先读一篇作文给您听,可以吗?”于是,唐老师就把小强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读了一遍,大致内容是:周末,他用泥巴好不容易制成了一辆“新型坦克”,很是得意,不料老爸一见,就将他的“成果”狠狠地摔个粉碎,还骂自己不务正业,他非常难过……读罢文章,唐老师给家长讲明为什么要安排孩子回家做这样的作业,家长听后,连声道歉,说:“是我不对,我还以为您就是让学生玩呢!”问题:(1)评析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
(10分)(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0分)25.材料题二:杨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
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
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
”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
丙猴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
问题:(1)评析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
(10分)(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10分)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
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
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 为美术)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
(10分)(2)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12分)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估算与精算的区别。
(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1.下M 各敝炸建必桦。
计的?(1)(*4小孕虫字鼻〉而592](•大约是《)M.(2)小俱号分仲打手106 4大句无()个. (3)木模看争4.688人.大与JU )人. (4)#个大&今彳收橘子1328十走.大的建() + £. I 剑宁犬一。
的千明犬度景.62及耒•他从供网理尖走到 堪义关走了 252,.株场大 的款,夕米?49 x 104 ・ (尤) 少用小手布手室612人, 会9有述4的小芋19所. 金9灼看,少名小学生?4盛略从弥4<飞点南级. 行d 天17000十米,如 果它,艾P78O 十彖. 20天他飞费3?Look and read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英语课程创设情境的方法。
(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Our schoolAsk and answer W G con... read • sing and ckn» • play basketbal • Wtw&? • h the boil • inlhe Itorary• hlheplaygrDundSl;WhaFslh 剧hart?S2 It s ...Sl:ls1hisrthcrt,…?S2 丫电 it i A Mo. its... d&adandmaktiLook ar the picfurQTNs is my school It Is big and nice.Ttus is oir We read qnd write in rt.This Is our IbFaiy, We can read In ILThis is tha hall. We con sing and dance in it.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
(10分)(2)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前滚翻动作方法:直立,蹲撑,两手与肩同宽。
体前撑垫,两脚蹬地(腿蹬直),重心前移,使头后、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当滚至背部着垫时,迅速屈膝收腿,两手抱小腿,团身向前滚动成蹲立。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前滚翻”的教学重点、难点。
(10分)(2)如指导水平二年级的学生练习前滚翻,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 美术语言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哪些?(10分)(2)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f .) 布点心hOtMn»fiihlxuA <MiM«l*xlngi*lc* yl I* c ,”,@9tO thuflnQ ihl k* *1 de 既网勺制作的这些形态&异、色彩丰富.装 饰可瓷的hui <iiOn <ln;h*n »hl y*uh*ok4n yAuMocht c»* v*i>' •*> fo 花点心真n 又好酒又好吃.多诱人呀!1 .说一fit. i.活中你还见过什么禅的花点心?参考答案1.B【解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
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这句话强调了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D【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以教师、教室与书本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是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强调教学要遵循儿童的需要与兴趣。
3.C【解析】德育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方面因素的教育,其中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材料中小林的行为属于“犯错不自觉”,明知道自己在犯错,却不能控制自己的错误行为,缺乏克服错误的道德意志。
4.B【解析】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
成人教育不属于正规的制度化的教育。
5.A【解析】家庭教育,是在家庭内由父母或其年长者对新生一代和其他家庭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
家庭教育具有生活性、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局限性等特点。
学校教育是具有计划性、组织性与系统性的教育。
6.C【解析】观察法是一种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研究目标,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其他手段和仪器,注视事物的现象、探寻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A项,历史法,即通过对人类已有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分析,认识教育现象和发现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B项,问卷法,即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D项,文献法,即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图书、作业、作品、试卷等,全面、准确地掌握所要研究课题的研究情况,从而获得对所研究事物的新的认识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