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八中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英语)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第二次月考(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 5分,满分7. 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buy?A. FoodB. DrinksC. Flowers2.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A. TeachersB. StudentsC. A teacher and a student3. How often does the man play basketball?A. Once a week.B. Twice a week.C. Twice a month.4.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Two children playing a ball.B. Two lines connecting a ballC. Two lions playing a ball.5.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Waitress and guest.B. Salesgirl and customer.C. Hostess and guest.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 5分,满分22. 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后,你将有时间来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6. Where does the composition take place?A. In the theatreB. At the entranceC. At the box-office7. Why is the woman allowed into the theatre with her dog?A. Her dog is very clever.B. She has got a ticket for it.C. There’re few people ther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10题8. What is the main topic of the conversation?A. Watching football games.B. Meeting football players.C. Cheering in the stadium.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A. He doesn’t like football at all.B. she is too busy to go to the stadium.C. She likes watching football games on TV.10. What does the man like to do?A. Watch football games in person.B. Photo football games with his camera.C. Cheer for his favorite football players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题11. When did the man arrived at the class?A. At 8:10B. 8:50C. 9:0012. How did the man come to the school?A. By busB. By bikeC. By car13. What season is it now?A. SpringB. AutumnC. Winter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题14.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 At a store.B. In a hotel.C. On the street.15.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A. A comb.B. A toothbrush.C. Tooth paste.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tore?A. It’s difficult to findB. It’s open around the clockC. It’s around the corner.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17. What could Nicolas do at eighteen months?A. He could learn French.B. He could read the newspaperC. He could take telephone messages.18. Why was Nicolas bored and unhappy at the two schools?A. He had too much homeworkB. He couldn’t learn anything special.C. His teachers often corrected his spelling.19. Who offered to help Nicolas finally?A. His classmatesB. His parentsC. A college.What is Nicolas’ life like now?A. Busy without any social life.B. Busy, full and interesting.C. Busy at college and free at home.第二部分. 语言知识运用第一节.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15分)21. ---- Oh no! This stupid computer has crashed again!----Well, you can try ________ one , since there are so many available.A. anotherB. otherC. the otherD. others22. My morning ________ includes jogging in the park and reading newspapers over breakfast.A. routineB. actionC. drillD. regulation23. ----Who are you waiting for?----_________ us a lecture this afternoon.A. The professor wants to give C. The professor will giveC. The professor about to giveD. The professor to give24. The Summer Palace is really beautiful. In fact, I doubt whether China has ________ park.A. a more beautiful C. a most beautifulC. the most beautifulD. a beautiful25. Washing machines made by China have won ________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Haier has become _________ popular name.A. the; anB. the; 不填C. a; theD. 不填; a;26. My English teacher’s humor was _________ make every student burst into l aughter.A. so as toB. such thatC. so thatD. such as to27. He is honest and warm-hearted_________ is why we trust him.A. ItB. ThatC. ThisD. These28. Victor apologized for _________ to inform me of the change in the plan. .A. his being not ableB. his not being ableC. him not to beD. him to be not able29. The questionnaire takes _________ ten to fifteen minutes to complete and can be used along with the assessment interview.A. punctuallyB. approximatelyC. mainlyD. precisely30. It is _______ to spend money on preventing illnesses by promoting healthy living rather than spending it trying to make people ________ after they are ill.A. good; goodB. well; betterC. better; betterD. better; good31. _______ in some rural schools that the teacher is even unable to walk through the rows of desks.A. The classroom is as crowdedB. So crowded is the classroomD. As crowded the classroom is D. The classroom is such crowded32. It was the training ________ he had as a young man _________ made him such a good engineer.A. what; thatB. which; thatC. that; whichD. that; what33. Mr. Frank asked me a question________ I could go with him to ________ he called the Treasure House the next week.A. that; whichB. whether; thatC. whether; whatD. that; where34. There are several guests sitting in the sofa by the window, but ________ are known to me.A. neitherB. noneC. no oneD. all35. Peter has been busy these days and seldom _________ to come over to have a chat with me.A. doesn’t he have timeB. does he have timeC. he has timeD. he hasn’t time第二节. 完形填空(每空1. 5分,共30分)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英语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第一卷(共三部分,115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20分高考资源网)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y is the woman unwilling to have another piece of meat pie?A.She is full.B.She doesn’t like it.C.She is on a diet.2.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At an airport.B.In a post office.C.In a cafe.3.What do we know about Bob?A.Bob is taking photos.B.Bob has many cameras.C.Bob is crazy.4.Where does the woman probably go for her holiday?A.The countryside.B.A forest.C.A beach.5.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peakers?A.The woman likes scary films very much.B.The man is going to see the film.C.Neither of them cares much for scary films.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2019—2020学年度安徽省合肥八中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高中物理

2019—2020学年度安徽省合肥八中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高中物理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讲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专门大的物体,其加速度能够专门小,能够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专门大D.加速度数值专门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专门快变大2.某同学身高1.6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竞赛,起跳后躯体横越过了1.6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m/s2〕〔〕A.1:6m/sB.2m/sC.4m/sD.7.2m/s3.如下图为A、B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图像,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可知〔〕A.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动身B.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C.t2秒末两质点相遇D.0~t2秒时刻内B质点可能领先A4.如下图,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有可能是〔〕A.μ1=0,μ2=0B.μ1=0,μ2≠0C.μ1≠0,μ2=0D.μ1≠0,μ2≠05.如下图,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步增大的水平拉力F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那么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正确的选项是〔〕6.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2m/s,1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6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①位移大小可能等于2m。
②位移大小可能大于6m。
③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4m/s2。
④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6m/s2。
那么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从塔顶开释一个小球A,1s后从同一地点再开释一个小球B,设两球都作自由落体运动,那么落地前,A、B两球之间的距离〔〕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8.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5s内先后通过路旁相距50m的电线杆,通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是15m/s,那么通过第二根电线杆的速度是〔〕A.3m/s B.5m/s C.8m/s D.10m/s9.作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A、B两点的速度分不为V A和V B,通过A和B的中点的速度为V C ,且V C =21〔V A +V B 〕;在AC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CB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整度为a 2,那么〔 〕A .a 1=a 2B .a 1>a 2C .a 1<a 2D .不能确定10.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同向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刻内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刻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且V 1≠V 2,那么 〔 〕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无法比较11.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赶忙反弹,那么V – t 图象为图中的〔取向上为正〕〔 〕12.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 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运动。
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如图所示,小明正在擦一块竖直放置的黑板,可吸附在黑板上的黑板擦质量,小明施加给黑板擦的黑板平面内的推力大小为,方向水平,黑板擦做匀速直线运动。
重力加速度g 取,2023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考试物理试卷则关于黑板擦所受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力大小为5 NB. 摩擦力沿水平方向C. 黑板擦所受摩擦力与推力大小成正比D. 黑板擦吸附在黑板上静止时不受摩擦力2.如图所示,图1是不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图;图2为光电效应原理图,某种单色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上时,电流表有示数;图3为氢原子的能级图,有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图4为放射性元素剩余质量m 与原质量的比值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1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B. 图2中,用频率更低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电流表一定没有示数C. 图3中,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D. 图4中,的半衰期是5700年,则100个经过5730年还剩50个3.如图所示,相距l 的两小球A 、B 位于同一高度h ,现将A 向右水平抛出的同时,B 自由下落,重力加速度为g 。
不计空气阻力,在与地面发生第一次碰撞前要想A 、B 能够相碰,A 水平抛出的速度v应该满足的条件是A. B. C. D.4.如图1为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S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沿逆时针方向以角速度匀速转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线圈从图1所示位置转过时是图2的计时起点B. 每经过图1所示位置1次,电流方向改变1次C. 若线圈的匝数为20,则电动势的最大值是20VD. 若增大线圈转动的角速度,则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增大5.如图所示,已知空间站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
安徽省合肥八中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2)

20XX年中学测试中学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21-2021学年度安徽省合肥八中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Fe 56 Cu 6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将正确答案转涂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B.100mL2.0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 AC.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 AD.常温常压下,20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是一种较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C.胶体加入某些盐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溶液也能发生丁达尔现象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气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失电子难的原子,容易获得的电子4.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时,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上至刻度线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5.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Cl是非电解质B.NaCl溶液是电解质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6.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不同密度的C3H4和C3H6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 == BaSO4↓B.铜片加入稀硝酸中:Cu + 2NO3-+ 4H+ == Cu2+ + 2NO2↑+2H2OC.FeBr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2Fe2++2Br-+2Cl2 == Br2+4Cl-+2Fe2+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Ba(OH)2两溶液混合:HCO3-+ Ba2+ + OH-== BaCO3↓+H2O8.氢化钙可以作为生氢剂(其中CaH2中氢元素为-1价),反应方程式如下:CaH2+2H2O == Ca(OH)2+2H2↑,其中水的作用是()A.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D.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9.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其正确的是()10.有BaCl2T 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
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

合肥八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月考物 理 试 题考试说明: 1.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的一律无效; 3.考试内容:①直线运动;②牛顿运动定律。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1所示,则该质点的位移x (从0t =开始)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为图2中的哪一个? ( )2.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 、B 、C 三点,AB=BC,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为a 1,在BC段的加速度为a 2,且物体在B 点的速度()2B A C v v v =+,则有 ( )A .12a a >B .12a a <C .12a a =D .不能确定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的速度大小为4m/s,1秒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m/s ,某同学对该物体在这1秒内的运动进行如下分析: ①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②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 ③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 2④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 2,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4.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内的位移为x 1,第2个t 内的位移为x 2,则物体在第一个t 末的速度是 ( )A .21x x t - B .21x x t +C .212x x t+D .212x x t-5.如图3所示,位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Q 的两段绳都与斜面平行。
已知Q 与P 之间, P 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
若用一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 ( )A .4cos mg μαB .3cos mg μαC .2cos mg μαD .cos mg μα6.如图4所示,在具有水平转轴O 的圆柱体A 点放一重物P ,圆柱体缓慢地匀速转动,P 从A 转至B 过程中与圆柱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P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图5中表示正确的是 ( )7.如图6所示,小球和小木块通过轻细绳悬挂在光滑的定滑轮上,小球与光滑墙壁相接触,杆一端连接小球,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墙上,已知060αβ==,小球与小木块的质量关系为m 1=m 2,则小球所受的力的个数为(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8.如图7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大了,这一现象表明()A.电梯一定是在下降B.电梯一定是在上升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下D.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9.如图8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m、2m、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
安徽省合肥八中—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理科)全国通用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I={1,2,3,4},A={1},B={2,4},则=⋃B C A I ( ) A .{1} B .{1,3} C .{3} D .{1,2,3} 2.若集合A={1,m 2},B={2,4},则“m=2”是“A ∩B={4}”的 (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曲线),2(2e e y x 在点=处的切线与坐标轴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249eB .22eC .22eD .2e4.设)(x f 为可导函数,且12)1()1(lim-=--→xx f f x ,则曲线)(x f y =在点))1(,1(f 处的切线的斜率是( )A .-2B .-1C .21 D .25.设函数⎩⎨⎧≤>+-=-)4(2)4( )1(log )(43x x x x f x 的反函数为=+=--)7()81()(11a f a f x f ,则,且( )A .-2B .-1C .1D .26.函数))((R x x f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0<a<1时,函数)(log )(x f x g a =的单调区间是( )A .]21,0[B .),21[)0,(+∞⋃-∞C .]1,[+a aD .)1,21[)0,(⋃-∞7.函数)65(log 221+-=x x y 的单调减区间为( )A .),25(+∞B .)2,(-∞C .)25,(-∞D .(3,+ ∞)8.设函数)(x f 定义在实数集上,它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且当1≥x 时,13)(-=xx f ,则有 ( )A .)32()23()31(f f f <<B .)23()31()32(f f f <<1321239.设)()()(|,13|)(b f a f c f a b c x f x >><<-=且,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bc33>B .ab 33>C .233<+acD .233>+ac10.若]),[(3||b a x y x ∈=的值域为[1,9],则a b a 222-+的取值范围是 ( )A .[2,4]B .[4,12]C .[2,23]D .[4,1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安徽省合肥八中-度上学期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估量.(liàng)箴.言(chēn)鞭辟.入里(pì)扪.心自问(mén)B.狡黠.(x iá)应.届(yīng)稗.官野史(bài)不容置喙.(huì)C.殷.红(yān)精髓.(suí)妍媸毕露.(lòu)风尘仆仆.(pú)D.发难.(nà)溘.然(kè)惊魂甫.定(fǔ)解.甲归田(xiè)2.下列各句中,中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B.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C.知识经济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D.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出发,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和外国朋友一样,我们自己也是喜欢民族的、传统的形式和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
B.人类文化史上的大浩劫——秦始皇的焚书,中世纪的精神桎梏,各个王朝的文字狱,法西斯对文化的杀戮——并不曾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真正中断、灭亡。
C.学校没有一个人否认今年能在教学上开创一个新局面不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D.目前,克隆动物的成功率只有2%,克隆人的难度更高,“克隆”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都很差。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独自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
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中学测试中学试题试卷科目:年级:考点:监考老师:日期:2021-2021学年度安徽省合肥八中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很大D.加速度数值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快变大2.某同学身高1.6m,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越过了1.6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取10m/s2)()A.1:6m/sB.2m/sC.4m/sD.7.2m/s3.如图所示为A、B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 t图像,已知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由图可知()A.两个质点一定从同一位置出发B.两个质点一定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C.t2秒末两质点相遇D.0~t2秒时间内B质点可能领先A4.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 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2有可能是 ( )A .μ1=0,μ2=0B .μ1=0,μ2≠0C .μ1≠0,μ2=0D .μ1≠0,μ2≠0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一木块,用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拉力F 拉着木块沿桌面运动,则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f 随拉力F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6.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2m/s ,1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6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①位移大小可能等于2m 。
②位移大小可能大于6m 。
③加速度大小可能等于4m/s 2。
④加速度大小可能大于6m/s 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A ,1s 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B ,设两球都作自由落体运动,则落地前,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 )A .保持不变B .不断增大C .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8.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5s 内先后经过路旁相距50m 的电线杆,经过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是15m/s ,则经过第二根电线杆的速度是( )A .3m/sB .5m/sC .8m/sD .10m/s9.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经过A 和B 的中点的速度为V C ,且V C =21(V A +V B );在AC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CB 段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整度为a 2,则( )A .a 1=a 2B .a 1>a 2C .a 1<a 2D .不能确定10.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同向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1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 2做匀速运动,且V 1≠V 2,则 ( )A .甲先到达B .乙先到达C .甲、乙同时到达D .无法比较11.一球由空中自由下落,碰到桌面立刻反弹,则V – t 图象为图中的(取向上为正)( )12.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率V 0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乙车先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率减小到0时,甲车也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做匀减运动。
为了避免碰车,在乙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时,甲、乙两车的距离至少应为( )A .a V 22B .a V 20C .a V 2320D .aV 20213.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 、B 、C 三点,位移S AB =S BC ,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3m/s ,在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那么物体在B 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 .4m/sB .4.5m/sC .5m/sD .5.5m/s14.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间,需时为t 。
现在物体由A 点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为a 1)到某一最大速度V m 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a 2)至B 点停下,历时仍为t ,则物体的( )A .V m 只能为2V ,无论a 1、a 2为何值B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a 2的大小有关C .a 1、a 2值必须是一定的D .a 1、a 2必须满足tVa a a a 22121=+⋅15.如图所示,A 、B 两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它们高度相等,长木板C 放在它们上面,用水平力F 拉木块A ,使A 、B 、C 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则( )A.A对C的摩擦力向右B.C对A的摩擦力向右C.B对C的摩擦力向右D.C对B的摩擦力向右16.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重量M,B为铁片,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拉力F的大小为()A.F=mg B.Mg<F<(M+m)gC.F=(M+m)g D.F>(M+m)g17.如图所示,轻绳OA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系在一个套在粗糙水平横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使物体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图中虚线位置,但圆环仍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拉力F,环与横杆间的静摩擦力f和环对杆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可能的是()A.F逐渐增大,f保持不变,N逐渐增大B.F逐渐增大,f逐渐增大,N保持不变C.F逐渐减小,f逐渐减小,N保持不变D.F逐渐减小,f逐渐增大,N 保持减小18.一物体在AB 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 长度足够长),其加速度如图所示随时间变化。
设向A 的加速度为正向,从t = 0开始,则物体的运动情况 ( )A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原位置 B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偏A 侧的某点C .先向A 后向B ,再向A 、向B 、4s 末静止在偏B 侧的某点D .一直向A 运动,4s 末静止在偏向A 侧的某点19.物体b 在力F 作用下将物体a 向光滑的竖起墙壁挤压,如图所示,a 处于静止状态,则有( )A .a 受到的摩擦力有二个B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随F 变化C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随F 的增大而增大D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20.如图所示,一个重为G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与水平面间的运摩擦因数为μ,用一个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推力F 推动木箱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动的水平分力等于 ( )A . cos FB .)sin /(cos θμθμ-GC .)tan 1/(θμμ-GD .θsin F二、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6+9=19分。
2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 点,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 .在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 .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其一方面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 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22.(1)读出下面图中游标卡尺与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游标卡尺读数为cm ,螺旋测微器读数为cm 。
(2)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流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
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
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cm 、CD 长为11.15cm 。
DE 长为13.73cm ,则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m/s 2,AB 的距离应为cm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或推导证明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6+7+8=21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一物体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最初3s和最后3s内所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6.5m 和4.5m,求:(1)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总时间和总路程。
2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球支撑面顶部有一小孔,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只小球(视为质点),通过一根穿过半球顶部小孔的细线相连,不计所有摩擦,请你分析(1)m2小球静止在球面上时,其平衡位置与半球面的球心连线跟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m1、m2,θ和R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2)若m2小球静止于θ=45°处,现将其沿半球面稍稍向下移动一些,则释放后m2能否回到原来位置?请作简析。
25.甲、乙两辆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平行双行道上同向行驶,当t =0时,乙车在甲车前面24m 处。
它们的运动规律分别为X甲=10t,X乙=t2。
(1)甲、乙分别做什么运动?(2)甲、乙两辆汽车能否有两次相遇?如果能,求出两次相遇的时刻和两次相遇处相距多远?如果不能,求出什么时刻两车距离有最大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