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八中2014届高三冲刺高考(最后一卷)数学理试题(扫描版)
14年高考真题——理科数学(安徽卷)-推荐下载

4 | a | , Smin
8|
a |2
,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5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
(16)(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 ABC 的内角 A, B,C 所对边的长分别是 a, b, c ,且 b 3 ,
(11)若将函数
f
x
sin
2x
4
的图像向右平移
个单
位,所得图像关于 y 轴对称, 则 的最小正值是______。
(12)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 a1 1 , a3 3 ,
a5 5 构成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则 q ________。
(13)设 a 0 , n 是大于 1 的自然数, 1 x n 的展开式为 a
P | 0 r | PQ | R, r R 。若 C 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 )
(A)1 r R 3 (B)1 r 3 R (C) r 1 R 3 (D) 1 r 3 R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0产中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2负料,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各试时类卷,管调需路控要习试在题验最到;大位对限。设度在备内管进来路行确敷调保设整机过使组程其高1在中正资,常料要工试加况卷强下安看2与全22过,22度并22工且22作尽2下可护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5试技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4置管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3技试资件且、术卷料拒管中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i 是虚数单位,z 表示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z=1+I,则iz +i·z = (A )-2 (B )-2i(C )2 (D )2i(2)“x <0”是ln (x+1)<0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A )34(B )55(C )78(D )89(4)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3,1t y t x (t 为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cos 4=,则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A )14 (B )214(C )2 (D )22(5)x , y 满足约束条件⎪⎩⎪⎨⎧≥+-≤--≤-+.022,022,02y x y x y x 若z=y-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的值为(A )21 或-1 (B )2或21 (C )2或1 (D )2或-1 (6)设函数f(x)(x ∈R )满足f(x+π)=f(x)+sinx.当0≤x≤π时,f(x)=0,则)623(πf = (A )21 (B )23 (C )0 (D )21- (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 )321+ (B )318+ (C )21 (D )18(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A )24对 (B )30对 (C )48对 (D )60对(9)若函数f(x)=| x+1 |+| 2x+a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 的值为(A )5或8 (B )-1或5(C )-1或 -4 (D )-4或8(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向量啊a , b , | a | = | b | = 1 , a ·b = 0,点Q 满足=2( a + b ).曲线C={ P | =a cos θ + b sin θ ,0≤θ<2π},区域Ω={ P | 0 < r ≤| | ≤ R , r < R },若C ⋂Ω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A )1 < r < R <3 (B )1 < r < 3 ≤ R(C )r ≤ 1 < R <3 (D )1 < r < 3 < R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 学(理科)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014年安徽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II卷第3至第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z=(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A )34 (B )55 (C )78 (D )89⎩⎨⎧C21 -1 ,则)623(πf = (A )21 (B )23 (C )0 (D )21-(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58·b+ b若C⋂Ω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A)1 < r < R <3 (B)1 < r < 3 ≤R(C)r ≤ 1 < R <3 (D)1 < r <3 < R列,则q= .(13)设a≠0,n是大于1的自然数,na x ⎪⎭⎫ ⎝⎛+1的展开式为.2210n n x a x a x a a +++若点A i (i ,a i )(i=0,1,2)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 .4,x 记.④若a b 4>,则Smin>0⑤若a b 2=,Smin=28a ,则a 与b 的夹角为4π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设△ABC 的内角A,B,C 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且b=3,c=1,A=2B. (Ⅰ)求a 的值;(Ⅱ)求⎪⎭⎫ ⎝⎛+4sin πA 的值.(I I )当x ∈[0,1] 时,求⎰)(x 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的x 的值。
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 E 1:y2=2p 1x (p 1>0)和E 2:y 2= 2p 2x(p 2>0),过原点 O 的两条直线 l1和2,1与1 ,2分别交于1 ,,的A 1A⊥地面ABCD 。
合肥八中2014冲刺高考最后1卷

合肥八中2014冲刺高考最后1卷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就基本性质而言,大众文化是一种非俗非雅、亦俗亦雅的新型文化形式。
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以商业利益为主要推动力的文化生产方式,大众文化必然力求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喜闻乐见。
所以,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就必须尽量平衡、兼顾、综合各种不同趣味、各种价值取向以扩大受众面。
从文化资源的角度看,大众文化是在传统的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共同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新型文化形式,它既不是传统精英文化的纯正血脉,也不是传统民间文学的嫡传,它具有兼容并蓄、统合“雅”、“俗”的特点,它是“雅”的“俗”化,是“俗”的“雅”化。
这就是说,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切有意义的文化因素,无论雅俗,都可以成为大众文化的宝贵资源。
②这是“大众文化”的理想状态,实际上由于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目前我们看到的大众文化产品就存在了两种类型的有悖于其“基本性质”的现象。
一可名之曰孤芳自赏、故作高深型。
二可名之曰唯利是图,以丑为美型。
一些从事大众文化制作的人员,大大低估了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准与审美能力,误以为只有凶杀、色情、能刺激耳目口腹欲望的东西才会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结果制造出一大批毫无艺术性的文化垃圾。
这些人至少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大众文化不是精英文化,也不是自生自灭、口无遮拦的流俗文化,它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评价系统。
其中最为基本的,或者说“准入”的标准是:在给人愉悦的基础上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③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人文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两种偏颇:一是站在传统的精英立场上对大众文化持轻蔑态度,自以为高雅,视大众文化为低俗,这种态度不仅表现出对文化发展趋势缺乏历史的洞察,而且也表现出现实文化参与能力的孱弱,结果只能是自我边缘化。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2014•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表示复数z的共轭复数.若z=1+i,则+i•=()代入+i•∴∴==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ρ=4cosθ,则直线l被的参数方程是=<=2,5.(5分)(2014•安徽)x、y满足约束条件,若z=y﹣ax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或﹣16.(5分)(2014•安徽)设函数f(x)(x∈R)满足f(x+π)=f(x)+sinx.当0≤x<π时,f(x)=0,则f()(()+sin)+sin+sin)+sin+sin+sin=sin+sin+sin==8+=21+.=66解:,﹣﹣﹣∴﹣≥,+1>﹣,+1或﹣时,﹣10.(5分)(2014•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1,•=0,点Q满足=(+),曲线C={P|=cosθ+sinθ,0≤θ≤2π},区域Ω={P|0<r≤||≤R,r<R}.若C∩Ω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不妨令=),=||中.已知向量、,||=||=1•=0不妨令=),=则(+,=co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1.(5分)(2014•安徽)若将函数f(x)=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φ个单位,所得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φ的最小正值是.﹣轴对称可得,)的图象向右平移﹣,﹣﹣,故答案为:.的等比数列列式求出公差,则由得:整理得:q=13.(5分)(2014•安徽)设a≠0,n是大于1的自然数,(1+)n的展开式为a0+a1x+a2x2+…+a n x n.若点A i(i,)的展开式的通项为)的展开式的通项为,,14.(5分)(2014•安徽)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1(0<b<1)的左、右焦点,过点F1的直线交椭圆E 于A、B两点,若|AF1|=3|F1B|,AF2⊥x轴,则椭圆E的方程为x2+=1.(﹣,﹣bc,﹣代入椭圆方程可得==++15.(5分)(2014•安徽)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两组向量,,,,和,,,,均由2个和3个排列而成,记S=•+•+•+•+•,S min表示S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小值.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②④(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S有5个不同的值;②若⊥,则S min与||无关;③若∥,则S min与||无关;④若||>4||,则S min>0;⑤若||=2||,S min=8||2,则与的夹角为.++++•+++=+•++•+=﹣•≥+2|||≥个个S=2+3S=+2•+2S=4•++++,=•+•+,=+•++•++2•+﹣2||≥⊥,则=||∥,则=4•,与||||4||=4|||4||||+>﹣=0||=2||=8|=与的夹角为.区域.16.(12分)(2014•安徽)设△ABC的内角为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且b=3,c=1,A=2B.(Ⅰ)求a的值;(Ⅱ)求sin(A+)的值.A+)的值.a=6a=2cosB=sinB=sinA=sin2B=,A+)则判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Ⅰ)求甲在4局以内(含4局)赢得比赛的概率;,,(+(+×(=,,=,,×+3×+4×+5×=.18.(12分)(2014•安徽)设函数f(x)=1+(1+a)x﹣x﹣x,其中a>0.(Ⅰ)讨论f(x)在其定义域上的单调性;<<)和(在(19.(13分)(2014•安徽)如图,已知两条抛物线E1:y=2p1x(p1>0)和E2:y=2p2x(p2>0),过原点O的两条直线l1和l2,l1与E1,E2分别交于A1、A2两点,l2与E1、E2分别交于B1、B2两点.(Ⅰ)证明:A1B1∥A2B2;(Ⅱ)过O作直线l(异于l1,l2)与E1、E2分别交于C1、C2两点.记△A1B1C1与△A2B2C2的面积分别为S1与S2,求的值.的方程,然后分别和两抛物线联立求得交点坐标,得到的联立,解得联立,解得联立,解得联立,解得因此11111且AD=2BC,过A1、C、D三点的平面记为α,BB1与α的交点为Q.(Ⅰ)证明:Q为BB1的中点;(Ⅱ)求此四棱柱被平面α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则,== ahd====,ahdahd所分成上、下两部分的体积之比=1,.21.(13分)(2014•安徽)设实数c>0,整数p>1,n∈N.(Ⅰ)证明:当x>﹣1且x≠0时,(1+x)p>1+px;(Ⅱ)数列{a n}满足a1>,a n+1=a n+a n1﹣p.证明:a n>a n+1>.=a+a a,写成相加,上式左边当且仅当,即a a,即>a a c成立,即从数列。
2014新课标高考压轴最后一卷 理科数学 Word版含解析 2014

2014新课标1高考压轴卷理科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U={1,2,3,4,5,6,7,8},M={1,3,5,7},N={5,6,7},则∁U(M∪N)=()2. 复数的共轭复数是a+bi(a,b∈R),i是虛数单位,则点(a,b)为()3. 的值为()4. 函数f(x)=log2(1+x),g(x)=log2(1﹣x),则f(x)﹣g(x)是()5.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OABC中任取一点P,则点P恰好落在正方形与曲线围成的区域内(阴影部分)的概率为()A. B. C. D.6.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其中主视图和侧视图都是半径为1的圆,且这个几何体是球体的一部分,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3πB.4πC.6πD.8π7. 已知函数的图象(部分)如图所示,则ω,φ分别为()B8. “”是“数列{a n}为等比数列”的()9.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如果cos(2B+C)+2sinAsinB<0,那么三边长a、b、c之间满足的关系是()10. 等腰Rt△ACB,AB=2,.以直线AC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一个圆锥,D为圆锥底面一点,BD⊥CD,CH⊥AD于点H,M为AB中点,则当三棱锥C﹣HAM的体积最大时,CD 的长为()D11.定义域为R 的偶函数f (x )满足∀x ∈R ,有f (x+2)=f (x )﹣f (1),且当x ∈[2,3]时,f (x )=﹣2x 2+12x ﹣18.若函数y=f (x )﹣log a (x+1)至少有三个零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12. 设双曲线﹣=1(a >0,b >0)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作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交两渐近线于A 、B 两点,且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P ,设O 为坐标原点,若=λ+μ(λ,μ∈R ),λμ=,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B13. 函数22631y x x =++的最小值是1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S 是________.15.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为CD 的中点,=m,=n(m•n≠0),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16.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 ,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N .在M 内随机取一个点,这个点在N 内的概率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17.已知(3,cos())a x ω=-,(sin(b x ω=,其中0ω>,函数()f x a b =⋅的最小正周期为π.(1)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2Af =,a =,求角A 、B 、C 的大小.18.某市为准备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对本市甲、乙两个田径队的所有跳高运动员进行了测试,用茎叶图表示出甲、乙两队运动员本次测试的跳高成绩(单位:cm ,且均为整数),同时对全体运动员的成绩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跳高成绩在185cm 以上(包括185cm )定义为“优秀”,由于某些原因,茎叶图中乙队的部分数据丢失,但已知所有运动员中成绩在190cm 以上(包括190cm )的只有两个人,且均在甲队.(Ⅰ)求甲、乙两队运动员的总人数a 及乙队中成绩在[160,170)(单位:cm )内的运动员人数b ;(Ⅱ)在甲、乙两队所有成绩在180cm 以上的运动员中随机选取2人,已知至少有1人成绩为“优秀”,求两人成绩均“优秀”的概率;(Ⅲ)在甲、乙两队中所有的成绩为“优秀”的运动员中随机选取2人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正式比赛,求所选取运动员中来自甲队的人数X 的分布列及期望.19.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点,且满足12AD CE DB EA == (如图1).将△ADE 沿DE 折起到△1A DE 的位置,使二面角1A DE B --为直二面角,连结11A B AC 、 (如图2).(Ⅰ)求证:1A D ⊥平面BCED ;(Ⅱ)在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直线1PA 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出PB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从曲线C 上一点P 做x 轴和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 M ,,点)0,(),0,(a B a A -(a a ,0>为常数),且02=+⋅ON BM AM λ(0≠λ) (1)求曲线C 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曲线C 是什么图形;(2)当0>λ且1≠λ时,将曲线C 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曲线1C ,曲线C 与曲线1C 四个交点按逆时针依次为G F E D ,,,,且点D 在一象限 ①证明:四边形DEFG 为正方形; ②若D F AD ⊥,求λ值. 21. 已知21(),()2f x lnxg x ax bx ==+ (0),()()().a h x f x g x ≠=- (Ⅰ)当42a b ==,时,求()h x 的极大值点;(Ⅱ)设函数()f x 的图象1C 与函数()g x 的图象2C 交于P 、Q 两点,过线段PQ 的中点做x 轴的垂线分别交1C 、2C 于点M 、N ,证明:1C 在点M 处的切线与2C 在点N 处的切线不平行.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22.已知AB 是圆O 的直径,C 为圆O 上一点,CD ⊥AB 于点D , 弦BE 与CD 、AC 分别交于点M 、N ,且MN = MC(1)求证:MN = MB ; (2)求证:OC ⊥MN 。
2014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学(理科)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II 卷第3至第4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i 是虚数单位,z 表示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z=1+I,则iz+i ·z = (A )-2 (B )-2i (C )2 (D )2i (2)“x <0”是ln (x+1)<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A )34 (B )55 (C )78 (D )89(4) 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3,1t y t x (t 为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θρcos 4=,则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A )14 (B )214 (C )2 (D )22(5)x , y 满足约束条件⎪⎩⎪⎨⎧≥+-≤--≤-+.022,022,02y x y x y x 若z=y-ax 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的值为(A )21 或-1 (B )2或21 (C )2或1 (D )2或-1 (6)设函数f(x)(x ∈R )满足f(x+π)=f(x)+sinx.当0≤x ≤π时,f(x)=0,则)623(πf = (A )21(B )23(C )0 (D )21-(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 )321+ (B )318+ (C )21 (D )18(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60°的共有 (A )24对 (B )30对 (C )48对 (D )60对(9)若函数f(x)=| x+1 |+| 2x+a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 的值为 (A )5或8 (B )-1或5 (C )-1或 -4 (D )-4或8(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向量啊a , b , | a | = | b | = 1 , a ·b = 0,点Q 满足=2( a + b ).曲线C={ P | =a cos θ + b sin θ ,0≤θ<2π},区域Ω={ P | 0 < r ≤| | ≤ R , r <R },若C ⋂Ω为两段分离的曲线,则(A )1 < r < R <3 (B )1 < r < 3 ≤ R (C )r ≤ 1 < R <3 (D )1 < r < 3 < R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数 学(理科)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考生注意事项: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含解析)

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含解析)2014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1)设是虚数单位,表示复数的共轭复数.若则()A.B.C.D.析:此题考察复数的的代数形式下的共轭概念和四则运算。
考查运算能力。
答案:C(2)“”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析:此题对数意义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考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答案:B(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A.34B.55C.78D.89析:此题考察算法流程,考查运算能力。
图片中第三框中为“z=x+y”。
答案:B4.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圆C的极坐标方程是则直线被圆C截得的弦长()A.B.C.D.析:此题考察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简单知识,交汇点在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及其位置关系上,考查等价转化思想的运用。
答案:D5.满足约束条件,若取得最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的值为()A,B.C.2或1D.析:此题在考察线性规划知识同时考察对“直线知识“的灵活运用,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运用。
答案:D6.设函数满足当时,,则()A.B.C.0D.析:此题在考察函数知识、三角函数知识同时,考查转化化归思想的运用。
答案:A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A.21+B.18+C.21D.18析:此题考察三视图知识和正方体的割补变换,考察面积的计算。
同时考查空间变换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图形表现能力。
答案:A 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的共有()A.24对B.30对C.48对D.60对析:此题考察组合知识及其运用、考察空间直线位置关系的知识,考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