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

合集下载

幼教游戏化教学心得分享会:中班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与社会性发展

幼教游戏化教学心得分享会:中班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与社会性发展

幼教游戏化教学心得分享会:中班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与社
会性发展
引言
在幼教领域,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本文将分享在中班教学中开展角色扮演游戏的心得体会。

游戏设计
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我们设置了多个场景,比如超市购物、医院看病、消防员
扑救火灾等。

每个场景都有相应的道具和角色卡片,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工作和责任。

游戏中还加入了互动环节,鼓励孩子们展开合作交流。

教学方法
在游戏开始前,我们会进行简短的角色介绍和相关知识普及,让孩子们了解各
个社会角色的职责和重要性。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会引导孩子们模仿生活中的场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我们还会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效果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角色扮演游戏,我们发现孩子们的社会性发展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他们学会了合作、分享和关心他人,也更加懂得尊重和团结。

同时,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成长明显。

总结
角色扮演游戏是中班教学中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孩子们的社会
性发展,也带来了积极的心理与认知影响。

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环节和细致的教学方法,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获得更多的成长和快乐。

以上是我对幼教游戏化教学心得分享会中,关于中班孩子角色扮演游戏与社会
性发展的体会和总结。

希望可以给您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浅谈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

浅谈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
浅谈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期是游戏”.特别需要游戏的开展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中班幼儿好模仿、思维开始具体形象等特点.决定了对角色游戏的需求。但它的角色游戏又较其他年龄阶段的角色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游戏的主题扩展.情节得到了发展.其次游戏的目的性增强.主题趋于稳定.再者幼儿在进行游戏时能认真扮演角色.并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最后幼儿游戏后谈话积极主动。但因为角色游戏的需要和孩子本身有限的能力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教师还要从: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善于观察.个别引导;适时指导.发展情节三个方面来加以指导.才能让游戏有目的进行。
首先.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的主题扩展.情节得到了发展。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的思维也有直觉行动性开始转向具体形象的思维.比起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要复杂。如在”娃娃家”.小班幼儿只能利用现有的玩具材料来摆弄:看到奶瓶就会给娃娃喂奶.看见条梗就会给娃娃喂饭。但中班幼儿就不同.进入角色的孩子们会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来模仿.从而进行游戏:如做妈妈的会很周到地整理好家里的事.再去买菜、烧饭.招待客人等;当娃娃病了还会打急救电话呢!做爸爸的还真在家像模像样的修电视机、煤气灶等。他们游戏的主题和内容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是熟悉过的周围生活的人和事.他(她)们积累的经验印象越深刻.游戏反映也越自然逼真.角色行为也越形象具体。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而到了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开始具体形象.有意性已经发展。特别喜欢模仿一些他人的行动和语言.扮演一些他人的角色。角色游戏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了孩子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很受欢迎。

中班角色游戏开展情况汇报

中班角色游戏开展情况汇报

中班角色游戏开展情况汇报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们中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活动,旨在通过模拟各种真实场景,帮助孩子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我们开展角色游戏的情况汇报:首先,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的角色扮演游戏,包括医生诊所、超市购物、邮局寄信、消防员救援等。

每个角色游戏都围绕着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展开,让他们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在游戏中注重引导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需求,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意见,培养了良好的沟通能力。

在角色游戏中,我们还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医生诊所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他们需要相互配合,完成一系列的医疗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相互帮助、互相支持,培养了团队协作的意识。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角色游戏培养了孩子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超市购物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根据清单购买食物和日用品,他们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理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最后,我们在角色游戏中注重了角色扮演的乐趣和体验。

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了不同的生活场景,增强了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也增添了游戏的乐趣和趣味性。

总的来说,我们中班角色游戏的开展情况良好,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成长。

通过角色游戏,他们不仅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能够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浅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浅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

浅谈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角色游戏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也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

通过游戏,不但能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同时能促动幼儿良好情绪的发展,协助幼儿宣泄消极的情绪,并能满足孩子控制环境的欲望,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潜移默化地促动认知的发展。

那么如何指导孩子的角色游戏呢?通过实践和探索,我认为角色游戏的指导要注意以下要点:一、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是游戏的必要条件开拓眼界是展开角色游戏的基础。

比如:我们要展开“公园”这个建构游戏的主题,首先就应该先让家长带着幼儿去公园游玩,让幼儿先了解公园的构造、建筑物的特征;其次,请幼儿把对自己所见到的公园用图画的方式表现出来,讲讲自己的见解,再和同伴共同构制一幅完美的公园;最后请幼儿去选择自己所需的、适合的材料实行建构公园……前期经验的积累、眼界的开拓能更好的促动游戏顺利展开。

二、游戏展开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意愿,让幼儿获得游戏的自主选择权从主题的选择到角色的确定,都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游戏是自发自愿的,从中也反映了幼儿的生活理解和锻炼了幼儿的组织处理水平。

《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我都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做主,让他们当主人。

我采取民主的态度,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幼儿一起玩,一起笑,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一起探索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共同交流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让他们在自由自在的玩中提升自主创造性。

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实行的活动,所以我经常问孩子们:“今天我们有这些游戏区域能够实行活动,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呀?”由幼儿自己选择,玩什么,怎样玩都由幼儿自己做主。

幼儿在游戏中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

教师并非完全放任,要以饱满情绪感染影响幼儿,对幼儿的活动表示支持、赞许。

中班角色游戏的案例分析

中班角色游戏的案例分析

中班角色游‎戏的案例分‎析前阶段幼儿‎游戏情况分‎析:在之前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

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

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

会带娃娃去‎看病,在家中还会‎开生日会等‎。

爸爸还会穿‎上工作服煞‎有其事的去‎上班。

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

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

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

如在小舞台‎游戏中,孩子们会分‎配好主持人‎、小演员这些‎角色,主持人维护‎好舞台的次‎序,为演员报节‎目,同时随着游‎戏情节的扩‎展还相继出‎现了一些设‎计演出票、宣传广告等‎金点子。

但在游戏中‎也逐渐出现‎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较‎薄弱,游戏的独立‎性还不够。

角色游戏计‎划:(一)预估游戏主‎题内容:娃娃家、小饭店、医院、小舞台、理发店、小工地、医院。

(二)环境材料介‎绍:1、超市游戏除了为孩子‎提供了工作‎服、货品外我们‎将认知活动‎的内容隐含‎在所提供的‎游戏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得多方面经‎验。

如在小超市‎中我们在货‎架上标上了‎一定数量的‎图形,让幼儿练习‎物数一致的‎摆放货物。

2、筑工地游戏‎在建筑工地‎游戏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拼‎插积木还收‎集了半成品‎和废旧物品‎,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下选择游‎戏材料,使他们进行‎创造性构建‎。

3、理发店游戏‎在理发店游‎戏中为孩子‎提供了发型‎图片、美发装饰物‎、各种烫发罩‎、洗头笼头等‎设施使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幼教教案创新:中班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与社会性发展

幼教教案创新:中班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与社会性发展

幼教教案创新:中班孩子的角色扮演游戏与社会性发展
引言
在幼儿教育中,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常见的活动,通过模拟各种场景,孩子们
可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

本教案旨在创新中班幼儿的角色扮演游戏,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社会角色的重要性
•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不同社会角色的服装道具
•角色扮演的场景道具
•激励奖励小礼物
•彩色卡片和笔
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介绍不同社会角色
1.让孩子们认识并了解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如医生、服务员、消防员等。

2.通过图片、卡通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展示社会角色的工作内容和特点。

第二阶段:角色扮演游戏
1.设计不同的角色扮演游戏场景,如医院、超市、消防站等。

2.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色,穿上对应的服装道具开始游戏。

3.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各种工作内容并学习相
应的社会技能。

第三阶段:分享与总结
1.让孩子们轮流分享他们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2.通过和其他孩子的互动交流,总结出角色扮演游戏对于他们社会性发
展的重要性并给予奖励。

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中班孩子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中不同角色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自我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社会性发展,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

2024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总结

2024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总结

2024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活动反思总结角色游戏活动是一种非常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在2024幼儿园中班的角色游戏活动中,我负责了组织和指导这个活动。

在活动之后,我进行了反思总结,以下是我的总结:首先,角色游戏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与其他孩子进行互动,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合作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我注意到孩子们的沟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学会了与其他孩子交流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而不再依赖成人来传达他们的想法。

此外,孩子们也学会了如何合作。

他们学会了平等分享资源,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些技能对他们今后的社交生活将非常有帮助。

其次,通过角色游戏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例如医生、警察、消防员等。

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场景,并且可以根据角色的需求来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建自己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再次,角色游戏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社会角色。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可以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例如家长、老师、医生等。

通过这些角色,他们可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责任,并且可以体验一些社会角色的日常工作。

这有助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以及他们对各种职业的兴趣和尊重。

此外,通过扮演社会角色,孩子们还可以学习到一些社交礼仪和责任感。

在这个活动中,我意识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有些孩子在角色游戏中不是很积极参与。

他们可能对扮演角色和互动表演感到害羞或不自信。

我认为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孩子,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例如,我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并为他们提供一些角色扮演的提示和引导。

其次,有些孩子在角色游戏中可能会出现争吵或冲突。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困难,或者在分配资源时存在不公平。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和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和反思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案例分析和反思前阶段幼儿游戏情况分析:在之前的游戏中,我观察到随着孩子们的游戏主题的展开,他们的游戏情节开始复杂起来,游戏经验也得到了不断积累。

孩子们的交往也摆脱了对现有游戏玩具的依赖,开始与同伴进行言语的交流。

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想很多相似于成人在家庭中所做的事来模仿,如买菜、烧饭,招待客人。

会带娃娃去看病,在家中还会开生日会等.爸爸还会穿上工作服煞有其事的去上班.他们游戏角色越来越逼真,游戏行为也形象具体起来。

其次在每次游戏前孩子们也从原先挣抢角色到开始互相讨论、协商各自的角色,如孩子们会表示以换班的办法轮流担任角色,或是角色谦让给没做过的一方来做。

他们绝大多数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有浓厚兴趣,能主动地投入,并能按事先商讨好的角色的任务去游戏,有时还会创造性地发展一些。

如在小舞台游戏中,孩子们会分配好主持人、小演员这些角色,主持人维护好舞台的次序,为演员报节目,同时随着游戏情节的扩展还相继出现了一些设计演出票、宣传广告等金点子。

但在游戏中也逐渐出现幼儿解决困难的能力较薄弱,游戏的独立性还不够。

(一)预估游戏主题内容:娃娃家、小饭店、医院、小舞台、理发店、小工地、医院。

(二)环境材料介绍:1、超市游戏除了为孩子提供了工作服、货品外我们将认知活动的内容隐含在所提供的游戏材料之中,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得多方面经验.如在小超市中我们在货架上标上了一定数量的图形,让幼儿练习物数一致的摆放货物。

2、建筑工地游戏在建筑工地游戏中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拼插积木还收集了半成品和废旧物品,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情境下选择游戏材料,使他们进行创造性构建。

3、理发店游戏在理发店游戏中为孩子提供了发型图片、美发装饰物、各种烫发罩、洗头笼头等设施使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4、照相馆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选择各种小道具表现不同装扮的自我,而一些操作材料也为小摄影师提供了绘画的练习机会.5、娃娃家游戏我们的娃娃家游戏的开展就与开展的主题活动“我爱我家”有机的进行了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情节的发展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反应周圉现实生活,山幼儿自己确定游戏主题、构思内容、分配角色和设定规则,更多地发挥创造性地一种游戏。

中班幼儿随着语言和动作的发展,与人交往的范围更加扩大,独立性增强,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借助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丰富游戏内容,充分体验交往创造的快乐。

但是,山于中班幼儿的随意性较强,生活经验局限,故游戏情节往往较单一,游戏中也缺乏一定的合作能力。

那么如何推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在幼儿游戏中乂该起怎样的指导作用?下面我来谈谈开展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实践心得。

一、以环境与材料推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1、创设适宜、丰富的游戏环境幼儿的活动依赖于环境的相互作用,轻松、丰富的环境很容易让幼儿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其实也是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首要的环节之一。

因此教师应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及游戏机会,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如:一个山纸盒制成的淋浴器,再拦上一块塑料布,就组成了娃娃家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孩子们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为宝宝洗着澡,欢愉的神情自然流露。

“理发丿占” 里,儿张宝宝的明星照一贴,再摆上自制的一些理发用具顿时,整个区域显现出生动的色彩。

这一个个独具匠心的细节之处不仅夺人眼球,更重要的是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为真实的情境,使他们有了更多操作的经验,并最终有助于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教师不仅应关注游戏区域的设置,更应关注区与区之间幼儿的流动和材料的流通。

理想中的角色游戏状态应该是孩子们个个有事做,时时有事做,通过人员的流动带动物品的流通,引发孩子的自主交往和创造热情。

为此我们结合教育内容,为各个游戏区角增添半成品材料,让孩子始终有新鲜感,时时有事做。

2、利用废旧材料丰富游戏情境废旧材料有利于幼儿在游戏中以物代物,这样的材料会使幼儿玩时任意组合、制作出自己所需要的物品,能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能一物变出多种玩法。

这样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让游戏开展得更加有趣、新颖。

如:“贝贝剧场”这一内容虽然是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开设的,但由于改变了以往操作摆弄为主的既往游戏方式,而是以扮演角色,需要同伴互动的面LI出现,所以贝贝剧场一开始总被冷落在一边,可自从贝贝剧场里贴上了漂亮的画报明星照,这里的人气指数就开始节节攀高。

初次的尝试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使我认准了“废旧变宝”的游戏定律。

于是,理发店里多了音响、空调……,烧烤屋多了餐桌,世博家园里有了用来搭高架道路的牛奶盒子……为配合主题内容“好吃的食物”,我们在幼儿园的“水果店” 投放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做“水果色拉”和“水果羹”;新开“早餐丿占”让幼儿用泡沫块和一次性饭盒做打包盒,并形成一条龙式的盒饭加工外卖:让幼儿利用半成品设计各种“植物”,再把它们种到“世博家园”美化环境等。

可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废旧材料在孩子们的游戏发展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不断提供废旧材料制品的过程中,曲于注重了幼儿的需要,孩子们也逐步增强了使用替代物的意识,他们会从家里取来小盒子作为洗碗用的盥洗池,也会把一个圆形的玩具作为消灭蚊子的蚊香使用。

这也可以算是废旧材料给自主性游戏带来的附加值吧。

3、让幼儿参与准备游戏材料材料准备对儿童游戏有着极大的影响,是教师指导游戏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

角色游戏的材料来于幼儿生活,应高于幼儿生活。

在确定游戏内容之前,教师引导幼儿, 根据自己的意愿与需要,设置相关的场景,再进行材料的收集与制作。

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儿童游戏的愿望,而且能提供锻炼儿童能力的机会。

如:参观了超市后,与孩子们商量一起来布置一个联华超市,孩子们曲于参观了超市,因此有了经验,他们会说“超市里要有各种物品,有用的,吃的、”超市里有购物篮、收银机”、“超市里有各种商品海报”于是有的孩子带来了家里的饼干盒当购物篮,有的带来了自己在超市里收集到得广告纸,有的带来了家里废旧的键盘,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的“联华超市”热热闹闹的开张了。

二、以观察与指导推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1、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

儿童游戏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儿童只有具备了某种经验,才可能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成功的体验来源于经验的获取。

如果缺乏应有的生活经验,幼儿就对某些角色游戏失去兴趣,在游戏中就不能投入角色。

生活经验越丰富,幼儿游戏的悄节就越丰富,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就越大。

如:在悦和小吃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们还不能明确厨师和服务员不同角色的任务, 不知道怎么玩出花样来,他们往往看到小客人来了,都迎上去招呼,而不是服务员招呼客人,厨师在制作点心。

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带领幼儿参观了周围的小吃店, 实地观察成人的劳动,“生活中小吃丿占里是怎样的”,“小吃店里主要有些什么人?他们做些什么” ?“服务员和顾客之间的交往乂是怎样的” ?让幼儿通过观察直接感知这些知识,并把它积累起来。

看看厨师做些什么工作,服务员是怎么招待客人的。

同时利用家长资源请来点心店的师傅为幼儿进行现场演示点心的制作……这种做法既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也解决了角色游戏操作上的困难,们会和同伴一起商量确定玩以上游戏的主题了,并从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情。

2、加强教师在游戏中的间接引导教师首先应是幼儿游戏的旁观者与参与者。

其中,观察游戏是教师指导儿童游戏的前提。

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幼儿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选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幼儿社会性水平、幼儿的表征能力等。

在此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应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与材料,积极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这应是教师指导幼儿自主性游戏的主要途径与方式:如:孩子们正在“超市”当营业员,我做顾客进去买东西。

“请问你想买什么?” 营业员有礼貌的询问。

“我想买一盒牛奶。

”于是营业员从不同的地方拿出儿种牛奶让我选择,“这盒多少钱?”营业员转身去到不同的地方找价格。

过了一会儿他才把价格告诉我。

“这样真麻烦,有什么好办法吗?”“可以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乐购也是这样。

” 于是超市里的货架上的物品在不断的改变中。

其次,教师应是游戏的支持者。

中班孩子的游戏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遇到小困难愿意自己尝试解决,有时没有好的方法。

这时教师应是一位积极的支持者。

有一次我到“早餐店”里吃早餐,营业员很热情的介绍店里的食物,我说:“请给我一个鸡蛋饼。

” 营业员对厨师说:“一个鸡蛋饼。

”“没有鸡蛋饼,请点心师帮忙。

”厨师说。

点心师想了许久不知道怎么做,于是他们三个人开始商量想办法:用彩泥做了一个,自己觉得不好就没给我。

我指着旁边的烧卖图片说:“烧卖里包的东西真多。

”点心师马上就想到了到材料超市里拿了儿张口纸,把煎好的荷包蛋放在上面,然后折成长方形给我。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提供的支持让孩子获得了一次创造的机会,解决了游戏的难题。

也发展了其动手操作与动脑思维的能力。

3、在师生分享中促进游戏的发展。

首先要善于接住孩子的话题,每个幼儿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参与游戏的体验不同、经验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开展游戏讲评山此可以成为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分享快乐的过程。

郑洪语:“今天,我在水果丿占当营业员,有人要买菠萝,可是店里没有菠萝。

”老师:“你是怎么解决的呢?”郑洪语:“我用橡皮泥给他做了一个。

”老师:“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其他小朋友还有别的办法吗?”(接住孩子的话题,很自然地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幼儿。

)潘博:“可以用纸画一个菠萝,再把它剪下来。

”马俊麒:“可以让奶奶用黃颜色的布缝一个菠萝”。

可见,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下都能从“客人”的需要出发,想方设法地满足“客人”的需要,这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的引导也为其他孩子在下次游戏中碰到同类问题提供了方法上的借鉴,有利于孩子下次游戏的进一步推进。

其次要帮助帮助解决游戏中的突出问题,教师在与幼儿分享其自主性游戏的快乐时,还可以利用此机会关注幼儿碰到的典型问题,在帮助他们解决的过程中,总结最优的策略与方法,并促使他们将之应用到以后的游戏中,实现经验与策略的迁移。

孩子们喜欢到贝贝剧场看表演,更喜欢到“超市”、“烧烤屋”买了好吃的边看边吃。

吃完后垃圾怎么办?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拍了一些现场镜头,在与幼儿分享游戏快乐时放给孩子们看,并和他们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

有的幼儿建议放一个垃圾桶,把垃圾放进去就可以了;有的建议直接送回超市:有的建议准备环保袋。

有了孩子们的这些好主意后。

拿着“垃圾”到处走的现象没有了,可见“一种存在多种可能性和诸多获取成功的方式的氛围能鼓励幼儿去思考、去相互作用和创造。

”还有在随机引导中发现孩子的真实想法,在与幼儿分享时,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真实想法,以便因势利导,给予最适宜的帮助和支持。

有一次进行游戏讲评时,我问幼儿:“你们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有位孩子说:“今天有顾客到超市里买冷饮。

”我问到:“冷饮最好是什么季节吃?现在是什么季节?这个季节给吃冷饮合适吗?”马上有孩子抢着发言:“冷饮是夏天吃的,现在才是春天吃冷饮会生病的。

”其实是商店里已经开始卖冷饮了,这位提出问题的小朋友想吃冷饮。

教师没有直接批评他的想法,而是通过游戏讲评与分孚的方式。

让其他小朋友提醒他吃冷饮的季节还没有到吃了不利于身体健康,显然这种同伴提醒的方式比教师的直接说教更容易让幼儿接受,促使幼儿改变自己不正确的观念或学会克制自己不合理的需求,实现游戏对幼儿的多元发展价值。

总之,角色游戏作为一种让幼儿“全神贯注”的活动,是儿童生理、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身心要素的整体卷入,其中孕育着幼儿“整个未来生活的胚芽”。

他们对游戏中的学习也因喜欢而快乐,因快乐而主动。

祝连红20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