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士事迹
爱国者及他们的事迹7篇

爱国者及他们的事迹7篇爱国者及他们的事迹精选篇1历来,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世界观、审美观对英雄的定义不同,有的人认为行侠仗义即为英雄,有的人认为识大体、顾大局,顺应历史潮流而去做事才是英雄,如蔺相如,如《英雄》中的英雄;有的人认为一生坦坦荡荡、豪气冲天即为英雄,如项羽;有的人认为在生死关头能以死酬报知己、报答国家即为英雄,如荆轲等等。
我却最敬佩黄继光战士,因为他不顾个人安危,舍命救国。
黄继光,四川省中江县人。
1931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1952年10月,在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
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
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
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
”当即被任命为第六班班长。
他带领两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
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
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
这时他多处负伤,弹用尽。
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
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他爱国精神深深的渗透到我的骨子里,他为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每当我想起这壮丽山河的时刻,都会落泪,被他这保家卫国的精神所感动。
爱国者及他们的事迹精选篇2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
一位爱国志士简单介绍其事迹6篇

一位爱国志士简单介绍其事迹6篇一位爱国志士简洁介绍其事迹6篇爱国却无从实践的人的指南。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将胜利和幸福视为同义词,试图追求所谓的胜利。
工作更是如此。
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我这次为你带来无敌限量一位爱国志士简洁介绍其事迹精选刊。
一起来看看吧。
一位爱国志士简洁介绍其事迹【篇1】有一次,元军大举攻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部崩溃,文天祥马上那家资来充军资,又组建了一支十万余的义军,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抵抗不住,这场仗被元军战胜了。
次年正月,元军攻打来了,朝廷里的人都逃跑了,只有文天祥在朝廷里,皇帝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但是文天祥一到元军的大营里,就被他们捉住了。
可是,文天祥不屈服,伯颜只好把他押到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出逃,经过很多困难险阻,到达了福州。
由于文天祥一心为国家好,得罪了许多人,他遭人陷害,被处死了。
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回忆了文天祥的故事,我心潮澎湃,深深地被震撼了:文天祥被关在牢里,可是恶劣的环境只能摧残他的肉体,却不能摧垮他爱国的坚决信念。
在心狠手辣的敌人面前,他勇敢不屈;在积累如山的金钱面前,他始终不为其所动,真是“富贵不能淫,威猛不能屈”;他宁可为祖国牺牲生命,他用自己的言行向世人表白、用自己的铁骨向世人证明、用自己的精神向世人宣告:宁可亡己不行亡国,国家不会亡! 英雄文天祥虽然永久地走了,但他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永久激励着我们;他的一颗爱国心永久照射在祖国大地,永久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我要时刻牢记着生我养我的祖国!我会永久像爱母亲一样爱我的祖国!一位爱国志士简洁介绍其事迹【篇2】我想到了美国历史上一位闻名人物说过的话:“我只是圆满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而想起这句话,又使我陷入深思,从中受到启示。
建国60周年来,纵观古今中外,多少爱国人士把珍贵的生命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苏武,文天祥,董存瑞,邱少云……。
不管他们的生命是长是短,贡献是多少,他们的献身是悲壮是慷慨,都以成为过去。
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6篇

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6篇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6篇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精选篇1丁麟章,多用于中国人名,最为知名者为革命烈士丁麟章(1907—1945),湖南平江人,1927年加入共产党。
同年参加平江县游击队;1930年7月,参加红三军团组织的第一次攻打长沙的战斗,第二年,随部编入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警卫团,任副营长,曾参加湘鄂赣苏区历次反“围剿”的战斗;1939年后历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一团三营营长、第七师十九旅五十六团团长、第六师十六旅团政委;1945年春,任新四军苏浙军区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同年年6月,在孝丰百步山反击国民党顽军五十二师的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精选篇2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发给他使用。
爱国人士的英雄事迹精选篇3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
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贫辍学。
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
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
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
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
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通用15篇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通用15篇爱国英雄人物事迹【篇1】李商隐年少有为,而且关心国家大事,目睹唐朝国运衰微,忧心如焚,在事业上更有远大抱负。
13岁那年,他看到朝纲不振,君臣昏庸,就写了一首《富平少侯》诗。
诗中写一个富平少侯张放,13岁就承袭侯爵之位,身居尊位,骄奢豪侈,醉生梦死,不忧国事。
实际上并无其人,只不过是李商隐杜撰假托的人物。
很明显,写作的目的就是讥讽那些不谋国事的'权贵的。
13岁就有如此手笔,真的是难能可贵!爱国英雄人物事迹【篇2】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见沙俄吞占满洲,败北没有能力的清当局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公约的.动静后,他悲忿欲绝,当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筹办回国入战。
回到宿舍后,咬破本身手指头,以血指书写救国,在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酸楚,鼓动同胞起来战斗……他连着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血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爱国英雄人物事迹【篇3】1895年,在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一家吉姓小茶馆的后院,诞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鸿昌。
对于鸿昌的父亲吉筠亭来说,添人增口就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张吃饭的`嘴。
吉鸿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岁,恰恰冯玉祥在河南招兵,于是他便报名参军,从此开始了他一辈子的戎马生涯。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篇4】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统治者的怨恨,以及女真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采纳他的建议。
分析:“位卑未敢忘忧国”,为国分忧,是每一个华夏儿女义不容辞的义务。
爱国英雄人物事迹【篇5】吉鸿昌是河南省扶沟县人。
1913年吉鸿昌入冯玉祥部队,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
1932年秋在北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吉鸿昌由一个爱国的旧军人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
中国爱国人士的爱国事迹【五篇】

【导语】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物值得我们去敬佩,他们在这个世上已奉献了⾃⼰的全部,这些真正的英雄⼈物是当之⽆愧,是被⼈们歌颂的。
下⾯是分享的中国爱国⼈⼠的爱国事迹【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中国爱国⼈⼠的爱国事迹 少年⼥英雄马秀英 马秀英,1929年6⽉⽣。
江苏淮安县⽯塘区南涧乡近采桥镇(今,淮安市朱桥镇洼圩村)⼈,出⾝于穷苦农民家庭。
1945年10⽉16岁加⼊中国共产党。
l946年2⽉担任⽯塘区黄卢(南)村妇⼥会长。
1946年12⽉,⼀天下午,⽯塘圩⼦的五六个还乡团分⼦来抓马秀英和妇⼥会成员。
此时,秀英和⼏个妇⼥会员正在黄卢村为联防队做军鞋。
秀英接到村民报告,即分头转移。
她扮成回娘家的⼩媳妇向东南⽅⾛,在洼圩北门遇上黄兆云带领的“还乡团”。
黄兆云⼀眼认出秀英,⼀群还乡团分⼦像疯狗似的窜上来,⼀拥⽽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庄圩⼦⾥。
在周庄圩⼦⾥,黄兆云妄图从她的⼝中得知我地⽅党组织的秘密以及妇⼥会成员的名单,对她软硬兼施,逼问共产党组织和妇⼥会员名单。
秀英被肆意凌辱,严刑拷打:鞭⼦抽,杠⼦压,灌辣椒⽔,坐⽼虎凳…… ⾯对酷刑,秀英斩钉截铁地回答:“要⼈头有⼀颗,要名单办不到!” 最后,黄兆云把她押到仇夏庄残杀。
马秀英牺牲时年仅17岁。
【篇⼆】中国爱国⼈⼠的爱国事迹 英勇的台⼉庄⼈民 台⼉庄战役发⽣于1938年春天,我爱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举歼灭⽇军11984⼈,震惊中外。
这场战役的胜利,除爱国军队英勇作战外,还与当时战区的民⽓有着⾮常密切的关系。
李宗仁在谈到台⼉庄战役胜利时,深有感慨地说:“台⼉庄⼈民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挽救伤兵的是民众,作侦察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的是民众。
这些民众是⾚诚地表现他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地担任起救亡的责任来了。
” 据台⼉庄北关⽼⼤娘王谭⽒回忆:台⼉庄战役打响后,我们青壮年妇⼥并没有躲到安全的地⽅,⽽是⾃发地组成⼥⼦督战队,⼀⽅⾯激励战⼠勇敢杀敌,⼀⽅⾯防⽌逃兵脱离战场。
爱国名人故事大全(10篇)

【导语】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种深厚的感情。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爱国名⼈故事⼤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1.爱国名⼈故事:孙中⼭的崇⾼信仰 伟⼤的⾰命先⾏者孙中⼭,40年如⼀⽇,为中国的独⽴富强⽽耗尽了毕⽣的精⼒。
他⾃⼰别⽆家产,仅有书籍、⾐服、⼀所华侨捐献给他的⼩住宅。
他⾰命⼀⽣的原动⼒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群之需要”的崇⾼信仰。
孙中⼭执著⽆悔于⾰命,在于他有崇⾼的信仰,即“⼈群之需要”。
信仰如⼭,仰之弥⾼。
2.爱国名⼈故事: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汉朝的时候,有⼀位历史学家叫司马迁。
他祖上⼏辈都是国家的史官,负责记录历史。
司马迁年轻时⽴志继承家业,写出⼀部完整的史书。
他离开长安,到各地远游,考察历史古迹,搜集到了许多珍重的史料,了解了英雄豪杰和⼈民群众的动⼈事迹。
这使他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决⼼把那些丰功伟绩记录下来,传给后代的⼈们。
之后他⽗亲去世了,他之后做了史官,想到⾃⼰的志向,就开始写作。
没想到这时候,⼀次政治事件把他卷了进去。
司马迁为国家着想,说了⼏句真⼼话,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死刑。
要免死只能出钱赎⾝或理解腐刑。
司马迁家⾥没钱。
他万不得已,理解了腐刑,以求活下去。
腐刑是最残忍的刑罚,受刑⼈被割掉⽣殖器,失去男性特征,成了宦官⼀类的⼈。
这对司马迁是多⼤的打击呀!有的⼈认为他不该怕死贪⽣,⽢受污辱;朋友们也疏远了他。
司马迁不去辩解,只是夜以继⽇地写作。
多少年后,他最后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记》。
这时候,他才说出了⾃⼰的想法:“⼈都有⼀死,或重于泰⼭或轻于鸿⽑,我死了有如九⽜亡⼀⽑,有什么可怕的?我是为了写这部史书⽽求⽣的呀!我不愿意我们国家的历史在我⼿⾥中断,英雄的事迹在我⼼中埋没。
此刻书写成了,就是让我死千次万次,我也不怕了!” 司马迁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得到传扬,⽢受屈辱。
他的爱国情感多么深厚啊!3.爱国名⼈故事:在中国要守中国的规矩 我们的国家此刻实⾏改⾰开放,许多外国⼈到中国访问、投资、做买卖,这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分有利。
爱国人士的爱国事迹精选【5篇】

1841年2月,英国侵略军的十八艘兵舰进攻虎门。守卫在那里的关天培向琦善报告,请他增派援兵,补充药。琦善不但不 理,还责怪关天培,他说:“你这么干,惹恼了洋人,你敢负责吗?”关天培听完,气愤极了。他下决心要和侵略者血战到底。 这天早晨,英军向几个炮台发起攻击。关天培命令士兵还击。可是由于敌人炮火猛烈,数百名士兵相继阵亡。上横档炮台阵地 上,只剩下十几个士兵,他们的药已经打光了。可是没有一个人惊慌。当敌人冲上来的时候,这十几名士兵视死如归,手拉手 地跳进了大海,以身殉国。
后来,各国使节团透过外交关系,正式提出照会,要求我政府下令撤离孤军,以免日军重炮射入公共租界,危及各国侨 民。中国*再三考虑,以八百壮士已完成掩护国军主力撤退的任务,决定电令仓库守军撤出并转进租界,四行仓库守军只得服 从命令,挥泪撤离。
三十一日凌晨,谢晋元率部冒死突围,日军水陆射击,八百壮士且战且走,英军司令在桥头接应,数万市民隔岸声援,情 绪沸腾,幸而谢团长沈着应变,于密集炮火中迅速抢越桥头,虽有伤亡,但安抵英租界者尚有三百七十多人。孤军们成功奋守 四行仓库,完成了掩护五十万国军撤退的任务。
一时全闸北各地之敌军,分路向四行仓库集中围攻,其中有敌军二十余人,在苏州河畔夹攻,这时有一位在六楼守望的壮 士看见,立即全身缚满手榴弹,突由六楼平台对准敌人跃下,一个大炸弹自天而降轰然爆炸,烟硝飞扬中,二十余敌兵化为泥 灰肉酱,而我壮士亦血肉横飞,忠勇殉国。隔岸民众看到这一幕,一方面固然鼓掌称快,但也为这个英勇壮士痛哭流涕。
中国的爱国人士和事迹五篇优秀

中国的爱国人士和事迹五篇优秀中国的爱国人士和事迹1国家是一个民族的支柱,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
我们是国家的一员,喜爱国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不应过分在意个人的得失,要时刻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重。
喜爱祖国心怀天下!岳飞是我国的抗金名将。
岳飞家住汤阴县,从小习文练武,渴望报效国家。
他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刻上“精忠报国”以告诫他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国家为先,不要只顾个人利益得失。
这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啊”。
岳飞牢记母亲教导,金国入侵时他身先士卒带领军队打得金兵闻风丧胆。
虽然受到张邦昌等奸臣的阻挠,但他还是尽全力维护祖国利益。
他不仅击退金兵的侵略,还收复了许多失地。
金国大将金兀术进攻并掳走康王二帝。
岳飞在朱仙镇围住金兵,期望将康王二帝救出。
不料被秦桧陷害,连发十二道金牌让其回国。
岳飞坚持抗击金兵,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诬告反叛,最终含冤而死。
他的死是值得的,他是为国家而死也是为自己的信念而死。
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傲慢,是国家的栋梁。
大家想一想,假如是我们,我们会那么做吗?我坚信每一位爱国人士都会这样做的,每个爱国人士都是精忠岳飞。
说到李鸿章,许多人都会出现出一位奸臣走狗的形象。
这是荒谬的,他为国奉献自己的终身,是当之无愧的民族的傲慢。
他从小就心怀大志,对晚清的命运同自己相结合。
他镇压太平天国,维护国家的统一。
使国家呈现稳定状态也使自己赢得外国列强的尊重;他开展洋务运动,使清朝的军事消失了质的飞跃,是清朝经济快速发展,为左宗棠收复新疆供应了军事后盾;他面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的情境下与日本进行谈判。
在八国联军攻破京师的情况下,深化虎穴去为祖国赢得最终一点利益。
但随着《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他迎来了很多人民的唾骂,骂他是卖国贼,是权贵的奴力和外国人的走狗;直到他奄奄一息时,外国列强仍逼迫他签订屈辱条约。
李鸿章哭了,不是为自己的奔波劳累而哭,而是为自己不能使大清王朝富强而哭,为很多中华儿女不能摆脱屈辱命运而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回确山从事农民运动。
1927年4月领导确山农民暴动,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组织确山刘店秋收起义,任当地农民革命军总指挥。
失败后到开封、洛阳等地从事秘密工作。
曾三次被捕入狱,坚贞不屈。
1929年春到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
在抚顺又两次入狱,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的活动。
“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历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11月派往南满,到吉林磐石一带视察。
他按照中国工农红军的经验整顿当地游击队,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委。
他团结各路抗日武装,创建了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第一师师长兼政委,次年任第一军军长兼政委。
1936年2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6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
面对日伪军频繁的“讨伐”,他提出“不击中敌人要害不打”、“对当地人民损害大不打”等原则,采用“敌合我分,敌进我退,乘敌之虚,各个击破”等战术,指挥所部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沉重打击了日伪军,扩大了游击根据地。
1938年秋,日伪军连遭打击后,加紧进行军事“讨伐”,同时悬重赏缉拿杨靖宇。
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杨继续坚持战斗。
1940年1月,所部被日伪军重兵围困。
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自己只身同敌人周旋五昼夜;2月23日在吉林濠江县三道崴子壮烈牺牲。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园”。
陈毅(1901~1972年)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字仲弘。
四川省乐至县人。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回国。
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
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
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陈毅兼资文武,博学多才。
有多种军事、政治论著和诗词著作,编为《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 ~1976),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1945 ~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
闻一多(1899-1946)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
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
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年7月赶美留学。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具有唯美倾向。
1925年5月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
1926年参与创办《晨报.诗镌》,发表了著名论文《诗的格律》。
1927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
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
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
1928年3月在《新月》杂志列名编辑,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
1928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0年深秋去山东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同学生一起从长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8年,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和反独裁、争民主的斗争。
在学术上,他广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著有《神话与诗》、《楚辞补校》等专著。
1944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
抗战胜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
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李大钊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当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后,他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的通电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
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
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发表了《新纪元》、《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几十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0月,在李大钊发起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