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外交学概论试题

合集下载

外交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外交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

外交学的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外交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A. 国际关系B. 国际法C. 外交政策D. 外交行为答案:D2. 外交学中的“外交”一词最早来源于:A. 拉丁语B. 希腊语C. 法语D. 英语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外交手段?A. 谈判B. 抗议C. 制裁D. 战争答案:D4. 外交政策的制定通常由哪个国家机构负责?A. 外交部B. 国防部C. 立法机构D. 司法机构答案:A5. 外交使节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 促进双边关系B. 保护本国公民C. 收集情报D. 执行国内法律答案:D6.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主要区别在于:A. 参与国家的数量B. 外交手段的使用C. 外交政策的目标D. 外交活动的规模答案:A7. 以下哪项不是外交谈判的特点?A. 正式性B. 灵活性C. 保密性D. 强制性答案:D8. 外交豁免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外交人员个人安全B. 保护外交机构的财产C. 确保外交活动的正常进行D. 促进国际友好关系答案:C9. 外交承认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法律承认B. 事实承认C. 个人承认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外交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A. 双方的共同意愿B. 国际组织的批准C. 单方面的决定D. 第三方的介入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外交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A. 外交理论B. 外交历史C. 外交实践D. 外交政策分析答案:ABCD2. 外交手段可以包括:A. 经济制裁B. 文化交流C. 军事干预D. 体育赛事答案:AB3. 外交使节的等级通常包括:A. 大使B. 公使C. 参赞D. 领事答案:ABC4. 外交谈判的基本原则有:A. 互惠互利B. 尊重主权C. 保密性D. 灵活性答案:ABCD5. 外交豁免权包括:A. 人身豁免B. 司法豁免C. 财政豁免D. 行政豁免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主要区别。

《外交学概论》题型及重点

《外交学概论》题型及重点

一、题型:1、名词解释(20%)5’*42、简答题(45%)15’*33、论述题(35%)35’*1二、重点内容:1、外交的传统含义:外交指任何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和平方式,对国家间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处理。

扩展含义:外交是主权国家(以及国家联合体),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目标,以国际法和有关惯例为基础,通过正式代表本国的机构和人员,以及在他们的领导下通过其他半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社会团体以至个人,以通讯、访问、会谈、谈判、签订协议等和平方式,处理国际关系和国的际事务的行动和过程。

2、四项外交原则:第一,主权平等原则。

第二,不干涉内政原则。

第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第四,承担国际义务原则。

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外交特权: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超越接受国国内法赋予其法人与自然人的权益。

外交豁免:是指一国派驻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除接受国法律条款的待遇,本质上也可包括在外交特权之内。

4、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享有的不可侵犯性:第一,使馆馆舍不可侵犯。

第二,使馆档案和文件不受侵犯。

第三,外交代表人身不受侵犯。

第四,外交通讯不可侵犯。

管辖豁免: 第一,刑事豁免。

第二,民事豁免。

第三,行政豁免。

第四,无作证之义务。

外交特权:第一,免纳直接捐税。

第二,免纳关税。

第三,行李免检待遇。

第四,其他特权。

5、外交礼仪11原则:1、以人为本2、忠于祖国3、维护形象4、求同存异5、遵时守约6、热情有度7、不宜过谦8、尊重隐私9、女士优先10、保护环境11、白金法则6、外交决策含义: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正式的外交行动之前所作的必要决定。

具体而言,外交决策是指外交实体,特别是主权国家,在采取外交行动之前,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和进行抉择的过程。

7、外交决策的过程:(1)发现问题(2)确定目标(3)拟订方案(4)评估选优(5)反馈修正8、外交机构含义:外交机关;是指在每个国家负责办理本国外交事务的有关部门。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外交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国家利益B. 国际法C. 双边关系D. 多边合作答案:A解析: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国家利益,因为外交政策是国家为了维护和实现其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对外行为准则。

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几个?A. 4个B. 5个C. 6个D. 10个答案:B解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5个,分别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3. 以下哪个不是多边外交的形式?A. 双边会谈B. 国际组织C. 地区合作D. 国际会议答案:A解析:多边外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进行的外交活动,而双边会谈只涉及两个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属于外交手段?A. 经济制裁B. 文化交流C. 军事干预D. 体育赛事答案:A, B, C, D解析:外交手段包括经济制裁、文化交流、军事干预以及体育赛事等,这些都是国家之间进行外交互动的方式。

2. 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经济实力B. 文化影响力C. 军事力量D. 政治价值观答案:B, D解析: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政治价值观,而不是经济实力或军事力量。

三、简答题1. 简述外交豁免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外交豁免权是指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的一种法律上的特权,包括不受驻在国司法和行政管辖的权利。

这种特权的存在对于保护外交官员的独立性,确保他们能够不受干扰地执行外交任务至关重要,有助于维护国家间的正常外交关系。

四、论述题1. 论述全球化背景下,多边外交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在全球化背景下,多边外交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不同国家能够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讨论和合作。

多边外交有助于解决跨国问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经济危机等。

然而,多边外交也面临着挑战,包括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国际组织的权威和效率问题,以及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兴起等。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外交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外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国际冲突B. 增进国际理解和合作C. 限制国家间的交流D. 增加国际竞争答案:B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几个?A. 4个B. 5个C. 6个D. 10个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来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外交宣言D. 一般法律原则答案:C4.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主要区别在于什么?A. 涉及的国家数量B. 谈判的地点C. 外交官的级别D. 协议的形式答案:A5. “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亨利·基辛格B. 约瑟夫·奈C. 约翰·米尔斯海默D. 罗伯特·卡普兰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外交谈判中常用的策略包括哪些?A. 妥协B. 威胁C. 合作D. 拖延答案:A, B, C, D7. 下列哪些属于国际组织的类型?A. 政府间组织B. 非政府组织C. 地区性组织D. 全球性组织答案:A, B, C, D8. 外交使团的职能通常包括哪些?A. 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进行沟通B. 保护派遣国公民的利益C. 促进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的经济关系D. 进行间谍活动答案:A, B, C9. 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论主张什么?A. 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者B. 权力是国际政治的关键因素C. 国际体系是无政府状态的D. 国际法对国家行为有绝对约束力答案:A, B, C10. 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A. 国内政治状况B. 国际形势变化C. 经济利益D. 文化价值观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11. 简述外交豁免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外交豁免权是指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的一种法律上的特权,使其免受驻在国司法和行政管辖。

这种特权包括但不限于刑事起诉的豁免、民事诉讼的豁免以及对外交人员的个人和财产的保护。

外交豁免权的重要性在于它保障了外交人员能够自由地执行其职责,不受驻在国的干涉,从而维护国际关系的和谐与正常运作。

外交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交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交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外交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国际法B. 国际关系C. 外交政策D. 外交实践答案:D2. 外交学中,外交代表的级别不包括()。

A. 特命全权大使B. 公使C. 领事D. 参赞答案:C3. 外交谈判中,以下哪项不是谈判的基本原则()。

A. 国家主权平等B. 互惠互利C. 单边主义D. 尊重国际法答案:C4. 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A. 国家利益B. 国际形势C. 国内政治D. 个人偏好答案:D5. 多边外交与双边外交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参与国家的数量B. 谈判的复杂性C. 外交手段的使用D. 外交目标的设定答案:A6. 外交礼仪中,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恰当的()。

A. 穿着得体B. 准时出席C. 随意打断他人发言D. 尊重对方文化答案:C7. 外交豁免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保护外交人员的安全B. 促进国际合作C. 维护国家尊严D. 确保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外交手段()。

A. 谈判B. 制裁C. 战争D. 宣传答案:C9. 外交承认的主要形式是()。

A. 法律上的承认B. 事实上的承认C. 正式的承认D. 非正式的承认答案:A10. 外交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

A. 双方的同意B. 单方的决定C. 国际组织的批准D. 第三方的介入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外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外交理论B. 外交史C. 外交政策D. 外交实践E. 国际法答案:A, B, C, D12. 外交使节的职责包括()。

A. 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进行谈判B. 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C. 保护派遣国公民的利益D. 收集情报E. 参与国际会议答案:A, B, C, D13. 外交谈判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谈判结果()。

A. 双方的实力对比B. 国际形势的变化C. 谈判代表的个人魅力D. 公众舆论E. 谈判策略答案:A, B, C, D, E14. 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下哪些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外交学院 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外交学》试题(正题)

外交学院 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外交学》试题(正题)

外交学院
202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外交学》试题(正题)
科目代码:806
注意:考试时间三小时,满分150分。

请考生将答案写清题号答在答题纸上,不用再抄原题。

直接答在试题页上无效。

第一部分:外交学概论(80分)
一、名词解释(6分✖5,30分)
1.外交
2.外交谈判的传统模式
3.多边外交
4. 使馆馆长的等级和种类
5.和平解决争端,互不使用武力
二、论述(50分)
1.请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特色和风格(20分)
2.请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实践论述当代首脑外交的形式、特点和作用(30分)
第二部分:中国外交史(70分)
三、名词解释(20分)
1.1954年日内瓦会议(8分)
2.王稼祥(6分)
3.《美国与台湾关系法》(6分)
四、论述(50分)
1.简要评析《中俄解决悬案大纲》的签订(20分)
2.请论述中国复关/入世谈判的过程以及入世对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作用(30分)
806 外交学(正题) 第1页,共1页。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

《外交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60字左右,5-6题)1 外交庇护指一国公民因政治原因要求驻本国的他国使馆给予其庇护,根据国际法规定,使馆馆舍享有不可侵犯权,外交庇护就是利用使馆的这种特权,把使馆作为遭到驻在国追捕的公民的避难所。

2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1963年3月4日,联合国在维也纳主持召开关于领事关系的国际会议,并与4月22日通过《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该公约于1967年3月19日生效。

该公约对以职业领事官员为馆长的领馆的设立,领事职务等级以及委派领事官员和其他领馆人员的便利,特权和豁免等,作了系统的规定。

3 外交豁免指一国派驻他国的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免受接受国法律规范约束的待遇。

外交豁免权的全称是外交代表的管辖豁免权,包括司法管辖豁免,诉讼豁免,执行豁免。

4 多边外交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两国以上的国家通过磋商、协商及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指由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磋商,协调及举行国际会议进行讨论以解决彼此关心的问题,目前已演化成为一种经常性、普遍性、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

5 外交报复专指原伤害行为是外交性质的,受害国所采取的报复手段也是外交性质的。

如甲国驱逐乙国的外交官,乙国也以驱逐甲国的外交官作为报复,这就是外交报复。

6 外交调研指以一切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之状况及发展情形,并向派遣国政府具报。

外交调研的最高目的是为一国对外决策机构尽可能及时准确地提供情况、信息、观点和建议。

7 临时代办在外交代表大使或公使缺位或因故不能履行职能时,被委派代理其职位的外交人员称临时代办。

临时代办由外交人员中等级最高者担任,他以临时代办的名义履行使馆首长的职能。

8 外交交涉指主权国家之间,各自通过它们的外交代表机关,在双边或多边国际关系中,就利害相关的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磋商和谈判,以求得适当的或为大家满意的解决办法。

大一外交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外交学试题及答案

大一外交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外交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国际关系B. 国际政治C. 国际经济D. 国际法律答案:A2. 外交政策的制定者通常是()。

A. 外交部B. 国会C. 总统D. 首相答案:C3. 多边外交是指()。

A. 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B. 多个国家之间的外交C.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外交D. 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外交答案:B4. 外交代表的等级分为()。

A. 特命全权大使、公使、参赞B. 特命全权大使、公使、领事C. 特命全权大使、公使、代办D. 特命全权大使、参赞、领事答案:C5. 外交豁免权是指()。

A. 外交人员在驻在国享有的特权B. 外交人员在本国享有的特权C. 外交人员在任何国家都享有的特权D. 外交人员在国际组织中享有的特权答案:A6.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个。

A. 4B. 5C. 6D. 7答案:B7.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 国家主权平等B. 国家主权不平等C. 国家主权可转让D. 国家主权可剥夺答案:A8. 外交谈判的最终目的是()。

A. 达成协议B. 达成共识C. 达成谅解D. 达成谅解备忘录答案:A9. 外交礼仪中,国旗的悬挂顺序通常遵循()。

A. 按照国家名称的字母顺序B. 按照国家加入联合国的先后顺序C. 按照国家的经济实力D. 按照国家的地理位置答案:B10. 国际关系中的“软实力”通常是指()。

A. 军事力量B. 经济力量C. 文化影响力D. 科技实力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外交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A. 外交政策B. 外交谈判C. 外交礼仪D. 外交关系答案:ABCD2. 外交使节的职责包括()。

A. 代表本国政府B. 保护本国公民C. 促进双边关系D. 收集情报答案:ABCD3. 外交谈判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互惠互利B. 互相尊重C. 相互妥协D. 相互独立答案:ABC4. 国际法的渊源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首脑外交
答:首脑外交,是当今外交新形式之一。

它通常是指由国家实际掌握最高外交决策权的首脑人物――一般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直接出面以各种方式参与或处理外交事务。

2、领事
答:领事,是领事馆职员之一。

领事一般是指由一国政府委派或授权,经接受国同意,而在其国内一定地点,根据领事制度的有关规定行使其职权的人员。

领事并非外交官,但有时可以授权从事某些外交工作。

3、黎塞留
答:黎塞留(1585-1642),红衣主教,十七世纪初长期任法国首相。

因其在外交理论与外交实践上贡献良多,被称为“近代外交的奠基者”、“法国外交之父”。

在其代表作《政治遗嘱》里,他坚持国家至上,主张“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并认为外交活动可以采取一切方式。

4、子产(公孙侨)
答:子产,又名公孙侨(约公元前580-前522年)。

史称“春秋第一人”。

曾经担任郑国宰相21年。

在其执政期间,郑国弃武功而修文德,奉行“以德治国”的方针,在大国夹缝之间。

在外交思想上,他主张以实力求生存,重视外交决策,维护国家利益。

在外交行动上,他坚持原则,讲究策略,努力捍卫本国主权。

二、要点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外交的本质
答:所谓外交,通常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中央政府,以约定俗成的和平方式所进行的官方交往与沟通。

从静态方面来看,外交是一种有关主权国家之间进行官方交往的国际制度。

从动态方面来看,外交则是主权国家中央政府之间以互动为目标所进行的官方沟通。

2、外交特权与豁免
答:外交特权与豁免,是现行外交惯例之一。

它是基于相互的原则,为使外交官和外交使团作为派遣国的代表能够独立而有效地执行职务,使其在接受国内享受的特殊国际法地位。

就适用范围而言,它对适用对象、适用时间、适用地点有一定要求。

就基本内容而言,外交官与外交使团所享受的外
交特权与豁免则有一定的区别。

3、外交承认
答:外交承认,亦称国际承认,有时简称承认。

在国际法上,所谓外交承认,是指外交主体对一个主权国家或一个主权国家的中央政府所进行的正式承认。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宣示性、确认性的行为。

外交承认就其内容而论,可以分为国家承认与政府承认等两种。

按照外交惯例,外交承认是外交关系建立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三、综合论述(20分)
公众外交简论
答:公众外交,是当代外交新形式之一。

其含义是一国政府通过与外国公众的沟通,来影响外国的公众舆论,从而构筑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维护或改变本国的国际形象,从而顺利地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的一种外交行为。

就本质而言,公众外交是一种国际沟通。

就对象而言,公众外交的主体是一国政府,客体则是外国民众。

就手段而言,公众外交主要借助于大众传播方式。

公众外交不同于传统外交。

公众外交以赢得外国公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目的,后者则谋求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互动。

就操作而言,公众外交受到可支配资源与传播手段的双重制约。

在效果评价上,公众外交的具体评价标准往往难以精确。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公众外交日益重视,并以之作为维护和改变本国形象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