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修正关于温度修正公式的意见
JJF 1076-2020 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规范

测量范围
度等级/最大允
许误差
第×页
6
共×页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J
JF1076—2020
B
.2 校准证书第 3 页式样
证书编号: ××××-××××
校准结果
一、校准条件
二、校准结果
1
. 温湿度计修正值
表 1 温湿度计校准结果
标准值
被校仪器示值平均值
修正值的不确定度
修正值
(
k=2)
序号
温度
湿度
温度
湿度
易
杨
张
洪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菊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炯 (济南长峰国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J
JF1076—2020
目
录
引言 ……………………………………………………………………………………… (Ⅱ )
1 范围 …………………………………………………………………………………… (1 )
2 概述 …………………………………………………………………………………… (1 )
2
3
4
5
6
7
8
9
记录员:
检验员:
室温:
℃
湿度:
%RH
5
J
JF1076—2020
附录 B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B
.1 校准证书第 2 页式样
证书编号: ××××-××××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文件 (代号、名称)
校准环境条件及地点:
℃
温度:
%RH
湿度:
地点:
其他:
校准使用的主要标准器/主要仪器
温度修正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温度修正系数是指在测量温度时,由于环境条件变化而产生的误差修正系数。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通过不同系数的修正来消除这种误差。
以下是有关温度修正系数的解释和运用。
一、温度修正系数的分类1.空气温度修正系数固定在计算所需的常温下进行热传导法测温时,应根据温度变化情况,在初始温度时进行空气温度修正。
2.热电阻温度修正系数热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热电阻温度修正系数是为了消除这种变化而引入的。
在热电阻测温时,应根据温度和热电阻的特性曲线,计算出温度修正系数。
3.比色法测温温度修正系数比色法测温时,分子量沉淀的稳定性随温度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计算出相应的温度修正系数。
二、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1. 空气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空气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温度变化的速度来计算的。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修正系数 = (标准温度 - 实际温度) / (标准温度 - 初始温度)其中,标准温度是指计算所需的常温,实际温度是指测量时环境的温度,初始温度是指开始测量时环境的温度。
2. 热电阻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热电阻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热电阻的特性曲线来计算的。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修正系数 = (实际阻值 - 标准阻值) / (标准温度 - 实际温度)其中,标准阻值是在标准温度下的热电阻阻值,实际阻值是测量时的阻值,标准温度和实际温度的含义同上。
3. 比色法测温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比色法测温温度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分子的沉淀稳定性来计算的。
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修正系数= (1 + β * (T - T0)) / (1 + β * (25 - T0))其中,β是比色法的修正系数,T是测量时的温度,T0是计算所需的常温。
三、温度修正系数的应用温度修正系数的应用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例如,在精密测量时,温度变化会导致常用的测量仪器的误差,此时可以通过温度修正系数来消除这些误差。
温湿度计校准规程

湛江市事达实业有限公司温湿度计校准规程目的:规范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确保温湿度计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温湿度计的校准操作要求。
责任:计量主管、兼职计量员及相关人员。
内容:1、外观要求1、1温湿度计外型结构应完好、无明显机械损伤,无影响仪器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
1、2温湿度计上标有制造厂名(或厂标)、型号、出厂编号及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标志与编号。
1、3刻度板位置应正确而不偏斜,刻度线应清晰均匀。
1、4湿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30%R H~90%RH,最小刻度应不大于2%RH,并能保证可读数至1%RH,每整10%RH或20%RH刻度标以相应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1、5温度刻度范围应不小于10℃~40℃,最小刻度应不大于1℃,并能保证可读数至0、5℃。
每10℃刻线标以相应的数字,且刻线长度为最长。
2、温湿度计性能要求2、1温湿度计的温度示值误差不超过:±2、0℃2、2温湿度计的相对湿度示值误差不得超过:2、21 ±5%RH (40%RH~70%RH,20℃);2、22 ±7%RH(40%RH以下或70%RH以上,20℃);2、3重复性2、31温度重复性:≤0、5℃2、32湿度重复性:≤2%RH。
3、校准方法3、1温度示值误差校准:温度校准点为:15℃,20℃,30℃。
校准箱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应再稳定30min 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检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数为标准器与被测仪器的温度示值(T B与T)。
示值误差:△T=T-T B-d1,其中d1为标准器温度修正值。
3、2湿度示值误差校准:依照从低湿到高湿的顺序进行校准,校准点依次:40%RH,60%RH,80%RH。
湿度校准时,箱内温度调定在20℃。
校准箱的湿度达到设定值后,应稳定30min后开始读数,先读标准器,后读被校仪器,间隔5min后重复读数一次。
取两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标准器与被校仪器的相对湿度值(H B与H)。
环境试验设备温湿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校准不确定度分析1、概述1.1 测量依据: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1.2 测量环境条件:温度:(15~35)℃;相对湿度:≤85%RH;气压:(80~106)kPa。
1.3 测量标准:温湿度试验设备自动检定系统Vtest 1101X:温度:(-30~100)℃:U=0.10℃(k=2)、(100~300)℃:U=0.14℃(k=2)、(300~600)℃:U=1.1℃(k=2)、(600~1000)℃:U=1.1℃(k=2)、湿度:(30~100)%RH:U=1.1%RH(k=2)。
1.4 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装置由输入、输出单元组成;输入信号包括热电阻,热电偶,湿度传感器。
输出单元为电脑采集及显示器。
校准时按校准规范规定布放温湿度传感器,将试验设备的温、湿度控制器设定到所要校准的标称温、湿度,使设备正常工作。
试验设备的温、湿度控制器稳定后开始采集数据,每2min记录所有测试点的温、湿度一次,共测试15次,计算该组数据的波动性、均匀性、温度偏差。
2.测量模型2.1温度上偏差公式∆t max=t max−t s式中:∆t max——温度上偏差,℃;t max——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温度,℃;t s——设备设定温度,℃;2.2相对湿度上偏差公式∆ℎmax=ℎmax−ℎs式中:∆ℎmax——相对湿度上偏差,%;ℎmax——各测量点规定时间内测量的最高相对湿度,%;ℎs——设备设定相对湿度,%;3.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和标准不确定度评定3.1温度、相对湿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在重复性条件下,对温度:20℃、100℃、300℃;相对湿度:30%RH、50%RH、70%RH、90%RH每个校准点重复测量10次,得到的测量值列如下:根据公式:1)(12--=∑=n x xi s ni实际测量以单次测量值为测量结果,则s=u 1 ,可得到由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3.2 标准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 3.2.1标准器温度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2标准器温度分辨力为0.001℃,不确定区间半宽0.0005℃,服从均匀分布,则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分量:(℃)00.030005.02==u 3.2.2标准器相对湿度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2%03.03%05.02=='u 3.3 标准器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3.1标准器温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3标准器温度修正值的不确定(-30~0)℃时:U =0.10℃;(0~100)℃时:U =0.10℃;(100~300)℃时:U =0.14℃;以正态分布,k =2,则标准器温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0)℃时:u 3=U/k =0.10℃/2=0.05(℃) (0~100)℃时:u 3=U/k =0.10℃/2=0.05(℃) (100~300)℃时:u 3=U/k =0.12℃/2=0.06(℃)3.3.2标准器相对湿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3标准器相对湿度修正值的不确定30%RH 时:U ′=0.7%RH ;(30~50)%RH 时:U ′=0.8%RH ;(50~70)%RH 时:U ′=0.9%RH ;(70~100)%RH 时:U ′=1.1%RH ,以正态分布,k =2,则标准器湿度修正值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RH 时:u ′3=U/k =0.7%RH /2=0.35(%RH ) (30~50)%RH 时:u ′3=U/k =0.8%RH /2=0.40(%RH ) (50~70)%RH 时:u ′3=U/k =0.9%RH /2=0.45(%RH ) (70~100)%RH 时:u ′3=U/k =1.1%RH /2=0.55(%RH )3.4 标准器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4.1标准器温度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4本标准器相邻两次校准温度修正值最大变化,按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0)℃时:(℃)01.0302.04==u (0~100)℃时:(℃)06.0316.04==u (100~300)℃时:(℃)11.0319.04==u3.4.2标准器湿度稳定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4本标准器相邻两次校准相对湿度修正值最大变化,按均匀分布,由此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30%RH 时:%06.0310.04=='u (30~50)%RH 时:%08.0313.04=='u(50~70)%RH 时:%08.0314.04=='u (70~100)%RH 时:%09.0315.04=='u3.5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3.5.1温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分量汇总表3.5.1相对湿度上偏差标准不确定分量汇总表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4.1温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计算由于u 1、u 2、u 3、u 4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按式计算(-30~0)℃时:℃05.024232221c =+++=u u u u u(0~100)℃时:℃11.024232221c =+++=u u u u u(100~300)℃时:℃37.024232221c =+++=u u u u u4.2相对湿度上偏差校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计算由于u 1、u 2、u 3、u 4相互独立,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 c 按式计算30%RH 时:%RH37.024232221c =+++=u u u u u(30~50)%RH 时:%RH44.024232221c =+++=u u u u u(50~70)%RH 时:%RH50.024232221c =+++=u u u u u(70~100)%RH 时:%RH68.024232221c =+++=u u u u u5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 =2,温度上偏差扩展不确定度为:(-30~0)℃:U =k ×u c =2×0.05=0.10℃ (0~100)℃:U =k ×u c =2×0.11=0.22℃ (100~300)℃:U =k ×u c =2×0.37=0.74℃取包含因子k =2,相对湿度上偏差扩展不确定度为:30%RH 时:U =k ×u c =2×0.37=0.74%RH(30~50)%RH 时:U =k ×u c =2×0.44=0.88%RH(50~70)%RH 时:U =k ×u c =2×0.50=1.0%RH(70~100)%RH 时:U =k ×u c =2×0.68=1.4%RH。
温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

温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温度修正值是指在实验室中测得的温度与标准温度之间的差值。
由于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很多实验结果,因此需要对实验室中的温度进行修正,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温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如下:修正值 = (测得的温度 - 标准温度)× 系数其中,测得的温度和标准温度都是指摄氏度(℃),系数是一个固定值。
在实验室中,温度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化学反应的速率、物质的溶解度、粘度、密度等重要的物理化学参数。
同时,在实验室中的很多仪器和设备,如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也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才能正常工作。
因此,实验室中的温度测量和温度修正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计算温度修正值时,需要知道标准温度和系数。
标准温度通常是指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标准温度,即摄氏度下的20℃。
而系数则是由仪器厂家根据实验室环境和仪器特点进行调整的。
例如,某个实验室中测得的温度为25℃,标准温度为20℃,系数为0.02。
则该实验室中的温度修正值为(25-20)×0.02=0.1℃。
这个修正值可以用来修正实验结果中由于温度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温度修正时,应该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因为不同的仪器和实验室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化,因此修正值的计算也会有所差异。
同时,在进行温度修正时,还要注意及时校正温度计和仪器的温度控制系统,以保证温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温度修正值的计算公式非常简单,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对实验室中的温度进行修正,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测力仪温度修正公式

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测力仪温度修正公式Understanding Correctly& Using Temperature Correction Formula ForStandard Force - tester张海亮(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交建分公司,湖南岳阳)说明:标准测力仪(测力环)百分表读数修正值的计算方法,经常会因为理解错误,导致对最终数据结果产生误差,力所能及只能说明这么多,希望广大铁路试验高手互相交流QQ:290316500)1温度修正系数(1)当测力仪百分表起始点示值不为零时的温度修正公式为:D i2=(D i1-D o)[1+k(t2-t1)+D o]式中: D i2—修正后的测力仪示值;D i1—检定证书中给出的测力仪示值;D o—测力仪起始点示值(测力仪未施加荷载时百分表示值);t2—使用测力仪时的温度℃;t1—测力仪检定时的温度℃;k—标准测力仪温度修正系数,当测力仪的弹性体由合金钢含量不超过7%的钢材制时,k=0.00027℃。
当测力仪的弹性体由其他材料制造或为电量输出的测力仪时,k值应由测力仪制造厂提供或通过试验测定。
(2)当测力仪百分表起始点示值为零时的温度修正公式为:D i2= D i1[1+k(t2-t1]式中:D i2—修正后的测力仪示值;D i1—检定证书中给出的测力仪示值;t2—使用测力仪时的温度℃;t1—测力仪检定时的温度℃;k—标准测力仪温度修正系数;2温度修正公式的使用(1)公式(1)是在测力仪百分表起始示值不为零的情况下,在做温度修正时应将各点示值减去起始点示值计算后再加上起始点示值。
这是因为这个起始点示值是百分表的压缩量,而非测力仪的实际荷载值。
例如:百分表起始点示值为1.000,在30Kn荷载对应的百分表示值是1.753mm,测力仪检定时温度为25℃,使用时温度为15℃,用公式(1)对其进行温度修正。
D i2=(1.753-1.000)[1+0.00027(15-25)]+1.000=1.751如果百分表起始点示值为1.000,在30kN荷载对应的百分表示值为1.753mm,测力仪测定时温度为25℃,使用时温度为15℃,在进行温度修正时,没有减去起始点示值1.000,则温度修正后测力仪的标准值与上述测力仪的标准值是不一致的。
关于温湿度表检定或校准的不确定度评定

关于温湿度表检定或校准的不确定度评定作者:李桃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4期摘要: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人类活动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温湿度表就是温湿度监测的直接手段。
通过在国家规定或允许的有关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或校准,来确定温湿度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而有效的做出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对温湿度表读出更真实的值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温湿度表;检定或校准;不确定度评定0.引言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人类活动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温湿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湿度过高,人体散热就比较困难,湿度过低,空寂看着,人的呼吸道会干涩难受;温湿度的过高或过低,对农业及工业生产带来很大程度的影响。
所以温湿度监测变得尤为重要。
温湿度表就是温湿度监测的直接手段。
但是怎样能确定温湿度表能准确的反应实际温湿度值呢?只有通过在国家规定或允许的有关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或校准,来确定仪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有关计量部门对仪器的检定或校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含义是指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对被测量值的不能肯定的程度。
反过来,也表明该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它是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
不确定度越小,所述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愈接近,质量越高,水平越高,其使用价值越高;不确定度越大,测量结果的质量越低,水平越低,其使用价值也越低。
有效的做出不确定度分析和评定,对温湿度表读出更真实的值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温湿度表的不确定度分析1.1标准器及其主要计量特性应满足规程要求露点温度量程:(-35 ~ +85)℃,相对湿度量程:(1.5%-100%)RH,露点准确度:±0 .1℃,相对湿度:±l.0%RH。
1.2被测对象及其主要性能:机械式温湿度计,测量范围为:5℃~50℃、40%RH~90%RH,最大允许误差为温度:?2℃;湿度:±5%RH(40%RH~70%RH)、±7%RH (40%RH以下或70%RH以上)。
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检测认证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误差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张 蕾(沭阳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升,在现实工作情境中数字式温湿度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在工厂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应用尤其广泛,因此,保证数字式温湿度计准确性非常重要,这需要通过校准来实现。
本文针对在校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旨在解决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校准问题。
关键词:数字式温湿度计,校准结果,不确定度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18.028Analysis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 Calibration Error of DigitalHygrothermographZHANG Lei(Shuyang County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is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hygrothermograph in practice has been quite common, especially in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of factorie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digital hygrothermograph, which needs to be realized by calib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ncertainty in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and aims to solve the calibration problem of digital hygrothermograph.Keyword: digital hygrothermograph, calibration results, degree of uncertainty当前,温湿度计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湿度变化的机理,国内有多家研究结果,综合有以下几种理论;
(1)在一定的温度下,设备内部气固两相水分子运动对应一个动态平衡,不同的环境温度,会导致设备中的固体材料吸附或释放水分。环境温度高时,固体材料吸附的水分会释放到六氟化硫气体中,即固体材料吸附的水分减少,而气体中的水分含量相应增加;反之,环境温度降低时,六氟化硫气体中的一部份水分会被固体材料吸附,即气体中的水分含量会减低,而固体材料吸附的水分会相应增加;设备内总水分越大,水分随温度变化趋势更加明显。[1]
该组曲线使用方便,但比较粗,若交点不在曲线上只能估算修正值。
(6) GROUPE SCHNEIDER公司的修正图表
GROUPE SCHNEIDER公司的湿度修正采用表格,同样在测试的湿度值向右查出测试时的环境温度交点即为湿度修正值。
该表格使用比较方便,适合现场使用,但露点值只有1度,若增加0.1度的表格更适合现场应用。
273+t
*b)+c]
[5]
273+20
其中:体积比(t)-在t℃时测得的湿度值μL/L
体积比(20℃)-在20℃时测得的湿度值μL/L
a=1.529 *10-3,b=7.115,C=-0.862,a、b、C为拟合常数。
(5) GECALSTHOM公司的修正曲线
GECALSTHOM公司的湿度修正曲线主要用于GIS,它是用一组指数曲线来表示,只要在横坐标查出测试温度,再垂直向上与纵坐标湿度值交点,与湿度修正曲线最接近的就是20℃时的湿度值。
关于SF6电气设备中气体湿度测试偏差修正的意见
早在上世纪90年国内已提出在测试SF6电气设备中气体湿度时温度影响的偏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国外部分厂家根据设备的特点提出了对应的测试温度修正曲线或方法。GB/T8905-1996《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中也规定了SF6电气设备在20℃时气体湿度的允许值。这样当测试环境温度偏离20℃时,就需要进行温度偏差修正,但国内至今在湿度测试规范中未提出对应的修正方法(曲线)。当现场测试不能安排在20℃时,无法进行温度偏差的湿度修正,在判断设备中湿度是否合格带来了一定难度,同时不利于掌握设备气体湿度的变化趋势。多年的测试和实践;认为SF6电气设备中气体湿度是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湿度变化形态基本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种现象是公认的事实,湿度测试规范中应确认对测试温度偏离20℃的湿度修正公式和方法。
(3)从分子热运动理论中得到;在一密闭容器中不同种类的气体分子,其分子热运动半径与均方根速度是不同的,它与分子量的大小有关。随着气体温度的升高,其分压得变化速率是不同的,一般呈指数关系上升,分子量小的上升得快些。分子量较小的水分子要比分子量大的SF6其分压随温度的上升增加得快些。[3]
(4)认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作用所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使水分子总是趋向于凝聚成液态。而温度越低,这种趋势越大,显然在25℃时比在40℃时更容易凝聚成液态水。这种凝聚或是在容器内壁,或者形成较大的分子团使之平均运动速度减慢。升温时,温升提供的能量破坏了分子间的作用力而使速度加快。SF6是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小,因而常温下升温时,温度对水含量的影响较大。[4]
二.湿度修正公式
(1)山东电力研究院的修正公式
X修正=7.98Xt*Tt/Pt[1]
式中:X修正:不同温度下水分测试值校正到20℃时的值μL/L。
Xt:环境温度t℃时的测试值μL/L
Tt:环境温度k
Pt:环境温度t℃时的饱和水蒸气压Pa
(2)广东电力试验研究所的修正公式
测试温度高于20℃时,环境温度每升高1℃时,湿度测试的露点值相应加上-0.5℃露点的修正值。[3]
(3)黑龙江电力科学研究院的修正公式
×0.58×10-3ρT2(1+B)-ρ2A
X1
[2]
Pb1
×0.58×10-3ρT1(1+B)-ρ2A
式中:P-SF6气体的压强,×0.1MPa
ρ-SF6气体的密度
T-SF6气体的温度k
A,B-常数
(4)佛山供电分公司的修正公式
体积比(t)
=
体积比(20℃)[a×exp(
(2)在SF6设备中,固体有机绝缘材料、瓷套内壁、操作拉感激吸附剂中均含有微量的水分,且与SF6气体中的水分存在着分配平衡。当这些固体材料对水分子的吸附速度大于水分子由于热运动而从固体材料释放出来的速度时,SF6气体湿度将变小,反之增大。一定时间后两者达到平衡,气体中的温度恒定不变。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平衡被破坏,直至达到新的条件下的平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