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突然停服 小心不良反应来袭【推荐下载】
8类药物不能突然停服

40栏目编辑:侯叔霞*****************8类药物不能突然停服⊙泸州市纳溪区中医医院 王 燕当你的病情得到控制,症状得到缓解时能否马上停药?其实有些药物使用后,随着病情的控制,人体对药物也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一旦骤停身体不能立即适应,会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使用时应予以注意。
常见的有: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阿普唑仑等,患者若骤然停药,会导致癫痫频繁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所以癫痫患者服药期间除非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药,切勿突然中止治疗。
即使需更换药物,也应采用逐渐过渡的方法,在原用药基础上加上新药后,才将原用药物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停止治疗须在6~24个月内,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
降血糖药物如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立即停用降血糖药物,可使血糖浓度急剧上升,病情恶化。
特别是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治疗显效后如突然停用胰岛素,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
镇静安眠药物长期服用安定、安宁、去甲羟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水合氯醛等药物,骤然停药会出现焦虑、兴奋、震颤、肌肉抽搐、头痛、胃肠功能失调、厌食、感知过敏、癫痫发作等症状。
抗精神病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氯丙嗪等药物期间,虽然一段时间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如果骤然停药,会导致病情急剧恶化。
因此,这类患者必须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少药物用量,并在一段时间内维持用量(50~100mg/天),使疗效得以巩固,防止复发。
抗抑郁药物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等,突然停药后易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肌肉痛、焦虑等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充分,复发次数增多,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抗生素及抗结核类药物许多细菌感染患者在用抗生素后,发烧、乏力等感染症状迅速消失,实际上细菌尚未彻底清除。
如果这时患者以为药到病除就擅自停药,会导致病情反复、恶化及细菌耐药性产生。
另外,各种抗结核药物,目前采取短程督促强用药9个月,甚至在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服用,以防复发。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步骤及突发情况处理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步骤及突发情况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不良体验或症状。
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的处理和应对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药物不良反应处理的步骤及突发情况处理的详细介绍:一、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步骤1. 识别不良反应: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症状,以便及时识别和判断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
识别不良反应: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症状,以便及时识别和判断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
识别不良反应:了解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症状,以便及时识别和判断是否出现了不良反应。
2. 停药或减量: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与医生或药师联系。
医生或药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建议是否停用药物或减量使用。
停药或减量: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与医生或药师联系。
医生或药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建议是否停用药物或减量使用。
停药或减量: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与医生或药师联系。
医生或药师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建议是否停用药物或减量使用。
3. 提供支持性治疗:根据不同的症状,可以采取支持性治疗措施,如给予液体补充、应用抗过敏药物或止吐药物等,以缓解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
提供支持性治疗:根据不同的症状,可以采取支持性治疗措施,如给予液体补充、应用抗过敏药物或止吐药物等,以缓解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
提供支持性治疗:根据不同的症状,可以采取支持性治疗措施,如给予液体补充、应用抗过敏药物或止吐药物等,以缓解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
4. 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报告给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药品监管部门,以帮助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报告给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药品监管部门,以帮助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记录和报告:及时记录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报告给相关的医疗机构或药品监管部门,以帮助监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医生可能需要重新评估治疗方案,并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或给药途径,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所有人注意,这10类药一旦骤停,容易致死

所有人注意,这10类药一旦骤停,容易致死来源 / 心希望快讯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方法,许多人认为,病情得到控制后就可以停止服药。
但其实,很多时候骤然停药,可能引起原有疾病的复发或“反跳”,使病情加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下面的这几类药物千万不要随意停用!1. 降糖药糖尿病患者突然中断使用降糖药,可使血糖骤然升高,特别是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突然停用或不适当减量,可导致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1]。
2. 降压药突然停用降压药吲达帕胺、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会造成血压反跳,短期内骤然上升,出现头痛、头晕、眩晕、呕吐、视力模糊等高血压危象[2]。
3. 抗心律失常药骤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卡多因,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房纤颤。
4. 抗血小板药植入支架的患者如果中断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发生血栓的风险在停药后迅速升高,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再发[3]。
5. 抗心绞痛药如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阿洛尔)等,若随意中断,易导致心绞痛发作,甚者引起心肌梗死[3]。
6.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长期服药突然停药或者减量过快时,可使病情出现“反跳”现象,使原来的疾病复发或加重;或者引起停用综合征,出现肌肉疼痛、关节痛、疲乏无力、发热等症状[4]。
7. 抗生素抗生素要使用足够疗程才能发挥作用,彻底消灭细菌。
如果用药时间不足,有可能根本见不到效果;如果有一点效果就突然停药,可能会因为残余细菌而引起病情复发[5]。
8. 抗结核药结核病的治疗遵循“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用药原则,需要较长时间连续服用药物[6],中途不得随意停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从而降低复发。
不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可导致耐药或复发,给治疗带来困难。
9. 镇静催眠、抗抑郁药持续使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氟西泮、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后,在突然停药时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焦虑、激惹、头痛、厌食、胃肠功能失调等症状,应逐步减量至停药[7]。
警惕:小心“停药综合征”.docx

警惕:小心“停药综合征”
1.硝酸甘油:长期服用骤停,可致心绞痛复发。
2.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诱发高渗性糖尿病昏迷。
3.肝素、华法林等抗凝剂应用一周以上,突然停用可致反跳性高血凝状态或血栓形成。
4.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病突然停药可诱发甲亢危象。
5.可乐定长期服用骤停可出现儿茶酚胺血症,引起心动过速、反跳性高血压。
6.糖皮质激素长期大剂量应用,能反馈性地抑制脑垂体前叶促皮质激素的分泌,进而引起肾上腺皮质的萎缩和功能减退,骤然停用可引起严重危象。
7.心得安长期应用可使B受体数目反馈性增加,骤然停药,可引起心脏B受体对内源性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高,而出现反跳性高血压、心绞痛加剧或激发心肌梗塞,严重者可引起猝死。
网址: 第 1 页,共 1 页。
突发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突发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之老阳三干创作
一、
二、一旦发现病人呈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
三、立即陈说值班医生, 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置.
四、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 需要时进行心肺复苏术.
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动, 并做好护理记录
六、将残余药液送药剂科药检室检验, 查找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
原因.
七、严格执行上报流程, 及时向护士长汇报, 12小时内(重年
夜事件30分钟内)护士长以口头、德律风、短信等形式上
报护理部, 一周内科室组织讨论、分析原因, 确定改进办法.处置流程:
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骤停药物很危险 了解性质很必要.docx

骤停药物很危险了解性质很必要今年春节,正当人们欢天喜地过大年时,我的邻居张大妈突然病逝。
全家“喜过春节”变成了“悲办丧事”。
张大妈虽然患有冠心病,但通过吃药治疗,这些年来一直病情稳定,怎么会突然病逝了呢?事后询问张大妈的老伴郭大爷才得知,张大妈患病以来一直遵医嘱坚持服用心得安,已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自从服用心得安以来,病情大为好转,心绞痛的症状也基本消失了。
张大妈觉得自己身体没有什么大恙了。
偏巧喜逢春节到来,张大妈认为春节服药不吉利,会给新的一年带来厄运。
因此,她便擅自停服了心得安,结果导致心绞痛突然发作,而且痛得比以前更剧烈、更频繁,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症状,后来她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病情。
待家人把她送至医院时,张大妈早已昏迷不醒,脉搏慢而无规律,血压大幅度下降,最终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这是较为典型的因擅自停药而导致的人生悲剧。
心血管药物如上述张大妈长期服用心得安,病人见效后如果突然停药,会引起反跳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引起比用药前更为严重的心绞痛,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导致猝死。
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的冠心病患者,骤然停药,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
消心痛不但能起到速效抗心绞痛作用,而且长期适量口服有预防作用。
服用此类药物的病人不能凭自我感觉而随意中断服药,否则易导致心绞痛发作,甚者引起心肌梗死。
高血压病是慢性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使血压保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
降压药物的使用不能停停服服,也不能随意增量、减量,否则可能导致血压忽高忽低,很容易产生脑血管意外。
尤其是老年患者要坚持服药,就是血压平稳了,调整到一个最低维持量,也不要停药。
突然停用降压药可乐安、甲基多巴,会造成血压在短期内骤升,并伴有失眠、头痛、头晕、视力模糊、颜面潮红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脑血管破裂而死亡。
骤停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卡多因,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房纤颤。
服地高辛片应严格按医嘱使用,绝对禁止自选使用。
警惕!停药导致的“撤药综合征”

警惕!停药导致的“撤药综合征”
曹霞
【期刊名称】《医药世界》
【年(卷),期】2001(000)001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有关停药引起的撤药综合征及反跳现象的报道较多:每天服用可乐宁的高血压患者,在突然停药后出现出汗、头痛、失眠和血压回升,甚至血压比治疗前还高:长期服用硝酸甘油的冠心病人突然停药,导致严重的心绞痛发作,甚至心肌梗塞死亡;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经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病情缓解稳定后,若减药太快或突然停药,旧病常可复发,而且复发后的症
【总页数】1页(P)
【作者】曹霞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3
【相关文献】
1.抗抑郁药撤药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J], 孙振晓;于相芬
2.精神分裂症撤药后症状复燃及撤药综合征临床分析 [J], 贺连生
3.精神分裂症撤药后症状复燃及撤药综合征临床分析 [J], 黄维碧
4.针刺改善抑郁症患者停药撤药反应及降低复发率的应用研究 [J], 杨洋;卢伟;魏青;
周德安;张捷
5.妊娠妇女使用抗抑郁药可致新生儿行为综合征和撤药综合征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服用药物不宜急刹车,突然停药风险大

服用药物不宜"急刹车", 突然停药风险大前言:服用药物不宜“急刹车”,应保障进行科学、合理用药,而合理停药是科学用药中的一项关键内容,如果随意停药,不但会影响到前期治疗的效果,还会发生不良事件,如若是停药的时间过早,会导致疾病的再次复发,如若停药的时间过晚,不但会浪费许多药物,还会加大患者的经济压力和负担,甚至会加剧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因而在此情况下,做到科学合理的停药,才可作为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的重点所在。
基于此,本文就以停药反应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哪些药物不宜“急刹车”,最后研究了预防停药“反跳”现象发生的方式。
一、停药反应停药反应主要是指患者长时间使用某类药物,在突然停用后身体会产生不适的症状,这往往是因在突然停药后,患者的内脏组织和神经组织还没能迅速加以适应,因而产生了功能障碍,发生该种状况的药物,通常包括精神类药物,其主要的表现为恶心呕吐,精神恍惚,失眠多梦,以及头痛等,对此应及时至医院接受治疗,防范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所以若想停药,必须要谨遵医嘱加以进行,不能随意主观停药,特别是针对体质较差的患者,更是要多加关注此点,若想停药应落实好“循序渐进”这一原则,不可产生突然停药的状况,还应注重饮用一定量的水,这利于患者的排尿,还应确保有着积极的情绪状态,多与他人之间展开沟通,保障在用药的方面上有着较好的心态,并应明确到自主停药的严重后果,以便真正做到正确合理的停药,防范发生停药后的不良反应。
二、哪些药物不宜"急刹车"哪些药物不宜"急刹车"呢?对此,本文就进行了下述探析:其一,抗心律失常药。
在当前的临床中,所可运用的抗心律失常类药物较多,根据药物对患者心肌细胞所产生的作用,可进行有效的分类,其可被划分为五类,第一类包括氟卡尼,以及奎尼丁等,第二类包括心得舒、以及心得安等,第三类包括安律酮、以及胺碘酮等,第四类包括心可定、以及异搏定等,第五类包括地高辛及洋地黄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突然停服小心不良反应来袭【推荐下载】
导语对于某些药物来说,其疗效相当显著,但在疾病治愈或稳定后却不能突然停服,而应逐步减量,慢慢地停下来,让人的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不然,就会产生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情加重而致死亡。
心血管药物
抗心绞痛的药物:如消心痛、心得安等,若随意中断,易导致心绞痛发作,甚者引起心肌梗塞。
硝酸甘油类药物:如果骤然停服,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
降压药:突然停用降压药可乐安、甲基多巴,会造成血压在短期内重新上升,甚至超过治疗前,出现头痛、头晕、眩晕、呕吐、视力模糊等高血压危象,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死亡。
抗心律失常药:骤停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利卡多因,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诱发心房纤颤。
抗癫痫药
若骤然停药,会导致癫痫频频发作,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在用药过程中如改用其他新药,原用药也不可骤停,要与新药同时服用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减量,待到病情完全控制后,方可完全停药。
镇静安眠药物
长期服用安定、安宁、去甲羟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利眠宁、水合氯醛等药
物,如骤然停药,就会出现焦虑、兴奋、震颤、肌肉抽搐、头痛、胃肠功能失调、厌食、感知过敏、癫痫发作等症状。
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服用氯丙嗪期间,尽管已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发作,但如果突然停药,则会出现精神分裂症现象的急剧恶化。
因此,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应在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并在一段时间内应用维持量(每日50~100毫克),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抗抑郁药物
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喜普妙等,突然停药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眩晕、头痛、肌肉痛、焦虑等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有复发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充分,复发次数增多,不仅会增加治疗的难度,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
降血糖药物
如果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就立即停用降血糖药物,可使血糖浓度急剧上升,使病情恶化。
特别是平时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治疗显效后如果突然停用胰岛素,可发生酮症酸中毒,乃至昏迷。
抗生素以及抗结核类药物
许多细菌感染病人用抗生素后,发烧、乏力等感染症状迅速消失,实际上细菌尚未彻底清除。
这时,如果病人以为药到病除而擅自停药,结果会导致病情反复、恶化及细菌耐药性产生。
至于各类抗结核药物,目前采取短程督促强用药9个月,甚至在症状消失后还要继续服用,以防复发。
如果停药过早,不仅复发,且会转为晚期结核和全性播散性结
核,给彻底治疗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