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
他汀的副作用有哪些?

他汀的副作用有哪些?我们身体内的大部分胆固醇都不是直接从食物中吸收来,而是在人体内重新合成的。
其中,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最主要器官。
他汀类药物能作用于肝脏,抑制肝脏将葡萄糖等物质转换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功能,从而降低血脂,是目前调脂效果和耐受性都较好的一类药物。
但长期高剂量使用也可能给血糖、肝脏、记忆力、肌肉带来不良影响和相关副作用,还可能出现过敏、药物交互副反应。
1.影响血糖控制效果正常情况下,人体内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会促使多余的葡萄糖到肝脏转化为胆固醇等物质。
但他汀类药物会抑制胆固醇合成,使得血糖难以降低。
因此,可能引发糖尿病或使糖尿病恶化。
建议做法:•如果本身就有糖尿病,一定详细询问医生用药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好处,找到相对最佳的方案;•用药过程中加强血糖监测,若血糖控制效果不好,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2.肝脏问题因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在肝脏转化,而且约70%的代谢物是由肝脏排泄,会加重肝脏负担,可能影响肝脏健康。
对于肝脏或肾脏功能正常的人而言,长期低剂量服用他汀类药物并无大碍。
1%的人有肝转氨酶升高。
如果出现以下罕见但严重副作用,立刻就医:•眼睛或皮肤发黄;•尿液颜色较深;•严重胃痛或腹痛;•持续恶心或呕吐。
推荐做法:•在初始用药及3-6个月时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若正常,每隔6-12个月监测一次;•戒酒、严禁与酒同服,饮酒会提高出现肝脏问题的几率;•原有肝病史者慎用。
3.对记忆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人体1/4的胆固醇在大脑内,而大脑中的这些脂质对形成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维持底层记忆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他汀类药物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同时,大脑内的胆固醇也会减少,所以会影响到记忆力和其他需要高脑胆固醇水平的心理过程。
2009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3/4使用他汀药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问题或思维混乱等不良认知反应。
建议做法:•若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压等问题,可询问医生是否要担心对记忆力的影响;•询问医生是否能通过舌下服用维生素B12(每日1000微克)或叶酸(每日800微克)或者维生素B6(每天200毫克)来代替;•注意,任意情况下都不要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最新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2001年8月8日,媒体广泛报告有31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拜斯亭的病人先后死于严重的肌病,该药的生产厂家与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一同发表声明,主动将拜斯亭撤出了市场,这也就是轰动一时的“拜斯亭事件”。
在此之前,他汀类药物一向被认为很安全,因此医生和病人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都深感惊诧,也自然引起了病人的恐慌。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也有句名言“无副作用的药物就不是药物”,药物有副作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副作用一无所知或不加重视。
通过拜斯亭事件,我们进一步了解和预防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看来已是刻不容缓了。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
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概述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概述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高血脂症的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
方法对目前相关资料报道的有关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总结概述,以反映出他汀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依据,概率从而引起人们对其的重视。
结果他汀类药物偶可引起肌病、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很少见;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肝损害,多发生在开始用药的三个月以内,减少用药或停药后可恢复;他汀类药物可引起脑损害,出现记忆力下降,易激惹、认知障碍等精神和神经症状,及时停药可缓解,近期脑出血患者不建议应用;他汀类药物可引起内分泌损害,包括血糖、甲状腺激素和性腺分泌异常,但增减幅度不高;他汀类药物与肾功能损害关系不大;他汀类药物可引起心脏损害;心衰患者要权衡利弊,他汀类药物与肿瘤的关系目前有争议。
标签: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一、他汀类药物与肌病(一)他汀相关性肌病分类1、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或无力,通常发生在腿部、臀部和背部的肌肉群组织中,在手指或其他类似部位不会发生。
不伴肌酸肌酶(Greatine kinase.CK)升高。
2、肌炎:有肌肉症状,同时伴有CK轻中度增高。
3、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并伴随CK显著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常有褐色尿及肌红蛋白尿,甚至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为肌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他汀相关性肌病的发生率大概为1.5%-5%,引起肌痛的发生率5%,出现肌炎及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是罕见的,且往往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联合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
引起肌病的常见人群:老年(尤其大慢性肾功能于80岁,女性)体型瘦小、虚弱,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因糖尿病引起)及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肌病危险较高,部分老年患者在尚无肌酶升高或肌病发生时即可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增加跌倒所致创伤。
另外,合用其它特殊药物,贝特类(尤其是吉非贝齐)烟酸类(罕见)环孢富素、HIV蛋白酶抑制剂,维拉帕米、胺碘酮、大量西柚汁及酗酒等。
长期吃他汀会有哪些副作用,吃多久才能停药?吃他汀这6点要知道

长期吃他汀会有哪些副作用,吃多久才能停药?吃他汀这6点要知道一、他汀可以治疗哪些病?他汀类药物(3- 羟-3- 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即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名字带有“xx他汀”的药物。
这类药主要通过阻碍肝内胆固醇的合成,来达到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目的。
其具有降血脂及抗炎作用,可降低脑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发生率。
二、哪些人适合服用他汀?除了确诊为高血脂的患者外,以下患者也需要在医师指导下合理服用他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服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1.8 mmol/L 以下;单独患糖尿病或高血压,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 控制在2.6 mmol/L 以下;同时患糖尿病和高血压,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 控制在1.8 mmol/L 以下;患慢性肾病,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 控制在2.6 mmol/L 以下。
三、长期吃他汀会有哪些副作用?应该怎么办?他汀类药物常见副作用主要有三类,肌损害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触痛、压痛、软弱无力等,大家要随时关注自己有无肌痛、肌肉压痛、肌无力和乏力等。
如果大家在服药后出现上述症状,那么就应该及时就诊,检查肌酸激酶(CK),避免出现横纹肌溶解等严重副作用。
注意,在年老体弱、消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身上,上述症状表现更为明显。
如出现应及时复诊检查。
肝功损害也就是大家常常问到的“吃他汀是不是伤肝”。
其实在开始服用他汀治疗的头1~3 个月内,部分患者的确可能会发生谷丙转氨酶增高等肝功能损害的表现,但大部分都会自行恢复正常,其表现是短期一过性的。
不会影响患者的继续服药。
而且他汀类药物所致的严重肝损害是非常罕见的且不可预测。
大家没必要过分担忧他汀类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
血糖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新发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较差。
四、既然他汀可能会出现这么多副作用,我还应该继续吃吗?大家要知道药物的使用本来就是权衡利弊的,只要服药的好处大于它可能存在的副作用,那么患者就应该继续服药。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你知多少?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你知多少?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些药优良的降脂作用及稳定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使得它们这个家族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是药三分毒”,他汀类药物同样存在着很多副作用,我们在临床中也要引起警惕。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究竟有哪些?1.肌病风险他汀类药物会引起相关性肌病,有些病人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肌痛或肢体无力,伴有CK升高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也有发热和全身不适,肌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仍继续服药,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曾经在2001年美国有31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出现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而导致死亡,当时生产厂家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表声明,并将拜斯亭撤出市场。
2.糖尿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尤其是服用大剂量的他汀,引发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新发糖尿病及原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临床试验(JUPITER)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糖尿病增加了27%;涉及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试验(PROVE-ITTIMI22)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血糖控制恶化有关;2011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JAMA2011,305:2556)纳入5项有关他汀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较中等剂量治疗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1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12月14日发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进一步警示了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3.肝酶异常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不同他汀类药物说明书对肝脏安全性的描述详尽程度不同,各种他汀类药物致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各不相同。
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官方网站发布了新信息,建议删除他汀类药物原有说明中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规定,推荐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上需要时才检测肝酶。
阿托伐他汀片的作用与功效副作用

阿托伐他汀片的作用与功效副作用阿托伐他汀片是一种常用的降血脂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胆固醇或高血脂症。
作用与功效:阿托伐他汀片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合成酶是一种参与胆固醇产生的酶,阿托伐他汀片能够有效地抑制其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
通过降低胆固醇水平,阿托伐他汀片可以预防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塞和中风。
此外,阿托伐他汀片还具有以下作用和功效:1.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好胆固醇”,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排除。
阿托伐他汀片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进而改善血脂谱。
2. 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坏胆固醇”,容易导致动脉堆积和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片可以抑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形成,减少动脉堆积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副作用:尽管阿托伐他汀片是一种有效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症状:1. 肌肉疼痛和无力:使用阿托伐他汀片可能引起肌肉痛和无力感,这是因为阿托伐他汀片可能干扰肌肉中的一种酶的正常功能。
2. 肝功能异常:长期使用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片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包括肝酶升高和肝损伤。
3. 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恶心、腹胀和腹泻等。
4. 头痛和其他不适:头痛是阿托伐他汀片常见的副作用之一,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失眠和记忆力下降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副作用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且严重程度不尽相同。
如果在使用阿托伐他汀片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和管理。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大,到底吃还是不吃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大,到底吃还是不吃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抑制剂,是患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首选药物,近年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不断提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改变导致慢性疾病逐渐增多,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等因素导致高脂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数患者对他汀类药物耐受较好。
近年来关于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不断增多,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其他不良反应有腹泻头痛与皮疹等,可发生面部头皮与四肢的感觉异常。
需要了解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机体的影响。
一、他汀类药物的功能特点他汀类药物是HMG-CoA还原酶竞争性抑制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口急剧上升使国内患心血管及病人群日益庞大,高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重要致病性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在减少再次行血管重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普伐他汀为开环羟酸结构具有亲水性,很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
普伐他汀降血脂药物主要作用于肝脏不良反应少,可避免其他降脂药的亲脂性造成的副作用。
他汀类药物是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还原酶抑制剂,可以减少冠动脉硬化病变进展,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用等。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阶段,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高脂异常是ASCV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药理作用包括调脂与非调脂作用,1)调脂作用机制为化学结构中开放酸部分与HMG-CoA还原酶有特异竞争性抑制作用。
2)他汀类药物非调脂作用体现在用于冠心病治疗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有效改善冠脉粥样硬化患者症状与心肌缺血客观指标,提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有益的非调脂作用,目前肯定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等。
他汀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二、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多适应症广泛,当前用于临床的他汀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与普伐他汀等。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你知多少?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目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这些药优良的降脂作用及稳定逆转动脉硬化斑块的作用,使得它们这个家族在临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但是“是药三分毒”,他汀类药物同样存在着很多副作用,我们在临床中也要引起警惕。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究竟有哪些?1.肌病风险他汀类药物会引起相关性肌病,有些病人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肌痛或肢体无力,伴有CK升高至正常上限10倍以上,也有发热和全身不适,肌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仍继续服药,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曾经在2001年美国有31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出现了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而导致死亡,当时生产厂家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表声明,并将拜斯亭撤出市场。
2.糖尿病风险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患者的血糖升高,尤其是服用大剂量的他汀,引发糖尿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主要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新发糖尿病及原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有关瑞舒伐他汀的临床试验(JUPITER)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糖尿病增加了27%;涉及普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的临床试验(PROVE-ITTIMI22)发现,大剂量阿托伐他汀与血糖控制恶化有关;2011年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JAMA2011,305:2556)纳入5项有关他汀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较中等剂量治疗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1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12月14日发表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进一步警示了他汀对血糖的影响。
3.肝酶异常他汀类药物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不同他汀类药物说明书对肝脏安全性的描述详尽程度不同,各种他汀类药物致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各不相同。
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官方网站发布了新信息,建议删除他汀类药物原有说明中关于“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常规定期监测肝酶”的规定,推荐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进行肝酶检测,此后只有当临床上需要时才检测肝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汀类药物有哪些主要的副作用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此类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
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肝脏合成载脂蛋白B-100,从而减少富含甘油三酯AV、脂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是最为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
他汀类药物除具有调节血脂作用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早期应用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的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抗炎、保护神经和抗血栓等作用。
结构比较:辛伐他汀(Simvastatin)是洛伐他汀(Lovastatin)的甲基化衍化物。
美伐他汀(Mevastatin,又称康百汀,Compactin)药效弱而不良反应多,未用于临床。
目前主要用于制备它的羟基化衍化物普伐他汀(Pravastatin)。
体内过程: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口服后要在肝脏内将结构中的其内酯环打开才能转化成活性物质。
相对于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本身为开环羟酸结构,在人体内无需转化即可直接发挥药理作用,且该结构具有亲水性,不易弥散至其他组织细胞,极少影响其他外周细胞内的胆固醇合成。
除氟伐他汀外,本类药物吸收不完全。
除普伐他汀外,大多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
有效控制血脂成了众多血脂异常患者及家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的患者从某些媒体上、广告上听说了哪种药物好,就自行去购买服用;有些人一听说他汀类药好,就非要医生给他开他汀类药物不可。
殊不知,药不对症,即使用了他汀类药物,效果也不一定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有它的适应人群,并非人人皆可。
人体血液中脂质一种或几种成分的升高或降低,叫做血脂异常。
过去,将其中某些脂质成分的升高称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现在则统称为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主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血脂代谢异常是由先天性遗传基因缺陷、后天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等引起,比如普通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家族性混合型血脂异常症、乳糜微粒血症等都属于此型;而继发性血脂代谢异常主要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痛风、胰腺炎、阻塞性肝胆疾病、慢性肾病和肾病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血脂异常有多种分型标准和方式,普通老百姓只要知道临床最常使用的分型标准和方法,就足以指导防治血脂异常。
而临床上,我们通常将血脂异常简单分为4大类型:●高胆固醇血症:主要是血清总胆固醇增高(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主要是血清甘油三酯增高(包括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颗粒增高)。
●混合性血脂异常症:主要是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都增高(包括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都增高)●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主要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由于分型不同,它们的治疗也各不相同,但是低胆固醇饮食(每日最好不超过1/3个蛋黄)、限制能量、适当的运动是调节血脂的前提。
而他汀类药物却只能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及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性血脂异常症。
除此之外,对于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症、糖尿病伴脂代谢紊乱、部分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也必须使用他汀类药物。
其中,尤其是对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高于每升2.6毫摩尔的2型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调脂药是其治疗的主要药物。
但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他汀类药物是没有作用的,而应该用亚油酸、烟酸和贝特类调脂药,如苯扎贝特(商品名:必降脂)、非诺贝特(商品名:力平脂)等(详见本刊2003年第4期10页《调节血脂,让“生命之河”长流》)。
所以,不是所有血脂异常的患者都能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最好能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合理用药。
警惕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随着全球第一个他汀类药物洛伐他汀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以来1987,辛伐他汀、阿伐他汀等他汀类新药不断问世。
许多大型研究已经证实,他汀类药物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甚至使斑块消退,从而打破了冠心病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
但随着他汀类药物的广泛使用,其可能产生的弊端也渐渐浮出水面。
此类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引起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
他汀类药物引起肌病的常见症状是非特异性肌肉或关节痛。
老年(尤其大于80岁,女性)、体型瘦小、虚弱、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因糖尿病引起)及围手术期患者发生肌病的危险较高。
部分老年患者在尚无肌酶升高或肌病发生时即可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可能增加跌倒所致创伤。
在一项对22名具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并接受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职业运动员的研究中,16人因为肌病副作用而中断治疗。
在罕见情况下,肌病可以导致横纹肌溶解并导致肾衰而死亡。
有一项试验报告了5例非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其中4例发生在治疗期。
另一组回顾性资料提示他汀类药每治疗100000人就有4.2例横纹肌溶解症发生。
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预防他汀类药引发的相关性肌病,应十分注意下列可增加其发生的危险因素:(1)高龄(尤其大于80岁)患者(女性多见);(2)体型瘦小、虚弱;(3)多系统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4)合用多种药物;(5)围手术期;(6)合用下列特殊的药物或饮食(核对他汀类药包装盒内的警告插页):贝特类(尤其是吉非贝齐)、烟酸类(罕见)、环孢霉素、吡咯抗真菌药、红霉素和克拉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维拉帕米、胺碘酮、大量西柚汁及酗酒等。
临床预防措施:(1)医生在开出他汀类药处方时,应想起上述危险因素;(2)不宜轻易加大他汀类药剂量;(3)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体型瘦小、虚弱的老年女性,他汀类药治疗应慎重;(4)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肌病的危险较高,应严密监测;(5)在使用他汀类药治疗时,应高度重视药物的相互作用。
如他汀类加贝特类这种联合用药可增加肌病的危险,而他汀类加烟酸似乎比他汀类加贝特类发生肌病的危险要低;医生还应想到上述他汀类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危险。
由于使用他汀类药物不但会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胆固醇的水平,也会降低在胆固醇生成途径中的其他一些中间产物水平,包括辅酶Q10,使辅酶Q10的水平下降。
而后者对于线粒体能量的产生至关重要。
最近美国的研究者报道,34例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14天后,就已经能检测出病人体内辅酶Q10的降低。
他汀类药物与辅酶Q10的关系已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明确指出他汀类药物能阻断体内辅酶Q10的生成,会造成病人体内辅酶Q10不足,且这种现象在老年病人身上更容易发生,特别是已有心衰的病人发生‘他汀类’诱发的辅酶Q10不足,会使心肌功能进一步恶化。
因此,对于慢性心衰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利弊之争,仍然需要进行确定性试验来进一步阐明。
胆固醇在大脑的形成及其功能至关重要,因此降低其浓度可能会引发精神和神经症状,如严重的易激惹、攻击行为、自杀冲动、任知功能障碍、记忆丧失、完全健忘、多动神经症及勃起功能障碍等。
临床上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考虑可能与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关,及时停药。
在多数病例中,这些症状都是可逆的,而复用时可以再发。
细胞实验并未令人信服地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致突变或基因毒性作用,在一项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研究中,随访10年,患者肿瘤的发生率未见增加,这使得人们放松了警惕。
但是,有些研究结果却使人提心吊胆。
比如,研究发现低胆固醇是癌症的危险因素,“胆固醇降得越低越好”的提法显然不妥。
而有一项研究证实,乳腺肿瘤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肿瘤复发明显增加。
故有肿瘤病史的患者不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
还有,老年人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其肿瘤死亡率也显著增加,从而抵消了他汀类药物致心血管死亡事件率下降带来的益处。
总之,在强调降脂治疗使患者获益的同时,应关注其引起的不利影响。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亲人和朋友,当你处于逆境和灾难时,帮助你一臂之力,渡过难关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吃水不忘挖井人,度过苦难,不能忘记援助过你的人。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顺境里给你帮助的人,不能全部称作朋友,但是能够在你逆境时依然愿意援助你,走出困境的人,一定是你要用一生去感谢和珍惜的人。
唐代李商隐的《晚晴》里有这样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
当一个人闯过难关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那些支撑你,陪你一起走过厄运的朋友和亲人,这个世界谁也不亏欠谁,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如古人所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学会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情,生活里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你要知道,父母,永远是你最亲近的人,是最爱你的人,不管他们的方法怎么错误?可是爱你的心,都是一样的。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一时的私心,而忘记感恩。
我们常常希望别人都对自己有情有义,可是想得到别人你真情,首先你必须先付出真情。
你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别人帮助你,你要懂得感恩和感动,而不是当做理所当然。
你要知道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侍父母,要孝顺,对朋友,要真诚。
不管你生活的精彩或者混沌,孝顺父母,颐养天年。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在这个美好的时代,中华很多的美德都在逐渐消失,做子孝为天,但是总有一些人,自己活在天堂,硬生生的把父母扔进地狱。
鱼知水恩,乃幸福之源也。
鱼离不开水,人离不开亲人和朋友,当你处于逆境和灾难时,帮助你一臂之力,渡过难关的人,都是你的亲人和朋友。
吃水不忘挖井人,度过苦难,不能忘记援助过你的人。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一个人要想获得幸福,必须懂得感恩。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顺境里给你帮助的人,不能全部称作朋友,但是能够在你逆境时依然愿意援助你,走出困境的人,一定是你要用一生去感谢和珍惜的人。
唐代李商隐的《晚晴》里有这样一句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
当一个人闯过难关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那些支撑你,陪你一起走过厄运的朋友和亲人,这个世界谁也不亏欠谁,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如古人所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学会感恩父母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朋友的帮助之情,生活里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