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选用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对照组选用激素与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0天后症状改善情况和出现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反跳及有无水电解质紊乱、肾毒作用等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
治疗组也未出现作用反跳及水电解质紊乱、肾毒性作用等并发症。
随机对比观察,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5)。
结论:β-七叶皂苷钠配合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优良率高,疗效确切,且无作用短暂及反跳现象,无水电解质紊乱及肾毒作用。
【关键词】β-七叶皂苷钠;甘露醇;联合治疗β-七叶皂苷钠是用传统植物药欧马栗或中药婆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并经冷冻干燥制成的消炎抗渗出药。
其主要成分为酯键三萜皂苷。
国外临床应用已有30余年历史,国内于1985年由武汉药学研究所研制成功。
根据多年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β-七叶皂苷钠是一种非渗透性脱水剂,它可提高ACTH和可的松的血浆浓度,抑制组胺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增加PGF2α的分化,抑制PGE1释放量,使FGF2α/PGE1比值增大,阻滞细胞的腺苷三磷酸酯酶作用,并延缓Na+交换,它还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减轻血管内皮细胞和其他细胞的损害,因而具有类皮质激素样抗炎、抗渗出、消除肿胀、扩张动脉,增加静脉张力,从而改善微循环作用。
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后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脱水。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由于急性外伤或反复劳损引起腰椎间盘纤维环的破裂,导致髓核脱出致腰骶神经根充血、水肿、炎症浸润而疼痛。
作者2001~2006年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时与专科医师一起用β-七叶皂苷钠配合甘露醇治疗,收到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70例患者中,全部为住院患者,病程7天~20年;腰痛64例,单侧下肢放射痛61例,双侧下肢放射痛并麻木12例,脊柱侧弯28例,腰部屈伸或侧方运动受限66例,跟、膝腱反射减弱3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7例。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SP、CGRP水平的影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20年第4卷第16期2020Vbl.4No.16□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注射用七叶皂昔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SP 、CGRP 水平的影响解冬千I 祁宏伟I 王霞-于兰',张昊2(保定市第二医院1.药剂科;2.骨一科;3.医务科,河北 保定071051 )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七叶皂昔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血清SP 、CGRP 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保定市第二医院2019 年1月至12月期间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将其依据随机嫩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分为34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布 洛芬治疗,观察组运用注射用七叶皂昔钠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7 d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JOA 评分及血清SP 、CGRP 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8.23%,高于对照组的58.82%;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比VAS 评分及血清SP 、CGRP 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JOA 评分升高, 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76%较对照组的32.35%低(均P<0.05)…结论注射用七叶皂昔钠可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注射用七叶皂昔钠;疼痛;P 物质;降钙素相关基因肽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脊柱外科较为多见的疾病,其为 导致下腰痛、腰腿痛的关键原因,且发病率较高,临床表 现为患者的腰部疼痛、坐骨神经通路及分布区域产生不间 断疼痛等,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布洛芬为非留体抗炎镇痛药,具有镇痛、抗炎、解热的作用,但易导致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耳鸣等不良反应。
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2023《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CATALOGUE目录•研究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01研究背景与目的1研究背景23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常常导致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β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但关于它们的疗效比较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观察和比较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的疗效。
观察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的疗效。
比较两种药物在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减少并发症方面的差异。
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依据。
研究目的02研究方法03伦理审查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设计01随机对照试验为明确β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02试验流程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筛选1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病程不超过2年;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
纳入标准合并腰椎骨折、腰椎滑脱及马尾综合征等严重腰椎病变;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药物过敏史;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排除标准实验对象A组(β七叶皂苷钠组)给予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7天。
B组(甘露醇组)给予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7天。
治疗方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的疼痛评分。
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腰椎功能评分(JOA)评估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7天的JOA评分。
观察指标03研究结果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但仍需继续治疗。
患者症状有所减轻,但仍需继续治疗。
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不良反应情况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甘油果糖与七叶皂甙钠联合甘油果糖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七叶皂甙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独用甘油果糖组相比,显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甘油果糖。
【关键词】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七叶皂甙钠为中药娑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甙的钠盐,具有抗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消肿等方面的作用。
甘油果糖属于高渗性脱水药。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采用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药物治疗后,对患者减轻神经水肿,缓解疼痛取得满意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少。
现就将10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情况报告入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3岁。
1.2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以腰腿疼痛、麻木为首发症状,其中腰部疼痛52例,下肢麻木疼痛37例,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11例。
病史小于一个月8例,一个月至六个月47例,六个月至一年32例,一年以上13例。
1.3病例分组:根据用药情况分为2组,甘油果糖组48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组5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
上述病例中均无使用七叶皂甙钠和甘油果糖的禁忌症。
1.4治疗方法:①甘油果糖组:甘油果糖250ml静滴,2次/d,连用7d。
②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组用七叶皂钠2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甘油果糖250ml静滴,2次/d,连用7d。
β-七叶皂甙钠联合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β-七叶皂甙钠联合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键词】β-七叶皂甙钠;椎旁阻滞;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每年1%~2%,本院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随机选择108例腰椎间盘脱出症患者,采用β-七叶皂甙钠联合椎旁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8例均有不同程度腰腿痛病史,并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中男88例,女20例;年龄28~66岁,平均37岁。
病程10 d~2年,平均40 d。
急性期(3周以内)42例,慢性(超过3周)66 例。
初诊41例,复诊(指经过其他方法治疗无效)67例。
1.2 治疗方法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β-七叶皂甙钠组56例;B组,对照组52例。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先确定腰椎棘突,于患侧平棘突上缘旁开3~3.5 cm处作皮丘,用长10 cm的9#腰椎穿刺针垂直穿刺达横突,作25°角向上(到上一椎间孔)或向下(至同节椎间孔)并向内侧倾斜约20°角,沿着横突的上或下缘进针约1~1.5 cm,有穿过椎旁韧带的突破感时,即到达椎间孔附近,回抽无脑脊液或血液即可注药。
A组,采用β-七叶皂甙钠10 mg静脉滴注,2次/d;B组采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联合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1%利多卡因2 ml,维生素B1注射液100 mg用生理盐水配制成共5 ml药液行腰椎旁间隙注射,每周两次,一周为一疗程。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治疗效果。
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应用统计学处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经1个疗程治疗,腰腿痛消失,下肢功能恢复,无阳性临床体征,相当于镇痛效果评级标准Ⅰ级(优);②显效:经1个疗程治疗腰腿痛基本消失,下肢功能障碍明显改善,直腿抬高试验>60°,相当于镇痛效果评级标准Ⅱ级(良);③无效:经1个疗程治疗,症状和体征均无变化,相当于镇痛效果评级标准Ⅲ级(无效)[1,3]。
β-七叶皂苷钠、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与评价

β七叶皂苷钠、甘露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与评价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腰椎间盘的核心组织(核髓)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
目前,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而在这篇文档中,我将重点关注β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的疗效。
让我们来看看β七叶皂苷钠。
β七叶皂苷钠是一种从中药七叶一枝花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消肿的作用。
在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中,β七叶皂苷钠可以减轻椎间盘的水肿,缓解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达到减轻疼痛和改善功能的目的。
在我的观察中,使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普遍反映疼痛程度有所减轻,腰部活动范围有所改善。
同时,影像学检查也显示,患者的椎间盘突出程度有所减轻。
这些结果表明,β七叶皂苷钠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在我的观察中,使用甘露醇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也普遍反映疼痛程度有所减轻,腰部活动范围有所改善。
同时,影像学检查也显示,患者的椎间盘突出程度有所减轻。
这些结果表明,甘露醇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β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它们并不能完全治愈腰椎间盘突出。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要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虽然β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它们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如β七叶皂苷钠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甘露醇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低血压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腰椎间盘突出,这种疾病让人疼痛难忍,甚至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
我访谈过许多患者,他们的痛苦和无助让我深感同情。
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够为他们带来希望和信心。
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β七叶皂苷钠和甘露醇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亦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
本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等遭受刺激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标签:七叶皂苷钠;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移位近年来,笔者采用七叶皂苷钠针剂对照治疗本症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收治的患者中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9~74岁,平均(38.12±5.3)岁;病程17d~15年,平均(5.12±1.60)年。
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1~69岁,平均(35.2±5.6)岁;病程21d~12年,平均(4.53±1.90)年。
上述患者均有腰腿痛病史及腰部胀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体征。
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80例患者均行腰椎CT或MRI检查,其中L3~4突出42例,L4~5突出28例,L5~S1突出10例。
随机分组中从年龄、性别、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嘱其平卧硬板床,口服布洛芬胶囊0.6g,2次/d,肌注654-2针10mg,1次/d,静滴地塞米松针2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5~7d为1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针20mg(湖一格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666),加5%葡萄糖250ml 静滴,5~7d为1个疗程。
2结果2.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显效:症状消失,椎旁无明显压痛,直腿抬高试验较治疗前改善>30°;有效:症状、体征改善,劳累后症状加重;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七叶皂苷钠与甘露醇+地塞米松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
方法: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七叶皂苷钠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甘露醇十地塞米松组,有统计学差别(P<0.05)。
结论:两组药物均为临床有效治疗药物。
七叶皂苷钠比甘露醇+地塞米松疗效较好。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甘露醇地塞米松椎间盘移位七叶皂苷钠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组织肿胀所引起疼痛[1,2],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报道较少。
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采取七叶皂苷钠治疗,同时结合卧床休息,腰椎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临床诊断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3,4]的195例。
病人分为两组,七叶皂苷组116例,甘露醇+地塞米松组79例。
辅助检查与病变部位见表1,两组一般情况、病变部位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七叶皂苷钠组: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针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连续用10日。
甘露醇+地塞米松组: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滴,2次/日,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静滴,1次/日,连续用5~6天。
除药物治疗外卧床休息。
腰椎牵引结合手法等治疗措施方面两组相同。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症状与体征消失,腰部活动自如,且直腿抬高试验较前明显进步,可恢复正常工作。
②好转:症状与体征改善,腰部活动好转,且直腿抬高试验较前有进步。
③无效:症状与体征未见改善和加重。
结果根据腰椎间盘的治愈标准,以症状消失、功能改善为主要指标,所以治疗后没有进行CT或MRI复查。
治疗效果统计见表2。
两组总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七叶皂苷钠组的临床治愈率(71.6%),明显优于甘露醇加地塞米松组(41.8%),有统计学差异(P<0.01)。
讨论七叶皂苷钠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七叶皂苷富含酶键三萜皂苷能增强体内细胞由前列腺素分泌OGF2α,并能促进肾上腺素皮质分泌皮质激素,从而具有抗炎抗渗出的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13T09:31:29.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王济远1 刘亚娟2 [导读] 目的观察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
王济远1 刘亚娟2
(1云南德宏公安边防支队边防医院 678400;2云南省农垦第二职工医院 678400)【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0-0204-01 【摘要】目的观察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甘油果糖与七叶皂甙钠联合甘油果糖进行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七叶皂甙钠联合甘油果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独用甘油果糖组相比,显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疗效明显高于单用甘油果糖。
【关键词】七叶皂甙钠甘油果糖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七叶皂甙钠为中药娑罗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的三萜皂甙的钠盐,具有抗氧自由基,改善微循环,消肿等方面的作用。
甘油果糖属于高渗性脱水药。
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采用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药物治疗后,对患者减轻神经水肿,缓解疼痛取得满意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少。
现就将10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情况报告入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其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3岁。
1.2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以腰腿疼痛、麻木为首发症状,其中腰部疼痛52例,下肢麻木疼痛37例,腰部及下肢疼痛、麻木11例。
病史小于一个月8例,一个月至六个月47例,六个月至一年32例,一年以上13例。
1.3病例分组:根据用药情况分为2组,甘油果糖组48例,男性34例,女性14例,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组5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7例。
上述病例中均无使用七叶皂甙钠和甘油果糖的禁忌症。
1.4治疗方法:①甘油果糖组:甘油果糖250ml静滴,2次/d,连用7d。
②七叶皂甙钠联用甘油果糖组用七叶皂钠2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甘油果糖250ml静滴,2次/d,连用7d。
如遇糖尿病患者则改用七叶皂甙钠20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1.5观察方法:①临床疗效评价:显效:疼痛明显缓解,治疗时间小于3d,有效:稍微疼痛或偶发严重疼痛,治疗时间4-6d,无效:疼痛无缓解,治疗时间大于6d。
显效+有效=总有效。
②不良反应观察: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输液部位局部刺激、静脉炎等。
用药一周复查肝功肾功。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组患者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联合用药组与七叶皂甙钠组和甘油果糖组比较,P<0.05,疗效存在显著差异。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2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3.1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多发病、常见病,主要症状为下肢疼痛麻木等神经刺激症状,多数不需手术治疗,病程长,常反复发作,因此保守治疗显得尤其重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时,由于神经根受压而充血,水胀,渗出增多出现无菌性炎症,此时疼痛剧烈,一般不能耐受,如果疼痛得不到舒缓,则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更加使神经根卡压,同时就不能做牵引、推拿等辅助治疗。
[1] 3.2本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使用七叶皂甙钠和甘油果糖是因为七叶皂甙钠的药理作用包括:①能促进机体提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血浆浓度,显著增强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静脉反应,提高静脉张力,加快静脉血流速,促进淋巴液回流,改善微循环。
②抗炎抗渗出,促进血管壁增加PgF2a的分泌,使PgF2a/PgE1的比值增大,从而稳定微血管和细胞,具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③能清出机体内的自由基。
④具有类似于维生素E的酚羟基结构,故其作用途径可能与维生素E相似。
[2]临床上七叶皂甙钠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脑水肿、创伤或手术后引起的肢体肿胀治疗,对静脉回流障碍可以产生明显疗效。
七叶皂甙钠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局部血管刺激和静脉炎,尤其在长期用药的患者身上更为突出,据报道,用量过大还会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所以本文提倡小剂量、短疗程治疗安全性较高,发生局部刺激主要是由于三萜皂甙类物质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七叶皂甙钠在静脉滴注时应避免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和在同一静脉使用多次,如果发生液体渗漏,可理疗和用50%的硫酸镁湿敷可缓解。
3.3甘油果糖属于高渗性脱水药,其利尿作用小,对肾功能影响小,对患者电解质平衡无明显影响,常用于需长期脱水的患者。
早期临床上常用于脑水肿及颅内高压,近年来被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后肢体和关节肿胀,以消除局部肿胀、促进功能恢复。
随着甘油果糖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也遇到了类似的血管反应问题。
特别是疗程长、剂量大的患者。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同时使用七叶皂甙钠和甘油果糖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消肿药,能使两种药的药效相加,同时起到抗炎、抗渗出、改善微循环、脱水消肿的作用,其临床疗效比单用更显著,能很好地减轻神经根充血、肿胀,有效地舒缓病人的疼痛症状,对病人后期的理疗康复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光明,杨雍.综合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临床报告.颈腰痛杂志,2010,Vol.31 No.2.
[2]侯广平.七叶皂苷钠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04,7(3):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