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走进科学,探索未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参观科学博物馆。

(2)进行科学实验探究。

(3)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活动步骤:(1)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

(2)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二、活动主题:关爱环境,从我做起1. 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环境知识讲座。

(2)环境实践活动。

(1)邀请专家进行环境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组织学生进行环境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三、活动主题:传承文化,弘扬传统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提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活动内容:(1)传统文化知识讲座。

(2)传统艺术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邀请专家进行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艺术实践活动,如书法、剪纸、国画等。

四、活动主题:服务社会,锻炼自我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社区服务活动。

(2)实践活动总结与分享。

(1)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支教、扶贫、环保等。

五、活动主题:科技创新,引领未来1.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2)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活动内容:(1)科技创新知识讲座。

(2)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3. 活动步骤:(1)邀请专家进行科技创新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

2024年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一1、组织学生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2、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提高通过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态度,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习惯。

组织开展以“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及技能活动。

1、利用课间操、升旗仪式、重大节日、法制报告等方面的活动。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遵守学生守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和社会责任感。

1、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2、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篇二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程。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本学期,我将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案设计理念1. 结合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定的综合实践技能,如调查、采访、观察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课题一: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2. 课题二: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创新精神3. 课题三: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文化4. 课题四:走进职场,了解职业规划5. 课题五: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分析真实案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4. 利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加实践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实践成果的质量,如报告、作品等。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案示例:课题一:关注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教学目标】1. 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学会运用调查、观察等方法,分析生态环境问题。

3. 培养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2. 生态环境问题分析3. 环保行动策划【教学方法】1. 调查法: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实践法:学生制定环保行动策划,并进行实际行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7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7篇】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优秀17篇】教学过程1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一、活动主题“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智慧”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xx四、活动地点学校教室、校园、社区等。

五、活动准备1. 教师收集有关传统文化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故事等,制作成课件。

2. 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如彩纸、剪刀、胶水、毛笔、墨汁等。

3. 联系社区或文化机构,安排参观和实践活动。

4.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六、活动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呢?”引导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知识讲解(1)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古典文学等。

(2)结合具体事例,讲解传统文化的。

价值和意义,如传统节日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民间艺术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传统技艺可以传承民族智慧等。

3. 实践活动(1)传统节日体验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该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制作传统节日的手工艺品,如春节的剪纸、对联,中秋节的月饼等。

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氛围。

(2)民间艺术欣赏与创作带领学生参观民间艺术展览或邀请民间艺人到校表演,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让学生学习一种民间艺术,如剪纸、绘画等,创作自己的作品。

举办民间艺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3)传统技艺学习选择一种传统技艺,如茶艺、陶艺、木工等,邀请专业人士到校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如泡茶、制作陶器、制作木制品等。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收获。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走进自然,了解生态环境2. 活动目标:通过观察、调查、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活动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有关生态环境的资料,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2) 课堂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3) 课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如参观公园、调查周边环境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状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活动寻找答案。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实践活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3. 学果展示: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后的成果,如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材2. 教辅:相关生态环境的资料、图片、视频等3. 设施:投影仪、电脑、打印机等教学设备4. 场地:户外实践活动所需场地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知识点:教师简要讲解生态环境的概念、现状以及重要性,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基础。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调查、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态环境的状况。

4. 交流分享:学生回到课堂,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上册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上册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上册第一课:回顾与导入教学目标:通过回顾和导入,激发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并了解该活动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复习上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和经验。

2. 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论自己在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3. 导入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课:活动策划与组织教学目标:学会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和组织方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步骤:1. 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任务。

2. 分组组织学生,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时间表。

3. 指导学生制定活动的预算和资源调配计划。

4. 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课:调研与选题教学目标:学会进行调研,选择合适的综合实践活动题目。

教学步骤:1. 介绍调研的方法和步骤,并分组让学生进行小范围的调研。

2. 指导学生分析调研结果,选择适合的综合实践活动题目。

3. 指导学生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需求。

第四课:资源准备与申请教学目标:学会合理准备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资源,并掌握资源申请的技巧。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所需的基本资源,如人力、物力等。

2. 指导学生合理编制资源清单,并制定资源申请计划。

3. 分组让学生进行资源申请的模拟实践,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商能力。

第五课:实践与总结教学目标:进行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并学会总结经验和评估活动的效果。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活动的实施方式。

2.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数据收集。

3. 利用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总结经验,评估活动的效果。

第六课:成果展示与分享教学目标:学会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并进行分享。

教学步骤:1. 组织学生准备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材料,如海报、PPT等。

2. 安排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活动的过程和成果。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第一章:走进自我1.1 课题:《我》1.2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学会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1.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互相给予建议。

1.4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准备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的特点和感受。

2. 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照片,并分享自己的特点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给予建议。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1.5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包括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以及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第二章:理解父母2.1 课题:《父母的爱》2.2 学习目标: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学会理解和感激父母。

学会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亲情。

2.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倾听、体验,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2.4 教学活动:1. 让学生准备一张与父母的合影,并在照片背后写上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学生轮流展示自己的合影,并分享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了解父母的爱是无私的。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故事。

5. 教师总结学生的分享,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2.5 作业:让学生写一封信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并尝试与父母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亲情。

第三章:探索科学3.1 课题:《生活中的科学》3.2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

3.3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科学思维。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综合教案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案全套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综合实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综合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人与自然2. 活动名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3. 活动时长:2课时4. 教学资源:环保宣传资料、视频资料、讨论问题清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环保宣传资料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主题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分享与讨论: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4. 行动计划: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个人或小组的环保行动计划,并承诺付诸实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在分享与讨论环节的表述清晰度、逻辑性和创造性。

3. 行动计划:检查学生制定的环保行动计划的可行性和实施情况。

五、教学延伸2. 社区参与:学生组织或参与社区的环保活动,将综合实践延伸到社区。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内容1. 课程主题:社会与发展2. 活动名称:我看社会变迁3. 活动时长:2课时4. 教学资源:社会发展相关书籍、视频资料、案例分析题目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社会发展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变迁。

2. 主题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 案例分析: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研究案例,其他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和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综合实践计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

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因此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必须要塑造学生完满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通过去年一学年实践课的实施情况来看,无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应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

现就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计划如下:教学中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真正把装进学生书包里的知识通过综合治理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对社会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课题的选择因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涉及到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界、国防教育、科技教育。

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重视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及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

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顺利得以实施,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付诸实践。

总之通过计划及综合实践课的实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主动活泼、主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究和综合实践。

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界、国防教育、科技教育。

九年级综合实践进度表第一课时身边的电【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安全用电常识,能正确连接电路。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拥有安全用电常识【知识要点巩固】一、安全用电(一)、人体容许的安全电流我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电,我们的实验也会用到电。

只有懂得安全用电常识,才能主动灵活地驾驭电,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危及人身安全。

1 、触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2、人体是导体,能能够传导电流,当手指接触到频率为______ 赫的交流电后,电流的大小会使你有不同的感觉:若流经人体的电流为 _________________ 毫安,手指就会感到麻刺;电流增到到 ____________ 毫安,手指肌肉就会产生不自主的收缩,发生痉挛;电流增大到 ____________ 毫安,人体肌肉发生严重痉挛,但这时还能自主的拜托电源;一般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________________ 毫安,人就会失去知觉,不能自主的摆脱电源,需要别人迅速救护;通过人体的电流为 _____________ 毫安以上时,人就会呼吸困难,心脏停止跳动而造成死亡。

3、人体触电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 的乘积。

4、触电时,电流通过 ______ 和_____ 的途径最危险,在交流电中不同频率的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样, ________ 赫范围内的交流电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其中 ___ 或_____ 赫的交流电最危险。

(二)、触电形式1、低压触电的形式有 ________ 、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三种情况。

在触电事故中,约 _______ 属于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伏的低压电网,发生两相触电时,人体处在线电压的作用之下,是很危险的。

3、当发现受跨步电压威胁时,应赶快 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 ,否则,因触电时间长,也会导致触电死亡。

4、安全电压: ______ 以下为安全电压。

【实践与探索】阅读教材“日用节电措施,”谈谈你知道的有哪些知识?你能说出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么做到节约用电的?【收获舞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悟?【学以致用】1、发现有人触电,应采取怎么样的措施?2、在供电、用电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磨损,致使原来不带电的部分(如金属外壳、底座)带电,易造成触电事故,这类事故怎样防护?第二课时给照明电路架桥铺路------进户线的安装【教学目标】:1、了解家用配电盘的布局、安装要求2、知道导线剥皮、接头、和包装方法3、使学生利用电工刀正确安全地剖削电线端头4、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注意环境卫生教学方法:演示、练习课前准备:观察家中配电盘的结构、电线的接头方式。

课堂过程:一、家用配电盘调查展示:讲讲你所了解的配电盘结构?实物展示:配电盘的结构。

同学交流:配电盘必须具备的组成是:安装要求地点:位置:电能表线的要求:二、导线的剥皮、接头、包扎教师演示讲解:导线的剥皮、接头、包扎交流讨论:斜剥发适用范围级段剥发适用范围阅读课本内容回答:列举单芯导线的连接方法:、、___、。

接头包扎的要求:活动天地:1、取几根导线用斜剥发和级段剥发剥皮2、练习单芯连接导线3、练习接头包扎反思与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与疑问?我的收获:我的问题:第三课时奇妙的电子世界控制电路1、知识与技能:掌握几个最常用元件的型号、位置符号及标称值;了解简易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加深对控制电路原理的理解;通过控制电路的探究性的学习,掌握控制电路的正确识图和制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技术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实践、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预习导学】你能举出身边比较熟悉的有控制电路的家用电器吗?这些控制电路都有些什么共同特性?2、你知道设置博兴行政中心广场等规模较大的音乐喷泉,是采用何种方式来控制电路以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文化艺术生活品位欣赏水平的一种产品?【实践探究1】下面是喷泉控制电路的简易工作原理图, 结合查阅的资料,小组分析控制电路的组成【实践与探究】你知道的控制电路有哪些类型?说给同学们【实践与探索1】生活中哪些实例利用了声音自动控制电路?结合物理知识划出电路图。

【实践与探索2】生活中哪些实例利用了光电自动控制电路?你能画出电路图?【实践与探索3】阅读教材“光控电子鸟”谈谈你知道的有哪些知识?你能说出此电子控制线路的原理吗?并谈谈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收获的舞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悟!1、这是一个为保护视力而设计的报警电路,用它来监测阅读环境的亮度,从而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请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此台灯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2、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通过,楼道的灯总是亮着,将造成很大的浪费。

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种天黑时电路自动闭和,天亮时自动自动断开的控制电路。

第四课时食用菌的栽培【学习目标】:1.掌握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食用菌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

2.了解食用菌的生产意义食用菌在全世界的生产概况和发展前景以及我国的食用菌生产概况和发展前景。

3、寻找学习本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建立学习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预习导学】1、食用菌的形态种类很多,目前资料全国有 ___________ 种,可进行商品性栽培的有种。

虽然其形态千差万别,但是都由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构成。

其中是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 ;是生殖器官,它是由_________ 转化而成的,可吃的________ 称为_______ ,有毒的_______ 称为_______ ,有药用价值的称为_______ 。

典型的________ 由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 组成。

2、说出你知道的食用菌是如何分类的:【活动天地】1、说出下列蘑菇的名称2、人们平时食用的蘑菇叫做子实体或菌体,蘑菇等担子菌的子实体又称担子体;菌类能产生单细胞(偶多细胞)的繁殖体,称为抱子,其具有繁殖功能,相当于高等植物的种子。

你能标出蘑菇子实体的形态结构吗?试试看!【活动天地】全世界目前发现大约25万种真菌,其中有1万多种大型真菌, 可食用的真菌约有2000多种,但目前仅有70多种人工栽培生产。

在我国发现720多种食用菌,它们分别隶属于144个属、46个科。

【探索与思考】1、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有哪些?2、食用菌分几大类群?从形态上看由哪几部分构成?3、你知道的食用菌有哪些,据所学知识,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收获的舞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感悟!学以致用】观察你身边的食用菌,画出它的形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第五课时盆栽金桔的养护教学目标:一、让学生初步掌握当年应节盆桔的养护及使其隔年再结果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养护和栽培管理的实践,让学生体会到:栽培任何一种作物,要想获得良好的收成,都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

教育学生要尊重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珍惜农业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一、当年应节柑橘和隔年再结果的柑橘各一盆。

二、栽培管理需用到的用具、材料:小铁楸、修枝剪、竹签、花盆、碎瓦片、花泥、花生麸、复合肥、烟骨等。

三、如有可能,最好准备供学生分组实习用的盆桔及用具。

教学过程:一、出示盆桔,就如何护理和使它隔年再结果为题展开谈话。

二、在扼要说明柑橘生长习性的基础上,具体向学生交代护理和栽培管理知识1 .应节盆桔的养护2 .怎样使盆桔再结果第六课时无土栽培珍珠番茄教学目标:一、让学生知道:番茄是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和适用性较广的一种果菜,以引起他们的种植兴趣。

让学生了解无土栽培的优点,教育他们学习番茄无土栽培知识。

二、教会学生无土栽培番茄技术。

课前准备:一、说明番茄多种用途的照片或成品:番茄汁、番茄酱或盐腌醋渍的番茄。

二、供教学演示用的无土栽培番茄和已长出真叶的番茄幼苗。

三、讲授无土栽培番茄需要的用具和材料:塑料筐、陶粒、珍珠岩、岩棉、煤渣、泡沫饭、育苗杯、小石子、营养液、竹竿和纤维绳、常用农药等。

教学过程:一、出示反映番茄多种用途的照片或加工产品,就其实价值展开谈话。

二、向学生介绍珍珠番茄的无土栽培知识,激发学生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兴趣:1.什么是无土栽培?它有什么特点?2.无土栽培营养液: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很多,小规模种植可以到花店购买无土栽培营养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