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地图出版社

合集下载

地图出版社重点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图出版社重点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1.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2.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 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4.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7.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水温最低的大洋是北冰洋.8.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P12答: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9.大陆漂移说最先由魏格纳德国提出.海陆分布变化示意图的四个时间:2亿年前→1亿35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现在.大陆漂移的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10.简述板块构造理论.P17答:20世纪60年代,地质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它们是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都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正是板块的运动使得陆地与海洋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频繁.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11.世界各地气温、降水存在着差异,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P23答: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12.简述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23-26答:一般来说,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比海洋高.洋流对沿海地区气温有影响:一般而言,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较高,寒流经过的地方气温较低.山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 13.简述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P27-28答:赤道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多;两极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少.中纬度地区的沿海与内陆距海远近不同,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洋流对降水也有影响:一般而言,暖流增湿,寒流减湿.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表现为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从而造成山脉两侧降水多少的差异: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降水量在地区间存在差异,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间也存在差异.14.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世界“湿极”:怀厄莱阿莱夏威夷群岛;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智利.15.降水的季节差异可大致分为哪四种类型 P28答:有全年各月降水多且均匀的,有全年各月降水稀少的,有夏季多雨的,有冬季多雨的. 16.世界共有13种气候类型:其中热带气候4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气候3种夏季多雨的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冬季多雨的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全年少雨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温带气候3种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2种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还有高原高山气候.17.热带气候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P32答:热带气候有四种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它们的共同点:终年高温炎热,全年皆夏,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都在18℃以上.18.亚热带气候有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P35答:亚热带气候有三种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它们的共同点:夏热冬温,最冷月的平均气温高于0℃.19.右图是什么气候类型说出它的分布和特点.P36答: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分布:南北纬30o~40o的大陆西部,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0.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气候对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能源利用等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农业的影响最显着.农业的劳动对象主要是:各种植物和动物.在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地区必须借助灌溉才可能发展种植业.气候发生异常变化造成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21.世界上有哪三大人种它们的区别表面在哪些方面P48答:世界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它们的区别表现在肤色、头发颜色、头发卷曲程度、鼻子形状、血液等方面.22.简述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P50答:①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土着居民也是黄色人种.②白色人种目前分布最广泛,5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中亚、南亚、北非.地理大发现后,伴随欧洲殖民扩张,其分布扩展到美洲和大洋洲.③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历史上黑人曾被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故美洲也有大量黑人分布.23.影响世界人口的两个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因素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人口稠密,自古就是人口密集地区;在干旱、过度潮湿、严寒的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这些地区人口稀疏;二是社会经济因素.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急剧上升.世界人口日是7月11日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50亿.一国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快慢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慢的国家多为发达国家和少数极端贫穷的国家.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过快.另还外表现在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带来一系列问题是:住房紧张、失业率增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以及犯罪率增高等.25.怎样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答: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有要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模.26.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较多、使用范围较广的有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法语,这些语言也被确定为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文.27.简述六大语言的分布范围.P57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所属民族汉族英格兰民族西班牙民族俄罗斯民族阿拉伯民族法兰西民族分布中国及东南亚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菲律宾、南非等国西班牙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俄罗斯及邻近几个国家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法国及邻近国家、非洲西部和中部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28.世界三大宗教有哪些它们有何共同特征P59答: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它们的共同特征:传播范围广、影响深刻、信徒众多.29.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分布及代表建筑.P59-60起源时间起源地点创始徒分布建筑特色基督教公元1世纪西亚耶稣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教堂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清真寺佛教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释伽牟尼东亚、东南亚佛塔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30.什么是聚落它有哪两种基本类型P63、62答:聚落主要是居住场所,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城市和乡村.31.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距今约6000年.城市除了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外,还是人们从事商业活动、行政管理、文化娱乐的地方.32.乡村聚落的职能有哪些城市聚落的职能有哪些P65答: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猎村、旅游村等.城市聚落有:工业城工业重镇、贸易城商贸中心、教育城文化之城、汽车城、旅游城、综合城市等.现在,日本丰田市是日本汽车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城.33.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其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在人类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阶段,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最为明显,聚落多建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与外界的联系都更密切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减小,而受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影响日益明显.34.就聚落而言,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和大城市聚落主要位于什么地方为什么P66答:目前,世界上人口密集地区和大城市主要位于河流沿岸和冲积平原上.因为:世界上一些河流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所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和聚落密集. 35.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信息,也给现代人创造了一个学习、游览的场所.为保护世界传统聚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36.人类社会在发展,世界各地的聚落也在不断变化,表现为:一是聚落的规模发生改变;二是聚落产生性质的变化.引起聚落变化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37.国家是历史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的数目是不同的.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38.国家和地区有什么区别 P76答:相同点:都拥有自己的居民和管辖的领土范围.不同点:国家:拥有主权主权包括领土完整、政治独立、经济自主、与别国的政治权利平等;地区不能完全独立地决定对内和对外的事务.39.国家和国家之间存在哪些差异 P77-78答:国家和国家之间在面积、人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但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平等的.40.简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分布地区.P78-79答: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共20多个,它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41.简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P79答:①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②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长期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大量的资源被外国列强掠夺,因此经济单一,人民生活水平低下.③现在,发达国家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和高附加值产品消费地.42.对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有哪些 P79答:生产力方面:发达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大多从事手工制造业,生产初级加工制成品.农业方面:发达国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主,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大多还停留在科技落后的传统农业阶段.教育方面:发达国家的教育普及、水平高,识字率也高,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水平低,许多国家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教育.43.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44.什么叫“南北对话”什么叫“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涉及哪些部门P80答:国际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叫做“南南合作”.南南合作涉及经贸、科技、外交、农业、林业、卫生和教育等几乎所有的部门.45.为什么要加强国际合作或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P83答:①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各地生产的农产品、工业品等也不相同.②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先进的技术以及资金和设备分布不均,通过国际合作会将世界各国的资源与技术更趋合理化配置,会使各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③人类面临共同的和平、发展、环境等问题,更需加强国际合作.或: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各地生产的农产品、工业品等也不相同.发达国家需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以及资金和设备等,发展本国经济.由于地球环境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因此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也需要国际合作.46.世界各地的文化各具特色,加强国家间的合作,能够促进各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传播、政治上的合作,以及人类文化的繁荣,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现在,海底光缆、通信卫星、国际互联网等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为加强国际间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通信条件.当今人类必须面对贫困、灾难、环境恶化、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当今世界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已经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环境、技术、体育、文化等诸多领域.国际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海底光缆、通信卫星、国际互联网等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国际合作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47.什么叫国际组织它有什么作用P83答:国际组织是若干国家为特定目的、通过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成员国的共同利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48.联合国的性质或特点是什么成立于何时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哪些重要作用P85答: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代表性最广泛、最有权威的综合性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的作用宗旨是:①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问题,并促进对于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49.联合国下设六个机构:联合国大会、秘书处、托管理事会、安全理事会、国际法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其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也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它由5个常任理事国中、法、俄、英、美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50.列举除联合国以外的其他国际组织至少三个.P85答:如:世界贸易组织WTO、阿拉伯国家联盟LAS、欧洲联盟EU、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非洲统一组织OAU、美洲国家组织OAS、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国际红十字会ICR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世界气象组织WM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51.附: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列表:气候类型名称分布特点代表地点最大分布区植被类型动物代表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最大:南美亚马孙河流域茂密的热带雨林板状根大象、猩猩、河马…热带疏林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最大:非洲大陆热带蔬林草原猴面包树斑马、长颈鹿、羚羊…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终年炎热干燥或常年干旱少雨最大: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热带荒漠单峰骆驼热带季风气候纬度10o到回归线附近大陆东部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代表: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常绿阔叶林/水稻亚洲象、孔雀…亚热带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南北纬25o~35o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代表: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常绿阔叶林水稻、柑橘、茶叶…大熊猫、金丝猴…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o~40o大陆西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代表:地中海沿岸希、意、西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葡萄、油橄榄…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南北纬25o~35o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炎热代表:阿拉伯半岛北部荒漠骆驼温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地区的大陆西部冬温夏凉,降水均匀代表:西欧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地区大陆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代表:中国秦岭—淮河以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小麦、苹果枣…梅花鹿…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地区大陆中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代表:蒙古、中国新疆、俄罗斯…温带草原牧场、荒漠、针叶林…黄羊、双峰骆驼…寒带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北极圈附近长冬无夏,一年有两三个月气温高于0℃代表: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苔藓、地衣驯鹿…寒带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酷寒,冰雪覆盖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大部分北极:北极熊;南极:企鹅。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北京版)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市赛一等奖

中国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北京版)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市赛一等奖

第一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第一节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及概况。

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该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世界地理学习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由于初二的学生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

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分布,了解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2、能力目标:1 学生能利用地球仪、世界地图,提取信息、分析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2 通过组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并加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七大洲的名称和分布五、 教学难点:七大洲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六、 教具准备:世界海陆分布图、七大洲和四大洋图、空白填充图等七、 教学方法:阅读读图法、比较法八、 板书设计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课前与学生交流,按男生、女生分为两个小组,整节课的问题以抢答形式回答,并用记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入新课入:伴随着这首欢快的《地球仪》之歌,我们一起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分布》这节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海陆分布人类对地球海陆分布的认识,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

早期,人类认识的世界范三分陆地 岛屿 大陆半岛 七大洲洲界 面积大小顺序七分海洋分布(图)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围很小,仅仅局限在人类足迹和视野所及的地方。

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国家和地区》教学设计

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国家和地区》教学设计

《国家和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有助于学生运用数据、事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通过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有助于学生运用地图说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巨大差距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在历史上长期受着列强的侵略和剥削,培养学生公正客观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知道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难点: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1、讨论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这样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主动性。

2、演示法: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挂图、视频、幻灯片等,以序列性演示的方式使学生在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

3、练习法:为使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以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练习。

四、教学过程今天我讲述的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国家和地区》,计划用1课时教学。

(一)导入很高兴来到我们***班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先简单介绍本堂课的规则,全班分成4大组,同学以组为单位,各组同学进行答题比拼,每答对一题可为本组获得一面红旗,最后红旗数最多的为优胜组。

教师:上课前,请同学们一起来回答2个问题。

1.同学们知道刚刚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吗?2.那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呢?学生:220多个国家。

教师:注意哦!目前,全世界共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0多个独立的国家,余下的都是尚未独立的地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国家和地区》。

(二)讲授新课这部分,我们主要掌握两个内容:一、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①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区别教师:世界上有这么多国家和地区,我们该如何来区分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6,说说国家和地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学生:国家拥有主权,而地区没有主权。

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地图出版社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八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及问答题1.地球海洋陆地面积各是多少各占多少比例P5答: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什么是大陆什么是岛屿什么是半岛什么是大洲P6答: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

一面与陆地相连,三面被水包围的陆地叫半岛。

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3.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是?P6(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世界之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亚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太平洋;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面积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长的海峡:莫桑比克海峡;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公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6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最长的河流:尼罗河(非洲,6671千米);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公里)。

5.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欧、非两洲的分界线是: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

6.最先到达马六甲海峡的是郑和(中国);发现美洲大陆(即“新大陆”)的是哥伦布(意大利);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葡萄牙)。

7.四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是:太大印北。

太平洋面积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一半,其岛屿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太平洋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深11034米);大西洋形状如同字母“S”,其面积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4。

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星球地图出版社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
C.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不必合理利用和注 意保护
D.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是非可再生资 源
6.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②分布不均 ③ 浪费严重 ④开发利用比较精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7.“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 三位,人均矿产储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3/5; 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森林占有量相
区距离较远,资源需
0
2005 要长20距16(离年)运输。
北方多煤、铁、石油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南方多有色金属
3.我国自然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根源
问题
后果
人口基数大
资源需求 不断增长 资源分 布不均
自然资源人 均占有量少
部分重要 资源短缺
资源需要长 距离调运
资源压力大
进口数量 逐年增加 增加了输送 成本和压力
( D)
A.森林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矿产资源
4.以下一组全部是可再生资源的是( A )
A.土地、森林 B.森林、石油
C.太阳能、煤矿 D.天然气、水
பைடு நூலகம்
5.关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叙述,正
确的是( A )
A.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合理利用和注 意保护
B.今天的树木将来也能变成煤,所以煤炭资源 是可再生资源
请说说下面的做法哪些属于“开源”,哪些属于“节
A.流加”大。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储量。

B.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

源。 C.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
D.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三废”排放

送审样书_地理_中国地图出版社_八年级上册_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送审样书_地理_中国地图出版社_八年级上册_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三二四第 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1)第一节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2 第二节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12)第 章 世界的气候 (20)第一节 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和变化 ..............................21 第二节 主要的气候类型 ..........................................26 第三节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40)第 章 世界的居民 (46)第一节 人口和人种 ................................................47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58 第三节 聚落 (64)第 章 世界不同地域的发展差异 (75)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76 第二节 国际经济合作 .............................................82 第三节 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选学) (86)目 录第一章第一节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大洲和大洋 2陆地地形 8海底地形(选学) 10第二节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海陆变迁 12板块构造学说 15★ 第一章 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2学习标准:——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大洲和大洋第一节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图1-1 世界海陆分布读图1-1和图1-2,1. 说出在地球表面,是陆地所占面积大,还是海洋所占面积大。

2. 说出在地球表面,是陆地连成一体,还是海洋连成一体。

想想一1961年4月12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东方”号宇宙飞船,乘坐这艘飞船的宇航员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八年级地理上(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地理上(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地理上(中图版)学习重点第一章陆地和海洋一、海陆分布。

1.认识大陆、岛屿、半岛、洋、海、海峡。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冰。

3.空间分布:可让学生拼图。

4.四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乌里高黑土)亚非:苏伊士运河。

亚与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5.特殊记大洲。

二.海陆变迁.1.原因:地壳运动(主要原因)、海平面的变化、人类活动。

2.形式:海←→陆。

3.大陆漂移学说。

①提出者:魏格纳。

②方法:古地滋。

③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4.板块构造学说。

①六大板块的名称:(应让学生在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②巧编故事记板块:有一位美丽的亚非老太太,跨过印度洋,去找男(南)朋友。

③规律:内部稳定,交界活跃,火山地震发生交界处。

④现象:台湾、日本多火山。

(亚欧与太平洋板块)印尼多火山。

(亚欧与印度洋)喜马拉雅山长高。

(亚欧与印度洋)。

⑤世界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一.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二.世界的气候类型。

1.以线定带。

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全去记13种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学生不但难以记忆,而且会生畏难情绪,把它视为“洪水猛兽”,采取逃避的态度,干脆不去记忆。

于是我采取让学生找典型、找特殊的方法,便于学生“以点带面”的掌握世界气候类型。

由于亚洲和非洲几乎概括世界的13种类型,于是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和非洲的13种气候类型。

先让学生找出北回归线,临近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是热带,临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是温带。

再让学生找出北极圈,临近北极圈以南的地方是温带,临近北极圈以北的地方是寒带。

学生可大致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温度带分布。

2.以位定型。

以亚欧大陆为例,大陆的东岸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的西岸为沙漠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人种和人口

人种和人口

口问题的重视。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60亿, 联合国确定这天为世界“60亿人口日”

2001年2月27日,联合国发表一篇 报告认为50年后世界人口将由目前的61
亿增加到93亿。
2005年1月6日0时02 分,随着一声男婴的啼 哭,中国内地第13亿名 小公民在北京市妇产医 院诞生。
讨论:
乡村人口增长, 造成劳动力过 剩 城乡差别:城市 就业机会多,物 质、文化、教育 条件好
讨论: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 的影响 1、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劳动力, 有利支持城市建设和繁荣。 2、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 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 就业问题、治安问题、环境问 题等。
小结:
世 界 人 口 人 口 与 人 种 分布特点
1、从1830年至1999 年,世界人口每增长 10亿,所需时间有何 变化? 2、这种时间变化, 说明了世界人口增长 的速度有何变化?
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用时间
世界人口在迅速增长
人口/亿人
10 20 20 30
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 100年 30年 15年 12年 12年
30
40 50
40
50 60
思考:
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会带来人口问题。那么是不是人 口越少越好呢?
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也 会引起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 境相协调。
口人 向口 城问 市题 大还 规表 模现 迁在 移乡 村 人
乡村人口为 什么要向城 市迁移?
2.人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思考: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多数 人愿意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 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 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居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中图版)学习重点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一、海陆分布。

1.认识大陆、岛屿、半岛、洋、海、海峡。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冰。

3.空间分布:可让学生拼图。

4.四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乌里高黑土)
亚非:苏伊士运河。

亚与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5.特殊记大洲。

面积最大的洲
亚洲面积最小的洲大洋洲
面积是大的洋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洋北冰洋
纬度最高的洲南极洲纬度最高的洋北冰洋
跨经度最多的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洋北冰洋
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在南半球的洲南极洲
全在西半球的洲南美洲全在东半球的洲非洲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南极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包围的大

北冰洋
二.海陆变迁.
1.原因:地壳运动(主要原因)、海平面的变化、人类活动。

2.形式:海←→陆。

3.大陆漂移学说。

①提出者:魏格纳。

②方法:古地滋。

③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4.板块构造学说。

①六大板块的名称:(应让学生在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②巧编故事记板块:有一位美丽的亚非老太太,跨过印度洋,去找男(南)朋友。

③规律:内部稳定,交界活跃,火山地震发生交界处。

④现象:台湾、日本多火山。

(亚欧与太平洋板块)印尼多火山。

(亚欧与印度洋)喜马拉雅山长高。

(亚欧与印度洋)。

⑤世界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
一.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因素
气温降水
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
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低纬度地区,降水多. 高纬度地区,降水少
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沿海地区,降水多, 内陆地区,降水少.
洋流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高。

寒流经过的地方,气温低。

暖流经过的地方,降水多。

寒流经过的地方,降水少。

地形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二.世界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主要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及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疏林草原热带雨林的南、北侧明显的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和中部常年干旱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纬度10度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部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度的大陆东部夏热冬温,降水集中夏季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草原和沙漠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部和内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夏季高温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地区大陆的东部降水均匀,最低气温高于0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的东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地区大陆的中部全年干燥少雨。

寒带苔原气候北极长冬无夏,终年寒冷
寒带冰原气候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终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中、低纬度的高原和高山地区气候呈垂直变化
1.以线定带。

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全去记13种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学生不但难以记忆,而且会生畏难情绪,把它视为“洪水猛兽”,采取逃避的态度,干脆不去记忆。

于是我采取让学生找典型、找特殊的方法,便于学生“以点带面”的掌握世界气候类型。

由于亚洲和非洲几乎概括世界的13种类型,于是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和非洲的13种气候类型。

先让学生找出北回归线,临近北回归线以南的地方是热带,临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是温带。

再让学生找出北极圈,临近北极圈以南的地方是温带,临近北极圈以北的地方是寒带。

学生可大致掌握世界气候类型的温度带分布。

2.以位定型。

以亚欧大陆为例,大陆的东岸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的西岸为沙漠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陆的中部为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

3.顺口溜记忆。

教学中虽然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大致位置,但在学生头脑中仍是模糊的,于是我把它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
气候类型亚非齐,雨林疏林沙漠非。

热亚温季亚洲东,高原山地记心中。

亚草地中和海洋,大陆气候不能忘。

北极苔原南极冰,气候类型要记清。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 人种
主要特征主要分布
人种名称
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眼球为黑色、头发黑且直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美洲的土著居民。

欧洲、西亚、中亚、南亚、非洲北部
白色人种肤色浅白、眼球呈碧绿或灰褐色、头发金黄或棕色
而且多弯曲,鼻子高、鼻尖突出。

黑色人种皮肤黝黑、眼球也是黑色,头发黑、短面弯曲,鼻
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区
梁矮宽,嘴唇厚并凸起。

二.人口的分布
自然条件优越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中国、印尼
稠密社会经济因素欧洲西部、北美洲的东部美国、英国
稀少干旱、过度的潮湿、严寒、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北非、巴西、俄罗斯北部、青藏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56页、图B)
主要分布
主要语言
汉语中国
英语英、美、加、澳(母)印度、菲律宾、南非(官)
西班牙语西班牙和拉丁美洲
俄语俄罗斯
阿拉伯语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
法语法国和非部的中西部
三大宗教。

(59页、图E)
起源分布附加
宗教的名称
基督教西亚欧洲、美洲、大洋洲信教人数最多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
中国称为“清真教”
北部和东部
佛教印度东亚、东南亚起源最早
第四章国家和地区
一.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
1.数量:国家和地区(220)国家(190)。

2.区别:国家拥有主权。

3.面积居前6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4.形状记国家:北极熊、章鱼、鸡、被砍头的猪、蜗牛、羊头。

5.之最记大洲。

俄罗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美、加、澳
面积最大的国家
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当前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美国
位于南半球的国家澳大利亚、巴西位于西半球的国家美国、巴西、加拿大
属于发达的国家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发展中的国家俄罗斯、中国、巴西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中、美、俄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中、俄、美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亚洲(中、印、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尼、日本)欧洲(俄)非洲(尼日利亚)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南美洲(巴西)。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标准: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分布:发达(欧洲、北美、大洋)发展中(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差异:生产力、农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