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训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土木2001—1.2班)一.设计资料某装配式T形简支粱梁高h=1.35m,计算跨径L=21.6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受拉钢筋为HRB335级钢筋,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梁控制截面的计算内力分别为:跨中截面:M j0。
5=2300KN·m,Q j0。
5=90KN,1/4截面:M j0。
25=1400KN·m,支点截面:M j0=0,Q j0=480KN。
二.设计要求1.正截面设计:包括截面尺寸,正截面纵向受弯钢筋的截面面积;2.斜截面设计:包括斜截面受剪钢筋(弯起钢筋和箍筋)的截面面积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3.截面校核:包括正截面和斜截面尺寸校核和强度校核(正截面受弯,斜截面受剪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4.绘图:包括内力计算图,正截面钢筋配筋图和全梁的纵向钢筋配筋图(至少两张2号图)。
三.时间安排1.正截面设计:确定梁的截面尺寸和正截面纵向受弯钢筋的截面面积。
(2天)2.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校核。
(1天)3.斜截面设计:确定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和箍筋的面积及间距。
(2天)4.全梁承载力校核。
(1天)5.绘图。
(2天)6.整理设计说明书(2天)土木工程系2004 年5 月26 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二)(土木2001-6.7班)一.设计资料12m预应力混凝土工字型截面梁,截面尺寸如图所示,采用先张法台座生产,不考虑锚具变形损失,蒸汽养护,温差∨t=200C。
采用超张拉。
设钢筋松弛损失在放张前已完成50%,预应力钢筋采用Φs5刻痕钢丝,张拉控制应力为0.75f p t k,箍筋用H P B235级热轧钢筋,混凝土为C40,放张时f c u´=30N/m m2。
梁的计算跨径l0=11.65m,净跨径l n=11.35m。
均布恒载标准值g k=15K N/m,均布活载标准值q k=54K N/m,准永久值系数为0.5。
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训任务书(3)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学习领域(课程)实验实训项目任务书(实训类)学习领域总学时:70学时实验实训总学时:40学时实训项目一:钢筋混凝土柱施工(6学时)一、实训的目的及作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柱钢筋的下料计算并编制钢筋配料单,柱钢筋的加工与连接,柱钢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控制。
二、实训的内容及项目某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其中柱配筋情况如图所示,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纵筋采用HRB400,箍筋采用HPB300。
任务1:完成KZ1、KZ2、KZ3、KZ4、KZ5下料单。
任务2:完成KZ1、KZ2、KZ3、KZ4、KZ5钢筋加工,并绑扎成型。
任务3:质检员依据质量检验标准进行质量验收。
构件编号钢筋编号简图直径(mm)下料长度(m)每件根数总根数总长度(米)2.实训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以8人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以上述实训内容。
三、实训场所及注意事项1.实训场所施工实训场。
2.注意事项(1)由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安全管理;学生必须遵守实训中心管理规定。
(2)每班以8人一组,共分五个组,轮流进行各项内容的训练;(3)严格考勤制度,由指老师负责每组的考勤。
四、进度安排及实训成果提交进度安排:实训成果:钢筋下料单1份,质量验收表1份,实训报告1份。
五、考核内容及成绩评定办法1.实训成果计算准确,字迹工整。
2.实训报告内容:在实训期间做的具体工作和在实训过程中的收获体会。
实训报告上的成绩和实训平时成绩以百分制进行评定,分别各占60%、40%,计算出综合成绩后,按照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0-59分)五个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实训报告成绩不合格者,实训成绩不及格,应重新进行与原实训时间及内容相当的实训,再次交齐相关资料,并由指导教师审核合格后,给出成绩。
成绩评定标准:(1)优秀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表现积极,能够按时出勤,遵守实习纪律,在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实习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集体协作精神和一定的组织能力,实习笔记与总结书写认真工整,内容准确恰当,叙述条理,书面整洁,能够反映出实习过程。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任务书一、混凝土结构实验设计的目的1、通过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设计、制作和受弯全过程的实验,对受弯承载力、刚度和裂缝进行测定,并对破坏形态进行观测,进一步加强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理论、裂缝及变形性能的理解,初步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的试验方法和操作程序。
3、学习正截面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配筋,斜截面有腹筋梁、无腹筋梁的配筋,计算破坏荷载,观测破坏形态和挠度,裂缝开展和分布情况,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平均应变平截面假定的正确性。
4、了解并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制作过程。
5、了解常用结构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6、初步掌握结构实验测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实验分析报告的撰写。
7、实验四混凝土偏心受压短柱正截面承载力实验为选择性实验。
二、实验仪器设备A.100t或200t电液侍服万能试验机B.百分表、纲板尺(1000mm)C.力与应变综合参数测试仪三、混凝土试验梁设计的要求1、设计所有试验梁均采用强度等级为C20的混凝土设计;2、设计的所有试验梁的横截面积均为高×宽= 200×120;3、正截面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长度和加荷位置如下图:4、斜截面有腹筋梁的长度和加荷位置如下图:5、斜截面无腹筋梁的长度和加荷位置如下图:其中 L = L 1 + 150L 1按斜压梁、剪压梁、斜拉梁的不同的λ取值范围计算5.计算配筋率,设计配筋方式,画出配筋图;6.计算理论的开裂荷载、破坏荷载;7.按《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制定不同的加载方案、挠度的测量仪表的安装方法。
附1 混凝土结构梁实验安排:第一次课:布置实验计划任务 2学时第二次课:钢筋切割、弯曲、绑扎 2学时第二次课:钢筋切割、弯曲、绑扎 2学时第四次课:钢筋贴应变片、防护 2学时第五次课:混凝土浇注 2学时第六次课:混凝土浇注 2学时第七次课:拆模、粉刷 2学时第八次课:画线、贴应变片 2学时第九次课:弯曲试验 2学时第十次课:弯曲试验 2学时总学时 20学时附2选择性实验混凝土结构短柱偏心压缩实验安排:第一次课:布置实验计划任务 2学时第二次课:钢筋切割、弯曲、绑扎 2学时第三次课:钢筋贴应变片、防护 2学时第四次课:混凝土浇注 2学时第五次课:拆模、粉刷 2学时第六次课:画线、贴应变片 2学时第七次课:偏心压缩试验 2学时总学时 14学时。
12级《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训》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训》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系别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起讫日期指导教师职称教研室主任日期江西科技学院教务处印制填表说明1.课程设计(论文)书第一项、第二项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由所属教研室主任审定后下达到学生。
2.课程设计(论文)书第三项、第四项、第六项内容由学生填写,由指导教师审定。
3.课程设计(论文)完成后,与课程设计图纸(论文)、计算书(调研报告)等用专用文件袋装齐亲自交给指导教师,待指导教师确认资料完整后方可。
4.课程设计(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评阅,签署评语,并评定学生成绩,由所属教研室主任审查。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和内容(包括设计资料、设计要求、设计内容) (一)设计资料某仓库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1)楼面构造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12mm 厚板底纸筋抹灰。
2)可变荷载:其标准值为7.0kN/m 2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3(由于楼面活荷载标准值>4.0kN/m2)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c f =14.3N/mm 2, t f =1.43N/mm 2) 5)钢筋 :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y f =300N/mm 2) 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y f =210N/mm 2)(二)设计要求1)加强自觉性和独立性。
自觉性建立在对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及各项环节的必要性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自觉性主要表现在要主动、积极。
独立性要求同学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不依赖教师,不依赖教材。
2)应切实注意结构设计的正确、熟练、规范,正确是基础,熟练出效率,规范才能保证正确、熟练。
3)学会使用规范、手册及各种参考图集,尽可能少依赖教材。
4)同组同学之间要注意协作配合。
(三)设计内容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内容包括: 1)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尺寸拟定;3)板、次梁和主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板、次梁按塑性方法,主梁按 弹性方法);4)构件截面配筋计算,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混凝土技术任务书范本

混凝土技术任务书范本1. 任务概述本任务书旨在介绍混凝土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应用,包括混凝土的成分、配比、施工工艺等方面。
通过本任务书的学习,你将了解混凝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能够独立进行混凝土施工工作。
2. 任务目标•掌握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和配比原理;•熟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混凝土施工;•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
3. 任务内容3.1 混凝土的成分和配比•学习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泥、砂、石子等;•了解混凝土的配比原理和方法,包括按体积比例和按重量比例配比;•研究不同配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如强度、耐久性等。
3.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学习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浇筑、振捣、养护等;•掌握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如施工环境、温度控制等;•研究不同施工工艺对混凝土性能和施工质量的影响。
3.3 混凝土施工工具和设备•了解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搅拌机、浇注泵等;•学习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研究不同工具和设备对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影响。
3.4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学习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评估指标,如强度、密实度等;•掌握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如取样、试验等;•研究不同施工因素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任务要求4.1 学习要求•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掌握混凝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参加混凝土施工实践,熟悉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基于实际案例,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分析。
4.2 实践要求•参与混凝土施工项目,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实验和试验;•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践经验和结论。
5. 任务计划任务阶段时间安排任务内容第一阶段第1周学习混凝土的基本成分和配比原理第二阶段第2-3周学习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第三阶段第4-5周学习混凝土施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第四阶段第6-7周学习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第五阶段第8周撰写实验报告和总结6. 任务成果6.1 实验报告编写混凝土施工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实训项目六混凝土工程

实训项目六:混凝土工程实训任务书1.混凝土工程实践的目的对于混凝土工程,通过实践学生应掌握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养护、拆模各工序的要点和技术要求,在顶岗管理中为确保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能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核算,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组织、安排、设计和相关技术的交底工作。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技能:1、掌握识图的基本知识,能读懂施工图,能按照图纸计算用工、用料。
2、掌握现行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中有关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的基本知识。
3、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换算,混凝土配料单正确配料和拌制。
4、掌握常用混凝土搅拌机、振捣器、混凝土泵的构造原理、技术性能及使用方法。
5、掌握混凝土的运输、浇筑、振捣和养护等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6、掌握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标准及检查方法。
2.基本要求1)认真阅读和实习指导书,依据实习指导书的内容,明确实习任务。
2)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工地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入施工工地必须带安全帽,随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学生实习中要积极主动,遵守纪律,服从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要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学习,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深入工程实际,参加具体工作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4)严格遵守国家法令,遵守学校及实习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
5)每天写好实训日记、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
6)实训结束前写好实训报告卡,对业务收获进行小结3.混凝土工程实践顶岗的内容1)做好混凝土的配料工作,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
2)组织做好混凝土拌制、运输、浇筑的相关技术。
3)做好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4)做好混凝土浇筑前钢筋的隐检工作。
5)做好混凝土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6)留置相应的混凝土试块为相应的工序和确定相应的强度服务。
7)做好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
8)解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
4.实训安排由各校按实际情况安排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安排实训师傅,实训时间1周。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带评分标准)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目的(一)掌握混凝土单向板楼盖结构布置和构件截面尺寸估算方法;(二)掌握板、次梁、主梁荷载传递关系及荷载计算方法;(三)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四)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五)掌握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方法及配筋构造;(六)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拟设计某三层工业厂房车间的楼盖。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要求进行第二层楼面结构布置,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计算梁板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一)设计资料1、楼面做法:20厚水泥砂浆抹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20mm厚混合砂浆梁抹灰。
2、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等,钢筋采用HPB300、HRB335或HRB400等;3、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b×h=350 mm×350mm (或400 mm×400 mm或自定)。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按不同用途的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表1,环境类别为一类,柱网尺寸见表2,每位学生按学号顺序根据表3选取一组数据进行设计。
图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柱网布置表1 工业车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序号 1 2 3 4 5 6活载标准值(kN/m2) 4.5 4.8 5.2 5.6 5.9 6.4表2 柱网尺寸序号Lx Ly1 5700 69002 6000 69003 6000 72004 6300 72005 6300 75006 6600 7500表3 每位学生的设计方案跨度序号1 2 3 4 5 6学号活载标准值序号1 12345 62 7 8 9 10 11 123 13 14 15 16 17 184 19 20 21 22 23 245 25 26 27 28 29 306 31 32 33 34 35 36(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绘出弯矩包络图。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组成;2. 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破坏形式及设计原理;3. 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4. 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混凝土结构受力情况,提出合理设计方案的能力;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混凝土结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其探究精神;2. 增强学生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安全意识,树立质量观念;3.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4. 培养学生具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缺乏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与分类:包括混凝土的定义、性质及优点,混凝土结构的分类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混凝土结构概述2. 混凝土结构受力特点与破坏形式: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分析不同破坏形式的成因。
教材章节: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学习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教材章节: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教授如何阅读和绘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教材章节:第五章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6. 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培养学生进行混凝土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实习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混凝土结构实习是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混凝土结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混凝土结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一)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二)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受压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三)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
1.理解单向板、双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
2.掌握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3.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
4.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
5.学习运用规范。
(四)会利用结构计算软件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分析、出图。
(五)掌握结构施工图(结构基础平面布置图、柱结构施工图、楼板结构施工图、梁结构施工图、楼梯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二、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三、设计资料及结构设计使用程序
(一)设计资料(详见电子版附件)
乐山市五通桥区某中心幼儿园建筑施工图(三层框架结构)
(二)结构计算使用程序
PKPM、探索者、清华大学结构力学求解器
(三)实习上课时带上电脑及实习资料,电脑要求系统为Windows XP或Windows 7系统(32位),系统安装了Autocad2008版及其以上版本。
运用程序和复制拷贝文件时请关闭
所有杀毒软件。
四、参考规范及教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图集》(11G101-1,11G101-2,11G101-3)
《建筑结构》胡兴福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五、设计任务及要求
(一)PKPM建模出图
1.图纸目录A4
2.二层、三层、屋面荷载布置图A3
3.框架柱结构施工图A3
4.二层框架梁配筋图A3
5.三层框架梁配筋图A3
6.屋面框架梁配筋图A3
7.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A3
8.三层结构平面布置图A3
9.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图A3
(二)探索者建模出计算书(本项目中的某一跨板式楼梯)A4
(三)手写混凝土构件计算过程(第三层梁结构布置图中4—4轴与B—C轴相交的框架梁3即KL3的配筋,包括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
六、设计时间节点安排及考核要求
(一)设计时间节点安排(实习总时间:2周)
1.第一周周一:布置实习任务;
2.第一周周二:讲解PKPM的功能、安装程序过程;讲解PKPM建模、计算和分析过程;讲解探索者安装过程,探索者建模、计算和分析过程;
3.第一周周三:讲解混凝土构件计算,布置混凝土构件计算任务;
4.第一周周四:学生按照实习任务PKPM建模、计算、分析并出图;
5.第一周周五:学生按照实习任务PKPM建模、计算、分析并出图;
6.第二周周一:手写混凝土构件计算过程;
7.第二周周二:结构力学求解器介绍;
8.第二周周三:结构力学求解器案例计算;
9.第二周周四:结构力学求解器案例计算;
10.第二周周五:总结实习任务;提交作业。
(二)考核要求
1.出勤情况(30%);
2.结构计算书准确及施工图绘制的整洁度、封面、编制说明(70%)。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教研室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