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汇总

合集下载

判断 计算题汇总

判断 计算题汇总

12某公司生产的电脑多卖掉一些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f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f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扣除资本折旧的因素。

f计算GDP平减指数时,进口产品价格的变动不予考虑;而在计算CPI(消费物价指数)时,则应当考虑进口消费品价格的变动。

T由于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平减指数,因而一国的名义GDP肯定小于同期的实际GDP。

F当计算一个国家的GDP时,政府支付给退休军人的退休金应该包括在内。

F个人财富与个人可支配收入都是流量。

F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F有时候会出现GDP 平减指数增加而实际GDP下降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名义GDP 不一定上升。

T企业购买一辆汽车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范畴,而家庭购买公司债券则不应计入投资。

T假定在一个封闭经济中只有消费,没有政府、投资及存货积累。

那么GDP平减指数与CPI是相等的,因为二者是根据相同的商品来计算的。

F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净投资] F13平均消费倾向递减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f根据消费的生命周期假说,其他条件相同,消费数量与人们的寿命成反比t边际储蓄率越低,政府购买对GDP的贡献越大t边际进口倾向越低,自发性投资变化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就越小。

f在开放型经济中对外贸易乘数大于三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f14根据托宾的q值理论,当企业的利润上升时,q下降,这时是投资的最好时机f货币主义者相信流动性陷阱的存在 f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曲线变得更陡峭f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变化越敏感,LM曲线越陡峭t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信息技术判断题汇总

信息技术判断题汇总

1.信息技术(简称IT)就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及利用信息的技术。

(√)2.信息输入就是通过计算机键盘把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3.所有的信息都可以直接被人们利用。

(×)4.聋哑人通过手势来交流思想,这不属于信息的传播。

(×)5.一份电视广告属于信息。

(√)6.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7.所谓“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计算机就是指可以对几种媒体的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机。

(√)8.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9.一种形式只能表达一种信息。

(×)10.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11.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1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

(√)13.通信技术也属于信息技术。

(√)14.信息可以用许多方法和形式来表示和传递。

(√)15.声音不是信息,而是信息载体。

(√)16.书本上的文字是信息。

(×)17.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公民的要求。

(√)18.相同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表示形式。

(√)19.信息必须借助某种媒介才能进行传递。

(√)20.声音、图像、电影、电视都是信息。

(×)21.计算机最早应用于科学计算。

(√)22.通信技术主要实现信息的传输与交流。

(√)23.在信息社会中,信息面向所有人群开放,因而人人都可以平等地享用所有信息。

(×)24.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

(×)25.信息的载体是唯一的.(×)26.一份成绩单是信息。

(×)27.风和日丽、晴空万里,表明天气很好;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预示暴风雨就要来临。

这些都是信息。

(√)28.网络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29.声波、光波、电磁波等都是信息。

判断题(每题1分汇总

判断题(每题1分汇总

一、判断题(每题1分,30题,共30分。

)1.警察具有武装性质,是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2.法国是建立近代警察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

3.社会主义国家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同。

( )4.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在对象和方法上不同。

( )5.公安机关任务,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律所确定的管辖范围内,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工作内容。

( )6.公安机关权力的特许性,是指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权力只能由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均无权行使。

( )7.所谓社会治安秩序,是指由《刑法》所确认和维系的社会秩序。

( )8.公安法制工作就是公安机关内部的法律事务和内部执法监督工作。

( )9.治安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打击违法犯罪,查处治安案件,组织群众治安力量,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 )10.保护以打击为前提。

( )11.党对公安工作的无条件性,就是要求公安机关自觉地接受党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同时也应自觉接受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对公安机关实际工作的直接领导。

( ) 12.公安机关必须接受党委领导的时候,还需要依照党政分开的原则,同时强调政府对公安机关的领导。

( )13.一切依靠群众,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发点。

( )1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国防的、法律的等手段和措施。

( )15.围绕治安问题开展的社会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

( )16.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针,是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各项活动的基本方针,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结合得好不好,责任在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两方面。

( )17.如果片面强调严肃而忽视了谨慎,就会放纵坏人,犯打击不力的错误。

如果片面强调谨慎而忽视了严肃,就会伤害无辜,犯扩大化的错误。

( )18.公安机关只有执行刑罚的法定权力。

( )19.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是侦查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

基础会计判断题(含答案)

基础会计判断题(含答案)

基础会计判断题一、判断题(×)1、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时,总分类账是根据记账凭证逐笔(定期)登记的。

(×)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中,科目汇总表能反映各科目的对应关系。

(√)3、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属于财务成果计算和处理的内容之一。

计算营业利润(×)4、我国现行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

(√)5、企业获得的捐赠利得应记入“营业外收入”中,影响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管财(费用)+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6、营业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后得到净利润。

(×)7、现金日记账是由会计主管进行登记的。

(×)8、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后的存款余额,是企业可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9、未达账项包括企业未收到凭证而未入账的款项和企业、银行都未收到凭证而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10、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应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内容等,由经办单位、单位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后,方能代作原始凭证。

(×)11、各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和方法。

(×)12、会计凭证的传递只包括传递程序。

(√)13、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原始凭证上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

(×)14、记账凭证必须附原始凭证。

更正错账需填写记账凭证,但不需要原始凭证(×)15、(复式)单式记账凭证可以填列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多个会计科目。

(√)16、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

(√)17、记账凭证是介于原始凭证与账簿之间的中间环节。

(√)18、原始凭证记载的信息是整个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起点,原始凭证的质量将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判断题素材题库

判断题素材题库

推断题汇总1.只要发生经济业务,就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发生变化。

〔〕2.企业在肯定期间发生亏损,则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全部者权益不肯定减少。

〔〕3.为了保证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平安和完整,无论采纳三栏式还是多栏式现金日记账,都必须使用活页账。

〔〕4.会计账簿应该由本单位财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保管。

〔〕5.依据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要求,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同一会计期间登记明细和总账。

〔〕6.资产=负债+全部者权益等式说明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债权人和全部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根本状况;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而非某一期间。

〔〕7.收入的增加会引起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8.余额试算平衡是依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9.企业因存货盘亏造成的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

〔〕10.工业企业在采购材料过程中发生的进货费用,应计入存货采购本钱;如果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直接计入销售费用。

〔〕11.企业以经营租赁方法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进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单独核算。

〔〕12.商业企业购货时所取得的现金折扣应冲减所购存货的本钱。

〔〕13.企业生产车间以经营租赁方法将一台固定资产租给某单位使用,该固定资产的全部权尚未转移。

企业对该固定资产仍应计提折旧,计提折旧时应计入“制造费用〞账户。

〔〕14.固定资产X、报废、由于各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产生的毁损,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计算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损益,然后直接转入本年利润。

〔〕15.固定资产修理支出不增加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改扩建支出,应当增加固定资产价值。

〔〕16.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应当包含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缴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

〔〕17.企业与银行核对银行存款账目时,对已觉察的未达账项均应该做为企业的会计过失,应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并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作为原始凭证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判断题20道,每道1分,总分20汇总

判断题20道,每道1分,总分20汇总

判断题:20道,每道1分,总分201. IS—LM模型与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都是总需求分析。

正确错误2.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正确错误3.在物品市场上,利率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是因为利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

正确错误4.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正确错误5.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一样,存在一些局限性。

正确错误6.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正确错误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增值的部分,应该计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正确错误8.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就会减少。

正确错误9.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

正确错误10.在不同的行业中,短期与长期的年限都是一样的。

正确错误11.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正确错误12.公共物品会引起搭便车问题。

正确错误13.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

正确错误14.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

正确错误15.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正确错误16.土地的供给量随地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正确错误17.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正确错误18.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正确错误19.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正确错误20.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正确错误单选题:40道,每道2分,总分801.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有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产品供给生产阶段投入所需产品2.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垄断竞争完全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3.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对立的没有任何联系的相互补充的完全相同的4.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个特征排他性竞争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上全对5.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已得到了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边际消费倾向小于0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6.均衡价格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B、C、支持价格D、限制价格固定不变的价格限制价格支持价格7.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收入增加利息率提高人们预期未来的价格水平要上升政府支出增加8.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增加不变减少先减后增9.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失业人数占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没有工作的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10.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下降11.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表示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相同的不同的在某些场合下相同在某些场合下不同12.固定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厂商购买生产要素所需要的费用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的费用13.以下属于自由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民族产业论国家安全论以上都对14.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社会福利最大化消费者均衡随心所欲15.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政府支出的减少货币供给量的增加私人投资减少货币供给量减少16.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17.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减少保持不变增加不能确定18.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这将导致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历史常考判断题,易错易混汇总50例

历史常考判断题,易错易混汇总50例

历史常考判断题,易错易混汇总50例一、中国古代史1.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姬姓王族,故被分封的诸侯都与周王有血缘关系。

(×)提示: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

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固定的。

(×)提示: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

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对卿大士而言是小宗。

3.秦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

(×)提示:秦推行郡县制,但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4.君主专制就是中央集权。

(×)提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封建专制”等于“封建制度”。

(×)提示:“封建专制”专指封建社会的个人独裁统治;“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

6.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其职能与唐朝三省制的中书省职权相同。

(×)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7.明清内阁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是法定的一级中央机构。

(×)提示: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明代内阁制并非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对皇权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制约作用。

会计学原理判断题大全

会计学原理判断题大全

【例题1】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一定减少。

【答案】X【解析】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由此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但由于所有者权益中有些项目与盈亏无关(如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因此不能说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所有者权益一定减少。

【例题2】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答案】X【解析】费用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例题3】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答案】X【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利得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例题4】利得虽然不影响营业利润,但一定会影响利润总额。

()【答案】×【解析】利得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利润总额.【例题5】企业的利润总额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金额。

()【答案】×【解析】还应考虑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例题6】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由会计人员更正错误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 )【答案】×【解析】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例题7】对于银行已经入账而企业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企业应当根据“银行对账单"编制自制凭证予以入账.( )【答案】×【解析】对于未达账项,企业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例题8】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因未达账项存在差额时,应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

( )【答案】×【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例题9】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所以存货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均不会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题目
1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就是属于唯物主义。

2意识的产生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

3承认意识的能动性同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理并不矛盾。

4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自觉努力程度.
5存在就是被感知.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结合。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具体答案。

8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阶级性,因而没有科学性和真理性。

9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一元论和二元论。

10“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11世界统一于存在。

12意识是大脑的产物,就象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因此不存在精神运动。

15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16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

17唯心主义哲学是在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18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运动和发展。

19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20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2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3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4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5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6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斗争的焦点是是否承认发展。

27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8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9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0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1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和吸收了旧事物中有益的东西,因此比旧事物有更多的优越性。

3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33社会领域的新事物总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必然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4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35新事物虽然必定战胜旧事物,但是其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3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37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8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9同一之中有斗争,矛盾的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

40斗争之中有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不能离开同一性。

41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与相对的有条件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2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43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它事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44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45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

46矛盾的普遍性是共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特殊性是个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7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48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49质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50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数量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51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52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化,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53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

54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55肯定因素是维持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

56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57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58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59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60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6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63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64度这一哲学范畴告诉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65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

66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整体。

67事物的发展往往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

68从哲学上看,世界上的事物归结起来分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

69思维和存在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

70对物质的正确理解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71物质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72运动是存在的运动,存在是运动着的存在。

73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74实践是理解和认识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

75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所做出的积极努力。

76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与韩国棋手李世石进行的人机大战比赛结果是4:1获胜,这表明智能机器人必将超越人类。

77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78意识不是物质的。

7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唯物辩证法。

80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的。

81事物的联系时有条件的,所以联系不是普遍的。

82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变化。

8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84矛盾斗争推动事物发展,但不能把斗争本身等同于发展。

85事物发展由斗争来推动,所以任何矛盾斗争都能起到推动事物发展的作用。

86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87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88扬弃就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89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90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形态。

9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92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93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94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95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96静止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97时间的特点就是一去不复返。

98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的时空。

99
实践是推动社会变迁和进步的动力。

100意识在内容上是主观的,在形式上是客观的。

答案N N
Y
N N
N
N N N N N N
Y
N
N
N Y N Y N Y N N Y
Y
N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N N
Y Y Y N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N N Y Y
Y
Y N N Y N N Y Y
N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