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后禅院》)(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4),故克之。
(《曹列论战》)(5)哗然而骇者,。
(《捕蛇者说》)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2.(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乙】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1)【甲】词是李清照写的《》,【乙】词是写的《蝶恋花》。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都表达了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思。
B .都是借春花春草抒发愁情的怀人词。
C .主人公都借酒浇愁而终究无法排遣。
D .都隐含着词人的惆怅和无奈之情。
3.(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Z Z DSP DF E D I TOR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列中的加点词与“设酒杀鸡作食”的“作”意思最相近的是A .其中往来种作.B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C .一鼓作.气D .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考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闵行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的卓越?没有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融会贯通内容超今冠古物我两忘B.炉火纯青内涵超今冠古物我两忘C.融会贯通内涵物我两忘超今冠古D.炉火纯青内容物我两忘超今冠古【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运用。
选择合适的词语。
“融会贯通”的意思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炉火纯青”的意思是: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物我两忘”的意思是:指创作时艺术家的主体与创作对象的客体浑然为一而兼忘的境界。
“超今冠古”意思是:超越古今。
句中是形容技术掌握的好,所以选择“炉火纯青”,排除AC,第二空工匠精神“内涵”,不能说工匠精神“内容”,排除D,故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脏.物震.撼郑重其是.因地制.宜B.造型.踪.影勇.往直前油光可鉴.C.追溯.直.拗政通人和.有过之而无不即.D.咨.询制裁.一泄.千里一拍即.合【答案】B【解析】【详解】A.赃物、郑重其事。
B.正确。
C.执拗、有过之而无不及。
D.一泻千里。
二、名句名篇默写3.名句积累与运用。
蒹葭凄凄,__________。
(《诗经·蒹葭》知不足,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
(《礼记·学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__________,__________。
(杜前《春望》)庭下如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诗言志,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自己胸怀天下的襟怀。
2019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选自《读者》,有删改)
19.根据拼音写汉字 yóu yù (
) (2 分)
20.李有福说艾清源“也是好人”的具体表现有: (6 分)
1
2019 年上海市各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⑴ ⑵ ⑶ 21.第⑤段与第⑧段两次出现“不行!不行!”,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5 分)
⑦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 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⑧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 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⑨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 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 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 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见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 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一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 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 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2)两个少年冒着暴雨在车站如期相会。(要点:对象+事情+结果)
21.(4 分)生动表现了纸币在手心展开时的优美姿态,表达了“我”和男孩内心的兴奋。
22.(4 分)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男孩借钱的原因和还钱的艰辛,体现了他的孝顺和守信。
A.强调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特点
B.表明我对父亲坚守鱼摊的记忆极为深刻
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海市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考试卷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名句默写(共1题)1.1. 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
(《饮湖上初晴后雨》)2. 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3.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
(《已亥杂诗(其五)》4. 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 阡陌交通,_________。
(《桃花源记》)6. 三十而立,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孔孟论学》)【答案】1.山色空蒙雨亦奇 2.浮云游子意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我寄愁心与明月5.鸡犬相闻 6.四十而不惑难度:容易知识点:诗二、填空题(共1题)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乡关”的意思是_________。
(2分)8.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引述了有关黄鹤楼的传说。
B.颔联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描绘了诗人登楼所见江上美景。
D.诗歌抒发了诗人旅途劳顿的愁绪。
【答案】7.(2分)故乡8.(2分)D难度:容易知识点:诗三、文言文阅读(共2题)1.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捕蛇者说(节选)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__________________。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9.《捕蛇者说》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谨食之,时而献焉。
2020年(2019学年)上海闵行中考二模试卷加答案(高清打印版)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闵行区2019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控考试语文试卷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2. ,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3.毅魄归来日,。
(《别云间》)4.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5.现在我们常用柳永《蝶恋花》中“,”来形容对理想的执着态度。
(二)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甲】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中“汗青”指。
(2分)7.下列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
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
D.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4分)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文的“”价值观;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
(4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盖公者,齐之胶西人也,明《老子》,师事乐臣公。
汉之起,齐人争往于世主,唯盖公独遁居不仕。
及汉定天下,曹参为齐丞相,尽延问长老诸生以百数,何以治齐。
2019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复习

2019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 分,完成时间:100 分钟)一、文言文( 40 分)(一)默写( 15 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后禅院》)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4.,故克之。
(《曹列论战》)5.哗然而骇者,。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6 — 7 题( 4 分)【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乙】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6. 【甲】词是李清照写的《》,【乙】词是__________写的《蝶恋花》(2分)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都表达了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思。
B.都是借春花春草抒发愁情的怀人词。
C.主人公都借酒浇愁而终究无法排遣。
D.都隐含着词人的惆怅和无奈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 - 10 题(9 分)桃花源记(节选)○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后禅院》)(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4),故克之。
(《曹列论战》)(5)哗然而骇者,。
(《捕蛇者说》)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5分)2.(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乙】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1)【甲】词是李清照写的《》,【乙】词是写的《蝶恋花》。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表达了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思。
B.都是借春花春草抒发愁情的怀人词。
C.主人公都借酒浇愁而终究无法排遣。
D.都隐含着词人的惆怅和无奈之情。
3.(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源记(节选)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列中的加点词与“设酒杀鸡作食”的“作”意思最相近的是A.其中往来种作.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C.一鼓作.气D.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完整word版)2019年上海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docx

2019 年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 150 分,完成时间:100 分钟)一、文言文( 40分)(一)默写( 15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后禅院》)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4.,故克之。
(《曹列论战》)5.哗然而骇者,。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6 — 7 题( 4 分)【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乙】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6.【甲】词是李清照写的《》,【乙】词是 __________写的《蝶恋花》( 2 分)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2 分)..A.都表达了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思。
B.都是借春花春草抒发愁情的怀人词。
C.主人公都借酒浇愁而终究无法排遣。
D.都隐含着词人的惆怅和无奈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 - 10 题( 9 分)桃花源记(节选)○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满分:150 分,完成时间:100 分钟)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5 分)1.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2.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后禅院》)3.,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4.,故克之。
(《曹列论战》)5.哗然而骇者,。
(《捕蛇者说》)(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6 —7 题( 4 分)【甲】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乙】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6. 【甲】词是李清照写的《》,【乙】词是__________写的《蝶恋花》(2分)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都表达了女主人公细腻的情思。
B.都是借春花春草抒发愁情的怀人词。
C.主人公都借酒浇愁而终究无法排遣。
D.都隐含着词人的惆怅和无奈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 -10 题(9 分)桃花源记(节选)○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列中的加点词与“设酒杀鸡作食”的“作”意思最相近的是________(3分)A.其中往来种作.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C.一鼓作.气D.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3分)A.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与生活情况正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B.村中人的自述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
C.“皆叹惋”表明武陵人对桃花源中美好生活的由衷感慨。
D.“遂迷”、“未果”表明这种理想在当时社会只是一种幻想。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 -13 题(12 分)齐威王之时,喜隐①,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②又不呜,不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注释:①隐:不直说本意而借别的词语来暗示的话。
②蜚:飞。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1)止.王之庭(2)奋兵.而出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皆还齐侵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一鸣惊人”的“鸣”在文中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淳于髡劝谏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二、现代文(4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 —18 题(19 分)①宫斗剧在市场上出尽风头,创下不俗收视率。
某新剧甚至公开打着“某某某某接着斗”的推广语,目前“宫斗”大有“网台联动”卷土重来之势。
②在创作者连续地、不知疲倦地、无休止地复制“后宫连轴斗”的同时,历史在跳不出的三尺宫墙里被草草虚化,仿佛中华文明故事不过就是“一个宫闱争斗叠加一个宫闱争斗”的演进史。
一连串的演绎背后,历史被严重虚无化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奋斗不屈、英杰辈出的浩荡发展史被完全架空。
③可事实上,无论战国风云还是清朝的世象百态,绝不只是帝王后妃的恩怨情仇,还包蕴着千里江山的治理智慧、朝代兴衰的更迭逻辑、贤者志士的高义情操、市井乡间的民风民俗等。
就拿诸子百家来说,能被解读的内容不胜枚举,单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警言背后,就值得深挖;再看清朝廉吏于成龙、名相陈廷敬两位贤臣,他们身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节,便大有文章可做。
而视野狭窄、精神矮化的宫斗剧,其人物如同井底之蛙,只看得到私欲和情爱,只关注争权夺势,多部宫斗剧中的角色如果互换身份,故事竟然一样可以往下说。
④如此套路中的宫斗剧,罔顾史实与常识的现象时有发生。
《延禧攻略》里,现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名段《贵妃醉酒》穿越到了乾隆年间;又如银针试毒、麝香堕胎等宫斗剧老掉牙的桥段,反复上演,让历史越发面目模糊。
凡此种种,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判断。
如此,我们怎能指望青年人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洞见中国的未来?⑤观众用“爽”字形容观感,折射出宫斗剧刷屏的部分原因——在泛娱乐化的潮流里,一些创作者用“争风吃醋”“机关算尽”“一路开挂”等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去迎合人性中浅薄的一面。
宫斗剧的创作者、营销者,常把后宫伪装成职场,把后妃争宠当作奋斗向上来宣扬,以此迎合一些人图轻松、求刺激的娱乐需求。
“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如不主动‘撕’,就没人知道你委屈”等台词被包装成人生智慧贩卖给年轻人。
这便是某些宫斗剧误人最深之处:它们以缓解生活压力的面貌出现,却在不经意间释放阴暗、消极乃至病态的能量。
⑥创作者缺失正确的历史观、知识观,缺乏社会责任与价值引领,正在把观众拖离历史现场,拖离优秀传统文化的场域,并引导观众迷醉于视听感官刺激,迷醉于泛娱乐化的满足。
⑦“以史为鉴可以____________,以人为鉴可以____________”。
作为五千年从未断流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⑧古装剧在表现传统文化、重铸传统美学、传承民族历史方面有着天然优势。
我们需要有着社会担当的创作者,创作对社会负责的文艺作品,用向上善力量的文艺作品去滋养人心、引领大众。
(转自《文汇时评》,有删改)14.作者认为“宫斗剧”的危害有:(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③段中画线部分的论据可否删去?为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以下选项依次填入....第⑦段空格处。
(2分)“以史为鉴可以(1)____________,以人为鉴可以(2)____________”17.以下选项对本文结构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3分)A. ○1○2/○3○4○5○6/○7○8B. ○1/○2○3○4○5○6/○7○8C. ○1/○2○3○4○5○6○7/○8D. ○1○2/○3○4○5/○6○7○818.面对“宫斗剧”泛滥的情况,作者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我们都是好孩子①上高中那会儿,我最喜欢的时间段是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的课间,因为那个课间比其他课间要多出足足10分钟,也就是所谓的“大课间”。
这意味着我可以潇洒地挽着同桌的胳膊一起去校外的书店,租借有关言情小说的书刊来看。
②我每次都是竖着耳朵等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的,总感觉它的声音能穿透灵魂,陪我探寻更恣意盎然的人生。
③同桌尚文虽然外表看起来文文静静,但骨子里有着让人难以捉摸的不同寻常。
她的家境优渥,在小镇上是数一数二的。
她跟穷乡僻壤里出来的我,气质完全不一样。
我这个寒门子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要么是“知识改变命运”,要么是“去广州等沿海城市打工,做一个流水线上的工人”。
我不愿意让自己的生活圈子被死死固定,一想起流水线上机械的工作,我就感到要命似的痛苦,所以在那时,我更信奉前者。
④尽管如此,信念在神奇又力量强大的青春期叛逆面前还是甘拜下风,仿佛一瞬间,我就缴械投降了。
⑤临近考试,我还在一本又一本地看言情小说。
那个时候,我的青春读物的基调多以伤痛悲凉为主,我至今都能想起,看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时,是怎么偷偷在课堂上哭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