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第十九中学等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九年级5月模拟(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2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
这(甲)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乙)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如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你很难预知,将在18岁还是40岁甚至更(cāng sāng)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钱、地位,或是其他(xiǎn hè)的光环,也许会晃了我们的眼。
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
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cāng sāng)________ ②(xiǎn hè)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附着________ ②赘生物________(3)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无论都B.如果那么C.虽然但是D.不但而且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中源的云和山,是一幅无需画师捉笔蘸颜料的天然画。
云棉白,山深翠;云柔软,山();云飘逸,山沉稳。
在这里,我也看尽了一天之中不同时段的九岭白云。
清晨﹐云从山后升起,冲破黎明前的暗淡,生机勃勃□正午时分的云,饱满蓬松,洁白胜雪□傍晚,暮云四合,悠缓、凝重,寻找着无风的山谷,躺靠在那里过夜。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35分)1.(13分)默写与运用。
(1)儿童相见不相识,。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2),亭亭净植,可远观……(周敦颐《爱莲说》)(3),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纪录片《远离家乡的游子》拍摄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游子站在高楼向远处眺望,一艘航船在水雾弥漫的江面慢慢行驶。
我们可以用《黄鹤楼》中的“?”为其配画外音。
2.(22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笃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仗之、祎、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固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警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选自《史记》)【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
②使酒:耍酒疯。
(1)【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陈子昂,【乙】文中的“臣”是(人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臣不胜.受恩感激②季布为.河东守(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语言苍劲奔放,其第三句以空间的苍茫辽阔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2024年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2分)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中国书法自古至今产生了无数题cái()丰富、形式多样、承载深厚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
以颜真卿为例,他一直坚持“书以载道,文以铸魂”的理念,其作品都灌注了丰pèi()情感和刚毅之气。
他的《祭侄文稿》通篇文章情怀激烈,书法气势磅礴,一气呵成。
其书法点画之间透露的义气豪情、利国爱民等人文情怀和精神,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优秀代表。
今天,我们在书法文化传播中尤其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人文价值。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zài lù yùnB. zǎi lù yùnC. zài lòu yùnD. zài lù yǔ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题cái()丰pèi()2. 古诗词默写“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头发,不仅蕴含着父母的基因,也是年龄的标志,它记录着生命的成长,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在古诗词中,常借用对头发的描写,传达不同的情感和人生态度。
《木兰诗》中“①_______,②__________”表现出木兰恢复女儿身时的欣喜;杜甫在《春望》中用“③____,④_____”刻画出一个苍老的诗人形象,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⑤______,⑥______”表达不服老的豪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⑦______ ”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李商隐在《无题》中用“ ⑧______”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情景。
3. 学子爱阅读,书香满校园。
班级图书角书柜上需要贴一副对联,大家已经拟好了上联,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4个,组成下联。
上联:书香绕梁随思绪飘万里下联:____________备选词语:虽无君品千万卷阅千卷长新知藏书如兰4. 家风是家的名片,好家风弘扬好传统。
中考二模测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解析

③我常常因为烧蜂窝煤的火炉而想念那时候北京的冬天。
④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炉子被安放到屋里的一个角落,烟囱先伸向房顶再转向一面墙,最终探出屋外。为了伺候炉火,老爸自制了很多工具,夹煤的、捅煤的、掏灰的、钩火炉盖儿的,其中捅煤的钎子常常被我们拿去滑冰车用,总丢,老爸总是多做几个备用。蜂窝煤似乎有两种:一种比较普通,数量多,含煤少;另一种数量少,含煤多,贵,用来引火,先放在煤气炉子上烧着,然后放进火炉最底层,最后再放上普通蜂窝煤。蜂窝煤烧尽,要从下面捅碎,煤灰因重力落到炉底,用煤铲掏走,再往炉子里加一块新煤。最考验技术的是临睡前封炉子,留多大进气口很有讲究:留大了,封的煤前半夜就烧没了,下半夜全家被冻醒;留小了,不热,一整夜全家受冻;加上蜂窝煤的煤质不稳定,留多大更难控制。老爸的解决办法是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常常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用铁钩子拉开炉盖儿声,用铁钩子合上炉盖儿声,脱鞋再上床声。
(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3题。(9分)
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魏寅
①”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上写下的话。人之伟大,正在于能够省悟人生价值与意义,时常审视自己的生命状态。
②觉醒之意识,铸就无悔之青春。青年马克思临近毕业、谋划前途时,决心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后来,即使陷于没钱买面包的境地,他也未曾背弃誓言。”年纪轻轻就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丢性命”的战争年代,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青年彭湃舍弃”乌鸦都飞不过”的万贯田产,皆因”主义”而义无反顾。有了精神的觉醒,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在舍我其谁中成就大写人生。
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带答案解析)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计28分)1. 下列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主宰(zǎi) 惆怅(C óu) 亢奋(kàn)B .恪守(kè) 泄气(xiè) 星宿(xiù)C .殷红(yīn) 晌午(xiǎng) 熄灭(xī)D .怂恿(rǒng) 寒噤(jìn) 归省(shěng)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百年征程波①壮阔,百年初心历久②坚,常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
我们③持以人民为中心,永④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 .①澜②弥③禀④葆B .①斓②弭③禀④保C .①斓②弭③秉④保D .①澜②弥③秉④葆3. (8分) 古诗文默写。
(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2)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4)诗人善用色彩来描摹画面或传情达意。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描绘出动静相生、色彩分明的奇寒美景;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用颜色凸显老者艰辛困苦的生活,表达作者的深切同情。
4.(4分)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1)为什么一个原本正直、勤劳、朴实的年轻人会自甘堕落,最后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结合名著《骆驼祥子》相关内容,写写你的阅读认识。
(2)《海底两万里》中人物不多,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分析其形象。
2024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语文科试题说明:1.全卷共10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姓名、班别、考号。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运用(29分)1.默写古诗文。
(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2)知不足,;知困,。
(《虽有嘉肴》)(3),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6)请将《木兰诗》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军垦天山,大业辉煌舒望眼下联:五旬开盛典,功昭瀚海,红旗招展忆从头(7)六月流火,分别在即,李老师为同学们临别赠言:进入高中后,希望大家能保持对学习的激情和热爱,“,(孔子《论语十二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记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你的老师们永远在母校等你回来!2.一些同学常把“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中的“烽”误写成“锋”,请你根据诗歌内容和知识卡片解释为什么要写作“烽”。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7分)俗话说:“北有安塞腰鼓,南有潮汕英歌。
”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能让舞者抛弃所有(1)zìcán xíng huì的念头和矫揉造作的姿态,展现自信的雄姿。
英歌舞流行于粤东及闽南部分地区,特别是粤东大南山周边的“潮普惠陆”,即潮阳、普宁、惠来、陆丰等地。
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辈传和一些佐证资料的介绍,潮汕英歌的出处源自明代。
潮汕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在延续中有一定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为英歌舞,成为潮汕地区一种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民间舞蹈艺术,成为当地民众的文化追求。
中考二模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⒁是呀,我要做什么呢?一个人总必须要做点什么,否则就更加空洞了。也只有这样了。只有这样做下去,既然一个人总要做点什么。不做什么,会平添烦恼。无事生非嘛!
⒂多少悲欢变成往事,往事又过去。淡了的淡了,忘了的忘了,不愿想的就不去想,不愿忘的就写下采。可是有一种东西是你没想而又没忘的,它像是被记忆的筛子误留下的一颗小小的微粒,躲在记忆的角落。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志 千里。(曹操《龟虽寿》)
(2)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慨叹时光易逝,并蕴含着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一文想象奇特,其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那样的年龄,莫名其妙地有着一肚子莫名其妙的情感,找不到出口,也是难受的事。于是,便写一些见不得人的诗,写一只娃娃,写隔壁的男孩子……一切都写尽写完了,却还要写。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忽然想起了那个人的那一句话:
⑧”你要做什么呢!”
⑨很多日子过去了,很多悲欢成了往事。终于考上了文工团,自己明白不是拉琴的料,又不知自己究竟是做什么的料。无聊的时候,东想西想,偶尔会想起这个人,他微笑着对我说: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广大道。
2024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语文(辽宁卷)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辽宁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17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空犷.(kuàng)玄.虚(xuán)呢喃.(nán)惟余莽.莽(měng)B.眺.望(tiào)促狭.(jiá)譬.如(pì)眼花潦.乱(liáo)C.阴晦.(huì)赞誉.(yù)灰烬.(jìn)忸怩.作态(ní)D.妄.想(wàng)解剖.(pāo)豢.养(huàn)孜孜.不倦(zhī)2.(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中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白天,竹园内游人络绎不绝,孩子们在_______地奔跑玩耍,老人们坐在圆椅上兴致勃勃地聊天,入夜,华灯齐放,竹园内的立体方形路灯显现出_______的竹的图案,星星点点的射灯从不同角度情深意笃地映出竹的绿和竹林的_______,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特别是有月的夜晚,月光沐着竹林,微风摇着竹影,使人顿生对竹的诸多_______。
A.纵情栩栩如生静谧遐想B.忘情栩栩如生宁静遥想C.纵情绘声绘色宁静遐想D.忘情绘声绘色静谧遐想3.(2分)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1898年,初尝世态寒凉的青年鲁迅,带着对新知..的渴求,离开故乡。
他去南京上新式学堂,去日本学医,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传统科举的道路。
但在学医途中,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于是,鲁迅结束留学回国,去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1918年,他听从《新青年》同人的召唤..,加入新文化阵营,发表《狂人日记》,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
此后,他不断发表作品,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向令人窒息的“铁屋子”发出有力的冲击。
先生一生56载,创作近300万字,翻译近300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二模语文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28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 子曰:“岁寒,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论语子罕》)(1分)(2)纷纷暮雪下辕门,口口口口口口口。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分)(3)《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把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默写完整。
(4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4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B.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C.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读下面文字,完成第3一5题。
人生需要用一颗善感的心灵去欣赏,而不是只用一双忙碌的眼睛去观看。
因为人生如果缺少欣赏,就会缺少许多乐趣。
欣赏是用眼睛用耳朵用心灵去感受上天赐予我们的那一份份美好。
落月晚霞需要去欣赏,霜林秋叶需要去欣赏,哓风残月敲窗冷雨也需要去欣赏,人与人之间同样需要互相欣赏。
欣赏别人是一种尊重,被别人欣赏是一种承认,无人欣赏则是一种不幸与悲哀。
欣赏别人的潇洒tìtǎng( ) ,进而提高自己的风度;欣赏别人的高谈阔论,进而提高自己的口才;欣赏别人的作品,进而tuòkuān ()自己的视野;,。
所以欣赏是一种提高,是一种互补,是提升自身修养的最佳捷径。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tìtǎng( ) tuòkuān()4、联系上下文,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
(2分)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3分)欣赏忙碌美好视野提高高谈阔论按要求完成第6-8题。
(7分)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省体操运动员杨依琳所在的体操女团登上颠峰首夺奥运桂冠,杨依琳家乡的父老乡亲准备为此举行一次庆祝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6、请你代表杨依琳家乡的父老乡亲说一段祝贺的话。
(30字以内)(3分)7、请为这次活动的具体安排提出两条建议。
(2分)8、如果你是杨依琳,当记者问你夺冠的感想时,你会说些什么?(2分)二、阅读(4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一23题。
(一)课内文言文(8分)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0、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1、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
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3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把“绿色”穿在身上①将绿色环保作为理念引入时装,始于80年代。
1997年2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最新成衣展中,首次集中展示了环保服装,为颁发时装环保奖,将绿色环保理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得环保、休闲、健康等开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
这股强劲的绿色时尚潮流,将引导我们走向21世纪。
②置身于被‘‘文明’’践踏的千疮百孔的地球,人们在饱尝自己破坏环境的恶果之后,终于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于是80年代的艺术家们开始用自己的作品来警告社会。
如不少服装设计师在素色大T恤上,鲜明地写着“拯救地球”的口号。
这是最初的环保卫士们使用的方法。
③此后,回归自然开始成为一种设计理念进入服装设计师的视野。
于是80年代以来休闲风一直强吹不衰。
设计师们纷纷从大自然中吸取艺术创作灵感,并使用天然纤维面料生产服装。
天然纤维的棉、麻、丝绸面料的设计及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这是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二阶段。
到了环保服装发展的第三阶段,服装设计师则更主动地将环保意识贯穿到服装生产、面料开发等方面。
④用“再生利用”法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是环保最主要的手段。
随着消费形态的急剧扩张,带来了飞速膨胀的垃圾。
而占垃圾总量40%的废塑料,只有..3.7%可重新利用,剩下的因难以分解而被称为“永久性垃圾”。
设计师则根据环保法则开发出一系列“塑料制衣”。
如瑞典籍年轻服装设计师夏洛特‘尼尔森,在巴黎举办的“再生服饰”展示会上,利用冷冻食品包装袋等“塑料垃圾”制作的时装别出心栽;美国韦尔曼公司的戴尔斯泊格公司的科技人民,利用回收的用聚酯饮料瓶制成绒毛织物;法国的两家公司合作开发出30%羊毛、70%聚氯乙烯化纤绒的套衣,因色泽鲜艳、蓬松、手感舒适,保暖而畅销法国;日本东泽纺织公司正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衣料,等等。
⑤由于环境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现在,许多国家纷纷颁布相关法规,以顺应环保服装潮流。
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已颁布了有利健康和环保的各种成衣进入市场的法规。
⑥据有关专家分析,环保服装的特定含义是指经过毒理学测试并具有相应标志的服装。
环保服装对服装上所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范围限制很广,也很严,从pH值、染色牢度到特殊气味等化学刺激因素和致病因素,到阻燃要求、安全性等都有明确规定。
比如环保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必须避免向环境排放含硫的有毒气体、废料;纺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可以百分之百回收利用;合理、自觉地选用无害于人类健康的化学剂、声素,并控制有害物质,实观自然与人类、技术的良性循环,等等。
⑦环保、休闲、健康是21世纪最时尚、最持久的时装主题。
一个人类与自然能和谐共处的新世纪正悄然来临。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环保服装的开发与生产中,会有更多功能独特、保护环境的服装问世。
⑧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
12.阅读第②②段,写出环保服装发展的三个阶段。
(3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13.环保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什么是环保服装?(2分)1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找出其中一种来进行分析。
(2分)15.简要说说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只有”的表达作用。
(2分)16.说说“明天,你我都会把‘绿色’穿在身上”的主要意思。
(2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毕淑敏被人邀请去看一棵树,一棵古老的树。
大约有五千年的历史,已被唐朝的地震弯折了腰,半匍匐着,依然不倒,享受着人们尊敬的注视。
我混在人群中只能伸着脖子虔诚地仰望着古树顶端稀疏的绿叶,一边想,人和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啊。
人生出来,肯定是比一粒树种要大很多倍,但人没法长得如树般伟岸。
在树小的时候,人是很容易就把树枝、树干折断,甚至把树连根拔起,树就结束了生命。
就算是小树长成了大树,归宿也是被人伐了去,修成各种各样实用的物件。
长的好好的树,花纹美丽木质出众,也像美女一样,红颜薄命,被人劫掠的可能性更大,于是很多珍贵的树种濒临灭绝。
在这一点上,树是不如人的。
美女可以人造,树却是不可以人造的。
树比人活的长久,只要假以天年,人是绝对活不过一棵树的。
树并不以此傲人,爷爷种下的树,照样以硕大果实报答那人的孙子或是其他人的后代。
通常情况下,树是绝对不伤人的。
即使如前几天报上所载一些村民在树下避雨,遭了雷击致死,那元凶也不是树,而是闪电,树也是受害者。
人却是绝对伤树的,地球上森林数量的锐减就是明证,人成了树的天敌。
树比人坚忍。
在人不能居住的地方,树却裸身生长着,不需要炉火或是空调的保护。
树回帮助人的,在饥谨的时候,人可以扒树的皮来充饥。
很多书籍记载过这棵古树,若是在树群里评选名人的话,这棵古树是一定名列前茅了。
很多诗人词人咏颂过这棵古树,如果树把那些词句当作叶子一般披挂起来,一定不堪重负。
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
树的寿命是如此长久,在我们死后很多年,这棵古树还会枝叶繁茂地生长着。
一想到这一点,无边的嫉妒就转成深深的自卑。
作为一个人活不了那么久远,伤感让我低下头来,于是我就看到了一棵小草,一棵长在古树之旁的小草。
只有细长的两三片叶子,纤细得如同婴儿的睫毛。
树叶缝隙的阳光打在草叶的几丝脉络上,再落到地上,阳光变得如绿纱一样漂浮了。
这样一株柔弱的小草,在这样一棵神圣的树底下,一定该俯首称臣必恭必敬了吧?我竭力想从小草身上找出低眉顺眼的谦卑,最后以失望告终。
这棵不知名的小草,毫无疑问是非常渺小的。
就寿命计算,假设一岁一枯荣,老树很可能见过小草五千辈以前的祖先。
就体量计算,老树抵得过千百万小草集合而成的大军。
就价值来说,人们千里万里路地赶了来,只为瞻仰老树,我敢肯定没有一个人是为了探望小草。
既然我作为一个人,都在古树面前自惭形秽了,小草你怎能不顶礼膜拜?我这样想着,就蹲下来看着小草。
在这样一棵历史久远声名卓著的古树旁边为邻,你岂不要羞愧死了?小草昂然立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就被吹得蜷曲了身子,但我气息一尽,它就像弹簧般伸展了叶脉,快乐地抖动着,我向它吐了一口气,它还是在弯曲之后怡然挺立。
我悲哀地发现,不停地吹下去,我有气绝倒地的一刻,小草却安然。
草是卑微的,但卑微并非指向羞惭。
在庄严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17.与人相比,树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加以概括,分条陈述。
(3分)18.简要阐释“唐朝的地震不曾把它压倒,这些赞美会让它扑在地上”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3分)19.从“仰望”大树到“蹲下来看”小草,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轨迹?(3分)20.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对小草不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主旨的?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