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2024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24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古诗文(35分)1.(13分)默写与运用。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3),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时,同学们深深感动于革命烈士们“,”的献身精神。

(文天祥《过零丁洋》)2.(22分)阅读下面诗文,完成问题。

【甲】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乙】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龙赋王安石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①。

惟不可见,所以莫知其乡;惟不可畜,所以异于牛羊。

变而不可测,动而不可驯。

则常出乎害人,而未始②出乎害人,夫此所以为仁。

为仁无止,则常至乎害己,而.未始至乎丧己,夫此所以为智。

止则身安,曰惟知几;动则物利,曰惟知时。

然则龙终不可见乎,曰:与为类者常见之。

【注】①章:同“彰”,彰显。

②始:曾经。

(1)【甲】诗作者是朝文学家。

(2)根据方法提示,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方法提示解释迁移旧知与“濯清涟而.不妖”含义相同①而.未始乎丧己推敲结构与“章”相对②能强能弱,能微.能章(3)对【丙】文中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龙)无法被看见,所以不知道它的居所。

B.只有(龙)无法被看见,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居所。

C.因为(龙)无法被看见,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居所。

D.因为(龙)无法被看见,所以不知道它的居所。

(4)根据【乙】【丙】两文内容填空。

①②③(5)三则诗文均通过写物来表现人的精神和特点。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3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含四个大题,共22题。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3)锦帽貂裘,__________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面对难题,我们有时会在反复尝试中自我怀疑,但再坚持一会儿,或许就能如《游山西村》中所言,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那一刻。

【答案】①. 独怆然而涕下②. 人生自古谁无死③. 千骑卷平冈④. 山重水复疑无路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独、怆、涕、骑、冈、疑、柳。

(二)(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当今之时,君子谁贤?”对曰:“卫灵公。

臣观于朝廷。

灵公之弟曰公子梁牟,其知足以治千乘之国,其信足以守之,而灵公爱之;又有士曰王林,国有贤人必进而任之。

无不达也;不能达,退而与分其禄,而灵公尊之;又有士曰庆足,国有大事,则进而治之,无不济也,而灵公说之;史①去卫,灵公邸舍②三月,琴瑟不御③,待史之入也而后入。

臣是以知其贤也。

”【注释】①史:史鰌,卫国大夫,以正直闻名于世。

②邸舍:客栈。

③御:用,古代君王所用称“御用”。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南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面塑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面塑的起源最早可追sù到汉代。

面塑制作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出各种A栩栩如生....的形象。

①制作面塑的过程涉及发酵面团、塑形、准备材料、阴干和喷涂丙烯光油漆等步骤。

②济南面塑是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有着大约300多年的历史。

旧社会的面塑制作者都是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但他们的艺术作品却被当作一种民间小玩意儿,是难登B大雅..之堂..的。

③中国现代面塑艺术的发源地是起源于山东省菏泽地区,而济南正是菏泽面塑的正宗传承地。

现在全国很多一流的面塑艺人都在济南,济南C不孚众望....地成为“面塑之都”。

面塑在塑造人物时,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liàn,人物神情姿态个性分明,女性亭亭玉立,儿童D憨态可掬....。

谈到现济南面塑的创作,以创作“蝈蝈白菜”闻名的闻文均先生说,以前的艺人在人物面塑创作时有的不太讲究比例,粗犷.豪放,但现今的面塑创作已经比较讲究了,以后还要向精、快、色彩鲜明等方面发展。

他说,现街上的“面人”不是真正的济南面塑艺术,而是已经走了形。

④这些“捏面人”以赚钱为目的,在题材选择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都没有创新。

1.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载.(zǎi)体追(sù)朔简(liàn)练粗犷.(kuàng)B.载.(zài)体追(sù)溯简(liàn)练粗犷.(guǎng)C.载.(zǎi)体追(sù)溯简(liàn)炼粗犷.(guǎng)D.载.(zài)体追(sù)朔简(liàn)炼粗犷.(kuàng)2.文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栩栩如生B.大雅之堂C.不孚众望D.憨态可掬3.文中划横线的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二、语言表达4.ⅹⅹ中学计划于5月15日下午3点,在教学楼二楼活动室举行“面塑社团”成立仪式,准备邀请济南面塑非遗传承人梁长乐老师到校带领同学们体验面塑制作,请你帮学校完成下面这封邀请函。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 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模拟联考 (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1. 学校开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阅读展板的内容,回答问题。

读史使人(míng zhì),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shàn biàn):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míng zhì)____________②(shàn biàn)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逻辑_____________②相宜_____________(3)文段中的“伦”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音序检字法检索,应先查字母_____,再查音节_____。

(4)下列句子中的“但”字,与原文中“人之才智但有滞碍”的“但”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钢琴艺术的持续发展虽然离不开技法的进步,但“炫技”是手段,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听众的听觉感受和心理需求。

B. 辽阔的草原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如翻滚的波涛。

C. 但凡有一点希望,也不能放弃,必须努力争取。

D. 中秋佳节,街头的灯光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字样,传递着国人内心的期盼与美好。

【答案】(1)①. 明智②. 善辩(2)①. luó jí ②. xiāng yí(3)①. L ②. lun (4)A【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语文试题(2024.5).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石。

学校要组织"探寻汉字前世今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寻访汉字之源汉字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冲破时间、空间的,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内核和精髓.。

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李斯《仓颉篇》曰:"仓颉作书,以教后诣.。

"汉字记录了中国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与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1.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禁锢suíyì相辅相承B.禁锢suǐyì相辅相成C.禁固suǐzhǐ相辅相成D.禁固suí zhǐ相辅相承任务二:鉴赏汉字之美汉字形美如画,意美如诗:一撇一捺、扭转提按,行云流水....,无不直见风骨,扬显气韵。

汉字那么美,一笔一画都有故事,和人们的生活休戚与共....的汉字便这样滋养着每....。

浩如烟海一个中国人。

闲暇之余,让我们拿起笔,沉淀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的美不胜收....吧!2.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行云流水B.休戚与共C.浩如烟海D.美不胜收任务三:感悟汉字之魂①最能够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一定归汉字莫属。

2024年江苏省宿迁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4年江苏省宿迁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1.(8分)(1)bǔ suǐ膺遐(4分,每个1分)(22分,每个1分)(3)缺少主语。

删去“使”或删去“随着”。

(2分)2.(8分,每个1分)①造化钟神秀②大漠孤烟直③燕然未勒归无计④回乐烽前沙似雪⑤饿死真吾志⑥梦中行采薇⑦毅魄归来日⑧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3.(8分)(1)示例:立大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分,答案不唯一)(2)内容:一位爸爸手里拿着《红色教育》的书籍,和背着书包的儿子手牵手走向革命纪念馆(1分)。

寓意:加强红色教育,不仅要依靠学校,家庭教育更加重要(2分)。

(共3分)(3)示例:小语同学的朗诵让我们在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感受到中华激昂澎湃的爱国精神(1分),曾经的祖国饱受屈辱,如今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要为祖国歌唱(1分),下面,请小文同学带来歌曲《七子之歌》,在歌声中感受对祖国的挚爱(1分)。

(共3分)二、古诗文阅读(21分)4.诗的首句描写了黄昏时分,边城阴雨绵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的景象,渲染了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或阴沉抑郁的气氛)(1分)。

第二句描写了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的景象(1分)。

(共2分)5.虚实结合(或想象联想)(1分)。

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的走过沙漠,驼铃发出悦耳的声响,使人不由的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1分),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1分)。

抒发了诗人对唐王朝落寞衰微的无奈而产生的辛酸沉痛之情(1分)。

(共4分)6.(共4分,每个1分)(1)防御(抵御)(2)责备(3)舍弃(4)布置(排列)7.(共3分,一处1分)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8.(共4分)(1)李牧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

(2分)(2)李牧称病闭门不出,赵王强行让李牧复起带领兵将。

2024年5月漳州市初三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漳州市初三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漳州市初三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卷2024.05(全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班级开展“磨砺身心,战胜‘脆皮’”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关注热点,聚焦“脆皮”现象1.下面是小文同学准备的发言稿,请帮助完善。

(9分)最近,“脆皮”一词火出①(quān)了。

“伸个懒腰,脖子断了”“刷视频②(biē)笑,鼻动脉裂了”……学生们受伤经历(),令人哭笑不得。

青春的颜色(),“脆皮”的③(shùn)间也花样百出。

()的健康意识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不少学生出现“脆皮”症状。

同时,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使有些学生不能及时排解并正视负面情绪。

长此以往,心理“脆皮”现象也日益突出。

我们不禁要问,青少年到底怎么了?我们该怎样战胜“脆皮”?(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3分)(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匪夷所思五花八门淡漠B.异想天开五彩斑斓淡漠C.匪夷所思五彩斑斓淡薄D.异想天开五花八门淡薄(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有些学生不能及时排解并正视负面情绪。

B.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有些学生不能正视并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C.沉重的学业压力,使有些学生不能及时排解并正视负面情绪。

D.沉重的学业压力,有些学生不能正视并及时排解负面情绪。

【活动二】强健身心,治疗“脆皮”症状2.针对“脆皮”症状,体育教师推荐运动疗法。

请补写出其中空缺部分。

(8分)想要治疗“脆皮”症状,不妨积极投身体育活动。

在运动中强健体魄,于锻炼中疗愈心灵。

徒步远行,于拐角处发现希望:“山重水复疑无路,①”;户外探险,在山水间陶冶身心:“②,良多趣味”;策马奔腾,在驰骋中重燃斗志:“③,西北望,射天狼”;扬帆起航,在波涛中坚定信心:“④,⑤”(李白《行路难(其一)》)。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16分)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千泉之城、诗意济南、曲山艺海、爱阅之都、暖城济南……这座城,让人流连忘返....。

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00年文明史,2600年建城史,各种文化络绎不绝,源远流长。

这座城拥有太多闻名遐迩....的“文化名片”:明君大舜、神医扁鹊、名将秦琼、词人二安;明府城、老商埠....的文化标签。

今天的济南,正以更加开放包容...、曲水亭……随处可见久富盛名的胸怀走向世界。

创新打造“泉城发布厅”“理响泉城”等品牌,开展“东南亚文化之都”济南活动年百场活动,宣传片《泉甲天下》在纽约时代广场熠熠生辉……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无论是“古城”还是“网红”,贴在济南身上都如此恰到好处。

1.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及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流连忘返B.闻名遐迩(ěr)C.老商埠(bù)D.久富盛名2.文段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络绎不绝B.源远流长C.熠熠生辉D.兼容并蓄3.下列句子的表述,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济南营造龙山文化、大舜文化、二安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两创”文化新高地。

B.依托济南国际传播中心,把济南故事传播出去,讲述出去,通过济南声音听到更多中国声音。

C.立足深厚文化底蕴,我市着力打造“泉城清风”廉洁文化品牌,让清风正气充盈泉城大地。

D.2023年济南连续蝉联“五一”最强周边游榜单第一名和“十一”全国十大周边游目的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二模语文试题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2008年荔湾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题(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密封线处。

2.所有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卷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4分)一、(6小题,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fēn 分.开区分.分.外妖娆ǐng 省.亲节省.反躬自省.C. tiǎo 挑.战挑.衅挑.拨离间ì经济.济.南同舟共济.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栩栩如生大事渲染甜言密语B. 发奋图强委曲求全矫揉造作C. 耳闻目睹不止下问漠不关心D. 融会贯通明察秋豪明辨是非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报纸开设嘉宾在线,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或热点新闻人物网站,开拓办报思路,增强可读性,切实为读者办实事。

②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守法小公民,华洋小学开展了“从小树立观念,争当知法、守法”小公民的主题活动。

③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谁这样想,谁就会科学,最终将会危害科学。

A.作客法治误解 B. 作客法制曲解C.做客法治曲解D. 做客法制误解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连贯、最通顺的一项是(3分)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决不辜负生命,决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

A.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悲,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B. 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我都愿意为它奋斗,遇福遇祸,或喜或悲,勇敢地活下去。

C. 或喜或悲,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遇福遇祸,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

D.遇福遇祸,或喜或悲,我都愿意为它奋斗,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勇敢地活下去。

5. 下面一段话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3分)星期一下午,①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我为奥运添光彩”的演讲。

活动中,同学们踊跃上台演讲。

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②气氛非常热烈得很。

特别是文娱委员的演讲,声情并茂,精彩纷呈,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

③通过这次演讲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6.按要求作答(4分)(1)据气象台预测,你所在的区域中考期间天气晴转雨,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

如果你是电台的播音中员,请你对参加升学考试的同学说几句表示关心的提示语。

(2)请仿照下面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组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二、(2小题,15分)7. 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课文,下列古诗文默写错误的两项是(4分)A.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C.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赢得生前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

E.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F.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蒹葭苍苍,。

(《蒹葭》)②,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⑥,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文名句。

(本题有4分为附加分。

第7小题加分累加不超过10分。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综观我国古代着名诗文,很多诗篇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年老仍致力于国家统一的曹操以“,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表其雄心;“长风破浪会有时,,是李白政治上遭受坎坷之后表现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予独爱莲之,”生动形象地体现周敦颐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和坚贞操守。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5分)①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②故.渔者歌曰。

(《三峡》)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送东阳马生序》)④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佁⑤吾义固.不杀人。

(《公输》)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9-11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复前行,欲穷其.林见渔人,乃.大惊A.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乃.不知有汉便舍.船,从口入寻.向所志,遂迷C.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未果,寻.病终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1.《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学过的课文里还有很多同样寄寓着作者的社会理想的,请再举一例。

(3分)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第一、二句中,诗人运用哪些词来修饰、烘托、映衬“离愁”(2分)(2)“落红”的意思是什么在诗中喻指什么结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境,展开联想,你认为“落红”还可喻指什么并简要地说说你的理由(4分)。

四、(9小题,4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4题。

①人类开发太空,首先是发现大气层中有几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像是一个“回音壁”,这就推动了无线电通讯和无线电广播的发展。

现在各国把人造卫星发射到稠密大气层上,可以直接探测太空环境本身,或者进行天文观测,还可以飞向其他星球和月球。

人造卫星还可用来为地面服务,一些卫星可用作气象监视台、导航台、军事侦察台、军事警戒哨、地球资源观测台(还可用于监视地面上农作物生长、水文、地震、火山活动等),一些卫星可用作电视转播台、电信中继站、各种无尘工厂、无重力手术室、太阳能发电站、宇宙航行转运站。

当把这些军用和民用工业部门都搬入太空,那时,太空将成为一个新的大建筑工地。

②这样一来,世界各国都很注意太空环境变化对地面,尤其是对人造卫星的破坏和影响。

现在注意的各种空间环境影响,主要是由太阳引起的。

当太阳出现耀斑,喷射出大量有害的辐射时,就会对地面上造成影响。

如太阳的粒子辐射流引起磁层变化和环电流产生,导致地磁场的大变化,称为磁暴。

而磁暴会使地面上电力传输线中感应出大的电流,造成过载和烧毁部件。

磁暴也会对长途有线电信带来干扰和破坏,影响航空磁法探矿和地震的地磁测量。

甚至有人研究磁暴会影响到某些生物的飞行——这些生物是以磁罗盘来测定方位的。

有人统计过,磁暴期间,心血管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增加。

还有人统计过太阳宁静时期和长期干旱的关系。

当太阳粒子流沉降到南北极上空,引起大气发出瑰丽的极光,会使这里的雷达增加噪声而带来干扰。

若太阳粒子流进一步沉降到平流层,而与正在极区高空飞行的民航班机相遇,则乘客将受到放射性的伤害。

13. 文中第①段中的“回音壁”是指(3分)A. 大气层B. 电离层C.无线电波D.无线电波的反射1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空将成为一个新的大建筑工地”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未来人类将会在太空兴建大量建筑物,表明人类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和进步。

B. “这样一来,世界各国都很注意到太空环境变化对地面”中的“这样”指的是人类对太空的开发引发起太空环境的变化。

C.文中第②段讲述的是空间环境变化对人类造成的破坏和影响,而现在人类能发现的各种空间环境影响,主要是由太阳引起的。

D.磁暴对人类的影响很大,它影响长途有线电信、航空磁法探矿及地震的地磁测量等,甚至会增加心血管病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阅读《谈生命》选段,回答15-16题。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有时候他遇到暴风雨,这激电,这迅雷,使他心魂惊骇,疾风吹卷起他,大雨击打着他,他暂时浑浊了,扰乱了,而雨过天晴,又加给他许多新生的力量。

有时候他遇到了晚霞和新月,向他照耀,向他投影,清冷中带些幽幽的温暖;这时他只想休憩,只想睡眠,而那股前进的力量,仍催逼着他向前走……终于有一天,他远远地望见了大海,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终结,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头,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流入她的怀里。

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海上蓬蓬的雨点中升起,飞向西来,再形成一道江流,再冲倒两旁的石壁,再来寻夹岸的桃花。

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相信来生!15.“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句中的“一切”指什么(3分)16.选段中作者用一江春水东流入海来比喻什么选段中你觉得作者对生命的本质是如何认识的(7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21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