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7年青岛中考市北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次模拟试题语文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31分】(一)语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6分】1.C(2分)2.D(2分)3.D(2分)(二)诗文理解与默写【本题满分13分】4. A(3分)5.(共10分)(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①思而不学则殆②瀚海阑干百丈冰③零落成泥碾作尘④欲上青天览明月⑤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⑥万里赴戎机⑦萧萧班马鸣⑧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⑨西山寇盗莫相侵⑩锦帽貂裘(三)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2分】6. (共4分)①要求:选择一个对象,围绕“感恩”主题来写。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50字以内1分;正确地使用一种修辞方法1分。
(本题满分2分,表述合理即可。
)②符合班会主题,富有感染力1分。
语言简明、得体,60字以内1分。
7. 要求: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2分,语言简洁、80字以内1分。
能够围绕话题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8.A(2分)9.D(2分)二、阅读【本题满分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10.C(2分)11.B(2分)12.C(2分)13.B(2分)14.(1)庄稼、土木、禽兽、鱼鳖,都是上天生产的,哪是我所拥有的?(2分)你盗窃这些东西(它们)而被判罪,怨(恨)谁呢?(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0分】15.(2分)指出自然界还真的有这种会爬树的怪鱼,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6.(4分)攀木鱼的种类分布、外形体色、可以在陆地上生存的原因(或它的鳃上器)、生存方式(或爬树和离水的迁移过程)。
17.(4分)列举了“25”这个数字,使用“左右”这个词语,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攀木鱼的体长,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把攀木鱼比作“战斗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攀木鱼能力超群,不仅可以在水中生存,也能在陆地上呼吸。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7分】18.(3分)我准备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去,父亲无奈地答应了,后来我因父爱感动而改变主意,带父亲一起去北京。
2017-北京西城初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7 年九年级模拟测试语文试卷2017.5考1.本卷共12 ,共五道大, 24 道小。
分120 分。
考150 分。
生2.在卷和答卡上正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答案一律填涂或写在答卡上,在卷上作答无效。
知4.在答卡上,用 2B 笔作答,其余用黑色笔迹字笔作答。
一、基·运用(共22分)1.学校睁开“坐地,游旧居”社会践活。
活睁开前,活者从网上找了一段介资料,大家。
北京是六朝古都,史上的多云人物在北京城留下了他的踪迹,留下了可供后代仰望的旧居。
在旧居中,你能够触摸史,感觉情。
一代国母宋、思想巨匠迅、革命先李大、文学大茅盾⋯⋯他的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心中承。
北京的名人旧居,主要集中在城、西城两个城区。
迅旧居位于阜成地站附近,是一座普一般通的小四合院。
座四合院然朴,来参的人倒是不。
展以序了迅的一世,有先生生前的衣物、纸墨笔砚等文物 3 万余件。
老舍旧居位于灯市口地站西,也是座一般的北京四合院。
第一映入眼帘的是座砌影 bì ( ),中心个大“福”字做装。
后边是“丹柿小院”。
每逢暮秋,院中柿柿,令人(身其境心悦目)。
《沟》《茶》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就是在里达成的。
宋旧居坐落在水潭地站以。
前碧波微漾,堤岸柳,院内,廊前湖水。
真是一雍容典雅、清静致的庭园。
.( 1)文中画字笔和加点字注音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是( 2 分)A.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dī).B.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堤(tí).C. “波”字的第四笔是撇堤(tí).D. “波”字的第四笔是横堤(dī)( 2)文中括号内所填字和横所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是( 2 分)A. 壁身其境B.璧身其境C. 壁心悦目D.璧心悦目2.右边是郭沫若旧居里的一幅。
你用正楷字将上抄录完好。
(2分)上:家下:事无奇但率真3.下边段文字出自老舍旧居的序言部分。
依据境,在【甲】【乙】【丙】处罚别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一说到北京,就会想起老舍,想起他笔下那些活龙活现的北京人【甲】祥子、虎妞、祁老爷子、大赤包、王掌柜、常四爷、程疯子等等【乙】老舍是北京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2),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1)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上文先用了“天子读书”和“富贵人读书”这两个常见的事实来论证了观点。
第1页(共18页)C.上文再以“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
D.上文最后以对比论证来证明“天下物皆然”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王使魏逐张仪①.陈轸②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
”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
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
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一、文言文阅读(39分)(一)默写(15分)1.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2. 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 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4. 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 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 ____。
( 《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唐】常建【唐】王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
(2分)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天津五区县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年天津市部分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分。
(1~3小题,6~8小题,每题2分;4-5小题,9~11小题,每题3分)1.D2.C3.B4.B5.C6.D7.A 8.C9.B 10.A11.B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2.(1)江春入旧年(2)国破山河在(3)明月何时照我还(4)江入大荒流(5)山回路转不见君(6)伤心秦汉经行处(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每句1分,错字漏字不给分)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 分。
13.(1)同“返”,返回(2)害怕,畏惧(2分)14. 曾参的话足够用来保全他的气节了。
(2分)15. 赞扬了曾子不随意接受别人馈赠,不贪图富贵的好品德。
启示:要保持自己的气节,无功不受禄,自食其力。
(3分。
第1问2分,第2问1分,意思对即可)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生机盎然、色彩鲜艳苍劲的深绿、庄重深厚热烈而又优雅,有一种桀骜不驯的野气和生机(3分。
每空1分)17.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西湖用她特有的心血、柔情无私的呵护着众多生命,表达了作者对充满生命力的西湖赞美之情。
(3分。
修辞1分,表达效果2分)18.B D (4分)19.这一段文字总结全文,表现了西湖的秋天蕴藏着生命的力量和对春天的憧憬,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秋天的壮丽辉煌、庄重深厚的赞叹,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5分。
结构2分,内容3分,意思对即可)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0.材料四(2分)21.二氧化碳的排放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高;海平面和水温升高的同时会引发人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
(3分。
每点1分)22. (1)杨志(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沙僧(4)范爱农(4分)23.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他不幸失聪,受感情煎熬,又遭遇不明真相的人指责。
(2分)但他不屈不挠,以顽强的毅力投入创作,谱写出伟大的乐章。
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福建省福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有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全卷共6页,20小题;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一、积累运用(40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6分)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jù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多远,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chóu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
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
或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
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
也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
(选自沈从文《云南的歌会》)(1)给加点字注音。
(2分)即物起兴.()譬.喻()(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蹲jù() chóu()和(3)用部首检字法检索文段中加点字“灌”,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2分)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季羡林先生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是世人敬仰的“学界泰斗”。
B.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 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李老师的这番演讲抛砖引玉....,我们受益不浅。
”3.下面对古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B.杜甫《望岳》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以及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先议论抒情,后叙事,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上海市黄浦区2017年初三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7年黄浦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2.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晴》)3.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4. ,皆叹惋。
(《桃花源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曹刿论战(节选)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此书相传是_________(朝代)左丘明所作。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分)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明帝说日晋明帝①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②消息,潸然流涕。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③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
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④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
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释】①晋明帝:晋元帝长子司马绍,长大继位后为明帝。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参考)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好看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钞票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降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降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明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截了当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经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别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别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委托别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别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存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亲爱的同学:此刻展现在你面前的既是你初中语文学习最后一次模拟试卷,又是你挥洒自信、超越自我的舞台。
希望你沉着冷静,让智慧在笔尖流淌,用细心为成功奠基。
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答题区域内;3.考试结束,考生不得将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基础运用(26分)1. 请根据语境和拼音,在下列语段括号处填上合适的汉字(4分)语文课上我们结识的一个个坚毅、正直的人物总是不断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有那忍辱.()负重却不乏刚气的胡适之母;还有那受尽盲聋折磨却仍能áo()游在美妙梦境中的奇女子海伦;有“jū()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诸葛亮;有珍视人类文明成果,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罪行的伟大作家雨果……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其丰功伟绩,在于其非凡的人格。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就是这样的伟人。
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伟大作家雨果表达了对这位人类先贤的崇高,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类社会良知的。
A.尽管也称赞呼唤 B.不仅更称赞呐喊C.尽管也礼赞呐喊 D.不仅更礼赞呼唤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
B. 经过省级农科专家的指导,让我市甜橙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C. 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刘校长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报告。
D.创卫工作的开展,不仅在于保持环境洁净,还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的提高。
4.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则称之为“金兰之交”。
B.《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古代座次安排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如: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
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李商隐的《无题》。
这一句诗运用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
句中的“丝”喻“思”,含相思之意。
5.默写古诗文名句。
(5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十二章》)(2)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五柳先生》中引用黔娄之妻的话以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6. 名著阅读(3分)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沐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
吩咐守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
不许交头接耳。
不许失口乱言。
不许失惊打怪。
如违令者斩!”众皆领命。
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
下坛入帐中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
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
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东南风大起。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国演义》中的这个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从上面语段看,诸葛亮是一个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还写了诸葛亮的很多故事,请写出一个:。
7. 综合运用。
(8分)为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废旧电池回收”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上面是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图,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该图主要信息。
(不得出现数字)(3分)(2)校园内设置废旧电池回收箱,箱上有两句宣传语,请你紧扣“环保”主题,运用对偶知识补写下句。
(2分)上句:回收废旧电池下句:(3)学校志愿者行动队到某小区发放有关废旧电池危害的宣传单时,看见一位小伙子正把几节旧电池扔到草坪上,你赶忙上前劝阻。
针对小伙子下面这句话,请你结合【相关链接】中的知识对其进行规劝,规劝时语言得体,内容恰当。
(3分)【相关链接】电池主要成分为锰、汞、锌等重金属。
被遗弃的废电池腐烂后,其重金属成分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小伙子说:小毛孩管什么闲事!我只是扔个破电池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你说: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10分)验证码到底有什么用①在年底的网络购票高峰中,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系统让很多购票者“吐槽”。
对此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复杂的验证码系统,到底有什么用?②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先弄明白何为验证码。
③验证码实际上是一种Web自动程序。
它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名字——“全自动区分电脑和人类的图灵测试”,就是由机器来向操作者提问,从而鉴别操作者是人还是机器的一种测试。
④这种测试目前主要可分为四类:图形验证码、手机短信验证码、手机语音验证码和视频验证码。
⑤图形验证码又叫主流验证码,开始只提供静态的图片,比较容易被某些软件识别;后来变成动态的验证码图片,使得识别器不容易辨识哪一个图层才是真正的验证码图片。
它的动画效果可以多达百种,所以还可以增加网站页面的美观效果。
而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验证码就属于这种类型。
⑥手机短信验证码是通过发送验证码到手机,用以验证用户的真实性。
大型网站尤其是购物网站,都提供这项功能,这就可以比较准确和安全地保证购物的安全性。
⑦手机语音验证码实现自动语音播报,同时短信也能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有拨通失败的,系统还能自动重播,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这就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站用户收不到验证码的问题。
⑧视频验证码是验证码中的新秀,这种由随机数字、字母和中文组合成的验证码会动态嵌入到MP4等视频中,增大了破解难度。
视频中的验证码字母、数字组合,字体的形状、大小,速度的快慢,显示效果和轨迹的动态变换,增加了恶意抓屏破解的难度,其安全度远高于普通验证码,而且这种验证码还不会使用户感到枯燥,同时又降低了用户识别的难度,让用户更容易辨认。
但目前这种验证码因技术难度太高,还没得到推广。
⑨当然,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
比方说若要进入一个页面,这时操作者就只有通过了验证,才可以顺利打开网页,有效防止恶意破解密码、防论坛灌水、防刷票等。
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验证码设计也越来越复杂,程序员正在与破解者进行着一场仿佛没有终点的“拉锯战”。
而在这场“拉锯战”中又催生出新的作用:2015年年底,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路易斯•冯•安等人设计出把无法识别的古籍文字制成验证码,派发给网站用户验证,根据不同用户反馈回来的单词答案,就可以轻松得到古籍模糊字符的准确结果,这对于古籍保护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⑪不过,越来越复杂的验证码还是令很多网友烦恼。
但是不可否认,验证码仍然是各网站反黑客恶意操作之必不可少的一项保障系统,就如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12306图形验证码一样,目前还是会继续使用下去的,直到被另一种全新的、功能更好的反黑客软件所代替。
(文/余之敏有删改)8.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9. ④至⑧段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10.“验证码的主要..作用是拦截不合理的入侵”一句中的“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1.选文中提到的视频验证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请简要概括其特点和作用。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14分)菊花做伴①霜降是一声季节的号角。
这时节,衰草枯黄,百花凋零。
即便这江南之地,亦是万木萧萧,俱呈瑟瑟之态。
上至文人案头“清供”,下至田陌山野的各等菊类,却闻秋声而起,陡然举起千万面各色旗帜,一扫百花开尽后的萧索和寂寥。
②世人多爱菊,也许是源于陶渊明为之赋予了隐士的灵性。
菊,已然成为隐逸幽静的田园生活象征。
现实社会拼斗的人们,哪一个的内心深处没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菊园呢?③菊花不止飘逸脱尘,更具有“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高洁品格。
寒露成霜,却无损菊之清枝。
它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给予这个寒秋一点温暖与妩媚。
看到一枝菊花,每一颗心也柔软..了几分。
④儿时的家园,有个不小的院子。
喜爱草木的母亲,把个小园伺弄得如同花圃。
除了一畦畦的菜地,盆盆钵钵里种植的四时花卉,沿着墙的四周也遍种着草本花卉。
墙外临街的是可以从春开到夏末的“扫帚梅”,墙内就是野菊了。
这些野菊都是经年的老根,每年春天,都会生发出新枝嫩叶,给菜地浇水时,也给它们泼洒些。
然后由春到夏,经夏入秋,它们就葱葱茏茏地长着。
⑤小孩子们火气大,到了炎夏,身上常常会长小疖子,红肿疼痛。
一般都是到医院贴一种黑黑的膏药,叫“拔毒膏”。
严重的还要吃消炎药。
唯独我,从不因此去医院。
逢到长了痈疮疙瘩,母亲常常捋两把新鲜的菊叶,捣成糊糊,敷在患处,包上纱布,干了再换。
清凉凉的感受,不疼不痒,没几次就好了。
也常有邻居来为孩子讨要,妈妈总是任其自取。
⑥等到秋寒花开时,窗台上的大菊尚在含苞,墙边的野菊却早早地盛开了。
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纯正如精金美玉,清冽的芳香洋溢在小院里。
这一阵子,母亲给我梳好头发,总要顺手折一两朵,插在我的丫鬟髻上,就觉得美美的。
⑦这样的时节,极少在院子里停留的父亲,常常在晚饭后,泡上一壶茶,坐在葡萄架下,看我和母亲采菊花。
⑧母亲带着我把开盛的小小菊朵细心地采下来,放在大匾上,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
晒好的菊花有两个用途。
第一个是泡茶,煮菊花汤。
前者是雅事,可和茶一起,父亲享用多。
母亲也会用几片山楂干和菊花泡水给我喝,这个菊茶清热明目,清香中带着点酸甜,我极是爱喝。
这怕也是我到今日依旧喜欢调弄各种花茶的缘故吧。
⑨干菊花的另一个用途就是装“菊花枕”。
我从小喝羊奶长大,体内火大。
母亲在我的日常起居中处处注意。
这菊花枕就是我的专用,那淡淡的菊香染香了童年的一个个夜晚,一个个美梦。
⑩朴实的野菊,它不起眼的外貌下,虽也蕴含着清冷高洁的寒秋气息,却并不孤傲,而是朴实地进入朴素的生活。
⑪阳台上也有一盆野菊。
深秋之际,盘桓花前,或品茗把盏,或吟哦辞章,偶尔生出几许雅兴,牵惹出缕缕念旧之情,正所谓“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
(文/王霞)12.结合全文内容,补全“我”与菊花之间的故事(4分)母亲用野菊花叶子给“我治疗痈疮疙瘩————父亲看我和母亲采菊花————菊花枕伴我童年的每一个夜晚13.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何作用?(3分)1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4分)(1)文中第③段“看到一枝菊花,每一颗心也柔软了几分”中“柔软”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花朵虽小如分币,颜色却纯正如精金美玉,清冽的芳香洋溢在小院里。
15.通读全文,概括本文所表达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