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

历史初二上人教新资料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课题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主备审阅1、学习目标重庆谈判2、内战烽火3、战略大决战学习重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学习难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学习方法点拨、引导、当堂训练;自主、合作、当堂练习教学流程备注说明课堂实施过程:【一】预习反馈与讲评环节1、针对学生预习中的难点问题,教师讲评;2、学生当堂掌握本课的预习问题。

【二】拓展深学,精讲点拨1、①列举近代以来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国的基本事实。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形成的?③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哪些贡献?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2、①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大半个中国。

②在日本侵华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派杨靖宇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提出并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先后组织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大反攻。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掌握本课基础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拓展学生思路。

教师讲解点拨【三】系统建学,当堂训练: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

”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B、国共双方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统治D、国共双方协商,创建新中国2、在历史课本剧晚会上,《西安和平谈判》《重庆谈判》两块节目中。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导学案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导学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导学案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内心缅怀革命先烈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操;从思想上认识今天的新中国的产生是来之不易的,珍惜现在的和平中国,树立为祖国发奋学习的远大理想。

2、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事实和现象的能力。

3、主要知识:重庆谈判、内战爆发、解放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自主学习
1、结合重点知识,再次研读教材,完成本单元的知识归纳:(按照下面提示的格式,自己独立完成)
国民党
解合作:事件:结果:

战事件1:结果:
争事件2:结果:
内战:事件3:结果:
共产党事件4:结果:
事件5:结果:
三、合作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下列问题,并归纳出小组合作讨论后的答案:
1、解放战争前期,国民党在各方面实力都远远优于共产党,而战争的结果是共产党节节胜利,国民党却步步失败,试分析归纳原因。

2、从解放战争这部分的史实学习中你有何启示?
3/、归纳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四、学后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惑:。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一、【复习目标】1、复习人民解放战争中的相关历史史实2、培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重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难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三、【课时安排】 1 课时四、【理清时序、知识整合】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5年8月重庆谈判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攻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全面内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6-1949)战略进攻——-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1948.9—1949.1 三大战役渡江战役——1949.4.22-23 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五、【考点梳理随点巩固】(一)重庆谈判1、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2、毛泽东去重庆谈判的目的:3、时间:,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二)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2)转战陕北的时间:;原因:2、战略进攻阶段(1947.6)(1)1947.6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2)意义:a、中共由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揭开了进攻的序幕。

b、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3、战略大决战阶段:(1948.9)(2)在平津战役中,北平获得解放的方式是:,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是:。

(三)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1949.4)1、1949年4月,和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

命令下达时人民解放军已打下的军事基础是。

2、1949年4月23日,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六、【深度拓展合作探究】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七、【课堂检测】★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A.《双十协定》B.《停战协定》 C、《共同纲领》D.《国内和平协定》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四川省宜宾县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 新人教版
“抗战胜利,日寇投降……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
“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持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2.根据所学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展示
三、质疑:
1.单元基础知识掌握成果展示(复述重大事件基本要素)
2.结合课本中的地图、小字材料等全面分析重庆谈判(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加强对重庆谈判双方真实目的理解,深入认识国共两党的政治立场。
3.利用相关材料,从解放战争结果,学会认识战争正义性对结局的影响。
C.《辛丑条约》签订——抗战胜利——渡江战役胜利
D.《南京条约》签订——解放战争胜利——抗战胜利
4.阅读材料:
材料一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
“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1.巩固掌握重庆谈判、全面内战爆发、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等基础知识。
2.利用图片、文字材料分析、把握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
3.深入理解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必要性和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

第五单元⼈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第五单元⼈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学案第17课内战烽⽕中考⽬标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知道刘邓⼤军挺进⼤别⼭和⼈民解放战争转⼊战略反攻。

知识点整理:⼀、重庆谈判1、背景:⑴抗⽇战争胜利。

⑵全国⼈民渴望和平、民主。

⑶以蒋介⽯为⾸的国民党,在美国的积极⽀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民的内战。

2、蒋介⽯邀请⽑泽东谈判的原因⑴为了进⼀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⑵为了欺骗⼈民。

3、⽑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的⑴为了尽⼀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⑵戳穿蒋介⽯假和平的阴谋。

4、谈判时间:1945年8⽉⾄10⽉5、中共代表:⽑泽东、周恩来6、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协定”7、认识:⑴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努⼒。

⑵国民党统治的本质是独裁和内战。

⼆、挺进⼤别⼭1、时间:1947年夏2、主要领导⼈:刘伯承、邓⼩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3、出发地点:⼭东西南4、进攻地点:⼤别⼭地区5、选择⼤别⼭地区进攻的原因:敌⼈兵⼒空虚★6、意义:⑴⼈民解放军转⼊战略反攻。

⑵开辟了⼤别⼭根据地。

⑶严重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南京和武汉。

第18课战略⼤决战中考⽬标要求:了解三⼤战役和渡江战役;分析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整理:⼀、三⼤战役1、背景:(3)主⼒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从1948年9⽉到1949年1⽉。

3、主要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战役。

4、概况:5、意义:(1)国民党军队的主⼒基本上被消灭;(2)⼤⼤加速了⼈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1、时间:1949年4⽉。

2、⼈物:中国⼈民解放军。

3、战果:(1)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

(2)1949年4⽉22⽇,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三、⼈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

2、中国共产党在⽑泽东的领导下,战略决策正确。

(如在适当的时候进⾏了战⼒量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等)3、⼈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学习目标①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②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③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二【重点知识】和平曙光1.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2.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正式签署《》。

未解决的问题------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发起大规模进攻,由此爆发。

4.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解放区的。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5.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

毛泽东、周恩来率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

6.孟良崮战役: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沂蒙山区,等率华东野战军发动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

战略反攻:7.战略进攻:1947年6月,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国民党政权的崩溃8. 、、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

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作战时,粮食、弹药等补给的运输任务主要由来承担。

9. 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我军采用“”的战术,其中的“门”是指。

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第一次在上取得优势。

10. 1948年11月,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以为中心展开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以北的广大地区,奠定了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基础。

11. 平津战役的特点是“”,中间指的是北平。

1949年1月31日,在人民解放军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国民党守军团总司令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解放。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教案)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1.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3.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4.1945年8月,毛泽东在谁的陪同下赴重庆谈判?会后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文件?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6.全面内战爆发后7.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是:跟踪检测一1.抗战胜利后,支持国民党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苏联2.1945年8月,人们的目光聚集重庆。

此时此地发生的大事是()A.国民政府迁都重庆B.国共两党重庆谈判C.政治协商会议开幕D.人民解放军解放重庆3.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主要将领是()A.刘伯承、邓小平B.毛泽东、周恩来C.彭德怀、贺龙D.朱德、刘少奇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托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第二部分:战略大决战(一)“三大战役”知识点:1.战略决战前,敌我双方的力量发生了什么变化?2.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三大战役是指:、、。

(二)“渡江战役”知识点:1.1949年4月,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渡江战役开始命令的领导人是、2.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统治中心(城市)宣告解放。

3.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4.分析渡江战役的历史作用。

A.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B.解放了南京;C.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三)探究与交流:1.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1)国民党发动内战是非正义战争;(2)国民党军队士气低落;(3)蒋介石不懂军事(4)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 (5)国民党指挥失当(6)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少数人的利益,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2.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1)解放战争是反对内战的正义战争; (2)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最关键的)(3)解放军将士英勇善战; (4)革命力量团结一心; (5)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跟踪检测二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A .东北人民解放军B .中原人民解放军C .西北人民解放军D .华东人民解放军2.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3.平津战役后,北京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A .张学良B .李宗仁C .傅作义D .杨虎城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北师大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

北师大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学案

单元课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目标:1.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2.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3.在课本中搜集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培养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4.学会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复习过程:◇自主复习:初步构建本单元知识网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政府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中原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取◇合作探究:先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互相补充,组内达成共识,交流展示。

探究一: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2)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分裂。

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相同的恶果?(3)通过上述两问的探究,对于今天来说有何现实意义?探究二: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1)“三年来”从那一年开始?此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件为开端?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探究三: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很悬殊,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

请问: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探究四: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

八年级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帮助完成图中配置的解说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一、政治上的较量——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背景:(1)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________________
(2)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因:(1)蒋介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使得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陷入了政治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中共则赢取了政治上的______________
二、军事上的交锋——人民解放战争
1、内战全面爆发:
▲开始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时间+事件)
2、战略防御阶段:
(1)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2)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学习到的史实: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敌众我寡等原因中共中央主动撤离了________________并转战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___________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补充:在敌人进攻山东解放区的时候在我们蒙阴发生的战役是孟良崮战役。

3战略进攻阶段:
▲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时间+事件)
(1)时间:___________
(2)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放军队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①人民解放军转入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刘邓大军开辟了_________________
严重威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略决战阶段:
▲战略决战指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
▲战略决战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把握三大战役?
我们从以下角度出发。

(1)战役的特点:
开始最早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歼敌最多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平解放北平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大战役的示意图学会读图和分析。

①战场的大体位置
②相关的城市。

如提到锦州与之相联系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徐州与之对应的战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平对应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三大战役的四要素即时间、指挥、军队、胜利意义。

辽沈战役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战解放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淮海战役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老搭档刘、邓)
作战军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津战役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军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参加2次战役的军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是________战役和
__________战役。

5、战略胜利
百万雄师过大江-------____________战役
(1)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指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果: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____月_____日解放了________,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3)意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6、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共产党尽得到人民的支持;
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④合理正确的战略战术等等。

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国共问题
1、历史上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是1924年到1927年,取得的最大成果是精诚合作下进行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间是1937年---1946年,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西安事变后初步建立,七七事变后正式建立。

建立的主要原因是:中日矛盾的上升。


2、国共合作破裂(对峙内战)
第一次破裂原因: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造成了国共十年对峙。

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8月1日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而随着秋收起义的失败,毛泽东向农村进军建立了我国第一次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第二次破裂原因:蒋介石为了实现独裁专制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由此有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

二、人民军队的名称变化
1、工农红军(国共十年对峙)
2、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战争)
3、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
三、台湾问题
台湾在近代史上的分离和回归。

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台湾等给日本。

2、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

3、解放战争蒋介石败退台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