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文阅读课文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六到第十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六到第十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六到第十课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1)朗读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再讲讲这个故事。
接受任务→引上绝路→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英勇跳崖(2)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体会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
在课文中画出类似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A、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斩钉截铁”说明班长马宝玉不怕牺牲,毅然而然地选择死亡,也要完成连队交给的任务!“热血沸腾”一词很生动地写出了战士们在班长的感召和鼓舞下,也要用生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他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B、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这个句子是写班长马宝玉动作的,“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写出了班长对敌人的憎恨,对革命的忠诚,具有勇往直前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类似的词句: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从“屹立”一词中可感受到五壮士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从“纵身”,可看出动作意志果断坚决,写出了班长的从容自若,毫不畏惧。
“昂首挺胸”,表现了战士和班长—样具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3)课文第二自然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相关内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课文有时对某个人进行聚焦描写,比如班长马宝玉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如: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有时对班里的五位壮士进行概括地描写,比如课文第二自然段,还有第三、四自然段的开头“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这样描写,既关注了群体,又写了每一位战士,所以给人很全面的感觉,而且很具体。
《小虾》课文原文阅读

《小虾》课文原文阅读
[北师大版第六册课文]
3可爱的小生灵
小虾
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一口缸闲着,积了大半缸雨水。
阳光漏过葡萄架的空隙,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儿。
我想,这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我和邻居阿成哥跑到村边小溪里,在竹荫下静水处,轻轻把手伸到大石块下,捉到了一些小虾,带回家养在缸里。
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这是才长大的;有的稍带点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还积着泥,长着青苔,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虾。
小虾真有趣。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吃饱了的小虾显得十分自在,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在缸壁上休息。
小虾脾气不好。
要是你用小竹枝去动那些正在休息的小虾,它立即向别的安静的角落蹦去,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地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脚末端那副钳子一张一张的,胡须一翘一翘的,连眼珠子也一突一突的。
这时,如果碰到正在闲游的同伴,它们就会打起来。
小虾的搏斗很猛烈,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我想让它们在水缸里生活得更快乐些,就和阿成哥到小溪里采了一些金鱼草,拾了些石块放在缸里。
有一天,我从缸里捉出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小卵,不久,缸里的小虾真的多了起来。
葡萄架上一片落叶掉进缸里,叶子下就会聚着许多小小的虾儿了。
1/ 1。
《绿手指》课文原文阅读

《绿手指》课文原文阅读[西师大版第六册课文]6绿手指在法国一个小镇,有位老奶奶,被人称为“绿手指”。
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好园丁的称赞。
一天,她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能种出纯白金盏花的人。
老奶奶想: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
白色的,还没见过。
但是,我为什么不试试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讲了,遭到一致反对。
大家说:“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
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撒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
老奶奶挑选了一株颜色稍淡的,让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
然后,再挑选颜色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
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
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
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秋天,她把100粒白色金盏花的种子寄到了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
她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
终于,园艺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
但因年代久远,奖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
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镇专侍稍集栽循丧烂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金盏花的。
2读句子,说说你从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再抄一抄。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
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3你认为黑色的金盏花能开放吗?与同学议一议。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设计

第六课骑鹅旅行记(节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骑鹅旅行记(节选)》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精读课文后的首篇略读课文,在教材篇目定位上处于关键位置。
在教学上,它既要承接精读课文的教学,又要为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定调。
从梗概到目录、从课文片段到原著段落,逐级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远。
实现从课内阅读向整本书阅读的发展,并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阅读策略有效地迁移运用到日常的阅读中去,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采用了“变形”这一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更大的表现力。
尼尔斯的“成人之路”,就是通过被变形成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儿开始的。
变形后,强弱身份被置换,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调皮捣蛋又爱搞恶作剧的十四岁少年,更像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儿。
变形赋予了平常事物不一样的属性,营造出陌生化的效果,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借助目录里的标题,猜想故事情节,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体会尼尔斯心态变化,感知尼尔斯懂事、孝顺、善于反思的形象。
五、教学准备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基于预学,围绕“变”,梳理课文内容1.回顾方法,唤醒名著阅读经验。
同学们,五年级时,我们就已经走进了中国古典名著。
六年级的这个单元,我们跟随着鲁滨逊体验荒岛求生,走进了外国文学名著。
相信通过阅读这些名著,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名著的经验,谁和大家分享一下?引导学生思考名著阅读的经验。
2.揭题导入,根据目录推测章节。
出示《骑鹅旅行记》的目录。
引导学生读读名著的目录,猜猜课文节选可能是在整个故事的哪个部分呢?3.让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初步梳理尼尔斯的变化。
(1)出示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学习提示:尼尔斯因为做了错事变成了小狐仙,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点拨:运用整合和分类的思维方式,可以将有关变化的信息梳理得更加清晰明了。
苏教版小学第六册《赶海》课文原文阅读

[苏教版第六册课文]
11 赶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红楼梦第六回原文阅读

红楼梦第六回原文阅读英文回答:In the sixth chapter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Jia Yucun, a poor and ambitious scholar, makes his way to the Jia Manor hoping to find a patron who will support his studies. He arrives at the gate of the manor and is greeted by a servant named Lai Wang, who tells him that the lord of the manor, Jia Zheng, is a strict and unforgiving man, and that Yucun should be careful not to offend him. Undeterred, Yucun enters the manor and approaches Jia Zheng, who is surprised to see a stranger in his home. Yucun explains his situation to Jia Zheng, who tells him that he is welcome to stay at the manor as long as he behaves himself. Yucun is overjoyed and thanks Jia Zheng for his kindness.Jia Zheng then takes Yucun to meet his wife, Lady Wang, and his daughters, Yuanchun, Yingchun, Tanchun, Xichun, Baochai, and Daiyu. Yucun is struck by the beauty and grace of the young ladies, especially Daiyu, who he believes isthe most beautiful of them all. He also meets Lady Wang's brother, Jia Rui, who is a lecherous and dissolute young man. Rui is immediately attracted to Daiyu and begins to pursue her relentlessly, much to her annoyance.Meanwhile, Yucun begins to study hard and soon earns the respect of the Jia family. He also becomes a close friend of Jia Baoyu, the young son of the family, who is a kind and intelligent boy. Baoyu is very fond of Yucun and often seeks his advice. Yucun is also a talented poet, and he often composes poems that impress the Jia family.However, Yucun's stay at the Jia Manor is not without its challenges. He is constantly faced with the jealousy and resentment of Jia Rui, who sees him as a rival for Daiyu's affections. Rui tries to sabotage Yucun's studies and even threatens to have him killed. Yucun is forced to be constantly on his guard against Rui's machinations.Despite these challenges, Yucun perseveres and eventually passes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becoming a successful official. He is grateful to the Jia family fortheir support and never forgets their kindness.中文回答:第六回中,贫寒却有上进心的书生贾雨村来到贾府拜访,希望寻得仕途靠山。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六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骑鹅旅行记》主要写了喜欢虐待动物的小男孩尼尔斯被小狐仙变成大拇指般大小后受尽动物们的嘲笑、恐吓和追逐。
后来,,后来,尼尔斯被雄鹅带到了天上,开始了骑鹅旅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曾经喜欢虐待动物、喜欢搞恶作剧的男孩的形象。
一、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4):尼尔斯发现自己变小以后想去找小狐仙讲和。
第二部分(5—29):尼尔斯想寻求动物们帮助找到小狐仙,可是谁都不愿帮他。
第三部分(30—48):男孩尼尔斯在墙头上听见家鹅和大雁的对话,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扑上了即将飞走的雄鹅。
雄鹅载着尼尔斯飞到了高空,离开了家园。
二、理解词语头晕目眩:头脑发昏,眼睛发花。
形容被事情繁琐弄得不知所措。
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乌合,像乌鸦那样聚集。
得意扬扬: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恼怒:生气,发怒。
示弱:表示比对方软弱,不敢较量(多用于否定式)。
径直:表示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混乱:没条理,没秩序。
报应:佛教用语,原指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来多指种恶因得恶果。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漫游:随意游览。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帮助。
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九牛二虎之力:形容很大的力量。
三、问题归纳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尼尔斯变小后的模样的。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男孩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的模样,而是通过间接的对比描写来表现的。
如“他还够不到锁”“快看拇指大的小人儿尼尔斯·豪尔耶松”。
这样描写可以让读者对尼尔斯的小有着具体直观的感受,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刚看到猫时,尼尔斯亲切地称呼他“亲爱的猫咪”,因为他想从猫的嘴里问出小狐仙的住处。
当被拒绝以后,尼尔斯对猫的态度十分粗暴,甚至还想去揪猫的尾巴。
当他被猫轻松地按到地上教训之后,他对猫感到了恐惧。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六课《兼爱》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六课《兼爱》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六课《兼爱》课文原文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是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身,故贼人身以利其身。
此何也?皆起不相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
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2.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六课《兼爱》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墨子的生平及思想主张,了解《墨子》的相关知识。
2.积累文中所涉及的典型实词、虚词和句式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课文
阅读课文
北京喝酒
北京人爱喝酒。
老年人喝酒,爱喝老牌子酒,因为他们相信过去。
年轻人
喝酒,爱喝”人头马”,因为时髦。
到了夏天,不管男女老少,都喝啤酒。
一喝就是几大杯,一个个肚子喝得像皮球,还是不停地喝。
北京人喝酒,不是为了喝酒而喝酒,而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性格。
上海人请朋友喝酒,喜欢到饭店,北京人喜欢把朋友请到家里。
这样做不是怕花钱和信任。
北京人请朋友家里喝酒,会把各种各样的酒都准备好什么白酒啊,葡萄酒啊,啤酒啊果酒啊,都放在桌子上。
北京人喝酒,不是一口一口地慢慢喝,而是喜欢一杯一杯地喝。
北京人在家里喝酒,不谈钱或跟钱有关的事儿,而是谈友情。
一边谈一边喝,一边喝一边谈,直到喝醉。
喝醉了,就在床上睡大觉,像在自己家一样。
这样,北京人才觉得舒服。